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

合集下载

蒸腾作用教案

蒸腾作用教案

第4节蒸腾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树目和分布,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难点:1、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实验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关于本节课的引言,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已经讲过的知识,复习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什么是呼吸作用?在上述两个生理过程中都有水的参与,说明水对于植物体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讲,水是从哪里来的?植物吸收的水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本节课的引言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师首先提问: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的空气却十分燥热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是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课题。

2.关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教学,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套演示实验装置,即准备三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没有叶的枝条、少叶的枝条和多叶的枝条上,袋口扎紧,将这套实验装置放在教室温暖向阳的地方。

在实验的前一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在家里做探索性实验,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花盆中枝叶茂盛的基叶上,袋口扎紧(注意不要连花盆一起套进去,只能套住茎和叶,最好在套前浇一次水),其中一个袋中的叶片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蒸腾作用教案

蒸腾作用教案

蒸腾作用教案【引言】: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在植物的体内,水为什么往高处流呢?如玉米、高粱、甚至高大的杨树、松树等这些植物体内的水分靠什么力量能从根部运输到地上部分的茎叶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探讨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蒸腾作用。

首先看一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蒸腾作用。

一、定义让我们看一个实验装置(出示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1)选一株生长茂盛的植物,将它的地上部分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包扎起来,在充足的光照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塑料袋上有水珠产生。

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能够散失水分。

这些水珠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以液体的形式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散发出来的呢?(学生回答,是气态形式),对,是以气态形式散发出来,然后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成的水珠,如果没有塑料袋,气体散失到哪里了呢,(学生回答,大气)这就是蒸腾作用的定义: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过渡】同学们再看一个实验装置。

(出示第二个实验装置图2)把一个带有叶片和不带叶片的枝条分别放在装有水的试管中,并且用透明的塑料袋在上面包扎好,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带有叶片的枝条的塑料袋上面有大量的水珠出现,而不带叶片的枝条的塑料袋几乎没有出现水珠。

并且随着蒸腾散失水分,试管中的水不断的减少。

这套实验装置所发生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蒸腾作用主要靠哪个器官进行的?(学生回答,叶片)这就是蒸腾作用的部位。

说明的第二个问题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多少成正比,即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散失的水分越多根系吸水能力越强。

【过渡】既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那么我们再来复习一下第三章讲过的叶片的结构。

(出示叶片结构示意图3),对照和同学一起复习,叶片有上下表皮,表皮细胞常角质化,多数植物在下表皮的表皮细胞之间有气孔器,不但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水分散失的重要“门户”。

对应这叶片结构的这些特点,蒸腾作用有两种蒸腾方式。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蒸腾作用生物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蒸腾作用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1教学目的知识方面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思想教育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植物的呼吸现象;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关键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教法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教具玻璃瓶,种子等。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引入新课: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哪么,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又到哪里去了呢?植物的'蒸腾现象: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

一个枝条上剪除全部叶片,另一个枝条上剪掉下部叶片。

在两个相同的小试管中加入等量清水,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在两个试管中,管内水面上再滴上少量的植物油。

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结扎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如图5—18)。

将上述实验装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设问引入新课教师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现象学生进行观察本节课的导入以植物的吐水、伤流等水分散失的生理现象为切入点,进而导入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题。

在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时,向学生质疑:为什么两个装置中发生的实验现象不同?罩在带叶枝条上的塑料袋中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叶子能够散失水分。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观察到植物的蒸腾现象。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

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讨论: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测定蒸腾作用强度【实验目的】学习用普通托盘天平快速测定蒸腾作用强度的方法【实验原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散失的水量,称为蒸腾强度,单位一般用克/小时·平方米或克/小时·100克鲜重来表示。

测定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基本思路是:测定植物整体或部分在蒸腾过程中重量的损失,从而判断蒸腾作用强度的大小。

植物蒸腾失水,重量减轻,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时间内植物的失水量,以表示蒸腾强度。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测定。

因枝叶离开母体后,短时间内在生理上没有明显的变化,故所求得的蒸腾强度与实际情况近似。

【实验材料和用具】托盘天平、枝剪、植物体【实验步骤】将天平调零后,放置在距被测植物较近且平稳处。

在被测植株上选一枝条,重约20克左右。

在枝的基部缠一线以便悬挂,然后剪下立即用托盘天平称重,并计算蒸腾强度。

蒸腾强度=(蒸腾水量(mg)/组织鲜重(g))х(60/测定时间(min))测定不同时间(晨、午、晚),不同部位(上、中、下),不同环境,不同植物种类的蒸腾强度,并加以解释。

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实验目的】学习用质壁分离法和用活体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实验原理】活细胞与死细胞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通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

