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化学与化工 第四章
化工原理_上下册_修订版_(夏清__陈常贵_着)_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传热(新)
一、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
(一)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若以流体和壁面间的对流传热为例,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可以 表示为
式中
dQ:局部对流传热速率,W; dS: 微分传热面积,m2; T: 换热器的任一截面上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Tw:换热器的任一截面上与热流体相接触一侧的壁面温度,℃; α : 比例系数,又称局部对流传热系数,W/(m2· ℃)。
第四章 传
热
1
4.1 概述
传热:由温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自发过程:热量从高温传递到低温。
一、化工生产的传热问题
化工生产需要大规模地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而 这些性质的变化都涉及热能的传递。 化学反应:向反应器提供热量或从反应器移走热量; 蒸发、蒸馏、干燥:按一定的速率向这些设备输入热量;
高温或低温设备:隔热保温,减少热损失;
空气自然 气体强制 对流 对流 5~25 20~100 水自然 对流 20~ 1000 水强制 对流 1000~ 15000 水蒸汽 冷凝 5000~ 15000 有机蒸 汽冷凝 500~ 2000 水沸腾 2500~ 25000
34
§4-3-3 保温层的临界厚度
t1 t f 总推动力 Q ln r0 r1 1 总热阻 2L 2Lr0
7
三、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所隔开,分别在固体壁面两侧 流动。冷、热 流体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 1、套管式换热器
8
2、列管式换热器
9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1— 外壳 2—管束 3、4—接管 5—封头 6—管板 7—挡板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1—壳体 2—管束 3—挡板 4—隔板
10
牛顿冷却定律。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
贫燃火焰(氧化性):温度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 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元素,如碱金属和不易氧化的元素 如Ag、Au、Pd等
(5)关于原子化过程: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例如:某元素的原子化过程:
主反应:MX(l)-脱溶-MX(s)-气化-MX(g)-原
子化-M0(g)+X0(g)
e 2
mc
f k,则
Kn dn k N 即积分吸收与原子密度成正比。
只要把原子吸收峰面积求出,就可以定量,求出待测元
素的浓度。 但是:由于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很窄,一般在0.00x nm数 量级,需要分辨率极高的分光仪器,很困难的。
结论: (1)如果用连续光源激发,由于入射光被吸收的程度极
(2)放电机理 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后,电子从阴极发射,与内充气 体碰撞使其发生电离,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气体离子在 电场作用下加速,获得足够的能量,向阴极表面轰击, 轰击阴极表面时, 可将被测元素原子从晶格中轰击出 来, 即谓溅射, 溅射出的原子大量聚集在空心阴极内,
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被激发, 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
率要与吸收线中心频率一致;(2)必须是锐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只要用待测元素的材料做成光源,让此材料的元素
产生发射线就可以了。
空心阴极灯
(1)构造
阳极: 钨棒装有钛, 锆, 钽金属作成的阳极,钛, 锆,
钽等可以吸收杂质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 阴极: 钨棒作成圆筒形,筒内熔入被测元素(纯金属, 合金或化合物) 管内充气:惰性气体(氩或氖),低压(几百帕)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第一节
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辐射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以辐射为媒介,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和过程控制,该学科蕴涵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化学已经成为了化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来探讨相关的技术和领域。
一、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1.辐射与化学反应辐射化学领域最基本的研究是辐射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辐射的种类包括光线、电磁波和粒子等等,不同种类的辐射与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因此,研究各种辐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和机理对于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
一些辐射可以刺激化学反应的发生,如紫外线和X射线等;而其他一些辐射则可以抑制化学反应,如高能电子等。
例如,X射线可以诱导DNA中的双链断裂,造成病变甚至致死,但是低能量的X射线却可以促进一些化学反应。
2.辐射诱导的聚合反应在辐射化学领域中有许多反应是由辐射所诱导的聚合反应。
这些反应产生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在材料、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辐射聚合可以制备出高分子电解质膜,来制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等各种电池;辐射聚合还可以制备出丙烯乳液,用于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
3.辐射化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辐射化学还有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
传统的化学分析方式使用的是化学试剂,但是它们的具体作用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验证和测试。
