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测》单元检测 同步练习1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一、填空:1、像蜡烛熔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_形态_发生了变化。

2、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_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_新物质_。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_甜_,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_可逆的_。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_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可逆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_温暖、潮湿。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寒冷_、干燥。

7、鲜牛奶呈乳白_色,具有浓浓的奶香味。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形态的变化__。

另一类是_产生新物质的变化_;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__形态的变化_。

9、物质的变化有的是可逆的变化,有的是不可逆的变化。

10、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或盐_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水、空气,防止酸或盐的腐蚀。

11、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

则白糖熔化属于可逆的变化;白糖变黑属于不可逆的变化。

12、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

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有新物质生成。

1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爆炸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

二、选择: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B 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C 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D 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C )A 在空气中的一半B 在水中的一半C 空气和水交界处D 无法确定3、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 )A 蜡烛熔化B 铁块变铁水C 馒头发霉D 木条折断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 白糖加热至焦黑B 木材做家具C 火柴燃烧D 食物消化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B )A 形态变化B 不可逆变化C 可逆变化 D无法确定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C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7、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水泥遇水实际上(A )A 生成新物质B 没有生成新物质C 无法确定8、下列是向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C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C出现粘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

苏教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A卷(含答案)

苏教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A卷(含答案)

苏教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A卷一、填空题1.铁在(______)和(______)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2.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

4.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______)变化。

5.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________和_________。

6.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做(______)变化。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______)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产生的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

8.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接触,生成了新的物质,故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像这类的变化还有将鸡蛋放入__________中,产生气泡等,而像木棍的折断、白糖的熔化,这些都是_________变化。

二、选择题9.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10.铁钉在潮湿处和水中的生锈速度是()。

A.一样的B.在潮湿处快C.在水中快11.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A.有光泽B.红褐色C.能导电12.用()的方法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

A.经常冲洗B.在易上锈处抹些黄油C.车胎气保持充足13.在自制柠檬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

A.小苏打B.水C.色素14.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

A.缺水的沙漠B.潮湿的森林C.干燥的高原15.下面哪种变化产生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A.蜡烛燃烧B.打开汽水瓶盖产生的气体C.呼吸时产生的气体D.植物的光合作用16.下列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馒头发霉B.铁块变铁水C.蜡烛融化17.下列能够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是()。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6HCl=KCl+3Cl2↑+3H2O中,生成13.44L(标准状况)Cl2转移电子数为AB.标准状况下,和2混合后,原子总数小于2NAC.足量的MnO2与一定量的浓盐酸反应得到1molCl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则生成AgCl的物质的量为2molD.56g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的H2的体积为含有的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C.17gN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D.N2和CO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28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 NA个Fe3+B.1LpH=4的醋酸中有4NA个H+C.标准状况下,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D.1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为2NA个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CO和N2的体积相同,则下列它们的()一定相同。

(1)分子数(2)原子数(3)密度(4)质量(5)物质的量A.只有(1)(5)B.只有(1)(2)(4)(5)C.只有(2)(3)(4)(5)D.(1)(2)(3)(4)(5)5.下列变化中,不能够通过两种物质之间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A.Fe(OH)2→Fe(OH)3B.SiO2→CaSiO3C.Na→Na2O2D.FeCl3→FeCl26.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某物质X与H2,前者质量是后者16倍的是( )A.CH4B.H2O C.S D.O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100mL1mol/L的MgCl2溶液比溶液的导电性强C.NH3溶于水后,溶液能够导电,但NH3是非电解质D.Cu和NaOH溶液均能导电,故Cu和NaOH均为电解质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解析版)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解析版)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转化: 铜“铜绿” 甲Cu (OH )2 乙Cu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绿”属于碱B .乙可能为氧化铜C .④一定为复分解反应D .⑤一定为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 “铜绿”为碱式碳酸铜,为盐类物质,选项A 错误。

B.由()2Cu OH Cu −−→−−→−−→−−→−−→①②③④⑤铜“铜绿”甲乙可知,②为铜绿与酸反应生成铜盐,③为铜盐与碱反应生成()2Cu OH ,④可能为()2Cu OH 受热分解生成CuO ,也可能为()2Cu OH 与酸反应生成铜盐,⑤可能为CuO 被还原生成Cu ,也可能为铜盐被比铜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生成铜。

