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效果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全麻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应用
化 。③患者 自身因素 :患者 过于肥 胖 、畸形 、营养 不 良、皮肤 水肿 等 。④手术原 因 :手 术时 间过 长 >2 . 5 h 、术 中出血较 多 >l O 0 0 mL 。
⑤气管插 管固定不牢 靠或术 中麻 醉过浅 。⑥脊柱外科 手术术 中使 用C
C Q I 4 , 组 负责 监督 管理 ,督 促指 导护理 人 员正 确摆 放俯 卧位 体
两 侧 ,布 中单包裹后 约束带固定 ;胸腰部手术患 者用马蹄形硅胶垫 固 定 头部 ,眉毛至前额为 头端受力点 ,下 巴为下受 力点 ,双臂 自然弯 曲
置 于床头两侧的托臂板 上 ,踝关节处垫一海绵垫 ,约束带固定于臀部
及腿部 。③将俯 卧手术并发症 的发生 纳入 护士的绩效考核 中 要求巡 回护士每 3 0 mi n 检 查一 次手术体位 的稳定 情况 ,特别是术 中c 臂透视 后 ,以及时发现术 中体位移 位。对手术时 问较 长的患者 ,巡 回护士每 1 ~2 h 检查 一次患者 眼睛 ,前 额和下 巴受压 情况 ,并轻轻按摩 受压部 位 ,调整受力点 。④术 前一 日 访视患者 了解患者 的基本情况及有无合 并症 ,根 据患者的胖瘦 准备 不同的体位垫 ,如过胖选 用相对 宽厚的体 位垫 ;过瘦则特别注意保护 患者的受压部位 ,在受压部 位加厚棉垫 、 硅 胶垫等 以缓 冲局部 压力 。患者 合并脊 柱 、胸廓等 畸形 时 ,在 受压 处用海 绵垫、棉垫等支撑 。⑤加强全体手术宅护士 的业 务能力培训 , 术前充分 准备好手术所需物 品,手术中熟练配合手术 医生的操作 。巡 回护士应 密切 观察患者 的生命 体征变化 ,密切关注术 中出血量 ,及时 观察抽 吸瓶内的 出血量 ,术 中注意给患者保暖 。⑥患者在 由仰卧位变 为俯 卧位 时,体位翻动 幅度大 ,导 管如果没有 固定牢 固 , 极 易发生脱 管 。在手术进 行当 中,麻醉过 浅,患者躁动也容易发生脱管 。 因此 , 在患者翻 身时及翻身后 ,在手术开始 之前 ,巡 回护士和麻醉 医师应仔 细检 查导 管位置 有无 变动 、固定 有否松 动 ,防止导 管过度 扭 曲、牵 拉 ,手术期 间麻 醉平稳 。⑦选 用硅胶 头垫 ,在头垫与皮肤接 触处垫柔 软布单或贴痊愈妥敷料 ,将布 中单改为质量柔软厚度适 中的布料 。
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全麻高浓度氧通气效果的影响
~
T 5时 间 点 的 肺 泡 气 与 动 脉 血 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压 差 显 著 低 于 T 1时 间 点 ( P<00 ) 而 所 有 时 间 点 之 间肺 泡 气 与 动 脉 .1 。
所 有 患 者 术前 无 明 显肺 部 疾 患 ,脊 柱 无 侧 凸 或 后
凸等 畸形。 1 例 , 7 , 男 0 女 例 年龄 (3 ±1.) , 5 . 50 岁 4 B ( 6±31 k / MI 2 .) g m 。术 中仰 臣 位 时 间 ( 2 2 8±5 ) 9
m n 失 血 量 ( 4 - 5 ) L i, 1 345 6 m 。 0
实用 医学杂志 2 1 第 2 0 0年 6卷第 2 3期
4 79 3
[2 1 ]Wi a s l m R, S w  ̄JR B in , e a S r cl l i M t a , o i SF e lg t1 u i . ga t am n f ta f rlt nuigrdorq ec n ry [ ] r te t r l ii ao s aif un yeeg e o ai b l i n e J.
