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硫及其硫的化合物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全部知识点 所有高考题)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全部知识点 所有高考题)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新课标地区全部知识点所有高考题)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选择题1.(2014·广东高考·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解析】选B。

1 mol甲苯中含8n A个C—H键,A错误;1个水分子含有10个质子, 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含10 mol质子,即10n A个质子,B正确;氨水是液体,氨水的浓度不知,无法计算NH3分子的个数,C错误;铁与浓H2SO4在常温下发生钝化,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2Fe+6H 2SO4(浓)Fe2(SO4)3+3SO2↑+6H2O, 56 g(1 mol)Fe完全反应生成1.5 mol SO2分子,D错误。

2.(2014·四川高考·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 AB.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 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5NH 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由水和碱共同提供,其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量相同;(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若前后有化合价相同的元素,则该元素未经过得失电子。

【解析】选D。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为3Fe+4H 2O(g)Fe3O4+4H2,0.2 mol铁参加反应,生成H2分子的个数为4/3×0.2N A=0.27N A,故A项错误;室温下,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13mol,故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也为10-13mol,故B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参加反应的气体为氧气,每1 mol氧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故C项错误;5NH 4NO32HNO3+4N2↑+9H2O,-3价的氮原子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原子的化合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

2014年新课标化学部分高考考点梳理

2014年新课标化学部分高考考点梳理

2014年新课标化学部分高考考点梳理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团: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

理解:核裂变中、衰变中原子核发生了改变,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原子团包括电中性的基(如羟基、甲基等)、根(碳酸根、铵根等)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混合物: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有一种成分的物质。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金属: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非金属:通常条件下为气体或没有金属特性的脆性固体或液体,如元素周期表右上部15种元素和氢元素,零族元素的单质。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酸: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和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酸性氧化物(酸酐:如碳酸酐CO2)、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复杂氧化物(Na2O2 KO2KO3等)。

联系:八圈图的理解。

如生成盐的反应有:酸碱中和,酸性氧化物与碱,碱性氧化物与酸,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金属与酸,非金属与碱等。

注意:NaHSO4在水中也能电离出H+,但是NaHSO4不是酸,属于酸式盐。

Mg(OH)Cl属于碱式盐。

OF2为氟化物,而不是氧化物。

4.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②了解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区别。

常见的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溶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小于1nm。

浊液:浊液中的粒子大于100nm。

胶体:介于1~100n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四章第三节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四章第三节

后 作



·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3)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提 考 能 · 随 堂





·











·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基 · 教 材 回 扣
2.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


(1)物理性质
能 ·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__无___色、有__刺__激__性___气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基 · 教 材 回 扣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与硫酸



·



测 析


·











·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基 · 教 材 回 扣
提 考 能 · 随 堂




1.硫的存在和性质

· 重
(1)存在

突 破
①游离态:存在于__火__山__喷__口___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归类总结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归类总结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含方法提示和解析)智能考点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Ⅰ.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能发现学习、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Ⅱ.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Ⅲ.教材精讲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分类、预测、实验、验证、比较等。

1.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锌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金属锌用于制造镀锌材料。

氧化锌是一种优良的白色颜料,由于有一定杀菌能力,可以用来制医药软膏。

氯化锌常用做有机反应的脱水剂和催化剂,它的浓溶液常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有机化合物性质(苯酚、甲醛)研究(1)苯酚性质的研究研究苯酚性质的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

