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 - 浙江省温州中学

合集下载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60965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60965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6096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 : 9 B.32 : 9 C.23 : 9 D.16 : 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教育最新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浙江)

教育最新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浙江)

绝密★启用前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 不同 D .信使RNA 不同2.在光照条件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214CO ,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2CO 形成C 3化合物中,C 14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 .解旋酶B .DNA 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RNA 聚合酶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的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得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 .甲呈五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 /2水平。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教师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教师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第Ⅰ卷14. (2005年北京)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答案】D【解析】根据热恋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得,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0,但是如果此进物体向外放出热量,即Q<0,则不一定判断出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选项A错误;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的个数有关,气体的温度升高,但是如果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少,则气体的压强也不一定增大,选项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做功的条件下,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选项C不正确;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即热机总存在一定的效率,不可能是100%,选项D正确。

15. (2005年北京)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答案】C【解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及光电效应等反映的是光的粒子性,而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等现象反映的是光的波动性,故该题选项C 正确。

16. (2005年北京)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答案】D【解析】E=mc2表明能量与质量之间当量关系的方程,主要用来解释核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和计算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所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选项A正确;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选项B正确;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选项C正确;E=mc2中的E不一定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也可能是吸收的核能,故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而该题是让选不正确的说法,故选项D符合题意。

2005理综

2005理综

2005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全国、福建、浙江)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解旋酶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 : 9 B.32 : 9 C.23 : 9 D.16 : 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代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2.当抗原刺激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5.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化瓦解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12 B.14 C.16 D.1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B.N2C.F2D.Cl2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常温常压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10.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映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2.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滴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

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理科)