气 功 能 改 善 的 效 果 仍 存 在
关 键词
体位 ; 麻 醉 : 俯 卧位 通气 ; 氧 ; 机械 通 气
麻 醉 手术 中 常规 吸氧 提 高 患 者 体 内氧 分 压 不 仅 可 以提 高 患 者 在 麻 醉 诱 导 插 管 以及 低 血 压 和 灌 注 等关 键 步 骤 中对 缺 氧 的耐 受 时 间 ,还 可 以改 善
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体位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体位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做好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的体位摆放以及呼吸,循环功能的护理,了解患者不适的原因,避免体位安置不当所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将骨科专用u形海绵垫放于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垫小头圈,脚踝放置骨科皮枕头,头部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两侧架手板上。
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充分暴露术野,利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
结论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手术顺利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全麻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护理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体位,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俯卧位常在全麻下用于脊柱手术,它具有使术野充分暴露,视线不偏离中线,便于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但此体位因改变身体负重和支持点发生改变,会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神经系统损伤和皮肤压疮等。
[1]2009年7-12月,通过我院8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骨科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
全部为腰椎后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时间在2.5h-6h。
2、体位摆放巡回护士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需要,备好骨科专用u形海绵垫、皮枕头、头圈、海绵软枕。
根据患者胸廓的宽窄,调整俯卧位垫,宽度为两侧外缘稍宽于平放于身体两侧的双臂;长度为上端高于双肩、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
体位垫与身体接触的部位是双肩、双侧肋骨、髂前上棘、股骨上端。
保持脊柱自然平直,无扭曲起伏,肌肉松弛不紧张。
安置体位时要做到准确、快速,要注意避免发生再次神经损伤的危险。
翻转体位时麻醉师负责观察患者,保护气管插管,托住头、颈部,由4名医护人员分别站在手术台两侧托扶背部、腰部及下肢,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步调统一,避免牵拉或损伤。
膝关节处垫小头圈,使膝关节悬空不受压,约束带上垫一治疗巾固定于大腿部。
双脚踝下放皮枕头,将脚垫起。
头部垫头圈,以能将眼部与气管插管不受压为准,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两侧架手板上,不可用力外展,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
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所谓体位,就是指患者在适应医疗护理,或是休息时的卧床姿势。
根据临床调查来看,适宜的体位在预防并发症、增强患者舒适感、减轻症状病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麻醉术后体位护理展开深入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医疗护理;临床研究;麻醉手术;体位选择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保持科学的体位,能够有效降低头痛发生率、提高舒适感、避免发生并发症,在传统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往往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的体位,但随着近些年来,临床研究不断推进,这一体位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麻醉术后体位护理展开探讨,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医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1.传统体位护理要求1.1全麻术后所谓全麻,就是指麻醉药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或是患者由呼吸道吸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令患者失去意识,身体感觉不到疼痛。
而导致患者出现窒息、呼吸道堵塞的主要原因,有误吸和呕吐。
而麻醉术后体位,在《外科护理学》中的要求为:对于没有清醒的患者,医疗人员应保证其头偏一侧,去枕平卧,清醒的患者,如没有禁忌的话,可以选择斜坡卧位。
1.2椎管内麻醉术后管内麻醉有两种,一是硬脊膜外阻滞,也可以称作硬膜外麻醉;二是蛛网膜下隙阻滞,也可以称为腰麻。
前者患者在术后,便可以睡软枕,并在六小时后改为半卧位。
后者是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局部麻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腰麻术之后,患者要去枕平卧四到六小时。
1.3局部手术沿照《外科护理学》教材的要求来看:患者在接受颅脑手术之后,若不存在昏迷或是休克的状况,可以遵照头高脚低原则,选择15°——30°斜坡卧位;而胸、颈部手术大都使用高半坐卧位,以便患者引流与呼吸;完成腹部手术后,患者适宜使用斜坡卧位或是低半坐卧位,降低腹壁张力[1]。
如患者存在休克情况,可以将其躯干和头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常见于青少年期。
针对成年患者或已经发展为过度病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体位管理与翻身护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一、手术后体位管理手术后患者需保持固定的体位,以避免术后出现旋转性异常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早期康复。
常见的体位有以下三种:1. 俯卧位:手术后第一天,患者常取俯卧位,以减少术后休克的发生。
俯卧位可降低腰椎的曲度,减轻脊柱的压力,从而减少疼痛。
但俯卧位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压迫导致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一般要求患者每隔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保持俯卧位3-5天左右。
2. 仰卧位:手术向日常生活方式转变的阶段,通常在3-5天之后。
关键是要避免侧侧卧位,保护旋转性异常的术后状态。