而辐射化学则是一种无损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生物样品和医药品进行分析,得出精准的实验数据。
比如,核磁共振(NMR)是利用核自旋的磁性来分析样品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结构,它可以通过激发样品中的核自旋实现。
又比如,质谱分析是利用辐射电子诱导样品分子化的分解,然后通过分析样品中形成的离子来测得样品结构的一种方法。
二、辐射化学的应用前景1.医疗领域辐射化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遍,如放射性同位素医学已成为医学前沿领域之一。
同时,辐射化学在肿瘤治疗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辐射化学可以用于放射性造影剂、辐射治疗、核素药物、放射性检查设备及其研究等等。
第四章 辐射生物物理-放射线基本知识与应用
γ
• X射线来自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 • X射线是有两种原子核外的物理 过程产生,即高速电子在物质 中受阻,其能量以电磁辐射的 形式放出;高速电子逸出,然 后外壳层的电子去填补内壳层 的靶原子碰撞,把内壳层某一 能级上的电子击空位,放出能 量等于这两个能级之差的光量 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原子核由于自动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过程叫 做原子核的衰变。 • 常见的衰变有两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α衰变,放出β粒 子的衰变叫β衰变,γ射线是随着α射线或β射线的放出而 产生的。
辐射的分类
• 粒子辐射和电磁辐射 • 电磁辐射:电磁波,有能量而无质量 • 粒子辐射:高速运动的粒子,有静止质量、有能量 •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 电离辐射: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物质电离 • 非电离辐射:只能引起分子的振动、转动或能级状 态的改变。(紫外线和能量低于紫外线的所有电磁 辐射)
天然放射现象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及其优点
• 1934年,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发现经过α粒子 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 特点 • 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 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 半衰期更短,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工業
• γ射线穿透力特强,可用作探测焊接点和金属铸件的裂缝 。 • 在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品质控制系统,例如测检罐装饮品 内的饮料高度或香烟的烟草密度等,都广泛应用了辐射。 • 辐射更可用于量度电镀薄膜的厚度,也可用于消除静电。
農業
• 放射性同位素经常被用作追踪剂 。将放射性物质加入肥料中,然 后量度农作物的放射性,便可以 知道有多少肥料被吸收,及有多 少流失。 • 辐射亦可供灭虫之用。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 可以 令昆虫失去繁殖能力,从以减少 牠们的数目。 對照組 照射組 大蒜照射後貯藏五個月
第四章:NMR
• 很多精确测量时,要注意抽除样品中所合的空气, 因为氧是顺磁性物质,其波动磁场会使谱线加宽。
. 由弛豫作用引起的谱线加宽是“自然”宽度,不可
能由仪器的改进而使之变窄.
如果仪器的磁场不够均匀,当然也会使谱线变宽。 样品管的旋转能克服一部分的磁场不均匀程度。
2021/8/2
39
产生NMR条件
这个过程称之弛豫过程(Relaxation),即 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 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
2021/8/2
34
两种弛豫过程:
N
h
Relaxation
N+
2021/8/2
35
弛豫可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
2021/8/2
36
纵向弛豫:
处于高能级的核将其能量及时转移给周围分子骨架(晶格)
1970年, 付里叶变换技术引入, 13CNMR。
让处于外磁场(Ho)中的自旋核接受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 射),当辐射的能量恰好等于自旋核两种不同取向的能量差时,
处于低能态的自旋核吸收电磁辐射能跃迁到高能态,这种现象称
为核磁共振。
2021/8/2
11
2021/8/2
12
4.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分布 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3)I=1/2的原子核 1H,13C,19F,31P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 旋,有磁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 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
2021/8/2
14
原子核的量子力学模型 带电原子核自旋 磁场
问世,NMR开始广泛应用
第四章 化学化工期刊及其全文数据库
9、《中国科学:化学》(《SCIENCE CHINA Chenistry》)
前身《中国科学B辑》,ISSN 1674-7224, CN 11-5838/O6。 主要反应中国自然科学中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
10、《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缩
写为Chin. J. Chem.) 德国Wiley出版,ISSN 1001-604X, CN 31-1547/O6。是向国 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版、学术类化学期刊。
2、《Nature》
英国著名 3、《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 ISSN 0023-074X, CN 11-1784/N, 是我国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二、化学化工综合性期刊 1、《美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缩写为J. Am. Chem. Soc. 或JACS)
ISSN 1434-1948。该刊主要发表有关无机化学和有机金属化 学研究方面的论文。
4、《多面体》(《Polyhedron》)
ISSN 0277-5387。
5、《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缩写为Chinese J. Inorg. Chem.)
6、《欧洲有机化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缩写为Eur. J. Org. Chem.)