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理科)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 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阃12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第1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设全集U=R ,集合M={x ∣x>l},P={x ∣x 2>l},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M=P (B) M P ⊂ (C) P M ⊂ (D) ∅=⋂P M C U (2)“m=21”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1==2.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300(B)600(C)1200(D)1500(4)从原点向圆271222+-+y y x =0作两条切线,则该圆夹在两条切线问的劣弧长为 (A)π (B)2π (C)4π (D)6π (5)对任意的锐角α,β,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A)sin(α+β)>sin α+sin β (B)sin(α+β)>cos α+cos β (C)cos (α+β)<sin α+sin β (D)cos (α+β)<cos α+cos β(6)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 (B)DF ⊥平面PAE(C)平面PDF ⊥平面ABC (D)平面PAE ⊥平面ABC(7)北京《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某高校有14名志愿者参加接待工作.若每天排早、中、晚三班,每班4人,每人每天最多值一班,则开幕式当天不同的排班种数为 (A)1412C124C 84C (B)1214C 412A 48A(C)33484121214A C C C (D) 1214C 412A 48C 33A(8)函数xxx f cos 2cos 1)(-=(A)在[0,2π),(2π,π]上递增,在[π,23π),(23π,2π]上递减(B)在[0,2π),[π,23π)上递增,在(2π,π],(23π,2π]上递减(C)在(2π,π],(23π,2π]上递增,在[0,2π),[π,23π)上递减(D)在[π,23π),(23π,2π]上递增,在[0,2π),(2π,π]上递减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若z l =a+2i ,z 2=3-4i ,且21z z 为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10)已知tan 2α=2,则tan α的值为 ,tan(α+4π)的值为 (11)6)1(x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12)过原点作曲线y=xe 的切线,则切点的坐标为 ,切线的斜率为(13) 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中任意的12,x x (12x x ≠),有如下结论:①1212()()()f x x f x f x +=; ②1212()()()f x x f x f x ⋅=+; ③2121)()(x x x f x f -->0; ④)2(21x x f +<2)()(21x f x f + 当()lg f x x =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4) 已知n 次多项式()n P x =n n n n a x a xa x a ++++--1110如果在一种算法中,计算kx 0(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计算30()P x 的值共需要9次运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计算0()n P x 的值共需要 次运算.下面给出一种减少运算次数的算法:00()P x =0a n+1(x )=x P n (x )+1+k a (k=0,l ,2,…,n-1).利用该算法,计算30()P x 的值共需要6次运算,计算0()n P x 的值共需要 次运算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x x x x f +++-=93)(23(I)求)(x f 的单调递减区间;(Ⅱ)若)(x f 在区间[一2,2]上的最大值为20,求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16)(本小题共14分)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12,AB AD DC AA AD DC ====⊥,AC BD ⊥垂足为E(Ⅰ)求证1BD AC ⊥;(Ⅱ)求二面角11A BD C --的大小; (Ⅲ)求异面直线AD 与1BC 所成角的大小(17)(本小题共13分)甲、乙俩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12,3(Ⅰ)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ξ,求ξ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E ξ; (Ⅱ)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Ⅲ)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如图,直线1:(l y kx k =>0)与直线2:l y kx =-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界)记为W ,其左半部分记为1W ,右半部分记为2W(Ⅰ)分别有不等式组表示1W 和W (Ⅱ)若区域W 中的动点(,)P x y 到12,l l 的距离之积等于2d ,求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Ⅲ)设不过原点O 的直线l 与(Ⅱ)中的曲线C 相交于12,M M 两点,且与12,l l 分别交于34,M M 两点.