OH OHBr BrBr(2)甲醛性质的研究甲醛性质的研究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④与FeCl 3溶液反应:苯酚跟FeCl 3反应,应用: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做消甲(还原性)①与酸性KMnO 4溶液反②与新制氢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③与银氨溶④与氢气HCHO + 2Cu(OH)2HCHO +2[Ag(NH 3)2]OH HCHO +H 2二、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1.认识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规律的研究思路:盐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性的原因 盐类水解的本质 →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 电离②探讨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最新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优秀名师资料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智能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标要求1( 初步掌握天平、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 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 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大纲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材料精讲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容器和反应器的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类别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可试管进行少量物质间的反应加热前外壁无水滴,最大盛液小直于1/3容接坩埚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加热完放石棉网上冷却器加蒸发皿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盛液不超过容器的2/3 与热反隔烧杯溶解、配液、反应器加热前外壁无水滴应网烧瓶(圆底、平底反应器、液体的蒸馏等加热前外壁无水滴,平底烧瓶不器可和蒸馏烧瓶) 宜长时间加热加锥形瓶反应器、接受器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热不集气瓶收集气体或暂时贮气瓶口磨砂(与广口瓶的瓶颈磨砂能相区别),用磨砂玻片涂凡土林加封盖热试剂瓶广口:盛固体药品棕色瓶盛见光易变质的药品,盛(广口、细口) 细口:盛液体药品碱液时改用橡胶塞启普发生器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反使用前先检查气密性应器滴瓶盛少量液体药品盛碱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计量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粗量筒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观察测量 (精确度?0(1 mL) 刻度时眼睛平视器量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用前首先试漏,不能加热或配制热溶液精的量浓度的溶液器量滴定管酸、碱中和滴定(精确度=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器 0(01 mL) 液,观察刻度要眼睛平视计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称前调“0”点,称量时左物右码,不能称热量 = 0(1g) 物质,被称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两盘各放器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易潮解的或具有腐蚀性的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温度测量温度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不能当搅拌器使用计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使用前应校准,防止打破玻璃电极?分离仪器及其他仪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类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别普通漏斗向小口容器中注液要与滤纸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配合,分离固液混合物漏长颈漏装配反应器长管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面以下斗斗分液漏斗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分液时,下层液体自下口放出,上层液液体;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体自上口倒出,不宜盛碱性液体置干燥管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内装固体干燥剂,球型细口处垫小棉球(U型,球形) 以防堵塞,气流“大进小出”其除去气体中混杂的某些成分,内装液体吸收剂如浓HSO、饱和NaHCO243 他洗气瓶净化气体;测气装置;排气、等;作测气装置时,气流自短管进,液集气装置体自长管排出;排气集气时,视气体密度定进出口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化学药品的保存试剂性质举例保存方法?K、Ca、Na等强还原性的金属; ?保存在煤油中与被氧气氧化 ?亚硫酸、亚硫酸盐、氢硫酸、硫化物、亚?密封保存空铁盐等 ?保存在水中气还原性较强的物质;的 ?白磷等易自燃的物质。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

考点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Ⅰ.课标要求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Ⅱ.考纲要求暂未作要求Ⅲ.教材精讲1.本考点知识结构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如氢氧化亚铁的水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是自发的,其△H 〔298K 〕==-444.3kJ ·mol—1〔2〕部分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如NH 4HCO 3(s)+CH 3COOH(aq)==CH 3COONH 4(aq)+CO 2(g)+H 2O(l),其△H 〔298K 〕== +37.30kJ ·mol —1。

〔3〕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如碳酸钙的分解。

因此,反应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依据。

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描述大量粒子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单位J ·mol —1·K —1,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2〕化学反应的熵变..〔△S 〕:反应产物的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共同 影响化学反应的方向 反应焓变 反应熵变放热 吸热 熵增 熵减yx—、+—、— +、+ +、—Ⅰ Ⅱ ⅢⅣ①多数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均可自发进行。

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熵变都是正值,为熵增加反应。

②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可自发进行。

如碳酸钙的分解。

③个别熵减少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如铝热反应的△S== —133.8 J ·mol—1·K —1,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自发进行。

4.焓变和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四象限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二维平面内建立坐标系,第Ⅰ象限的符号为“+、+”,第Ⅱ象限的符号为“+、—”,第Ⅲ象限的符号为“—、—”,第Ⅳ象限的符号为“—、+”。