仰卧位能够缓解背部肌肉的紧张,方便患者进行呼吸困难、胸腔感染等问题的护理,同时也可以观察术后Wundheilung情况,预防感染和创口裂缝等并发症。
一般而言,仰卧位可以连续保持5-7天左右。
3. 转动体位:术后7-10天左右,患者可以渐渐恢复到转动位。
转动位可以有效缓解背部压力,增加肋间隙,避免因为长时间的固定而发生的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在转动体位方案实行之前,患者一定要事先接受操作技巧的相关教育,以避免医护人员传导不良的物理力量,导致术后伤口感染,切口裂缝和局部肿胀的发生。
二、手术后翻身护理翻身护理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治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二尖瓣膜狭窄,冠状动脉疾病,肺炎等术后并发症,都与翻身护理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合理的翻身方案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1. 技巧:翻身护理时,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配合患者的呼吸,保持身体稳定。
抬头、臀部和腰部的高度应该适当,以避免损伤脊柱,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频率: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较重,容易导致患者翻身困难和对翻身护理的恐惧。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手术矫治是目前治疗该疾病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
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对于手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都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评价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效果。
1.体位管理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包括右侧卧位、平躺位和俯卧位。
在醒来后的第一天,患者应保持右侧卧位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转身。
第二天开始可以尝试平躺位,但需要注意头和胸部的高度应逐渐增加,以避免压迫前胸。
第三天可以尝试俯卧位,但需要避免弯腰和扭转腰部。
在三种体位中需要保持颈椎和腰椎的中立位,避免过度弯曲和伸展。
体位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尿潴留。
通过合理的体位管理,可以促进患者肺部通气和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淤血和尿潴留,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翻身护理翻身护理是手术后早期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应保持右侧卧位休息,避免过度转身。
第二天开始可以进行半侧身翻身,即将身体向前推,支撑右臂和右侧腿,以将背部转向左侧。
第三天可以进行全侧身翻身,即将身体向前推,支撑右侧腿,利用左侧手臂和右侧腿的支持将背部转向左侧。
翻身护理的目的是预防压疮和关节僵硬。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休息,易导致体位不当和血液循环不畅,从而诱发压疮和关节僵硬。
通过适当的翻身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减少不良后果。
3.评价效果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评价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定量评价可以使用相关指标和工具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如疼痛评分、肺功能评价、血液动力学监测、尿流量测定、关节活动度评估和压疮评估。
定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如是否舒适、是否有不适感和是否满意。
综合评价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手术方式、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术后合并症等。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主观偏差和误差,保持客观、科学和严谨的态度。
全麻手术俯卧位摆放两种操作方法的效果比较
。
正确合 理 的手 术 体 位 摆 放 , 既 达 到 手 术 视 野 暴
露 便 于手 术 者 操作 , 又 增 进 患 者 的 安 全 。本 文 以 比 较 方式 介绍 全麻 手术 俯 卧位 改 良体位 摆放 法 。
1 资 料与 方法
医护 人员 和麻 醉 师再 将 患 者 协 调 同用 力 抬 高 , 巡 回
2 . 2 改 良组和 传 统 组 在摆 放 体位 操 作 过 程 中 医护
人 员上肢 、 腰 部肌 肉紧 张情 况和 导 线 、 静 脉 通 路 脱 落 发 生 率比较 : 两种 体位 摆放 过程 中 医护 人员 上 肢 、 腰 部 肌 肉紧张 和导 线 、 静 脉 通 路脱 落 发 生 率 见 表 3 。2
X 检验, 以 P<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1 . 2 . 1 改 良组行 俯 卧位 体 位 改 良摆 放 : 第一步 , 患
者 仰 卧在推 车上 , 上肢 放在 身 体两 侧 , 推 车 紧靠 手 术
床, 靠床 的护 栏 拉 下 , 刹 车制 动 , 患 者 在 推 车 上 进 行
醉 时 间除外 ) 。③ 询 问两 种 方 法上 肢 、 腰 部 肌 肉紧 张 , 患者导线 、 静 脉 通 路( 心 电图导联 线 , 脉博 氧导联 线 , 静脉 通路 输 液管 ) 脱落 的发 生率 。
1 . 2 方 法
1 .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 统计软件 , 计量资 料 用 ± s 表示 , 组 间均数 比较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料 用
医学杂志 2 0 1 4年 1 1月第 3 6卷第 1 1 期
N i n g x i a Me d J , N o v . 2 0 1 4, V o 1 3 6 , N 0 . 1 1
外科术后体位改良效果论文
外科术后体位改良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术后体位改良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方法:通过对600例外科颈丛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组,颈丛麻醉观察组术后予垫枕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坐卧位,对照组采用平卧位;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后予垫枕自由卧位,并下肢从末梢向心方向按摩,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体位护理,去枕平卧6~8小时;椎管内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术后予低枕平卧位2小时后改为15°~30°侧卧位,并按摩下肢,从末梢向心脏方向按摩,对照组按教课书要求去枕平卧6~8小时;全麻观察组于术后给予垫枕采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自由卧位,对照组去枕平卧6~8小时,头偏向一侧。