求证△12OM M 的重心与△34OM M 的重心重合(19)(本小题共12分)设数列{}n a 的首项114a ≠,且11214nn n a n a a n +⎧⎪⎪=⎨⎪+⎪⎩,是偶,是奇,记211,1,2,34n n b a n -=-=(Ⅰ)求23,;a a(Ⅱ)判断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Ⅲ)求12lim(n n b b b →∞++⋅⋅⋅设()f x 是定义在[0,1]上的函数,若存在)1,0(∈*x ,使得()f x 在[0,x]上单调递增,在[x ,1]单调递减,则称()f x 为[0,1]上的单峰函数,x为峰点,包含峰点的区间为含峰区间对任意的[0,1]上的单峰函数()f x ,下面研究缩短其含峰区间长度的方法(Ⅰ)证明:对任意的12,x x )1,0(∈, 12x x <,若)()(21x f x f ≥,则(0,2x )为含峰区间;若)()(21x f x f ≤,则(1x ,1)为含峰区间;(Ⅱ)对给定的r (0<r <0.5),证明:存在12,x x )1,0(∈,满足r x x 212≥-,使得由(Ⅰ)确定的含峰区间的长度不大于0.5+r ;(Ⅲ)选取12,x x )1,0(∈,12x x < 由(Ⅰ)可确定含峰区间为(0,2x )或(1x ,1),在所得的含峰区间内选取3x ,由3x 与1x 或3x 与2x 类似地可确定是一个新的含峰区间.在第一次确定的含峰区间为(0,2x )的情况下,试确定123,,x x x 的值,满足两两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0.02且使得新的含峰区间的长度缩短到0.34(区间长度等于区间的右端点与左端点之差)2005北京卷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C (2)B (3)C (4)B (5)D (6)C (7)A (8)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38 (10)-34;-71(11)15 (12)(1, e );e (13)②③ (14)21n (n +3);2n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共13分)解:(I ) 2()369f x x x '=-++. 令()f x ' <0,解得x <-1或x >3,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II )因为f (-2)=8+12-18+a =2+a ,f (2)=-8+12+18+a =22+a ,所以f (2)>f (-2).因为在(-1,3)上()f x ' >0,所以f (x )在[-1, 2]上单调递增,又由于f (x )在[-2,-1]上单调递减,因此f (2)和f (-1)分别是f (x )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于是有 22+a =20,解得 a =-2.故f (x )=-x 3+3x 2+9x -2,因此f (-1)=1+3-9-2=-7, 即函数f (x )在区间[-2,2]上的最小值为-7.(16)(共14分)(I )在直四棱柱ABCD -AB 1C 1D 1中, ∵AA 1⊥底面ABCD .∴ AC 是A 1C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BD ⊥AC .∴ BD ⊥A 1C ;(II )连结A 1E ,C 1E ,A 1 C 1.与(I )同理可证BD ⊥A 1E ,BD ⊥C 1E ,∴ ∠A 1EC 1为二面角A 1-BD -C 1的平面角. ∵ AD ⊥DC ,∴ ∠A 1D 1C 1=∠ADC =90°, 又A 1D 1=AD =2,D 1C 1= DC =23,AA 1=3且 AC ⊥BD , ∴ A 1C 1=4,AE =1,EC =3,∴ A 1E =2,C 1E =23, 在△A 1EC 1中,A 1C 12=A 1E 2+C 1E 2, ∴ ∠A 1EC 1=90°, 即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为90°.(III )过B 作 BF //AD 交 AC 于 F ,连结FC 1, 则∠C 1BF 就是AD 与BC 1所成的角. ∵ AB =AD =2, BD ⊥AC ,AE =1,∴ BF =2,EF =1,FC =2,BC =DC ,∴ FC 1=7,BC 1在△BFC 1中,1cos C BF ∠==∴ ∠C 1BF= 即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1,,DA DC 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连结111 1.,,A E C E AC与(1)同理可证,11,BD A E BD C E ⊥⊥, ∴11A EC ∠为二面角11A ED C --的平面角.由1132A C E得11(,22EA =-13(,22EC =-∴113930,44EA EC ⋅=--+=∴11,EA EC ⊥ 即11.EAEC ⊥ ∴二面角11A ED C --的大小为90(Ⅲ)如图,由(0,0,0)D ,(2,0,0),A 1C B得1(2,0,0),(AD BC =-=-∴116,2,AD BC AD BC ⋅===∴111,cos ,5AD BC AD BC AD BC ===∵异面直线AD 与1BC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5解法三:(Ⅰ)同解法一.(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为E.连结1111,,A E C E AC .