借肋于数学坐标系四个象限的符号,联系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快速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01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无敌精华版)

2014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无敌精华版)

2014高考化学复习:有关水的反应小结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1)、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水做还原剂水与F2的反应:(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水电解:(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2)、水解: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二)、水溶液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2014高考化学复习: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2)、高锰酸钾热分解(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4)、电解水(5)、氧化汞热分解(6)、浓硝酸分解(7)、次氯酸分解(光)(8)、氟与水置换反应(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11)、光合作用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

2014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强力推荐)

2014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强力推荐)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刚玉:Al2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赤铜矿:Cu2O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氧化还原反应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氧化还原反应

智能考点氧化还原反应Ⅰ.课标要求1.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

2.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3.综合运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4.运用化合价升降关系配平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5.能够依据一些条件,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Ⅱ.考纲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Ⅲ.教材精讲一.化学反应的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把化学反应分为:无机化学方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有机化学方面: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

2.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失电子,可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依据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可把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外在表现)。

3.本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内在实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重要概念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反应。

2、氧化剂与还原剂①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②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小结:四.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小结1.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O3 ;②元素处于高价态的化合物:KClO3、KMnO4、K2Cr2O7、HNO3、浓H2SO4;③高价态的金属阳离子:Fe3+、Ag+、Cu2+;④其它:HClO、漂白粉、MnO2、Na2O2、H2O2、NO2、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

2.还原剂:①金属单质:K、Ca、Na、Mg、Al、Fe、Zn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等;③元素处于低价态的化合物:CO、SO2、HCl、HBr、HI、H2S、Na2SO3、FeSO4、Fe(OH)2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氧化性还原性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十章第四节

(新课标通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十章第四节

2014届高考一轮化学复习备考之知能演练高分跨栏(新课标通用):第十章第四节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B。

作为防止倒吸的安全瓶进气管要短,A项错;HI能被浓硫酸氧化,C项错;D项装置不能将FeSO4溶液压入NaOH溶液中,错误。

2.某同学欲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解析:选A。

B项说明K+无颜色,C项说明K+不与锌反应,D项说明MnO-4能与Zn反应,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A、B、C分别为以下不同组合的物质时,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A为盐酸、B为石灰石、C为澄清石灰水时,小试管中现象是先变浑浊后变澄清B.当A是食盐水、B为电石、C为溴的CCl4溶液时,小试管中的现象是褪色C.若A为硫酸、B为Na2SO3、C为品红溶液,实验时当小试管中出现褪色现象时,向烧杯中加入沸水,试管中不会产生变化D.若A为浓氨水、B为氧化钙、C为AgNO3和乙醛的混合溶液,实验时当小试管中出现沉淀又恰好溶解时,向烧杯中加入热水,试管中生成光亮的银镜解析:选C。

A项制备的是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正确;B项制备的是C2H2,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正确;C项小试管中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不正确;D项产生的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了银氨溶液,小试管中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消失,烧杯中加入热水提供水浴加热条件,所以片刻后看到试管壁上生成光亮的银镜,正确。

4.(2011·高考广东卷)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解析:选B。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智能考点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Ⅰ.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能发现学习、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Ⅱ.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Ⅲ.教材精讲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分类、预测、实验、验证、比较等。

1.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锌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金属锌用于制造镀锌材料。

氧化锌是一种优良的白色颜料,由于有一定杀菌能力,可以用来制医药软膏。

氯化锌常用做有机反应的脱水剂和催化剂,它的浓溶液常用于清除金属表氧ZnO +2HCl = ZnCl 2 +H 2O面的氧化物。

2.有机化合物性质(苯酚、甲醛)研究 (1)苯酚性质的研究研究苯酚性质的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