ISSN 1434-193X。主要发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论文。 7、《亚洲有机化学杂志》(《 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缩写为Asian J. Org. Chem.) ISSN 2193-5807。主要发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论文。12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四章-仪器分析(IR)
30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发生变化(△≠0) 的分子振动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光谱, 称之为红外活性的。 振动过程中偶极矩不发生变化(△=0) 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称为非 红外活性的。
31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绝大多数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出现的峰数远 小于理论上计算的振动数,这是由如下原因引起的: (1)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 (2)相同频率的振动吸收重叠,即简并; (3)仪器不能区别频率十分接近的振动,或吸收带 很弱,仪器无法检测; (4)有些吸收带落在仪器检测范围之外。
33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二)吸收谱带的强度
红外吸收谱带的强度取决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 的变化,红外光谱的强度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 化的平方成正比。 偶极矩的变化与分子的极性以及分子结构的对 称性,也就是固有偶极矩有关。极性较强的基团 (如C=O,C-X等)吸收强度较大,极性较弱的 基团(如C=C、C-C、N=N等)吸收较弱。分子 的对称性越高,振动中分子偶极矩变化越小,谱 带强度也就越弱。
28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在倍频峰中,二倍频峰还比较强。三倍频峰以 上,因跃迁几率很小,一般都很弱,常常不能测到。 除此之外,还有合频峰(1+2,21+2, ),差频峰( 1-2,21-2, )等,这些 峰多数很弱,一般不容易辨认。倍频峰、合频峰和 差频峰统称为泛频峰,泛频峰一般都很弱。
11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根据Hooke定律,分子 简谐振动的频率的计算 公式为
12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式中k为化学键的力常数,定义为将两原子由 平衡位置伸长单位长度时的恢复力(单位为Ncm -1)单键、双键和三键的力常数分别近似为 5、 1 0和15 Ncm-1;c为光速(2.9981010cm s-1), 为折合质量,单位为g,且 影响分子振动频率的直接原因是原子质量和 化学键的力常数。
第四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
第四章红外光谱分析法§4—1红外光谱简介红外辐射泛指位于可见光和微波段之间的那一部分电磁波谱.对有机化学家最有实际用处的是只限于4000—666厘米-1(2.5-15.0微米)之间的范围.最近,对近红外区14290—4000(0.7一2.5微米)和远红外区700—200厘米-1(14.3—50微米)的兴趣正在增加.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一个十分简单的分子也可以给出一个非常复杂的红外光谱图.有机化学家就是利用这种光谱图的复杂性,将一个未知化合物的光谱图与一个可靠的标准品的光谱图相互比较,两张光谱图中峰对峰的完全一致对于鉴定就是最好的证据.除了光学对映体外的任何两个化合物均不可能给出相同的红外光谱图.虽然,红外光谱图是整个分子的特性,但是不管分子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何,结果是某一特定的原子基团总是在相同的或者几乎是相同的频率处产生吸收谱带.正是这种特征谱带的不变性使化学家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参考有关特征基团频率的综合图嵌来获得有用的结构信息.我们将主要依靠这些特征基团频率.由于我们并不单纯依靠红外光谱图进行鉴定,因此,并不需要对红外光谱图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我们的总的计划,在这里将提出为达到下列目的,所必需的理论:即把红外光谱图与其它的光谱数据一起用来确定分子结构.因为大多数大学的和工业的实验室都把红外分光光度计作为有机化学家的一种常备的基本工具,在这一章中将比其它各章较详细地叙述仪器和样品制备.红外光谱法作为实用有机化学家的一种工具,从已经出版书籍的数目可以明显地看到.在这些书中,有的是全部地、有的是部分地讨论了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一、红外光的表征近红外(泛频区)0.75-2.5微米;13334-4000波数中红外(基频区) 2.5 -25 微米4000-400 波数远红外(转动区)25-1000微米400-10 波数由于中红外区能最深刻地反映分子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分子结构方面的各种特性,对于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各种问题最为有效。
化工原理中的传热和传质
化工原理中的传热和传质在化工原理中,传热和传质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传热指的是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而传质则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物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化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化学工程师来说,深入了解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1. 传热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
在化工领域中,传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1 传导传导指的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通过直接接触使两者温度趋于平衡的过程。
这种方式在化工过程中常常用于传热管内的传热,如水中的电加热管,或者是在反应釜中的传热等。
1.2 对流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由于流体的运动,热量能够快速地传递到流体中,并在整个流体中进行传递。
在化工过程中,对流传热主要与搅拌、泵送、气体流动等因素有关。
1.3 辐射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或者红外线等形式传输能量的过程。