结果:两组生命体征均平稳;呕吐、头痛、头晕、颈肩腰背疼痛、下肢麻木酸困不适感比较及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舒适;睡眠时间比较观察组为7.12±1.05小时,对照组为5.23±1.14小时;腹胀程度比较(p0.773),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p0.564)均无差异。
结论: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别给予术后垫枕、改变卧位、下肢按摩等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疲劳,有利于早期引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保证睡眠,增加舒适度。
关键词外科术后体位改良卧位效果分析我们对600例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在术后回房6小时内实施改良卧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颈丛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麻醉术的患者各120例,共600例,均为初次手术患者,且术中未发生麻醉并发症。
其中男320例,女280例;年龄18~70岁,平均42岁;均为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手术患者。
既往无精神病史、感觉障碍及头痛史;术前用药为东莨菪碱和苯巴比妥;手术时间27~172分钟,平均76分钟。
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 年第 6 卷第 101 期2019 Vol.6 No.101151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朱菊华(江阴市青阳医院,江苏 无锡 214401)【摘要】目的 针对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案加以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6例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验组患者行以舒适护理方案加以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方案加以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P <0.05;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实验组更高,P <0.05。
结论 针对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手术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命指标,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手术;满意度;生命体征【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01.151.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6例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7例,女性有16例,年龄在26~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岁,手术时间在2~7小时之间,平均时间为(3.26±0.13)小时,大专以上学历4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7例,椎体成型术19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3例,椎间孔镜下颈椎髓核摘除术1例,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对照组包括男性7例,女性16例,年龄在26~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岁,手术时间在2~7小时之间,平均时间为(3.34±0.17)小时,大专以上学历3例,高中11例,初中及以下9例,椎体成型术19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例,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
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全麻高浓度氧通气效果的影响
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全麻高浓度氧通气效果的影响目的分析脊柱手术过程中体位变化影响全麻高浓度氧通气的效果。
方法选择腰椎后路手术的82例ASA I~II级患者均接受全麻,在以100%氧浓度麻醉诱导后以80%氧浓度行机械通气时间15 min(Ta)、体位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时间15 min(Tb)、俯卧位后1 h(Tc)、俯卧位变成仰卧位前(Td)、翻身变成仰卧位后15 min(Te)分别监测,然后算出肺泡动脉氧含量差、氧合指数。
结果Tb~Te各时间点的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明显小于Ta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处于俯卧位状态下(Tb-Td)时间点时,平均气道压与仰卧位(Ta、Te)比较明显增高,但顺应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正确体位状态下行脊柱手术期间,俯卧位能提高患者氧合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position changes on high concentration oxygen ventilation in spinal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A total of 82 ASA I-II patients for lumbar posterior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enrolled for study. At the time points of 15 mins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Ta),15 mins after position change from supine to prone(Tb),1 hour after the prone position(Tc),at the end of prone position(Td)and 15 mins after the supine position (Te)arterial blood gas,at the same time,alveolar artery oxygen content and oxygenation index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time point of Tb to Te,alveolar air and 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 were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a,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ean airway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pulmonary compliance decreased obviously at the time points of Ta and T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ime points of Tb,Tc and Td. Conclusion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oxygen ventilation,prone position during spinal surgery can not only increase airway pressure,but also reduce pulmonary compliance and improve patients 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Key words] Spinal surgery;Position change;High concentration oxygen ventilation general anesthesia麻醉手术期间常规吸氧使患者体内氧分压升高,但会增加患者在麻醉诱导插管、灌注、低血压等环节中对缺氧症状的耐受时间[1],还会缓解患者心血管功能,所以,诸多全身麻醉手术时,患者常规吸入高浓度氧气。