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4) :2 6~2 7
德国的高校,教师每隔 3 ~ 5年便可享受一次研究年 ,在研 究年 中,教师可 以不承担一学年或更长时间的任何教学工 作 ,专心致志地搞科研。有研究证明,一般工作时间在 5 ~
6年或 2 0年 以上 的教 师更 容易产 生 职业倦 怠感 。 因此 ,学 校不妨引进德国的进修模式 , 提供一次或多次校外进修 的机 会, 这 样 既缓解 教师 心理 压力 , 也 便 于教 师有 给 自己学 习充 电的机会 ,更 好地状 态投 身到 工作 中去 。
3 .建 立发展 性教 师评 价机 制
应改 革教 师 的评价体 系 , 建立 发展性 教师 评价 机制 。这 种机 制不 应是 将教 师评 价 的结 果作 为奖惩 依 据的指 标 , 而是 构建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 以促进教师 自身的发展。 在实施的 过程 中 , 首先要 让教 师充 分 了解学 校对其 的要 求和 期望 , 其 次要 根据教师 自身工作 的意愿和表现来确定教师个人发展 的 目标和 需求 ,最 终为其 提供 岗位 培训 和 自我提 高的机 会 ,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1 3年 第 3 1 期
网络流行语 对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影响
吴晓波 广 州大学华软软件 学院
【 摘 要 】 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 已逐渐融入人们的 日常生活,网络语言也慢慢被人们所接纳 , 尤其是 当 下的网络流行语,其具备新颖、时尚、诙谐 、幽默等特点,在现代大学生群体中受到 了广泛 的关注与喜爱,很多大学生将一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1. 引言1.1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在一段时间内被大量使用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通常具有轻松、幽默的语调,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并被广泛接受。
在当今社会,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载体。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流行语如影随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无形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深入探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寻找应对之策,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省略】。
2. 正文2.1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网络流行语可以增进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和关注度。
通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大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接触到政治信息,了解国家政策和实事,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观念。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幽默风趣,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政治话题产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网络流行语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群体,他们通过分享和评论网络流行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启发,讨论政治问题,扩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网络流行语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些网络流行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这些流行语的传播,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信念。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政治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思想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1. 引言1.1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年轻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流行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和流行,往往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立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针对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的内容,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辨识和抵制一些不良的网络流行语。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舆论引导,提倡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与接受。
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亟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2. 正文2.1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且被大量使用的词语或短语,通常由原创或改编自网络热点、社会新闻、流行文化等内容。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泛令人瞠目结舌。
一条简短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数万甚至数百万人传播和接受,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种现象往往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较高,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一些网络流行语虽然具有娱乐性和幽默性,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因素,比如消极情绪的传播、错误价值观的宣扬等。
大学生在接触网络流行语的也应该擦亮眼睛,理性对待,不盲目跟风。
有关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不受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迁移 转 换 , 潜 水 ( 在 聊 天 群 里 长时 问不 说话 ) 。 如“ 指 ”
是 指第 三类 。 [ 网络 流 行 语 , 名 思 义 , 指 那 些 使 用 率 ,] , 顾 是 比较 高 的 网络 语 言 。 根 据 以上 定 义 , 们 可 以 看 出 网络 流 我 行 语 几 乎 等 同 于狭 义 的 网 络 语 言 。
二 、 络流 行 语给 当代大 学 生思想 政治教 育 网
带来 了挑 战
如 今 网 络 的 发 展 对 思 想政 治教 育 产 生 了很 大影 响 。 当
网 络语 言 是 近 几 年 在 网络 交 流 中 被 网 民 广 泛 使 用 的 语 言 ,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新 现 象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与 是
流 行并 影 响 到现 实 生 活 的 语 言 形 式 , 现 了一 定 的 社 会 时 体 代 特征 , 其 是 经 济 特 征 ” [ 例 如 “ 8 ( 拜 了) 。 ( ) 尤 ,3 86 拜 ” 3 新
第 0 0年 1 1期 2 1 2 3卷 第 1月 1
高 p n e c报 哲 学 社 ( h 学 o h J u n l fHih rC re等 函授 学 d ct n P i sp n oil cecs o ra o g e orso d neE( ai 会 科 l 版 ) a dS c i e) u 0 o y aS n
网络 流 行 语 的传 播 给教 育 者 带 来 不 便 , 不 能理 解 部 分 言 语 信 息 和 融 入 大 学 生 网 络 群 体 , 响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如 影
“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1. 引言1.1 “网红”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大学生群体对“网红”现象的热衷主要源于其渴望追求新潮、时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许多大学生通过追随“网红”来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寻找一种自我认同的方式。
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红”更具亲和力和真实感,能够更好地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引发共鸣和共情。
虽然“网红”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也不乏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网红”过度追求炫耀自己的物质生活,导致大学生产生消费焦虑和攀比心理;一些“网红”传播不良信息或价值观,可能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其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网红”现象变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审慎选择关注对象,拒绝盲目跟风和模仿。
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信息能力较强的群体,其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各种复杂多变的思想文化冲击,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到“网红”等现象的影响,思想观念不够稳定。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高尚情操、正确信仰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网络热词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
