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 A[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 D[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故选D。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弗莱雷、阿普尔、金蒂斯、亨利A吉鲁克斯、贝瑞.康柏、鲍尔斯等人。
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以梅伊曼和拉伊为代表。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段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A.独立性B.历史性D.永恒性[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不同时期的教育都有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故选B。
独立性是指教育受社会制约,但教育有自身规律;永恒性是指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教育的社会属性中没有阶段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能动性[答案] A[解析]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脍喊爸爸",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故选A。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是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C[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进行教育。
2022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问与力量试卷(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题2 分,共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特地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这表达了教育的〔〕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4.人的身心进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级B.青少年阶级C.成年阶级D.老年阶级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B.长期性C.制造性D.示范性6.最早提出“什么学问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缘由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争辩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8.“西邻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跛,一子偻,乃使朴者衣,敏者贾,盲者卜,跛者纺,偻者绩”这表达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9.把大班上课、小班争辩、个人独立争辩结合在一起,并承受机敏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 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消灭于美国20 世纪50 年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10.“夫子循循然善迷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表达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全都性原则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典范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治理之中”这表达的德育过程是〔〕。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学教育目的基本功能的是:A. 导向功能B. 激励功能C. 调控功能D. 强制功能答案:D解析:中学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指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激励功能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具有激励受教育者朝着目标方向努力的作用;调控功能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起着调控作用,使教育过程沿着预定的轨道进行;评价功能指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而“强制功能”并非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之一,故选项D错误。
2.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以下哪个教育原则?A. 启发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全面发展原则答案:D解析:全面发展原则是指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中提到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全面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
A选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B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C选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原则虽然都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但与题目描述不符。
3.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B. 教育的发展可以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C.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D. 教育内容受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答案:B解析: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A选项正确,因为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创新科技等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C选项正确,因为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性质、目的和内容都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D选项正确,因为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差异。
2022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言论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D. 中庸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 实验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文化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 独立性B. 历史性C. 阶段性D. 永恒性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 顺序性B. 稳定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 客观性B. 规范性C. 历史性D. 强制性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A. 实质教育论B. 形式教育论C. 传统教育论D. 现代教育论8.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 国家课程B. 课本课程C. 校本课程D. 潜在课程9.赵老师在新学期开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测验,弄清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据此对已有的学期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赵老师的这种摸底测验属于()。
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10.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指的是()。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中学
2023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学问与力气》〔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题 2 分,共 42 分〕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特地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抱负国》2.高一〔2〕班班主任王教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实行“一刀切” 的方法,由于他深刻的生疏到人的身心进展具有〔〕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挨次性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根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退其不良因素,这表达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B.进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见是〔〕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进展论与共性进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进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学问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进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7.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进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争论性学习”属于〔〕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关心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9.在教学过程中,张教师常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楚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生疏,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学问和提高生疏力气,张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别的生疏过程,它区分于一般生疏过程的显著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表达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典范示范法C.实际熬炼法D.个人修养法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月等枯燥无味的学问,常对其充裕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好玩,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打算策略1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突然灯灭了,他依据物理课上所学的学问,推想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的关系是()A.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B.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D.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关系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促使学生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是多种因素互动与交融的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都是德育过程中的要素,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因此,为了取得最佳德育效果,尤其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和成长需求。
因此,选项①、②、④均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观,而选项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则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故不选。
3、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A. 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B. 强调选拔与甄别C.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D. 强调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答案: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评价要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分数排名,也不仅仅是选拔与甄别的工具,更不是单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选项C“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最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4、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错误的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答案:B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其中,学龄期(6~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关于教学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既要在初步掌握知识的阶段进行,也要在学习的其他阶段重视B.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C.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D.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特殊的认识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掌握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选项C“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的说法过于片面,没有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教学过程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3、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D. 教育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答案:C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并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实践等其他方式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因此,选项C“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是错误的。
4、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发展抽象逻辑思维B. 培养创造性思维C. 获取知识D. 发展个性答案:A解析: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2. 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 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 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人口4. 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A. 单轨学制B. 双轨学制C. 多轨学制D. 分支型学制5. 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A. 社会本位论B. 个人本位论C. 宗教本位论D. 自然本位论6.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
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A. 从幼儿园到初中B. 从小学到初中C. 从初中到高中D. 从小学到高中7. 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
这三个文本是()A.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 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8. 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 特朗普制B. 道尔顿制C. 文纳特卡制D. 贝尔—兰卡斯特制9.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
这种评价属于()A. 诊断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终结性评价D. 标准性评价10. 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学生心理健康B.学习动机C.知识掌握D.德育原理答案:D.德育原理。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民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个性化答案:C.国际化。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法?()A.情境教学法B.合作学习法C.讲授教学法D.研究性学习法答案:C.讲授教学法。
二、简答题1、请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转变角色。
答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的伙伴。
2、请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三、论述题请论述一下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认知心理学是以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观点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特点;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启示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B)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C)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D)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BCD)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BCD)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BCD)答: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下半年全国统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言论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D. 中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的是《论语》。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 实验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文化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 独立性B. 历史性C. 阶段性D. 永恒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影响因素。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B. 稳定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折】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 客观性B. 规范性C. 历史性D. 强制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
题干中教育制度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们要遵循教育制度发展的客观性规律。
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中学)2022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问与力气》真题及参考答案留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值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特地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抱负国》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进步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养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我国当前大力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人口4.学制进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收统一的根底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承受一般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 C.多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动身,提出培育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自然本位论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构造方面的重大改革。
