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高考改革

合集下载

2020国考申论热点:8省高考改革计划多元录取.doc

2020国考申论热点:8省高考改革计划多元录取.doc

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8省市均将试行3+1+2 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申论热点材料@@##【模拟预测题】【3+1+2 模式是3 为语文、数学、外语; 1 为物理、历史选择一科; 2 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选择两科,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请就此事谈谈你的观点?】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3日相继发布了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稳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到2021年,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根据方案,8省市将采用3+1+2 模式:3 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1 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 2 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方案明确,从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

公务员申论热点:改革要守护高考公平

公务员申论热点:改革要守护高考公平

公务员申论热点:改革要守护高考公平华图教育申论热点频道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时下热点以及材料并进行剖析,帮助考生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

下面是公务员申论热点:改革要守护高考公平相关文章内容,请广大考生进行参考,祝愿考生都能顺利拿到国考申论高分,顺利走上公务员之路。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我们都知道全国的统一高考时间是6月7日至8日进行,因为有些省份的考试科目设置不同,所以9号有的学校也会有考试科目。

目前在已经结束高考的省份当中,已经有四川、河南、湖南等省份公布了高考放榜时间,让我们祝愿参加2017年高考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我们的高考是从1977年10月21日开始恢复的,是今年恢复40周年纪念日,在这40年的时间里,高考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只为更好的保证教育的公平性,让更多的有学识的人公平的选拔出来。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1【模拟题】2017年一共有940万考生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考场外全社会也密切关注着高考的新动态,高考为何每年都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度呢?这40年来,高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综合分析:高考之所以能成为万人瞩目和备受关注,首先是因为它有着一定的公平性,对考生进行选拔,是一种能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全国整体教育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公平上有着重大的使命。

因为我们国家有着贫富差距,人跟人的出身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并不是可怕的,关键的是高考给予每个人一个公平的机会,就是靠分数说话,你考的分数多,就能成功进入较高的学府进行深造学习,有着公平的价值导向。

在高考恢复的40年里,我们看到高考一直都在进行改革,为的就是通过更加科学的选拔方式,更加能从各个方面对人才进行发现和挖掘,让更多有才的人拥有更加辉煌的人生,学出成就为伟大的祖国做贡献。

高考的改革从文理分科到“3+X”科目方案,引导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特长;考试模式上,从“学三年,考三天”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意在打破“一考定终身”;录取2环节上,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增加重点高校录取农村学生的名额,弥补着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公务员申论热点:又是“高考”时 知识改变命运

公务员申论热点:又是“高考”时 知识改变命运

公务员申论热点:又是“高考”时知识改变命运华图教育申论热点频道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时下热点以及材料并进行剖析,帮助考生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

下面是公务员申论热点:又是“高考”时知识改变命运相关文章内容,请广大考生进行参考,祝愿考生都能顺利拿到国考申论高分,顺利走上公务员之路。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上是国家恢复高考40周年,那么什么是高考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6月7日-9日)。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1【模拟题】明天又是一年高考时,对于高考你怎么看?俗话说的好,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高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一样呢,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形态?首先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平等、公平上。

不必钻营寻求“推荐”,不必偷偷摸摸读书,高等教育成了底层民众、有志青年实现社会流动的宽阔大道。

经由这条道路,每一个青年都可以改变人生的航向,走向远方的未知世界,实现自我的拔擢与超越。

还体现在社会活力被激发、被释放。

有人在评论中国留学生先驱容闳时谈道,“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可以在真正完全摆脱迷信的重担和对过去的崇拜时,迅速使自己新生,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

”而恢复高考,唯才是举,恰如一声春雷,带来春天般的希望。

而正是因为汇聚了千百万被堰塞、被抑制的人的合力,才会有后来波澜壮阔的大开放、大发展。

还体现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何看待知识和知识分子上。

或许从那时开始,“知识的春天”才真正开启。

人们欣喜地发现,知识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尊重,而有知识的人,愿意学知识的人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知识,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同样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014年内蒙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不分文理科

2014年内蒙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不分文理科

2014年内蒙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不分文理科内蒙古将从2014年起,实行每年一次的全区党政群机关(含政法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