浅谈网络热词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摘要】网络热词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热词的定义及常见类型,然后分析了网络热词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热词可以促进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但也可能带来消极价值观和思想倾向。
针对网络热词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热词,可以促进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总结了网络热词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并展望未来网络热词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青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
【关键词】网络热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引言、正文、结论、定义、类型、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负面影响、建议、利用、总结、展望、作用。
1. 引言1.1 介绍网络热词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热词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在青年群体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它们通过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的特点,不仅改变了青年们的交流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
网络热词所传达的信息往往直接反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因此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热词作为时代的新宠,能够引导青年群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国家政策和政治发展。
通过参与讨论和传播网络热词,青年人会增强对社会、国家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网络热词还能促进青年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网络热词的流行和传播,也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文化消费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网络热词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影响。
部分网络热词可能含有不良信息或误导性言论,容易误导青年人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偏见。
过度追求网络热词的流行和炫耀性,可能导致青年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和责任。
如何正确引导青年人对待网络热词,避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红”现象已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红文化的影响愈发显著,这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政治觉醒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一、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众所周知,网红们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色化的内容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被网络热门话题和流行文化所吸引,因此容易受到网红们的言行所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受到网红们的影响。
随着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的流行,大学生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网络内容,而一些风格丰富、内容新颖的网红作品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思想触动。
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的政治觉醒和社会责任感除了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外,网红现象也对大学生的政治觉醒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网络上,一些网红通过表达社会观点和推广公益活动等方式,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一定的启发。
随着一些网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关注社会问题,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学生的政治觉醒。
大学生在追随网红们也会接受到一些公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正能量,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有所促进的。
面对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或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传授网络素养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红现象。
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渠道,开展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可以邀请一些行业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开展相关讲座,通过专业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红现象,提升思想素质和文化底蕴。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一种主流方式。
由此也推出了一些流行语,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传播开来,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交流的共同语言。
然而,这些流行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针对这种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一一进行探讨。
1. 弱化正确价值观网络流行语往往能够以最短的语句,最快地诠释一种情感和思想,从而得到大众广泛的接受。
然而,一些流行语却传达了一些错误和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观,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中的暴力、低俗和封建迷信等。
这会慢慢地弱化大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观。
2. 倡导浅薄思维网络流行语及其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而泛滥的,这也让大学生们习惯了简单马虎的思考模式,失去了深入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3. 缺乏有效性网络流行语的热度通常只有短暂的时间,很快就会被其他流行语取代。
这意味着这些网络流行语并不具有长久的社会价值。
如果大学生们将网络流行语作为思考和生活的主要依据,他们就会漠视其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二、对策1. 强化正确的思想教育学校可以加强正确思想教育,培养每个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校可以引导不同的话题和教育方式,以确保学生们身心健康,正确应对网络流行语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2. 增强深入思考的能力学校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思考深度,实践、独立思考、学习分析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深思熟虑和分析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对问题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分析。
3. 监督网络用语在校内和社会上,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保护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应尤其关注学生们使用的网络语言,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健康的用语,以防止其对学生们的思想和人文环境的破坏。
结语网络流行语无疑是当今时代的一种媒介,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语言迅速地传播了一种思想和文化,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王素斐(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作者简介:王素斐(1988—),女,汉族,山西寿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是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它的发展和普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了解网络语言,并把它合理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网络语言及其传播互联网汇聚了社会大量的信息,全国亿万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跨越时空交流。
它既可以影响人们的求知途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取向,也可以影响人们对国际国内、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逐渐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系统———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从广义上讲是指与网络相关的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所运用的语言符号。
