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ppt课件二

合集下载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表现手法
2
针对全篇
3
抽象的、更为深远的含义
请赏析下面两处语言,说说它们在句式选择和动词 运用上的不同特点及其作用。
描写“水”: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 入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 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 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理解其内涵或作用
凸显水势之大之快。
把水的多样和人的多情联系起来,自然而恰 切,使文章意蕴丰富,也为下文的进一步议 论做铺垫。
赞扬黄河柔中带刚、勇往直前的力量和精神 ;表达磨难造就个性的人生观点。提升了游 记的内涵。

后_俯__视自己脚下的巨石。
“所见”构成游记的主体,它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 “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 人情、社会生活。总之,作者游踪所及的人、事、景、 物都可以成为游记的内容。
感受“所见”
1.通过阅读,我们已经了解课文中大量运用四字短 语,请同学们将出现的四字短语用下横线画出来。
雨季 气势磅礴
口 联想


枯水季 多姿多彩
黄河 博大宽厚 象征 柔中有刚
中华民族 宁压不弯 勇往直前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 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 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 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象征体
联想
本体
相似点,相近点
“比喻”与“象征”
1
修辞手法
2
针对某一句
3
使句子更加生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课件(共37张PPT)

研读课文
3、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⑴雨季的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⑵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雄伟壮阔,多姿多态,刚柔并济。 4、朗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脚下的石头。用石头来衬托黄河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 5、作者由壶口瀑布产生了哪些联想?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告诫 河滩 雾气弥漫 水幕 俯视 浪沫横溢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震耳欲聋 深不可测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霎时 驰骋 漩涡 寒噤 拢成 彩虹 雾霭 飞毯 出轧 乘隙而进 折返迂回 钻石觅缝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漩 刹那 如丝如缕 窟窟窍窍 蜂窝杂陈 至柔至和 怒不可遏 铸成 博大宽厚 挟而不服 湿漉漉 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⑴震耳欲聋 ⑵怒不可遏 ⑶挟而不服
梁衡
制作:苑仁纯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⑵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⑶炼字:“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 的种种动态。写出了黄河水从上游涌向壶口时的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表现了催人 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 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17 壶口瀑布 课件 (共42张PPT)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7 壶口瀑布   课件 (共42张PPT)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轰然而下
__枯_ 水季节__
着、撞着、推 槽隆隆冲去”时 厚绝无软弱,当她
(刚)
(借物喻人赋
推搡搡、前呼 “被跌得粉碎,碎 忍耐到一定程度时
汩汩如泉、
予水以人的情
后拥,撞向石 成点,碎成雾”。 就会以力相较,奋
潺潺成溪
感)
壁,排排黄浪 大水“向两边涌去” 力抗争。”有坚忍
哀哀打漩、
__ 详写 ___
重点探究
再如“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 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 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运用排比,构成了强烈的语势,写出了瀑 布飞泻时水的各种形态,充分地渲染了水势。
重点探究
(2)运用准确且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展现出壶口瀑布的动 态美。如“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 进去,冲进去……”两个“冲”字,尽显水的不可阻挡的力量。 又如“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 是这样被跌得粉碎”。这一句连用四个“跌”字,形象地写出了 水泻下来的形态。
重点探究
作者把从壶口奔泻出来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从空抖落”,又进 一步强调“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既写出了瀑布“轰然而下” 的“猛烈”,又写出它与众不同的特性。又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 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句话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河水奔涌向前的湍急和它的不可阻挡之势。
霎时碎成堆堆 时,“平平的,大 不拔的精神。
如丝如缕
白雪。”“凝 大的,如飞毯抖
(柔)
重”“猛烈”
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6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61张PPT)
运用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 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河水被碎成点, 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抒发作者由衷的 赞叹。
再 访 壶 口
3、“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 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 种猛烈。”
运用比喻,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刚 板”,传神的体现出黄河的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突出了壶口瀑布水势变化之大,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这深槽形似巨壶,“壶口”因此得名。
再 访 壶 口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 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 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 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 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 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 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季节

课 雨季(铺垫和渲染)
文,
略写


旱季
不 (借物喻人赋予水以 同 人的情感 )详写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 (刚)
隆隆冲去、轰然而 下(刚)
汩汩如泉、潺潺成 溪
哀哀打漩、如丝如 缕
(柔)

“上面的水还是一 股劲地冲进去,冲
进去……”
“其势如千军万马, 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前呼后 拥,撞向石壁,排 排黄浪霎时碎成堆
②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 令人震撼的气势。
再 访 壶 口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 志。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 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课文在描 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 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2张PPT)