公务员考试大都与时事政治紧密相关,面试的命题范围基本都限定在时下的热点话题,所以时政热点的备考尤为关键。

本文就近期热点讨论事件“高考不分文理科”,从公务员考试角度进行全面解析,以帮助广大考生充分备考。

一、热点概述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各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措施也已浮出水面。

纵观高考改革大事记:1977年恢复高考。

1983年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9年高考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9年教育部考试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4年推广的分省命题。

2006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如今,“文理不分科”已成为热议话题,各位考生不得不关注之。

二、相关评论@熊丙奇:如果真正实现考试、招生分离,则并不用强调“不分文理科”问题。

更进一步说,当前高考改革的关键就在招考分离,应努力突破集中录取制度。

@张剑:解决现行教育问题,取消文理分科只是第一步,但它并不是学生减负、教育改革的救命稻草。

当务之急,乃是将选择权还给学校和孩子,逐步淘汰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选拔机制。

让孩子可以不顾及分数的高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申请自己适合的学校;让学校可以根据孩子的知识储备、个性特长、平时表现等,决定是否录用。

这种基于相互了解的双向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旧有弊端,从而在源头上为学生减负。

@有网友表示,六科已经让高考生焦头烂额了,九科一起学不现实,学生负担会更重。

而且名校老师私收学生、高考移民等歪风将更甚,势必会拉大学校与学校、地区和地区间的差距。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新一轮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新一轮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新一轮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9月4日,万众瞩目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终于浮出水面。

和以往只是围绕考试科目做文章的“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的改革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等根本性问题,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

从长期来看,《实施意见》第一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即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将教育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围着高考分数转:大学想方设法招收分数高的学生;中学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分数;学生和家长倾尽全力获得更高的分数;培训机构绞尽脑汁研究提高分数的技巧。

但这个分数有什么用呢?它只是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仅此而已。

录取结束后,人人弃之如敝屣。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拼命追求这个价值并不高的分数呢?关键原因在于,高考“指挥棒”就是以分数作为大学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

不要说你是多么优秀,多么有才,高考分数到不了录取线,一切免谈。

学生的身体健康重不重要?重要,但身体再好,对提高分数的贡献率为零,也就可以不锻炼身体;学生的价值观重不重要?重要,但品德再好,对提高分数的贡献率为零,也就可以没有任何道德约束……不是说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在残酷激烈的入学竞争面前,理性的中学、学生和家长只能选择分数,不得不为获得更高的分数而舍弃其他对人的健康成长更有价值的经历和体验,不由自主地被裹挟进一个低水平的“分数陷阱”而无法自拔。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改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也就是说,通过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明确无误地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老师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不要再一天到晚围着高考分数打转,因为,大学招生录取的“指挥棒”已经变了。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变在哪里了呢?变在大学招生录取的模式。

2015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保障公平乃高考改革生命力所在

2015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保障公平乃高考改革生命力所在

河北华图:/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旨在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改革方案,一经公布,便被视作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呼声由来已久。

一方面,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唯分数论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区域间、城乡间的入学机会差别,加剧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而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问题的存在,对教育公平更是形成致命伤害。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社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寄托了如此之大的期望。

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

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教育公平的关切。

对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配备有较多招生计划的省市而言,改革无疑会强烈触动他们的奶酪。

在今天这样一个利益高度分化、共识很难达成的时代,改革能实现社会整体收益增加的“卡尔多改进”已殊为不易,要实现人人都受益的“帕累托改进”难上加难。

因此,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找寻“减负”与“选材”、“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绝非易事。

惟有保障公平公正,才能让改革激发出最大红利,也惟有保障公平公正,改革才能获得最大生命力。

此次改革或许无法求得所有人的满意,但改革必定会将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特质推上更高台阶。

改革从计划分配、考试内容、招生录取、监督管理四大方面全方位展开部署,显示出改革系统思维的高屋建瓴,更显示出回应社会关切的诚意和决心。

考试加分制度因为屡屡造假遭人诟病,改革决意将加分制度取消;自主命题考试掩盖了高校录取指标的分配不均问题,教育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日渐加重,改革不仅将压减自主命题省份,还将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和农村地区的高考录取率……改革虽然还处在大样图纸阶段,但敏锐的问题针对性和强烈的社会公平关照,已让其意义无法小觑。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申论热点材料阅读近几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方案在不断的发展前进,因为有很多地区经过调查显示,确实有着徇私舞弊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高考乱加分的乱象,然后国家对高考加分乱象进行整治。

