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一、考试科目及内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包括四部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实践。

考试内容涉及中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家庭教育等。

二、复习要点1、教育学部分: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了解教育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

2、心理学部分: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学习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与性格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教学。

3、教育法律法规部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法规,了解教育法律制度,熟悉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4、教育教学实践部分: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熟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实践技能。

三、复习方法1、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点突破: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加强自身薄弱环节的练习。

3、练习巩固: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测试,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四、应试技巧1、注意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考察点,避免答非所问。

2、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先列出框架,再逐步展开。

3、简明扼要:答题时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啰嗦冗长。

4、灵活运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五、注意事项1、复习资料:选择权威的复习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复习时间。

3、坚持不懈:坚持持续的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影响复习效果。

4、信心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总之,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套复习知识提纲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保持良好的信心和心态,为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针对希望成为中学教师的考生所设计的。

2023年下半年考试大纲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1.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教育法规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

2. 教学知识与能力: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4. 教师职业道德:强调教师的职业操守、教育伦理和社会责任。

5.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相关的规定。

6. 教育情境模拟:可能包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情景模拟等,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

通过这一考试,考生将证明自己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所以考生需要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教育目的基本功能的是:A. 导向功能B. 激励功能C. 调控功能D. 强制功能答案:D解析:中学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指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激励功能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具有激励受教育者朝着目标方向努力的作用;调控功能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起着调控作用,使教育过程沿着预定的轨道进行;评价功能指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而“强制功能”并非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之一,故选项D错误。

2.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以下哪个教育原则?A. 启发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全面发展原则答案:D解析:全面发展原则是指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中提到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全面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

A选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B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C选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原则虽然都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但与题目描述不符。

3.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B. 教育的发展可以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C.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D. 教育内容受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答案:B解析: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A选项正确,因为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创新科技等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C选项正确,因为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性质、目的和内容都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D选项正确,因为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差异。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
与能力》重点汇总
本文汇总了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设计
考查候选人对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完善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流程
- 掌握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 熟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
二、教学实施
考查候选人教学实施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合理运用
- 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情
- 具备独立教学能力,获得学生信赖和支持
三、教育评价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
点包括:
- 掌握多元化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评价学生研究成果
- 熟悉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理解评价目标和标准
- 具备优秀的教育评价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育教学知识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和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科教学基本
规律
- 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
- 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拥有综合素质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顺利通过考试。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的关系是()A.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B.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D.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促使学生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互动与交融的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都是德育过程中的要素,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因此,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和成长需求。

因此,选项①、②、④均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观,而选项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则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故不选。

3、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A. 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B. 强调选拔与甄别C.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 强调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答案: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评价要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也不仅仅是选拔与甄别的工具,更不是单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选项C“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最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4、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错误的是()。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程理念的是()。

A.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B.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C.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D.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C2、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B. 教师心理的研究 C. 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D. 学生升学就业心理测验的研究答案:B3、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记忆策略答案:D4、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理念的是()。

A.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C.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D. 以学科知识为重点,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

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升学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请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等。

具体而言,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面临的问题的刺激模式,它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定势与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已有知识经验是指人们已经掌握的有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它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情绪与动机则是指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和动机水平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位教师在教授《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管理上,《学记》提出了最早的学制与学年思想。

在学制系统上,《学记》谈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从而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在学年划分上,《学记》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其中第一学年,第三学年,第五学年,第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

B项正确。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D项正确。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题干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A项正确。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问与力量》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题 2 分,共 42 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公平对待,不分贤愚贵贱,都进展教育。

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2.在当代教育学的进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与进展理论B.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 教学特别生疏理论3.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

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生产力进展水平B.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B.社会人口构成 D. 民族文化传统4.关于影响人的进展因素问题,曾消灭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这种理论属于〔〕A.教育万能论B.环境打算论C.遗传打算论D.主观能动性打算论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育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育目标D. 课程目标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争论领域消灭,也是教育历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A.斯宾赛的《教育论》B. 杜威的《儿童与课程》B.博比特的《课程》 D.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进展过程中,曾消灭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

