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英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后乡村精英”时代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 介 : 钱
燕 (9 5 )女 , 18 - , 安徽 灵璧人 , 东N _ 大 学社会 与公共 管理 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 华 v - 研 社
1 9・ 3
会学。
・
钱
燕 :后 乡村精 英 ” “ 时代 与 新农村 建设
与再生 产主要 是“ 内向型 ” 。如果说 在改革 开放 之后很 长 一 段 时间 内呈 现 了 “ 向 型 ” “ 向 型 ” 内 和 外 相结 合 的 情 况 , 仍 以 内部 流动 为 主 , 但 乡村 多元 化 的精英 格 局 的存在 和发展 , 使得 乡 村社会 仍 是精英 流 动 与再生 的 主要土壤 , 且精英 内部 的流动 主要 是 以政治 精英 向 并 经 济精英 流动 为 主 , 同时具 有 这两种 精 英 的身份 与 且 地位 , 出现 了一 种政 治 资 本 的转 化 效 应 和 “ 干 部 的 村 延迟 转化 效应 ” 。乡 村精 英 的外流 主要 为少 数经 济 精 英 向城市 的流 动 , 治精 英 和社会 精英 向外 流 动 的情 政
2“ 、 内向型” 流动到 “ 向型” 动 。乡村精英 的流 外 流
前国家固定体制之下 的城市吸纳农村精英 ; 二为“ 显 性流失 ” ,是指 改革 开放 之后 历经 劳 动力 资源 的 市场 化选择 ,借助于价格 和竞争机制使农村精英 流向城 市 。在 改革 开放 之前 , 国家通 过户籍 制 度将 农 民限制 在土 地上 , 升学 、 军 或 者 城 市招 工 等 方式 才 是 他 们 参 离开农 村 的仅有 机会 , 过这 些渠道 流 向城 市 的一 般 通 都为 农村 中 比较 优 秀 的人 , 是 , 们 所 占的 比例 很 但 他 低, 不会对乡村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 期, 有少量的农 民开始向城市流动 , 但他们 的流动不
能人推动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河南两省的实地调查
一
农
民
问 题
研
究
能 人推 动 型 合作 经 济组 织 的 实证研 究
基 于 山东 、 南 两省 的实地调 查 河 口熊素 兰 许 朗
【 内容提要 ] 乡村精英、 能人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的主要发起人 和推动者 已被 普遍认可 。文 章首先对“ 能人” 进 行再分 类, 分析 乡村干部推动型 、 种养大户推动型以及经营能手推动型合作经济组 织的特 点和存在的 问题 , 并针 对 其问题提 出政策建议。通过“ 法律 引导 、 政策扶持 、 资金保障 、 人才培养” 形成“ , 能人领 导, 民参 与, 农 政府 支持” 的
【 收稿 日期】09 0 — 1 20 — 9 2
【 基金项目】 设部软科学研究项 目(08—1 建 20 t 6 阶段性成果之一; 2—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8 j 70 0 2 阶段性成果之一。 0 sD 9 05 )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1 9 20 5 0 【 作者简介】 熊素兰(96 )女, 18 一 , 湖南衡阳人,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农业技术经
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要依靠乡贤力量,发挥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农村面貌的改观。
乡贤作为当地的精英代表,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发挥乡贤作用的重要性1. 乡贤是当地的精英代表,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对乡村振兴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影响力。
2. 乡贤具有对乡村发展状况的深刻了解,能够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建议,并促成落实。
3. 乡贤的参与可以激发乡村裙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推动改革和发展的稳步推进。
三、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的指导意见1. 建立健全乡贤引领乡村振兴的组织架构推动当地政府建立乡贤联谊会或乡贤协会,由乡贤自行组织,实行自主管理,促使乡贤更好地发挥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引领乡村振兴。
2. 加强乡贤队伍建设,提高乡贤素质开展乡贤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乡贤履职能力和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需要。
3. 政府加大对乡贤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力度设立乡贤奖励基金,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乡贤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乡贤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
4. 加强对乡贤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乡贤、关心乡贤,关注乡村振兴的氛围,树立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典范作用,激发更多优秀人才积极参与。
四、结语当前,乡村振兴已被确定为国家战略,而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言而喻。
通过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和资源支撑。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充分重视乡贤力量,积极采纳以上指导意见,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五、加强乡贤与乡村振兴项目对接1. 鼓励和支持乡贤投资兴办产业项目或公益事业,扶持乡贤创业创新,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发展。
乡村精英与社会关系资本的构建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丨2021.04 乡村研究|rura l STUD^S文章编号:1009 -6000(2021)04-0118-05中图分类号:T U984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3969/j.issn.1009-6000.2021.04.018作者简介:丁伟丰(1995_),女,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顾宗倪(1989 —),通信作者,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设施分析和健康城市;罗小龙(1977—),男,陕西西安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区域治理、规划和发展政策研究;唐蜜(1988—),女,四川成都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王绍博(1990—),男,山东东营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乡村精英与社会关系资本的构建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Research on the Rural Elites and the ConstructionMechanism of Social Relation Capital :A Case Study ofLizhu Village, Jiangsu Province丁伟丰顾宗倪罗小龙唐蜜王绍博D I N G W e i f e n g G U Z o n g n i LUO X i a o l o n g TANG M i WANG S h a o b o摘要: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各地涌现出大量不同模式的乡村建设实验,其中以乡村精英为主要引领和推动者,政府、企业、村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新现象。