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侧弯的手术方式,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术后体位选择、翻身护理的操作技巧以及翻身护理后的效果评估。
一、术后体位选择术后体位选择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体位选择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根据手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体位:1. 仰卧位:适用于手术后恢复期较短、疼痛较轻的患者。
仰卧位可以减少脊柱的扭曲,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2. 侧卧位:适用于手术后恢复期较长、疼痛较重的患者。
侧卧位可减少脊柱的负重,减轻脊柱的压力,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感。
3. 胸腰部高位:适用于手术后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大、休克较重的情况。
胸腰部高位可以减少血液回流到手术区域,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对于术后患者的体位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感、恢复程度以及手术部位的特点等因素,确保患者的手术部位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护。
二、翻身护理的操作技巧翻身护理是指将术后患者从一种体位转换到另一种体位,以减轻患者压疮、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翻身护理的操作技巧如下:1. 提醒患者:在进行翻身护理之前,应提醒患者配合,告知翻身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具:准备好床单或滑膜,以及辅助工具如侧卧撑、滑板等。
3. 前后滚动:先将患者的上半身向一侧滚动,再将患者的下半身滚动到相应的体位。
4. 抬升体位:使用侧卧撑等辅助工具,将患者的上半身抬升到所需的体位,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摩擦或外力的作用。
5. 固定体位:将患者移至新的体位后,固定患者的头部、肩部、腰部和下肢,以保持良好的体位。
三、翻身护理后的效果评估术后翻身护理的效果评估是评价翻身护理操作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判断翻身护理操作的有效性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以促进康复。
本文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体位管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的体位管理,以促进术后恢复。
常用的体位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管理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脊柱得到充分支撑,避免术后患者胸廓变形。
但是在使用仰卧位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适时进行深呼吸、咳嗽等操作,以避免术后感染。
俯卧位可以有效地减少脊柱的压力,使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
但是在使用俯卧位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血压变化,并确保患者在俯卧位时能够正常呼吸。
侧卧位是一个相对较为安全的体位管理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促进康复。
但是在使用侧卧位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身体姿势,尽量避免身体倾斜。
翻身护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翻身护理,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使用两人操作,逐步将患者翻身至另一侧。
在进行翻身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翻身前要告知患者并先进行准备工作,如关节的保护、扶持,保障安全。
2. 翻身前准备好床单及护理用品,做好患者个人卫生保健。
3. 翻身时,要避免患者的头颅、颈部、胸部等受力过大,同时需要注意腿部的屈伸,并确保患者的脊柱处于正确的姿势。
4. 完成翻身后,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妥善处理床单、护理用品等。
综上所述,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是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畸形,常常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是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体位管理是指在手术后的早期,通过合理的体位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一般来说,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保持患肢的相对屈曲,避免过度伸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支撑物,如折叠床垫、支撑枕头等,保持患者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并定期更换体位,防止血流淤积。
翻身护理是指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翻身,以避免长时间的压迫和缺血,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手术后的第一次翻身应在手术结束后的6-8小时内进行,之后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提前准备好床单、护士帮助患者转身、逐渐移动身体等。
还需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合理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术后出血、感染等。
