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舒远招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阅读书目清单(推荐)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阅读书目清单(推荐)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阅读书目清单(推荐)
应新入学学弟学妹之需,特邀19届、20届7个二级方向的直系在读研究生,就本方向所需要的一些基本书籍、拓展书籍等做了如下整理,内容繁多,师弟师妹们有选择进行阅读。

以下书单有老师推荐、直系研究生推荐、网络高频推荐,经此统筹整理如下。

七个二级方向的书单不区分前后顺序,供大家参考:
感谢玉谿生师兄、须弥师妹、小红参师妹、无中有师弟、小张师弟、小周师妹、楚明钦师弟分享!以上书单供大家参考!祝大家读研顺利!
湖师大哲学考研
2021年4月9日星期五。

国外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

国外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

国外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一、参考教材类1.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俞吾金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张一兵胡大平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5.曾枝盛主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5月7.张一兵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第二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8年8.曾枝盛著《20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9.鲁克俭著《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10.王东著《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11.俞吾金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2.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东方出版社,2004年13.陈学明编《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4.徐崇温著《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人民出版社,2008年二、徐崇温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33种重庆出版社第一批书目:1,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美)悉尼·胡克著徐崇温翻译2,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匈)卢卡奇著张西平翻译3,交往与社会进化(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翻译4,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美)威廉姆·肖著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翻译5,处在21世纪前夜的社会主义(南)尼科利奇编赵培杰冯瑞梅孙春晨翻译6,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法)列菲弗尔著李青宜等翻译7,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美)马尔库塞著张峰吕世平翻译8,批判理论(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著李小兵等翻译9,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三点水是)荣新海翻译10,柯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英) G.A. 柯亨著岳长龄翻译11,“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徐崇温第二批书目:12,实践哲学(意)葛兰西著徐崇温翻译13,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尔诺著洪佩郁蔺月峰翻译14,日常生活(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翻译15,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奥)威尔海姆·赖希著张峰翻译16,“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美)罗伯特·戈尔曼编赵培杰李菱邓玉庄等翻译17,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欧力同张伟著18,“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李青宜著19,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徐崇温著20,社会民主与未来(德)维·勃兰特(奥)布·克赖斯基(瑞典)欧·帕尔梅著丁冬红白伟翻译第三批书目:21,卢梭和马克思(意)德拉·沃尔佩著赵培杰翻译22,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美)马尔库塞著程志民等翻译23,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翻译24,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翻译25,否定的辩证法(德)特奥多·阿多尔诺著张峰翻译26,自然的控制(加)威廉·莱斯著岳长龄李建华翻译27,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德)施密特著张伟翻译28,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南)马尔科维奇彼德洛维奇编郑一明曲跃厚翻译29,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匈)卢卡奇著(德)本泽勒编白锡(上双方下土)张西平李秋零翻译30,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若干最重要的综合问题(匈)卢卡奇著(德)本泽勒编白锡(上双方下土)张西平李秋零翻译31,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著32,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陈学明著33,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德)卡尔·柯尔施著熊子云翁廷真翻译三、原著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1923)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1971)审美特征(1963)青年黑格尔(1948)葛兰西:实践哲学狱中札记(1929-1935)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卡尔·马克思(1938)布洛赫:希望的原理乌托邦的精神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工具理性批判(196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独裁国家(1940)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1947)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本杰明: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636)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与规范认识与旨趣理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文化与批判交往行动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964)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苏联马克思主义(1958)理性与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反革命和造反(1972)工业社会与新左派斯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1962)历史与结构(1971)萨特:辩证理性批判(1960)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5)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1965)阅读资本论(1965)列宁和哲学(1969)自我批评材料(1974)弗洛姆:为自己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人心超越幻想的锁链(在幻想锁链的彼岸)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赖希:性格分析(1928)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1933)辩证唯物主义和精神分析(1928)性革命(1930)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日常生活批判(1946)辩证唯物主义(1938)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梅洛·庞蒂:人道主义与恐怖(1947)辩证法的历险(1955)意义和无意义(1948)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1957)科莱蒂: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1969)意识形态和社会(1969)普兰查斯: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1974)科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1978)历史唯物主义的再探讨(1988)威廉·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1978)罗默: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1982)共产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可能存在吗?(1992)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1985)马克思主义和个体主义(1989)四、评述类1,(英)P.安德森;余文烈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2,(英)P.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苏)B.H.别索诺夫:《在“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反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4,(德)H..霍尔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倾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长沙爱讲座网编辑)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长沙爱讲座网编辑)

公共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说明:课程单元格内第一个数字为计划学时数,最后一行为教室门牌号,打“*”号者为选修(限选或任选)课程。

专业年级/人数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1~2节3~4节5~6节7~8节1~2节3~4节5~6节7~8节1~2节3~4节5~6节7~8节1~2节3~4节5~6节7~8节1~2节3~4节5~6节7~8节08:0009:4010:0011:4002:3004:1004:2006:0008:0009:4010:0011:4002:3004:1004:2006:0008:0009:4010:0011:4002:3004:1004:2006:0008:0009:4010:0011:4002:3004:1004:2006:0008:0009:4010:0011:4002:3004:1004:2006:00政治教育08级69人毕业论文写作指导10何一成110美学与美育34*彭继红110领导科学51*胡映兰110党的学说与建设34*赵子林11009级61人欧洲哲学史51*张岸113政治经济学51陈春华113文化学概论34*彭厚文11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51肖光荣113国外相关文献选读51*彭岁枫111国外相关文献选读51*彭岁枫112办公自动化34*李江景德楼301心理咨询与教育34*肖汉仕113西方政治思想史51李润芝11010级76人大学英语68王永东至善楼207经济学原理68罗朝晖112大学体育34伦理学51李培超110健康教育至善楼207法学概论51邓建华113大学英语68王永东至善楼207教育学至善楼103普通话17*易珊113经济学原理68罗朝晖112法学概论51邓建华112大学英语68王娟至善楼311公共关系学51*胡建新景德楼201哲学08级26人现代中国哲学34陈仁仁312生态伦理学34*李培超312家庭伦理学34*李桂梅109毕业论文写作指导10*李桂梅10909级29人知识学导论34*312肖平312马哲经典导读34*高绍君109中国哲学史(一)68张怀承112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论60至善楼203美学原理51杨君武109社会哲学34*余晓菊113科学哲学导论51*万丹109宗教概论34* 丁小平110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论60至善楼203中国哲学史(一)68张怀承11210级27人大学英语68王永东至善楼207大学体育34经济学原理68罗朝晖111中国哲学史(一)68张怀承112健康教育至善楼207大学英语68王永东至善楼207法学概论51邓建华113经济学原理68罗朝晖312伦理学51王泽应312马克思主义原理51至善楼103文化学概论34*邓名瑛312法学概论51邓建华112中国哲学史(一)68张怀承112公共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说明:课程单元格内第一个数字为计划学时数,最后一行为教室门牌号打“*”号者为选修(限选或任选)课程。