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可能为CuO ,选项B 正确;C.④可能为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选项C 错误。

D.⑤可能为CO 还原CuO 生成Cu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D 错误。

答案选B 。

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 3、NaHSO 4、KH 2PO 4、KHPO 4等。

已知 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3PO 2属于二元酸B .H 3PO 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属于正盐【答案】D【解析】A.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故A错误;B.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故B错误;C.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D.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单元同步检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及解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单元同步检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及解析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单元同步检测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A.二氧化碳B.铁C.水D.氧气2.下列叙述属于CO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B. 无味C. 难溶于水D. 能燃烧3.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B.C. D.4.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将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C.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连接仪器D.取用固体药品6.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有毒化学药品上要张贴的标志是()A.B.C.D.7.下列变化中,与其余三种变化本质上不同..的一项是()A. 切割玻璃B. 铁水铸锅C. 食物发霉D. 石蜡融化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A.AB.BC.CD.D9.实验安全最重要。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易燃易爆物品与其他物质混存B.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D.酒精灯被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砝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4.5gC.15gD.14g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____)A. 铁丝弯曲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________1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

(4)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Cu B.熔融的氧化铝C.稀硫酸D.葡萄糖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泥水C.稀豆浆D.NaCl溶液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3KNO B.Cu C.NaOH溶液D.乙醇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H4+所含质子数为10NAB.2克氦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D.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为2N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⑤树状分类法是唯一能表示物质分类的方法A.②B.②④⑤C.②③D.①③④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苛性钠、熟石灰、纯碱均属于碱 B.C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次氯酸、氢硫酸、磷酸均属于含氧酸 D.NH4Cl、NH4NO3、CO(NH2)2均属于铵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B.常温常压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22.4LC.常温常压下,1 mol Cl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1023D.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非电解质的是A.CuCl2、CH3COOH B.苏打水、酒精C.BaSO4、SO2D.KOH、Cl29.已知:①6.72 L NH3(标准状况下) 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 g CH4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下,11.2L甲烷与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小于2NAB.标准状况下,2g氢气的体积与78g苯的体积是相等的C.2.3g钠被O2完全氧化时,钠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1NAD.常温常压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1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甲基中含有 7NA个电子B.31 g白磷中含有NA个P-P键C.标态下,22.4L臭氧中含有NA个氧原子D.10.6 g Na2CO3固体中含0.1 NA个CO32-离子1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质量比为4:5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 11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量.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稀醋酸溶液中缓慢通入NH3,溶液中+3c(H)c(CH COOH)的值增大B.298K时,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则其ΔH<0C.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 D.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二、实验题15.某学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1)①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量气管的最大测量体积为50mL(假设条件为标准状况),则取金属镁条(设纯度为100%)的质量不超过______g;(精确到0.001)(3)实验结束,在读取数据前必须:a冷却,使温度恢复到原来状态;b_________________;(4)该学生实验时称取镁条0.051g(已除去氧化膜),实验结果收集到气体48.00mL(已换算到标准状况,其他实验操作均正确),根据实验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三、计算题16.(1)含有6.02×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含有0.4 molAl3+的Al2(SO4)3溶液中所含SO42-的个数是________(2)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 mol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3)要使NH3与CH4含相同数目的H原子,则NH3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2O,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如将a g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则n=________.(5)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X与H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4:1,则气体X的分子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17.现有C2H4(乙烯)和O2两种气体.(1)两者的质量相等时,在标准状况下,①体积比为________;②密度比为________;③分子数比为________.(2)在相同状况下,当两者体积相同时,①质量比为________;②密度比为________;③分子数比为__________.(3)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时,①体积比为________;②密度比为________;③质量比为________.18.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求烧瓶中空气和氨气体积比.(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________四、推断题19.已知X 为中学化学中一种常见的盐,F 为淡黄色固体;M 、N 为常见的金属,N 的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可用它来制造耐火坩埚和耐高温试验仪器;H 为气体单质,D 为无色气体,D 在空气中会出现红棕色,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N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F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4)写出X 与F 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5)3500 mL KNO 和X 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解后溶液中()H c +为____________________-1mol L ⋅ 20.有一种矿石,经测定含有镁、硅、氧三种元素且它们的质量比为12∶7∶16.(1)用盐的组成表示其化学式: ___________.(2)用氧化物的组成表示其化学式: _______.(3)该矿石的成分属于________(填物质的分类).(4)写出该矿石(氧化物形式)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参考答案1.B 2.C 3.A 4.D 5.A 6.B 7.A 8.C 9.B 10.D 11.D 12.C 13.A 14.B15.装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边形成液面高度差,静置,液面高度差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0.053 调节量气管,使量气管与漏斗中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23.80 装置气密性不良,可能漏气;(或镁条的氧化膜去除不尽;……等合理均可)16.0.5 3.612×10230.4 4∶3 (a-b)M/18b CO、N217.8∶7 7∶8 8∶7 7∶8 7∶8 1∶1 1∶1 7∶8 7∶8 18.1:519.Al2O32++Na:O:O:Na-⋅⋅⋅⋅⋅⋅⋅⋅⎡⎤⎢⎥⎣⎦2Al+Fe2O3 高温 2Fe+Al2O3②④ 2Cu2++2Na2O2+2H2O = 2 Cu(OH)2+O2↑ + 4Na+ 4OH-— 4e-=O2↑ +2H2O 或 2H2O — 4e-=O2↑ +4 H+ 0.420.Mg2SiO42MgO·SiO2硅酸盐2MgO·SiO2+4HCl=2MgCl2+2H2O+SiO2。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实验室利用NaOH 固体配制480mL0.1mol·L -1的NaOH 溶液时,以下操作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 .用滤纸称量NaOH 固体B .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 .将容量瓶中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的过程中,不慎有少量溶液溅出2.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

