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梳苏格拉底的教育及法律思想
古希腊三贤
古希腊三贤原标题:古希腊三贤教育思想汇总在教育史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学习到古希腊的教育,而在古希腊璀璨的教育文明中,涌现出了杰出的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就主要阐述一下他们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要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2、德育论: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道德,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四种美德,并且由此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认为知识教育是培养道德的主要途径;3、智育论:强调治国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将天文、几何和算术等实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4、“助产术”:又被称为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包括步骤为①讽刺②助产术③归纳④定义。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1、“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而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1)学前教育阶段,认为教育应由国家控制,国家应该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公养,其主要内容是游戏、讲故事等;(2)初等教育阶段(7至18岁),主要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德育和美育,他对体操和音乐尤为重视;(3)高等教育阶段,分为意志教育阶段(18至20岁,主要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和“四艺”,即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发展智慧阶段(20至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继续学习阶段(30至35岁)和哲学王阶段(50岁左右);(4)特点为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一、西方人本思想第一人苏格拉底,古代西方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时期。
同时,也处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东西方都出现了著名的思想家,比如东方的孔子、孟子,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之所以说他是西方文本思想第一人,是因为他第一次让人把重心从神转移到人和社会上,批判了智者派关注神,提倡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自他以后,西方人的教育方略一方面从整体到细节体现着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沿着理性主义的道路。
二、教育思想归纳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四个部分,包括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和教育方法论。
关于教育目的,苏格拉底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家,提出了著名的“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即从灵魂角度审视自己是否做到道德和知识上的准备。
其实,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一个中心都是围绕如何培养政治家上,只是方法内容不尽相同,苏格拉底弟子柏拉图和柏拉图弟子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学习继承苏格拉底思想上而阐发自己的教育思想。
之所以要培养政治家,是根据当时社会发展要求提出。
苏格拉底经历过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城邦由盛转衰,雅典民主政治的滥觞,任何阶层都可以轮番执政国家,这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悲剧,从苏格拉底的死就可以看出,造成极端民主,社会危机严重。
关于德育论,苏格拉底指出了德育的内容,也指出美德和德育的区别,认为人的美德是天赋的,只是需要用知识来教育,认为道德可教,这就把德育和智育联系了起来。
因此,苏格拉底的德育和智育可以放在一起,他提到的“美德即知识”就可以体现,他认为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是道德的。
他提出的智育论,也是西方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起源。
他的教育方法论,也叫精神助产术或者问答法,对教师的教学有特别的启发。
他总结教师教学生可以有四个环节,包括反讥、归纳、引诱和定义。
反讥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教师去讥讽学生,而是用反问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不是直接述说学生的问题,是用让学生自己思考的形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很含蓄,但是把学生放在主体部位。
简述苏格拉底的学前教育观
简述苏格拉底的学前教育观一、引言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该是个性化、全面、自由和探究性的,而这种教育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观1. 个性化教育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此,他主张在教育中要注重个性化。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而这些潜能只有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2. 全面性教育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注重知识方面,还应该注重品德、智慧、审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他强调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并且认为只有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3. 自由探究性教育苏格拉底反对一切形式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学习。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自由探究的过程,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探索知识,而不是被迫去学习。
他主张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学前教育观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开始。
他主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通过适当的游戏和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智力、情感、社交等多方面能力。
他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注重品德教育,并通过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1. 个性化教育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