_西方马克思主义_思潮综述

_西方马克思主义_思潮综述
收稿日期 : 2006- 12- 17
主义 提出比较激烈的批 评。柯尔施 当时所说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主要指 20 年代的以卢卡奇和 他自己所代表的思想倾向 , 即, 既不同于第二国际 的 &科学社会主义 ∋ , 又 不同于第三国际的列宁主 义 , 而是以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 &新马克 [ 1] 思主义 ∋ 。总之, 最初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对 欧洲革命受挫原因的总结和探索, 既有创新、 进取 的一面 , 又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失误和偏离, 它 的代表人物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把握是不成熟 的。 二 20世纪 30 年代以后 ,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潮 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与 动力。一方 面, 1932 年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初 次发表 , 为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理论依据; 另一方 面 , 一系列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所提出的问题, 迫切 要求理论的分析和解答。比如, 20 年代末至 30 年 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 , 法西斯主义一度兴 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现 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与复活 ; 50 年代中期以后, 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受到尖锐批 评 , 等等。所有这些事件和问题 , 都推动着西方部 分学者重新探索和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出现了 众多派别, 涌现了大量著 作, 也使 西 方马克思主 义 概念的内涵有了一定的变化 : 1955 年, 法国的梅劳 ( 庞蒂在其著作 !辩证法 的历险 ∀中所分析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主要指在 卢卡奇的 !历史与阶级意识 ∀的影响下 , 在西方出
20 世纪 , 由于各个国家、 民族所处社会历史条 件的差异和人类实践的重大变化 , 马克思主义发生 了显著的分化, 先后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思潮和 派别, 其中与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全面相对应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潮成了现代国 际性思潮中最有影响的一支力量。研究这股思潮, 对 21世纪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具有一 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将主要从这一思潮形 成、 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和 西方马克思主义 这 一概念内涵不断扩展的状况来加以综述 , 以求对这 一思潮概况的整体把握, 并反思这一思潮在当今马 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中的意义。 一 西方马克思 主义 思潮 最早开始 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 , 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 , 西 欧工人运动进入低潮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当时, 一批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和思想家要求总结经验教 训 , 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 , 并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 的要义。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的 !历史与阶级 意识 ∀ ( 1923 年 ) 、 德国思想家柯尔施的 !马克思主 义与哲学 ∀ ( 1923 年 ) 和稍后出现的葛兰西的 !狱中 札记 ∀, 就是试图进行这种总结和探讨的成果, 其中 !历史与阶级意识 ∀的出版, 是这一思潮开始出现 的一个重要标志。而 西方马克思主义 这个概念 的正式出现 , 却是在柯尔施 1930 年发表的 ! # 马克 思主义与哲学 ∃问题的现 状 % % % 一篇反 批评 ∀中, 该文多次提到 西方马克思主义 或 西欧马克思 主义 这个名称, 并 对列宁主义或 俄国的马克思

论ontisch——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翻译

论ontisch——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翻译

“ ”,在 汉 语 中 就 必 须 作 出 特 殊 处 理 ,如 是
加 上 括 号 附 上 原 文 之 类 ,否 则 读 者 就 难 以 区别 这 两 个 “ ” 再 说 , Si 是 。 en确 实 也 有


中译 者 对 o t c ni h s
所 持 理解 的文 本依 据
在 《 在 与 时 间 》 书 中译 本 存 ( 订 修
体 论 ” 即 可 ,还 是 译 为 “ 在 论 ” 为 好 , 存
抑 或 是 像 王 路 教 授 坚 持 认 为 的 那 样 ,只 有
译 为 “ 论 ” 妥 当 ,学 者 们 对 此 已 有 大 量 是 重要 的讨 论 。在 我 看 来 ,如 果 把 Si 翻译 en
为 “是 ”, 那 么 把 Onoo i 当 然 翻 译 为 tlge
格尔整个 哲学思想 的把握 。在 国内学 术界 ,这 个词一 般被翻译 为 “ 存在 者状态上 的 ”或 “ 在者层 存
次上 的” ,后一种译法为 《 在与时间》 一 书 的 中译 本更 多地 采用 。诚 然 ,在 海德 格 尔哲学 中 ,O— 存 i l t c 作为一个形 容词 ,后面可 以跟 “ ih s 研究 ” 发现” 科学 ” 概念 ” 等不同 的名词搭 配 ,这类研 、“ 、“ 、“
而且会使 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 到 :一种只关涉和研究存在者的研究或科学 ,恰好就是此在 的含糊 的存
在领会 ,就是此在 的独特 的存在 方式或生存方式 。
中 图 分 类 号 :B 1 .4 5 6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 5 1 (0 9 5 0 1 3 6 1 7 1 2 0 )o —0 1 —1
论 o t c ni h s

