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_研究性_探究性_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 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 包括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考核方式等。
加强实践环节管理
建立健全的实践环节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
现有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分析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实践环节之 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全面的实践经验。
教学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未能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和科技发展, 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学生难以掌握实用的技 能和知识。
教学方法单一
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教师讲解 和学生模仿为主,缺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03
实践教学师资培养
该高校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行业的发 展动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 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
该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形式,采用了 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校重视实践教学师资培养,通过派 遣教师参加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等 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 平。
3
及时反馈与调整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 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05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案例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该高校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点,构 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缺乏实践师资

能源动力专业的心得体会

能源动力专业的心得体会

能源动力专业的心得体会能源动力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量转化与传输、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能源动力专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下面是我对该专业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能源动力专业的核心在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供给的日益紧张,能源动力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学习能源动力专业,我们需要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各种能源的特点、获取方式以及转化效率等知识,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做出贡献。

其次,能源动力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能源动力领域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学习能源动力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还学习了与能源相关的机械设计、热力学、传热传质等方面的知识,这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较全面的学科背景。

再次,能源动力专业的学习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能源动力领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非常重要。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我的专业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实验和实践课程,学习如何设计和操作能源系统、如何进行能量转化和传输等。

在实践中,我发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基础,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能源动力专业的学习需要保持与时俱进。

能源动力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的能源动力技术和研究方向。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新的能源动力技术不断涌现,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

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和学习这些新兴的能源动力技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最后,能源动力专业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往往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共同合作。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涵盖了能源科学、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多个学科,所以对其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

本文将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探讨其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一、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现状当前,我国的能源动力类专业面临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创新意识。

专业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学科和专业不断涌现,传统的专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不足。

现有的实验室设备和教学条件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践培训需求,难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以上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1. 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继续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增加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兴的学科和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专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更新,增加新兴技术和学科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

3. 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更新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完善实验室设备和教学条件。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培训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4.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应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增加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多种方式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动力情况分析报告

学习动力情况分析报告

学习动力情况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学生的研究动力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原因和驱动力,对研究成果的取得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学生研究动力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方法为了分析学生的研究动力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向学生发送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询问他们的研究动机、研究目标和研究期望等问题,来了解他们的研究动力情况。

2. 个别访谈:我们与一些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研究的动机和期望,并探讨他们对目前研究环境的看法。

结果基于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主要的研究动力情况:1. 成就动机: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学术上的成功和自我成长,对于研究有着积极的态度。

2. 兴趣和好奇: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研究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通过探索和深入研究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外部动机:一些学生在研究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压力、竞争等,这些因素对他们的研究动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 研究环境:学生普遍对研究环境和教学质量比较满意,认为这些因素能够促进他们的研究动力和学业发展。

结论研究动力是学生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了解学生的研究动力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本报告对学生的研究动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的研究动力。

然而,外部因素对研究动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指导学生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内在动机,还要关注外部因素对研究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无。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 调查目的:了解学生研究动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为学校提供改进教育环境的参考和建议。

-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 调查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

调查结果根据对学生研究动力的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动力主要来自内在因素。

约80%的学生表示他们研究的原因是出于个人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表明学生的内在动机对于研究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

2. 父母的期望和支持是学生研究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过60%的学生认为他们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家庭对他们学业的期望和支持。

这说明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研究动力具有重要影响。

3.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研究动力的影响较大。

约50%的学生认为他们研究的动力受到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设置和研究氛围等因素都对学生的研究动力产生影响。

4. 外部奖励对学生研究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仅有约20%的学生表示外部奖励是他们研究的动力来源之一。

这表明外部奖励在提高学生研究动力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可以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和研究效果。

2.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动力。

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期望和支持,学校应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

3. 学校应关注和改善教育环境。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优质的教学和积极的研究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研究兴趣。

4. 外部奖励在提高学生研究动力方面的作用有限,学校和家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奖励机制和自我激励能力。

