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述
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不管如何发展变化,这两种思潮,还是超越不了哲学基本问题,也就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
01科学主义所谓科学主义,是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兴盛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日益迅速发展,哲学作为一门“悬置”学科逐渐被孤立。
于是便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哲学研究的世界观问题和普遍规律问题,这些都是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假问题”。
他们试图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学,以“拒斥形而上学”的名义否定哲学的世界观性质,想把哲学变成科学的“副产品”。
其中20世纪流行的分析哲学占有突出地位。
分析哲学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提供关于世界是实证知识,哲学不过是对世界的“猜测”,哲学的作用是研究人们怎样以语言表述世界。
说白了,就是把哲学当作一门语言科学,科学研究的成果通过哲学这一语言科学来描述和解释,哲学变成一种“文字游戏”。
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这一思潮也有好处,因为强调语言的作用,所以让人们增强了对语言的哲学反思,以及对哲学概念清晰的要求。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
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秘密。
所以说,无论思想或语言,他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科学主义是在强调从“语言”出发去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以唯心主义的方式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
02人本主义通常,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一是特指14世纪后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要素。
二是专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三是泛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者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主要指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点的哲学思潮,主要包括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和存在主义等。
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价值的认识

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价值的认识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指近代以来在西方世界兴起的一系列哲学思想流派和学派,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思潮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塑造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自由的理论基础。
例如,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实用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强调个体在实践中的自主决策和自由选择。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兴起推动了逻辑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来解决问题。
结构主义则强调系统性思维和结构性分析的重要性。
这些思潮使得人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避免片面和主观的看法,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第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鼓励多元和包容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哲学的边界,强调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平等和合理性。
它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和绝对真理,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多样性的尊重。
这种思潮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思维模式,接受并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
例如,存在主义关注个体的存在和体验,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存在的意义;实用主义强调个体的愉悦和幸福,认为人们的行动应该追求最大的幸福。
这些思潮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醒人们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于我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提供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鼓励多元和包容的观点,以及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
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现当代西方思潮

现当代西方思潮西方思潮是指在西方世界中出现和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文化运动。
这些思潮不仅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政治和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当代西方思潮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思潮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兴起,对欧洲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个体的自由,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艺术和科学。
这一思潮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
启蒙思潮启蒙思潮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潮主张推翻迷信和专制,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权。
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
这一思潮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带来了重大变革。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热情和独特性,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机械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歌德、雪莱和拜伦。
浪漫主义影响了诗歌、绘画、音乐和哲学等艺术形式。
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强调实际经验和实际效果。
实用主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重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和杜威。
实用主义对教育、社会政策和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和人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反对制度化和规范化。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特、加缪和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影响了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世界兴起,抨击现代理性、线性思维和权力结构。
后现代主义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否定固有真理和客观现实。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达尔库和巴特。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建筑等领域。
6.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

6.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19世纪中期(黑格尔逝世)前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段可谓冷落、凋零,甚至动摇和混乱的岁月。
这一时期正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
随着黑格尔的逝世,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传播,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出现。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
他们思想各异,流派纷呈。
从思想倾向上来看,可分为两股思潮:一个是人本主义思潮,另一个是科学主义思潮(又称实证主义思潮)。