在化工过程中,辐射传热一般是指电加热或者激光加热等。
2. 传质传质是指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物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化工工艺中,传质是调控反应速率和反应效果的重要过程,常常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反应、物质分离、制药等领域。
2.1 扩散扩散是指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物质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自然传递。
在化工过程中,扩散是实现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物质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2.2 对流对流是通过流体的运动来传递物质的过程。
由于流体的流动,物质能够在流体中快速传递,这种方式常常被用于化工反应和物质传输领域。
2.3 吸附吸附是指气体或者液体中的分子由于作用力而被吸附到固体颗粒表面上的过程。
吸附作用可强化物质分离、过滤、纯化等化工过程。
3. 总体分析在化工原理中,传热和传质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化学工程师来说,不但有助于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化工反应、物质分离和制药等工作。
通过对传热和传质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工原理及其工程应用,为推动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
对于一维温度场,等温面x及(x+Δx)的温度分别为t(x,τ)及
t(x+Δx,τ),则两等温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变化率为:
t(x x,)t(x,)
t-t t
x
t+t
Q
温度梯度:
dA
gr la it( x m d x ,t) t( x ,) t n
x 0
x
x
温度梯度是向量,其方向垂直于等温面,并以温度增加 的方向为正。
实际上,上述三种传热方式很少单独出现,而往往是相互伴 随着出现的。
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
一、直接接触式
板式塔
二、间壁式 套管换热器
热流体T1
t2
冷流体t1
T2
传热面为内管壁的表面积
列管换热器
热流体T1
t2
冷流体t1
T2
传热面为壳内所有管束壁的表面积
热载体及其选择
加热剂:热水、饱和水蒸气 矿物油或联苯等低熔混合物、烟道气等 用电加热
r1,b2=r3- r2,b3=r4- r3;
➢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λ1,λ2,
λ3皆视为常数;
➢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相互
接触的表面温度相等,各等温 面皆为同心圆柱面。
r1 r2 r3 r4
t2t1 t3 t4
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可参照多层平壁。 对于第一、 二、三层圆筒壁有
Q2L1
t1 t2 lnr2
解: 根据题意,已知t1=10℃ ,t4=-5℃ ,b1=b3=0.12m, b2=0.10m,λ1= λ3= 0.70w/m•k, λ2= 0.04w/m•k。
按热流密度公式计算q
:q Q t 1 t 4 1 ( 0 5 ) 5 . 2 w / 7 m 2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四章教材分析
内容选择、呈现特点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突出主题
•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突出化学基础知识
• 更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 式转变
三、第四章内容教学要求
1.课标要求
2.北京市模块学习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4.1以海水、金属矿
4.以海水、金属矿 物等自然资源的综
物等自然资源的综 合利用为例,了解
4.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了解非 金属置换反应。 弹性要求: 1.初步学会梳理无机物之间的转化(镁及其 化合物的关系) 2.能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对一些化工生产 流程的原理步骤进行简单的解释或分析。 不宜拓展:金属冶炼及海水综合利用的化工 工艺技术。
(二)教材呈现结构特点 思考与交流
自 然 金属矿物的
教学媒体的选择
虽然本章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是要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了解金属矿物和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就要有 较大的信息量。所以选择教学媒体时可 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录音、录像 材料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增加信息量,实 现教学的优化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 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六、具体教学建议
七、教学资源建议
1.围绕本章知识,对相关知识点适当进 行归纳总结。
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原理 相关金属知识总结
非金属——卤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有机物——乙烯的聚合反应 基本操作和原理——过滤、蒸馏
n CH2=CH2 催化剂
[ CH2 CH2 ]n
聚乙烯
反应类型? 单体等概念。 能否指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聚丙烯的单体分别是什么?
3.室内与室外污染: 结合学校实验室实际和具体化学实验,
鼓励学生思考,对实验进行改进。
化工知识培训
内容
第一章 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 第二章 无机化工 第三章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 第四章 高分子合成材料 第五章 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 第六章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 第七章精细化工 第八章生物化工 第九章环境工程 第十章现代化工的发展前景
第1章 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
化学工程与工艺(5)
在国外,化工学科一般认为属于工程范畴而纳入 工程学科(Engineering),也有根据其研究的对 象而将其放入化学学科中.