与(Ⅰ)同理可证11,,BD A E BD C E ⊥⊥ ∴11A EC ∠为二面角11A BD C --的平面角由11(0,0,0),(0,1E A C -得11(0,1EA EC =-= ∵11330,EA EC =-+= ∴11EA EC ⊥ 即11,EAEC ⊥ ∴二面角11A BD C --的大小为90(17)(共13分)解:(I )P (ξ=0)=03311()28C =,P (ξ=1)=13313()28C =,P (ξ=2)=23313()28C =,P (ξ=3)=33311()28C =, ξ的概率分布如下表:E ξ=13310123 1.58888⋅+⋅+⋅+⋅=, (或E ξ=3·21=1.5);(II )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1-3332()3C =1927; (III )设甲恰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为事件A ,甲恰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击中目标0次为事件B 1,甲恰击中目标 3次且乙恰击中目标 1次为事件B 2,则A =B 1+B 2, B 1,B 2为互斥事件1231121()()()8278924P A P B P B =+=⋅+⋅=所以,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124(18)(共14分) 解:(I )W 1={(x , y )| k x <y <-k x , x <0},W 2={(x , y )| -k x <y <k x , x >0}, (II )直线l 1:k x -y =0,直线l 2:k x +y =0,由题意得2d =, 即22222||1k x y d k -=+, 由P (x , y )∈W ,知k 2x 2-y 2>0,所以 222221k x y d k -=+,即22222(1)0k x y k d --+=,所以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22222(1)0k x y k d --+=;(III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a ≠0).由于直线l ,曲线C 关于x 轴对称,且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于是M 1M 2,M 3M 4的中点坐标都为(a ,0),所以△OM 1M 2,△OM 3M 4的重心坐标都为(32a ,0),即它们的重心重合, 当直线l 1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mx +n (n ≠0)由22222(1)0k x y k d y mx n ⎧--+=⎨=+⎩,得2222222()20k m x mnx n k d d -----=由直线l 与曲线C 有两个不同交点,可知k 2-m 2≠0且△=2222222(2)4()()mn k m n k d d +-⨯++>0 设M 1,M 2的坐标分别为(x 1, y 1),(x 2, y 2), 则12222mnx x k m +=-, 1212()2y y m x x n +=++,设M 3,M 4的坐标分别为(x 3, y 3),(x 4, y 4), 由及y kxy kx y mx n y mx n ⎧==-⎧⎨⎨=+=+⎩⎩得34,n nx x k m k m -==-+ 从而3412222mnx x x x k m +==+-,所以y 3+y 4=m (x 3+x 4)+2n =m (x 1+x 2)+2n =y 1+y 2, 于是△OM 1M 2的重心与△OM 3M 4的重心也重合. (19)(共12分) 解:(I )a 2=a 1+41=a +41,a 3=21a 2=21a +81; (II )∵ a 4=a 3+41=21a +83, 所以a 5=21a 4=41a +316,所以b 1=a 1-41=a -41, b 2=a 3-41=21(a -41), b 3=a 5-41=41(a -41),猜想:{b n }是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证明如下:因为b n +1=a 2n +1-41=21a 2n -41=21(a 2n -1-41)=21b n , (n ∈N *) 所以{b n }是首项为a -41, 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III )11121(1)12lim()lim2()1141122n n n n b b b b b a →∞→∞-+++===---. (20)(共14分)(I )证明:设x *为f (x ) 的峰点,则由单峰函数定义可知,f (x )在[0, x *]上单调递增,在[x *, 1]上单调递减.当f (x 1)≥f (x 2)时,假设x *∉(0, x 2),则x 1<x 2<x *,从而f (x *)≥f (x 2)>f (x 1), 这与f (x 1)≥f (x 2)矛盾,所以x *∈(0, x 2),即(0, x 2)是含峰区间当f (x 1)≤f (x 2)时,假设x *∉( x 2, 1),则x *<≤x 1<x 2,从而f (x *)≥f (x 1)>f (x 2), 这与f (x 1)≤f (x 2)矛盾,所以x *∈(x 1, 1),即(x 1, 1)是含峰区间 (II )证明:由(I )的结论可知:当f (x 1)≥f (x 2)时,含峰区间的长度为l 1=x 2; 当f (x 1)≤f (x 2)时,含峰区间的长度为l 2=1-x 1;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由题意得210.510.5x rx r+⎧⎨-+⎩≤≤ ①由①得 1+x 2-x 1≤1+2r ,即x 1-x 1≤2r 又因为x 2-x 1≥2r ,所以x 2-x 1=2r, ② 将②代入①得x 1≤0.5-r, x 2≥0.5-r , ③ 由①和③解得 x 1=0.5-r , x 2=0.5+r所以这时含峰区间的长度l 1=l 1=0.5+r ,即存在x 1,x 2使得所确定的含峰区间的长度不大于0.5+r(III )解:对先选择的x 1;x 2,x 1<x 2,由(II )可知 x 1+x 2=l , ④在第一次确定的含峰区间为(0, x 2)的情况下,x 3的取值应满足 x 3+x 1=x 2, ⑤由④与⑤可得2131112x x x x =-⎧⎨=-⎩,当x 1>x 3时,含峰区间的长度为x 1.由条件x 1-x 3≥0.02,得x 1-(1-2x 1)≥0.02,从而x 1≥0.34因此,为了将含峰区间的长度缩短到0.34,只要取x 1=0.34,x 2=0.66,x 3=0.32。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浙江)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浙江)