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孔德,他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也就是用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辩概念。
他宣称实证哲学及一切实证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精确的发现”自然规律。
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承认人的思想必须服从外部世界的规律,具有合理因素,甚至与唯物主义相近。
但是,孔德的自然规律不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必然性、本质,而是指现象之间的外部联系。
他认为科学只能叙述事实,而不能说明事实,科学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
人本主义也称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发端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理性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对其批判浪潮的兴起。
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在德国表现得最为激烈,因为黑格尔哲学被公认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顶峰,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对传统理性主义思潮的批判,因此,人本主义思潮也以德国为中心。
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是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奥瑟?叔本华(1788—1860年),是最早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
他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的家庭,1813年毕业于耶拿大学,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他就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意志主义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潮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它与唯心主义并列,是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对立面。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本原性和客观实在性,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思维和感觉等都源于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唯物主义思潮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对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用理性而非神
秘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存在。
哲学家伏尔泰和康德等人对唯物主义进行了重要的扩展和阐释,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期以后,唯物主义在西方哲学中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象征性的人物如费尔巴哈、恩格斯、马克思等哲学家开始在唯物主义思潮的指引下探讨社会现象和人类发展问题,影响了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
社会历史。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唯物主义思潮体现了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注,认为
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在于观察和实践。
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唯物分析与实践认识,强调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目标。
在当代世界,唯物主义思潮也在西方继续对于现实与未来的探讨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方法和指导。
总的来说,现代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潮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西方哲学
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唯物主义思潮在西方哲学中的发展历程凸显了一种对现实与未来的关怀和探究,是哲学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愿我们能够在唯物主义思潮的指引下,更深刻地认识人类与世界,开拓思想与实践,共同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述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涌现出一些新的流派和思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等。
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本质,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应从解决生态问题入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一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其主要目标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寻求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生态环境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的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矛盾将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期望的破灭,并由此引起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它主张建立一种全新的、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由生态原则、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和非暴力运动原则组成的基本理论;要求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实行自主的、创造性的交往;反对利己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反对核军备竞赛,提倡人类和平;等等。
从一定角度看,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市场社会主义提出通过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
它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遭受挫折、西方世界的凯恩斯主义也失灵的情况下,由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
他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
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
也就是说,市场社会主义具有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但又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社会主义还主张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系统总结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训,将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效率与社会主义的人道和均等结合起来。
哲学史的哲学思潮

哲学史的哲学思潮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哲学思潮。
哲学思潮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哲学家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考方式的总结和归纳。
本文将从古代哲学思潮、近代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哲学思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古代哲学思潮古代哲学思潮是指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期间出现的一系列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思潮涵盖了众多重要学派,包括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斯多亚主义等。
柏拉图主义强调了理念的存在和真理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而真理在于理念的存在,而不是在具体的个体之中。
这个理念对于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主义则注重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研究。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对逻辑和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斯多亚主义则主张达到幸福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提高心灵的自由,并认为真正的自由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限制和约束。
二、近代哲学思潮近代哲学思潮是指从文艺复兴运动到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出现的一系列哲学思想。