在我国当前的学科划分中,以一级学科“化学工 程与技术” 概括化工学科,并又分为以下五个二 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 化工、工业催化。
1.1 化工概述 1.2 化工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3 化工发展史
化工的含义
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总称或其单 一部分都可称为化工。 “化工”的范围不断扩充,并形成新的名词, 如: 环境化工、化工自动化、化工过程模拟、 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安全等。
化工可以分别指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 艺,也可指其综合。
化学工程与工艺(6)
一般概括为三个主要步骤: ①原料处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 状态和规格; ②化学反应,使其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③产品精制,将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 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组成规格的产 品。
1.1.4 化学工程与工艺(7)
教育部颁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 绍设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则覆盖了现有的化 学工程、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 化工(部分)、工业分析、电化学工程、工业催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及化工(部分)、生 物化学工程(部分)等专业,几乎包括化学工业的 各个领域。 本专业的人才可以进入化工、炼油、医药、能源、 冶金、轻工、材料、环境等部门工作。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化工基础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化工教材,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后习题往往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后习题,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
第一章:化工概述1. 化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研究化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的结合,旨在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2. 化工过程包括物质的变化、传递和分离等基本操作,如反应、传热、传质和分离等。
3. 化工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状态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可观测特征,如颜色、密度和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特性。
2.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分子间距离紧密,分子振动受限;液态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自由;气态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3.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升华、凝固、融化、汽化和凝结等过程。
这些过程涉及到物质的能量转移和分子间力的变化。
第三章:质量和物质平衡1.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2. 物质平衡是指在化工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物质量需要保持平衡。
可以通过编写物质平衡方程来解决物质平衡问题。
3. 物质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物质量=输出物质量+积累物质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物质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物质量。
第四章:能量平衡1.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能量平衡是化工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
2. 能量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积累能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能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能量。
3. 能量平衡方程中的能量包括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热能平衡方程来解决能量平衡问题。
第五章:流体力学基础1.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学科。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放射化学与核化学基础
放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答案 (略)第二章 放射性物质1. 现在的天然中,摩尔比率238U :235U=138:1,238U 的衰变常数为1。
54×10—10年-1,235U的衰变常数为9。
76×10-10年—1。
问(a)在二十亿(2×109)年以前,238U 与235U 的比率是多少?(b )二十亿年来有多少分数的238U 和235U 残存至今?解一: 0tN N e λ-=2352380238023523823823523513827:11t t t tN N ee N N e e λλλλ----==•= 保存至今的分数即 teλ-则238U :0.753≈0.74235U :0。
142≈0。
14解二:二十亿年内238U 经过了9102100.44ln 21.5410-⨯=⨯个半衰期 235U 经过了910210 2.82ln 29.7610-⨯=⨯个半衰期 保存到今的分数: 0.30.44238100.74f -⨯== 0.3 2.82235100.14f -⨯==二十亿年前比率23523823823513827:11tt U e U eλλ--=•=2.把1cm 3的溶液输入人的血液,此溶液中含有放射性I o =2000秒—1的24Na,过5小时后取出1cm 3的血液,其放射性为I=16分-1。
