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水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对水文化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探索,同时由于本人家住渭河边上,所以会着重对渭河水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水文化

1.1文化及其作用

提到水文化,我们自然要先从文化说起。所谓文化,就是人适应环境与创造活动的总和,通俗地说,文化就是人类通过思考所造成的一切,因此也有人把文化称作是“人化”。

文化虽由人所创造,但文化反过来对人类的进步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大了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的主体设计者与承担者,同时又外化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产品物质;往小了讲,文化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个人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社会而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国家而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就个人而言,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文化与人类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中国的文化,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华文化起源于鬼神、术数、天和祖,经历了先秦诸子、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这么几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而水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水文化在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水文化的几个表现形式

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从事水事活动中创造的和水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其内涵自然也是包罗万象的,在本文中我就着重说一说国学与水、科学与水、以及人文与水。

(1)国学与水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派的数量极多,国学常呈现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特点。根据现在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一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二说“国学”即“以易学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华夏诸子百家学术”,那么我就主要来谈一谈儒学和易学中德水文化。

A.儒学

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是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也是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思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

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直线流动模式。《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尚动之水与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

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

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

由此可知,孔孟之水思维除前人所论之政治、心性及治水等范畴之外,更与孔孟理想境界有关。孔孟水思维具有从宗教仪式转化为理性道德的发展脉络。就时间

之今天、昨天与明天三种面向来说,孔孟所关心的是对“今天”的执著与体悟。尚动之水与孔孟思想关系论述中,可以发现日进不止之水与孔孟自强不息、及时奋斗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

B.易学

易学中有关水文化的论述,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阴阳五行说了。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因素,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其中的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三命通会》中也对五行之水有相关论述,指出“水之性润下,顺则有容”、“水不绝源,仗金生而流远”等特点。

此外,易学中与水有关的记述还涉及到河图洛书的典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后人也多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易学中认为,河图最初出于龙马背上,而洛书处于神龟壳上;龙马出于孟河,而神龟则出于洛河。可见,河图洛书的诞生都是与水紧密关联的。

当然易学中有关水的记录和论述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点,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易学只是对水这一物质形态本身有所探究,而对水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没有将水性上升到一种学派思想的高度。

(2)科学与水

从小我就知道,人活着离不开水,因为渴了就要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水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古代四代文明古国大多出现在了大河流域。同样,早期城市一般也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水道同时也解决了运输问题,比如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典型的例子。现代工业农业更是需要大量用水,人们也可以通过水路来运载旅客和货物,因此水的分布对经济布局有重要的影响。当然,人类对水的利用不仅停留在水本身上,还包括对水能的利用,比如水电站就是能够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此外,水涝、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各种水利设施也由此诞生。综上所述,由于水对于人类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同时也由于水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利用水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选择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如今,已经形成了许多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比如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城市水环境等,这些都是我将来在本科阶段会学到的课程,我也相信这些课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利用水来造福人类。

(3)人文与水

这里我主要想侧重谈一谈文学与水。中国的文学发展经历了许多个阶段,其中尤其以唐宋时期的诗词为巅峰。水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在诗词中自然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自然中的水可谓是形态各异的,如江河湖海、风浪瀑布,水表现出了它的壮阔、凶险,反观潺潺溪水、一眼清泉,其流动、纯净以及景致之美又尽显无遗。前者多出自豪放的诗人之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的波澜壮阔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一句,水更是由于其汹涌之势被赋予了志向远大的内涵;表现水的景致之美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首叫《和水月洞韵》的小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短短四句话,每句话只有五个字,却句句包含水和月,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把水的景致美表现得淋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