首先,指的是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语言,如C 语言、JAVA 语言、VB 语言等,这是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专业语言;其次,就是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日常交流时的常用语言。
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单独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日常交流时,活跃的网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而创造出来的语言,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并且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语言的使用会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角度看,对狭义网络语言的研究极为必要。
网络语言之所以可以受到广大网民的使用和广泛传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总结创造出来的,具有简洁性、丰富性、时效性等特点,其用法符合年轻人的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
简约性就是用最简单的数字或者符号表达人们的心情或者思想,如以中文谐音来交流的,“7456”表达的是气死我了;“886”表达的是拜拜了;“9494”意在就是就是;“囧”这个字,生动又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尴尬而又纠结的心理状态,这种语言简化了人们日常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摘要】网络语言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交流方式,它的普及和影响日益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
本文从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教育中的运用、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语言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展开探讨。
网络语言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效运用网络语言将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必须积极应对。
【关键词】网络语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运用策略、态度、行为、质量、挑战、效果。
1. 引言1.1 网络语言的普及和影响网络语言的普及和影响是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不仅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也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中。
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深受年轻人喜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在沟通方式上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书面语言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快速传播信息的需求,人们更倾向于用简洁、直接、幽默的表达方式来交流,网络语言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
网络语言的流行也对传统语言习惯和规范产生了冲击,一些新词汇、网络用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使传统语言规范逐渐被打破。
网络语言的普及和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有效运用网络语言,将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高校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普遍和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语言形式,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虽然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娱乐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影响,尤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1、促进大学生思想交流、释放压力和娱乐情趣。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会受到广大年轻人的欢迎,是因为它具有娱乐性和互动性。
通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大学生得以在交流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2、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网络流行语中常常包含着一些非常生动、具体的词语和短语,这些词语和短语通常能够很好地表达大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大学生通过学习使用这些网络流行语,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模糊大学生思想导向。
网络流行语流行于网络社交平台,它通常以反传统、反价值观以及负面情绪等为主题,这样的流行语背后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导向。
受网络流行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world观和观念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且很难去评价其正负性和价值。
2、削弱大学生语文水平和思考能力。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会被广泛传播和流行,是因为它具有简单易学、生动形象、有趣好记的特点,这让大学生在表达时更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中的词句,而非正常的语言表达。
网络流行语的短小精悍,容易让大学生迅速地接受。
但相对的,这也会让大学生逐渐丧失语言思考、文字表达能力等。
使得大学生掌握的都是短小精悍的词语和短语,而不能够进行系统化地表达和思考。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分辨能力。
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组织社会实践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大学生提高价值判断和辨别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抵御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另类的文化现象并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从贴吧到微博再到今天的抖音,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出来,不仅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夸张有趣,也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丰富多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流行语所承载的信息含义也逐渐变得复杂,有些流行语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意识甚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这是因为网络流行语所包含的一些特殊含义往往需要熟悉网络文化的人才能够理解,而这很可能使得那些没有接触过网络文化的人感到陌生和无法适应。
例如,“蓝瘦香菇”这个流行语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对于那些不喜欢在网络上对话或在不太研究流行语的人来说,这样的流行语可能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语,甚至会误导他们的想法。
网络流行语也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它们经常通过戏谑或讽刺的方式来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言论或观点,这也有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
虽然大多数网络流行语和言论都是无害和无害的,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将这些言论和观点误认为是真实的,从而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佛系”这个流行语一度风靡,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句脱离现实的话语,但是这样的言论将态度、行为和思想等事物混为一谈,这可能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和态度。
然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开放和包容。
例如,“全网最好看”,虽然本身只是一种自我吹嘘的表达方式,但是它也促进了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自信心。
网络流行语也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
这是因为网络流行语通常是来源于社交媒体或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的一些热点事件或话题,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想象空间。
例如,“波多野结衣”这个流行语源于互联网上一部日本AV女优的作品,但这个流行语也引发了许多年轻人的创意和创造力,他们创作出了各种类型的音乐、视频、图片等。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以其简洁、幽默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
年轻人对于具有娱乐
性的事物更加感兴趣,网络流行语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网络流行语通常使用简短而有趣