文章基于乡村精英的理论视角,以江苏省利珠村为例,通过梳理乡村精英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历程,从关系资本与团结资本的角度分析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关系资本的机制构建中与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利珠村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在土精英崛起、回归精英推动和多元精英主体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共同体”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拓展关系资本、凝聚团结资本,不仅加速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更推动了“乡村振兴共同体”机制创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村庄精英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村庄精英研究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民主体性的丧失。
农村文化是建立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的文化,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而在村民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交往网络。
而村庄精英由于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成为各种关系网络中的领袖。
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对村庄精英的整合与引导,利用他们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性;村庄精英;关系网络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77-0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者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过,大多数研究以“局外人”的身份俯视农村,从如何完善国家现有的各项举措出发进行对策分析,殊不知这并不符合农村的现实需要。
本文从农民的日常生活视角切入,探讨这一问题,希望获得崭新的认识。
一、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自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专项资金投入,各项文化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相关的管理机构也逐渐完备。
“村村通”工程、“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各种农村文化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也稳步推进。
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不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缺乏落后、人才短缺、管理机构不完善、政府重视不够、文化团体稀缺等等。
大多数学者也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对策。
但是,如果国家在资金和政策、制度上的供给充分且领导有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就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吗?实际上,这种以国家财政为经济基础、以行政权力为推动力量、以政府官员为规划者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村庄精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
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对农业产业
结构进行 战略性调整 , 既是增加农 民收入、 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也是加入WT 增强我 国农业国 O
从农 村庄精英是指在农村中, 比其他交往人员拥有或 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有的是不愿调整 ; 有的是不知调整 ; 的 有 能调动更多社会资源 , 获得更多权威性价值分配的村 民方面来看 ,
维普资讯
经济的影响分析
赵 晓鸿 郑祖街
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 农村经济改革新的发展
方向。
2 . 村庄精英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
我 国的农 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已进入 了一个新 的 发展 阶段 , 农产 品结构性 、 阶段性相对过剩 已成为结
得 以快 速发展 。
5 庄精英是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尝试者 村 从 目前看 , 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方式基本上都是 以简单的家庭生产模式为主 , 农产品主要以大 田粮食
庄精英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 进而推动农村 经 济的快速发展。 2 . 正确引导 , 提高村庄精英的综合素质 虽然村庄精英较一般村 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 但
的开发 , 其实就是在 当地乡镇领导及冬枣研究所老余
四、 正确 利用 村 庄精英 推 动农村 经济 的发 展
1 . 责权利相结合 , 调动村庄精英 的积极性 村庄精英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 必须坚
等村庄精英 的领导和推动下 , 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持责任、 权利 、 义务相结合 的原则 , 使其在承担经济发 管理理念 , “ 使 沾化冬枣 ” 打开 了市场 , 打出 了品牌 展责任的同时 , 享有相应 的政治和经 济权利 , 其 促使 使 当地农民和政府都成 了受益者 , 也使当地农村经济 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 。只有这样 , 才能有效地调动村
中国“乡村精英”研究的脉络与走向
K ywod :ua e t;ee c ed g vmigsbetr h rc r; hn e r s rrl le rsa ht n ; o e n jc i tt t eC ia i r r u ; g su u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随着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 0 0
( ol e f u l Ad ns a o , nig gi l rl nv r t Naj g2 0 9 , hn) C l g P bi miirt n Naj A r ut a U iesy ni 10 5 C ia e o c t i n c u i, n