在课堂上,老师会采用不同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2. 全面性教育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全面性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会开设多种课程,包括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等。
在品德教育方面,学校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自由探究性教育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注重自由探究性教育。
在课堂上,老师会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有更多机会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
苏格拉底服从法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在当时的古希腊法律还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枝,还没有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苏格拉底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法律问题的。
关于法律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
公民与法律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作雅典的公民,就必须接受和尊重雅典的法律,否则你完全可以选择离开雅典迁到其他城邦。
只要你仍留在雅典,就证明你接受了这一契约,因而你必须服从雅典的法律。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被奴隶主贵族以“慢神”和“腐蚀青年”为由关押起来,并由一些鞋匠、裁缝和不识字的游民组成的审判人员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弟子们认为这种不正当的法律裁决不应得到尊重和执行,因此买通看守为他安排好了越狱计划,但苏格拉底拒绝逃走,他辩驳到:对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制裁难道就正当了?他坚持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信条,平静地在狱中饮下毒酒死去。
所以,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是一种契约主义思想,他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共规则,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他倡导的是一种规则化、秩序化的社会,对法治有深深的敬畏和服从。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的法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推动西方法律思想在法治化的道路上向前发展。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其法律思想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其法律思想摘要:在西方文明史中,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的审判,是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外,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审判。
这位极端“信仰”法律,并且甘愿为法律献身的古希腊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坚毅、超然、置若生死的形象使其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
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是一种契约主义思想,对法治有深深的敬畏和服从。
本文主要就苏格拉底一生中与法律关系最密切的被审判一事来探讨其法律思想。
关键词:苏格拉底审判法律正义罗素说:“苏格拉底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题目。
对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得很少;对另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很多;但是对于苏格拉底,就无从肯定我们知道得究竟是很少还是很多了。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雕刻匠之家,早年就教于智者学派,后来对传统的自然主义和城邦观念展开批判,在哲学倾向上表现为唯心主义。
他断言,知识美德这类品性只有少数优秀人物才会具有,相反,人民的品性生来就有缺陷;人民不能掌握知识,不能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美德的人。
因此,他坚持贵族制的统治,认为国家政权理应交给贵族掌管。
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攻击、嘲笑雅典传统的最高权利机关——人民大会以及抽签选举官吏等民主制度。
如此一来,他便得罪了雅典广大的平民。
公元前399年的一个春日,苏格拉底70岁那年,他被古希腊雅典城的五百人陪审团法庭判处死刑,被指控的罪名主要是两项:“对神不敬”和“腐化雅典青年”。
雅典公民在这一天大获全胜,而雅典法律却在这一天一败涂地。
这场审判,在思想史上可谓惊心动魄,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叹息和琢磨的问题。
生活在后世的我们,已经无法亲历苏格拉底在那一场浩大的审判中所做的最后申辩。
德尔斐神庙的神谕上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只是为什么睿智如斯的他,却甘愿去接受一个在他本人看来也是不公正的判决,甘愿死于一次对他不正当的审判?其实,当时在雅典,死刑犯并非真的都会死。
他们至少还有三条生路:缴纳罚金赎罪、请求陪审团宽恕、自请流放。
苏格拉底的学习教育思想
? 在苏格拉底眼里,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财富拥有的多少,而 在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知识和智慧。
? “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 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 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梭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 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 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 受到人们的尊敬。”
---蒙田
? 苏格拉底“所过的生活是一种使得奴隶都不会继续 和他的主人过下去的生活”,“他所吃喝的饮食是 最粗陋的”,他“所着的衣服不仅是褴褛不堪而且 没冬没夏都是一样”,他“一直是既无鞋袜又无长 衫”;他不“因为天气太冷而留在家里”,也不 “因天气过热而和人争着乘凉”,“或因为脚痛而 步履艰难”
4.身教重于言教 “苏格拉底是各种美得多典型:智慧、谦
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毅、坚持 正义……不贪财,不追逐权力。苏格拉底是具 有这些美德的一个人---一个恬静的、虔诚的 道德形象。”---黑格尔 “苏格拉底在所有伟大的品性方面都堪称是一 个完美的典型。” “苏格拉底之言行臻现了
至善至美与大难大劫的极限,远非人工所 及。”
? (二)治国者:“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
二、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是专家治国论者,反对用豆子拈阄的 办法国家领导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 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多数人的意见不一 定正确,在判断是非荣辱善恶时,应受“有专 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 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的人”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 1.教人学会做人
