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知识
1. 教育本质:教育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下,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式、有方法的行动,促进个体在智力、道德、体能等方面全面地发展,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全面发展,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具有道德良知、社会责任感,达到自我实现、社会参与和国家发展的要求。
3. 教育的类型:教育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可分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类型。
4. 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是指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实现社会公正为核心。
5.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是指需要发展的个体,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等人群。
6.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要遵循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教育法规的要求。
7.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应具有知识性、智力性、情感性、技能性、体能性等多个方面,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育法规的要求,使个体能真正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8. 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师生互动、心理互动、环境互动和社会互动等多个方面,要
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9. 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科学、完整地评估个体的发展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并应当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10. 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应当符合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注重教育政策的实施、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教育从业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本文将结合自身从教的经历和阅读的相关文献,对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从教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是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教育问题,深入研究与评价教育问题的学科体系。以下是教育知识的重点内容。
1. 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教育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问题。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分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主义三大流派。
2.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从业者必须了解的是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意在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它研究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儿童发展、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
4.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的利用、投资和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该学科在教育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能力知识
能力知识指的是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定能力知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而言,能力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教育从业者必备的能力知识。
1. 教学能力:教育从业者所必备的第一项能力就是教学能力,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能力是评价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标准。
2. 团队合作能力:如今,教育领域注重团队合作,教育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也应该朝着协作和合作方向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协作、协商能力等方面。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是指在教育专业领域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
知识和能力要点。以下是一份对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汇总,旨在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领域内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教育原理与教育学说
1. 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 教育的定义:指社会对新一代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教导,旨在使其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
- 教育的特征:自觉性、有计划性、有指导性、社会性和系统性。
2. 教育的价值观
- 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等方
面的内容。
- 教育的价值观指导: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应
受到教育的价值观的指导。
3. 主要教育学派
- 传统教育学派: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综合主义等。
- 现代教育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文主义等。
二、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 儿童发展的阶段理论
- 理论1:居里夫人的婴幼儿发展理论。
- 理论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理论3:培根和英加范的社会认知理论。
2. 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
-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交往主义等。
- 学习方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
3. 教育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
- 智力与学习:智力和学习的概念、种类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 动机与学习:学习动机理论、激励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等。
- 认知与学习:关于认知过程和思维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三、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
1.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 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学校、机构或教育机关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经过科学规划和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下是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关键点汇总。
一、教育知识点
1. 教育原理和方法
- 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
- 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
- 教育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
2. 教育体系和政策
- 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
3. 教育史与教育思想
- 中国教育史与西方教育史
- 著名教育家与教育哲学
4. 教育管理与领导力
-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 教育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5. 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
- 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 学生权益保护与教育纠纷处理
二、能力知识点
1. 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 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要素
-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开发
2. 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
- 教师课堂教学技巧与方法
- 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
3. 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
- 班级组织与管理技巧
-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
4. 教育研究与科研能力
- 教育研究方法与过程
- 教育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5. 教育信息与技术应用
-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应用
-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
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汇总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有助于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教育知识点包括教育原理、教育体系、教育史与教育思想、教育管理与领导力以及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能力知识点包括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教育研究与科研能力以及教育信息与技术应用等方面。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和能力,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1. 教育学基本概念
•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涉及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地创设条件,对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促进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内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的总称。
•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
2. 学习理论
•传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接受外界刺激和机械重复来形成条件反射和习惯性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奖惩机制,以及通过模仿和反应来促进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来理解世界和获取新知识。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社会互动的结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对话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3. 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机构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教育测量: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心理特征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
•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使用的量化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包括成绩、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等维度。
•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如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
4.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过程、动机和条件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等问题。
•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揭示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转折点。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1.教育心理学: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为教育活动提
供科学依据。知识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等。
2.教育原理: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任务,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
安排的合理性,能够分析教育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设计与评价: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特
点和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教学方法与技能: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
法等,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灵活
运用。
5.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
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了解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基
本原则和方法。
6.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伦理规范,能够依
法办事,保护学生的权益,提高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7.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内容:掌握中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内容,了解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8.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发展:了解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掌握学生
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方法,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指导工作。
9.学生评价与学生素养发展:了解学生评价的目的和方式,能够科学
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0.教育与研究:了解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关注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教育和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1.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的三个形态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社会)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6.近代教育
(l)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20世纪后的教育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8.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第三,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第四,有助于人口迁移。
9.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教育的政治功能
第一,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三,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第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第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第六,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0.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