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传递信息更加高效、生动。
大学生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学习、
分享和使用网络流行语,这样的流行语就成为了大学生们的交流方式和话题女王。
网络流行语承载着一定的时事和社会关注点,可以传递一些社会热点和价值观。
网络
流行语往往与当前的热点事件、社会话题相关,它们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表达出一些社
会现象和价值观。
这也意味着,通过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们可以获取到一些时
事信息和社会意见,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也加深了对这些事件和话题的认识。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些网络流行语内容可能有违社会公德和
道德底线,过分追求搞笑和突破常规的方式,导致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强调。
网络流行
语的流行和更新速度快,人们容易跟风和盲从,缺乏对流行背后逻辑和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深刻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它带来了娱乐和创新的体验,
也传递了时事信息和社会关注,激发了大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
我们也要注意网络流行
语存在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加深对其背后含义的理解,避免盲
从和价值观偏乡。
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网络流行语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好地
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和道德建设。
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语言的互动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影响。
本文提出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建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总结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可以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影响、关系、应用、挑战、引导、互动关系、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研究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还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针对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
研究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的双向互动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网络语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作为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受网络语言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更加关注网络语言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如何正确理解、使用和引导网络语言,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1. 引言1.1 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尚性、快节奏、简洁性、符号性和包容性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网络语言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和群体覆盖面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认识和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终身继续学习、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意识和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政治坚定的社会栋梁之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统一。
2. 正文2.1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普及使得高校师生更容易接触和接受各种新概念和观点,从而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促使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通过网络语言传播的信息,高校师生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社会热点和政治事件,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政治意识。
网络语言的丰富多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通过网络平台,高校师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看法,参与各种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和创新意识。
网络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幽默风格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网络语言的社交特性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策略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并流行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网络词汇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语言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运用策略。
1. 形式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网络语言具有形式丰富、新颖生动的特点,常常以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
这种形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接受度。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利用网络语言进行教育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育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 及时性强,传播效果显著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息实时更新,可以迅速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
通过网络语言,高校可以及时响应社会热点事件,传达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网络语言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节奏,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 促进交流互动,增强教育效果网络语言通常是以小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这种交流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网络语言的互动性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善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高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网络语言形式,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与现实问题,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网络平台,高校还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话题的讨论、分享与互动,激发学生的思想,在网络语言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2. 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思政教育形式不同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量身定制网络语言教育内容,拓展思政教育形式。
在法律专业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网络语言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传达;在文学专业可以通过名著解读和创作分享等方式,将网络语言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增加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内容的消化和再创造,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1. 形成狭隘的审美观念网络流行语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和娱乐性,往往以夸张、夸张和过度修饰的语言表达方式吸引大众眼球。
这些流行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形成一种狭隘的审美观念,使他们更倾向于接受表面化、流行化的信息,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知。
2. 淡化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传播一些轻松、愉快、玩世不恭的言论,这种言论往往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有所淡化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理解。