以上是学生研究动力调查结果及相关的结论和建议,希望对学校改进教育环境和提高学生研究动力有所帮助。

能源动力专业研究及实践

能源动力专业研究及实践

能源动力专业研究及实践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加快,工程实践的复杂化和世界化日趋明显,相对应地,对工程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主渠道,对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素质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研究如何在新的时代需求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合格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1能源动力工程以能源的有效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为其基本内容,在我国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已经确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为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了节能优先战略,这些都迫切要求能源动力工程的高等教育建立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合的工程教育体系与结构,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提升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2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对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工程教育实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工程教育模式。

本文首先分析了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和存有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实践现代工程教育的思想和方式。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伴随着近现代工业革命发生、发展、加速过程成长起来的传统专业,在新的能源形势和建立工业强国的需求下承担着崭新而重大的培养责任。

我国当前设有能源动力大类专业的学校有130余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能源动力的工程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整个工程教育体系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3能源动力领域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有四个方面的不足。

很多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

而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

科学家从事研究发现,工程师实行创造发明。

培养工程师和培养科学家需要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

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程学科,能源动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工程师为主。

在现实需求下,就是培养既有创新水平又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总结报告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总结报告
允许学校在这四个专业方向外的能源与动力领域如可再生能源、能源环境工程等设立新 的方向。所有方向必须具备本规范规定的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 (二)本校及其它院校该专业设置情况 1. 本校
本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分为电厂热能动力、 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制冷空调及低温工程和热工自动化五个模块。 2. 清华大学
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 2005 年 6 月发布了“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 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初稿(附件 1)。2007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1 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热 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了“全国高校能源动力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 会议决定对“规范”进行补充和修改,并定于 2008 年形成书面修订稿,指导“专业认证” 和“专业评估”。我们对“规范”初稿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其它高校该专业的模块和课程设 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找出本专业在模块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初步意 见,供各位老师参考、讨论。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表 2 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课程内容(含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
核心课程燃汽轮机) 5~8
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工程)
2~3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能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2
热工测量与信息处理(热工信号处理技术) 2
实习实践课程 选修课程 合计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分析报告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分析报告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分析报告一、企业培养目标1.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学生深入到生产、科研第一线,了解并熟悉实习单位的太阳能产品开发过程、生产流程、企业运作管理方式等。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提高奠定基础。

4.使学生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5.参与企业生产、销售和工程施工、项目运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处事能力,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潜力。

二、企业培养要求1.职业素养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2.工程实践能够从市场调研,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建造和服务运行能实际工程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的工程基础知识,从工程实践中培养工程推理、探寻知识及文献查询、归纳能力,培养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

3.工程创新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4.工程综合通过参与项目及工程的管理,培养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三、专业培养标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指导下,按照能源动力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缓解能源危机为己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调研太阳能行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结合德州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从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和素质修养三个方面制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太阳能应用方向)培养标准和实现矩阵。

1.知识体系1.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1.1现代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1.1.2自然辩证等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近年来,学生学习动力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投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了解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和原因,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关策略。

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持积极态度。

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习充满热情。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缺乏学习动力。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家庭环境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学习动力密切相关。

家长对学习的重视和鼓励,以及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学校氛围的影响学校氛围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而学校的竞争压力过大、成绩主导的教学方式等负面因素,则可能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非常大。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活动型课堂、实践性课程、启发思考的教学方式更感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相反,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的下降。

五、个人兴趣和能力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也对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兴趣所在的学科更感兴趣,学习动力也更高。

此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有一定的期望值,也会对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六、同伴关系的作用同伴关系在学生学习动力中起到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和有积极学习动力的同学在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而和不重视学习的同学在一起,则容易产生负面的学习动力。

七、学业压力的影响学业压力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一把“双刃剑”。

适当的学业压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过大的学业压力则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研究课题可以作为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就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的相关课题进行探讨。

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如今能源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在这个方向上,学生可以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可以探讨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技术,并考察可再生能源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二、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的研究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方向上,学生可以研究不同能源的转换过程和利用技术,如燃烧技术、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等。

可以探讨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并研究新能源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应用。

三、能源政策与管理能源政策与管理是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可以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政策,探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管理策略和政策。

