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一张照片教学设计说明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家庭照片》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家庭照片》教案
教案名称:《我的家庭照片》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的含义,提高对家庭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家庭照片,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 每个幼儿的家庭照片一张
2. 教学PPT
3. 白板和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然后引导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有谁呢?你们也带来了家庭的照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
(二)讲解新知
1. 观察照片: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并尝试描述照片中的场景和人物,比如“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在公园玩的时候拍的照片”,或者“这是我在家和奶奶一起做饭的照片”。
2. 分享故事:鼓励幼儿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如“这张照片是我在生日那天拍的,爸爸妈妈为我准备了大大的蛋糕”。
(三)实践操作
1.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家庭照片,由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分享。
2. 创作画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照片,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家庭的照片,可以自由发挥想象。
(四)总结回顾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回家后,请幼儿向父母讲述今天在课堂上分享的家庭照片的故事,并尝试描绘出家庭的照片。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次课程的教学反思,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欣赏照片看成长》教学设计
《欣赏照片看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照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照片来感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培养。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照片的内容和构图。
2.培养学生通过照片感悟成长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照片中的意义,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照片反思自我成长的能力。
教学准备:1.足够的照片素材,包括不同主题和风格的照片。
2.投影仪或白板,以展示照片给学生观看。
3.学生的手册或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老师展示一张精美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张照片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2.老师提问学生,你们平时喜欢看照片吗?为什么?是否有看过一张照片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历?请分享。
二、照片分析(30分钟):1.老师展示几张不同主题和风格的照片,让学生分析照片的内容和构图。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背景、线条等元素。
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每张照片的主题和表达的意义,例如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照片可能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3.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个人意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照片与成长(3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从观察照片的角度,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
例如,一张描绘孩子成长的照片可能引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
2.老师展示一些描绘成长和变化的照片,让学生描述照片中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成长心得。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成长的理解和感悟。
4.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和分析讨论结果,强调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并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进行引导。
四、总结反思(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老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照片是如何帮助我们感悟和理解成长的?你有什么新的收获?3.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手册上记录下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家的照片》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家的照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拍照的基本知识及方法;
2、采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精神;
4、巩固因数、倍数和排序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拍照的基本知识及方法;采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培养实验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讲师在黑板上画一些图形,让学生想象身边可能能看到哪些图形,引导学生去拍照。
2、新课讲解(10分钟)
讲师简述拍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如何抓拍人物,如何抓住光线,如何保存照片等等。
3、合作探索(20分钟)
分组,让学生合作去拍照。
讲师在黑板上提供四个主题,每组选一个主题,然后动手去拍照。
拍完后,让每组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拍的照片,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4、评价、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拍照和展示的照片,进行优化改进,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5、巩固与拓展(15分钟)
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如:将10个数从小到大排序,将10个数从大到小排序等等。
四、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课通过拍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站在科技的前沿,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拍照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实验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同时,在随堂讨论和展示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小班学生的特点,更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全家福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全家福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尊重。
2.通过讲述全家福的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通过欣赏全家福的图片,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美好。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的照片、画纸、颜料、画笔等。
2.教学环境:室内活动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全家福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关于全家福的知识。
2.讲述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全家福的故事,如一家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家笑得很开心。
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美好。
3.认识家庭成员:教师拿出家庭成员的照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让幼儿认识这些家庭成员。
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你的妈妈在哪里工作?”等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4.制作全家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张画纸、颜料和画笔。
让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进行全家福的绘画活动,其他小朋友观察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最后,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欣赏和学习。