阿伦特论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

阿伦特论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

第39卷第4期2018年8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o .4V o l .39A u g .2018阿伦特论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舒远招㊀鄢梦瑶(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㊀410082)摘㊀要:汉娜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起于柏拉图,终于马克思.在她看来,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开创的关键点在于苏格拉底之死,这直接导致柏拉图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方式来处理城邦的政治事务,使哲学与政治分离并处于一种紧张关系之中.亚里士多德继承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提出沉思生活高于政治生活的观点,由此加固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根基.这一传统在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迎来了终结.阿伦特认为,在马克思政治思想中有三个重要论题: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 和 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 .正是凭借这三个论题,马克思已经不自觉地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发起了挑战.的确,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具有突出实践的倾向,颠倒了 哲学 高于 政治 的传统秩序,对 观念论 式的西方政治思想传统造成了致命一击.关键词:阿伦特;马克思;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图分类号:B 516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G0313(2018)04G0041G05收稿日期:2018G07G08作者简介:舒远招(1964-),男,湖南辰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鄢梦瑶(1994-),女,江西高安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㊀㊀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阿伦特曾这样介绍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起止之变: 我们政治思想传统的发轫显然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而且这一传统也很明显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迎来的它的终结. [1]87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哲学应该高于政治,并应该占据城邦生活的主导地位,这一思想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传统.作为这个传统的反叛者,马克思其实并未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有断绝关系.但阿伦特指出,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已经不自觉地包含颠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内容,正是在马克思这里,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才迎来了它的终结.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本文试图考察阿伦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梳理,尤其是她所强调的马克思对这个传统的反叛.一㊁阿伦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基本见解相较于其他的众多思想家,阿伦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视角.从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理解来看,苏格拉底之审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因为柏拉图之所以能够开创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与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哲学研究方式有着密切关联.阿伦特指出,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的强盛时期.当时,只要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任何城邦成员,实际上都生活在一个哲学思想与政治行动和谐一致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政治行动是最重要的活动.雅典公民将在公共场所中的演说㊁辩论等活动视为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而将私人领域的生活放在次要地位.而在公共生活中,言说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言说,才能够与他人交换意见,形成统一的或不一致的看法.言说,体现着人的复数性的存在状态,它不仅意味着人们需要与其他人沟通并使用语言,而且意味着人们还能够自己与自己对话. 我们个人各自是单独个体的同时,又如有两个人在一个自我中生活着. [1]73因此,苏格拉底认为,只有掌握了自我对话的方法,才能够知晓如何与自己一起生活.这是因为在苏格拉底的理解中,唯有知道如何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人,才能够适合与他者共同生活.苏格拉底经常出没于城邦各处,通过辩论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交谈,这正是他将其哲学思考与政治行动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阿伦特认为,当苏格拉底把辩论术引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并试图在众多意见中使真理显现自身,让真理为大多数人接近㊁知晓和接受时,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便初见端倪了.但苏格拉底的辩论术不仅是一种思想交流活动,更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政治行为.这种平等,是公民彼此之间在真理面前的平等,也是城邦中位高权重的官员与普通公民之间的平等,此外还意味着众多意见与永恒真理的平等.通过辩论术的运用,苏格拉底的目的不是将真理告知于公民,而是让更多的公民更接近真理.但这样一来,就使得众多的意见 高于哲学家的 真理 ,进而使得 政治 高于 哲学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当苏格拉底为自己作无罪申辩时,虽然辩护失败,但他依旧选择了接受城邦法庭对他的死刑判决.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他的行为虽然无可指摘,但他的言说也只是众多言说当中的一种.即便他认为自己的言说是正确的,但他并不认为他的言说具有压倒其他意见的优越性.因此,他并不认为法庭的宣判是对哲学的一种伤害.在阿伦特看来,在苏格拉底死后,这一切就变得完全不同了.柏拉图是在苏格拉底之后使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得以形成的关键人物,苏格拉底之死让他对苏格拉底的辩论术 对话和说服 这两种方式的有效性表示质疑,对普通民众的意见产生排斥,对城邦生活备感失望,对哲学家应该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表达了新的期望.这样,柏拉图便走上了与苏格拉底截然不同的哲学之路.按照阿伦特的看法,柏拉图十分拒斥意见,主张哲学家们应通过 沉思 来获得真理,无需参与公众意见的论辩.对柏拉图而言,苏格拉底未能向公民确证其清白,并最终死于当时最为民主的城邦,这表明城邦并非哲学家的安居之所.城邦的政治生活不符合哲学家的价值追求,哲学家应该追求的是通往真理㊁远离城邦政治事务的生活.哲学家们寻求永恒真理,但当他们试图运用真理来影响城邦公民的意见时,这种高于意见的永恒真理便会与城邦产生冲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消解哲学家和城邦的对立?柏拉图从苏拉格底审判中吸取的教训是,如果试图让真理去劝和意见,则真理便不再是真理,而是沦为众多意见之一. 只有统治权才能确保哲学家获得那城邦认为她所有的公民都应该获得的永世不朽. [2]344换言之,为了能够解除哲学家在城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就只有让哲学家来管理城邦政治事务,让哲学家当王,使 政治 服从于 哲学 ,服务于德性 的统治,使 意见 服从于 真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家和城邦共长存㊁共发展㊁共繁荣,才能保证苏格拉底的永世不朽.让哲学家当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美国知名学者谢尔登 沃林曾说过,柏拉图式的统治者, 首先不是一个政治性的人,而是拥有政治权力的哲学家.身为一位哲学家,他所忠于的是真理的王国, 一个由不变与和谐的秩序所组成的世界 .作为一名统治者,他有义务将共同体引导到更接近于那个王国的境界, 要同时塑造他自己和别人的品质,并形成符合他关于完美典型构想的公众和私人生活模式 [3]46.由此可见,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哲学与政治被强行捆绑到一起.柏拉图认为,哲学与政治的和解至少在现实的城邦中是不可能的.亚里士多继承了其师柏拉图的看法,也将 沉思生活 与 政治生活 区分开来,并提出 沉思生活 高于 政治生活 的观点.正因为如此,阿伦特才说: 我们的政治哲学传统诞生的同时,就处在一种不幸的致命状态. [1]47综上所述,柏拉图所主张的让 真理 来统治 意见 ,使 沉思生活 高于 政治生活 ,使 思维 从 现实 中分离出来等观点,体现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 哲学 和 政治 的关系.这种 哲学 高于 政治 的关系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打上了 观念论 的标识.亚里士多德对 沉思生活 的赞美,更加凸显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 观念论 的特性.二、阿伦特从马克思的三个重要命题看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阿伦特认为,在马克思政治思想中有三个重要论题: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 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 ;3 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 .正是凭借这三个论题,马克思已经不自觉地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发起了挑战.(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阿伦特说,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对劳动的赞美是其最富洞见和最激进之处.马克思给劳动以尊严,并认为人是劳动的动物.除了拥有劳动,人实际上一无所有,他仅仅在劳动中把握着未来.严格说来, 劳动创造人 并不是马克思的论题,而是恩格斯的观点.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曾指出,劳动是 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4]373G374.阿伦特则认为,马克思恰好借助于这一命题,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发起了挑战.具体而言,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它冲击了中世纪神学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观点,阐明了人并非由上帝创造,而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二,它表明人性并不是由神性所赋予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三,它动摇了亚里士多德人的定义 人是理性的动物 的地位,表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种差并不是理性,而是劳动,也就是说,人是劳动的动物;其四,它意味着人类本性中的最高属性不再是理性,而是人类活动之中最被鄙夷的劳动.阿伦特看到,不论是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期,还是在柏拉图创始传统的时期,劳动都是一种备受蔑视的活动.在古希腊, 劳动 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 营生 ,是指为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其二是自然的代谢活动.劳动之所以遭到蔑视,是因为劳动往往与维持生计的某种生存必然性联系在一起.在希腊人看来,这是人与动物尚不能加以区别的地方.从事劳动的人,也往往被认为还无法摆脱动物的习性,于是,在古希腊,专事于劳动的奴隶也就没有被当作人来看待.出于这种劳动观,希腊人对工匠的轻蔑也不难以理解,因为匠人的劳作同样没有逾越获得生活必需品的范围.阿伦特进而指出,马克思与古希腊人不同,他不再贬低劳动,反而将私人领域的劳动拉入公共领域,不仅高扬劳动的地位,而且对劳动的人大加赞美.阿伦特认为,马克思与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他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前政治的劳动摆在了政治领域的中心位置,这样一来,就势必撼动传统中原来处于优先地位的言谈㊁政治行动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将劳动与自由联系在一起.从前,自由人曾是城邦中的公民,他们无需劳动,因为有奴隶代替他们完成维系生存的必要劳作,所以,他们只需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实现人的本质.因此,当马克思对劳动大加赞美㊁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时候,他的确是将劳动从传统的边缘拉回到现代政治哲学的中心,因而无疑是对传统发起的挑战.(二) 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同 劳动 在古希腊社会中曾受到蔑视一样,暴力也是被蔑视的对象.阿伦特认为,在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暴力等同于权力,它是防止人们偏离法律的必要的罪恶,是政治活动的前政治元素.暴力还被她认为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最重要的手段,甚至是僭主制的首要特征.但在马克思这里,情形则大为不同,暴力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中最具有生产性的一种活动,它能够加入人类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各种力量中去,使得社会加速发展.从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来看,暴力无疑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这两次革命,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人们的观念变化.此后,暴力不再被人蔑视,而是成了值得颂扬的进步力量.马克思就认为,暴力或掌握暴力的手段,是所有形式的政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进行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工具.政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以暴力为特征.阿伦特认为,马克思对暴力的推崇,使得暴力揭下了意识形态的伪善面具,也就是说,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的历史㊁战争与革命的真正形态展露出来了.可见,马克思的暴力论对于传统的挑战也是非常明显的.阿伦特还认为,暴力㊁革命往往都具有开端的性质. 传说中我们的历史开端似乎证实了这一点,如圣经中典故所说的:该隐杀亚伯,罗慕路斯杀雷慕斯.暴力是开端,同样,如果没有暴力的运用,没有忤逆之举,就不能缔造开端. [5]9暴力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开创新社会的积极性,而且与其他所有活动相比,还拥有一种截然不同的特性:它意味着 无言 与 沉默 .显然,这也是对于传统的 言说 ㊁ 对话 的拒绝.总之,正是因为对暴力的推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才会从根本上表现出对对话的不信任.(三) 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阿伦特说,通过 劳动 命题,马克思确立了历史运动的主体,即劳动人民.通过 暴力 命题,马克思确立了实现推进历史进程的手段.现在,通过 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 这一论题,人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自由的追寻.阿伦特认为,这一命题也体现了马克思对传统的反叛.支配和自由的关系,在传统当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马克思所追寻的面貌.如在古希腊,奴隶们作为被支配者从事艰辛的劳动,毫无自由可言,而自由属于支配者.