物理性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熔点是43℃,露置于空苯 酚 性 化学性①与碱②与金③与溴④与FeCl 3溶液反应:苯酚跟FeCl 3反应,OHONaNaOH++H 2OOHONa2++H 22Na(熔熔)2OHOH BrBr++3Br 23HBr(2)甲醛性质的研究甲醛性质的研究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应用: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做消甲(还原性)①与酸性KMnO 4溶液反②与新制氢氧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化学应用:工业上制人造板材所需脲醛树脂、酚③与银氨溶④与氢气HCHO + 2Cu(OH)2HCHO +2[Ag(NH 3)2]OH HCHO +H 2二、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认识盐类的水解盐类水解规律的研究思路:盐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性的原因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盐的名称碳酸钠氯化锌醋酸钠硫酸铝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化学式Na2CO3ZnCl2CH3COONaAl2(SO4)3NaClNH4ClKNO3pH>7 <7 >7 <7 =7 <7 =7酸碱性碱性酸性碱性酸性中性酸性中性电离②探讨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高考化学总复习 (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高考化学总复习 (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智能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Ⅰ.课标要求1、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2、认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相互联系。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Ⅱ.考纲要求1、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Ⅲ.教材精讲一、有机化合物合成1、有机合成是指以单质、无机化合物以及易得到的有机物(一般是四个碳以下的有机物、石油化工生产容易得到的烯烃、芳香烃等化合物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备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准备知识(1熟悉烃类物质(乙烯、乙炔、1,3—丁二烯、苯、甲苯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氨基酸、乙二醇等、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熟悉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水解、氧化、加聚等重要有机反应类型。

(3熟悉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3、有机化合物合成流程的示意图二、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1、碳骨架的构建:构建碳骨架是合成有机物的重要任务,包括在有机原料分子及中间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上增长或减短碳链、成环或开环等。

(1增长碳链的方法:常见有加聚、缩聚、酯化反应等,另外卤代烃与NaCN 在乙醇溶液的取代反应,溴乙烷和丙炔钠的反应等①CH 3CH 2Br + NaCN3CH 2CN + NaBrCH 3CH 2CN + 2H 2O CH 3CH 2COOH + NH3②CH3C CH + 2Na 2CH 3C CNa + H 2CH 3CH 2Br+NaCN + CH 3C CNa CH 3CH 2C CCH 3 + NaBr(2减短碳链的方法:烯烃、炔烃的部分氧化反应是减短碳链的有效途径,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羧酸或羧酸盐脱羧反应也使碳链减短。

CH 3COONa + NaOH 4↑+ Na 2CO 32、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羟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醛酮的加H 2,此外,酯的水解,葡萄糖的分解反应,醛的部分氧化成羧酸、磺化反应中引入的-SO 3H 中也含的羟基等。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智能考点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Ⅰ.课标要求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

Ⅱ.考纲要求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Ⅲ.教材精讲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1.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组成有机物常见的元素种类有C 、H 、O 、N 、X 等,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通常借助有机物的可燃性等化学性质进行定量测定,得知C 、H 、N 、X 等吸水O KOHCuO 、元素的质量分数后,其总和若小于100%,其差值一般就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有机物中的C 、H :有机物样品 H 2O 、CO 2 碳酸盐 ,测定吸水剂和碱的质量可分别计算出有机物中C 、H 的质量分数。

(2)有机物中的N :有机物样品N 2、H 2O 、CO 2 N 2 ,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可计算出有机物中N 的质量分数。

(3)有机物中的X :有机物样品X - AgX, 测定AgX 的质量可分别计算出有机物中X 的质量分数。

2.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1)实验式法: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 求分子式。

(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 求摩尔质量 求1mol 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求分子式。

(3)方程式法:利用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HNO 3、NaOHCxHy+(x+y4)O2−→ xCO2+y2H2O和CxHyOz+(x+y z42-)O2 −→xCO2+y2H2O,通过计算,求出x、y、z,求出分子式。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八章第一节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八章第一节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解析】 A项,醋酸的稀释会使其电离程度增大,稀
·
教 材
释10倍后,溶液的pH<4。在NaHA溶液中,当H2A为强酸