(1)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第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涵盖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汇总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的和功能,以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实现途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论的观点和特点。
4、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
1、课程理论:掌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和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知识
1、认知发展:了解认知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认知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情感发展:掌握情感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情感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品德发展:了解品德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品德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4、个性发展:掌握个性发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四、班级管理知识
1、班级管理理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教育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
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本文将介绍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一种用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它通过观察、提出假设、
进行实验和观察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掌握科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数学基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
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如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比、几何等。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三、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需
要掌握语法、词汇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有效获取、利用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
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五、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地思
考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掌握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社会中,人际交往能
力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1.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和方式,对个体进
行的有计划的教导、培养和指导活动。其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培养
人的智力、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
2.教育理论: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知主义
教育理论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培养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行
为主义教育理论重视外部刺激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个体
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
3.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案例法等。讲述法以教
师的讲解为主,适合知识传授;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培养思辨能力;实
践法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能力;案例法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程设计和评估:课程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背景和学科特点
确定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评估应覆盖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包括平时成绩、测试和项目作业等。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的学习、发展和心理特点。其中包括认知发
展理论、自我概念、动机和兴趣等。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吸收、组
织和应用知识来发展;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动机和兴趣
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6.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和学习的跨时空;远程教育以教育中
心为枢纽,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教学。
7.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产出效益。包括教育投资的
回报率、教育经费分配和效益评估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指个体通过受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学基础
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原则
-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 循序渐进: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推进教学。
二、心理学基础
1. 学习心理
- 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 学习策略: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 学习迁移:已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 发展心理
- 认知发展:个体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 情感与人格发展:个体情感和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3. 评价与测量
-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评价。
- 心理测量: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设计
-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 教学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学实施
- 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3. 教学反思
- 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 问题诊断与解决: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持续改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与教材
1. 课程设计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1.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
理
1)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育属性: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地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 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
(4) 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
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特点有
(1)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相脱离,具
有非生产性
(3)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
展,具有道统性、专制性、
刻板性、象征性
(5) 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
系。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
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是指对教育相关理论、方法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知识的总称。教育知识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保证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下面我将从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理论
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根本特性和内在属性。在教育的定义中投入术语纷繁,但对于教育的本质,德国教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费说:教育是建立在对幸福公平、正义、人质共存环境的根本尊重和热爱之上,而且是在保护该种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所起的作用和所具有的效果。传统上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主要分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发展功能和人格修养功能等。
2.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的确定目标和标准。教育的目标要根据当今社会的特点和各个时期,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来确定。
教育的任务是指教育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要发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3. 教育的原则和规律
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教育的规律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和不可忽视的普遍性和内在规律性。
教育原则主要包括自由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差别教育原则等。
4.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育的内容是指教育活动应该包括的教学内容。教育的内容应该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
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手段。现代教育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信息技术法等。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学教资考试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下面是一个对《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与准备考试。
一、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3.教育的性质、本质和功能,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4.教育家的品质与素养,教育传统与创新
二、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3.教育与心理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4.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5.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对策,教学环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
1.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2.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4.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实施的影响
5.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2.教育评价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教育评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3.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选择,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比较
4.教育评价与学科评价的关系,教育评价的要求
五、教育法律法规
1.近年来有关教育的重要法律法规
2.《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
3.教育与人权的关系,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教育与权力的关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的涵义】广义: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维观念的活动。
狭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构成要素及关系】教育者(主体:学校教师,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对象)、教育影响(中介: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关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①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需要。
②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③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④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人类特有)、历史性(不同社会、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每个时期的教育存在自己的特点)、相对独立性(①继承性②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催生政治经济发展)。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①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2、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大全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如下:
1.语言发育过程:胎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2.语言发育:言语表达和语言理解。
3.儿童期语言发育的特点:掌握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
4.少年期语言发育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的语言表达。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的特点、教育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6.记忆衰退: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7.意识:含义、****、特点、功能。
8.自我意识:含义、****、特点、功能。
9.科学思维:含义、****、特点、功能。
10.评价学习动机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自我报告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背知识点有很多,下面是其中一部分: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社会经验、塑造人的社会性行为,具有生产性、精神性、全民性、永恒性等特点。
2.教育与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先进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以及劳动者的素质。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着重大的能动作用。
4.教育与文化:教育是文化传递的机构,具有选择、整理、充实、保管和推广文化的重要功能。
5.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社会起源说、生活起源说。
6.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多元化的,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以上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标准和要求有所变化,建议考生关注官方考试指南和历年真题,做好复习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
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
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