传统的自由,是建立在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基础上的.没有这种基本的控制关系,自由是不可想象的.需要指出的是,支配与自由这一看上去对立的关系,并非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情,不属于政治的范畴.而自由在传统中则是属于公共领域的事情,是作为公民得以参与政治事务的前政治条件.按照阿伦特的理解,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 自由 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艰辛的劳动当中摆脱出来;其二,是通过言说来进行政治活动.因此,马克思的这一命题对传统的反叛之处就在于:马克思想要消灭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实现普遍平等的自由.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是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现状来说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通过在最大程度上掠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陷于极度贫困和不幸的境地.因此,马克思才提出,唯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消灭这一产生支配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才能将劳动者从外在条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自由.可以说,马克思这一消灭支配关系的命题,指出了从古希腊奴隶制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的弊病.毋庸置疑,在阿伦特看来,马克思政治思想中所流溢出来的反叛力量,对柏拉图㊁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西方政治思想传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三、马克思的确挑战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曾提到: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6]61.这条提纲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对哲学和政治的关系的看法.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阿伦特有关马克思挑战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看法是可以成立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与柏拉图政治哲学之间确有泾渭分明的界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颠覆了 观念论 式的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如前所述,在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中,柏拉图将哲学置于高尚的非普通公民所能触及到的地位,并且要求哲学家背离公共领域的政治事务继而转向对真理的沉思.可见,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是一种强调思辨,以哲学真理来对政治进行统治的政治哲学.按照阿伦特的说法, 受益于哲学家对政治的态度,政治哲学成了哲学的 儿子 [1]52,这种政治哲学在根本上是一种 观念论政治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所表现出的这一特点,马克思对此提出了批评.柏拉图认为 哲学 应该高于 政治 ,并且为了让哲学能够在城邦之中生存下去,哲学家必须将他的思想强加于政治事务之上.与此相反,马克思将他的哲学实现在政治当中.马克思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6]61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不满意以往哲学家们把哲学的功能仅限于描述世界㊁探寻世界本来样子的做法.他并且认为,这种 解释世界 的哲学专注于 沉思 思辨 的方式,满足于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们醉心于过着远离尘世㊁远离人类事物的离群索居的生活.但他指出,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是脱离了 社会 ㊁脱离了 公共领域 ㊁脱离了 现实的人 的生活.马克思批判了以往的哲学家们撇开人类社会,单向度地关注世界的本来样子,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但事实上,对于政治哲学来说,是政治构成了现实.在柏拉图那里,永恒的真理存在于人们活动的现存世界之外,并且只有哲学才能进入真理,政治实现让步于真理.而马克思认为,真理并非在现存世界㊁感性世界之外,而是存在于成为社会性的现实之中.正如阿伦特说: 当马克思宣布哲学及其真理不是处在人群事务及他们的共同世界之外,而是恰恰就处在人群事物及共同世界当中,并且只有在共同生活的领域中 实现 的时候,政治思想传统就到达了它的终点. [7]13如果哲学独立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之外,仅作为一种用于探索对象世界㊁探寻宇宙奥秘的工具,抑或作为对纯粹理论批判㊁纯粹知识批判的武器,而不立足于现实世界并处于现实世界之中,不希冀改变现实,那么,哲学是否存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现实基础是此岸世界,而非远不可及的彼岸世界. 现存的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虽然只是观念的补充. [6]8既然如此,哲学家就不应该远离现实世界,也不应该致力于过着遗世独立的沉思生活.当哲学家作为在现实世界中的 社会化 的人,而将哲学实现于现实世界时,首先就需要面对现实,由专注于单纯的理论问题,转向直面现实问题,并直接投身于现实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唯有如此,哲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传统的纯思辨哲学并没有看到哲学的现实基础,因此没法使哲学实现在现实之中.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 它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 [6]8这也就是说,哲学成为现实的前提在于舍弃纯理论㊁纯思辨的方式,因为这种纯理论的批判㊁纯思辨的思维模式是使哲学成为抽象思维的罪魁祸首.因此,马克思彻底打破了传统,抛弃了无味的思辨哲学,推翻对彼岸世界的真理追寻,把历史的任务设定为 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于是, 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6]2.马克思立足于现存世界㊁立足于 人群事务及其共同世界 ,由 思辨 跳跃到 实践 ,由 思维 跳跃到 活动 ,由 哲学 跳跃到 政治 ,这完全打破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 观念论 界限,在现实的政治当中实现了哲学,开创了 真正实证的科学 .这种新的哲学 脱离了形而上学,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 [8]161,它关注的是 实在的本质和尘世的事物 ,而不再是 想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 .它抛弃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致思方式,不是着重强调哲人们远离人类事物,也不是致力于沉思内省,而是要求哲人从 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 出发, 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8]162.这样,马克思的哲学不再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 思辨 哲学,而是从实践出发点的实践哲学,从而终结了哲学与政治的分离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颠覆.总之,在阿伦特那里,马克思政治思想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在于马克思那深刻而有力地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挑战与颠覆.马克思确实认识到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特征,并在近代世界发展的基础上,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虽然阿伦特认为马克思政治思想中存在一些含混之处,但并不足以遮掩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光芒,正如阿伦特所赞叹道, 马克思今天还在我们的世界上广泛地存在,正证明了他的伟大 [1]11.参考文献:[1]汉娜 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沃林.政治与构想[M].辛亨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汉娜 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汉娜 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王寅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编校㊀舒易红)A r e n d t o nM a r x s C h a l l e n g e t o t h e 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S h uY u a n z h a o,Y a nM e n g y a o(S c h o o l o fM a r x i s m,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s h aH u n a n41008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H a n n a hA r e n d t t h o u g h t t h a t t h e 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b e g a nb y P l a t oa n de n d e db y M a r x.I nh e r v i e w,t h ek e y e v e n t s o f c r e a t i n g t h e 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i s t h e d e a t ho f S o c r a t e s,w h i c hd i r e c t l y c a u s e d t h a t P l a t o t o o k a c o m p l e t e l y d i f f e r e n t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w a y t o d e a l w i t h t h e p o l i t i c a l a f f a i r s,t o s e p a r a t e p h i l o s o p h y f r o m p o l i t i c s a n d t o m a k e t h e mb e i n a t e n s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r i s t o t l e i n h e r i t e dP l a t o s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o p i n i o n t h a t t h em e d i t a t iGo n l i f e i s s u p e r i o r t o t h e p o l i t i c a l l i f e.T h e r e f o r e,t h i s r e i n f o r c e d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 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T h i s t r a d i t i o nh a s c o m e t oa ne n d i n M a r x s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A r e n d t c o n s i d e r e dt h a t t h e r ew e r et h r e e i m p o r t a n t t h e m e s i n M a r x s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L a b o r i s t h eC r e a t o r o f M a n,V i o l e n c e i s t h em i d w i f e o f H i s t o r y a n d n o b o d y c a nb e f r e ew h o e nGs l a v e s o t h e r s.I t i sw i t h t h e s e t h r e e t h e m e s t h a tM a r x h a s u n c o n s c i o u s l y c h a l l e n g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o f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I nGd e e d,M a r x s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h a s a t e n d e n c y t o h i g h l i g h t p r a c t i c e,r e v e r s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o r d e r t h a t p h i l o s o p h y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p o l i t i c s ,a n dh a s c a u s e da f a t a l b l o wt o t h e i d e a l i s m 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K e y w o r d s:A r e n d t;M a r x;t r a d i t i o no fw e s t e r n p o l i t i c a l t h o u g h t。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 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 义的继承人”,“不能没有马克恩,没有马克思,没有对村 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名将来:无论如 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 种”。 德里达
1、 “十月革命”胜利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国依然按
3、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 理根源的分析 : 4、对20世纪50至60年代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 5、对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欧、北美“造反运动”的指导 6、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现代科技革命的社会效应的研究 的批判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1923 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柯尔施的《马克 思主义和哲学》同时问世,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 潮正式诞生。稍后,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在法西斯的监狱里 写作了《狱中札记》。这些著作都对革命的失败做了深刻的反 思,并从理论上批判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命形势尚 不成熟,或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织工作的不完善,是上述 各个国家的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源。但是,卢卡奇和葛兰西等人 却分别阐发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观
要想对这一思潮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把握,就需要对其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和基 本思想特征等等,作出扼要的叙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征
历史背景
照俄国革命的做法发动了革命。但是,这些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来看本应 取得胜利的革命却接二连三地遭到了失败。这一问题,触使当时的革命领导 和理论家展开深入思考。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 作在1932年正式出版,进一步激发人们对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展开深入研 究,也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他的 人道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至此, “两个马克思”和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开始为西马所坚持。