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评价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
2.患者康复的时间。
合理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观察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包括肺部功能的恢复、肢体活动度的恢复等,可以评价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
3.患者的满意度。
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痛苦的过程,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操作和关怀,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就可以评价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
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效果观察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4)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4)实施舒适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及手术完成当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心律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当天观察组心率、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在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手术中的心率及血压,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
标签:舒适护理;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效果观察脊柱手术治疗中,由于长时间的俯卧体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1]。
舒适护理属于一种临床常用的护理形式,更加强调个体化、整体化的创造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在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全身麻醉下俯卧位脊柱手术的临床判定标准,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有心、肾、脑严重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依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7~75岁,平均(42.7±3.1)岁;其中腰椎手术患者12例,胸椎手术患者9例,颈椎手术患者13例。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体位护理分析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体位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采取的体位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各40例的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其体位护理,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给予体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明显更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实施的体位护理,患者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受到的手术影响程度减小,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体位护理;分析脊柱外科手术的关键环节便是体位摆放,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减少、手术顺利进行源于安全有效的体位摆放所起的促进作用。
脊柱外科手术的标准体位是俯卧位,便于操作的同时将术野充分暴露,但是这种体位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有比较大的影响,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压疮,因此有效的体位护理对脊柱外科手术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接受体位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深入探究,并展开如下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给予体位护理干预,该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7-61岁,平均年龄(54.1±0.6)岁;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该组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48-60岁,平均年龄(54.6±0.8)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下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皆为主动参与。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给体位护理,具体方法有:1.2.1正确体位摆放护理人员应当把棉垫、特质俯卧位垫、凝胶海绵垫提前准备好以此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摆放。
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两种不同体位的临床比较
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两种不同体位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患者术后回病房最佳体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舒适度。
方法:将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全麻术后予去枕平卧6个小时、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实验组30例患者术后予抬高10~15°的低枕卧位、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头晕、呕吐的发生及患者舒适度、伤口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术后比较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异常和头晕、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实验组的体位不适、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术后取低枕卧位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让患者更好地度过全麻复苏期。