5.小结:教师总结本次学习全家福的收获,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教育幼儿要关爱家人,珍惜家庭的美好时光。
课题一张老照片作文教学设计
《一张旧照片》习作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习作内容:看图片,展开合理想象,记录自己真情实感。
(人教版第八册学习园地四习作)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那是遥远的彼时的回忆了。
电视新闻中的战争场面虽然发生在此时,但是在遥远的彼地。
因此在看图习作之前,要提供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习作要求:1、明确写作内容,不能脱题。
2、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
3、一定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叙写清楚。
习作重难点:1、认真看图,了解图上表现的是什么事?为什么孤独的孩子在哭?2、展开联想,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历史、进入情境1、播放日本轰炸上海的照片2、学生谈谈感受引导预设:假如你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你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企盼?二、出示图片、指导观察1、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先指名个别学生说观察结果,再集体重复观察成功;表扬观察独特的学生。
集体说时按“时间——天空——地面——人物”等顺序进行。
2、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观察孩子的外貌、表情、动作等。
三、展开想象,探究前因后果。
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
因此,同学们必须敞开心扉,大胆想象,探究前因后果。
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想象与照片相关的故事,要求想象得合情合理:照片中的孩子怎么到了这个地方?他为什么哭?他的家呢?他的父母呢?这个地方怎么没有人?人呢?照片中的房子、天桥、铁路原来是什么样子?这个小孩能活下来吗?他未来的命运怎么样?先想了来,再说出来,然后写下来。
三、点拨习作思路同学们在写作时要以孩子为重点,可从孩子的视角来写,也可以用我们的视角写,要用凄凉的景物烘托孩子悲惨的处境和命运。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我家的一家子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我家的一家子我家的一家子一、教学目标:1.学习绘画基本技巧,提升绘画水平。
2.通过绘画表达自我情感,展现家庭与亲情。
3.了解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拓宽视野。
二、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一组描绘家庭的画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画家对“家庭”这一主题的表现方式。
2.画家学习:学习几位画家的作品,如毕加索、凡高、王国维等,了解他们对家庭与亲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比较、感悟,拓宽视野,增加艺术素养。
3.课堂创作:教师从画纸、颜料、笔、画架、画刷等基本工具开始讲解,重点讲解绘画基本技巧: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家庭中亲人的形象。
让学生选择一组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作为表现对象,先进行素描和涂鸦练习,再进行彩画作品的创作。
4.课堂展示:老师设立评选环节,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拍成照片,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评选,最后选出优秀作品。
三、教学效果: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绘画技巧,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家庭、亲情,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
同时,这个课程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感,帮助促进班级之间的友谊,增强集体意识,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四、结束语:“家庭”是每一个人最亲密的社群,也是我们最初的萌芽。
语文、美术、音乐,各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家庭”,在学习的同时体验亲情,学会关爱与付出。
本次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我家的一家子”是我们在生活中表达亲情、关爱家庭的一次重要课程,更是我们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让我们珍爱每一个家庭,用艺术表达我们的感情与情感,更好地感恩生活,珍爱未来。
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家庭环境、了解家庭成员,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家庭生活。
3. 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环境观察:让学生观察家的布局、装饰等,了解家庭环境的特点。
2. 家庭成员了解: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等。
3. 家庭生活描述:用语言描述家庭生活中的趣事、感人瞬间等。
4. 亲子活动设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5. 家庭文化传承:了解家族历史、家规家训等,传承家庭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描述、活动设计等方式,让学生热爱家庭,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家庭生活,设计有效的亲子活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庭环境,了解家庭成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生活的趣事、感人瞬间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子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亲子活动。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家庭文化传承的探究,分享家族历史、家规家训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环境,了解家庭成员。
2. 家庭环境观察:让学生观察家的布局、装饰等,分享观察心得。
3. 家庭成员介绍: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增进彼此了解。
4. 家庭生活描述:用语言描述家庭生活中的趣事、感人瞬间等。
5. 亲子活动设计:分析亲子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亲子活动。
6. 家庭文化传承:了解家族历史、家规家训等,传承家庭文化。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爱和责任,分享学习收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用流利、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表现出对家庭的热爱。
3. 学生能够了解并传承家庭文化,体现出对家庭历史的尊重。
七、教学资源1. 家庭环境图片:用于观察和描述家庭环境。
2. 家庭成员信息表:用于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
中班幼儿自画全家福教案
中班幼儿自画全家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情。
3.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二、教学准备。
1. 提前准备好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2. 准备好家庭成员的照片,让幼儿在绘画时可以参考。
3. 准备好相关的故事书籍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过程。
1. 初识家庭成员。
通过故事书籍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构成,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可以结合图片或玩偶让幼儿认识各个家庭成员,并谈论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作用。
2. 绘画准备。
让幼儿准备好绘画材料,告诉他们要画一幅全家福,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进行练习,确定好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和表情。
3. 绘画过程。
让幼儿开始绘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来表达每个家庭成员的形象,可以参考提前准备好的家庭成员照片。
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分享作品。
绘画完成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让他们口头介绍每个家庭成员的形象和特点,也可以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家庭的感情和理解。
5. 展示和欣赏。
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让所有的幼儿和家长都可以欣赏到。
可以组织家长参与,一起欣赏孩子们的作品,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还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情和理解。