近代哲学思潮主要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唯心主义等。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思维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笛卡尔、斯宾诺莎以及勒内·笛卡尔等重要哲学家都是理性主义的代表者。
经验主义则认为人们通过经验和感观来获取知识。
洛克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空白论”观点,认为人的头脑在出生时是一片空白,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感觉对外界的观察和感知。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心灵,并且一切事物都是由意识所创造的。
康德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康德哲学”理论体系,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哲学思潮现代哲学思潮是指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系列哲学思想。
现代哲学思潮主要包括实证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经验观察,认为只有可以被实证的现象才是可以被信任的。
西方当代哲学思潮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西方当代哲学思潮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近年来,西方哲学思潮正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哲学圈。
西方哲学思潮是当代哲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中国的哲学界来说,了解西方哲学思潮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西方哲学始于古希腊时期,罗马时期也有不少哲学家涌现,但真正开启了西方哲学的黄金时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
在此期间,培根、笛卡尔、休谟等一批哲学家的思想,不断开拓了哲学领域的新地带。
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不断更新不断变革。
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康德主义哲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相继出现。
二、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与变革西方哲学思潮主要是通过其创始者及他们的作品传入中国哲学界的。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德、法、美、英等西方哲学思潮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学习和研究。
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出现,将西方哲学从最初的自然主义哲学的侧重点上转向了对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关注,开始研究人的思维方式、知觉活动、语言现象等,引发了对现代哲学方法的反思和批判。
存在主义则强调了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对人类自由、责任、孤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开启了对人类本质的多重可能性的探索。
结构主义借助语言分析获得了话语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将文本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等领域。
在20世纪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哲学思潮不再单纯地从形态和方法上批判专制或为避免发生专制斗争,而是深入到阶级斗争的实践和哲学问题的探讨中。
后现代主义则在对现代性和现代哲学的批判中,建立了对重大问题的新的看法和新的理解,如对权力、主体、主观、真相等问题的新认知,为当代理论研究,尤其是当代文化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西方哲学思潮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西方哲学思潮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推动了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作用,也有深刻的哲学交流和融合。
首先,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评析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评析
摘要:人本主义思潮通俗地讲就是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围绕人的自由而解放而展开思考的一般思潮。
本文通过概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思想观点来具体评析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高度重视个体的发展,批判科学主义思潮以及理性的思想,并分析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强烈的悲观色彩以及唯心主义的思想。
关键词:人本主义哲学现代西方评析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着重从人的角度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流派的思想,像弗洛伊德主义、唯意志主义、人格主义、存在主义等等都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思想观点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是西方哲学中两大主要思潮之一,它产生于19 世纪中叶社会剧烈动荡的欧洲。
首开先河的是唯意志论,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主要宣扬遗址之上,意志是世界的源。
其中叔本华认为宇宙的本源核动力是自我生存欲望的冲动,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痛苦就无边无际。
而尼采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意志主义改造为积极行动的意志主义,把生存意志改造为权力意志。
而这种权力意志就是贪得无厌的占有、统治一切的欲望,其中尼采所谓的“超人”就是权力意志的最高体现者。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
近代欧美思潮发展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方向:哲学思潮向现代主义转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崛起。
首先,在哲学思潮方面,近代欧美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兴起。
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进行批判和颠覆的思潮。
它认为传统的知识、道德和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因此追求独立思考和个体解放,主张超越传统约束,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现代主义思潮的标志性人物有尼采、康德、维特根斯坦等。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欧美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在社会思潮方面,近代欧美社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19世纪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传统的阶级和身份观念开始逐渐解体。
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分层和身份认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社会主义思潮、女性主义、种族平等等社会运动纷纷出现,呼吁平等、社会正义和人权。
这些思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各个群体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表达自己的声音。
最后,在科学技术方面,近代欧美的思潮受到科学技术的崛起的深刻影响。
科学方法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更深入的认识。
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代表的科学思潮,形成了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支柱。
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近代欧美思潮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哲学思潮向现代主义转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崛起。
这些趋势共同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欧美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以个体自由、社会平等和科学创新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体系。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评析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评析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超越传统人本主义对普遍人性的抽象议论与探索,转而对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存在的高度重视。
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首先提出了“孤独的个体"的命题。
他认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无二的。