“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 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 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 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 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 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 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 的坏事来。”
简论法学教育中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简论法学教育中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指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质疑和对话的方式来探究真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法学教育中,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质疑和对话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应用这些方法。
此外,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辩论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法律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辩论自己的立场。
在法学教育中,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质疑和对话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形成自己的独立看法。
这对于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辩论能力和交流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辅导学生,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比较疲惫,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运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谨慎规划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保证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也需要注意调整教学方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法学知识和能力培养。
总之,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辩论能力和交流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需要谨慎规划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保证教学效果。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并不收取任何学费。
同时,苏格拉底还提出了很多内涵深刻的教育见解,形成了独特的的教学方法。
这些成就使得苏格拉底成为“在西方教育史上最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开辟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第一人。
1.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治国人才。
这种治国人才必须是专家,治国人才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德育论道德并非与生俱来,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并获得明辨是非的知识,才能够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著名命题,并衍生出了“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等命题。
①“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他看来,人的正确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教人以道德,就是教人以智慧,教人判断是非,正确做事。
②从“知识即道德”中,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
③道德教育的内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3.智育论①苏格拉底主张,治国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的各种实际知识。
②同时,苏格拉底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而且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非纯理论的思辨。
4.体育论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人们从事一切事情的基础,要尽可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①苏格拉底认为健康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②苏格拉底要求每个人的身体能忍受严寒、酷热、饥渴、困顿,以便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③苏格拉底建议尽量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的学习,同时也要注意,什么食物、什么饮品和什么样的运动对自己有益处。
5.“苏格拉底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即“苏格拉底方法”,它的具体步骤如下:①讥讽。
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 (39)法律思想史 (39)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41)(一)哲学观点 (41)(二)政治观点 (41)(三)法律观点 (41)斯多葛学派的法律思想 (41)(一)哲学观点 (41)(二)伦理学观点 (41)(三)政治观点 (41)(四)法律观点 (42)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42)一、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正义论 (42)二、哲学王统治 (42)三、理想国与政体理论 (42)四、《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 (42)第一,关于法治的必要性。
(43)第二,重视研究法律的概念问题 (43)第三,重视立法工作 (43)第四,关于守法问题。
柏拉图特别强调官吏守法。
(43)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43)一、正义论的法律观 (43)二、法律的定义和特性 (43)其一,平等性与普遍性 (43)其二,可变性与稳定性 (43)其三,正义性与权威性 (43)三、法的分类 (43)其一,基本法与非基本法 (43)其二,自然法与人定法 (43)其三,良法与恶法 (43)其四,习惯法与成文法 (43)四、国家(城邦)的起源及其特征 (43)五、政体分类及其主张 (43)1、政体的概念 (43)2、政体划分标准 (44)第一,根据执政者人数的多少;第二,根据统治所趋向的目的。
