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命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命题
作者:何戌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10期
《从历史看管理》打通了学术性和通俗性之间的界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

在本书中,著者许倬云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现代企业、学校的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可贵参照。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雏迎这样评价:“我相信,读者从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史学大家提炼的管理智慧。

中国古代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一定有许多可供今天的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我们必须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不仅要洋为中用,而且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制度与人的能动性
对管理,许倬云有一个很新颖的说法。

他说,有的地方规章完整,制度严密,恰如森严的壁垒,无人能突围出去;有的地方,虽有制度,却很松散,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颇像天地“混沌未开”的状态。

是要壁垒还是要混沌,是现代管理者必须思索的问题。

过去,有人把管理称作“驭人术”,这种刻薄的说法令人反感。

管理绝不是主人对仆人的指使,更不是有权者对无权者的统治。

今天,如果还有谁套用“治人”“治于人”的把戏,来诠释自己的管理原则,推行自己的管理理念,那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只会招致属下的不满和抵制,最终导致管理的失败。

管理需要制度。

对“制度”的信赖是在对“人治”的批判中发展出来的。

在反思“十年浩劫”的时候,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人治”是造成浩劫的一大原因,而“人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人必须彻底改变“人治”的思维方式。

与“人治”相对立的是“法治”,“法”是由制度规范的,由制度保障的。

古代的老百姓在遭遇冤狱时,总是盼望“清官”,但“清官”在很多时候却又显得很脆弱,所以制度才是必须的,制度能弥补“人治”的缺陷。

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
一是管理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二是制度是不是越全面越规范越好:
三是执行制度的人会怎样理解制度。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校管理改革得风气之先,最早行动。

到今天,我们可以清晰地回顾学校管理改革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改革之初,很多地方搞量化管理,每一项工作都进行指标量化,每个人的工作都可以算出他的工作量来,你多做了,你的工作量多,你少做了,工作量自然少。

量化的优点是,“大锅饭”没有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更不一样。

后来,学校管理更进一步到建章立制。

这是因为看到了量化的局限,毕竟学校工作不能等同于企业,教师工作不是生产产品那样简单,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量化的,比如说,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耗费的心血和精力,尤其是他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技巧,又怎能以一分两分来计算呢。

因此,制度管理就显出它的优势来了。

于是,什么都有了制度,教研有制度,班主任有制度,备课有制度,作业批改有制度,听课有制度,家访有制度,甚至连写教后记都有了制度。

制度已非常健全,几乎没有了任何漏洞和盲区。

要说,这下学校的管理应该十分完善,校长大可不必操什么心了。

只要按制度办就行。

有的地方甚至把制度上升到文化的地步——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制度的全面和完整,像一张无形的看不见的大网,把每一个教师的每一项工作都网进去了。

但是,一门心思把制度设计得尽善尽美,以为这样就可一劳永逸,万事大吉,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量化的麻烦不只在于很多工作无法量化,即使能量化的工作,也经常因为老师们的“毫厘必争”而闹得难以收场。

比如,一堂公开课可以加2分,老师们争着上,不管够不够条件,准备得充分不充分,有不有观摩价值,反正要上。

你没理由不让他上,更没理由不给他加分。

制度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说写教后记和教学反思,有的学校规定了每篇的字数不能少于多少。

反思是不是节节课都有,教后记是不是堂堂课都得写,是不是一定得写多少字,这是很令人疑惑的。

如此制度,是不是太僵化、太教条了。

而且因为制度太多了,老师们如同戴着镣铐跳舞,人在制度面前变得渺小无力。

人成为制度的奴隶,这是不是人的异化。

事实上,越是完美无缺的东西越容易出纰漏,也越脆弱。

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不同于无思想无感情的物,条条框框的过分约束,只会使人的能动性、积极性丧失殆尽,迷信制度万能,最终的结果是制度一无所能。

留点缺口给别人
许倬云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企业家作报告,有听众问:“你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你来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
口,然后他反问听众:“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说开了。

他对这些回答来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

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很好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学校的管理可不可以向这位企业家学一学呢?我以为,校长也可以留个缺口给下属、给老师。

留缺口的艺术就是在工作中放权、放手。

学校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事情千头万绪,与日俱增。

校长的精力毕竟有限,欲以“有限”对付“无穷”,殊难胜任。

“放权”就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校长要学会选择,善于识事,把握定位,分清哪些工作应该由自己直接负责,哪些应该交给别人完成,从而积极发挥团队全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校长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需要群体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越来越需要将责任和控制权移交给实际执行该项工作的人。

校长成功地放下权力,让每一位下属都有机会,都能为工作的完成作出努力,也只有这样,下属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和热情,才有把“缺口”填满的可能。

有的人总是把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容他人染指。

工作中,他喜欢指手画脚,居高临下,他爱听属下的唯唯诺诺。

且不说他活得累,他的下属也未必喜欢他,亲近他,因为从他的管理个性出发,只能看到他的专横、自负和刚愎自用。

管理的缺口不是管理的缺陷,更不是管理的盲区,这是一种分担和分享,让别人分享你的权力,同时分担你的责任。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精力再充沛,总有想不到的问题,总有管不到的地方。

让别人分担你的责任,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的风险。

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
中国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意思是,最好的管理者,人们不知道其存在;其次的管理者,人们亲近他、赞扬他;更次的管理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管理者。

人们轻蔑他。

许倬云说,在当今管理界,这种无为而治的“没有管理的管理”被视为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也是如此。

不要一说到管理,就是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事实上,仅有这些刚性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管理中更应突出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意识,通过群体的共感和共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学校领导不能把教师看成被动的管制对象,不要动不动“加强管理”,处处管制着老师,“干预太多”肯定不受欢迎。

当然,学校领导的“无为”,并不是所有教职工的“无为”。

学校领导的“无为”,实际上是给教职工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和环境。

“管理”不必老是挂在嘴巴上,更不必提着“管理”的大棒到处杀伐专断,如果“管理”把一个地方搞得剑拔弩张,人人自危,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那肯定是管理的失败。

《红楼梦》里的贾母值得校长们学习。

贾母是贾府里的最高领导,但她把具体的管理工作都交给了王熙凤,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她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她看来,当领导的,没有必要事必躬亲,管得少才是管得好。

当然,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抓大放小。

贾府里的大事,像贵妃省亲、年终祭祀,贾母必定过问,而且亲自参加。

对凤姐的管理,即使偶有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她也不去追究。

这是贾母的高明之处。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管理中,明察秋毫有时未必是好事,你把问题看得太清楚,除了显出你的精明,并不一定能显出你的智慧。

作为校长,要学吕端“大事不糊涂”,在一些小事上不妨装一下糊涂,这不仅无损你的管理权威,反而会增强你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你的开明和大度,会让老师们的工作、生活和心情显得很自由、很开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