Ab t a t s r c :Be a s ft e i o tn o e i u a o c u e o mp r tr l n r r lc mmu i o i c l i n c n mi e eo me t “ u a l e’h s h a n t p l i a f a d e o o c d v l p n , r r l i ’ a y t le et c u e o e a d mo eat n i n o c o a si e e t e r . n o d r o e p o et e r s a c r n f h r r l l e , h a s d m r r t t f h l r r c n a s I r e x l r e e h te d o e“ u a i ” t e n e o s n y t h r t et a a e c c r l a ic s e h s is e fo d f r n s e t t a i u e e r h m e o s c d mi i e h s d s u s d t i s u r m i e e ta p c s wi v ro s r s a c t d .By r v e n h s c h h e i wi g t e e
乡村精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以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为例
6 10 ) 4 10
伍佩鲜 , 艾
( 内江 师 范 学 院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四 川 内江
摘 要 : 着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推 进 , 村 精 英 在 新农 村 建设 中 的 作用 受 到社 会 各 阶层 的 广 泛 关 注 和 重 视 。 乡村 精 随 乡 英 在 新 农 村 的 建 设 发 展 中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些 作用 主 要体 现 在政 治 、 济 、 这 经 社会 等 各 个 方 面 , 们 在 农 村 建 设 扮 演 了农 他
20 0 8年 末 . 楸 村 已有 2 花 1个 生 产 小 组 通水 泥 公 路 , 内的 交 村
通 状 况 得 到 了 明显 的 改 善 , 村 主 要 从 事 茶 叶 的 种 植 , 叶 全 茶
种 植 面积 占 全村 总耕 地 面 积 的 8 以 上 , 园面 积 由原 来 的 O 茶
园、 祈求 上 天 保佑 的 祭 祀 场 所 祭 天 台 、 绪 钦 赐 “ 恩 宠 赐 ” 光 皇 御 匾 的 李 家 大 院 为 代 表 的古 民 居 群 , 及 自然 形 成 的 “ 田 以 官 溶 洞 ” 。 由 于交 通 情 况 的 改 善 。 加 上 得 天 独 厚 的旅 游 资 等 再
5 O亩 增 至 50 0 0亩 , 叶 价 格 由 原来 的 3 茶 O元 每 公 斤 增 至 8 O
多 元 每 公 斤 , 均 年 收 入 已 由 6 0元 增 至 4 0 人 0 0 0多 元 , 民 收 农
入 明 显 提 高 。为 了进 一 步 增 加 农 民收 入 , 村 还 开 发 了所 蕴 该 藏 的 旅 游 资 源 , 要 有 康 熙 御 赐 “ 下 第 一 圃 ” 千 亩 御 茶 主 天 的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L “村治”是指以()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这里主要是指“村务”)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B.传统文化C.乡贤规则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正确答案:D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3.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A. 200万年前C. 1万年前D. 5000年前B.5万年前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课》专题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L “村治”是指以()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这里主要是指“村务”)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B.传统文化C.乡贤规则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正确答案:D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3.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C. 1万年前D. 5000年前A. 200万年前B.5万年前C. 1万年前D. 5000年前区协会和农村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互动。
A.政治资本B.社会资本C.人口结构D.社会组织关系正确答案:D8.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那个省A.浙江8.福建C.广东D.江苏正确答案:A9.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D.乡村人才振兴正确答案:B10.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A.手段B.保障C.目的D.基础正确答案:A11.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正确答案:D1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A.有机肥B.培养基C.田园覆盖D.饲料E.燃料正确答案:C13.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D.乡村人才振兴正确答案:C14.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A.节水B.节能C.节地D.节药E.节肥F.节劳力正确答案:E15.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对农村经济精英的探讨
对农村经济精英的探讨摘要:农村的发展在中国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对农村经济精英的研究成为农村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而独立的内容。
就农村经济精英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以期能对正确认识农村经济精英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经济精英;作用;农村治理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88-02农村经济精英即那些比农村其他成员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并通过这些资源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在农村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这些人一般有着比较深厚的资本积累,并且对于农村地区的事务有一定的参与度。
许多经济精英具有超前的胆识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发展形势往往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因此许多乡村的集体致富在一定程度上都与这些经济精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农村经济精英形成的前提条件(一)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经济变革是农村经济精英形成的经济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因此获得了身份自由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1]。
同时,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乡村变革给农村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使得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再加上国家对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这些都让农村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些人靠个人的市场意识和较强的能力发展致富,并结成了广泛的社会联系,经验多,见识广,在农村中脱颖而出。