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 2SO 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 .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加入碘水不变蓝C .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 .加入碘水变蓝色3.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B .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 .选用分液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4.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量筒量取5.90mL 浓硫酸B .将3FeCl 饱和溶液滴入NaOH 溶液,制备()3Fe OH 胶体C .将NaCl 溶液蒸发结晶获得NaCl 晶体D .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2CO 饱和溶液,接通电源后导电,可证明2CO 是电解质5.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 .使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D .用镊子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6.实验室模拟从废定影液[含Ag(S 2O 3)3-2和Br -等]中回收Ag 和Br 2的流程如图所示,流程中涉及到的操作对应的实验装置错误的是A.过滤B.萃取分液C.灼烧D.蒸馏7.下列实验装置及相应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可用于配制250ml 0.100mol/L硫酸溶液时定容操作B.图乙可用于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后,直接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C.图丙可用于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D.图丁可用于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1mol/L的NaCl溶液4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为A.500mL,29.250g B.450mL,26.325gC.500mL,26.325g D.250mL,26.325g9.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钠的性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不锈钢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1)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1)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用苯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子打开B.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在苯溶液中呈紫红色D.分液时,待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尽后,接着从下口把碘的苯溶液流入另一个烧杯2.将V L浓度为0.3mol/L的盐酸浓度扩大一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将溶液加热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C.加入3mol/L的盐酸0.2V L,再稀释至1.5V LD.加入等体积0.9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3.下列判断或叙述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D.某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 B C D装置目的制取()2Fe OH沉淀将2Zn Cu Cu++=2Zn++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分离苯和硝基苯测定224Na C 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A B.B C.C D.D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CO2(SO2):饱和NaHCO3溶液B.NO(NO2):水C.Fe(OH)3胶体(FeCl3):NaOH溶液D.Cl2(HCl):饱和NaCl溶液6.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6nn mAlFe OH Cl-⎡⎤⎣⎦,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

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金属铁、铝及其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取PAFC: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AFC因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而能净水B.往甲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溶液一定呈血红色C.试剂X具有氧化性D.乙溶液一定不呈强碱性7.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2006年10月16日宣布,该实验室科学家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利用俄方的回旋加速器设备,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297118Og,并观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时间。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检测题1doc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检测题1doc