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则为全透性。

选择透过性是质壁分离的先决条件。

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表示是活的,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说明是死的。

死活细胞间不仅通透性不同,而pH值等情况也不同,它们对某些染料的反应明显不同。

某些染料能在活细胞的细胞液中积累,但不能染活的原生质;另一方面,这些染料可使死细胞的原生质染色,但不积累于液泡。

所以可根据某些染料活体染色的情况来鉴定细胞死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洋葱及其它植物材料、酒精灯、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1M蔗糖、0.01%中性红溶液等。

2.2 蒸腾作用教案

2.2 蒸腾作用教案
1)以液体状态散失到体外(吐水现象)
2)以气体状态散逸到体外(蒸腾作用)
(一)概念
水分以气态形式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二)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矿质营养与有机物的动力。
3、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和叶片的温度。
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根系活动层(0-90cm)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0-80%
(二)灌溉的形态指标
(1)萎蔫
(2)茎叶颜色;叶绿素浓度;形成花青素
(3)植株生长速度
(三)灌溉的生理指标
是合理灌溉最好的依据,
1.水势
2.细胞汁液的浓度
3.气孔开张的程度
4.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三、灌溉的方法
漫灌、喷灌、滴灌四、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四、调节蒸腾作用的途径
一方面要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扩大吸收面积,促进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必须适当减少蒸腾作用。
1.减少蒸腾面积:在移栽植物时,去掉一些枝叶;
2.降低蒸腾速率:在傍晚或阴天的时间移栽;移栽后通过一定的措施遮阴。
3.使用抗蒸腾剂
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向地上部分的运输(自习)
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五)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
1.位于气孔下腔周围的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教案用纸
2.水蒸气经过气孔下腔扩散到叶面的扩散层。
3.水蒸气由扩散层扩散到大气中。
1.内部因素对气孔蒸腾的影响
(1)气孔频度
(2)气孔大小
(3)气孔下腔
(4)气孔构造
(5)气孔开度
2.外界因素对气孔蒸腾的影响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教案示例二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教案示例二

第四章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示例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4.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2)提出问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分是如何散失的?2.新课讲解(1)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片气孔开放,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过程①水分从土壤中吸收到根毛细胞;②水分通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向上输送到叶片;③水分在叶片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

(3)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①光照:光照强度会影响气孔的开闭,进而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

②温度: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强度增加。

③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④风速:风速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4)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①促进水分和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输导;②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过热;③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CO2。

3.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观察蒸腾作用的现象。

(2)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透明塑料袋、皮筋、剪刀、水等。

(3)实验步骤:①将新鲜植物叶片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用皮筋固定袋口;②将塑料袋放入水中,观察叶片表面的水珠;③将塑料袋放在阳光下,观察水珠的变化。

(4)实验结果:在阳光下,叶片表面的水珠逐渐消失,说明蒸腾作用在进行。

4.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及生理意义。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了蒸腾作用的现象。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生态环境,为保护植物资源做出贡献。

5.作业布置(1)熟记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及生理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四、课后反思1.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知道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演示法:进行蒸腾作用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蒸腾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为什么会出汗吗?2.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蒸腾作用。

二、讲解: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经过茎、叶等器官,最终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三、演示实验:1. 准备实验材料:绿色植物、透明塑料袋、尺子、马克笔。

2. 实验步骤:(1)将绿色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封口处用马克笔标记。

(2)将塑料袋放在阳光下,观察一段时间。

(3)用尺子测量塑料袋内壁的水珠,记录数据。

3.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

4. 实验解释: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形成了水珠。

四、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蒸腾作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蒸腾作用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1. 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强调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3. 提醒学生关注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蒸腾作用的概念、调节、过程和意义。

2、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和交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树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调节、过程、意义。

难点: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影响;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

三、教学策略:1、通过观看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2、利用课件演示气孔的开闭和蒸腾作用的过程,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进而突破“气孔调节蒸腾作用”这个难点。

3、运用类比的方法解释相关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4、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收集资料;蒸腾作用实验视频。

五、教法、学法指导:教法:启发式谈话法为主,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提供观察思考、探究合作、表达交流的机会。

六、教学过程:(一)奇问激趣,导入新课:资料:还有202千克的水哪儿去了?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4千克的水,其中作为组成部分的水1.87千克,维持生理过程的水0.25千克,那么还有202千克的水哪儿去了?用鲜明的数据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质疑引导,实验探究:1、教师介绍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在同一株植物上选取两根大小相似的枝条,将A枝条上的所有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凡士林是一种矿物蜡,它能在叶片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散失),B枝条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分别用两个干燥、透明、不漏气的塑料袋套住,袋口扎紧,放在教室温暖向阳的地方。