设24Na 的半衰期为15小时,试确定人体中血液的体积.(答:60升)解: 5小时衰变后活度: 1ln 2515020001587.4tI I e eλ--⨯-==⨯=秒人体稀释后1587.41660V =(1min=60s) 5953600060V ml ml L ∴=≈= 3.239Np 的半衰期是2.39天,239Pu 的半衰期是24000年.问1分钟内在1微克的(a) 239Np ,(b) 239Pu 中有多少个原子发生衰变?(答: (a )5.07×1011; (b )2.6×109)解: 623150110 6.02310 2.519710239N -⨯=⨯⨯≈⨯个原子 (a) ()()1511001 2.5197101 5.0710t t N N N e e λλ---=-=⨯⨯-=⨯ (b )239Pu 的半衰期太长 t=1min 时 t e λ-≈1 0N N -≈ 01/2ln 2t λ⎛⎫= ⎪⎝⎭若 t 为1天,1 小时等,再求出平均数,则与题意有距离.则0N N -=62.610⨯≈6310⨯4.(a)据报导,不纯的镭每克放射衰变每秒产生3。
化学工程中的传热原理
化学工程中的传热原理传热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热量的传递和分布,对于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化工工艺中,传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本文将介绍化学工程中的传热原理及其应用。
一、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化学工程中,传热主要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实现的。
1. 传导传导是指热量在固体或液体中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它的基本原理是高温物体的分子具有更大的动能,与周围分子碰撞后将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使温度逐渐均匀分布。
化工设备中常见的传热方式包括热交换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
2. 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过程。
在对流传热中,热量通过流体的湍流或边界层传递,使得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
自然对流是指热量通过密度差引起的流体的浮力传递,如天然对流换热器;而强制对流则是通过外力驱动流体循环,如泵驱动的强制对流传热器。
3. 辐射辐射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辐射传递。
它不需要介质进行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递热量。
化学工程中常见的辐射传热设备包括热辐射干燥器和辐射加热器等。
二、传热原理的应用传热原理在化学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控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传热设备,可以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实现温度的控制。
例如,在反应釜中,通过传热装置将热量从反应区域散出,保持反应温度的稳定。
2. 热交换热交换是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
通过传热设备,可以将热量从废气、废水等余热中回收,用于预热或加热其他介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热交换器可以将废气中的热能回收,用于加热冷却水或其他需要加热的介质。
3. 蒸发和干燥在化学工程中,常常需要将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传热原理可以应用于蒸发和干燥过程中,通过传热设备将液体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得到所需的干燥产物。
化工基础知识点(带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编著(第三版)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掌握:1. 化工基础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三传一反)。
可以为一个空或四个空。
2. 化工生产过程可认为是由(化学反应过程)和(单元操作)所组成。
第7页。
3. 化工数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所有物理量都可以由(7)个基本单位导出。
会简单的换算。
了解:1. 化学与化工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化工以化学学科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化学通过化工来实现其研究价值。
区别:规模:“三传”(传动、传热、传质)对反应的影响;实现原料预处理和产物的后处理涉及了“单元操作”;经济性;安全性;环保;等等工程问题。
2. 化工过程开发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放大法第二章 流体流动过程第一节 概述 知识点: 1. 流体是什么?流体是气体与液体的总称。
2. 流体具有哪些性质? 具有压缩性;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知识点: 1. 概念:密度,比体积,重点是压力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习惯上称之为压力,用符号p 表示。
2. 压力中需掌握单位换算,以及绝对压力、真空度、表压、当地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atm 1(标准大气压)O mH mmHg Pa 2533.1076010013.1==⨯=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适用条件,19页2-9。
(1)适用于重力场中静止、连续的同种不可压缩性流体;4.静力学方程在U形管上的压力测量。
重点是会选取等压面,等压面选取的条件是(静止的,连通的,同一种流体的同一水平面)。
第三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体积平均流速及它们之前的关系,并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公式22页的2-15,2-16。
2.定态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即为质量流量为常数。
23页的2-20。
3.背过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并理解每一项的物理意义。
第四章无辐射跃迁
第1页,此课件共21页哦
激发态的无辐射失活过程
分子内无辐射失活
振动驰豫 Vibrational Relaxation
内转换 Internal Conversion
系间窜越
Intersystem - crossing
分子间无辐射失活
第2页,此课件共21页哦
化学反应 能量转移 电子转移
温度的依赖性。
确实,从S1态发生的光化学反应需经历一个能垒。因此其 速度常数就存在有温度依赖性。
如果S1较高的振动能级νn 和最低振动能级ν0 有着不同的无辐射
跃迁机制,则 IC (S1→S0) 和 ISC ( S1→T1 )都将有温度依赖性。??
第17页,此课件共21页哦
S1 → T1系间窜越的热活化机制
Φp
苯-H6
85
0.03
0.20
苯-D6
85
< 0.001 ~ 0.8
萘-H6
60
0.4
0.05
萘-D6
60
< 0.01 ~ 0.8
H-丙酮
78
1.8X 103 0.043
D-丙酮
78
1.6X 103 0.10
n 单分子过程的光物理动力学
当体系达到稳定态(平衡状态
时),S1的形成速率Ia(即吸光速率)
则有kst>kF,但它们间为什么会有差别呢?
(注意:前提是忽略内转换IC!! )
第14页,此课件共21页哦
