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货

合集下载

处理窜货的方案

处理窜货的方案

处理窜货的方案简介窜货是指在供应链中,某个环节的商品以非法方式流出,绕过正常渠道进行销售。

窜货不仅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和品牌形象。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处理窜货问题,保护自身利益和形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窜货的方案,包括加强渠道管理、建立监测机制、合作共治等措施,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窜货问题。

方案一:加强渠道管理加强渠道管理是防止窜货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渠道管理:1.渠道合作伙伴评估: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包括其经营实力、信誉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降低窜货风险。

2.建立合理的销售政策:制定明确的销售政策,包括价格管理、退货政策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销售政策,遏制窜货的现象。

3.加强培训和管理:培训渠道销售人员,提高其对窜货问题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在销售渠道中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渠道销售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方案二:建立监测机制建立监测机制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窜货问题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监测机制:1.信息收集和分析: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定期收集销售数据和渠道情报。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掌握渠道销售情况,发现窜货问题。

2.市场调查和巡店: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和巡店,了解产品价格、销售情况等。

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和访谈,发现窜货问题的线索。

3.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对销售渠道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电子标签、GPS定位等技术,追踪商品流向,发现和处理窜货行为。

方案三:合作共治窜货问题是供应链中的共同难题,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方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合作共治的方式:1.建立联盟: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窜货治理联盟。

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和落实窜货治理方案,加大打击窜货的力度。

2.合作执法:与执法机关合作,加大对窜货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与警方、工商部门等的合作,建立窜货举报和追查机制,打击窜货犯罪。

3.消费者参与:引导和激励消费者参与到窜货治理中来。

窜货收货管理制度

窜货收货管理制度

窜货收货管理制度一、引言窜货是指在销售环节中,非法将进货商品转售给其他渠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

窜货不仅造成了产品定价和销售体系的混乱,也对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窜货行为,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窜货收货管理制度,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正常销售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二、窜货收货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保障企业利益:窜货行为会导致销售渠道被挤压和利润减少,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2. 维护品牌形象:窜货会让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产生质疑,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

3. 维护市场秩序:窜货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4. 保障消费者权益:窜货可能会导致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和损失。

因此,建立窜货收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窜货收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窜货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窜货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直接窜货和转售窜货等,便于企业对窜货行为进行识别和监控。

2. 窜货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各种窜货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建立窜货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窜货风险。

3. 窜货监控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窜货监控和预警系统,密切关注销售渠道和销售数据,及时发现窜货迹象并做出应对措施。

4. 窜货收货流程管理:规范窜货收货流程,包括收货人员的身份核查、货物验收、签收确认等,确保窜货货物的及时发现和处置。

5. 窜货处理机制:建立窜货处理机制,包括窜货产品的处理方式、责任追究等,对违规窜货行为给予惩罚,维护企业利益和市场秩序。

6. 窜货数据分析和报告: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窜货数据,并定期向企业领导层报告窜货情况和处理结果,确保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7. 窜货员工教育和培训:加强对窜货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窜货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有效遏制窜货行为。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8篇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8篇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8篇第1篇示例:窜货处理协议书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窜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卖方和买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窜货处理协议书,共同遵守以下条款:一、定义1.1 窜货: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不同渠道销售同一品牌的相同产品,或采用假冒伪劣、变质产品冒充正品销售的行为。

1.2 卖方:指拥有销售产品授权资质的正规商家或个人。

1.3 买方:指购买产品并与卖方进行交易的个人或实体。

1.4 窜货证据:指能够证明产品属于窜货的有效证据,例如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包装、产品标识、销售渠道等。

1.5 窜货处置费用:指对窜货产品进行处置所需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处理费、运输费等。

二、窜货处理原则2.1 在窜货发现后,卖方有权拒绝提供售后服务,同时买方有权要求退货退款。

2.2 协商解决:双方发现窜货问题后应共同协商解决,实行先协商、后处理的原则。

2.3 公平处置:卖方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窜货处理问题,不得有私心私意。

三、窜货处理程序3.1 发现窜货:如买方在购买产品后发现产品为窜货,应立即联系卖方,提供窜货证据。

3.2 卖方协商:卖方在收到窜货证据后,须与买方进行充分的协商,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3.3 处置窜货:卖方有权要求买方退回窜货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收取窜货处置费用。

3.4 退款处理:卖方在收回窜货产品后,应及时为买方办理退款手续,保障买方的合法权益。

3.5 纠纷处理: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向相关消费者维权机构投诉,或诉诸法律手段解决。

四、其他规定4.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4.2 卖方有义务保留窜货证据,并须对窜货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4.3 任何一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解决的,可向有关部门寻求协助。

卖方(签字):日期:年月日第2篇示例: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为保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特制定窜货处理协议书,依法加以执行。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不可否认,在消费品市场,几乎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窜货问题,窜货被称为“销售渠道的顽疾”。

下面给大家分析窜货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窜货的原因1 商品的价格差地域价格差的悬殊,是窜货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某些生产商根据销售半径、市场竞争程度、价格水平和销售半径等情况,对不同地域或不同经销商,制定出高低不同的价格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