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对家庭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和欣赏,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加深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的家庭相册活动设计与活动反思
我的家庭相册活动设计与活动反思标题:我的家庭相册活动设计与活动反思
引言概述:
家庭相册是一种记录家庭生活、回顾夸姣时光的方式,通过设计家庭相册活动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可以留下珍贵的回顾。
本文将介绍我设计的家庭相册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反思。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1.1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1.2 记录家庭生活中的夸姣时光
1.3 传承家庭文化和价值观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2.1 确定活动主题和时间安排
2.2 准备活动所需材料和工具
2.3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家庭相册制作
三、活动过程与体味
3.1 搜集家庭照片和回顾
3.2 制作相册的过程中产生的互动和交流
3.3 完成家庭相册后的分享和回顾
四、活动效果与成果
4.1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
4.2 家庭相册成为珍贵的回顾
4.3 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得到传承和宏扬
五、活动反思与改进
5.1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5.2 反思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3 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语:
通过设计家庭相册活动,我深刻体味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
活动不仅让我更加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也让我明白了家庭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活动中,我将继续改进和完善活动设计,让家庭相册成为我们共同的珍贵回顾。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全家福人物;
2、理解描绘“形象”的重要性;
3、通过制作全家福了解掌握影像理解的技巧;
4、培养学生肢体协调性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色彩和线条表现;
2、人物形象的描绘;
3、影像的理解和表现。
三、教学准备:
1、画布、颜料、画笔、墨水笔、橡皮擦、尺子等;
2、全家福照片(老师可事先制作好)。
四、教学步骤:
1、热身:老师介绍全家福的概念,并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全家福照片,让学生了解全家福的形式和表现。
2、理论:讲解颜色和线条的基本表现技巧,让学生了解色彩和线条对形象描绘的重要性。
3、实践:老师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要求学生根据照片的内容和风格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但是要尽可能还原照片中人物的形象。
4、评估:老师检查学生的画作,给予评价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画作的优缺点。
五、教学方式:
1、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绘制全家福。
六、教学后记: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全家福的制作了解影像理解的技巧和在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观察能力也将得到强化。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都很好,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基本的表现技巧,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画作。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1、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案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美。
2、观赏全家福能简洁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据所观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预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活动过程:一、观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观赏几幅全家福。
1、观看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美。
2、提问:小朋友,你们家有几口人?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吧?你发觉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相互观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我们全家福假如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1、熟悉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日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美丽的相框,用什么来装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把美丽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美丽。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1、活动延长: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观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教师在引导幼儿观赏全家福时,应留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仔细完成制作。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全家福教案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美。
2、观赏全家福能简洁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并能依据所观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预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活动过程:一、观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2)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和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关于家庭成员和家庭活动的内容。
2.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一个家庭的照片。
3. 能够在照片中识别和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活动。
教学准备:1. 一张包含家庭成员的照片。
2. 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家庭成员的名字。
3. 一些颜色铅笔和纸张。
课程活动:导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张家庭成员的照片,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人。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照片中的人和活动。
2. 教师问学生,是否在家里也有这样的照片,学生可分享家庭照片的内容和故事。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家庭成员的名字。
教师一边出示一张名字的卡片,一边询问学生家庭成员的名字,学生根据照片中的人来回答。
2. 教师让学生选出照片中的不同家庭成员的特征,如眼睛大/小、头发长/短、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等。
3. 学生根据照片中家庭成员的动作和表情来进行推测,两两合作描述家庭成员的活动和情绪。
4. 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简单画像,然后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的特征和活动。
5.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像并描述家庭成员,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提问或评论。
巩固活动:教师放一首与家庭有关的歌曲,学生跟随音乐做一些与家庭相关的动作,如给家庭成员一个拥抱、摸摸头等。
家庭作业:1.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为自己的家庭成员画像。
2. 学生写下一段话,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活动。
拓展活动:学生带来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向全班分享并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活动。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评论。
《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2)
《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主题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的含义和结构,家庭成员的称呼、关系。
情感与态度: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的温馨和生活的美好,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热爱家庭是人的一种美德。