不可重复的。
每个个体生命都构成自身独特的世界。
这个世界由他选择,由他创造,只对他有意义。
他号召人们要关注自身这个有限而必然死亡的个体,并竭力批判缺乏独立自主的现象,要求人们从迷信与盲从中解脱出来,时刻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对人生要有独特的体验,对自己的言行,对社会都作出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努力通过自已的创造面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通过对人非本真存在的探讨,竭力主张人们要回到本真状态。
他认为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中既要不断与人打交道,又要不断与物打交道,而在这打交道的过程中人出现了沉沦与异化。
例如,人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便沦为“常人”、“普通人”,即没有个性的存在。
导致人云亦云,随波遂流,千人一面的现象。
人们不愿去进行反思,去作独立的选择与判断,因而他主张人们从大众流俗中走出来,回归本真,回到真实的自我。
而充满批判精神的唯意志意义哲学家尼采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高呼“一切价值的重估",他用其犀利的思想之剑杀死上帝,摧毁人们心中的偶像,破除传统道德教条的束缚。
他设计了一个“超人”形象,“超人”就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体,它是自由的创造者,天马行空,扫荡一切权威崇拜,自己是价值与真理的准绳,是道德与规范的评判者。
自主沉浮,一切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成为你之为你者,从而不断地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生命哲学家柏格森主张回归个体存在,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于外在世界的物质追求,而在于主观精神的自由。
因此,人必须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自身从平庸纷争的社会生活中转向纯个人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生命存在,维持个人的自由与人格,认为这个世界唯一实在的就是自我。
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反理性主义思潮述评

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反理性主义思潮述评
反理性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思潮,它具有
强烈的反传统性,质疑理性精神的完整性,以及单一的绝对真理的存在性。
它主张,唯有重返幻想和情感,才能得到全面、更为真实的洞见,从而重建多种有充分发挥空间的意识形态,超越单一的理性范式。
反理性主义思潮在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随着西方
哲学上对理性主义思潮的批判,以及当代文艺家和学者所反映的对理性的怀疑和质疑,反理性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西方哲学和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特色。
在艺术、文学作品中,“反理性主义”的反思性的概念与表现手法被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所广泛采用。
一方面拉开了破除理性主义思想古常路的思路,强调对前时代知识继承的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它在质疑工业文明以及传统观念、僵化思想、时代限制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推动了思想上的积极变革,引发了文学、艺术创作上的革命性变化。
反理性主义思潮对当今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重塑了当今西方
文化。
反理性视角拓宽了当今的视角,它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造力及其具体的社会思想内容,正是因为它,当今艺术和文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思想视角也变得更加开放、充满活力,从而促使当今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高潮。
总之,反理性主义思潮对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特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
推进革新使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不断发展,众多反理性主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也因此被诞生,为当今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贡献了丰沛的内容。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新生与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新生与发展“哲学”这个词汇是由希腊语“philosophia”演变而来,其本义为“对知识和智慧的爱好和追求”。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身份等人类学、伦理学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哲学思想也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新生和发展。
一、反思主义思潮的兴起上世纪60年代,随着文化、社会政治的一系列变革,一股反思主义思潮兴起。
反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认为哲学的真正目的是揭示人类的存在本质。
反思主义旨在反思现有的制度结构,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解读。
其中代表人物包括德里达、福柯等。
在福柯看来,权力是一种力量关系,处于不同地位和位置的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是社会运行的基础。
他关注的是现代话语的权力效应,认为话语权力关系决定了社会结构的运行方式和历史的进程。
而大量的话语建立在寻求对抗的方式上,使得一些群体、话语、文化等被扬弃或遭到摈弃。
福柯认为,当下应该对话语权力关系进行反思,承认话语也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形式,对于所谓的话语真理应该怀疑和深入分析。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怀疑传统现代主义的反思型思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着从“主体”到“没有主体”的转变。
代表人物有巴塞尔德、林斯、达鲁达等。
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主义的“大故事”或者“进步主义”的概念,拒绝对于历史和物质世界的单一解释。
同时,它反对故事的消失,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而民主、多元文化和自由则是大故事的多种形式。
此外,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多样性,认为知识、文化和权力是相互映射和交织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相对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观念。
人们需要适应这个多元化世界,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三、实用主义思潮的兴起实用主义思潮的兴起,主要是对理论和逻辑的关注变得更加针对问题解决。
最新 论述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青年大学生-精品

论述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青年大学生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由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并先后由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那么,怎样分析现代思潮与青年大学生?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中西经济交流的增多,有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论著,被大量翻译和引进。
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考,增加人们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了解,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叔本华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马斯洛热”等现象的交替出现,以及当前对现代西方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崇尚,就是有力的证明。
一、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人本主义思潮,由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的唯意志论所开创,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所承袭和发展。
这一思潮把哲学归为对人的研究,认为哲学不应研究自然科学问题,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不过是虚伪的人道主义。
它从反理性主义出发,要求恢复被理性主义和虚伪的人道主义所压迫和所异化的人性,使之回复到人的原始的内在本质。
这所谓“新人道主义”不是把的社会经济制度,反而是把科学技术的进步,说成是压迫人使人堕落的罪恶根源,撇开社会经济的解放,谈人性的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历史条件,也给了人本主义思潮的流传以新的推动。
一方面,科学技术、物质生产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各种社会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从酝酿到爆发,从潜伏到表面化;社会道德风尚日益败坏,精神文化日益堕落;垄断资本和统治集团对人民群众的统治也随之加紧。