(二)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精英形成的政治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民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村民自治的推行,使农民自己有了选择带领自己致富的领头人的权利,他们真正掌握了管理本村事务的权力[1]。
民主意识的发展一方面解放了农村村民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精英参与农村事务提供了平台。
同时,改革开放的推行,政治体制的变迁,增强了农村的自主性,真正了解农村,真正知道农民需求的是农民自己。
所以,有了自主权利的农民发家致富,成为农村经济精英,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新农村发展中的乡村精英形成与精英关系格局实录——基于南冲村的个案研究
没有太多的权力资源 , 但他们能够利用手中的其 他资源如经 济资源 、 社会 资源 、 人力资源等 , 对村内的政 治运 作发挥一 定
的作用。
个案 2 孙某 ,4岁 , : 3 对政 务公开有独特 的见解 。在谈 到
如何让村 上财务透明时 , 他讲必须过 三关 : 审计 、 立基金 、 建
之间 、 精英 与精英之 间形 成的关系格局现状 , 通过这 两方面 的研究 , 而讨论如何培育 乡村精英 , 进 并充分发挥 乡村精英
的带 头 作 用 , 进 新农 村 的发 展 。 促
一
个案 1张某 . : 南冲村村支书。 在我们的调查 中, 民们对 村
他 的评 价是 : 有能力 , 做事讲原则 ; 有责任心 , 能为群众 利益 着想 , 为村 内的发展 干了不少实事。说到政绩方面 , 民们普 村 遍反映 。 张书记积极 引进烤烟业 , 并带领村 民科学种烟 , 帮助 农 民实现了增 收, 对南 冲村经济的发展起 了不小的作用。
结 底是政治 、 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 治精 英 、 济精英和社会精英在 内的“ 英系” 经 精 共同推动的影响 。 因此 ,我们对 于南 冲村精英群体 的考察 ,重点是 以政 治精 英 、 济精英和社会精英这 三类 精英为研究对 象 , 经 进行参 与
式访谈 与实录。
地 和 山 地 为 主 , 田 、 烟 和 劳 务输 出 是 村 民们 主要 的 收 入 种 种
是 目前的村干部 , 属于权力 集团中的政治精英 , 另一部 分是
非 干部 , 即是非权力 集团中的政治精英 , 即潜在 的政治精英 , 是对村 内的政治有独到见解的农 民 , 其想法往往受到村民的
— —
留守乡村精英与新农村建设——以江西省龙南县W镇为个案
工经历, 见过世面”使他们 的思想更加开放 , “ , 接受新鲜事物快; 另 外, 他们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 , 这表现在他们每天的忙碌程度上, 传
统农民的“ 无时效感” 在他们身 匕几乎全无。相Ng ̄ b , 出的留守人
作者简介 : 邱煌福 (9 4 , , 18 一)男 江西龙南人 , 中农业 大学文法学 院研究生 , 华 研究方 向: 研究方 向 : 会工作/ 社 经济社会学。
元老 。而全志辉在《 村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一文中则指出:
“ 在小群体的交往实践中, 那些比其他成员能调动更多社会资源 , 获得 更多权威f 生阶值分配的人, 就可称为精英~ 。对于乡村精英 的分类,
不同的学眷吐 各自的观点。如学者贺雪峰就将村庄精英分为传统 隋
型精英和现代型 5 金太 . 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之 日, _ , 军 有 陆 学艺把乡村精英分为权力精英、 企业精英和民间精 , 郭正林则将其 划分为经济精英、 权力精英和知识精 8, ]田敏则根据流动 If A,  ̄ ' e 将
内蒙 占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 0 9年第 2期( 1 卷 第 1
总第 4 期) 4
员而言, 是一难得的优势。调查对象中的个案 7 早年在广州、 东莞务 工,1 O 年返乡 笔者通过与他交谈 ,自主创业” “ 是促使他返乡的最
国老—辈社会学家费孝通就系统的研究了乡村士绅阶层。近十年, 对
这个群体的研究尤其成为焦点。学者 吕世辰认为, 乡村精英指的是农
村中在村民中有威望、 有影响和有号召力的人, 出在现阶段, 并指 我国 乡 主要有 : 在村民中有威望的村干部 , 具有高中或中专圾其以上 文化的知识分子, 率先富起来的农业专业户和乡镇企业家, 大姓家族的
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分析及对策——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为例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准确方向,健全合适农业农村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根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立足农村金融领域,从现状及问题出发,以农村金融发展为切入点,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为例,分析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并对下阶段该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建议对策,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存在问题;路径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优惠政策,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
十八大期间,“三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民收入持续提升、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获得关键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重要论断。
换句话说,“三农”问题虽然在努力下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些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更大成就,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农村金融服务是其支柱力量和有力支撑。
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充分利用金融科学技术给“三农”提供“源头活水”,让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本文在剖析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在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下一阶段该行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策略建议,以期在促进农村振兴工作中农村金融力量如何参与推动提供参考。
农村精英
论当前中国农村精英治理一、导论(一)、研究背景考察村庄,不能不考察村庄精英,所谓村庄精英,就是村中掌握优势资源的那些人,因为掌握优势资源,而在村务决定和村庄生活中,具有较一般村民大的影响。
不理解村庄精英的状况,很难理解村庄的运作与治理。
——贺雪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解禁,中国农村问题研究开始恢复,农村精英研究的相关成果也丰富起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国农村精英开始得到研究。
农村精英是我国乡村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尤其是自1988年6月国家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村精英在乡村社会中非常活跃,不仅为乡村地方政府所重视,且也为学术界所侧目,成为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乡村社会结构,阐释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