可以分析各种能源政策的效果和影响,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推进可持续能源发展。

同时,还可以研究能源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能源市场的运作机制,探索如何提高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新能源材料与能源储存技术的研究新能源材料和储存技术是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学生可以研究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探讨如何利用新能源材料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的效率。

同时,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的能源储存技术,如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技术等,以提高能源储存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能源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个方向上,学生可以研究不同能源的开采、利用和排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如何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实现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可以研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的技术及政策,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中的效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辅相成 的认识 。
学生 主动 学习的过 程 。 从 广义理解 , 它是 一种学 习的理念 、 策
略、 方 法, 适用于 学生对所有学科 的学习。 _ l 开展研 究性 学习可
以激发 学生 的好 奇心, 让其思维 发生 变化 , 对所学 内容产生 兴 趣。同时, 还 能培 养学生发现 问题 、 研究 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创新
学生建 立相互关 系的独特机会。

第五 , 毕业 设计 题 目的设定一 般可分为理论研 究 、 实验研 究、 工程设 计 ( 实践 ) 和综合 等类型。 本专业学生结合工程 实践
类课 题 的比例应不少 于8 0 %, 首先保证 基本工 程训练 , 并 在此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 目的与要求
理能力;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 查 阅中外文献 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培养 学生理论 分析 、 制定设 计或试 验方案 的能力 ; 培 养学生 设 计、 计算 和绘 图的能力; 培养 学生 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 理的能力 ;
培养 学生综合 分析、 总结 提高 、 编制设计 说 明书及撰 写科技 论 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 外语 、 计算 机应用能力等 , 使学生在创新 和
意识 。 研究 性学习的核心是 要改 变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强调一种
主动探究 式 的学习, 是培养 学生创新 精神 和实践能力 , 推行 素
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2 ’
第三 , 毕业设计题 目的设定要 因学生个体 的差异难易结合,
热能与动力工 程专业 的毕业设 计要求理论 和实践相结合 , 既有已学 专业 知识 的使 用过程 , 又有对 专业知识 的创新过程 ,
热能 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 设计 的 目的是 培养学 生利用所 学 知识 分析与解决 实际 问题 ( 或工 程实践 问题 ) 的能力或理论 推

职业院校能源类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职业院校能源类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职业院校能源类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一、序言(一)调研背景根据2014年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目前,新专业申报准备工作也正有序地进行。

本着为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同时也为了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合理性发展,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工作,对拟申报的新专业进行市场调研。

1、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及相关政策为抓手,以国企办学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为底蕴,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

实现四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从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注重理论和课堂教学模式,向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从关注知识、关注理论,向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从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实习考试,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转变。

2、产业背景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地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加大和传统能源资源的快速消耗,新能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伴随着太阳能投资热潮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选择。

世界各国都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的重点,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600兆瓦,2020 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 30 吉瓦,预计2050 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30亿千瓦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可达6亿千瓦。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等部分组成。

3、社会需求《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力电池等10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动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都提出了优先发展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duation-practice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沈超群SHEN Chaoqun沈超群1984.10—/男/汉族/湖北钟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微尺度传热传质/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扬州225127)摘要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从实习单位、学生及学校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

采用已有工作意向的学生进入工作单位、无工作意向的同学进入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的方式,提升毕业实习实际效果。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对策;分散实习中图分类号:TK0-4;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03.004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ion-practice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an analysis is introduced from practice unit,students and school.A practice model of combination of scattered practice and concentrative practice is presented to solve existing problems.For the students with work intentions,they can take the graduation-practice in the employment unit.However,for the other students,the graduation-practice can be arranged by the school.In this way,it will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graduation-practice.Key Words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Graduation-practice;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Scattered practice基金项目:扬州大学2019年类SPOC混合课程“工程热力学”(YZUHH2019-21);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MATLAB在工程流体力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YZUJX2018—46C)。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能源领域的不断变革,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主要涉及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是一个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专业。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启发和借鉴。

一、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现状当前,我国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主要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多个领域。