3. 降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网络流行语往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倾向于关注网络上的娱乐内容,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这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针对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通过挖掘和宣传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表达和传播,塑造良好的网络传播氛围,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审查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
3. 提升网络素质为了有效遏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我们应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使用网络,审慎辨别信息,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变得愈加普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娱乐和乐趣,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不可忽视。
网络流行语具有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特点,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对时事、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996”工作制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也流传着许多相关的段子和表情包,这些流行语让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进而增强了他们对劳动法律、社会公平等问题的认识。
其次,网络流行语也可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网络流行语过于消极、负面或者侮辱他人,容易引发负能量和煽动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健康。
例如,有些网络流行语嘲讽部分职业,或者涉及不道德、低俗等话题,这些流行语容易引起青年学生对价值观的混淆或干扰;有些流行语将丑化文化变成了一种“潮流”,这种讽刺反讽的风格,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文化体系的底蕴和内涵。
最后,要注意的是,优秀的网络流行语应该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积极向上等特点,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理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挖掘和引导这些积极向上的网络流行语,通过教育进行对话、引导和互动,以促进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法治精神、文化底蕴等重要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还需让学生了解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背景、传播影响和社会意义,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欣赏和发掘网络文化和互联网思维的深度内涵,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郭胜华
【期刊名称】《知与行》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由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的网络流行语使社会语言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为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分析网络流行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重影响,高度重视语言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过程中青年人价值的提升.在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合过程中,需要全体师生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文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监管机制建设和外围环境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要时刻关注校园中网络流行语的更迭趋势,并科学分析网络流行语映射出的青年学生的心态变化,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病变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郭胜华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6;G2
【相关文献】
1.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J], 周祎
2.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 [J], 陈惠珍
3.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J], 郭胜华;
4.高校思政理论课引入网络流行语教学的策略\r——《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影响》调查报告 [J], 韩小香;何淑丽
5.网络流行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2006-2019年《咬文嚼字》公布的网络流行语为例 [J], 陈萍;郑罡;刘淑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作者:郭胜华来源:《知与行》2016年第11期[摘要]由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的网络流行语使社会语言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为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分析网络流行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重影响,高度重视语言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过程中青年人价值的提升。
在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合过程中,需要全体师生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文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监管机制建设和外围环境建设。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要时刻关注校园中网络流行语的更迭趋势,并科学分析网络流行语映射出的青年学生的心态变化,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病变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环境[中图分类号]G416; G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11-0097-05流行语作为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内容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形式,在语言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辞海》一书对“流行”一词的解释为“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
当我们将此概念广泛依附于语言艺术时,便产生了流行语,即“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的语言形式”。
然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难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的理论概括。
其基本意义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领域被网民自发使用的、最活跃的、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的并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1]。
在网络时代下,合理规制网络语言环境,取其利驱其弊,将网络流行语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然会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高潮。
一、网络流行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二维解析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能够在高校以及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语言系统并不处于密封的社会环境之中,总要不自觉地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二维解析必然离不开对网络流行语特点的深度挖掘。
与一般语言形式不同,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娱乐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它更侧重于情绪宣泄和感情流露,而且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和主观意愿。
结构简单、传播迅捷、使用随意、极具主观色彩等特点,使其成为网络文化和快餐经济时代不可缺少的文化产品。
同时,网络流行语以简洁明了的沟通方式不断满足着年轻人的社交需求,甚至在影响青年人价值转换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流行语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流行语是语言文字系统中最新颖、最灵活、极具生命力的价值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离不开当前特殊的网络环境。
网络流行语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重要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强化师生互动效果和课堂活力。