文 第二部分(2-5):具体描写作者两次到壶口瀑布的经历
章 和感受。

①(2): 在雨季,作者初次见到壶口瀑布。 ②(3~5):作者于枯水季节再看壶口瀑布。
络 第三部分(6):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表达对中华民族
精神的赞美之情。
作者第一次来到壶口瀑布看黄河是在雨季,细读第 2段,按“所至——所见——所感”,说一说雨季的壶口 瀑布有什么特点。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 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 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 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现时,正 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 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 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 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 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的跳……
背景简介
梁衡在《我写<壶口瀑布>》中说:“《壶口瀑布》是我在记者 任上写的最后一篇散文。1987年我正在黄河壶口采访,接到北京 来的电话,国家成立新闻出版署,要我立即回京上任,从此结束了 我十三年的一线记者生涯。人的一生总有几个驿站,几个起止点。 对我来说壶口这个地方算一个。黄河于我有特殊的比分。我小学、 中学阶段是在黄河的支流汾河边长大。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内蒙古 黄河边的临河县。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离河有多么近了……后来 当了记者就沿黄河上下采访,河边的人和事,还有黄河因季节不同 而出现的万千变化,在我脑子里印象亟深。这篇《壶口瀑布》是我 心中黄河的缩影。 也是我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梁衡
(二)、请大家结合梁衡的话思考:作者写石单单 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的伟大力量吗?借由观瀑体验, 作者还品出了什么样的味和理?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 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 前。正像一个人,经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 性……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人也是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就坚强不屈的性格
(一)、作者明明是写壶口瀑布的,为什 么这里又要写石?石头于壶口瀑布的意义在 于什么?
1、侧面描写,写出了水柔中有刚、遇强则 抗的特征,彰显出了水的伟大力量。
2、石头阻碍着水,石头也同时成就了水, 形成了壶口瀑布这一奇观。
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 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 开浮在自然之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 味和理来,这才是高级。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中国第二大瀑布,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 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 名壶口瀑布。河水自此从20多米高的陡 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 的气概。
壶口瀑布 ——梁衡
作者开头说“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壶 口还是那个壶口,瀑布还是那里的瀑布,作 者两次观瀑的心境如何?
结合游记散文的特点,为千灯古镇配上 一小段游记文字(三五百字即可,也可以扩充成 一篇完整的文章)。
小结
1、动词的拟人化,使得瀑布具有人的动作特 点和人的力量。
2、叠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表达出瀑布的雄 壮气势。
3、色彩词的变化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显示出瀑布的速度和力量。
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 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 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 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 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 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 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 碎成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9张PPT)

季节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共39张PPT)

势如雷 垫和 震耳欲聋 渲略染写)(刚)
还是一股劲 地冲进去, 冲进去……”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危险、气势磅礴、 令人胆战心惊(惊 心动魄 )撼人心 魄的壮美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7课《 壶口瀑 布》课 件 (共39张PPT)
第一部分:(1)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 第二部分:(2-5)介绍两次游壶口瀑布所见到的
胜景。 第三部分:(6) 赞扬黄河伟大的性格,赞美中
华民族的精神。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7课《 壶口瀑 布》课 件 (共39张PPT)
“龙槽”“深不 可测”;大水
(波澜壮阔)
“向龙槽隆隆冲 “柔和之中只有宽厚
去”时“被跌得 绝无软弱,当她忍耐
粉碎,碎成点, 碎成雾”。大水 “向两边涌去”
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 力相较,奋力抗争。”
时,“平平的, 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大大的,如飞毯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抖落”。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7课《 壶口瀑 布》课 件 (共39张PPT)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 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 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 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 ,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 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 布的第二大瀑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7课《 壶口瀑 布》课 件 (共39张PPT)