西方哲学史课程

西方哲学史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 • • • • 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加深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理解 提高人生智慧 学习就是享受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 (1)使学习者对西方(以德国、英国、法国、美国为主)的
哲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 律,演变的主要时期或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 探讨的主要课题,以及他们的主要哲学观念。
一、伊奥尼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约前624-547年) (1)水是万物的本原(始基) 大地是一片平而圆滑的东西,浮在水上面。 (2)物活论思想 世界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充满了神灵。 2、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1-547年) (1)万物的本原无限者即不定性的物质 (2)宇宙生成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始基包含两种对立的力量即冷和热(干和湿),并由此分 裂出来。 (3)进化论思想萌芽:人类原是水中的鱼 3、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85-525年) (1)气是万物的本原 气更富于变化,且同生命密切相关。 (2)气的稀薄和凝聚——万物生成的方 式
爱利亚学派其他成员
3、芝诺(约前6世纪末-前5世纪) 否定多;否定运动的四个悖论:二分法,阿 基里斯,飞矢不动,运动场 4、麦里梭 存在是永恒的;是无限的,因而是无形体的; 是完善的,完满的,充实的,无痛苦的, 无悲伤的
三、阿布德拉(原子论)学派及其思想 先驱
该派思想的主要特点:开启了由微观层次探讨万物形成的新道路。 (一)原子论的思想先驱 1、恩培多克勒(约前490-430) 像赫拉克利特一样拒绝王位,亚里士多德称之为‚自由之冠‛,还称 他是修辞学的创始人(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1)四根说 水、火、气、土四种元素。四根不是单一的物质本原,而是物质内 部构造的四个基本元素,它们不再通过表面的物态变化,而是通过 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是事物生成和毁灭。它们在质上是不变 的,它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也无生成和毁灭。注意:四元素具 有粒 子结构,它们组合成万物具有孔道结构,元素结构有一定的 数量比例。 (2)爱恨说 爱和恨是事物结合和分离的原因。爱和恨同四根相分离。虽然具有 精神乃至伦理色彩,但仍主要是一种物质力量,他甚至说它们具有 长宽高等等。 (3)流射说(同类相知说) 一种朴素的反映论。