横向地域价格的出现,就形成了利润空间。

价格低的分销商就会将其产品售往价格高的市场,进行跨区低价抛售,形成窜货行为。

纵向价格差过大,也是导致窜货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向价格差过大会使某分销商想获取更多的利润时,选择越过下级分销商而直接向批发商供货,这样就导致了同一区域市场的分销商进行窜货。

2 销售管理政策失误一些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较完善的销售制度,不能及时发现窜货现象,待知道时,已经积重难返,或是对窜货的客户处理不严,姑息纵容,警告一下,批评一下了事。

有些厂家1/ 8由于片面追求销量,采取短期行为,对于窜货现象重视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待知道时已无法收拾;或是处理不严,更有甚者姑息纵容。

3产品包装没有差别化目前生产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很多厂商为了追求销售量和更好的实现产品的宣传,对所有产品的包装也几乎一样。

企业对相同的产品采取统一的包装设计为窜货提供了便利,同时如果经销商发生窜货,也无法从产品上区分该产品是从哪个销售区域窜货而来,进而无法追究窜货经销商的责任,窜货现象就频频发生。

4对经销商的激励政策不恰当激励渠道成员是为了激发渠道成员的动机,使其产生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目的是调动渠道成员的积极性。

公司在激励政策一般有返利政策、价格折扣,补助等。

如果厂商没有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会诱导或者迫使经销商进行窜货。

特别是有些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者超额完成任务,冒险窜货而获取利益。

5渠道管理的窜货漏洞一些经销商在经营产品时, 其进货或销售产品的范围是厂家规划好了的, 经销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运输费用, 也容易造成产品的跨区窜2/ 8货。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

商品窜货处理方案(标准版)1. 背景窜货,也称渠道冲突,是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经销商利益受损等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形象,确保经销商利益,特制定本处理方案。

2. 定义- 窜货:指商品在非授权渠道中销售,包括线上线下非授权店铺、私人代购、走私等。

- 窜货处理: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证据收集、责任认定和处罚等一系列措施。

3. 窜货处理流程3.1 发现窜货当公司或经销商发现窜货行为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价格等。

3.2 报告窜货经销商将窜货信息报告给公司,并提供相关证据。

3.3 调查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对窜货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窜货事实。

3.4 责任认定公司市场部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3.5 处理窜货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取消授权等。

同时,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

3.6 预防窜货公司市场部门定期对市场进行巡查,加强经销商管理,预防窜货行为的发生。

4. 窜货处理措施4.1 证据收集收集窜货证据,包括商品图片、销售渠道、交易记录等。

4.2 责任方确认根据证据,确定窜货责任方,包括窜货商、经销商等。

4.3 处罚措施对窜货责任方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警告:对窜货商进行警告,要求其停止窜货行为。

- 罚款:对窜货商进行罚款,金额根据窜货金额和严重程度确定。

- 取消授权:对窜货商取消授权,禁止其销售公司商品。

- 法律诉讼:对窜货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4.4 赔偿措施对受影响的经销商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根据经销商损失和严重程度确定。

5. 注意事项- 经销商应积极配合公司进行窜货处理,提供相关证据。

- 公司在窜货处理过程中,应保护经销商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 公司在预防窜货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巡查和管理。

6. 修订历史- 2021年1月1日:制定本处理方案。

- 2021年6月1日:对处理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窜货处理流程和措施。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 2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制定完善的价格政策,确保各级经销商有足够 的利润空间,减少价格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其 对窜货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建立窜货预警机制
通过数据分析、市场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窜 货迹象,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制止。
优化渠道管理
建立合理渠道体系
01
根据市场情况,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渠道体系,减少渠道长
度,降低窜货风险。
强化渠道监管力度
02
加强对各级渠道商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违规
窜货行为严惩不贷。
建立良好客情关系
03
与各级渠道商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了解其经营状况和需求,
及时解决其合理诉求。
加强品牌建设
提高品牌意识
加强品牌宣传和培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在发现窜货行为后,及时收集证据,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确保处罚有
理有据。
03
建立律师顾问团队
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为企业的维权行动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指导

04
窜货防范措施
建立预警机制
1 2
建立完善的窜货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窜货预警指标体系, 包括窜货量、窜货比例、客户投诉等,以便及 时发现窜货现象。
跨地区窜货:不同地区之间的销售商之间的窜货行为, 通常表现为不同省份或城市之间的窜货。
厂家窜货:厂家直接向非授权销售区域发货或直接向终 端零售商发货,导致不同销售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异。
同地区窜货:同一地区内不同销售商之间的窜货行为, 通常表现为经销商之间的窜货。
按照窜货的主体不同,窜货可分为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市场秩序扰乱:窜货破坏了正常的市 场竞争秩序,可能导致正规渠道商利 益受损。
以上是对窜货现象的概述,企业需警 惕窜货行为,采取相应策略进行防范 和应对,以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场 秩序。
02
窜货的原因分析
价格差异
地域性价格差异
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成本等因 素导致同一产品存在价格差,为 窜货提供了利润空间。
03
应对窜货的
制定统一的产品定价策略,避免价格差异导致的窜货行为。通过确保价格公平 合理,减少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套利空间。
价格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价格激励机制,给予经销商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避免过高定价诱 发窜货行为。通过调整价格梯度,使得正规渠道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经销商培训与支持
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对产品认知和市场规范的理解,增强其守法 经营意识,减少窜货行为的发生。
04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 窜货,指的是商品在非正规渠道流通,即商品在未经授权的渠道中进行销售。这种情况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秩序都会带来 不良影响。
THANK YOU
季节性价格波动
某些产品在不同季节存在需求波 动,价格也会相应变动,经销商 可能利用此机会进行窜货。
市场监管不力
监管制度不完善
当前市场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对窜货 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窜货行为有机 可乘。
执法力度不够
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 ,对窜货行为的查处不严格,进一步 纵容了窜货现象。
经销商行为不当
市场监管加强
建立监管机制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窜货监测机制,及时发 现并打击窜货行为。与执法部门合作,形成有效的打击窜货 的联动机制。