(44)3、政体主张 (44)4、政体演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44)六、理想的国家制度 (44)(一)国家的目的 (44)(二)国家的规模 (44)(三)国家的职能 (44)(四)政体的要素 (44)(五)财产管理制度 (44)七、法治的概念、理论基础 (44)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44)一、国家的定义和起源 (44)(一)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44)(二)国家的起源 (45)二、政体形式 (45)三、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构 (45)(一)执政官(官员) (45)(二)元老院 (45)(三)人民大会 (45)(四)护民官 (45)(五)监察官 (45)四、法律的起源及定义 (45)五、自然法与制定法 (45)(一)自然法 (45)(二)制定法 (45)(三)自然法与制定法的关系 (46)(四)宗教法(祭司法) (46)六、法律原则 (46)(一)平等原则 (46)(二)公开原则 (46)(三)罪刑相适应原则 (46)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 (46)一、罗马法学家集团的形成及其地位 (46)二、法的概念 (46)三、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 (46)(一)自然法 (46)(二)万民法 (46)(三)市民法 (46)四、公法和私法 (46)五、法的渊源 (47)六、私法理论 (47)(一)人法 (47)(二)物法 (47)(三)诉讼程序法 (47)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政治法律思想 (47)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47)二、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法律思想 (47)(一)路德的政治法律思想 (47)(二)加尔文的政治法律思想 (47)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48)一、神权政治论 (48)二、对“原罪说”的发挥 (48)三、“神国”与“俗国” (48)(一)“神国” (48)(二)“俗国” (48)(三)“神国”与“俗国”的关系 (48)四、“神法”与“人法” (49)(一)“神法”(或“永恒法”或“自然法”) (49)(二)“人法” (49)五、战争与和平 (49)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49)一、人类的天然不平等和统治与服从关系 (49)二、神权政治论 (49)三、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49)四、正义统治与不正义统治 (49)五、法的产生、性质、特点和目的 (50)(一)法律的产生 (50)(二)法和法律的性质和定义 (50)(三)法律的基本特点 (50)(四)法律的目的 (50)六、法的类型 (50)(一)永恒法 (50)(二)自然法 (50)(三)人法 (50)(四)神法 (51)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51)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法律思想 (51)一、人性 (51)二、权力 (51)三、政体 (51)四、军队与法律 (51)五、统治权术 (51)(一)赞扬和责难 (52)(二)慷慨和吝啬 (52)(三)仁慈和残酷 (52)(四)爱戴和畏惧 (52)(五)守信和无信 (52)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 (52)一、法律的概念和分类 (52)其次,法律是与权力相互对应的概念 (52)二、自然法 (52)(一)自然法的概念 (52)(二)自然法的特性 (52)第一,自然法凌驾于人定法之上,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52)第二,自然法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把哲学家的沉思与教育家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和教育问题。
1·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
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
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不过,他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各种自然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知识才是最可靠的、最有用的。
美德还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
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
苏格拉底的命题中也包含了“知识就是美德”这层含义。
因此无知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可耻的。
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
仅拥有美德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经常锻炼身体。
他自己就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向年轻人讲述善的知识——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并注意锻炼身体。
2·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
他受他母亲为人接生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
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
实质上,他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
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浅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启示
浅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启示
苏格拉底,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
他提出了“自由教育”、“自我增长”等
理念,对当今建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苏格拉底的“自由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建筑教育给进修者带来自由思考
的空间,使他们可以在自身一定的系统范围内探索自我使命,实现自主发展。
其次,苏格拉底的观点“自我增长”主张学生乐观地对待未来,将自己未来构想成一种恒久的精神实践,用其来调适自身的伴随着自我修炼和完善的成长发展。
此外,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赋予进修者做事的勇气,以气势如虹的创举精神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发现和凝聚能力的提升,朝着自身的完满的视野迈进,面对新的设计挑战,创新出新的步骤和可能性。
以上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建筑教育具有的重要启发。
最后,建筑教育者需要
结合苏格拉底精神,思考和设计出具有人文精神和自主修养的建筑,使建筑本身提供灵性、安全和舒适的用户体验,从而带来平衡的生活品质,它不仅可以增强社会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让建筑历久弥新,异彩纷呈。
简论法学教育中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简论法学教育中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目前法学教育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能够激励学生根据考试的要求,以及在法律课程中学习的知识,运用自身的智力,对法律问题在运用辩护问题解答,从而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模式,藉由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立即反馈学生的言论与提问,增进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辩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支持性的评论并激励学生继续追求更好的答案,从而加强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把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法律学习效果,为他们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依据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学生可在课堂上就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加深对法律原则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明确法律、证据、规章制度、公共政策以及判决代理规则等的相互联系。