三、教学难点:说出家庭成员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可以是全家福,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张与家人一起的生活照)2.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最好与学生年龄相仿)五、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和结构,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新课春节刚过,老师和许多人一样还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幸福中,今天,老师就把童年时全家福拿来了,这张照片的名字叫,我的一家人。
(板书:我的一家人)(二)、活动组织活动一: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是自己。
然后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活动二: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老师的介绍方式为范例,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家人的观察与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彼此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愉快,也由此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活动三:互相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从而热爱自己的家庭。
(三)、教师总结:对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家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表扬,当学生说到家人负面不健康的爱好,老师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过程:在《亲亲一家人》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活动组织:(一)、活动一:看谁答得对。
1.教师展示画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让学生说出家人之间的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是最礼貌的。
小班亲亲一家人教案
小班亲亲一家人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亲情的重要性;2. 学习使用一些描述亲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学习团队合作和表达见解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小班教室;2. 展示板;3. 粘纸;4. 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并向学生介绍这是小班亲亲一家人的全家福。
2. 教师问学生这张照片中有哪些人,以及他们是亲人关系。
3.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和他们之间的亲情关系。
二、热身活动 (10分钟)1. 教师在展示板上贴上五张彩色粘纸,每张粘纸上分别写上“爸爸”、“妈妈”、“哥哥”、“弟弟”、“我”。
2. 教师让学生按照粘纸上的角色标签组成自己的家庭。
3.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色,想象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4. 学生在展示板上用彩色笔画一张简单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图,然后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亲情图。
三、互动对话 (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在班级中模拟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例如吃饭、出门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亲情关系,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描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学生互相表演自己对话的场景,并向其他小组展示。
四、课文朗读 (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亲亲一家人》,让学生自行阅读。
2.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感受。
五、情感表达 (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然后以小组的形式编写一篇描述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短文。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朗读和分享他们的短文。
3. 学生共同评价每篇短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六、总结与延伸 (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爱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
小班美术教案《全家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模仿,培养学生对全家福的兴趣和喜爱。
2.通过绘画,表达学生对家庭的感情和对家庭成员的关爱。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画板、彩色纸、彩色笔。
2.学生墙上的全家福照片。
3.幼儿音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和学生一起欣赏,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以及对家庭的感受。
Step 2:学习绘画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全家福的一些基本技巧,例如绘制人物形象、调色等。
教师可以使用教学画板和彩色纸,向学生展示不同绘画风格的全家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Step 3:创作全家福教师让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和想象力,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例如让学生考虑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表情,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Step 4:展示和分享当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讲述自己作品中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并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想法。
Step 5:练习音乐教师可以播放幼儿音乐,与学生一起跳舞或唱歌,营造欢乐的氛围,加深学生对家庭的温暖感受。
Step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绘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与家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Step 7:作业要求学生用纸和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全家福,并写一段自己对家庭的感受。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去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中观察、欣赏和讨论其他艺术家的全家福作品,加深学生对全家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的一照片》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本课教学容是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学习要:你家有许多照片吧。
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了你欢乐的童年,有的留下了你们一家幸福的时光,也有的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把你家的影集带来。
相互交流,再选出一你最喜欢的照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标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养成“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根据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突显生活性、示性、互动性、实践性四个特性。
本课题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2、丰富语言积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教学目标:
1、具体生动地介绍“我家的一照片”,介绍时要注意做到声音响亮、语句通顺、语言优美。
2、评价别人的发言,态度诚恳,实事。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按一定的顺序述说相片的来历、画面中人
物的动作、神情,照片背后的故事要说清楚。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影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人一定拍下了许多难忘的照片。
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了你欢乐的童年,有的留下了你们一家幸福的时光,也有的还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
课前,老师从几个同学的影集里选了一些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果照片上的同学你能一下子认出来,我们就一起叫出他的名字。
2.看了刚才的一些照片,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镜头?