窜货的名词解释

窜货的名词解释

窜货的名词解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商品的流通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窜货”。

窜货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商业领域中被广泛探讨和应用。

那么,什么是窜货呢?窜货指的是商家从一个地区或渠道介入,无授权地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进行销售的行为。

也就是说,窜货是指商家将商品购买或制造后,通过非正规渠道转移销售的行为。

窜货一词常常与价格差距、供需不平衡、市场区域分割等问题相关。

窜货行为往往造成市场的紊乱,给消费者、正规渠道供应商和正规厂家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窜货降低了正规渠道的销售额,损害了正规渠道商家的利益。

正规渠道商家通常需要支付高昂的进货成本、租金和人力成本等费用,而窜货商家逃避了这些费用,占据了市场份额,使得正规渠道商家难以与之竞争。

其次,窜货行为降低了品牌的声誉和形象。

正规渠道商家通常通过本土化的运营、品牌宣传和售后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度。

而窜货商家通常是剥离了这些要素的,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品牌和形象建设。

消费者一旦购买到窜货商品,若发生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当等情况,将极大地损害品牌信誉。

此外,窜货行为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和质量风险。

窜货商品通常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吸引消费者购买。

然而,由于窜货商品的来源渠道未知,其质量与正规渠道商品无法保证。

消费者购买到窜货商品后,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通常难以获得理赔或维权,造成经济损失。

此外,窜货商品未经严格监管,存在侵权、仿冒等风险,可能对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

那么,为什么窜货行为难以遏制呢?一方面,窜货行为通常以追求低价和高利润为目的,这种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商业行为很难被全面遏制。

此外,窜货行为也受制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各个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商业政策差异以及渠道监管层级和执行力度不一致,都为窜货行为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环境优势。

为了解决窜货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窜货行为的违法性质,加强执法力度,对窜货商家加大处罚力度。

窜货管理制度

窜货管理制度

窜货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窜货是指生产企业或供应商为了获取更高的销售额而绕过正常渠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产品销售给非授权销售商或渠道。

窜货行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品牌形象以及市场秩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制定并严格执行窜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销售渠道,包括直营门店、分销商、代理商等。

三、窜货定义与类型1. 窜货定义:窜货是指未经许可、越过正常渠道,从而违反企业规定的渠道销售原则,销售产品给非授权销售商或渠道的行为。

2. 窜货类型:窜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 渠道窜货:生产企业或供应商将产品最终销售给非授权销售商或渠道,绕过正常授权渠道的行为。

b. 区域窜货:渠道销售商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产品销售给超出授权区域的销售商或消费者的行为。

四、窜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护合法销售渠道:制定窜货管理制度有助于保护合法销售渠道的权益,有效地维护正常渠道的发展。

2. 维护品牌形象:窜货行为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混乱,品质不稳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对企业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3. 遏制不公平竞争:窜货行为违反了企业和渠道商之间的合同约定,破坏了市场秩序,制定窜货管理制度有助于遏制不公平竞争的发生。

五、窜货管理措施1. 渠道管理:a. 与合法销售渠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益与义务。

b. 对销售渠道实施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渠道的合法性与规范性。

c. 加强对销售渠道商的培训,提升其对窜货行为的认识和风险意识。

d. 定期检查与渠道商之间的业务往来,及时发现窜货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售后服务管理:a. 在产品中加入防窜货标识和追溯码,增加产品的可辨识性和溯源性。

b.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对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保修和技术支持。

c. 加强对返修、退换货等售后服务流程的监管,防止窜货者通过利用售后服务通道销售假冒产品。

3. 市场监管:a. 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和能力,提高对窜货行为的处罚力度。

窜货处理概述(精简版)

窜货处理概述(精简版)

窜货处理概述(精简版)1. 定义窜货,又称为渠道冲突,是指在分销渠道中,产品从正规渠道流向非正规渠道,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销售业绩下降等不良后果的现象。