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所产生的现象,提出下列问题:(1)、在A、B两个塑料袋内壁上,你见到什么?(2)、它是从哪里来的?(3)、它是以哪种状态(气态或液态)散发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蒸腾作用》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植物蒸腾失水的图片:“图片中两个塑料袋里的情况有何差异”
“这是同学设计的试验方案,其中有一个塑料袋里的枝条被摘掉了叶片,你知道是哪个塑料袋吗”
老师顺势进行启发:“你们能猜测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到哪里去了呢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哪种器官散失的呢”这样自然过渡到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学习。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
板书:蒸腾作用
生1:根。
思考
生:“一个有水珠,一个没有”
生:“没有水珠的那个塑料袋”
生:“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了体外。”
生:“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完成。”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知入手,引出本节关于蒸腾作用的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亲身实践获得的教学素材更能有效激发同伴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对蒸腾现象的特别关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效果会更好。
1、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主体性。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喜欢生物学,愿意学习生物学。我的设计特别注意这一点。
2、切实实施课程标准,努力引导学生动手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相互探讨和评价,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受到实验探究方法的训练和能力提升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科学研究表明,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
师: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到底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生物蒸腾作用的测定方法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的测定方法教案

(教案名称:生物蒸腾作用的测定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蒸腾作用的含义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生物蒸腾作用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能够分析测定结果并合理解释。

二、教学内容1. 生物蒸腾作用概述2. 蒸腾作用测定方法3.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图表,将生物蒸腾作用及其测定方法讲解清楚。

2. 实验操作:通过手工制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物蒸腾作用测定原理。

3. 讨论:结合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生物蒸腾作用概述(20分钟)1. 讲述生物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2.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解释生物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二步: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80分钟)1. 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仪器制作好,包括托盘、透明塑料袋、电子天平等。

(2)准备若干叶片和压水瓶。

2. 开始测量(1)将压水瓶连接在托盘的一侧,装上透明塑料袋。

(2)将叶片放置在托盘内,待实验室内环境适应后取出记录质量。

(3)记录每10分钟的变化,大约进行1个小时。

3. 数据处理(1)将实验记录转化为图表。

(2)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蒸腾速率和时间的关系。

(3)讨论结果并分析其含义。

第三步:教学总结(10分钟)1. 概括生物蒸腾作用的特点及其在植物生长方面的重要性。

2. 强调蒸腾作用测定方法的重要性。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能够完成,数据处理结果准确,分析和解释逻辑性较强。

2.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述生物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测定过程。

3. 学生对实验结果及其含义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4. 教师对于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作出评价并给予建议。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3.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吗?(2)引导学生回顾: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3)引出蒸腾作用:那么,植物吸收的水分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蒸腾作用。

2.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叶片气孔的开闭,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2)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土壤中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内部,然后经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到达叶片的气孔,水分通过气孔的开闭释放到大气中。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等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a.将叶片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b.用剪刀剪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c.将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叶片的结构。

(3)实验现象:叶片在水中会膨胀,在酒精中会收缩。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叶片在水中膨胀是因为吸收了水分,而在酒精中收缩是因为失去了水分。

这说明蒸腾作用与叶片的吸水、失水有关。

4.讲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

(2)植物自身因素: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等。

5.讲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促进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2)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拓展:同学们,你们知道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吗?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蒸腾作用教案

蒸腾作用教案

蒸腾作用教案教案标题:蒸腾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影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作用变化。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标记工具。

2. 植物的剪枝样本。

3. 植物蒸腾速率测量仪器(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张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吗?”探究:3. 解释蒸腾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并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平衡。

4. 分享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包括水分从根部吸收到叶片,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5. 进一步讨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影响,如促进养分吸收、维持植物体内温度、调节环境湿度等。

实践:6. 将剪枝样本放置在水中,观察水分蒸腾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7. 如果有植物蒸腾速率测量仪器,可以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速率,并让学生分析结果。

总结:8. 确认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解答他们的问题。

9. 总结蒸腾作用的重点内容,强调其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拓展:10.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蒸腾作用在不同植物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11.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以评估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扩展活动:1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2. 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提问,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3. 确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示例和实验能够清晰地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4.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生物蒸腾作用的应用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的应用教案

教案主题:生物蒸腾作用的应用一、教案背景:蒸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在气孔开放的情况下,水从植物的根系经过细胞、组织、器官,在叶子组织中蒸发,从而达到植物的散热和保持水分平衡的效果。