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转换与储运、动力机械与工程、核技术与核应用等多个方面,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

目前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较为理论化,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触书本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他们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

教学手段和手段比较传统,缺乏创新和实效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听讲、实验课等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缺乏新颖性和多样性。

教学资源不足,很多学校设施和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目前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目前的问题和挑战,未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改革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一是强化实际工程实践环节。

未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际工程实践的环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开放等形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是创新教学手段和手段。

未来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手段和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引言学生学习动力是影响他们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次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500名中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了学生个人信息、学习动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整理出了以下结果。

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内在动力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内在的动机。

这包括了对知识的渴望、对自身能力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能够增加自信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内在动力的来源鼓励了学生们主动地投入学习,不断追求进步。

外在动力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包括了家庭、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期望和评价。

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的激励和认可以及同学们的比拼和竞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外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内在动力更为重要。

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成绩和未来规划学生成绩是影响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同时,对未来的规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认识也推动着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兴趣和目标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喜欢的学科或主题,学生们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此外,学生们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动力,并更加专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环境和资源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也对他们的学习动力起到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合理的课堂布置和舒适的学习氛围。

此外,充足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动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查报告前言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以及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反馈情况等。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1.面对面访谈: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经验、就业情况以及对专业的评价。

2.调查问卷:设计在线调查问卷,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发放,并收集、分析数据。

调查结果专业介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能源效能评估与优化•能源系统分析与规划就业前景调查结果显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

根据学生的反馈,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能源公司、环境保护机构等多个领域就业,还有机会在科研机构从事能源研究工作。

学生反馈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

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示满意。

•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合理,能够满足专业需求。

•一些学生希望增加实践机会和项目合作,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发展趋势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该专业的专业学科建设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逐渐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结论综上所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就业前景、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反馈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对于对环境保护有兴趣并希望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学生来说,选择该专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注:本报告所包含的数据是基于面对面访谈和调查问卷收集的结果,并非全面代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情况。

能源动力专业之我感

能源动力专业之我感

能源动力专业之我感能源动力专业是一门涉及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学科,主要研究能源的获取、转化、传输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专业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有趣而又挑战性的内容。

能源动力专业让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能源以及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能源动力专业中,我们学习了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各种能源的来源、转化和利用方式。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燃烧过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能等的发电原理和应用。

这些知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能源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能源的优缺点。

能源动力专业培养了我对能源转化与传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能源转化与传输是能源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能源的关键环节。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基础理论,并通过实践课程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和实践,我能够理解和应用能源转化与传输技术,例如燃烧技术、传热技术、流体力学应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能源动力专业也培养了我对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能力。

在能源系统中,能源的转化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过程。

在专业学习中,我学习了能源系统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工具与软件。

通过课程与项目实践,我能够进行能源系统的整体设计与优化,例如热电联供系统、能源电网规划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使我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能源系统中的问题,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能源动力专业给予了我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对能源的获取、转化与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专业,我不仅明确了能源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能源与环境、经济的密切关系。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源动力专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解决能源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总结参与能源系统优化的实验经验分享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总结参与能源系统优化的实验经验分享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总结参与能源系统优化的实验经验分享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参与能源系统优化的实验是我们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能源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

首先,在能源系统优化实验中,我们需要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实验大纲和实验手册,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

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操作、采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源系统优化实验通常涉及到高压、高温、高流量的工作条件,这要求我们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我们还要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检查仪器的状态和参数,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我们要仔细记录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观测结果,及时校正数据采集设备和参数。

在数据处理中,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和可解释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优化能源系统。

此外,实践中的团队合作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能源系统优化实验通常需要多个人协作完成,因此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减少误操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将实践经验和收获总结并分享给他人也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参加学术交流或组织专业讨论,将自己在能源系统优化实验中的经验与收获分享给他人。

这不仅是对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

通过参与能源系统优化的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能源系统的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研究的素养。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的认识逐年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

但是,国内高校特别是一般高校在实践性环节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困难与不足:1.对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仍不够到位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实践教学缺乏设计性、创新性。