S1→T1 系间窜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如芘和蒽就存在巨大的差别。它们都是从 S1(π,π*)→T1(π,π*),但kst相差约100倍
其间的不同,可从下列情况出现与否进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辐射消毒第一节 医疗用品三种消毒法 1.加热(高温)消毒法 高温可以灭活包括细菌及繁殖体、真 菌、病毒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抱在内 的一切微生物。
原理:通过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核酸 的活性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1. 2 .高温消毒和灭菌的常用方法 干热消毒灭菌和湿热消毒灭菌. ( 1 )干热消毒和灭菌法 ① 灼烧或焚烧消毒法 灼烧是指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笼 具、地面、墙壁以及兽医站使用的接种 针、剪、刀、接种环等不怕热的金属器 材,可立即杀死全部微生物。
② 热空气灭菌法 即在干燥的情况下,利用热空气灭菌 的方法。
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如烧 杯、烧瓶、吸管、试管、离心管、培养 皿、玻璃注射器、针头、滑石粉、凡士 林及液体石蜡等的灭菌。
( 2 )湿热灭菌法 ① 煮沸消毒 利用沸水的高温作用杀灭病原体,方法简单、 方便、安全、经济、实用、效果可靠。
常用于 针头、金属器械、工作服、工作帽等物品的消 毒。
煮时消毒温度接近100 ℃ ,10 ~20 分钟 可以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若在水中加入5 % ~10 %的肥皂或碱或1 %的碳酸钠,溶液pH 值偏碱性,污物易于溶解,提高沸点,增强杀 菌力。
水中若加入2 %~5 %的石炭酸,能增强 消毒效果,经15 分钟的煮沸可杀死炭疽杆菌的 芽孢。
应用本法消毒时,要掌握消毒时间,一 般以水沸腾时算起,煮沸20 分钟左右,对于寄 生虫性病原体,消毒时间应加长。
② 流通蒸汽消毒又称常压蒸汽消毒 利用蒸笼或流通蒸汽灭菌器进行消毒灭 菌。
一般在100 ℃ 加热30 分钟,可杀死细 菌的繁殖体,但不能杀死芽孢和霉菌孢子, 因此常在100 ℃ 30分钟灭菌后,将消毒物品 置于室温下,待其芽孢萌发,第二天、第三 天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消毒。
这样连 续3 天3 次处理,即可保证杀死全部细菌及 其芽孢。
③ 巴氏消毒法 血清、疫苗的消毒,主要是消毒怕高温的物 品。
温度一般控制在61 ~80 ℃ 。
根据消毒 物品性质确定消毒温度,牛奶62.8 ~65.6 ℃ ,血清56 ℃ ,疫苗56 ~60 ℃ 。
牛奶消 毒,有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61 ~63 ℃ ,加热30 分钟),或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 翻( 71 ~72 ℃ 加热15 秒钟),然后迅速冷 却至10 ℃ 左右。
这可使牛奶中细菌总数减少 90%以上,并杀死其中的全部病原菌④ 高压蒸汽灭菌 通常情况下,1 个大气压100℃ ,当超过1 个大 气压时,则水的沸点超过100℃,压力越大,水的沸 点越高。
高压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在一个密 封的金属容器内,通过加热来增加蒸汽压力、提 高水蒸气温度,达到短时间灭菌的效果。
高压蒸汽灭菌具有灭菌速度快,效果可靠的 特点,常用于玻璃器皿、纱布、金属器械、培养 基、橡胶制品、生理盐水、针具等消毒灭菌。
1. 3 .影响高温消毒和灭菌的因素 ( l )微生物方面 ① 微生物的类型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与理化特性, 故不同的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不同,如嗜热菌 由于长期生活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故其对高 温的抵抗力较强:无芽孢细菌、真菌和细菌的 繁殖体以及病毒对高温抵抗力较弱,一般在 60 ~70 ℃ 下短时间内即可死亡。
细菌的芽孢 和真菌的孢子均比其繁殖体耐高温,细菌芽孢 常常可耐受较长时间的煮沸,如肉毒梭菌孢子 能耐受6 小时的煮沸:破伤风杆菌芽孢能耐受3 小时的煮沸。
② 细菌的菌龄及发育时的温度 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对热的抵抗力相对较 小,老龄菌的抵抗力较大。
一般在最适温 度下形成的芽孢比其在最高或最低温度下 产生的芽孢抵抗高温的能力要大。
如肉毒 梭菌在24~ 37 ℃ 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 的升高,其芽孢对热的抵抗力逐渐加强, 但在41 ℃ 时所形成的芽孢对热的抵抗力较 37 ℃ 时形成的芽孢的抵抗力为低。
③ 细菌的浓度 细菌和芽孢在加热时,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全 部被杀灭,一般来说,细菌的浓度愈大,杀死 最后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也愈长。
( 2 )介质(水)的特性 水作为消毒杀菌的介质,在一定范围内, 其含量越多,杀菌所需要的温度越低,这是由 于水分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能促进加热时菌 体蛋白的凝固,使细菌死亡。
( 3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许多无芽孢杆菌(如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等) 在62 ~63 ℃ 下,20~30 分钟死亡。
大多数 病原微生繁殖体在60 ~70 ℃ 条件0.5 小时内 死亡;一般细菌的繁殖100 ℃ 下数分钟内死 亡。
1.4 高温消毒缺点1. 能耗高 2. 燃煤易造成空气污染 3. 分散操作,费时费力 4.同一器件重复使用,如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交 叉感染2.化学消毒法 利用化学药物(或消毒剂)杀灭或清除微生物 的方法。
因微生物的形态、生长、繁殖、致病 力、抗原性等特耐受外界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 因素的影响。
各种化学物质对微生物的影响是不 相同的,有的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呈现杀 菌作用,有的可阻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某些环 节而呈现抑菌作用2.1 化学消毒剂化的作用机理 用于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 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包括杀灭 无生命物体上的微生物和生命体皮肤、黏膜、浅 表体腔微生物的化学药品,例如,人或动物手术 前的皮肤消毒用的化学药品。
消毒剂一般并不要 求其能杀灭芽孢,但能够杀灭芽孢的化学药物是 更好的。
2.2 化学消毒剂的类型及特性 按用途:环境消毒剂、带体表消毒剂 (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为灭菌剂、高效(水 平)消毒剂、中效(水平)消毒剂、低效 (水平消毒剂; 常用的是按照化学性质划分。