乡村精英本身素质较高,也比其他村民拥有更多的资源,是农村治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民主治理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精英治理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他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
(二)、概念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国家为治理乡村而建构的制度体系称为乡村管理体制,既包括乡、村各自独立的制度设置,也包括乡与村之间的关系定位。
其中的村级治理是指“通过村庄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作,对村域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也称村庄治理。
村民自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由村民广泛参与,积极影响,依规范制度而非个人意志进行的治理。
然而,在实际的村级治理中,村民自治性组织的作用往往被弱化,真正掌握村庄公共权力、广泛影响村庄公共事务乃至村庄命运的是村庄精英个人。
由农村精英主导村庄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作,依其个人权威和个人意志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控制和协调,而普通村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系统运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有限的村级治理称为农村精英治理。
从村治民主化的纵向发展的层面来看,精英治理是村民自治或村治民主化的过渡阶段。
乡村精英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乡村经济精英主要是指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对当地乡村有 着一定影响力的人,如乡镇企业家、商人等。在我国农村,先行 一步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 得了身份自由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迸发出了生产积极性。 然而大部分普通农民不懂经济规律、缺乏市场意识,大多数只是 随波逐流,头年种什么赚钱,第二年便蜂拥而上,结果往往是产 量上去了,收入反而减少了。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 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市场经济获得蓬勃发展,使得活跃在各 个经济领域中有知识、有魄力、有眼光的经济能人迅速聚敛财 富,脱颖而出,从而成为主导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利益的驱动使 村民们越来越把眼光放在这些收入较高的乡村经济精英身上, 一批在农村先富起来的“经济能人”、“贤人”得到了村民的普遍 认同和拥护,成为新的乡村“精神领袖”。
中图分类号:F32 7.51
文献 标识 :A
所谓乡村精英,就是在村庄中具有比较优势,拥有一定地位 和支配能力,对村庄的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影响的人。具体可 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相对于普通村民来说,他 们掌握着着更多的资源,有能力去调动更多的资源,因而在村民 自治这一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下,乡村精英总是占据着十分重要 的地位。恩格斯指出,任何—项历史事件都是合力的结果。研 究乡村精英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这三方面来予以分析。
首先,中国乡村是在自然村落基础上建立的,分散比较广 泛,彼此之间联系不多,乡村政治精英作为乡村民主自治的核 心,能够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交换彼此不同的信息,通过宏观上 的把握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
其次,现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规模经济的效应 是很明显的,在对自然条件依存很高的农业中,因地制宜发展特 色农业才是使农民致富的真正出路,这就需要地区和地区之间, 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分工协作。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者,乡 村政治精英无疑发挥了这一重要的纽带作用。
农村精英生存现状和对策分析
农村精英生存现状和对策分析汪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摘要】精英人物在农村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发展和进步的内部主体。
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资源贫乏,精英不断流失,社会生存条件日益下滑,农村社会发展缓慢。
研究精英人物对农村社区发展的作用,及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以促进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农村精英作用生存现状对策分析一、农村精英的定义农村精英的定义及分类:所谓农村精英,是指在经济实力、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科学技能、社会关系、社会威望、组织能力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特长、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影响和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村居民。
根据领域的不同,可以将农村精英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技能精英和文化精英等五个部分。
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
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
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二、农村精英的生存现状1.精英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偏少。
农村精英在整个农村人口中所占比重太少,没有形成相应的力量。
2.精英外流严重,使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精英外流,农村发展因缺乏领头人而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村里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其他特长的人都搬迁到外地工作、投资,既不参与本地的经济建设,也不为本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限制经济社会的长远规划和发展,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反过来不利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又限制了本地精英的投资意向和热情,限制经济投资,造成恶性循环。
3.精英群体内部流动性弱。
由于地域狭小,职业分工没有城市齐全、种类繁多,仅有基本的简单的行业分工,并且职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使得农村精英群体内部流动性较弱。
乡村精英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乡村精英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摘要】乡村精英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的改善,提升了政府决策能力,并促进了民主决策的实施。