这是对什么关系的争论?〔〕A. 直接阅历与间接阅历B. 学问与力量C. 分科与综合D. 学问与思想8.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

田教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该教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A. 理论联系实际B. 循序渐进C. 直观性D. 启发性9.于教师在课堂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解释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于教师承受的教学方法是〔〕A. 练习法B. 演示法C. 试验法D. 参观法10.在一次志愿者活动完毕后,马教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展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 教师义务B. 教师良心C. 教师能力D. 教师荣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相关知识。

选项A,教师义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职业规范和教育规律,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和行为规范。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选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选项B,教师良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所负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之一,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C,教师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能动力量。

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的好坏。

它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所以C选项正确。

选项D,教师荣誉是指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

教师荣誉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认识的统一,是教师道德行为被社会所肯定而产生的积极结果,是教师道德追求的目标,故D选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生物教学原则的是()。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学生物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个原则,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B选项错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选项A,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选项B,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

选项C,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创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选项D,八股取士是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2、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同盟会C. 强学会D. 华兴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相关知识。

选项A,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A项错误。

选项B,中国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故B项正确。

选项C,强学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个政治团体,由康有为发起,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成立,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C项错误。

选项D,华兴会是清末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但不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错误。

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文章类型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2024年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真题及答案。

通过对考试的回忆和反思,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形式、内容和应对策略。

二、提纲1、引言 a. 介绍教资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 b. 提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2、真题回放 a. 详细描述当年考试的主题、题型和考点 b. 分析考题难度和命题特点3、我的经历与反思 a. 讲述作者参加考试的经历 b. 分析自己在考试中的得失和教训 c.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4、结论与展望 a. 总结全文,强调教资考试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b. 对未来教资考试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三、写作过程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回忆,尽可能还原了2024年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真题。

接着,我对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题型、考点、难度等方面,以便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

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反思时,我结合了自己的考试体验,分享了我在考试中的得失和教训。

同时,我还针对每道题目,提出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最后,在总结全文时,我再次强调了教资考试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同时,我还对未来教资考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2024年下半年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教资考试不仅是对教育知识的考察,更是对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检验。

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还发现,教资考试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教育实践和教育能力的考察。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

总之,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细、全面的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我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引发大家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和思考。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言论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O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能动性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工这种观点属于()。

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8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潜在课程9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测验,弄清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已有的学期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赵老师的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0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控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具有导向作用,即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选项A“导向作用”是正确的。

选项B“激励作用”和选项D“调控作用”虽然也是教育目的可能产生的作用,但并非其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突出的作用。

选项C“评价作用”则是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本题询问的主要方面。

2.题目: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属于()。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选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符。

选项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但并未明确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选项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高度吻合。

选项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但并未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角色。

3.题目: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孔子D. 布鲁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

选项A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选项B赫尔巴特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四段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的直接提出无关。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 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江南博哥)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 A参考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

2 [单选题] 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正确答案: D参考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故选 D。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布迪尔、鲍尔斯,倡导意识解放,是当代西方主导思潮。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反对概念思辨,强调实验。

文化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促使社会历史向个体文化的转变。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 [单选题]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正确答案: 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都有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故选 B。

独立性是指教育受社会制约,但教育有自身规律;永恒性是指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教育的社会属性中没有阶段性。

4 [单选题] 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能动性正确答案: A参考解析: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爸爸”,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故选 A。

5 [单选题]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 C参考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进行教育。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A解析:《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答案】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生出不一样的环境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同化,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答案】C解析: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往城市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相应地,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答案】B解析: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B.等级性D.民族性【答案】B解析:不同级别的官员进入不一样的学校,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

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

这种课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A.国家一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四级管理【答案】C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根本分歧是()。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间接经验为主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实践教学为主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活动教学为主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答案】D解析:形式教育论,注重能力培养,代表人物主要有洛克、裴斯泰洛齐等。