人本主义思潮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进程中流行起来并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由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并先后由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等所继承和发展。
从它的源头来讲,这些哲学流派以研究科学方法论为共同特征,标榜自己是“科学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评析 总结

• 2、现代西方哲学家大都企图排除作为近代 认识论基础的二元分立倾向。 • 3、对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中所表现出来 的理性万能和理性独断的倾向进行了公开 的挑战。 • 4、对近代哲学关于人和人道主义理论的超 越。
五、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 1、拒斥与重建形而上学。
• 拒斥形而上学对于摆脱传统哲学的思辨性 和独断性,促进哲学和科学领域内的思想 解放的确起过一定积极的作用。然而,更 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许多现代西方哲学 家和哲学派别相继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 义的困境,他们越来越发现如果继续简单 拒斥“形而上学”,他们的理论以及社会 道德规范就会失去必要的支撑点。
• 这四种思潮的划分是相对的。从西方哲学的演 变过程来看,确是派系庞杂,理论形式千姿百 态,而且,不同流派之间的界限并非十分鲜明, 常常相互交织。
二、 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 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 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 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 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 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 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 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 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 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 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 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 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 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 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 (或反思)的时代。
• 3、重视方法论研究。
• 哲学的功能在于为各门科学提供方法论,起着 科学警察的作用。正如罗素所说:“逻辑实证 主义这类哲学,严格说来,没有哲学,仅有方 法论。”哲学的任务就是逻辑分析,目的在于 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西方思潮正在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它们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
中国人类学家胡适曾经说过:“生活在西方,为西方思潮所改变,并以西方思潮作为文化传承,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既要把握西方思潮发展的大趋势,也要兼顾中国特色。
西方思潮源起于20世纪上半叶,当下有许多具体的派别,如社会发展理论、行动政策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政学理论等等,一个比较中立的总结来说,西方思潮就是人类的学术研究以及政治实践中普遍共同采用的一组理论和原则。
首先,当今的西方思潮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单一的古典时代到多元的当代时代的变迁。
从古典时代开始,西方思潮就在改造复杂的社会秩序,提出了个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责任等新理念,这些理念也影响了当代西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正是这些思潮改变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使其特有的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得以保存。
其次,西方思潮对当今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思潮在中国不仅仅被转化为政治观念、政治结构,也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活力。
例如,西方民主理念是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基础,也为中国政治得以稳定提供了大量参考;社会发展理论则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新古典主义理论则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建构主义理论则为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环境而提供了依据;行政学理论则促进了政府的效能。
最后,西方思潮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双面性”。
一方面,西方思潮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应该在接受西方思潮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西方思潮的同时,要求西方思潮必须经过中国特色的改造和涵养,使它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实践,进而满足中国国情和当下社会实际的需要。
总而言之,当代西方思潮的发展已经大大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尤其是在中国,西方思潮的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述评

(3)、评说
尼采本人是个悲剧人物,很难说他自觉为 反动阶级辩护。他在哲学上之要求打倒偶像、 重估价值、发挥个性,也有某种积极意义。
3、萨特哲学思想
(1)、生平简介 让一保罗· 萨特 (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著名作家 、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 最大代表人物之一。
二、人本主义思潮述评
(一)人本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观点及评说 1、克尔凯郭尔的哲学
(1)生平简介 索伦· 阿拜· 克尔凯郭尔 (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是19世纪上半期活动于丹麦的存在主义 先驱人物,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 家里。从小就为有罪和受惩的宗教情哲学理性》
②哲学研究任务:揭示“人如何生活“。 克尔凯郭尔提出了“人生三阶段说”: 美学(享乐)阶段:及时行乐,但到头来 获得的是痛苦与失望; 道德(理性)阶段:趋善避恶,但由于以 理智的基础,仍不可认识人的真实存在; 宗教(非理性)阶段:脱离苦海,但前提 是必须成为真正的基督徒。
(3)、评说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具有强烈 的宗教信仰主义、悲观主义和反 理性主义的特征,从根本上否定 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具有 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2)、思想 ②奴隶道德、主人道德 奴隶道德即常人道德,这些人缺乏 旺盛生命力与激情,害怕、嫉妒、仇视 强者; 主人道德,即少数奋发有为的人的 道德,以自我的尺度来评判一切。
(2)、思想
③超人哲学 尼采一再宣布“上帝已死”。“上帝已 死”,只得呼唤“超人”的出现,但所见之人 大多均为“末人”,“末人”即无个性、无创 新、无作为的人。超人则是权力意志充分张扬, 处于善恶之彼岸的人,敢于重估一切价值的人, 是具有超群智力,坚强意志,富有主见,充满 激情的人。
如何看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如何看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如何看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在全面反对以往一切哲学理论中而竖起自己的思想旗帜的,这一思潮一般分为两大哲学思潮即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两大哲学思潮主旨方面体现了时代的一种进步.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反对理性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倡导实证主义和极力推崇唯意志论、"超人"哲学等,无疑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社会背景下反对所有理性主义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逻辑上自己首先就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其次,理性的优于非理性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如果抛开片面地强调理性的极端作用这一错误观点的话,这种理解应该说是科学的,但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中全面贬抑理性的观点无疑忽视了对于理性的正确理解.最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有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分.