乡村精英的存在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为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乡村精英应更加积极参与农村民主政治,推动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提升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为建设更加民主和法治的乡村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乡村精英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重视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关键词】乡村精英、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参与推动、改善、民主决策、政府决策能力、乡村治理体系、重要性、积极参与。
1. 引言1.1 乡村精英的地位和作用乡村精英是指在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的人群,他们在农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乡村精英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推动者,也是农村社会的领导者和灵魂人物。
他们在本地区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能够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欠发达地区,乡村精英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
他们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社会影响力,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乡村精英不仅扮演着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更是农村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他们的参与和引领,将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革。
1.2 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的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的现状可谓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长期以来在政治体制和制度建设上的滞后,这些地区的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着民主意识淡薄、民主参与度低、民主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讯水平的不足,农村居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和方式受到限制,民主决策的有效性和参与度难以保障。
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民主政治存在着权力垄断、腐败现象严重、决策过程不透明等弊端,导致政治生态不健康,治理效果不佳。
乡村商业体系建设与三农经济融合发展
乡村商业体系建设与三农经济融合发展乡村商业体系建设与三农经济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乡村商业体系的建设将为三农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商业体系建设与三农经济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商业体系的建设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产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建设农村综合市场、特色小镇等商业载体,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增值,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健全乡村商业体系有利于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进入农村市场。
建设农村电商平台、连锁便利店等商业网络,推动传统农村集市向现代化商业综合体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三、促进农产品流通乡村商业体系的完善可以促进农产品流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建设农村物流中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引入优质商品、文化娱乐设施等,满足农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五、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健全乡村商业体系可以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建设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站等,拓宽农村金融渠道,为农民提供融资、理财等服务,支持三农经济健康发展。
六、培育乡村人才队伍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可以培育乡村人才队伍,提升乡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打造一支懂农业、懂商业、懂管理的乡村精英队伍,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七、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完善乡村商业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村创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合作社等机构,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对村未来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对村未来发展1.充实集体经济组织带动人。
一是明确基层干部职能职责。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规范建立前,由村“两委”代为履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职能职责,并加大对不作为干部的问责力度,推动村“两委”干部积极盘活利用有限的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加快确定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
统筹区、乡、村三级人才资源,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管理运行效率。
三是有效发挥乡村能人带动作用。
运用“物质+精神”双重手段,促进新乡贤、优秀农民工等各类乡村精英人员回归家乡,构建乡村能人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机制。
2.全覆盖建立规范运行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是规范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利用村级建制调整契机,同步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并按照“旧账分开、新账统一”原则,规范管理集体资金、资产、债权债务。