2. 窜货类型窜货可分为四大类:(1)跨区域窜货:产品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

(2)越区窜货:产品从一代商流向二代商。

(3)网络窜货:通过网络平台,产品从正规渠道流向非正规渠道。

(4)其他窜货:如借尸还魂、假冒伪劣等。

3. 窜货原因窜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利润驱动:窜货商追求高额利润。

(2)市场保护政策不力:对分销渠道管理不严,导致渠道混乱。

(3)销售策略不当:过度追求市场份额,忽视渠道管理。

(4)市场监管不力:对窜货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4. 窜货危害窜货对企业和市场造成严重危害,包括:(1)市场价格混乱: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2)品牌形象受损: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3)销售业绩下降:冲击正规渠道的销售业绩。

(4)渠道关系破裂:影响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

5. 窜货处理措施针对窜货现象,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完善市场保护政策:制定严格的渠道管理制度,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提高销售人员对窜货危害的认识,加强渠道管理。

(3)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和质量,降低窜货商利润空间。

(4)加强市场监管:对窜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5)建立窜货举报机制:鼓励经销商和消费者举报窜货行为,及时查处。

6. 总结窜货处理是企业分销渠道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市场保护、完善销售政策、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措施,企业可有效遏制窜货现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自身利益。

有关窜货处理协议书6篇

有关窜货处理协议书6篇

有关窜货处理协议书6篇篇1甲方(供应商):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经销商):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共同合作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窜货现象,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对窜货问题的处理原则、程序及责任承担,确保双方合作顺利进行。

二、定义与分类1. 窜货定义:指乙方违反甲方销售渠道规定,将产品跨区域销售或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的行为。

2. 窜货分类:分为轻度窜货和重度窜货。

轻度窜货指偶尔发生且数量较小的窜货行为;重度窜货指频繁发生、数量较大或造成甲方市场紊乱的窜货行为。

三、处理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双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窜货行为。

2. 诚信原则:双方应秉持诚信原则,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不得损害对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协商解决原则:在发生窜货问题时,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处理措施1. 轻度窜货处理:(1)乙方应立即停止窜货行为,并向甲方说明情况,承诺不再发生类似行为。

(2)甲方对乙方进行警告,并要求乙方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3)如乙方整改到位,双方继续合作;否则,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2. 重度窜货处理:(1)乙方应立即停止窜货行为,并向甲方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及整改措施。

(2)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罚款、扣除保证金、暂停供货等处理措施。

(3)如乙方在约定期限内未能整改到位,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

窜货管理参考PPT

窜货管理参考PPT
定严格的窜货处理办法,明确界定窜货 行为和处罚条款,并要有效、严格执行,具体 如下:
13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1、公司在所有药品包装盒上印刷产品批号、小 号、电子监管码等,以便第一时间查询货物来 源,最快速度做出应对措施。
14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2、发货时记录产品去向,并附带发货签收单 (签收单注明发货品名、规格、数量、批号、 小号等),要求代理商收货核对后签字确认回 传至商务部,避免出现窜货客户推诿记录有误 而拒认其窜货行为。
15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3、收取市场保证金。保证金是合同有效执行的 条件,也是公司提高对窜货代理商威慑力的保 障。如果窜货,按照协议,公司扣留其保证金 作为惩罚。这样就增加代理商的窜货成本,当 窜货成本高于窜货收益,代理商一般不会轻易 窜货。
16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4、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进行量化。如扣除保证金、 取消相应业务优惠政策、扣除货款、罚款、停 止供货、取消代理权等。
24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8
三、窜货的危害
1、窜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销售价格差异,当零 售药店有窜货销售,不管价格高低,都会影响 医院医生的处方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产品 在医院的销售。当公司不能及时妥善处理窜货 时,将使代理商及医生利润受损,导致代理商 对厂家不信任,对代理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 售。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合作初期,在客户收到货物后五天内需跟进产 品配送流向,核对客户提供的流向与实际是否 一致,否则需警惕并查明产品的真实流向,防 患于未然。
19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6、营销人员应加强实地调研,了解同类产品在 代理商所操作医院的实际市场消化能力及医院 规模、客流量等,为代理商制定合理的销售指 标和提货计划。 在销售过程中,当代理商提 出超过医院正常计划的进货要求,营销人员应 及时了解医院动态和配送公司销售情况,严格 控制供货数量,让代理商除了满足协议区域纯 销以外,没有多余的货物窜到其他地区。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5篇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5篇

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5篇篇1窜货处理协议书甲方:(公司名称)乙方:(公司名称)鉴于甲方与乙方为合作伙伴关系,为维护双方的合作以及市场各自的形象与利益,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为有效防止、打击与防控不法商家的窜货行为,维护双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保障正当渠道的合法权益,加强合法渠道销售的保障。

二、窜货定义窜货是指非授权渠道销售、贩卖或推广甲方产品的一切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经授权的销售渠道、未经授权的推广、未经授权的代理销售等。

三、双方责任义务1.甲方责任:甲方需提供清晰、详细的产品销售渠道、价格、授权代理商资质等信息,并配合乙方共同打击窜货行为。

2.乙方责任:乙方需积极筛查、监控市场上的窜货行为,及时向甲方报告窜货情况,协助甲方依法维权。

四、窜货查证1.乙方可根据市场情况、监测数据等方式查证窜货情况,对于发现的窜货行为应及时向甲方报告;2.甲方可要求乙方提供相关证据及视觉资料,确保查证的真实性。

五、处理机制1.甲方若发现乙方窜货行为,应及时向乙方提出整改要求,并要求乙方立即停止窜货行为;2.对于屡教不改的情况,甲方有权取消与乙方的合作资格,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3.乙方可要求甲方提供窜货经销商的资料及相关信息,双方共同合作处理窜货行为。