在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部分省属院校招收当地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政策,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模拟题在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是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发展的时代,因此保证高考的公平和公正是尤为重要的,那么我国对高考进行改革,所产生什么巨大的意义呢?首先高考改革是针对和保证各位考生的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更加严格的选拔出高素质的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

因为至今高考仍旧是选拔人才,和改变人民命运的重要途径,并且通过历年的高考改革证明,高考仍旧是最为公平的一个选拔制度。

高考分数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然而现实中,重点高校本地化、农村生源逐渐减少等区域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在我国现实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教育公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社会民众对高考改革的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考试制度来说,公平是首要价值。

如果损害公平,则制度完善就失去了前提。

高考改革既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及社会稳定来轻易做实验,也不能等有一天诚信机制健全了再来搞改革。

高考只有在健全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和有效监督这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公平、公正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才会接受,民众才能放心。

在一个就是高考制度改革,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挥棒。

改革纵横交错,从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起步,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再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考试指挥棒挥向减负、减压力,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供空间。

2014年申论热点:高考改革首推试点

2014年申论热点:高考改革首推试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年申论热点:高考改革首推试点本篇文章来源于:/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 (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12月16日上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

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

2014年12月16日出台的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高考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加之社会城乡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而导致了贫困地区难以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上升渠道,导致了教育不公及社会对于高考升学率重视的极端化。

从这个角度看,改革现行的高考模式,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攸关民族素质的大事。

由高考而产生的包括社会评价体系、家长、考生及学校体系在内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高考制度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另一方面在于高考改革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社会资源能否合理分配、涉及到每一个学子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其重要性也决定着改革的艰巨性。

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既覆盖高中所学全部科目、又给考生留出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的空间;既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又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考科目的机会。

2016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推进异地高考改革 实现教育公平

2016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推进异地高考改革 实现教育公平

2016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推进异地高考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想第一时间了解公职考试解析吗?请点击>>>辽宁公职辅导讲座资讯背景:在推进教育公平中,异地高考改革成为关注焦点。

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改革能否成为破冰之举值得思考。

教育是民生之基。

教育公平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维护13亿人民福祉的民心工程。

在推进教育公平中,异地高考改革成为焦点。

高考是目前大部分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更是农村子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它理应体现公平、公正,事实上,高考正饱受非议。

从高考的异地、异卷、异分,到考生需原籍参考,高考的差异化政策已将其推向风口浪尖。

有人说差异化的高考政策会加剧高考移民,会使部分教育大城市出现人口聚集而制约城市协调发展,更会引发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也有人说差异化政策恰恰是保障了落后教育地区学生的就学公平,是目前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较好方式,相反,“一刀切”的高考政策会助长应试教育的风气。

高考政策虽然饱受非议,而我们要拨开迷雾,探寻高考差异化政策,力求实事求是推进教育公平。

高考之所以出现差异化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而产生的教育资源获取机会的非均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既有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大学,也有地方所属院校,而教育部直属大学是考生心中的优质高校,自然学生会趋之若鹜,而中国优质大学又有多少?当蛋糕并未做大时,再有合理方式分配“偌大”蛋糕,总会出现食不果腹,正因如此,现有条件下,只能通过差异化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给少数学生,即高考与户籍挂钩。

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落实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削弱差异化政策的良方,但在现有财政资金有限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像撒胡椒面一样将教育资金公平分配,而只能聚集资源扶优,靠财政资金投入解决异地高考、实现公平显然缺乏可行性。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高考制度改革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高考制度改革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高考制度改革为方便考生学习,华图网校为考生整理提供2014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考生可提前做好备考。

高考制度由于它的高利害性、高风险性,以及相比其他制度而言的公平性,尽管它造成中小学严重的应试教育,在人才选拔中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弊端十分明显,但仍然被视为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说起来极其重要,实质性的改革却十分困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了这一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众望所归,有可能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高考制度改革之所以艰难,是由于它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高等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落实招生自主权和科学选拔人才,家长关注的主要是保障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而站在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这一制度必须能够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保障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形成这一价值共识,是有效的制度变革的前提。

高考制度由考试制度、招生录取制度和配套的服务保障政策构成,每一项具体的政策各具有限功能,不能“包打天下”,不宜过度解释。

新的高考制度设计,比较重要的是实行分类考试,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的方法,不再与普通院校的学术水平考试“陪绑”。