关键词:卧位;应用;全麻术后随着经济和医学的发展,医疗上更体现人性化治疗,所以临床上为了减少患者痛苦的全身麻醉应用也逐渐增多,麻醉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全身麻醉应用的麻醉药基本能在手术结束后,即被停止使用,麻醉医师在确认病人的意识将逐渐恢复,病人进入复苏期,此时患者回到病房,病人大多数都是嗜睡状,患者生命症状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仍要持续监护,此时临床上患者的体位常规取去枕平卧6h,但该体位患者容易发生刺激性咳嗽和不舒适,体位耐受时间有限,腰背部、臀部疼痛,同时对预防误吸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最佳全麻术后体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在20~65岁的胆囊切除术全麻手术病人60例,男性18例,女性42例。
病例选择为ASAⅠ-Ⅱ级成年全身麻醉、麻醉清醒、术后返回病房即测量生命体征,选择生命体征正常、嗜睡状的病人,若生命体征不正常则筛除。
患者自身没腰椎、背部、头颈部疾病,无心血管疾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不使用镇痛泵。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是术后常规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实验组是术后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改良低卧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均衡可比。
改良侧卧手术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改良侧卧手术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摘要:目的:在手术患者治疗中,探究改良侧卧手术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探究治疗改善措施。
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86位,这86位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根据手术体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侧卧手术体位),观察组(改良侧卧手术体位)。
对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呼吸情况进行对比,探究改良侧卧手术体位的优势。
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采用观察组的摆放时间明显缩短,可以减少患者皮肤受压程度,对患者造成的神经损伤更少,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
结论:采用改良侧卧手术体位,可以使医务人员更方便的进行各种操作,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手术体验。
关键词:改良侧卧手术体位;患者舒适度;影响在手术过程中,侧卧手术位可以方便医生进行各项手术操作,但是常规体位存在一些缺点,就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长期保持一种体位,会导致自己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出现呼吸异常等情况,使患者的神经出现损伤,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负面症状。
因此本次对改良侧卧手术体位进行探究,确定治疗改善方向。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在2018.01月~2020.12月就医患者中,选择86位患者观察,观察组病患43位,年龄在(46.93岁~65.24岁)之间,其中骨科患者有23名,胸外科患者9人,脊柱外科患者11人。
对照组病患43位,年龄在(44.29岁~62.59岁)之间,其中骨科患者有13名,胸外科患者14人,脊柱外科患者16人。
患者选取的标准为:①患者无精神类疾病,可以主动配合治疗。
1.2手术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侧卧手术治疗,将患者麻醉之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转变患者体位至左侧位或者右侧位,将患者的手臂使用支架固定住,防止发生脱落。
观察组使用改良后侧卧手术治疗,将患者麻醉后,在患者胸下放置一块软垫,然后在全身麻醉后,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搬到手术床边,然后根据患者的手术位置,调整患者的卧位,使患者手臂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并在患者双臂下放置软枕,患者腿部呈上下分开的状态,分别屈膝伸直,在患者的腿部、膝部等位置均垫下软枕。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对于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评价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的效果。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是指术后患者在床上的睡眠姿势以及饮食、上厕所等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体位调整。
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镶钉及固定装置的存在,身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管理以减少手术切口的牵拉和压迫,促进切口愈合。
在术后的体位管理中,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侧卧位和俯卧位,因为这些姿势会加大手术切口的张力,增加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在平卧位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调整床垫的高度,使用枕头或腰枕的支撑来维持良好的体位。
还可以采取便携便桶、餐盘等辅助工具,以避免患者频繁起床活动。
翻身护理是指手术后患者在床上的翻身动作,旨在减少运动带来的不适和保持皮肤的清洁和通气。
在进行翻身护理时,要先帮助患者侧翻到一侧,然后再侧身翻动,保持良好的体位。
翻身护理的频率和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来确定,一般来说,每2到3小时翻身一次,早晚各一次。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当的体位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的牵拉和压迫,促进切口的愈合。
术后的切口处于愈合期,体位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良好的体位管理可以减少运动带来的不适,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切口和修复材料的存在,活动范围受限,体位管理能够减少对手术切口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疼痛。
翻身护理能够保持患者的肌肤清洁和通气,预防压疮的发生。
术后的患者由于活动受限,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可能导致肌肤受压,造成压疮。