六、合作期限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至双方停止合作或合作关系解除之日止。

七、其他事宜1.甲、乙双方均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若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2.本协议如需修改,需双方书面确认并签字。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日期:日期:以上为甲方与乙方签署的窜货处理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希望双方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权益,促进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篇2窜货处理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公司乙方:____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就乙方向甲方提供的窜货问题达成如下协议:一、乙方承认其存在窜货行为,并承诺主动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制止窜货行为的再次发生。

窜货管理

窜货管理
2、定量考核占主导 部分代理商为达成协议中的销量,以争取更大 的代理权或者年终返点,而大量压货,为大量 窜货提供可乘之机。 我公司对营销人员的考核也以定量考核为主, 使得营销人员只关注自己的销售回款,至于代 理商的销售终端、销售过程无从谈起。对代理 商的窜货持侥幸心态,不窜货或者窜货查不到 我就能拿提成,查到窜货再说。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3、收取市场保证金。保证金是合同有效执行的 条件,也是公司提高对窜货代理商威慑力的保 障。如果窜货,按照协议,公司扣留其保证金 作为惩罚。这样就增加代理商的窜货成本,当 窜货成本高于窜货收益,代理商一般不会轻易 窜货。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4、对窜货行为的惩罚进行量化。如扣除保证金、 取消相应业务优惠政策、扣除货款、罚款、停 止供货、取消代理权等。
二、窜货的原因

例如: 协议内容条款有:乙方每月向甲方提交一份市 场分析报告,乙方每月向甲方提供全部终端流 向单及进销存平衡表,乙方向甲方交纳保证金。 公司通过上述条款制约代理商,避免窜货,但 是,我公司部分营销人员未能对代理商严格执 行而使代理商认为公司管理松散、纵容窜货。
二、窜货的原因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7、加强对代理商渠道的监控,密切掌握本区域 销量态势,按照公司的规定要求代理商及时提 供商业流向,结合临床销量分析代理商物流状 况。 对不予合作,不出具物流明细、弄虚作假的代 理商,提高警惕,想方设法通过其他代理商或 医院药剂科尽快了解产品的真实销售情况。对 不正常现象,及时做出判断和应对措施。
窜货管理
一、什么是窜货?
一、什么是窜货? 二、窜货的原因 三、窜货的危害 四、预防窜货的措施 五、窜货处理 六、善后工作
窜货是指某区域代理商有意识的将药品 通过种种渠道销往自己特定区域销售外的行为。

《防窜货方案》课件

《防窜货方案》课件

电子围栏技术
总结词
通过设置电子围栏来限制货物的销售区域,防止产品跨区域 销售。
详细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在销售区域设置电子围栏,通过与经销商和零 售商的销售管理系统对接,限制产品的销售范围。一旦发现 有货物突破电子围栏的销售范围,系统将自动预警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
防伪溯源技术
总结词
通过建立产品的防伪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来源可追溯,降低窜货风险。
数据分析
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异常情况。
预警与反馈
建立预警机制,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并采 取相应措施。
加强市场巡查和检查
01
02
03
市场巡查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市场进 行巡查,了解产品流向和 销售情况。
检查与审计
对经销商、代理商等进行 检查和审计,确保其合规 经营。
信息反馈
详细描述
为产品配备唯一的防伪码或溯源码,建立完善的产品信息数据库。消费者或企业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查询产品的 真伪和来源信息。一旦发现窜货行为,可以通过防伪溯源技术快速定位和追溯,有效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
数据分析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销售行为,预防 窜货风险。
要点二
制定防窜货管理制度
窜货认定标准
01
明确窜货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窜货的范围、程度、方式等。
处罚措施
02
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窜货行为进行惩处,起到震慑作用。
举报奖励制度
03
鼓励员工和合作伙伴举报窜货行为,设立举报奖励制度。
建立防窜货监控系统
数据收集
通过销售系统、物流系统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 为监控提供依据。

窜货处理详解手册(全新版)

窜货处理详解手册(全新版)

窜货处理详解手册(全新版)1. 窜货概述窜货,又称渠道冲突,是指在分销渠道中,产品从正规渠道流向非正规渠道,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经销商利益受损等问题。

窜货处理是指对窜货行为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和经销商利益。

2. 窜货类型及成因2.1 窜货类型1. 水平窜货:指同级别渠道之间的产品流动,如区域代理之间的窜货。

2. 垂直窜货:指不同级别渠道之间的产品流动,如生产商与区域代理之间的窜货。

3. 跨渠道窜货:指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的产品流动,如电商平台与实体店之间的窜货。