第17课《壶口瀑布》 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 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01
03
第 二 层 ( 2—5 ) : 叙述了两次观赏 壶口瀑布的不同 观感,展现了壶 口瀑布磅礴雄壮 的气势。
第三层(6):通 过联想,赞美了 黄河的伟大力量, 揭示主题。写法ຫໍສະໝຸດ 究请选择第四段做做美点赏析。
(学法指导:可从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以及短句、叠词、 动词等角度思考。)
写法探究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 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河滩里那 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 的说明分项内容。
1
写作背景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 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 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 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 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 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明确: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及“涌”、“挤”、 “撞”“碎”等动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河水 排山倒海、不断向前奔涌的状态,像千军万马冲击着河岸, 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勇往直前的精神。
写法探究
③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 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 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 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 碎成点,碎成雾。
3
走进作者
梁衡,当代学者、 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 霍州人。生于1968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荣 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 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 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 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 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 《新闻原理的思考》。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54张PPT)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54张PPT)
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②未经磨难 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 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意蕴 (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中才最终铸就的, 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精读课文
3.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出作 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三个类型: ①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②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③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精读课文
①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主要是作者观赏雨季壶口瀑布时“可怕的警觉”和枯 水季节听到当地人讲的故事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前者重在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水势之大,后者重在突 出瀑布本身的“险”,心理感受有相似之处,但前者 偏重“可怕”,后者偏重“震撼”。
概括交代了壶口的位置和“我”到过的次数,引 起下文。
略写“我”第一次游览壶口瀑布,采用俯视角度 描写壶口瀑布之险,表现了雨季时瀑布给人的汹 涌可怕、迷蒙疏离之感。
详写“我”第二次游览壶口瀑布,定点观察,转 换视角,具体刻画了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壮美景 象和作者的感受。
结尾以抒情议论点明主旨——概括黄河伟大的性 格,赞扬民族精神。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当代作家、新闻理论家 、学者。山西霍州人。其代表作品有《没 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 闻原理的思考》《晋祠》《跨越百年的美 丽》《把栏杆拍遍》等。梁衡的散文学者 气质浓,崇尚“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 ,讲究谋篇布局,注重炼字铸句。
助学资料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出了黄河水“跌”进沟底后形成漩涡力量之大,非常可 怕,侧面体现壶口瀑布的迅疾。同时增加了神秘色彩。
“寒噤”一词表现了作者的心里感受,表现了此处河水的 “可怕”。
女生朗读第③段,一起思考:
⑴本段写了龙槽壶口的水,作者观察的视线有何变化?并说 出你的依据。
⑵龙槽壶口的水有什么特点?圈出相应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⑶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了什么?由此可知,作者运用了什么
文学常识 游记有何特点?内容上包含三个要素:
所至 作者的游踪。
所见
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 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
所感 作者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想。
听课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游踪。
整体感知
简洁入题 总领全文
巧作铺垫 详略有致
第①段 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②段
写雨季的壶口瀑布,人们还没有看到壶 口瀑布,却被它先声夺人的响声所震撼。
写枯水期壶口瀑布的构造,气势壮观, 第③④⑤段 催发了作者的顿悟。
议论抒情 篇末点题
第⑥段
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 赞美歌颂。
第 2 段 听老师朗读第②段,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⑴此段写了什么时候的壶口瀑布? ⑵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雨季瀑布的? ⑶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⑷描写雨季的瀑布有何作用?
壶口瀑布
创设情景
黄河,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代文人墨客也 曾写过大量诗文来歌颂:你能说出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壶口瀑布》第二课时-课件 (共19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壶口瀑布》第二课时-课件 (共19张PPT)

品味语言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 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 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 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表现 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连续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品味语言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 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 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欣赏 之情。
赏析句子常用角度:
1.多修辞 2.词语的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 3.多感官 4.侧面描写(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 5.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特点) 6.情景交融
主旨概括
本文记述了作者几次游览壶口瀑布时 所见的壮丽景观,使作者感受到了黄河的 博大宽厚,激发了作者积极向上,勇往直 前,歌颂了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 直前的精神。
结构梳理
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雨季壶口瀑布粗野、雄壮的
壶 口
两次看
景象 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浩荡声
瀑 布
的瀑布

状元成才路
感悟文本,理解主题
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 景色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齐读第五、六段。
感悟文本,理解主题
• 1、“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 “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到地剁去”。
作者运用“齐齐”“切”“寸寸”“剁” 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 读一读,品一品。
品味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6张PPT)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 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后, 为什么又要花费笔墨描写“脚下的石”?
1.壶口瀑布的奇景有没有“石”的参与? 2.在描写枯水季壶口瀑布时,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如何变化的? 3.“脚下的石头”能否表现出黄河水的特点?
1.壶口瀑布是由水和石共同构成的,壶口瀑布的奇 景,正是来源于石对水的约束,因此不能只写水, 不提石。 2.作者定点换景,移目四周,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 转换自然。 3.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更能体现出黄河“柔中有 刚”的特点,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观察角度
雨 我们大着胆子 季 下到滩里
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ຫໍສະໝຸດ 枯 我们从从容容 地下到沟底