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

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

第39卷第1期2018年2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o .1V o l .39F e b.2018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舒远招,许泉亮(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㊀421000)摘㊀要:在西方伦理学中,理性主义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相互对立,前者把道德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上,而后者则把道德建立在非理性的欲望或情感的基础上.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并不一定是反理性的,它可以以工具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形式出现,真正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必须超出对理性的工具主义理解,这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由于西方伦理学被大致区分为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因而理性主义伦理学也大致包含了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两种类型,但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关键词:伦理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德性伦理学中图分类号:B 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G0313(2018)01G0056G06收稿日期:2017G11G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现代性视阈下马克思唯物史观本体化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途径研究 (16B K S 030)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舒远招(1964-),湖南辰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许泉亮(1995-),江西临川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㊀㊀在西方伦理学众多流派中,理性主义伦理学是一种独具特色㊁影响深远的流派.关于这一派别,国内学者曾给予高度重视.例如,在唐凯麟等人所著的«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1]一书中,第一章就专门论述了理性主义伦理学.按照该书的界定,理性主义伦理学是指从人的理性本质出发来界定道德的伦理学.苏格拉底是这一伦理流派的始祖.在他之后,柏拉图㊁犬儒学派㊁斯多葛学派以及近代的笛卡尔㊁斯宾诺莎㊁康德等人都在不断地发展这一流派.尽管国内伦理学界对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流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在理解和把握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时,依然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追问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与西方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究竟有何根本区别;第二,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是否存在工具理性主义伦理学与价值理性主义伦理学之分;第三,在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内部,是否还存在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与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之分.下面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一㊁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根本区别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是在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对立中展现出来的,两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把理性还是非理性的因素当作区分善恶的准绳.所谓理性主义伦理学,是指在区分道德上的善恶时首先诉诸理性,把理性当作区分善恶的判官,认为凡是合乎理性的就是善的,而违背理性或不合理的东西就是恶的.而所谓非理性主义伦理学,是指在区分道德上的善恶时首先诉诸人身上所具有的非理性的因素,尤其是感性的欲望㊁爱好,或者通常所谓的苦乐情感.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把一种伦理学称为 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 时,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伦理学就建立非理性主义的世界本体论的基础上.诚然,诸如叔本华㊁尼采的伦理学是建立在其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的基础上的,他们把 生存意志 或 权力意志 当作世界的本体,当作一切65现象的根据和基础,由此一来,其伦理学自然也具有了非理性主义的特征,甚至具有一定的非道德主义乃至反道德主义(如在尼采哲学中)特征.但是,早在他们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提出之前,自古以来就有伦理学家把感性欲望的满足(快乐或幸福)当作区分道德善恶的标准,并由此提出伦理学上的幸福论.如果说伊壁鸠鲁等人的幸福论所理解的幸福,也包括了心灵或精神的幸福,而并非仅指肉体欲望的满足,那么,居勒尼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如亚里斯则明确肯定了肉体快乐的道德价值.在亚里斯看来,真正的快乐就是肉体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当下的享受,而非精神的宁静,因此,人生应该尽量追求这种感性的㊁短暂的快乐.这种快乐主义或享乐主义伦理学无疑可以被视为一种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因为它把善等同于感性的快乐,即肉欲的满足.这种感性快乐主义思想在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一大批人文思想家的青睐.彼特拉克对凡俗爱情的歌颂,薄伽丘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讽刺,爱拉斯谟对基督教幸福观的批判,拉伯雷所设想的理想的修道院中的生活,无不体现对感性快乐的追捧.近代以来,有更多的思想家试图从人的带有自私倾向的感性的激情㊁爱好出发来理解和阐释道德.例如,霍布斯在«利维坦»等著作中就提出:人天生就是自私的,都是出于自私的激情而展开行动的,并把自己的苦乐情感当作判断善恶的自然标准,从而导致人人相互为敌的 自然状态 .尽管他也认为人出于理性的权衡和考虑而意识到有必要走出自然状态,谋求和平和安宁,因此甘愿接受自然法的支配,但是,他毕竟认为处于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的原始的善恶标准,是由感性的激情而非理性给出的.总之,在他们看来,个人的自私的欲望,尤其是自我保全的本能,既是造成人与人相互冲突的根源,也是人们谋求和平㊁建立道德规范的根据.当然,道德情感主义所理解的情感,并不仅仅指一种自私的㊁利己主义的情感.与霍布斯等人从人的利己心出发理解道德,把道德仅仅当作实现个人私利的手段相反,莎夫茨伯利㊁哈奇逊和巴特勒等英国道德情感派提出:每个人都具有合群利他的道德情感,它是区分善恶的真正标准,也是驱使人们做出善行的原动力.这样一种建立在利他感基础上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依然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因为它不是把人的理性㊁而是把人的道德情感当作区分善恶的标准.例如,莎夫茨伯利认为,一个人身上的利他的社会性情感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而 一个人有过度强烈的自我热情,是不幸的 [2]774.哈奇逊认为,我们对于利益的知觉,完全不同于对于道德行为的知觉,是道德情感告诉我们:哪种行为是道德(善)的,哪种行为又是不道德(恶)的.可见,他把道德感视为一种区分和识别善恶的能力.近代大哲学家休谟也把道德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在«人性论»第三卷论述善恶时,他明确反对理性主义的道德观或善恶观.在他看来,道德的区别㊁善恶的划分不是从理性得来的,而是来自于情感.休谟将理性主义的道德观概括如下: 有人主张,德只是对于理性的符合;事物有永恒的适合性与不适合性,这对于能够思考它们的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是完全一样的. [3]496休谟反对这种理性主义道德观的主要理由是:理性缺乏影响和推动我们行为的力量,只有情感才具有这种力量,因此道德绝无可能是由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因而永远不能阻止或产生任何行为或感情.理性虽然有助于发现真假,但它对真假的判断并不伴随着善恶.休谟写道: 单是理性既然不足以产生任何行为,或是引起意志作用,所以我就推断说,这个官能(理性)同样也不能制止意志作用,或与任何情感或情绪争夺优先权. 理性是㊁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 [3]506理性只能做事实判断,而不能做价值判断或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只能是一种情感判断,只能由一种特殊类型的快乐或不快的情感 道德感 来进行.休谟认为,这种特殊的道德感既非来自于先天的自私心,也非来自于先天的利他心,而是来自于人的同情心.同英国道德情感学派相类似,在18世纪的法国,一些思想家也明确地把非理性的情感当作区分善恶的标准和道德的基础.例如,浪漫主义者卢梭就是一位著名的自然情感主义者,他在«爱弥儿»一书中把自爱这种自然的情感当作人所有其他道德情感的源泉.在他看来,自我是人类爱他人的情感源泉,也是人类善恶观念最初的情感源泉.而正义㊁仁慈㊁良心等道德,也都可以从自爱中衍生出来.他还认为,良心体现了人性的75善良,作为一种判断善恶的能力,它也可以说是我们灵魂深处生来就有的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在这个时期,爱尔维修提出了著名的 合理利己主义 理论.他把人的肉体感受性当作道德的基础,认为人能够感受到快乐和痛苦,因此,人便倾向于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这种趋乐避苦的天性就是自爱.人的一切情感都不过是自爱这种情感的变形.从肉体感受性和自爱出发,可以把一切道德都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而所谓利益,就是我们的自我保存和幸福的获得㊁增进.利益,是衡量我们行为之善恶的根据,支配着对各种观念和行为的褒贬.上述理论都主张道德建立在非理性的情感(要么是自私的情感,要么是利他的情感)的基础上,情感被说成是区分善恶的能力,或者是道德原则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些理论统统可以归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与这种伦理学相对立,理性主义伦理学则提出:人类道德的基础和源泉并不在于情感或欲望,而在于理性.感性欲望的满足固然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快乐的情感,带来所谓的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尽管很有价值,却并不等同于道德的善,而痛苦和不幸也并不等同于道德上的恶.道德上的善恶不能由直接建立在肉体基础上的情感来做出判断.所以,只有符合理性要求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也只有出于善行的行为动机才是善良的动机和意志.衡量行为及其动机之正当与否的标准,是理性颁布的命令或法则.理性既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也是真正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的源泉.康德是理性主义伦理学最为激进的阐释者.例如,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明确反对把基于肉体感受性的情感(他将之称为 病理学的情感 )当作区分善恶的标准:以为凡是带来快乐的就是善的,凡是带来痛苦的就是恶的,由此把 趋乐避苦 或 趋利避害 当作普遍的道德原则.康德认为,真正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原则必须建立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苦乐情感的基础上,甚至也不能建立在所谓道德情感(同情㊁爱)的基础上.康德提出的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原则是: 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够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 [4]39按照他的说法,这不是 质料的实践原则 ,而是抽掉了一切感性质料或目的的纯粹形式的实践原则.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都可以归结自爱或自身幸福原则,这属于意志的 他律 ,只有纯粹实践理性所颁布的道德基本原则,才属于意志的 自律 .康德在给出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道德原则之后,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理性主义的善恶观.在他看来,只有符合纯粹实践理性的定言(绝对)命令的东西(包括行为和动机)才是善的,而与理性命令相违背的行为及其动机则是恶的.康德写道: 所以,实践理性的惟一客体就是那些善和恶的客体.因为我们通过前者来理解欲求能力的必然对象,通过后者来理解厌恶能力的必然对象,但两者都依据着理性一条原则. [4]79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是无条件的㊁定言的命令,它命令我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所以,道德上的善恶区分是由纯粹实践理性㊁而不是由苦乐的情感决定的.行为的善与恶,完全不同于行为给我们所带来的福与祸.善行是指符合理性命令的行为,而不是指能够给我们带来感性快乐或幸福的行为.康德还认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真正的道德动机,并不是对于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的感性的爱好,而是对于理性法则本身的敬重;这种对法则的敬重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 道德情感 .当人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展开道德行动后,会在内心产生一种理性的满足,一种与感性的幸福异质的理性的满足.二、工具理性主义伦理学与价值理性主义伦理学在厘清了理性主义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根本区别之后,有必要进一步看到这一点:与康德的义务论同属于规范伦理学的幸福论,以及由幸福论演变而来的功利论,虽然把苦乐的情感当作区分善恶的标准,但是,其由此引申出的 趋乐避苦 或 趋利避害 之类的道德原则,或康德所谓 自爱 或 自身幸福 的原则,却毕竟也属于理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是经由理性才得出的原则,同样地,当道德情感派伦理学家将道德情感当作道德基础时,或者当同情主义者将同情当作道德的基础时,他们事实上也运用了自己的理性对自己的道德观做了理论的阐释,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所谓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其实是在以理性的方式阐释情感或欲望对于道德的基础85作用.诚然,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并不是反理性的,相反,作为一种系统化的道德理论恰好是借助于理性而得到表达和论证的.尤为重要的是,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也看到并承认,理性在实现个人幸福和获得个人利益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众所周知,亚当 斯密曾把一切只为自己打算的人叫做 经济人 ,这种人全由利己心支配.这个经济人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时,必定会运用自己的理性来进行计算,考虑自己的最大利益何在,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或手段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样,当幸福论伦理学或功利论把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当作最高的价值目标来加以追求时,它也必须借助于理性事先去估算如何行动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行动结束以后还要运用理性去计算行动对幸福所产生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即计算行动的功利后果,以便对行动作出功利主义的道德评价.非理性主义者叔本华也曾谈到理性在实现个人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他在«论道德的基础»一文中指出:人确实具有理性,这使得人比起其他动物动物更加聪明㊁睿智㊁敏锐和富有洞察力,因为人能够能够凭借其理性来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人们还常常把这样一些人形容为 有理性的 , 他不允许自己受直观印象而受思想与概念的指导,所以他总是在适当的反思与预想以后,才着手合逻辑地工作.这类行为在任何地方,都被认为是有理性的. [5]172但是,在叔本华看来,这个有理性的人的有理性的行为并不就是善的,而恰好是恶的,因为它致力于谋求的仅仅是利己的幸福.他指出: 并不是说这种行为一定意味着正直和对自己同胞的爱.相反,很可能是以最为理性的方式,就是说,根据科学地推导的结论,斤斤计较掂量;可是却遵循最自私㊁不公正和甚而邪恶的格律.所以在康德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曾把公正的,善良的和高尚的行为,和有理性的行为等同起来;这两条行为路线一直是完全分开的,保持区别的. [5]172当叔本华认为理性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善行的时候,他是把这种行为理解为利己主义的行为,于是,理性的权衡和考虑,只在于追求自私的利益.但是,正如爱尔维修等人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个人利益总是与其他人㊁甚至与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关联在一起,因此,明智的个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也会同时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或者共同体的利益.在当今时代, 利益相关者 的概念普遍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个人追求利益时不要陷入你死我活的 零和博弈 ,而要尽量实现 双赢 或者 共赢 .这里包含着一种 合理利己主义 或 普遍利己主义 的观念.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叔本华指认康德把理性的行为等同于善良的行为时,他没有意识到康德所谓的理性,原本就有 经验性的理性 和 纯粹实践理性之分 .康德并不认为前者所指导的行为就一定在道德上是正义的或善良的,而只有符合纯粹实践理性命令的行为才是如此.康德所说的 经验性的理性 是一种受感性经验条件限制的㊁有条件的理性,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具理性,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为我们谋求个人幸福或利益而服务.它能够超出狭隘的感觉,而指向长远的或整体的幸福㊁利益,同时探寻实现幸福的方式和手段.当理性行使这种功能时,它主要提供有条件的 假言命令 ,康德称之为 明智的规则 .但是,只有纯粹实践理性才能提出无条件的 定言命令 ,由此赋予行为以真正的道德价值.这种充当实现幸福之工具的理性,是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也都一致承认的,但是,康德所说的 纯粹实践理性 ,则真正超出了工具理性主义的视野,使为人的行为立法的理性本身成了价值目的,而不再仅仅用作手段.这正是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对定言命令的第二个表达式所要表达的意思: 你要如此行动,即无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做目的,绝不仅仅当做手段来使用. [6]437这里所说的 人格中的人性 ,其实就是指人的理性.康德承认人的理性可以用作实现幸福的工具,但绝不能仅仅被当作工具来用,理性本身应该成为目的.对康德而言, 经验性的理性 即工具理性从属于幸福论,它所考虑的目的是幸福;纯粹实践理性即价值理性则从属于义务论,它所考虑的首先是尊严,是 配享幸福 的道德资格.如果仅仅对理性做工具主义的理解,那么,这样一种 工具主义理性伦理学 严格而言还属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范畴,因为此时理性还仅仅充当满足感性欲望㊁实现幸福的工具,而未能真正主宰非理性的情欲或爱好.95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工具主义理性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兼容性,认识到仅当康德把道德原则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基础上的时候,理性本身才被确认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三、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更多地从理性对人类行为提供道德规范(原则)的角度理解理性主义伦理学,认为只有康德的义务论才是真正的理性主义伦理学,而与之对立的幸福论或功利论虽然也可能具有工具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但实质上是一种把感性的欲望或情感当作道德基础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在当代伦理学的讨论中,人们常常对西方伦理学做如下划分:除了摩尔等人开创的 分析伦理学 或 元伦理学 外,伦理学主要被分为 规范伦理学 与 德性伦理学 两种类型.康德的义务论与后果论或目的论(幸福论㊁功利论)属于规范伦理学,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则属于德性伦理学,它在当代由麦金太尔等人所 复兴 .当代德性伦理学家赫斯特豪斯概括了德性伦理学的特征:(1)以行为者为基础而非以行为为基础;(2)关注是什么而不是做什么;(3)关注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该做什么样的行为;(4)它使用德性论的概念(善㊁优秀㊁德性)而不是义务论的定义(正当㊁义务㊁责任);(5)反对将伦理学看作是指导特定行动的指南.这些特点,可以被视为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主要区别.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这一大致的区分,促使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西方伦理史上,是否除了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之外,还存在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的形态?换言之,是否在理性主义伦理学范畴内,还有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之分?我们认为,康德的义务论诚然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理性主义的规范伦理学,因为它对理性的重视,集中体现在认定纯粹实践理性提出了绝对无条件的 定言命令 ,成为人的行为的最高道德规范.与之相比,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则更多地具有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的特征,因为古希腊的伦理学,主要属于德性伦理学而非规范伦理学的范畴.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就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倾向.他的德性论最根本的预设就是 人是理性动物 ,认为德性是合乎中道的行动,而中道是在过与不及之间,它需要逻各斯(理性)来调度.也就是说,他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动物,认为德性的运用需要人发挥实践推理的能力.在他看来,人只要按照理性去行动,就会感到幸福.理性的应用就是德性.这样,幸福需要的是发展我们的理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也可以找到一种理性主义的德性论.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包含理性㊁激情和欲望三个组成部分,因而相应地就有智慧㊁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如果心灵中这个三个部分各安其份㊁各司其职,则灵魂整体就是和谐和正义的,具有正义灵魂的个体也一定的幸福的.在这样一种有关灵魂和德性的理论中,理性主义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柏拉图坚持认为理性应该主宰感性的欲望,激情也应该辅助理性来控制欲望,由此,他把智慧当作比勇敢和节制更高㊁更优良的德性.在柏拉图㊁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理性主义伦理学家的思想中,人性总是被设想二重性的,一方面是理性,另一方面是感性的情欲,理性是人的本质,应该主宰情欲.正是基于对人性本质的这样一种理解,他们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理性主义德性论和行为规范论.其实,与之相对立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也设定了人性的上述二重性,只不过他们不同于理性主义者,他们认为理性只能是欲望的仆从,只有欲望才是心灵真正的主宰,由此而提出自己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可见,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分野,从根本上源于对人性本质的不同理解.凡是把理性当作人的本质的思想家,都属于在理性主义伦理学的阵营;凡是把非理性的欲望或情感当作人的本质的思想家,都属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支持者.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德性伦理学家已经承认,康德尽管是规范伦理学的代表,但其实也有自己的德性论.事实上,在«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康德的确也把自己的严格的义务论叫做德性义务论,对他来说,义务论与德性论是统一在一起的.这就提示我们: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很可能既是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也是理性主06。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潮的对比与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潮的对比与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潮的对比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然而,在与西方思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以对比与融合为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潮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对比1.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西方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阶级斗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剥削和不公平的。