2.2 窜货成因1. 价格差异:渠道间价格不一致,导致产品流向价格更高的渠道。

2. 销售政策差异:不同渠道的销售政策不同,如促销活动、返利政策等,导致产品流向政策更有利的渠道。

3. 市场供需失衡:部分地区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产品流向需求较大的渠道。

4. 管理不善:渠道管理不规范,导致产品流向非正规渠道。

3. 窜货处理流程3.1 窜货识别1. 数据收集:收集各渠道销售数据、库存数据、价格数据等。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识别出异常数据,判断是否存在窜货行为。

3.2 窜货分析1. 成因分析:分析窜货的成因,找出问题所在。

2. 影响分析:分析窜货对市场、品牌、经销商等的影响。

3.3 窜货处理1. 预警提示:对存在窜货行为的渠道进行预警,提醒其规范经营。

2. 制定措施:针对窜货成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价格、优化销售政策等。

3. 整改落实:要求渠道进行整改,确保窜货问题得到解决。

4. 跟踪监控:对整改后的渠道进行持续监控,确保窜货问题不再出现。

3.4 窜货预防1. 完善渠道管理: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规范渠道经营行为。

2. 统一价格政策:确保各渠道价格一致,减少价格差异。

3. 优化销售政策:统一各渠道销售政策,避免政策差异导致的产品流动。

4. 加强市场监控:对市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窜货行为。

为什么窜货,如何控制

为什么窜货,如何控制

为什么窜货,如何控制窜货是商业行为,其目的是赢利。

经销商跨过自身覆盖的销售区域而进行的有意识销售就是窜货。

窜货:是市场网络中的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紊乱、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

A.窜货的类型①恶性窜货:经销商为了牟取非正常利润,蓄意向非辖区倾销货物;②自然窜货:一般发生在辖区临界处或物流过程,非经销商恶意所为;③良性窜货:经销商流通性很强,货物经常流向非目标市场。

B.窜货的原因①多拿回扣,抢占市场;②供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政策不同;③供应商对中间商的销货情况把握不准;④辖区销售不畅,造成积压,厂家又不予退货,经销商只好拿到畅销市场销售;⑤运输成本不同,自己提货,成本较低,有窜货空间;⑥厂家规定的销售任务过高,迫使经销商去窜货;⑦市场报复:目的是恶意破坏对方市场。

C.窜货的表现①分公司为完成销售指标,取得业绩,往往把货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间的窜货;②为减少损失,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③更为恶劣的窜货现象是经销商将假冒伪劣商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份额。

D.窜货的危害①一旦价格混乱,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②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监控力度不够,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③损害品牌形象,使前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④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E.预防和处理窜货的对策窜货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窜货主体、环境、诱因。

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窜货问题,就必须从这三点入手。

①选择好经销商在制定、调整和执行招商策略时要明确的原则就是避免窜货主体出现或增加。

要合理制定并详细考察经销商的资信和职业操守,除了从经销的规模、销售体系、发展历史考察外,还要考察经销商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防止有窜货记录的经销商混入销售渠道。

对于新经销商,企业不是太了解他们的情况,一定做到款到发货。

窜货

窜货

窜货,也称串货、冲货,是经商网络中的公司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倾轧、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

窜货 - 类型类型I:恶性窜货:经销商为了牟取非正常利润,蓄意向非辖区倾销货物自然性窜货:一般发生在辖区临界处或物流过程,非供销商恶意所为。

良性窜货:经销商流通性很强,货物经常流向非目标市场类型Ⅱ:同一市场内部的窜货:甲乙互相倒货不同市场之间的窜货:两个同一级别的总经销之间相互倒货。

交叉市场之间的窜货:经销区域重叠窜货 - 原因多拿回扣、抢占市场:供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政策不同;供应商对中间商的销货情况把握不准;辖区销货不畅,造成积压,厂家又不予退货,经销商只好拿到畅销市场销售;运输成本不同,自己提货,成本较低,有窜货空间;厂家规定的销售任务过高,迫使经销商去窜货。

市场报复:目的是恶意破坏对方市场。

窜货 - 表现分公司为完成销售指标,取得业绩,往往把货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间的窜货中间商之间的窜货:甲乙两地供求关系不平衡,货物可能在两地低价抛售走量流转为减少损失,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更为恶劣的窜货现象是经销商将假冒伪劣商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份额。

窜货 - 危害一旦价格混乱,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

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监控不力,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

损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

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窜货 - 解决办法发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冲货主体、环境、诱因。

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冲货问题,就必须从这三点人手。

1.选择好经销商在制定、调整和执行招商策略时要明确的原则就是避免冲货主体出现或增加。

要求企业合理制定并详细考察经销商的资信和职业操守,除了从经销的规模、销售体系、发展历史考察外,还要考察经销商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防止有冲货记录的经销商混入销售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窜货”是困扰企业营销人员的众多问题之一,对于窜货,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而应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明确窜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理性应对,才能既保持市场的红火,又将窜货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营销界有一句名言:没有窜货的销售,是不红火的销售;大量窜货的销售,是危险的销售。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市场在经历了广告大战、促销大战、CI大战、价格大战等的轮番轰炸与洗礼之后,通路的建设与竞争又成为市场竞争中新的焦点。