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 D.从小学到高中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需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打算、课程目标、课程内容B.课程打算、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8.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消灭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争论和个人自学按确定比例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D.贝尔-兰卡斯特制9.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0.班主任王教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嘉奖。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传道、授业、解惑 B. 引导、陪伴、榜样 C. 主导、主体、权威 D. 组织、管理、评价答案:B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四书”之列? A. 《大学》 B. 《中庸》 C. 《孟子》 D. 《春秋》答案:D3、下列哪个阶段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辨析题1、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答案:正确。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婴儿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思维的能力。
答案:错误。
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社会化,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1、简述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内容。
答案:课程计划是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统一性、科学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答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如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等。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对班级管理起到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第二,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三,班主任在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班主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信息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其次,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第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最后,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选项A,学生不仅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还具有意义记忆、逻辑记忆等多种记忆能力。
机械记忆只是记忆方式的一种,不能全面概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故A选项表述错误。
选项B,教师的知识、能力存在差异是事实,但题干中强调的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循序渐进性,与教师的知识、能力差异无直接关联,故B选项与题意不符。
选项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正是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体现,故C 选项正确。
选项D,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D选项“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表述错误。
2、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实际锻炼法D. 品德评价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的区分。
选项A,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本题中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并非单纯的说服教育,故A选项错误。
选项B,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知、情理交融、以情施教等基本原则,使用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作品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美好的情境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品德得到提高。
2021年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3.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主观决定论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杜威《儿童与课程》C.博比特《课程》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8.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
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田老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性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张一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参观法10.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2022(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答案解析
2022(下)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确答案】A【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2.【正确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3.【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题干考查了教育目的历史性的概念。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4.【正确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信息,表明了有机体发展的生理成熟受个体遗传素质的制约,体现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稈度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的讨稈乃年龄特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5.【正确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关键词,“关键期” ,表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6.【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制度的制定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因此教育制度的制度除去人民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外,还要受到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而强制性是指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的制度,对个体行为具有强制作用。
教育制度的规范性主要是指在对受教育者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培养目标上的确定。
教育制度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制度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7.【正确答案】B【解析】7.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官能得到发展”可见题干强调了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属于形式教育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8.【正确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关键词,“某中学” ,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本题体现了校本课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9.【正确答案】B【解析】9.B [解析]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在新学期开始”摸底测试”,测试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准备情况,体现的是诊断性教学评价。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调控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具有导向作用,即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选项A“导向作用”是正确的。
选项B“激励作用”和选项D“调控作用”虽然也是教育目的可能产生的作用,但并非其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和突出的作用。
选项C“评价作用”则是教育目的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虽然重要,但也不是本题询问的主要方面。
2.题目: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属于()。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选项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符。
选项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但并未明确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选项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高度吻合。
选项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和需求,但并未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角色。
3.题目: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孔子D. 布鲁纳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
选项A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选项B赫尔巴特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四段教学法,与班级授课制的直接提出无关。
2022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的是《论语》。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
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能动性【答案】A【解析】遗传。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是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不均衡性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答案】A【解析】客观性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这种观点属于()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答案】B【解析】形式教育8.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潜在课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本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特尔巴特C.赞可夫D.布鲁纳答案:A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表明教育具有()。
A. 阶级性 C.永恒性B.历史性 D. 平等性答案:C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刷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
这种教育功能是( )A. 社会流动性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 D. 人口控制功能答案:A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 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 《理想国》B.《巨人传》答案:DC.《教育论》D.《爱弥儿》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 遗传素质 C.教育影响B.社会环境答案:BD.个体实践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A.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B. 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D. 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答案:C7、李老师再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 顺序性 C.连续性B. 阶段性D. 差异性答案:D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
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
A. 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B. 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C. 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D. 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D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A. 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D. 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答案:C10、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A.以分科课程为主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答案:A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A. 课程计划 C.教学方案B.课程标准 D. 教学指南答案:B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 关键期 C.转折期B.发展期 D. 潜伏期答案:A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B.选择性答案:A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 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强化自我主动性 C.建立自我同一性B.培养勤奋感 D. 获得亲密感答案:C15、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C.以综合课程为主13、图 1 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C.稳定性D.恒常性()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C. 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D. 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答案:A16、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D. 元认知策略答案:B17、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到前者的类别中。
这种知识学习属于( )A. 下为学习 C.组合学习B.上位学习 D. 并列学习答案:A1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
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A. 道德感 C.美感B.理智感 D. 幸福感答案:B19、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
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A. 强迫恐惧 C.强迫观念B.强迫焦虑 D.强迫行为答案: D20、在小组讨论中, 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
正确的是 ( )A. 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D.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答案: D二、辨析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答案: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
(1)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2) 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 或从导之以行开始, 或从动之以情开始, 或从锻炼 品德意志开始。
(3) 因此说法是错误的。
23、教学具有教育性。
答案: 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1) 教学中,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 也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
(2) 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
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 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 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 在教学中,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 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
其中21、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 生身上。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 ) A.从众效应B.木桶效应答案: C 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C. 期待效应投射效应所以观点是正确的。
24、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答案:题干观点是错误的。
要使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需要通过复述。
(1)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1 分钟,容量为7±2 个组块。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忘。
(2) 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题干观点是错误的。
(1) 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
(2)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
(3)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26、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答案:(1)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
(4)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案: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 建立成长档案4 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 班主任计划与总结8.个别教育工作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答案:1. 知识观(1)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 建构主义学习观(1)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2)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 建构主义学生观(1)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3)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29、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1) 依从——从众、服从、顺从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 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3) 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力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
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等为主要指标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种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 的局面,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高效益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效益低的学校。
问题: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
(18 分)答案: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该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制定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只注重智育的培养,将智育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