最后,以苏格拉底的教学法为引导,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受到重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为法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学习的集中与新的概念可能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其有助于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法律的能力,从而探索法律的视野,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如何培养道德,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德育论与智育论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不是天生的,人之所以不能为善或为不善,是由于人对于什么是善没有真正的认识。
正确的行为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的判断。
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相连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
“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以教给人的。
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形成正确的认识。
但同时,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人的道德还有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3•“苏格拉底方法”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间的对话的方法,一般成为“苏格拉底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可编辑全文
5、局限 苏格拉底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它只
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 (1)受教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
愿望和热情; (2)受教者必须就所讨论问题已经积累
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 (3)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苏格拉底
(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
“他的遭遇并非只是他本人的个人浪漫遭遇,而是雅典的 悲剧、希腊的悲剧,它不过是借此事件,借苏格拉底表现出来 而已。这里有两种力量在互相对抗:一种力量是神圣的法律, 是朴素的习俗——与意志相一致的美德,宗教——要求人们在 其规律中自由地、高尚地、合乎伦理地生活,我们可以用抽象 的方式将它称为客观的自由……另一个原则同样是意识的神圣 法律,知识的法律,是主观的自由,这是那教人识别善恶的知 识之树上的果实,它来自自身的知识也就是理性,这是往后一 切时代的哲学的普遍原则。”
——黑格尔
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 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 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 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 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 重要的意义。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 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 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 的态度问题。
一、生平
1、雕刻匠
2、重装步兵
3、议事会主席
4、哲学家
5、教育家
6、苏格拉底之死
二、会、体育馆
2、无人不教
青年、老年人、富人、穷人
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
3、义务教师
浅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浅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2019-07-21摘要:苏格拉底是⼈类⽂明史上⼀位杰出的⽂化巨⼈,他的思想对全世界尤其是对西⽅⽂化有着重要作⽤。
他的思想内涵丰富,哲学、道德、政治以及教育他都造诣颇深。
笔者通过拜读他的学⽣⾊诺芬所著的《真理的殉道者--苏格拉底》来更加深⼊地了解了这位⼈类⾥程碑式的思想巨⼈。
笔者主要通过这本著作来浅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的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教学;指导意义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最新颖的思想,⽽且对当今时代教育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闪光点,笔者在这⾥挑选以下三⽅⾯来进⾏详述。
⼀、产婆术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陷⼊⽭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的⽆知)、助产(启发、引导学⽣,使学⽣通过⾃⼰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在《真理的殉道者》这⼀著作的第⼆卷第⼆章中,苏格拉底听到⾃⼰的⼉⼦对他的母亲⼤呼⼩叫,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指责⼉⼦,⽽是先与⼉⼦讨论忘恩负义这个话题。
他先是问⼉⼦什么是忘恩负义,进⽽让⼉⼦思考是不是对朋友忘恩负义是不义的,对敌⼈忘恩负义就是义的,让⼉⼦⾃⼰承认不论是敌是友,受⼈恩惠越⼤,不感恩图报的不义也就越⼤。
这时苏格拉底就引导他“没有⼈有⽐⼦⼥从⽗母那⾥所受到的恩惠更多”,并“将母亲的坏脾⽓与野兽的凶暴”相⽐较,通过⼀步步的引导,加上他⼉⼦⾃⼰的思考,最终让⼉⼦认识到尊重母亲的重要性。
⽤产婆术这样⼀步步让学⽣⾃⼰去得到正确的结论,远⽐你直接告诉他结论好得多。
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与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步步引导学⽣去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我们想让学⽣学会⼀个英语语法时,如果我们直接把语法讲授给他们,他们很有可能不能理解,记不住,即使死记硬背勉强记住了,也不会运⽤它。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发展的奠基人,那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一种心灵的转向。
在以前,古希腊的很多智者对于伦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但是苏格拉底通过把哲学的研究转向自我,即所谓的把哲学引到人间,苏格拉底认为自然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自然学到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是不确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希望把人与自然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苏格拉底创造了“灵魂不灭说”。