及时的翻身护理可以减少对肌肤的压迫,保持肌肤的清洁和通气,预防压疮的发生。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对于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效果评价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在侧面呈现弯曲或扭曲的状态。
这种病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来进行治疗。
而手术后的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体位管理及翻身护理是指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调整和翻身护理,旨在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体位管理和翻身护理,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一、体位管理的效果评价1. 减轻患者疼痛感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疼痛,特别是在术后的早期。
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2.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减少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而造成的肌肉压迫,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3. 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通过科学的体位管理,可以使患者保持合适的姿势,有利于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通过定时翻身护理可以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防止压疮的发生术后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容易出现压疮,通过翻身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分布,减少皮肤受压的时间和范围,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3. 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定时翻身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产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 题
参 考 文 献
从 表 2可 以看 出两 组 在 烦 躁 、 肌 肉 酸痛 方 面 存 在 明显差 异 . 对 于颈椎 手 术患 者 术后 给予 3 O度低 半 卧 位 可 以缓 解 颈部 肌 肉软 组织 的疲 劳 ; 有利 于伤 口 引流; 减 轻头 面部 充 血 , 有 利 于止 血 ; 避免 舌 后 坠 , 可 预 防呼 吸道 阻塞并 发 症[ 3 ] 。另外 , 对 于胸 腰椎 术 后取
方 法 等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1 . 2方法 观察 组 : 术后 2 h取 床 头抬 高 3 0度 低半 卧 位: 对 照组 : 术 后常 规平 卧 6 h 。 1 . 3观察 指 标 呼 吸道 异 常 : 术后 2 h用 主观 评分 法
半 卧位 , 现报 道如下 。
1 材料 与方 法
症状 自评 量 表 ( S C L . 9 0 ) , 评 价 患 者舒 适 度[ 2 1 。本实 验
采用 S C L躯 体化 因子 评 分 . 该 因 子主 要 反 映 主观 的 身体 不适 感 , 用 此 表评 定 患者 的烦 躁 、 头痛、 头晕、 呕
卧 位 容 易造 成 的 不适 症 状 , 我 科 对 此进 行 了脊 柱 全 评 估 患者 咳嗽 严重 程 度 。 根 据 咳痰 的 量 评估 咳痰 严 麻 术后 卧位 的改 良 , 由传 统平 卧位 改 良为 3 O度 的低 重程 度【 1 1 。舒 适度 : 术后 6 h听取 患者 的 主诉反 映 , 用
, 两组在烦 躁 、 肌 肉酸痛方 面存在 明显差 异 ( P < 0 . 0 5 ) , 症 。采用 随 机数 字表 法将 全部 患 者分 为对 照 组和 观 2 察 组各 8 7例 , 两 组患 者 年龄 、 性别 、 手术 类 型 、 麻 醉 有统 计学 意义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术后 2 h咳 嗽 、 咳痰 发 生 率 及 排 痰 方 式 对 比
中 国 现代 医 药 杂 志 2 0 1 4年 6月 第 1 6卷 第 6期 MMJ C。 J u n 2 0 1 4, V o l 1 6, N o . 6
・
8l ・
脊柱全 麻术后 卧位 改 良的效果分析
高 明昕
以往 我科 脊 柱 手 术 全 身麻 醉 后 均 采 用 平 卧位 , 但 此 体位 患 者 往往 出现 头 痛 、 头晕 、 咳嗽 无 力 , 主 诉 颈 部肌 肉有 紧张 或牵 拉感 、 全 身肌 肉酸痛 等不 适 , 影 响 了患 者 的舒适 度 。针对 上述 由 于脊柱 全 麻术 后 平
例、 颈 椎 管减 压 植 骨融 合 术 2 2例 、 腰 椎 管 减 压 植骨 2 . 1两 组 患 者术 后 2 h咳 嗽 、 咳痰 发 生 率及 排 痰 方 式
融合 术 5 4例 、 椎 间盘 镜下 单纯 髓 核摘 除术 3 0例 、 胸 对 比见表 1 , 可 以看 出术 后 2 h , 两 组患 者 在排 痰方 式 腰椎 骨折 切 开复 位 内固定 术 4 8例 。 麻 醉方 式 均采用 上存 在差 异 ( P < 0 . 0 5 ) , 有 统计学 意 义 。 吸入 复合 麻 醉 。患者 术前 均意 识 清醒 ,无 麻 醉禁忌 2 . 2两 组 患 者 术 后 6 h S C L躯 体 因 子 评 分 比较 见 表
赵婷 , 吕寒 静 , 邱 忠民. 咳嗽症 状严重 程度评 价【 J J . 中 华 哮 喘 杂
志, 2 0 1 1 , 5 ( 1 ) : 2 6 - 2 9
3 O度 低 半 卧位 能 使腰 肌 放松 , 低半 卧 位使 腰 椎 因腰
肌 牵拉 放松 而成 平直 , 腰椎 的负荷 减 小 , 且半 卧 位 比 平 卧位 更耐 久 . 可减 少 伤 E l疼痛 及 肌 肉酸 痛感 , 从 而
吐、 肌 肉酸痛情 况 。 1 . 1一般 资料 选 择我 科 2 0 1 3年 l ~ 3月脊 柱 手术 全
2 结 果
麻 患者 1 7 4例 , 年龄 l 8 ~ 7 7岁 , 其 中男 1 0 0例 , 女7 4 例 。手术 类 型包 括 颈 椎 骨 折 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术 2 0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 所 以低 半 卧位 能 有 利 于 患 者 排 出 呼 吸道 分 泌 物 , 保持 呼吸 畅 通 , 提 高 治疗 效 率 , 减 少
了 吸痰次 数 。
的影 响 . 但 有 资料 显 示 采取 低 半 卧 位 胃食 管 返 流显 著减 少 。 这是 因为重 力作 用 加快 了食 管 对酸 的清 除 , 降 低 了返 流发 生 的程 度 及 持 续 时 间 , 有 效 降低 了 全
吴文源. 症 状 自评 量 表叨 . 中华 精 神 科 杂 志 , 1 9 8 6 , 1 9 ( 5 ) : 1 杂志 2 0 1 4年 6月 第 l 6卷 第 6期 MM J C, J u n 2 0 1 4 , Vo l 1 6 ,N o . 6
3 讨论
对缓解 患 者烦 躁情 绪 以及 提 高舒 适度 方 面有 积极 的
作用 。本 研究 未 统计 全麻 术 后低 半 卧位 对 消化 系统 从 表 l可 以看 出术 后 2 h , 观察 组 在排 痰 方 式 上
注: 咳嗽 评 分 为 0分 , 无咳嗽 ; 1 分, 偶 有 长 久 咳嗽 ; 2分 , 频 繁 咳嗽 , 轻 度 影 响 日常 活动 ; 3 分, 频繁咳嗽 , 严 重 影 响 日常 活 动 表 2 两 组 患者 术 后 6 h S C L躯 体 因 子 评 分 比较 ( 例)
作者单位 : 2 1 5 0 0 4 江苏苏州 , 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