扣 时,则有NaHA===Na++H++A2-,溶液呈酸性;当H2A
提 考 能 · 随 堂

析 为弱酸时,则HA-在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①HA-的 测
A.BOH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OH-

· 重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c(A-)=
难 突
c(B+)

C.在BOH溶液中加入BA,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B+)
课 后

考 减小
作 业

· 误
D.若将0.1 mol·L-1的BOH溶液稀释至0.001 mol·L-

警 示
重 难
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









·




菜单
固 考
2.电离平衡的特征

·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研 考 题 · 误 区 警 示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测
课 后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十二章第二节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十二章第二节



(4)酸碱法
·


被提纯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发生反应,

扣 用酸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石灰石,用
提 考 能 · 随 堂 自
析 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点 ·
(5)氧化还原法

难 突
①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
破 将其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 课
提 考 能 · 随 堂
体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
自 测
析 考
③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先变浑浊,后
点 ·
变澄清,该气体一定是CO2
重 难
④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
突 破
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⑤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 课

点 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物或微溶
·
重 难
物来调节。


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三氯化铁的 课
研 水解,溶液呈酸性,就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Fe3+沉
后 作


题 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等。
·




菜单
新课标 ·化学(安徽专用)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 石灰水__变__浑__浊__,继
澄清石灰水中
续通入后_变__澄__清___
自 测

·


突 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考点 硫及其硫的化合物Ⅰ.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考纲要求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Ⅲ.教材精讲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Al 2S 3的唯一途径)2S (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SO 2S+H 2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6HNO 3SO 4+6NO 2↑+2H 2OS+2H 2SO 42↑+2H 2O2S+Na 2SO 3+3H 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制取:Fe+H 2SO 4(稀)=FeSO 4+H 2S ↑(不能用浓H 2SO 4或硝酸,因为H 2S 具有强还原性) ——H 2S 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2H 22O (H 2S 过量)当22/O S H n n ≤2/3时,2H 2S +3O 22SO 2+2H 2O (O 2过量)当23222<<O S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Fe 3+、HNO 3、KMnO 4等,甚至SO 2均可将H 2S 氧化。

C .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 2S 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3.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①SO 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 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 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 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 + 2HCl④SO 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 2S + SO 2 == 3S ↓ +2H 2O⑤SO 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Na 2SO 3 + H 2SO 4(浓) == Na 2SO 3 + H 2O +SO 2↑ 或Cu + 2H 2SO 4(浓) === CuSO 4 + 2H 2O + SO 2↑(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3)比较SO 2与CO 2、SO 3Br 2(I 2、S)+SO 2+H 2OSO 2+H 2O SO 2+CO 2+H 2O 钝化→运装浓H 2SO 4 CuSO 4+SO 2+H 2OZnSO 4+SO 2(后有H 2)+H 2O Fe 3++SO 2+H 2O只表现强氧化性兼有酸性C+H 2O C 2H 4+H 2无水无强还原性气体 非碱性气体(4)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

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 2、NO x (NO 、NO 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起始物,因为大气中的SO 2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经氧化、溶于水等方式形成H 2SO 4,而NO 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NO 2,NO 2直接溶于水形成HNO 3,造成了雨水pH 值降低,便形成了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气相反应:2SO 2+O 2=2SO 3、SO 3+H 2O=H 2SO 4;液相反应: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总反应:232522224222Mn Fe Cu V SO H O O H SO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2NO+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

引起硫酸型酸雨的SO 2人为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尾气的排放、土法炼硫等。

引起硝酸型酸雨的NOx 人为排放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酸雨危害:①直接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②使土壤酸化,损坏森林;③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电信电缆等。

酸雨防治与各种脱硫技术: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

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寻找替代能源、城市煤气化、提高燃煤效率等都是防止和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