学生实验时往往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单纯依据指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仅仅是掌握了最简单的操作技术,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时间比例偏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近几年来,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环节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

但总体来看,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总周数占总教学周数的比例约为20%左右,仍然偏低;特别是课程教学中,大部分课程实验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比例可占30%~50%,甚至更高。

3.项目设置欠合理,内容陈旧,信息量小,学生反映收获不大几十年来,大学工科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内容变化很小,套路基本不变。

现以某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为例进行分析。

(1)该专业的金工实习工种设置为车、钳、刨、铣、磨、焊接、热处理,实际操作以钳工为主,车、焊接次之。

这种做法坚持了几十年,基本没有变化和创新,现代加工技术以及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未列入教学(2)机械零件设计、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四门课程安排了课程设计,但设计内容年年相同,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基本一样,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虽然在时间、场地方面得到了保证,但由于经费紧张,学生只能整班地安排在较近的某一个企业内实习,人员拥挤;企业因安全生产的需要,不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 5)毕业设计是最为重要、安排时间最长的实践性环节,也是最为重视的实践性环节。

检查学习动力情况总结

检查学习动力情况总结

检查学习动力情况总结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检查研究动力情况的结果,以便对学生的研究动力进行评估和改进。

结果概述
经过检查研究动力情况,我们得出以下总体结论:
1.多数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研究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

2.一部分学生的研究动力较低,可能需要额外的激励和支持来提升其研究积极性。

3.部分学生的研究动力存在波动,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研究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动力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可能影响研究动力的因素:
1.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研究动力产生着影响。

学生在面对较为困难的学科内容时,可能会出现研究动力下降的情况。

2.个人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学生研究动力的重要因素。

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学生更容易保持研究的积极性。

3.学生的家庭和社交环境亦会对研究动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研究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

提高学生研究动力的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和兴趣。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增强他们的主动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与学科内容的联系,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庭对学生研究的支持和鼓励。

总结
检查学习动力情况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动力,但也存在少部分学生学习动力较低的情况。

通过分析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提高学业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改革广角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9月下 总第145期 目前,能源动力类本科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满足于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结论和大量的习题,没有发挥自身充分的想象力和培养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局限于教师和教材的高度,重结论甚于重过程,不能尝试着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评价。

学校的教学也是“以学科、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

但实际上,完整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主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当今的我国社会是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社会。

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已经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高等学校本身作为一个专门学习的场所,如果仍维持在原来基础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而不思则罔”,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学习,即“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从而达到对知识、技能的深入理解和体会,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一、调查题目及方式1.调查题目为了深入了解能源动力类学生学习的研究性和探究性,达到调查目的,拟定了以下调查题目:(1)学生除教材外,是否还有其他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2)农村学生学习刻苦还是城市学生学习刻苦?(3)学生是否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决不放过一道难题”的精神现在是否还存在?(5)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2.调查方式召开两次座谈会,调查对象分别为学生和教师;与十余名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二、调查结果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十余名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基本上对能源动力类学生在“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农村学生总体上学习比较刻苦农村学生学习普遍比较刻苦,他们学习勤奋、刻苦。

在积极学习的同时,还能自己打工来解决部分学习费用,缓解父母的压力。

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例如,一名家在青海的动051班学生陈大云,学习非常刻苦,《汽轮机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次答疑,都能向教师提出经过深入思考的问题,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此外,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集控运行竞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且获得了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就业单位也比较好,显示出自强自立、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良好作风。

但是,有个别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心理上也想努力学习,但经受不了外界的诱惑,不能约束自己,不能考虑到父母的压力。

结果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被降级。

城市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不少学生认为将来的就业有保障,对学习成绩不是很在意。

不知道每天应该做什么,没有学习的愿望,学习动力不足,应付考试及格,主要时间和精力没有放到学习上,无主动性。

但是,也有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特别高,学习知识的欲望特别强。

例如,动051班学生王宇穿同学,通过课程设计对汽轮机变工况计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以说他已经把汽轮机常规变工况计算的所有内容都掌握了。