第三章物质的量检测题(一)一、选择题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5∶16 C.2∶3 D.3∶22..拟晶Al65Cu23Fe12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将相同质量的此拟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物质的量关系为()A.n(盐酸)<n(稀硝酸)<n(烧碱)B.n(烧碱)<n(盐酸)<n(稀硝酸)C.n(烧碱)<n(稀硝酸)<n(盐酸)D.n(稀硝酸)<n(烧碱)<n(盐酸)3.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①中溶解了8.4 g FeB.原混合物总质量为105.6 gC.硝酸的浓度为4 mol/LD.④中V=67204.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①:2.7g Al X溶液Al(OH)3沉淀方案②:2.7g Al Y溶液Al(OH)3沉淀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mol/L,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现有MgO和Fe3O4的混合物7.6g,向其中加入1mol·L-1的H2SO4溶液100 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15.2 g该混合物用足量CO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A.13.6g B.12g C.6g D.3.2 g6.有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VL,将它均分成两份。

2022-2023学年上海高一上学期化学同步讲练(沪科新版)1-3-4 物质的检验(教师版)

2022-2023学年上海高一上学期化学同步讲练(沪科新版)1-3-4  物质的检验(教师版)

1.3.4 物质的检验【问题1】厨房里有四瓶液体:食醋、酱油、麻油、料酒,你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引入观察法)【问题2】这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都有特殊的颜色,利用这个特性能检验某些金属元素吗?(引入焰色反应)【问题3】有三瓶溶液: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怎么检验最方便?(引入显色法)【问题4】怎么检验这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已知自来水中含Cl-)?(引入沉淀法)【问题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验证一下。

(引入气体法)学习聚焦知识精讲知识点01 观察法通过观察某些物质的物理状态、颜色、气味、溶解度以及它们水溶液的酸碱性等,可对这些物质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

如,固体的检验有如下的观察方式:【即学即练1】有一份样品,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CuSO4、BaSO4、FeCl3、KOH、NaCl、CaCO3。

对该样品进行初步测试后,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

分析该白色粉末是什么物质。

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案】FeCl3是棕色固体,BaSO4、CaCO3不溶于水,CuSO4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再根据溶液呈强碱性,可以判断该物质是KOH。

知识点02焰色反应许多金属或者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种反应叫做焰色反应。

例如,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钙的焰色为砖红色,铜的焰色为蓝绿色等。

根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以快速确认相应金属元素的存在。

说明:①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

例如,无论是单质钠,还是钠的化合物,焰色都是黄色。

②焰色反应也与实验环境无关。

例如,钠在空气中或在氯气中燃烧,火焰都是黄色的。

③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把钠元素的黄色滤去,从而去除钠的干扰。

④如果焰色反应呈黄色,钠元素肯定存在,钾元素也可能存在。

【即学即练2】(上海市华实高中期中)节日燃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反应”的原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某样品的焰色颜色为黄色,则该样品仅含有钠元素D.焰色反应时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再蘸取样品灼烧【答案】B【解析】选项A,焰色反应应属于物理变化,A错。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解析版)重难点一分子的构成1.把系有棉线的铁丝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肥皂泡,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引起棉线被拉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甲2.小科在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做了如下实验;(1)图甲是演示液体扩散现象的装置。

最初两种液体A和B的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为了更好地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重无规则运动,开始时▲(填“A”或“B”)是密度较大的液体。

(2)如图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人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说明▲。

(3)如图丙所示,在铜丝框上宽松地系一根细棉线,再浸人肥皂水中慢慢地提起,框中会形成一层肥皂膜,用手指戳破一侧的肥皂膜,你会观察到▲,该现象说明▲。

重难点二密度的分析与应用3.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kg/m3C.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gD.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质量为4kg时,a的密度是4×103kg/m3B.体积为1m3时,a、b、c的质量依次变小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c 物质的密度最大重难点三物质的比热5.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升高温度较小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D.温度低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6.小金根据表中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J/(kg·℃)水 4.2×103冰 2.1×103酒精 2.4×103沙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不变B.煤油和冰的比热相同,所以比热不是物质的特性C.100g 的铝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铝温度变化较大D.同温度的100g水和200g 煤油升高到同一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不同重难点四物态变化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题 (含答案)doc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题 (含答案)doc

2022-2023年度教科版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题(含答案)doc一、选择题1.将铁钉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该物质与铁锈颜色很像,判断该物质是铁锈B. 该物质与铜颜色很像,判断该物质是铜C.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该物质,发现该物质能导电,判断该物质不是铁锈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打开冰箱门后有白烟B. 糖加热变黑色C.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3.“把易拉罐压扁”,“水结冰”,这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B. 物质的成分都发生了改变C. 物质的颜色都发生了改变4.下列物质变化归类正确的是( )。