一些敏锐的经营者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上通路的一些剧变,并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通路的建设与争夺。

但是在通路的建设与管理中经营者们往往会遭遇到一个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往往又是销售实践中让销售人员头疼不已的问题——窜货,即产品的越区销售,是跨区域销售一种比较常见的营销顽症,又被称之为倒货,冲货。

市场中流行一种观点:“没有窜货的销售是不红火的销售,大量窜货的销售是很危险的销售。

”诺基亚在中国大陆地区规定,它指定在甲地销售的手机,甲地的经销商就不能够卖到乙地去,否则就算“窜货”,“窜货”要被处高额罚款。

诺基亚甚至还雇佣专人在大陆各地收购自己的产品,然后根据手机IMEI号找到甲地的经销商进行处罚,每台罚200-1000欧元不等。

诺基亚对这部分增加的收入不向经销商提供发票,也不提供购买了“窜货”手机的消费者享受“三包”规定中的“包退”及“包换”服务。

并且,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来,诺基亚公司抓“窜货”的力度空前加大,对经销商罚款手段更狠。

诺基亚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额“窜货”罚款,导致许多诺基亚手机经销商有关门停业的可能,不得不踏上维权之路。

有一些原来做诺基亚手机的经销商已经被迫改做其他品牌生意了,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诺基亚窜货门事件。

2009年5月21日,全国100多家手机经销商聚集长沙,一致呼吁诺基亚公司停止罚款,完善售后服务。

并向诺基亚中国公司及诺基亚芬兰总部发出律师函。

1. 窜货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场中窜货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营销渠道中不同层级的经销商在利益的驱动下都有可能窜货,即便是分公司,甚至公司的销售总部也有可能窜货。

而且在窜货的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窜货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缤彩纷呈。

那么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下,经营者更应该拨开层层迷雾,对窜货的形式有清晰的认识与把握,方能对症下药。

按窜货发生的不同市场可将窜货现象分为两类,即同一市场上的窜货和不同市场之间的窜货。

1.1同一市场上的窜货企业的营销渠道系统一般都是按制造商——总经销商(总代理商)——二级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来组建的,层层级数放大,呈金字塔状。

这种渠道系统的组建,就为同一市场中的窜货提供了可能。

只要总经销商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二级经销或批发商,就有发生窜货的可能。

在同一市场上二级批发商是主要的肇事者。

窜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产品的单向倒货,产品的互倒以及产品的外流。

假如在某市场的总经销商下有甲、乙两名二级经销商,甲经销商下又有次一级的A批发商,乙经销商下又有次一级的B批发商。

那么产品单向倒货就是指甲将货倒给乙的下家B,或者乙将货倒给甲的下家A;产品的互倒就是指甲将货倒给乙的下家B,反过来乙将货倒给甲的下家A;产品的外流就是指甲或乙或甲乙将货倒出该市场,让产品在其他市场流通。

1.2不同市场之间的窜货指的是市场上产品的外流。

在不同的市场上,只要有利润空间的存在,就会有窜货发生的可能。

参与不同市场窜货的主体是总经销商和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

同级别的总经销商之间可能会窜货,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或业务员也可能会在不同市场之间相互窜货。

假如在地区一和地区二的两个市场上有总经销商甲和乙,甲、乙之下又各有次一级的经销商A和B 。

这时窜货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一、由一地的总经销商向另一地的经销商倒货,如甲将货倒给B,产品又经B分销到乙的其他下家从而使产品在乙地市场流通;或者产品反方向由乙地流向甲地市场;二、互倒,如甲将货倒给B,乙将货倒给A,互倒的产品又经A、B分销,分别在甲乙两地市场流通;三、不同市场总经销商之间相互倒货,如甲将货倒给乙,或乙将货倒给甲;四、由某一地市场总经销商将或直接分销到另一市场,如甲直接将货分销到B;五、分公司或业务员之间相互窜货,如甲地分公司或业务员将货倒向乙地市场。

另外,由于公司在管理上监控不严,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总部销售人员也会违反地区配额政策,发生窜货。

窜货的形式五花八门,窜货的方法亦有玄机,市场上采取的窜货方法主要有降价销售、加大促销力度(如提供折扣、赠品等等)、送货上门、搭售紧俏产品等等,不一而足。

2.窜货现象的种类与成因2.1窜货现象的种类窜货,指产品跨越企业销售辖区进行销售的现象。

根据窜货的动机和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可以把窜货分为自然窜货、良性窜货、恶性窜货三类,每类窜货均有其不同成因。

2.1.1自然窜货自然窜货是指经销商在正常价格范围内无意识地将产品销往企业划定的销售辖区以外的现象,一般发生在销售辖区交界区、物质流通中心或物质集散地。

企业一般依托城市或区域经济中心划分销售辖区,与行政区划基本重合,而处在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之间的经销商或消费者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采购价格、运输成本等各种因素,选择空间距离最近或综合成本最小的采购和购买方案,从而突破企业的销售辖区划分,出现自然窜货现象。