课程设计结束后,他主动要求对300MW反动式汽轮机变工况特性进行计算,目前已经详细掌握了300MW汽轮机轴封系统的流程并进行了变工况计算,正在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计算。

其计算结果将形成新的《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彻底改变了我校汽轮机课程设计机组容量过小的问题。

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李 勇 刘 辉 董 薇 曹丽华 张炳文摘要:“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不少大学生的学习还仍然停留在被动学习的模式上,从而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论文对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学生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对“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分析作者简介:李勇(1964-),男,辽宁本溪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汽轮机运行性能诊断与优化运行;刘辉(1973-),男,吉林长春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吉林 吉林 132012)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教学改革广角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9月下 总第145期2.除教材外,大部分学生没有与学习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阅读与专业或课程相关的参考书,是学生扩充专业知识面的最有效方式。

大部分教师在新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或在授课过程中,都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扩充知识面。

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阅读与课程相关课外书的习惯。

少部分学生在大二阶段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的时候,还偶尔到图书馆去借阅与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参考书。

但是,随着英语四、六级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压力的增大,学生手里的课外参考书主要是英语、计算机方面的课外参考书,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课外参考书。

直到毕业设计,才因为需要撰写读书笔记,被迫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参考书。

3.学生很少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锻炼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学习氛围的最具体的体现。

但是,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各个年级中,讨论问题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反映,大一阶段,学生在晚自习还集中讨论问题,但到大二和大三学习阶段,只是在考试前对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到了大四阶段,大部分都是靠背来应付考试,很少讨论与课程或专业有关的问题。

少部分学生讨论的内容是游戏、电影、明星的相关问题。

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比较努力,大二阶段学习开始出现松懈,大三因为快开始找工作了,又重新开始学习了。

例如,通过个别谈话发现,我院动06级的一个同学,大一和大二期间没有勤奋学习,成绩不理想。

到大三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计算机送回家了,立志努力学习,现在学习特别勤奋刻苦,还发现了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他正在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准备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4.很少学生有“决不放过一道难题”的精神做题的主要目的是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薄弱环节和知识盲点,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熟练程度。

因此,发现做错的和不会做的题,千万不能轻易放过,要揪住不放,直到完全解决为止。

发现一个不会做的题,其收获比做十个会做的题都大。

关键是不会做的题不要轻易放过,要彻底解决,打歼灭战。

“决不放过一道难题”的精神,相信在高考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

但是,到了大学,能坚持这种精神的学生就不多了。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还是有少部分学生仍然很好保持了这种“决不放过一道难题”的精神。

这些学生遇到难题自己一时不能解决,想找同学研究又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研究,就只能找老师一起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些学生由于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其成绩名次大都排在专业的比较靠前的位置。

而且,这种钻研精神,对以后参加工作,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三、对“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思考1.“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它认为学生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生学习主要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将新旧知识发生关联,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

从学习过程中的“研究”看,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学习过程中的“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

因此,“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完全可行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战略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是全面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要求。

2.“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是关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或针对目前存在争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

此外,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作为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恰当与否,不仅是对授课教师专业知识面的检验,同时也是决定“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题目太大,本科生无法完成;题目过小,又不能达到研究和探究的目的。

而且,所提出的问题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问题确定后,就是学生的研究和探究过程。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研究和探究的积极性。

同时,结合必要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和探究,强化了在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了研究的基本方法。

最后,对所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描述的过程。

在总结过程中,学生自己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宣读。

在宣读结束后,教师和所有同学均可以提出问题,让报告的学生进行解答。

通过报告研究成果,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而且,通过学生报告研究成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益处分析我们知道,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而且,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科学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事,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大事。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可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通用能力,即管理和发展自我能力;与他人合作和联系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字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设计和创造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了思考,懂得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从中发现他们的爱好、个性和特长,重新认识自己。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经历是心灵的财富,将使学生终教学改革广角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9月下 总第145期身受益。

四、结论通过对学生“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情况的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目前我校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展得不够,大部分学生学习仍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学的阶段,而没有做到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