作者:赵金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刊名:学术交流PKU CSSCI 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 年,卷(期):2005 ""(5) 分类号:B512.6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述
萨
特
存
在
主
义
思
想
概
述
课程名称: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述学院:
学号:
编号:
姓名:
[摘要]: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
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
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但我个人认为“存在主义”的意义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必有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必作过多的烦恼与焦虑,不妨效仿老庄的哲学思想来知道我们的人生,即我所谓的“存在主义”。
关键词:存在、本质、人生、自由
萨特哲学思想:人生是荒谬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存在再先,本质在后;人存在并选择着,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自由。
一、“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一要素“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
”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难道只因萨特的存在主义来自战争中的特殊环境,人们就说他不免偏激。
那么“一般来说,人总是受‘本质’支配,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存在’”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否也偏激呢?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存在这个世界上,然后才能体现自己的本质,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都已经不存在,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还存在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本质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吗?而那些存在的人来说他们还有存在的意义,他们能决定自己的本质,但这些只是对于存在的人来说,试想如果连你自己都感觉到自己不存在,对于你就像空气一样,你还有什么本质而言,你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而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因此我不觉得萨特的观点有所偏激。
我认为他的前提条件是对于不存在的人
本身而言。
而“人总是受‘本质’支配,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存在’”这句话本身就有矛盾,首先人“总是”受本质支配,“只有”……才会回存在。
它本身就赞同萨特的观点,却对自己的观点不是那么肯定;另外如果说人受本质支配,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如果它不存在,本质又能支配他什么,换句话说“存在先于本质”。
为了搞清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口号的理论基础,我想有必要阐述一点他的本体论哲学。
在萨特看来,存在有两种,一种是自在的存在,另一种是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在萨特那里有以下的特征——一是这个自在的存在“就是它自己”,它是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存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完全无意义的东西。
二是这个自在的存在是“不透明的”,它对于外部意识对于其它存在甚至对于自己都是不开放的和关闭的。
三是它是静止的,它没有变化和发展,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四是它没有创造者,它独立于一切,它的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没有任何来源,也没有根据和必然性。
五是它不能通过自身成为异己的他物,它从来不作为异己的他物而存在,也不支持与他物之间的任何关系。
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第二要素“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
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
人即自由。
”
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不能完全赞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存在有我们存在的意义,如果在事物面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而不顾及其它因素,我想是不可能的。
我们或多或少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但我们并不因此为之失去个性,也不意味着失去自我,我们的目标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这是一个过程,如果凡是自由选择了,存在还有意义吗?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处理其中的关系,以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自由选择”强调“自由”,但萨特并不鼓励、倡导恶的懦夫的选择,他肯定、提倡的是“英雄的”自我选择和“善”的自我选择。
和上面提到的“人在事物面前,
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以及萨特在《为了一种境遇剧》(1947)一文里说:“如果人确实在一定的处境下是自由的,并在这种身不由己的处境下自己选择自己,那么在戏剧中就应当表现人类普遍的情境以及在这种情境下自我选择的自由。
……情境是一种召唤;它包围着我们,给我们提供几种出路,但应当由我们自己抉择”。
这是否有矛盾呢?
首先如果强调“自由”的话,他考虑到了“英雄的”、“善”的选择,这是否是他的意志呢,因此即使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不会失去我们的个性,更不会失去自我。
三、“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三要素:“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
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
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或者说世界是荒诞的,因而人的存在是荒诞的,现实世界是令人恶心的。
比如在荒诞现实面前,人的理性、自由选择受到局限,事与愿违,荒谬可笑。
我认为这一点在《海上钢琴师》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钢琴家1900最终也没有走下“佛吉尼亚”号的舷梯,随着爆炸声,1900传奇的一生永远定格在船上。
这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从来没有踏上陆地一步的天才音乐家,让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永远栖息在了深邃辽阔的海洋。
这个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因此他从出生到死亡,一步也没有离开过那艘船,也没有踏上陆地。
我个人的存在主义
我们不妨利用“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上的指导,以帮助我们渡过人生,存在主义的五个核心是:自由、焦虑、选择、担当、孤独。
我们渴望自由,身体的自由,灵魂的自由——在现实面前,我们因为不得自由而焦虑——为了改变我们的焦虑,我们必须有所改变有所选择——选择之后,我们必须担当起我们所选择后要面对的一切问题——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原
来世界之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孤独中承担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们的人生,因生而来,奔死而去——这样的主题,看似悲观,可是实则乐观积极。
也许可以说是用老庄思想吧。
我个人认为“存在主义”的意义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世界事物的存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都具有某些合理性的因素存在。
这个理合性因素的多寡却决定于这个事物存在的时间长短,即该事物的合理性越大,它存在的时间就越长;反之则相反。
从这一意义上说,合理性是事物生命力长短的决定因素。
世间万事万物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一旦不存在了,消失了,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价值已经不存在,可以说是被遗弃了。
合理性也是一种适应性。
从自然界物质种源优胜劣汰的一般法则来看,就可看到事物适应性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
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也好,它们莫不是以自己本身的适应性来维持和保存自己的生命存在的。
不适应自然环境者必然自然而然消亡了,而适应者则以顽强的适应性得到了生命力地存在。
众所周知,五百万年前,恐龙是地球的霸主,然而呢现在呢早已不存在,当时这个种群是地球上的主宰,然而它的存在影响到人类的存在,是否可以说它的灭忙对人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呢!试想如果存在那么强悍的种群,人类的起源会不会夭折,因此可以说存在是否就已经决定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因此不要在感到自己存在的虚无与飘渺,活要活着有意义。
你要相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存在与虚无》、《自由之路》、《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