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

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 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SO 2+CaO=CaSO 3,2CaSO 3+O 2=2CaSO 4;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 2,其反应方程式为:SO 2+Ca(OH)2=CaSO 3+H 2O ,SO 2+CaCO 3=CaSO 3+CO 2,2CaSO 3+O 2=2CaSO 4。

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 2和CO ,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SO 2+2CO==S+CO 24.硫酸①稀H 2SO 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而浓H 2SO 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②SO 42—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CO 32-、SO 32-、SiO 32-、Ag +、PO 43-等): 待测液澄清液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 42-离子)③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1.生产过程:2.尾气处理: 氨水 (NH 4)2SO 3(NH 4)2SO 4+ SO 2↑NH 4HSO 3三、氧族元素 1.氧族元素比较: 原子半径 O <S <Se <Te 单质氧化性 O 2>S >Se >Te−−→−42SO H −−−−−→−),(222等含O N SO单质颜色无色淡黄色灰色银白色单质状态气体固体固体固体氢化物稳定性 H2O>H2S>H2Se>H2Te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2SeSO4>H2TeO42.O2和O3比较3.比较H2O和H2O2Ⅳ.典型例题例1: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无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

题目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层次由低到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运用等能力,第(3)问又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化合物A,所以A中一定含乙元素;甲(1)根据框图所示,单质甲+单质乙−→−A+C,由于甲、乙为两不同种元素的单质,所以A中含有的乙元素一定来自于B。

+B−→−乙+C,乙为单质。

说明A、B中乙元素发生氧化(2)由于A、B中都含有乙元素,A+B−→还原反应之后生成零价乙元素。

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归中原理,可知乙元素在A、B介于0价两端,即为正价和负价。

而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表现正价和负价。

所以乙为非金属元素。

(3)在中学化学中,显正、负价的非金属元素有Cl、S、N、C、H。

在此范围中依题进行筛选。

S和N2均合适。

本题可排出下列关系:【答案】(1)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所(2)非金属,因为A+B−→以乙是非金属。

(3)S,H2S(或N2,NH3)。

例2.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

请用给出的仪器、药品(如图所示)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确定在该条件下硫酸铜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①准确弥补量4.80g 无水硫酸铜;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mL ;③干燥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2.56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F 中的溶液变为Na 2SO 4溶液(不含其它杂质)。

请回答:(1)硫酸铜加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首先通过_____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分解后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进出口序号)。

(3)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根据测得的数据,确定该条件下硫酸铜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CuSO 4加热分解产生3种气体,为了确定分解反应方程式,必须知道3种气体各自的物质的量。

由于SO 3、SO 2是极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故最终制用气排水量气的只能是O 2。

干燥管实验质量增加是吸收的SO 2(水已被浓H 2SO 4吸收),但需注意SO 3与NaHSO 3溶液反应时又产生了SO 2。

n(CuSO 4)=molg g/16080.4=0.03mol ; n(总SO 2)== == 0.04mol(0.04-0.03)mol=0.01molSO 3 + 2NaHSO 3==Na 2SO 4+2SO 2+H 2O △n(g) 1mol 2mol 1mol 0.1mol 0.02mol 0.01moln(原SO 2) =n(总SO 2)-n(生SO 2) =0.04mol -0.02mol==0.02mo l n(O 2)=molL L/4.22224.0=0.01mol故n(SO 3):n(SO 2):n(O 2):n(CuSO 4)=0.01 ︰0.02 ︰0.01 ︰0.03=1 ︰2 ︰1 ︰3 答案:(1)F ;SO 3+2NaHSO 4==Na 2SO 4+2SO 2+H 2O (2)1―10―9―6―5―3―4―8―7―2(3)干燥SO 2和O 2,保证后面碱石灰吸收的是SO 2; (4)3CuSO 4 3CuO+2SO 2↑+SO 3↑+O 2↑例3.室温时,H 2S 和O 2的混合气体100mL ,点燃后充分反应,剩余25mL ,求H 2Smolg g /6456.2和O 2的体积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