1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在水中能产生杀菌作用的活性次氯酸 的一毒剂,包括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 ① 氧化微生物细胞使其上失生物学活性;与微生物 蛋白质形成氮一氯复合物而干扰细胞代谢;次氯酸分解出 具及强氧化性的新生态氧杀灭微生物。
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② 此类消毒剂的优点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含氯消 毒剂对肠杆菌、肠球菌、牛结核分支杆菌、金色葡萄球菌 和口蹄疫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水疱病毒和胃肠炎 病毒及新城疫、法氏囊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用方便;价 格适宜。
缺点是:氯制剂对金属有腐蚀性;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久 贮失效等。
2 .碘类消毒剂 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 合物,包括传统的碘制剂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 碘甘油和碘伏类制剂(Iodophor )。
① 作用机制:碘的正离子与酶系统中蛋白质所含的氨 酸起亲电取代反应,使蛋白质失活;碘的正离子具氧化 性,能对膜联酶中的硫氢基进行氧化,成为二硫键,破坏 酶活性。
② 杀死细菌、真菌、芽孢、病毒、结核杆菌、阴道毛滴 虫、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艾可病病毒和藻类。
3 .醛类消毒剂能产生自由醛基在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 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 1 )作用机理:可与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 或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
可以和细胞壁脂蛋白发生交 联、和细胞磷壁酸中的酯联产基形成侧链,封闭细胞 壁,阻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 2 )本消毒剂优点:杀菌谱广,可杀灭细菌、芽孢、 真菌和病毒;性质稳定,耐储存;受有机物影响小。
缺点: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如对人体皮肤和黏膜有 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有特殊臭味;受湿度 影响大。
4 .醇类消毒剂常用的是乙醇、异丙醇等。
作用机理: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快速渗透过细菌胞 壁进入菌体内,溶解破坏细菌细胞;抑制细菌酶系 统,阻碍细菌正常代谢;可快速杀灭多种微生物, 如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但不能杀灭细 菌芽孢。
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 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消毒时间。
近年来研究 发现,醇类消毒剂与戊二醛、碘伏等配伍,可以增 强其作用。
5.环氧乙烷灭菌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 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 等。
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 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 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 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 害和腐蚀等副作用。
①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开关处。
用时轻取轻放, 勿猛烈碰撞。
②消毒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钢瓶需加温时,热 水不可超过70℃。
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气(检测有无漏气,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钠指 示剂的滤纸片贴于可疑部位。
如有漏气,滤纸片由白色变粉红 色)。
袋内物品放置不宜过紧。
④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通风环境,待气 体散发后再使用。
⑤本品液体对皮肤、眼及粘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立即用水 冲洗。
⑥消毒的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昏头痛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 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
化学消毒注意事项①物品必须清洗,去掉脓、血或油污等污物,擦干后 再浸泡 ②消毒物品与药液应充分接触 ③凡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的药液,均不能用于器械浸泡 消毒 ④经浸泡消毒的器械,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 洗后再用 ⑤药液按使用期限定期更换。
3. 辐射消毒应用放射性同位素r源或直线加速器发生的高能 量电子束进行灭菌。
适用于忌热物品的常温灭菌方 法。
又称“冷灭菌”。
尤其对一次性应用的医疗器 材、密封包装后需长期储存的器材、精密医疗器材 和仪器,以及移植和埋植的组织和人工器官,节育 用品等特别适用。
辐射消毒优点: ①可在室温处理(冷消毒) ②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 无有害残留物 ③易于集装处理,效果高、可靠性 强,便于连续作业 ④成本低、处理价格便宜。
第二节 辐射生物过程的物理化学 基础辐射消毒的基础是电离辐射有杀灭致 病微生物的能力。
生物体是一种高级有 序组织的含水体系,辐射生物效应比较 复杂。
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细胞人体是由各种系统、器官、组织所构成,组织的 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细胞具有生命,它会成长、繁殖,最后因老化而 死亡。
细胞虽小,其构造和生理机能十分复杂,其组成物 质 70%以上水,其他30%為蛋白质、脂质、碳水化 合物及核酸。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所组 成的。
人的细胞核含核仁与染色体,而染色体 由DNA及蛋白质所构成。
DNA控制RNA的 合成,而RNA引导蛋白质、酵素的合成, 最后酵素及蛋白质执行所有生理代谢作 用,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造成细胞死亡原因是细胞核受到伤害。
细胞构造图游离辐射对细胞的效应直接效应: 受游离辐射或激发而导致巨 分子键的断裂。
间接效应: 与细胞內或环境中的水分子产 生了自由基或H2O2 等中间产物,再与细 胞重要分子起作用而造成细胞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