此外,连锁企业在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产品的跨区流动现象。

2.1.2 良性窜货在市场开发和新产品引入期,为了使产品迅速覆盖市场,业务人员往往会在物质流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选择经销商,或与流通能力较强的经销商合作,借助流通中心的流通能力或经销商的影响,使产品迅速流向终端,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跨区销售现象,称良性窜货。

与自然窜货不同,良性窜货是市场业务人员有意而为之,目的是使产品低成本进入市场、增加销售额和扩大企业知名度,因而这也为许多尚处于市场开发初期或需要快速开发新市场的企业所青睐。

2.1.3恶性窜货企业分支机构或市场业务人员、中间商、代理商为了获取超额销售提成或商业返点,低于企业规定价格向授权区域外销售产品的现象,称恶性窜货。

与良性窜货不同,恶性窜货虽然也是一种主动窜货,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低成本的扩大产品的影响和覆盖市场,而是为了增加销售量以拿到更多的商业返点、提成。

判断恶性窜货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低于企业规定的价格,二是商品跨区域流动。

恶性窜货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给经销商按销量给予商业返点、业务人员按销售业绩提成、渠道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价格差距等都可能导致恶性窜货现象的出现。

此外,竞争对手为了扰乱对方的市场价格体系,也可能低价收购少量对方产品,然后低价抛售扰乱市场,导致出现恶性窜货现象。

营销人员所讲的窜货,通常是指恶性窜货,这种窜货现象在快速消费品领域(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FMCG)最容易出现,三株、娃哈哈等企业都遭遇过此类窜货。

2.2 窜货的原因2.2.1价格体系混乱大多数价格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经销商“越区销售”的原因之一。

利润永远是通路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只要有利可图,就会见利而趋。

“三级批发定价”是目前许多企业在产品定价上采用的传统定价方法。

这个价格体系呈阶梯状由总经销价(出厂价),一批、二批、三批价,加建议零售价组成。

每个阶梯之间都有一定比例的折扣,这个折扣比例的存在,便成了利润的源头。

如果总经销商自己做终端,就可以享受两个阶梯的价格折扣所带来的相当丰厚的利润。

这种价格体系所产生的巨大的空间差异,就形成了那些重利不重量的经销商越区销售的价格。

2.2.2 激励措施有失偏颇厂家对经销商往往采用年终返利,高额回扣,经销权,特殊奖励等激励措施,但所采用的种种激励措施一般都会以经销商完成一定额度为基准,经销商超过完成的百分比越高,则获得奖励越多,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多。

为完成既定的销售量,以获得高额奖励,许多经销商往往不顾一切的来提高销售量,包括向其它区域市场“攻城抢份额”甚至倒贴差价,赔本销售,于是形成了经销商之间的窜货。

2.2.3 代理商选择不当许多厂家因利益驱使而不顾市场规范,只要愿拿钱来买他的货,就可以成为在当地的经销商,致使“一女嫁二夫甚至多夫“的现象比比皆是。

2.2.4 渠道管理混乱有些厂家为了片面追求销量,采取短期行为,对于窜货现象重视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待知道时已无法收拾;或是处理不严,更有甚者姑息纵容。

2.2.5 任务下达不合理许多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盲目给各地经销商增加销量,经销商一旦在限定的区域内无法达到一定目标时,就很自然的选取跨区销售。

还有一些厂家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货物积压又不能退货,经销商为了减少损失,就将产品拿到畅销的市场上出售,从而形成窜货。

2.2.6营销员受到利益驱使鼓动经销商违规营销员的收入始终与销售业绩挂钩,有的营售员为了自己多拿工资,不顾企业销售政策,鼓动经销商违规操作,向其他区域发货,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缺乏职业道德,已经跳槽了,临走时跟经销商达成某种默契,以种种理由求得厂家支持,然后向其他地区冲货引起区域冲突。

3.窜货现象的合理性及其危害从窜货现象的种类及其成因可知,窜货现象是伴随商品流通而出现的一种营销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窜货现象对企业的影响,也有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若干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

3.1窜货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窜货现象不能被完全消除的原因在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具体表现在:(1)迅速低成本地占领市场。

在产品导入期,尤其是在广告效应好而渠道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适度窜货以实现产品跨区流通,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且无需额外投入渠道建设费用;(2)出其不意突破竞争对手防线,提高市场渗透能力。

通过窜货实现批量产品的跨区移动,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竞争对手来不及防范即进入了对方市场。

(3)有助于企业调控市场,打破地方垄断,有效控制经销商。

对于抱着老产品不放、不愿意经营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的经销商,用窜货的办法冲击老产品、老市场,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既达到了新产品推广目的,又避免了厂商矛盾。

3.2 窜货现象的危害当窜货现象除了产品跨区流动现象以外,还伴有低于企业规定价格现象时,就演变为恶性窜货,恶性窜货会带来严重的危害:3.2.1 导致价格危机,严重打击经销商积极性恶性窜货极易引发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使经销商利益受损,挫伤经销商的积极性。

经销商销售某品牌产品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

一旦出现价格混乱,销售商的正常销售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利润的减少会使销售商对品牌失去信心。

销售商对产品品脾的信心树立最初是广告投放,这是空中支持,其次是地面部队的配合,就是营销监控:企业对产品质量、价格的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