绝密★启用前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 不同 D .信使RNA 不同2.在光照条件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214CO ,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2CO 形成C 3化合物中,C 14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 .解旋酶B .DNA 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RNA 聚合酶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的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得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 .甲呈五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 /2水平。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浙江卷)化学试题分析一、对化学试题的总体评价1.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能力要求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无超越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重点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进行了考查,虽然在27题中对CaC2的结构要求偏高,但由于题中另有关于CaC2化学性质的较为显现的补充说明,考生只要调用原有认识结构中的CaC2知识仍可顺利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其余各题均为考生所熟悉的知识内容。

05年的“理综”考试大纲中对原先只能反映理、化、生三个学科在理科基础上的共性要求的能力(即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作了修改,重新分解为三门学科各自的能力,如化学学科主要考查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今年“理综”的化学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对这些能力的考查,全卷中只考查“是什么”的题、只要求学生单纯通过回忆和再现知识能解的题几乎没有,各题均较好地提供了一个问题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第II卷中26、27题均需考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推论,28题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29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信息给予题”,题中给出的“苏丹红一号”、“苯胺”、“2-萘酚”等都是学生不曾学过的物质,但考生只要掌握有机官能团的基本性质,掌握同分异构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同时具备了运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可顺利作答。

2.知识覆盖面大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中涉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15个,占中学化学学科主要知识点(25个)的60%,由于化学试题题量较小,知识点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已属不易,可见命题者已考虑尽可能增大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和能力。

3.试题平稳,难度适中全卷化学试题题型常见,知识分块清晰,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05年的考试大纲中对“试题难度”取消了原先的难题、中难题、容易题比例2:5:3的限定,而只笼统提“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浙江省温州中学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浙江省温州中学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第I 卷6、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臭氧。

该气体有强氧化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臭氧的存在对人体有益无害 (D)臭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脱色剂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0 t 0 t 0 t 0 t(A) (B) (C) (D)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的单质的沸点最高 (B)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 (C)W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 2和CO 的质量相等(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和氨水中的c(OH -)相等(C)乙酸分子和甲酸甲酯分子中共价键数相等(D)等温等压下,3mol C 2H 2(g)和1mol C 6H 6(g)的密度相等10、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 )(A)Mg 、AlCl 3、NaAlO 2 (B)KNO 3、NaCl 、CH 3COONa(C)NaClO 、Na 2SO 3、BaCl 2 (D)Ba(NO 3)2、FeSO 4、NH 4HCO 311、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Na2CO3溶液的pH减小(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NaOH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13、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 )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OCH3—C—O COOH HO OCH3 CH=CH—COOHCH2CH=CH2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A)②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②26、(14分)有机物A(C6H8O4)为食品包装纸的防腐剂。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

2005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5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 .组织液增多D.尿量增多C.体液增多2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 .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D.促进.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3 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BA.①②.②③D.②①.①③C)(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温觉感受器抑制BA.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是5.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A.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BDNA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C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28,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Mg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的中子数是18 D16 14 B..C A.1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 .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 .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FNClD.C.A.O B.2222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N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A N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B A N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C.在常温常压下,11.2L A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D.A.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g2AB(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已知反应Ag)+2B222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2.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 : 9 B.32 : 9 C.23 : 9 D.16 : 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2005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5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目要求的一项。

选出符合题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1.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

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2.下列能鉴别野牛草是否为C4植物的简便方法是A 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大小B 制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脉结构C 分离、测定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D 用碘液测定叶片中淀粉的含量3AC 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D 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4.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

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 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B 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的种子C 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D 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5.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A 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B 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C 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D 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6.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臭氧,该气体有强氧化性。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B 臭氧可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C 臭氧的存在对人体有益无害D 臭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脱色剂 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8.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单质的沸点最高 B 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C W 的氢化物沸点比X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 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 2和CO 的质量相等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与氨水中的c(OH -) 相等C 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D 等温等压下,3mol C 2H 2(g)和1mol C 6H 6(g)的密度相等10.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A Mg 、AlCl 3、NaAlO 2B KNO 3、NaCl 、CH 3COONaC NaClO 、Na 2SO 3、BaCl 2D Ba(NO 3)2、FeSO 4、NH 4HCO 311.下列有关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 减小B 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C 新氯水制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减小D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增大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 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C 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 -和SO 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硝酸钡溶液D 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13.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 X W Y R Z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②与③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①与②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 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15.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 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 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16.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2005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5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 .细胞内液增多B .组织液增多C .体液增多D .尿量增多2.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 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 .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 .产生组织胺增强B 细胞的功能D .促进B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 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①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 .冷觉感受器兴奋B .温觉感受器抑制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5.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 .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12 B.14 C.16 D.1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B.N2C.F2D.Cl29.N 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10.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2.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
第I 卷
6、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臭氧。