二是平稳过渡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有序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核实和财务合并工作,坚持集体资产权属不变,经济利益关系不变,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充分尊重和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制度。
持续巩固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和股份量化成果,理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产权关系,完善集体资产“三会”制度,实现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化,防范集体资产流失。
3.拓展集体经济多元增收渠道。
一是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深度挖掘生态、水文、历史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通过产业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形成多种集体经营性收入来源。
二是加快探索社会化共营合作模式。
将集体的资源占有优势、组织协调优势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适应优势相衔接,鼓励村集体将财政支持资金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村集体自有资源资产等,通过租赁转包、作价入股等方式,引入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经营,通过固定分红加收益分红等复合收益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乡贤会方案介绍
乡贤会方案1. 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旨在发掘乡村中的优秀人才,为乡村的发展和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乡贤会的背景、目标,以及乡贤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 背景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流失、资源匮乏、农业现代化等问题。
乡贤会作为一种基于乡村人才资源的组织形式,可以发挥乡村智力的集聚效应,促进乡村的发展和治理。
3. 目标乡贤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乡村精英群体,通过他们的力量推动乡村的发展和治理。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乡村治理创新;鼓励乡贤投身公益事业,为乡村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 乡贤会方案的制定4.1 乡贤会的组织架构乡贤会的组织架构应该包括领导机构、专家委员会、智囊团等,以便于有效管理和运作。
4.1.1 领导机构乡贤会的领导机构由乡村中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乡贤会成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乡贤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并协调各方合作。
4.1.2 专家委员会乡贤会的专家委员会由乡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担任乡贤会的咨询顾问,提供专业知识和意见,为乡村的发展和治理提供支持。
4.1.3 智囊团智囊团是乡贤会的核心成员,由乡村中的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乡贤组成,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可以为乡贤会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4.2 乡贤会的角色和职责乡贤会的角色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参与乡村发展规划,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组织乡村培训和知识分享活动,提升乡村居民的素质和技能;•开展乡村文化和公益活动,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4.3 乡贤会方案的实施步骤4.3.1 乡贤的选拔和培养乡贤会应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选拔符合条件的乡村人才成为乡贤会的会员。
对于入选的乡贤会员,应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扶持,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4.3.2 乡贤会活动的组织乡贤会应该定期举办会员大会、论坛、培训等活动,以促进乡贤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精英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摘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乡村精英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之初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由于乡村精英先天的局限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内部的改革和治理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村精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
乡村精英的内涵
乡村精英指拥有或能够支配更多社会资源的乡村能人,基于学历、智力、经历、分工等方面的优势,对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因此,可以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或社会精英。
本文所指的乡村精英为经济精英,这些人往往是农村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如养殖大户、种植能收、个体老板等。
他们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一定的人脉关系、广泛的信息来源,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推动者。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普遍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生产小规模化;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定时期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难以实现生产的现代化,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困难,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增长乏力。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对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就已经出现,它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把传统的分散经营形式转变为集约型模式,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力对接,是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变革。
2007年《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确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规模发展。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有三种: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领办型和能人带动型。