原我来倚河在心 一还 块有 大一 石条 头河 上,向是上突游然看凹去下,去这的龙槽一条顶深着宽沟宽,当的河地面人叫,正“好龙槽形成”一俯个视丁字。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沟仰底飞视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侧面描写,借助“我”的感受,侧面表现出了壶口瀑 布在雨季时的危险与震撼。
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 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 觉打了一个寒噤。
侧面描写,借助当地人的话,表现出了壶口瀑布 河水急坠,侧面写出了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
所以,看到壶口瀑布,我们会想到黄河的精神,更
会想到(

作者所赞美的,是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黄河的精神,
更是(

民族精神:自强不息
百折不挠
英勇顽强
这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 的语言,叙写了自己两次观看壶瀑布的所见 所感,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 气势,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坚韧刚强的精神,进而由赞美黄河,到赞美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 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 课件(共22张PPT)
移 正沸着的水。……什么也看不见,什么 步 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 换 突然就要出现一洪峰将我吞没。于是,
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
景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
跳……(第2段)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 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 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 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 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 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 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 不可测,这便是“壶口”。……(第3段)
相挤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


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
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成 。
为何要为使用这么多叠词?
叠词的使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另 外,增加了气势,让人充分感受到壶口瀑布水的气势磅礴的特点。
任务二 【关注“所见”】 壶口瀑布的石
……近到远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 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
比水,定但至点柔换至景和的,水作一者旦被的压立迫足竟会点这不样变怒不,可而遏从。原不来同这柔角和度之描中只绘有不宽同厚绝方无位软景弱,物当。她忍耐到
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 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俯 自己脚下
河心



仰 下

初中语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29张PPT)

初中语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29张PPT)
19
理性的思考:
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 段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内容上:作者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黄河博大宽
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民族历尽 艰难、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运用了象征 的手法,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 伟大的精神。
8
9
10
11
12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 概括。 2、理清文脉,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 样的? 3、文章两次写作者看壶口瀑布的情形, 各有什么作用?
13
朗读课文,感受不同之处。
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1、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2、作者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20
深刻体会,感悟哲理
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 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
明确:
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 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 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 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 族精神。
21
壶口瀑布 梁衡
所至
所见
所感
河滩
俯视龙槽——壶口的来历
5
壶口瀑布
黄果树瀑布
6
梁 衡
7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
层当记者。 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 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 优秀科普作品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18张ppt)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旁批: 听觉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 朱熹
探寻游踪,品析角度美
雨季 水
俯视:龙槽

枯水季 水 仰视:上游

河心 (立足点)

俯视:深沟

平视:龙槽两边 法
石 俯视:石头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跳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壶口瀑布特点的 语句进行赏析并做批注,小组交流讨论。 (可从语句的修辞、用词、句式、感情等方 面任选角度进行分析)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旁批: 听觉 视觉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旁批: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听觉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视觉
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壶口瀑布惊心 动魄、气势磅礴的 特点,给人以身临 其境之感。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示例:
车还在山半腰就听 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 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 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 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

部编版八下语文《壶口瀑布》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下语文《壶口瀑布》ppt优秀课件

整 体
尝试着给本文分段。
感 知 第一部分(1)交代壶口位置及游览次数。
第二部分(2-5)写作者两次游览的经历感受。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




朗读第3、4段,从句式特点、修辞手法、
词语运用(四字短语、动词、叠词、重复用
词)等角度品析精彩的语句,体会壶口瀑布
的磅礴气势和伟大精神,并做好批注。
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
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
,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
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景物之“险”
· 整 阅读下列句子,思考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观察角度下的
体 独特特征。
感 知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
·
整 作者写第一次去看壶口瀑布,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什么
体 也听不见”,那么描写这次经历在文中多余吗?为什么?


不多余。正因为有第一次的遗憾,才能促成
第二次壶口之行,作者略写了雨季壶口瀑布
的惊心动魄,为后文详写枯水季壶口瀑布的
波澜壮阔做好铺垫。
· 整 阅读下列句子,思考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观察角度下的
体 独特特征。
感 知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
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
可测,这便是“壶口”。
作者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介绍壶口瀑布的形
状,交代“壶口”得名的原因,表现了景物之“奇”。
· 整 阅读下列句子,思考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观察角度下的
体 独特特征。
感 知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62张PPT)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62张PPT)
如丝如缕

雨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
隆隆冲去 旱 轰然而下 季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漩 如丝如缕