在这之前就有了如此的说法,但是之前的人对灵魂的了解较为模糊,并没有具体化或细化。
但苏格拉底把灵魂看成一种与物质拥有一种本质不同的实体,人的死亡,不过是这种实体的分散罢了,并没有消失。
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他认为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事物的意见确实随着实践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
苏格拉底还认为“善”是一切事物最终的原因,这些想法的确立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还发明助产术,他对于知识的传授不是靠灌输,而是采用一种反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循序渐进的反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是什么苏格拉底说过:如果我从政,我早就会因此死定了。
所以虽然苏格拉底并没有走上政治道路,但是并不表示苏格拉底政治思想消极,相反苏格拉底有他独特的政治见解,有人称他为“民主社会里的政治哲学家”。
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出现的原因也与苏格拉底所处在的那个时代有关,在伯利克里离去后的那几十年里,古希腊变成了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混乱不堪,军事政权今日在这个人的手上,明日那个人已经成为阶下之囚。
“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表明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相似,他们都是在把道德水平看的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为执政者。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应该要掌握治理国家的知识,应该要注重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国人们有了非常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就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政治,那么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有序。
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那么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使知识”。
他认为人们通过受到的教育能够展示出自己本身的美德,简单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身上的善性展现出来。
这些好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
他还阐述了“善”的概念。
他认为善就是勇敢,也代表着正义。
当然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自我升华的过程,苏格拉底看到了过程的重要性。
当然在这里说的知识不代表着自然界全部的知识。
苏格拉底还认为只有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知识才是最有保证的,那些自然界的知识是无法证明其正确性的。
他同时还强调没有知识的人是一种无耻的存在,苏格拉底希望人能够承认自己知识的匮乏,由此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去汲取知识,从而对自己完成一种升华。
苏格拉底还强调体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德与健康的体魄相互结合才能完美,所以他建议人们要多多参加体育锻炼。
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时候,他并不是只是一味的灌输,强行让别人接受他的想法,相反,它采用一种相互交谈,两个人共同探讨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有名的“苏格拉底法”。
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
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以上就是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了。
苏格拉底的资料介绍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以及思想家。
他的学生也是古希腊著名的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就是著名的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并成为“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的资料介绍他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雕刻匠。
在苏格拉底生下来的时候,他的容貌很平凡,甚至于丑陋。
他出生在古希腊盛世的时候,此时的雅典充满着新知与自由。
在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他都曾跟随当时著名的学者求学。
在苏格拉底的一生当中,生活比较艰苦,但是这并没有使得苏格拉底放弃对于知识的渴求。
在他的青年的时候,他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于是他成为了一名教师,教授人们关于道德的学问。
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王坚文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3级教育学一班摘要: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哲学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闪光之处,以求能对现今我国教育事业予以借鉴。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一前399年)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
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长期从事教育活动,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他提出了很多内涵深刻的教育见解,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这些成就使得苏格拉底成为“在西方教育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二、教育目的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挽救雅典的危机,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
政治动乱又使希腊人精神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危机,人性普遍堕落,希腊的传统道德陷于崩溃。
面对处于灾难和衰落的祖国,苏格拉底希望用自己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教育实践来挽救这一切。
他认为造成雅典所面临的巨大危机的根源是道德和人性的堕落,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改善人的灵魂,领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最重要的智慧。
他认识到政治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巨大影响,为实现他伟大的教育目的,首先要造就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正义中的法律
苏格拉底正义中的法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对于正义和法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在他的思想中,正义和法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遵守法律才能构建正义的社会。