能人带动型也即乡村精英带动型,在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重要比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的生产、销售、先进品种的推广及先进技术水平的普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乡村精英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乡村精英的存在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首先,乡村精英提供
了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乡村精英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如经济资源、人际关系等,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乡村精英提供了自己的社会资源。
如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乡村精英为合作经济组织投入更多的资金或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通过自己信息渠道为合作经济组织探索经营策略、积极寻找市场。
其次,乡村由于精英的参与降低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
在乡村的熟人社会中,乡村精英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村民对这些“能人”也比较敬仰和信任。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解决内部纠纷。
对外,乡村精英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得信息进行决策判断,也容易获得村民的支持。
乡村精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制度供给的不足,通过动用自身资源,把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联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乡村精英带动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问题
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的。
乡村精英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以乡村精英牵头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也存在先天性不足后天发育不良。
首先,在管理上,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运做中主要以个人权威来维系。
虽然合作经济组织也都制定有管理章程,但由于乡村精英在信息、市场、资金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运作严重依赖于组织者。
这就使得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民主氛围不够,导致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活力。
其次,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着向少数大股东倾斜,存在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
一些负责人视合作社为个私企业, 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对非社员农户交售的产品往往采取压级压价。
对政府扶持和其他组织、个人赠予合作社的资产往往擅自在小范围内决策分配或分享。
这些做法都极大损害了农户和社员的利益。
政策建议
乡村精英拥有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无论在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之初,还是在合作经济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他们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要保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仅仅依赖乡村精英,不利于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应该从外部和内部两面积极改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环境,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也从其内部加强管理。
政府应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资金,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筹资渠道和筹资来源上给予一定的便利,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注入资金活力。
如为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在日常运转中提供必要的信贷扶持,使之随时获得急需的资金,已解决摆脱困境;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切实减轻合作经济组织的负担。
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相互配合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涉及到税务、工商、农业、交通、土地、畜牧等各相关部门。
各部门应极力杜绝对自己有利的事,争相插手;无利可图的事,相互推诿扯皮这类现象的发生。
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之初,各项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完善,政府各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指导,引导各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督促合作经济组织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才能使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实力、发展壮大。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明晰产权,创新产权制度
产权明晰是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保障。
只有产权明晰,收入合理分配,合作经济组织就会兼顾效率与公平,就能促进组织的发展;相反,产权模糊不清、利益划分不明,组织就会经营乏力。
因此,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每个社员的产权份额,是合作经济组织产权明晰的基础。
第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监视会,形成“三会”相互制约监督的组织机构,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落到实处,杜绝少数人控制合作社的问题;规范利益分配机制,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不仅能够得到销售农产品的收益,也能够得到惠顾额的返还,从而真正保护会员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杨丽艳.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
作者简介:刘丽娟(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现就职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