“上面的水还是一 股劲地冲进去,冲 进去……”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其势如千军万马, “龙槽”“深不可测”;
互相挤着、撞着、 大水“向龙槽隆隆冲去”
推推搡搡、前呼后 时“被跌得粉碎,碎成
拥,撞向石壁,排 点,碎成雾”,大水
成因: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于 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 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1.作者写两次见过壶口瀑布,详略如何安排?
略写雨季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 留下的印象是:危险、雄壮伟大、令人胆战心惊……;
详写枯水季瀑布,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柔和细 碎、刚中带柔。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 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 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
枯水期壶口瀑布
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壶口: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 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 便是“壶口”。
排黄浪霎时碎成堆 “向两边涌去”时,
堆白雪。”“凝
“平平的,大大的,如
重”“猛烈”
飞毯抖落”,“如钢板
出轧”。
5.“我突然陷入沉思”,黄河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包容 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找出“喜、 怒、哀、怨、愁”指代的具体内容。
喜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47张ppt)
听觉: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 近处涛声: 震耳欲聋;
视觉: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 “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 特点: 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 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水? 圈画出能够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 千军万马-----堆堆白雪。” 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枯水季黄河之水 奔涌向前的湍急和它的不可阻挡之势,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 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
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 有着水的存在。 以静衬动的写法,以山和天的静衬托水的动, 衬托壶口瀑布的浩瀚气势,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一般,回味无穷。同时银白色的水和青山蓝天 在色彩搭配上犹如一幅优美的图画。
挟而不服( xié )
怒不可遏( è )
漩涡( xuán )
潺潺( chán )
概说瀑布美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 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无坚 不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了吗?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角度观察景物的?阅读3-5段
,圈出文中提示观察角度变化的关键词,选词填写下
表。
俯视
示例: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
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
立足点
视角变化
换景方法
作者的立足点是河心,3-4段写( 水 ),第5 俯视
段写( 石 ),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 5
考点链接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 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 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柔而无形 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 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 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 生动地表现出来.
部编版语文 15
名师导练
4.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生命假如是一艘航船,就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 生命假如是一场战争 搏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勇往直前在困顿和陷落中奋勇突围 生命假如是一次长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意气风发在平坦与坎坷中风雨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 为人的一生就应该在奋斗中辉煌!
部编版语文
14
名师导练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 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删去“避免”)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 酌情扣分.(在句末加“的方法”)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 格千篇一律.(删去“批评”)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 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把“加大”改为“加剧”)
9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瀑 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精细地描绘了壶口 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博大宽厚的雄 壮之美,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 直前的精神.全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极 具渲染力,可分为三部分:
部编版语文
10
名师导学
部编版语文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瀑 布.滔滔黄河至此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由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 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奔腾着,狂放向前,像浊流化 成的利剑,劈开两岸的河床.站在瀑口只见激浪滔天, 水汽弥漫,惊涛拍岸;只见黄河像一阵急速的飓风 从眼前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急流卷走.夏 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 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这就是“天下黄河一壶收” 的壶口瀑布. 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
12
名师导练
(3)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 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qián hū hòu yōng ( ),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 前呼后拥 白雪. (4)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zhèn ěr yù lóng ( 震耳欲聋 )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 见.
考 点 链 接
部编版语文
6
考点链接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 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 考 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点 赏析:排比铺陈,渲染了枯水季壶口瀑 链 布的多姿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特点. 接
部编版语文
7
考点链接
【考点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 法
考 点 作者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 链 写之中;在描写壶口水势时,表现了河水催 接 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这 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3
考点链接
【考点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开篇提到两次到壶口瀑布,第一次 考 点 略写,第二次详写:作者用当地人的话和 链 自己的感受,突出壶口瀑布之“险”,为下文 接 作铺垫,也使得行文曲折有致.
部编版语文
4
考点链接
【考点2】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 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 点 链 接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 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 雪 .” 赏析: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
第五单元
部编版语文
1
17 壶口瀑布
部编版语文
2
考点链接
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 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修辞 学 手法的表达效果 习 目 3.掌握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领 标 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 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4.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 部编版语文 在学习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语文
13
名师导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 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B.我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河!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 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当你愤怒的时候,请低下头,不要让自己怒不可遏,失 了风度;当你悲伤的时候,请抬起头,不要让眼泪夺眶 而出,止不住流.
2.内容梳理
部编版语文
11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gào jiè ( 告诫 ):“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 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 及上岸.” (2)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 忽左忽右时,也就zhù chéng( 铸成)了自己伟大 的性格.
部编版语文
16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 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 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 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 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 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 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 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 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 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 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