①土豆切成丝②钢铁生锈③酒精挥发④海水晒盐⑤面包发霉⑥大米酿酒⑦火柴燃烧⑧米饭上滴碘酒⑨水沸腾⑩玻璃破碎A. ①③④⑦⑨都属于物理变化B. ②⑤⑥⑦⑧都属于化学变化C. ②⑤⑥⑧⑨都有新物质产生5.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无法确定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纸张燃烧C. 水结冰7.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B. 在铁钉上抹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8.将一张纸对折,这种变化属于( )。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轻重变化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 只有空气B. 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的结果C. 只有水分10.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12.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生成,这就是铁锈。

13.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

14.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5.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变化和变化。

16.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17.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变化和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训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一、选择题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咀嚼馒头感觉到甜,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

A. 糖B. 甜蜜素C. 淀粉3.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两个变化不同的是( ) 。

A. 轮胎爆胎B. 蜡烛燃烧C. 蜡烛融化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打开冰箱门后有白烟B. 糖加热变黑色C.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5.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无法确定6.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

A. 继续燃烧B. 马上熄灭C. 火苗变小,然后熄灭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纸张燃烧C. 水结冰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 刷油漆B. 抹油C. 放入盐水中9.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留有的液体()。

A. 全部是白醋B. 全部是水C. 含有新物质的液体10.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铁水变钢锭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门的区别在于。

14.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有层红色的物质附着在铁钉表面,这种物质是。

1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

16.我们加热白糖,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炭化属于变化。

17.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18.蜡烛、木头燃烧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

19.玻璃破碎之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或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能或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物质的检测单元检测同步练习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8.50 mL稀盐酸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C.为测定某溶液的pH,将pH试纸润湿后浸入待测溶液,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D.用渗析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NaCl2.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D.已知I-3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4.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那么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C.Fe2+被Br2氧化为Fe3+D.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5.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与口感和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如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②用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③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④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

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 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7. 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 5瓶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4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表达中错误的是( ) A.若3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B.全部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后加入的是NH4NO3溶液C.1支试管出现气体,2支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D.若只有2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 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二溴乙烷和二甲苯9.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 )10. 有a、b、c、d、e五种无色气体,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a和b相混合气体变为红棕色②c和d相混合产生白烟③c、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溶液④b、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b、c、d、e可能依次是 ( )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2C.NO、O2、NH3、HCl、SO2D.HBr、Cl2、NH3、H2S、C2H4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

现有10.8 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与足量18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最多可放出0.6 mol H2B.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HNO3溶液反应,最少可放出0.45 mol H2C.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 mol之间D.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 mol之间12.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50 mL盐酸50 mL盐酸50 mL盐酸m(混合物质量) 9.2 g 15.7 g 27.6 g V(CO2)(标准状况)2.24 L3.36 L 3.36 L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1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A 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00 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 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14. 由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3>V2>V1B.V3=V2=V1C.V3>V2=V1D.V1=V2>V315.下列制取、检验、提纯或保存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①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Fe+②用植物油、NaOH溶液制取肥皂③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取Fe(OH)3胶体④用焰色反应检验K+时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⑤液溴用水液封后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⑥向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再分液,提纯乙酸乙酯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12分)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质检部门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验主要包括如下步骤:①配制0.01 mol·L-1、0.008 mol·L-1等一系列浓度的[Fe(SCN)6]3-(红色)标准比色液。

②样品处理:③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比色管中,加入稍过量的KSCN溶液,并稀释到10 mL。

④比色,直到与选取的标准颜色一致或相近即可。

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100 mL 0.01 mol·L-1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脱色过程包括加入:________(填脱有机色素的吸附剂名称)→搅拌煮沸→冷却→____________(填操作)。

(3)比色法确定待测液的浓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其补铁剂是由乳酸[CH3CH(OH)COOH]与铁粉作用生成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Ag++2CN-===[Ag(CN)2]-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5)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 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 00 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 m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________mg·L-1(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10分)某学生欲测定味精中食盐的含量。

(1)下面是该学生所做的有关实验步骤,请填写所缺的实验步骤②和④。

①称取某牌号的袋装味精样品5.0 g,并溶于蒸馏水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9 g。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