该气体有强氧化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C)臭氧的存在对人体有益无害 (D)臭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脱色剂
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
2X(g) 2Y(g)+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的单质的沸点最高 (B)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 (C)W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 2和CO 的质量相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和氨水中的c(OH -)相等
(C)乙酸分子和甲酸甲酯分子中共价键数相等
(D)等温等压下,3mol C 2H 2(g)和1mol C 6H 6(g)的密度相等
10、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 )
(A)Mg 、AlCl 3、NaAlO 2 (B)KNO 3、NaCl 、CH 3COONa
(C)NaClO 、Na 2SO 3、BaCl 2 (D)Ba(NO 3)2、FeSO 4、NH 4HCO 3
11、下列有关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Na 2CO 3溶液的pH 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减小
(D)NaOH 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增大
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 -和SO 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13、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 )
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
O
CH 3—C —O COOH HO OCH 3 CH =CH —COOH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 CH 2CH =CH 2
(A)②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①和②
26、(14分)
有机物A(C 6H 8O 4)为食品包装纸的防腐剂。

A 可以使溴水褪色,。

A 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C 4H 4O 4)和甲醇。

通常情况下B 为无色晶体,能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

⑴A 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酯化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
⑵B 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B 分子中没有支链,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的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B 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天门冬氨酸(C 4H 7NO 4)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可由B 通过以下反应制取:
B C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
X 、Y 、Z 、W 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
①X 可分别与Y
、W 形成X 2Y 、X 2Y 2、XW 等共价化合物。

②Z 可分别与Y 、W 形成Z 2Y 、Z 2Y 2、ZW 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⑴Z 2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Z 2Y 2与X 2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的ZW 饱和溶液,C(I)、C(II)为多孔石墨电极。

的饱和溶液
接通S 1后,C(I)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 1,接通S 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此时:
C(I)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极或负极)。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 2Y 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
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 3 ·6H 2O 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HCl NH 3
水 D E
碎瓷片 A C
⑴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E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停止反应,待B 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 3
+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 3 ·6H 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 FeCl 3溶液 FeCl 3 ·6H 2O 晶体
①步骤I 中通入Cl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II 中从FeCl 3 稀溶液中得到FeCl 3 ·6H 2O 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3分)
CO 、CH 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⑴等体积的CO 、CH 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

⑵已知在101Kpa 时,CO 的燃烧热为283KJ/mol 。

相同条件下,若2mol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 6.30倍,CH 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120℃、101Kpa 下,a mL 由CO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O 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 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CO 2,则混合气体中CH 4的体积分数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mL ,则a 和b 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C ;7、B ;8、D ;9、C ;10、B ;11、C ;12、D ;13、A ;
26、⑴①③④;⑵碳碳双键、羧基;⑶HOOC —CH =CH —COOH ;CH 2=CH(COOH)2;
⑷略;⑸HOOC —CH 2—CH(NH 2)—COOH ;
27、⑴Na 2O ;⑵2Na 2O 2+2H 2O=4NaOH +O 2↑;⑶负极;Cl 2 +2e -=2Cl -;
⑷Cu +H 2O 2+2H +=Cu 2++2H 2O ;
28、⑴3Fe +4H 2O(g)=Fe 3O 4+4H 2 ↑;⑵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⑶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⑷①将Fe 2+氧化成Fe 3+;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③Fe 3++3H 2O
Fe(OH)3 +3H +;过量盐酸抑制FeCl 3水解。

29、⑴1:4;⑵CH 4(g)+2O 2(g)=CO 2(g)+2H 2O(l) △H=—891KJ/mol ; ⑶①0.33;b ≥5a/4; Cl 2 I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