本科院校的考试成绩则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统筹形成,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

由于高中课程已经分门别类进行了严格考试,而且可以考两次取其高者,高考时就没有必要再举行面面俱到的学科考试,可以不分文理科和大幅度减少考试科目。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另一举措,是从英语开始试行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因为英语的机器考试和标准化测试在技术上最为成熟,已被社会普遍接受。

新的高考制度也突出了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明确实行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逐步取消统一批次录取方式,建立学生与高校双向多次选择的录取制度。

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典型的“知易行难”的特征。

好的模式、国外的做法大家都知道,就是不敢做、不能做,因为中国的人情社会、道德环境等特殊国情。

申论热点解读:加强高考改革 推行强基计划

申论热点解读:加强高考改革 推行强基计划

申论热点解读:加强高考改革推行强基计划,600字
近年来,高考改革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高考改革、推行强基计划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热点。

加强高考改革是必要的,考试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发挥学生的潜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越来越具有竞争性。

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去改进考试内容,提出更合理的考试要求,才能更好的发挥高考的功能。

此外,推行强基计划是促进高考改革的有效方法。

强基计划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除此之外,强基计划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为他们拓宽视野,思考更广阔的世界。

总之,加强高考改革、推行强基计划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热点,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教育服务,为他们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申论作文高考改革

申论作文高考改革

申论作文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应当紧跟时代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考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当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考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导致了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因此,高考改革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更多的考核内容,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

其次,应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前,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长时间的学习和备考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考试的频繁和重复对学生的学习动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高考改革应当适度减少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再次,应当提高高考的公平性。

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的考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造成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浪费了社会的宝贵资源。

因此,高考改革应当注重资源的公平分配,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总之,高考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高考的公平性,才能使高考真正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工具,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申论作文今年高考

申论作文今年高考

申论作文今年高考近年来,高考一直备受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一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的考验,高考的改革和优化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然而,今年高考改变了以往的设置,不再要求考生写标题,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思考。

首先,今年取消高考作文的标题,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深化。

以往的高考作文往往以题目引导思路和限定内容,作为考生的“写作任务”,这种方式往往限制了考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容易使文章变得模板化和机械化。

而今年取消作文标题,就给予了考生更多的自由度和表达空间,能够真实反映出考生的思考和观点,更好地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其次,不设作文标题能够促进考生对话题的独立思考。

以往的高考作文题目往往带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的特点,考生往往需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填空式”写作。

而今年取消了标题,考生在进行写作时要对话题进行独立思考,自己构建文章的脉络和结构,这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再次,取消作文标题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有标题的作文往往容易在开头落入陷阱,过分套用模板和故事情节,导致文章内容空洞和缺乏思考。

而取消标题后,考生需要参照题目要求,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有深度的阐述,这就更能真实地体现出考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总之,今年高考取消了作文标题的设定,这一改革举措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以后的高考改革中,有必要继续深化这一举措,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同时,对于教育界来说,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新政正式发布--考试“33文理不分科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新政正式发布--考试“33文理不分科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新政正式发布--考试“33文理不分科官方网站: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昨日上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到高考的形式与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及招生计划分配方式等,涉及到高考不分文理科、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等实施办法。

从今年起在上海市、浙江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2022年全面推进,到2022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探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高考新政“3看点”考试:不再怕偏科考试不分文理科高考计分3+3高考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自选3个科目(每门学完即考)解读:学业水平考试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

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官方网站: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小伙伴欢呼: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偏科了加分:政策变规范2022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解读: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小伙伴欢呼:高考变得更加公平了录取完善投档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解读:2022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

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招生问责制,2022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小伙伴欢呼: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高考新政“3特色”自主招生后进行官方网站: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联考培训要取消2022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

得失申论作文素材高中

得失申论作文素材高中

得失申论作文素材高中素材一:高考改革的得与失得:1. 降低对学生记忆的要求:传统高考注重对学生大量记忆,而新高考更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减轻学生的压力:传统高考对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很多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付出巨大努力,而新高考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作出了改革,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

3.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高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核,这样能够更好地选拔人才,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失:1. 替代了严格的升学选拔机制:传统高考严格的选拔机制能够筛选出优秀的学生,而新高考去除了单纯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的选拔方式,可能会导致优秀学生被淘汰。