而自由主义则注重个人权利和市场自由,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

两者之间的对比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分歧。

2.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思潮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创造力,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与之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则更加注重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尽管两者在理论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现实世界中,马克思主义也对现代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

3. 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对事物背后的潜在结构和二义性进行分析,质疑固有的观念和权威主义。

与之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则更加关注阶级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学者也尝试将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重新解读社会和文化现象。

二、相互影响与融合1. 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确立使得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生活和社会变革的方式。

通过对西方思潮的吸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断调整和创新。

2.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思潮的影响尽管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并未得到普遍接受,但其对西方思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意识形态批判、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思想仍然潜藏在一些西方文化和学术领域中。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考和社会变革的视角,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学、哲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

三、实践与实证研究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调整理论。

一部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力作——简评《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

一部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力作——简评《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

作者: 刘湘溶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2-12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西方哲学 教学方 原著 力作 湖南教育出版社 简评 教学实录 学术研究
摘要:最近,本人有幸读到舒远招教授的著作《西方哲学哲学原著精义选讲》。

这部著作是根据他给研究生原著选讲课程的录音整理而成的,算是教学方面的成果。

事实上,这部著作也是作为“名校名师名课实录”丛书之一,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11月初版)。

但我相信,只要稍微认真地阅读这部著作的具体章节,读者定会感到这部教学实录作品汇集了舒教授多年来潜心钻研西方哲学原著的许多心得、体会,是一部能够充分体现其教学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的力作。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五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思潮的总称。

它既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概念,又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与东方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对应,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是西方社会历史状况和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体现。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它提出并回答了现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在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完善”所作的理论尝试中,始终跟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其思路和方法,不仅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走过了它的发展和鼎盛时期,成为流传了大半个世纪的国际性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前者受整个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着重挖掘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渊源,试图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阶级冲突学说演绎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后者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尽力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化,通过实证主义或结构主义的解释,找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现条件。

这两大派别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和分歧,各有自己的理论倾向,又表现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的旨在寻找一条适合西方革命和人的解放道路的社会思潮。

最先使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哲学家科尔施。

他在他《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一个新增补的材料里,提到了两种马克思主义,即“俄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对其解释是通过阅读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归纳出来的,其含义比较狭窄,仅仅是指一种不同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解释的理论倾向。

1955年,法国学者梅劳·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正式使用了这个词,以后便广泛地流传开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共产国际内部。

匈牙利共产党人、理论家卢卡奇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在共产国际内部掀起了一场风波;德国共产党人、理论家科尔施,在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公开向第二国际的代表人物伯恩斯坦等提出了理论上的挑战;与此同时,意大利共产党的主要领袖葛兰西,结合意大利的政治斗争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说明。

一部严谨治学的学术力作——读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有感

一部严谨治学的学术力作——读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有感

一部严谨治学的学术力作——读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
选讲》有感
黄振定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最近,本人有幸读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舒远招教授《西
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下称《选讲》),通读完毕之后,深感这是一部严谨的学术力作,是作者长期以来认真阅读和悉心体会西方哲学原著的思想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在此,我想对该书的大致内容和主要特色作出扼要的评介,以便它能为更多的学人所了解。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黄振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一部彰显“皖派”学术的精品力作——读《“皖派”学术与传承》
2.研究和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一部学术力作——读《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
论创新研究》有感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一部力作——读《大学生创业方法》有感4.一部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力作——简评《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5.一部
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力作——读肖浩辉等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

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

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三论
舒远招;许泉亮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39)1
【摘要】在西方伦理学中,理性主义伦理学与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相互对立,前者把道德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上,而后者则把道德建立在非理性的欲望或情感的基础上.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并不一定是反理性的,它可以以工具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形式出现,真正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必须超出对理性的工具主义理解,这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由于西方伦理学被大致区分为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因而理性主义伦理学也大致包含了理性主义规范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德性伦理学两种类型,但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总页数】6页(P56-61)
【作者】舒远招;许泉亮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21000;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
【相关文献】
1.西方伦理学中理性主义的含义及其基本观念 [J], 武兴元
2.西方伦理学中非理性主义的含义及其基本观念 [J], 武兴元
3.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J], 李蒙
4.浅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J], 杨丽娟
5.文化自信中的文化观与伦理学——三论新时代伦理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J], 陈泽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马克思学”与西方“列宁学”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当代西方思潮