而对于人类生存,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蒸腾作用也可以应用到防治干旱、土壤调理等方面,本次教案的主题即为生物蒸腾作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蒸腾作用在人类生活、生态建设、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案例的呈现,探究生物蒸腾作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三、教案内容:一、复习生物蒸腾作用的过程与作用生物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分子通过根、茎、叶的细胞进入气室,进一步蒸发成水蒸气,散失到穹透层大气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生物蒸腾作用的作用有:1、水分输送2、防止高温3、原气体交换4、二氧化碳供应二、教学案例案例1:生物蒸腾作用在防治干旱中的应用在干旱的地区,为了防治干旱,可在地下种植一些深根植物,这些深根植物的根系能到达地下深处,通过根系提取地下水,通过植物体内的叶片蒸发水分,这样就可以增加环境中的水分含量,降低空气中的干燥度,起到防治干旱的作用。

案例2:生物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种植业中,水分的优化利用是关键,而生物蒸腾作用正好可以起到调控水分的作用。

在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时,可以通过调节气孔大小来控制植物吸收水分的速度,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可以通过构建光温调控设备、开展土壤修复实验等方法,达到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光合作用的效果,从而提高作物生长效率。

三、拓展知识除了种植业、干旱防治等领域,生物蒸腾作用还有许多的应用价值,比如在环境保护中,生物蒸腾作用可以用来减少污染物的浓度,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新能源开发中,通过调节气孔大小,提高成熟度、产量等,在材料研究中,通过模拟生物蒸腾作用,实现同步发射发光等进步研究成果,创造更多的产业价值。

蒸腾作用教案2

蒸腾作用教案2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培养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3.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教学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为主,辅以演示、讲授、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利用一段有关蒸腾作用知识导入新课
二、演示实验:植物的蒸腾失水
1.讲述制作过程并提出相关问题
2.讨论解决问题
3.描述观察现象
4.解释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
三、由演示实验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1.讲授相关知识:场所、主要结构基础。

2.齐读记忆。

四、探究实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1.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师生共同完成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五、蒸腾作用的意义
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现象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得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六、思考与练习完成课本的练习
七、课堂小结让学生作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上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成功的一节课。

但由于教学经验有限,需在今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组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
度》教案
测定蒸腾作用强度
【实验目的】学习用普通托盘天平快速测定蒸腾作用强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散失的水量,称为蒸腾强度,单位一般用克/小时·平方米或克/小时·100克鲜重来表示。

测定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基本思路是:测定植物整体或部分在蒸腾过程中重量的损失,从而判断蒸腾作用强度的大小。

植物蒸腾失水,重量减轻,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时间内植物的失水量,以表示蒸腾强度。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测定。

因枝叶离开母体后,短时间内在生理上没有明显的变化,故所求得的蒸腾强度与实际情况近似。

【实验材料和用具】托盘天平、枝剪、植物体
【实验步骤】
将天平调零后,放置在距被测植物较近且平稳处。

在被测植株上选一枝条,重约20克左右。

在枝的基部缠一线以便悬挂,然后剪下立即用托盘天平称重,并计算蒸
腾强度。

蒸腾强度=х
测定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植物种类的蒸腾强度,并加以解释。

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
【实验目的】学习用质壁分离法和用活体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
【实验原理】活细胞与死细胞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通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

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则为全透性。

选择透过性是质壁分离的先决条件。

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表示是活的,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说明是死的。

死活细胞间不仅通透性不同,而pH值等情况也不同,它们对某些染料的反应明显不同。

某些染料能在活细胞的细胞液中积累,但不能染活的原生质;另一方面,这些染料可使死细胞的原生质染色,但不积累于液泡。

所以可根据某些染料活体染色的情况来鉴定细胞死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洋葱及其它植物材料、酒精灯、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1蔗糖、0.01%中性红溶液等。

【实验步骤】
用质壁分离的方法鉴定细胞的死活。

撕洋葱表皮细胞滴加I蔗糖中,在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这就是细胞活着的证据。

另把制取的同样制片,用冷冻、加热、干燥、酒精浸泡等方法将它们的细胞杀死,然后取代上述活材料,做质壁分离实验,结果看到已死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用尿素、硝酸钾、氯化钙溶液等来代替蔗糖,能快速鉴定细胞的死活。

用活体染色的方法的鉴定细胞的死活。

取洋葱或其它材料,用镊子撕下表皮,或用刀片做成切片若干,将表皮或切片浸入中性红溶液中,放置5-10分钟最出用清水浸洗后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活细胞一般在液泡内染成红色至紫色,原生质不染色,死细胞常呈橙红色,原生质和细胞核被染色。

撕破的细胞,只剩细胞壁时,呈淡红色或淡紫色。

为进一步鉴别细胞的死活,可把玻片上的水溶液吸去,滴一滴1蔗糖溶液,便可观察到活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及空细胞都有没有这种现象。

可用加热、冷冻或其它方法杀死植物组织,然后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比较与活组织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