2.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一定局限性: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但是可能会忽略某些学生的特长和擅长领域,对于这些学生的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传统高考以升学为目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新高考取消了“一考定终身”的效应,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素材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得与失得:1. 拓宽知识面: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内容,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2. 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使得学习可以更加自主和灵活,能够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培养社交能力:通过社交平台,青少年能够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能力。

失:1. 信息的混乱和虚假:网络上的信息繁杂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青少年很难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2. 沉迷于虚拟世界:网络上的游戏和娱乐内容让青少年沉迷于虚幻的世界中,导致他们忽视现实生活和学业。

3. 影响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对眼睛产生负面影响,而长时间坐着不运动则容易引发肥胖和身体不健康等问题。

素材三:环境保护的得与失得:1. 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空气等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申论准备事例

申论准备事例

申论准备事例题目:高考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导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高考改革是最具影响力的举措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考改革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高考改革引入了多元评价的理念,不再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标准。

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始受到重视。

例如,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方式获得积分,以补充高考分数。

这样的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传统的高考制度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学业压力,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高考改革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

例如,高考科目减少、选考范围扩大等措施,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减少了对高分的过度追求。

这样的改革有助于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发展,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教育公平高考改革致力于打破地区、户籍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例如,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减少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此外,高考改革还鼓励高校招生多元化,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得中国的教育更加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考改革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引入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样的改革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实践和创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这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突破,也为中国培养了更多的创新人才。

总结:高考改革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然而,高考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评价体系的完善、培训机构的规范等。

希望未来高考改革能够不断完善,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申论热词:高考英语改革

申论热词:高考英语改革

申论热词:高考英语改革根据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

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这个夏季注定是汉语的春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

“熠熠生辉”、“户枢不蠹”、“犟嘴”,这些词听起来并不陌生,然而许多人提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书写。

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我们的母语如此“低落”?然而,与汉语的“低落”截然相反,“英语热”却持久不衰。

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

诚然,我们不能因为汉语遇冷,就妒忌英语热。

然而,一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如此厚此薄彼,多少是有点不正常的。

正是教育的硬杠杠,让一些学生只能废寝忘食,助力英语热。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有利于查阅资料、与国际接轨。

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

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

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安放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妥。

一些孩子从小就参加英语补习班,英语说的相当标准,普通话却磕磕巴巴,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忧虑。

事实上,英语分值权重过高也不利教育的公平和人才的脱颖而出。

我国城市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学生是不争的事实。

在同等条件下,城市学生往往通过英语优势脱颖而出。

当前,研究生入学主要靠外语拉分也是事实。

对英语的过分看重,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让外语回归“本位”,已经刻不容缓。

当然,降低英语分值的权重,并不是否定英语教学,更不是否定英语的重要性。

这次,北京市新高考方案,降低英语权重,提高汉语分值,就是要通过高考“指挥棒”,对“强势英语”进行理性纠偏,让英语和母语都回归“本位”。

申论热点:加强高考改革 推行强基计划

申论热点:加强高考改革 推行强基计划

申论热点:加强高考改革推行强基计划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转而采用强基计划,即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同时,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初心所在。

强基计划力图通过积极探索对学生多维度考核评价,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从而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这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重大创新探索。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背景和原因分析]教育部自从2003年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学术论文、升学深造等方面总体表现突出。

近年来,自主招生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抓住和用好这一机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

对高校来说,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需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一体化、创新性设计。

实施“强基计划”,正是立基于此,逐步构建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新机制。

这是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特点]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与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不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高考改革
【社会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884.7万人,全国每百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就至少有6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近三年中央财政已下拨62亿元,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这些孩子中的80%已在公办校就读。

北京市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超过40万人,且每年以三四万人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政策,这些孩子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不能在北京考高中,只可以借读,高中毕业后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回户籍所在地考试。

我国各地所学课程存在差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读到高中,离开家乡已有12年,回家高考,所学课程已与当地考试衔接不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之后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政府声音】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方案预计“十二五”期间出台。

这意味着五年内,打工子弟将有望在就读地参加高考。

此外,更有利于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的高考招生改革新方案也将于年内出台。

杜玉波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升学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涉及很多方面,相关方案在制定时必须通盘考虑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诸多问题。