而实质教育论,重知识传授,代表人物主要有赫尔巴特、斯宾塞等。

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详细的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得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教学活动过程,保证教学目标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该评价关注教学过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旨在改进完善教学。

10.某中学在“每月一星” 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种做法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救育B.情感陶冶C.实际锻炼D.榜样示范【答案】暂无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过程规律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答案】A解析:德育过程是多端的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12.课堂中同学们的注意力被突然飞进教室的一只小鸟吸引,这属于()。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A解析:没目标,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这是无意注意,故选A。

13.晓斌认为自己得学习成绩好全是刻苦努力得结果,根据韦纳得归因理论,晓斌得归因属于()。

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C.可控的内部归因D.可控的外部归因【答案】C解析:努力是内部,不稳定的,可以控制的。

答案选C。

14.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

A.中等偏下水平B.中等水平C.中等偏上水平D.高水平【答案】A解析:动机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根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任务简单,动机稍高,则效率最佳。

任务偏难,动机稍低,则效率最佳。

15.林箐擅长记忆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

这表明他的哪种记忆好()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答案】C解析:逻辑记忆即抽象逻辑意义。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16.张丽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能够超越某种规章制度,更加考虑道德的品质。

而非具体的原则。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社会契约阶段B.相对功力阶段C.准守法规阶段D.普遍伦理阶段【答案】D解析:超越某种规章制度,排除C。

没有讲到功利性,排除B。

没有讲到规格要改,排除A。

答案选D。

17.韩老师常常说方琼勤奋努力,孙刚细致严谨,李冰诚实守信,韩老师描述的这些心理特征属于()。

A.能力B.性格C.气质D.情绪【答案】B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18.刚进入高一,赵峰就总想我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他明知高考还远着呢,这么早想这个事根本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学习,他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恐惧观念D.恐惧行为【答案】A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去想、不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故选A19.谢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兴奋不已;会议结束后,当听到几个同学议论“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长得那个样”时,她又很快陷入极度苦恼之中。

谢晶的表现典型地反映了中学生情绪的哪种特点()A.两极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爆发性【答案】A解析:两极性20.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是()。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未来D.关注学生【答案】D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1.王建上课玩手机,老师没有对王建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表扬了正在认真听课的冯军,王建看了看冯军,也认真听课了,老师采用了哪种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陶冶情操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C解析: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

辨析题22.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

【参考答案】错误,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

不起决定作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24.问题解决不受情绪影响。

【参考答案】错误,情绪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

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

25.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的两个方面。

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简答题2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参考答案】(1)目标明确;(2)内容科学;(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7.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参考答案】美育的任务,主要有:(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8.简述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参考答案】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如下:计划策略: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

监视策略: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中,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的效果。

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29.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参考答案】(1)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个体品德的核心,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行为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所采取的行动,是个人品德的外部表现,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衡量品德的根本标志。

材料分析题30.材料:王晓是一名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别的同学上课认真听听讲,他会上课出小差,对老师的批评不在乎。

多次劝说无效,我决定换种方法。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班上没有同学和王晓说话,有时候课间会突然拍同学肩膀迅速逃离,我看到了他对友情的渴望。

为了转变班上同学对王晓的看法,我创造机会对他进行表扬,这一举措是有用的,书写从狂草到潦草,作文从几行到一页,学习上有很大的进步。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王晓的作文有了创新,帮他输入电脑润色并贴到班级网页,得到了同学们的点赞。

他的绘画有基础,我帮他交给美术老师改进,很快发表在学校黑板报上。

在此基础上,我还开展了“手拉手,不抛弃”的活动,先联合班干部们对王晓进行帮助,班上同学也开始对王晓进行学习上的帮助。

王晓也不会做同学们的恶作剧了,我们班也获得了优秀班级体的荣誉。

材料中这位老师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请结合材料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