二、示引路
1.是啊,看着这些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们留下的难忘的镜头,我觉得你们更加可爱了。
老师也忍不住想要拿出自己的相册,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愿意吗?请边看边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介绍这些照片的。
(播放照片,教师示介绍)
2.谁能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介绍的?(板书:先概括后具体) 先概括说相册中所有的照片,再具体说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来说一说“我家的一照片”。
(揭题)
三、明确要求,介绍所有照片
1.(大屏幕出示书上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确要求。
2.在我们先概括后具体地介绍我们带来的照片时,还要注意什么呢?(板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3 现在,就请同学们准备一下(出示)要求:1、首先请大家认真读读以下词语,选取其中的两三个词语,然后用“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句式说一句话。
先请大家自由说说,最后让自告奋勇的同学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是靠言语交流来实现的。
在教学中,教师既关注讲的学生的表现,还关注听的学生的表现,让倾听、表达、应对形成一个整体,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构建和谐有效的交流互动氛围,通过倾听与评价使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
四、优化说法,详细介绍一照片
1.今天这节课,我们除了要向别人概括介绍你带来的照片,还要在这许多照片中。
选出一你最喜欢的照片,向别的同学具体介绍。
那么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这你最喜欢的照片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2.想一想刚刚老师介绍的时候都说了哪些?
3.小结:同学们在介绍时,为了让听的人都明白,就要将照片上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具体,语句还要通顺。
(板书:时间、地点、人物、故事……)
4.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要求自己再练一练。
捧起我们的照片,闭上眼睛,回忆那个拍摄的瞬间,也许它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那时候的你还很小很小已经记得没那么清楚了,也许那段精彩的故事还是爸爸妈妈讲给你听的。
(学生自己准备)想起来了吗?谁来讲讲自己照片的故事。
指导生评价。
再选取一印象深刻的照片,要有动作和表情的。
能告诉我们你这照片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照片背后的故事,能告诉我们你的这个动作是怎么摆的吗?能描述一下你当时的表情吗?谁咔嚓一声就拍下了这珍贵的照片。
(小结:如果我们在介绍时还能描述人物当时的表情和动作,容就会更加的具体生动了)
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这照片吗?你呢?(小结:最后我们还可以说说喜欢的原因,这样就更加的有头有尾了。
)
5.现在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人先说。
说的时候打开影集,指着照片,讲清楚照片上的容和来历,要注意讲述时语气、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让人乐于听你讲。
另一个人认真倾听,听完以后,要给你的同桌一个评价,注意发现同桌的优点,并能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老师指名学生上台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相应的指导。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好象又回到了过去的日子里,一起分享了你们的快乐,欢笑和童趣。
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敢不敢挑战?声音非常响亮,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请听要求: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容连起来说一说,说清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背后的故事、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有喜欢的原因,说的时候还要做到声音响亮、容具体
生动、态度还要大大方方.好多的要求,怕不怕,还要站在讲台上给全班的同学来介绍。
(只要处处留心,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到知识。
读书、看报、和别人讲话交流也是一种积累。
口语交际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靠训练获得的。
在学生“自己练一练、同桌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再指名讲述和评议,训练的量可谓不小。
这样的训练丰富了语言积累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会了向别人介绍照片,知道介绍时首先要做到说清楚照片的容、来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注意声音响亮。
把话说通顺,说具体,这样你的介绍才会吸引人。
2.作业
把自己交流的照片容写下来,并配上这照片,布置一期以“我们的美好童年”为主题的照片展览。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发言积极,声音也很响亮,老师也想留下这个精彩难忘的瞬间,所以我也带来了照相机,我数一、二、三!你们就摆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姿势好不好?准备好了,一、二、三!
板书设计我家的一照片
先概括后具体
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时间地点人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