西方“马克思学”与西方“列宁学”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当代西方思潮

西方“马克思学”与西方“列宁学”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当代西
方思潮
叶卫平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1988()12
【摘要】随着国内近年来对西方'马克思学'与西方'列宁学'的研究、批判和教学工作的逐步展开,西方'马克思学'与西方'列宁学'是否两种相对独立的当代西方思潮,从而有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的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

【总页数】7页(P7-12)
【关键词】马克思学;列宁学;西方思潮;对立论;马克思思想;吕贝尔;哲学手稿;无产阶级思想;青年马克思;杜章智
【作者】叶卫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西方“列宁学”与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J], 叶卫平
2.用“扬弃”的方法研究西方经济学——兼评《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J], 薛进军;陈卫东
3.论西方“列宁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J], 叶卫平
4.当代西方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思潮——西方“毛泽东学”评介 [J], 叶卫平
5.“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J], 张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盛行于美国和西德。阿多诺于 1966 年发表《否 定的辩证法》,使“社会批判理论”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1964 年,马尔库塞出版《单 向度的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做了深刻分析,产生广泛影响。1968 年,西 方主要国家爆发声势浩大的学潮和工潮,该学派的影响达到鼎盛时期。马尔库塞被视为 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幻灯片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归类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物和流派众多,外延极其宽泛。除了上述流派外,人们还常常把东欧 的新马克思主义(包括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波兰的新马克思主 义、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等)也置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范围。面对如此之多的 人物和流派,国内外学者曾试图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外延作出规定。
幻灯片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导人相继去世,但他们影响尚在。它的 第二代成员哈贝马斯、施密特等人,以及第三代成员 A.韦尔默尔(1933~)、C.奥菲 (1940~)等人迅速崛起。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人数最多、影响 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
幻灯片 6 卢卡奇的主要观点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物化现象,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现象无所不在,不断加深,使得物化结构内化到了人的意识之中,形成了认同 资本主义现状的物化意识。这种物化现实和物化意识,最终使社会现实和社会进程支离 破碎,丧失了历史总体性,这是影响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因素。他的结论是:要扬弃物 化,就要依赖于历史总体性的生成,而历史总体性的生成又依赖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的觉醒。于是,他就把意识革命提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地位,对传统的无产阶级革 命观做了很大的修正。
幻灯片 11 上述三部著作对西方思想的冲击
在上述三部著作问世之后,围绕这些著作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形成了热烈的讨论。 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出版之后不久,被列宁逝世之后的前苏联某些领导人(推 行“布尔什维克化”)训斥为“理论上的修正主义”,受到严厉批判,并且被撤消《国际》 杂志编辑职务,直至被开除出党。1930 年,他写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 的现状》一文,同“以考茨基的旧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和新的俄国‘列宁主义’正统派之 间的联盟”展开争论,较多地明确论及自己同列宁在某些理论问题上的分歧。当然,他 同列宁的思想并不完全对立,而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观点有所分歧而已。
幻灯片 13 产生强烈影响之现实背景
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的思想影响广泛、深远,是与下述政治形势不能分开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政治措施,如取消反对派,驱逐 200 名学术 名流等,1925 年前苏联开始在党内推行“布尔什维克化”,此后,压制和打击不同意见 的恶劣做法殃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这种做法在西方世界产生很大的反响,并引发各种 批评意见。
幻灯片 7 葛兰西的主要观点
葛兰西则从分析东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来修正传统无产阶级的革命观,认为东西方社会 结构的主要差异体现于市民社会地位的不同:东方社会未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整个上 层建筑由政治领域构成,国家就是一切,其本质是暴力加强权;而西方社会的上层建筑 由国家政治社会和作为意识形态—文化活动领域的市民社会两部分所构成。这样,在西 方社会,资产阶级不仅拥有政治上的领导权,而且取得了文化霸权或意识形态领导权。 他由此提出:东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决定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所经历的命运不同。在 俄国等东方社会,由于没有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因此,当出现经济和政治 危机时,只要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革命就会成功。但在西方社会,当出现经济和 政治危机时,无产阶级只用暴力夺取政权并不能保证革命成功,因为市民社会还强有力 地支撑着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因此,在西方社会,革命的首要任务不是政治革命,而 是同资产阶级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霸权的文化革命。
幻灯片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在西方盛行。该派是在东西方冷战 和国际共运内部大论战的复杂形势下出现的,其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 等一系列论著中,他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试图把作为意识形态的 人道主义与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并提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 中,曾出现过“认识论的断裂”。
幻灯片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英美一些学(J.E.罗默、 G.A.柯亨、W.H.肖、J.埃尔斯特等)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 从而出现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些学者(法国的安·高兹、加拿大的本·阿格 尔和威廉·莱易斯,英国的大卫·佩珀等)则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
幻灯片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
正是在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强调自己的 宗旨是通过讨论来认识真正的、纯粹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主 张“不是在政党—政治的意义上,而是在严格的科学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创
立了一种自称是“新型的唯物主义”或“批判的唯物主义”的批判理论。其中的一部分 还吸收了主要是弗洛伊德主义的一些新的思想,试图将之“综合”进马克思主义之中, 并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引发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
态问题,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要求,于是形成了“生 态学马克思主义”。
幻灯片 2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法国学者乔治·拉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巴里巴尔、J.比德等人,在继承、批判、改进和发 展“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美国学者保 罗·皮科内和法国学者利斯·桑塔玛莉亚等人则主张对现象学进行唯物主义的改造,同 时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纠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抽象的和机械唯物主义的 倾向,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性质,从而形成了“现象学马克思主义”流派。 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涌现,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后现代思潮中的马克思主义”, 如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等等。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实践哲学,突出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实践能动性,对机 械唯物主义和宿命论作出了严厉批判。
幻灯片 10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总体特征
总的来说,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总体理论中的特殊地位,突出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方法论性质和意义,并且把理论和实践、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作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高扬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能动性和革命性,是早 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的思想观点,这些观点与列宁尤其是前苏联领导人的观点有 很大的差异,也使得他们的著作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发展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流派,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思想特点; 接着,我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当中挑选几位我个人最感兴趣、也比较熟悉的代表人物,
对他们的思想做扼要的介绍,以便加深同学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最后,我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出扼要的评价。
幻灯片 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观
幻灯片 8 柯尔施的主要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质,强调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的总体性特征。
幻灯片 9 卢卡奇和葛兰西的哲学思想
卢卡奇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方法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归结为主体— 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即革命的辩证法,并且同样肯定了总体性原则的极端重要 性。
幻灯片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报告人:舒远招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
幻灯片 2 内容提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迄今为止,它已逐渐发展成一个含有 20 多 个支派、包括 80 多位著名学者或理论家在内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宏大思潮。
今天的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我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一种概观,讲讲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
幻灯片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923 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同时问世, 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正式诞生。稍后,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在法西斯 的监狱里写作了《狱中札记》。这些著作都对革命的失败做了深刻的反思,并从理论上 批判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经济和政 治方面的革命形势尚不成熟,或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织工作的不完善,是上述各个 国家的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源。但是,卢卡奇和葛兰西等人却分别阐发了自己与众不同的 见解。
幻灯片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后,还出现了所谓“存在主义(生存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也是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马克思早期著作对人的重视,同存在主义关注 人的生存境况具有相同的思想旨趣,这促使一些左派进步学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存在 主义的结合。于是产生了以萨特和梅洛-庞蒂为代表人物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流派。萨特在一段时间里主动靠近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大量肯定、甚至赞扬马克思主义 的言论。梅洛-庞蒂第一次明确地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历 史与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并首先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 主义对立起来,极力否定列宁的哲学思想。对此,卢卡奇本人曾提出过强烈抗议。
幻灯片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的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术语最早就出现在柯尔施这部《马克思主义和 哲学》1930 年再版时的一份增补的材料中,而且是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同俄国“布 尔什维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家”进行“哲学讨论”的意义上使用的。柯尔施把 他自己、卢卡奇和德国匈牙利共产党内其他一些理论家都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