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生活,涉及领域十分广阔。
将网络流行语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为教育者提供了拉近师生关系的语言形式,也为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价领域。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网络流行语不仅能够激发教学活力,而且能够作为课堂教学的得力辅助工具。
第二,有利于缩短高校学生的社会认知时间。
社会热点类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体现了我国网民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也有利于社会公民通过网络流行语进行正确的价值评判。
在快餐文化的刺激下,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娱乐经济的干扰,在某些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意义认知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社会大众对这些热点新闻的正面评价。
大部分青年学生也能通过这些正面评价及时获得正面反馈,由此构成了青年学生网络围观的正能量。
第三,有利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并传播的、反映师生成长和价值观念的一系列精神支柱的总和。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逐渐成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行为主体,并开始主动承担起弘扬校园文化特色的责任。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的文化产品,必然会以各类噱头融入校园活动中,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内在压力。
适度宽松的网络语言环境,满足了广大网民在虚拟空间调侃自我和释放抑郁情绪的精神需求,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发泄通道。
广大青年学生在管控自我话语权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个性化、差异化的心理欲望,使追求理解和共鸣的青年学生更加团结,填补了网络世界造成的人际交流的空白,为他们追求共同的事业找到了合理的方向和渠道,另外也减轻了高校对缓解学生内心压力而产生的成本支出。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共鸣和理解也扩大了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二)网络流行语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进程网络语言层出不穷,信息碎片化高度发达,凸显出信息输入与字数限定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传统语言文化的加工改造。
网络流行语作为基础语言构建的异化形式,在青年人的价值选择和语言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巨大挑战。
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利于提高师生的语言素质。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自有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然会对某些社会群体产生客观的影响。
从语言结构和文字逻辑来看,某些网络流行语随意性太强,语言规范极不严谨,严重破坏了汉字本身的逻辑和魅力。
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汉学文化的变相侵略,甚至是人类语言文化的退步。
从网络流行语造成的社会影响来看,网络流行语与语言文字要义极不相符,甚至完全背离,由此导致语言交流能力的弱化。
粗俗用语开始在社会大众日常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严重影响了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修养。
第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体社会风气的集中反映。
网络文化开放性的特点和匿名无约束的现实状况,使得网络低俗用语开始逐渐侵占网络流行语大局。
人们在享受网络日新月异变化的过程中,“基于网络原生、多种形态的低俗词语或表达方式便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并借助网络传播的威力,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语,反过来又对现实语言环境产生影响”[2]。
这种恶意的侵犯,不仅反映出某些社会群体的亚健康心理,也折射出我国在规范网络语言环境环节存在较大漏洞。
这种肆意的网络进攻,对高校语言环境的影响在短时期内也是很难消除的。
第三,不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流行文化加快了校园文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师生的精神状态。
网络流行语本应提高人的道德素养,然而,网络流行语中许多充斥着低俗、色情、暴力的语言词汇,不仅严重污染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纯洁和意蕴,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吞噬校园生活和精神文化,极大地损害了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的伦理道义。
另外,网络低俗用语在危害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养成轻率随意的行为习惯,甚至加剧了学业压力产生的浮躁情绪。
当然,网络低俗用语对校园文化造成的伤害远不止这些。
二、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将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比较分散。
如何在保证基本教学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性的基础上,让网络流行语切实发挥“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作用,需要多方面的慎重考虑和选择。
(一)引导师生辩证认识网络流行语文化网络流行语虽然得到广大青年师生的认可和支持,但某些流行语却隐含着低俗丑陋的韵味,极大地破坏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内敛和沉稳,并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流行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选择并使用网络流行语,须站在当前的网络背景下,综合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逻辑及社会推广的技术条件和文化需求,坚决避免不加分析全盘否定的工作态度,也反对毫无甄别的滥用和推崇。
同时,要主动建立与广大师生的对话体系,使那些具有鲜明时代性、广泛代表性、强大号召力的流行语能够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服务。
另外,要提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精神,避免一知半解甚至有意曲解。
只有在合理语境下使用最恰当的网络流行语,才能充分表达文字意蕴,展现网络流行语独有的韵味。
如果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以尊重、包容、平等、博爱的工作态度看待网络流行语,广大师生能够在客观、公正、理智、主体性的基础上使用并推广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出人意料的变化。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在讨论社会实践活动时,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契机,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充实校园生活。
将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切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和传播,而且能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辨别分析能力,为开展网络教育行动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提高利用网络流行语开展教育实践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根据时局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不断改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实践,以强劲的理论引导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提高利用网络流行语开展教育实践的能力,关键在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全民围观”时代,各界网民参与网络互动的意愿愈发强烈,新闻事件的评论和传播无形中凝聚成一张不规则的网状架构,群体化信息特征明显才能制造网络舆论的旋涡。
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保证定位准确、体裁独特,才能形成多方位的立体教育阵地。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网络信息走向,借助新媒体和流行社交软件的信息交互功能,笃守正道,以新制胜,不断推动网络流行语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融合发展。
其中,鲜活的网络实例更能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评判。
如里约奥运会期间,澳大利亚游泳选手马克·霍顿恶意嘲讽中国游泳选手孙杨服用禁药,给孙杨本人和中国体育带来恶劣影响,由此网络上流传出“做人不能太霍顿!”的网络流行语。
以此为鉴,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实在的案例引导,将枯燥的教育环境变为自由的辩论阵地,将灌输式教学变为引导式研究,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舆论事件的评判和辨析能力,也增强了受众对价值输出的正确认识。
另外,精确选择、精准掌握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的重要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注意度的把控,合理控制网络流行语的时机和节奏,在开展引导式教学时不能随意宣泄主观情绪,更不能有意渲染网络评论的力度,而必须辩证看待、正面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