下面将对苏格拉底正义中的法律进行探讨。
苏格拉底认为,法律应该是不可撼动的,因为它是一种正义的体现。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依靠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和信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若是有人违反了法律,那么就需要接受相应的制裁和惩罚。
这种惩罚不是一种复仇,而是一种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公正和安定。
在苏格拉底看来,一种有规则和法律的社会是一种最能实现正义和公正的社会。
对于那些不愿意遵守法律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他们需要接受教育和指导,同时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些人才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伤害。
苏格拉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将来社会秩序的保障。
只有教育良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意义,尊重权威,遵守规则。
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与现代的法律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现代法律制度中,也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和制裁。
这一点与苏格拉底的观点非常相像。
同时,现代法律制度也注重教育和预防,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合理性,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总之,苏格拉底正义中的法律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很有价值的启示。
他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建设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
只有在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的情况下,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和谐。
最后,我们也应该在现代社会中发扬苏格拉底的精神,切实做到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对苏格拉底的了解 ,主要是 透过柏拉 图的著作 ,他曾撰写过 几本 《 对话录》 ,以类似戏剧对 白的方式讨 论哲学 ,描绘 出了一个对 近两干五百年来对西方思想和教 育产生重大启发作 用的苏格拉底 ,本
文着重探讨他的教育ຫໍສະໝຸດ 法律思想 。 一说到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我想最 先想到 的就是他 的死 亡。公元 前3 9 9 年苏格拉底 被三个希腊城邦公 民起 诉 ,理由是他不信仰城 邦 的
知 ’ 。苏格拉底 的思想 ,起点就是 “ 认识 自己” 。他 认为 , “ 首 要的
道德责任是照料好 自己的灵魂 , 使 它尽可能的善 ;首要 的智 慧就 是通 过对话 的辩证法 认识善 的知识 ’ 。同时 ,他相 信人 只要有 了正 确 的 见解 ,就会采取正确的行 动, 唯有如此才会 成为 “ 有德之 人” ,他 相
一
[ 1 ]闰小柳 , 赵 忠义 .《 师德修养概论》 [ M].北京 :北京 师范 大学出版社 ,2 0 0 8年版 第 2 5页. [ 2 ] 中共 中央宣传部教 育部 《 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等 学校思想政 治
神 ,只信仰 自己的神 ,以及 腐蚀 、败坏 青年。而审判他 的是 由 5 0 1 个 雅典普通公 民组成的陪审法院 , 最后 以微 弱的票数之差判处 苏格 拉底
死刑 。
、
关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被后世誉为伟大的 “ 教育 家” 的苏格拉底 ,实际上从不 以传道授 业解惑者的身份 出现。苏格 拉底将 自己看 做 “ 接 生 ”他 人思想 的产
意 味 着 出丑 。
他 的学生和朋友多次劝他逃离雅典 ,并且安排 了万无一 失的逃离 计划 ,但他坚决拒绝了。苏格拉底认 为 ,尽管强加给他 的罪名纯 属诬 陷,但他既是雅典的公民 ,就应该遵守雅典 的法律。 他为什么要死?又为什么非死不可?事实上 ,这个问题 与他的法 律思想和 当时的雅典政治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
婆 ,通过对话 、交谈以及发问的方式 ,迫使人们审视 自己 内心 ,直 面 自我 的弱点和怯懦 ,继而认清 自己的灵魂 ,辨别是与非 。这种 “ 苏格 拉底式反讽 ”击碎了所有或冠 冕堂皇或虚 情假意 或华而不 实 的面 具 , 致使很多 自谓聪明的人将与苏格 拉底论辩视为 一场 恶梦 ,因为这往往
参考文献 :
身形象的亵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有些教师失 了 分寸 ,导致教风 不正 、师风不纯 :有的热衷商海 捞钱 ;有的 向学生 索取财物 ;有 的动 辄 以罚代教 ,等等 。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 课教师要带头 抵制这些不 良现 象 ,坚持廉洁从教 。《 论语 ・ 泰伯》 载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 而道 远” ,站在道德价值 的角度上 ,责任就是 一种道德 规 范。康 德说 :每
生经历 了雅典 民主制度 由盛到衰的过程 。在他 的青 少年时代 ,雅典 的 民主制度蒸蒸 日上 ,盛极一时。希波 战争的胜利 ,使雅典 成了爱琴海 各城邦的盟主 ,迅速繁荣富足起 来。这时雅典工商业 发达 ,文化艺术 达到 当时最高的水平。但繁荣富足逐渐让雅典人 变得骄奢淫逸 、道德 败坏 。民主制度逐渐变质成无政府主义 ,国家政权被 争权夺利和平庸 无能 的人掌握 ,民主徒有形式 。中年 以后的苏格拉底 经历 了雅典逐渐
信 “ 辨别是非的能 力就存在于人 的理性 中,而不存在 于社会 中 ’ 。 因此 ,苏格拉底关于教育的根本理 念不是授予知识 ,而是启 发对 方主动思考 ,既而直面 自己的 “ 无 知”,然后深 入学 习并发掘 自己 的 理性 ,最后用理性去辨别 是非,采取正确 的行动 。
二 、关 于 苏 格 拉 底 的 法 律 思 想
接 生 思 想 一 无 所 知 守法 即 正 义 专 家 治 国 论
寻找对现代教育的启发意义。 关 键 词 : 苏格 拉 底 之 死
提到苏格拉底 ,人们总会 联想到 “ 智慧” 一词。他睿智 、独特 的 交流方式 以及传奇的人生经历 ,都被镀上 了迷人的色彩。 在雅典城邦腐化 、人性之光渐灭 的灰暗时期 ,苏格拉底 孤军奋 战 地 “ 接生”他人 思想 ,畸形 的民主却返还给他荒谬的罪名—— “ 腐化 青年 ” 。然而历史终究回馈 了苏 格拉底——他 以及他 谜一样 的人生 以 智者 的姿态成为 自由的神。 苏格拉底 ( S o c r a t e s ,公元前 4 6 9 一前 3 9 9 )是古 希腊哲 学家 、教 育家 ,生于雅典一个平民家庭 ,父亲是雕刻 匠,母 亲是接生婆 。其一
不断坚持着 “ 牛虻似的叮咬”是为了让人们 直面问题 ,用 自己的常识
进行思考 ,因为他知道 “ 真 正 的智 慧 来 自内心 ,而非得 自别 人 的传
授 ①”
苏格拉底的谈话艺术对现代教 育有着深远 的影 响,直 到今天 ,这
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 比起方法 ,对后世影 响更深 的是苏格 拉底对 自我 “ 无知 ” 的认识 ,即 “ 我只知 道一件事 ,就是 我一无 所
首先 ,苏格拉底认为 “ 守法 ”即正义 , “ 作 为一个人 民 ,除 了遵
然而苏格拉底的发问并不 是钻牛 角尖或嘲笑 他人 的 “ 无 知” ,他
守法律 ,还有什么方法能够使 自己少受城邦 的惩罚 ,多得 到国人 的尊 敬 呢? ”@即得到人民的尊重 , 受信于人 ,在法庭上胜出等 ,既是拥有 师德建设教育实践不断发展 , 不 断创新 ,从而推动高校教 育事业 向前 发展 ,进而提高 中华民族的整体 文化素质 ,逐渐实现文化强国 !
2 0 1 3 年 ・ 3 月 ・
学 术・ 理 论 现 代衾 萼
浅梳 苏 格 拉 底 的教 育及 法 律 思 想
姚
摘
瑶 ( 香港 中文大学 )
要 :苏格拉底具有传奇 色 彩 的人 生,有 着对 真理几乎偏执的追求。本文 着眼于他独特的教 育模 式和法律思想 ,通过 浅显的梳 理 ,试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