“我们想请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一起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杜玉波说。

杜玉波明确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是指“高考移民”,也就是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到另外一个省份参加高考,这是教育部门不赞同的。

【改革方案】
今年,教育部将选择部分省市试点本科、高职教育分类入学考试,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将在年内出台,新方案将更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努力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高考改革主要思路包括本科、高职分类入学考试;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一科多考;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清理规范升学加分;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等。

本、专科分类考试本市此前其实已开始尝试,去年高考首次在高职层次推行“高+会”录取方式,此举不仅突出考生选拔的“分类”,而且也体现了单科多次考试的改革精神。

此外,北京市今年还将启动研制高考社会化报名和高考英语听力多次考试方案。

五月底前,北京市将完成对高考加分项目和政策的清理、调减。

【重要举措】
教育部将抓好三项工作,确保实现到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他说,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承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很大鼓舞,也增强了信心。

首先要落实政策筹好钱,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投入责任,确定财政资金的筹措范围。

其次要科学配置用好钱,新增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

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地方财政要重点支持本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最后还需完善制度管好钱,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经费分配制度;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化;成立国家教育经费监管中心,重点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完善经费监督机制,确保各级政府和学校用好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三大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1: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与户籍密切挂钩。

流动人口子女在“异地高考”,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
【观点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从高考资源来讲,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云集,户籍考生入学相对容易。

但是,要客观分析其中的历史等复杂因素,包括相当部分高校是由当地纳税人付费办校的,从义务和权利角度而言也有相对合理的成分。

异地高考较为敏感,也很复杂,不能盲目出台。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作为一名母亲,我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

子女的教育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许多不得不回老家读高中的孩子,由于长时期与父母分离,只能委托家里老人照顾甚至无人看管,这些孩子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甚至误入歧途。

如果能推行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并打破户籍限制,那真是好消息。

【主流声音】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大流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户口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流动家庭的生活,在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等权益上无法与城里人同等待遇。

随迁子女能在异地参加高考,正是打破教育地域藩篱的积极信号。

焦点问题2: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异地高考一旦实行,会不会导致大量外地考生涌入,与当地考生抢机会,从而产生新的教育不公?
【观点一】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均衡各地高考招生比例,势必会影响北京、上海等招生比例原本较高的省市考生的利益,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省市的高考招生比例长期高于其他地方,这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种地域特权早就应该被破除。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特级教师郑捷:不让异地高考不合理,但怎么改,不能太急,否则可能造成保护了这部分人,却又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诉求值得关注,但教育现在都是属地化管理,涉及到经费等大量问题。

异地高考政策有可能会造成大量高考移民,冲击输入地的既有秩序。

【观点三】全国政协委员张群:非常担心放开会导致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学校的压力过大,现在上海许多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读的孩子超过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旦放开高中乃至高校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难以想像。

以美国许多州立大学为例,对本州学生一个价、对外州学生一个价格,对海外留学生又一个价格,也有相应的考虑在内。

【主流声音】“异地高考”并不鼓励高考移民,即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高考。

在这场教育资源并非增量的改革中,蛋糕怎么切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定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包括体制、机制和税制的改革都要考虑在内,尽量减少震荡和负面影响。

焦点问题3:“异地高考”打开大门后,会不会有人大打“擦边球”,增加权力寻租?
【观点一】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异地高考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要避免出现一些漏洞甚至腐败,前几年也有报道,有的人利用权力帮助利益相关人移民到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

异地高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把户口迁移到北京,或者北京有亲戚,挂一个户口在那里。

【观点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制度安排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是“双刃剑”。

政策设计太严,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政策设计过松,肯定会不少人动脑筋钻空子,目前能想到的一个是纳税上的限制,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需提供五年以上纳税证明,异地高考也可以借鉴。

另外,外地小孩在北京上学的时间也要有限制,以防有人突击送小孩到北京来,那时候很难招架得住。

【观点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异地高考”政策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举措,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凡事都要看主流,与它的正面效应相比,负面效应只能算是支流。

因此产生的问题不必多虑。

【主流声音】适度的担忧是必须的,但别因噎废食。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代价和成本,如果政策设计妥当,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想钻政策空子和谋利的人就不容易得逞。

随迁子女到异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调整才会显现出它的积极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