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一)1. 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C.软流层以上部分D.上地幔2. 下列地质作用中比较缓慢的是A.地壳运动B.地震C.山崩D.泥石流3. 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4.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B.火山是一种很快、很激烈的地质作用C.产生地质作用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地质作用按表现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5.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6~7题。

6.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7.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读图回答8~9题。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8.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9.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 .岩浆岩、风力侵蚀B .岩浆岩、流水堆积C .沉积岩、冰川侵蚀D .沉积岩、流水侵蚀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1.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12.读下图,回答:(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18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垂直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答案:D解析: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垂直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这两种运动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

读图回答6~7题。

6.“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7.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答案:6.C7.A解析:第6题,本题要注意题干问的是“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石灰岩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第7题,“女王头”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9.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8.C9.C解析:第8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

第9题,页岩为沉积岩;图中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A.②B.③C.④D.⑤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8.(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B.华山西峰绝壁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9.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

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冰川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0.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1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①岩B.②岩C.③岩D.④岩2.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答案:1.A 2.D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读“猫咪山图”,完成3~4题。

3.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流水作用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由变质作用形成答案:3.B 4.C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5.C 6.C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

读图回答7~8题。

7.“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8.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答案:7.C8.A9.下列地貌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①风蚀蘑菇②安第斯山脉③河口三角洲④东非大裂谷⑤冲积扇⑥海沟⑦岛弧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⑥⑦D.①③⑤答案:D10.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简述其理由。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D.外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中都有迅速激烈的,也都有极其缓慢的。

答案:C2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运动形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垂直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解析: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的形成。

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答案:D读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强烈的变质作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4图乙中构造形成景观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图甲所示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

第4题,由图乙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答案:3.B 4.A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6乙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B.内、外力共同作用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丙为广西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甲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与“U”型谷;乙是流水侵蚀下切与地壳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丁是黄河壶口瀑布,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沧海桑田”之说是指()A、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C、地壳变动D、地球内部的热能【答案】C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潮汐能D、地球内部的热能【答案】D3、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A、山崩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C、地震D、火山活动【答案】B4、“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答案】B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C、褶皱和断层都能形成块状山地D、褶皱和断层都未破坏岩层的连续性【答案】A6、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的原因主要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体相对位移D、岩石受力过大【答案】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B、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变形叫断层C、油气一般储存在向斜构造盆地中D、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答案】D8、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 )A、地质作用B、地质构造C、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答案】B9、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B、长江三角洲C、泰山D、喜马拉雅山【答案】B10、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水的溶蚀【答案】B11、由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是()A、岩层的水平位移和弯曲隆起B、地壳的抬升或下沉C、海陆变迁D、地势的高低起伏【答案】A1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是()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答案】D13、在板块张裂处可形成( )A、海沟B、裂谷C、岛弧D、海岸山脉【答案】B14、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答案】D15、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断层B、沙丘C、三角洲D、地震【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16、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答案】AB17、下列概念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褶皱和断层B、地壳运动和沙丘C、背斜和向斜D、三角洲和冲积扇【答案】AC18、下列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A、华山B、汾河谷地C、庐山D、渭河平原【答案】BD19、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观点看正确的是()A、稳如泰山B、坚如磐石C、沧海桑田D、水滴石穿【答案】CD20、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是( )A、荷兰人民围海造田B、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C、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D、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答案】AB三、综合题21、读图3-9,回答:图3—9(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一、单选题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图回答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 冰川侵蚀作用B. 流水搬运作用C. 风化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 雪峰山B. 昆仑山C. 黄山D. 东南丘陵【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风化作用含义的掌握。

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作风化作用。

由材料可知,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热胀冷缩),应为风化作用。

故选C。

本题考查冰楔作用在我国地区的分布,由于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而选项中ACD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而且海拔较低,冻融现象少;昆仑山海拔高,纬度较高,气温低,所以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昆仑山。

故选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1 / 93.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4.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 ①—②—③—④—①B. ③—⑤—①—④—③C. ③—①—④—②D. ②—④—①—⑤【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能力。

据图可知,①位于地层中的石灰岩层,具有层理,为沉积岩,①正确。

②为岩浆喷发过程中,没有喷发出地表,而是侵入到岩层内部,冷却凝固形成为侵入岩,②正确。

③为向上喷发的岩浆,③错误。

④位于侵入岩与上覆围岩接触地带,形成变质岩,④错误。

正确的组合是①②,A对。

故选A。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地壳的物质循环为由岩浆到岩浆岩,然后被侵蚀搬运堆积,再到沉积岩,变质岩最后再生成新的岩浆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一、单选题1.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B. 地球本身的重力能C. 地球外部,主要是天体引力造成的D.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④和⑤D. ①和⑥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②B. ③C. ④D. ⑤4.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Ⅰ——①B. Ⅱ——③C. Ⅲ——⑤D. ⑥——Ⅰ5.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A. 流水、沉积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力、沉积作用D. 风力、侵蚀作用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照亮珠峰,这是圣火首次登上地球第三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A.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D. 以上说法都不对7. 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板块碰撞B. 冰川作用C. 流水作用D. 风力作用图4.2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1)~(2)题。

图4.28.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 a图B. b图C. c图D. d图9. 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河流沉积作用B. 湖泊沉积作用C. 冰川侵蚀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在图①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A. a>b>c>dB. b>a>c>dC. c>b>a>dD. d>c>b>a11. 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A. 裂谷B. 河口三角洲C. 块状山地D. 陡崖12. 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B. 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C. 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D. 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而两岸陡峭。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图1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2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1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2.形成图2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武夷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图示山体较周围高,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在外力风化作用下,花岗岩的棱角被剥离,形成球状形态。

读下面景观图片,图甲是一个陡崖,图乙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据此回答3~4题。

3.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B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a a D.剧烈的火山活动4.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图甲景观是一个陡崖,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第4题,图乙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B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6.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解析】第5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千疮百孔”“蜂巢”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4: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 某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处岩石中包含有砾石、沙子等物质,该岩石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喷出型岩浆岩D.侵入型岩浆岩2.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3. 矿物颗粒细小,多气孔的岩石一般属于()A.沉积岩B.侵入岩C.喷出岩D.变质岩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4-5题。

4.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5.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不可能是沉积岩B.A可能是岩浆岩C.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①不可能表示冷却凝固作用6. 下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过程的数码代号是()A.①B.②C.③D.④7.以下岩石类型与著名景点匹配不正确的是()A.喷出岩——富士山B.花岗岩——普陀山C.石灰岩——桂林山水D.石英岩——张家界8. 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表面多气孔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9.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10.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

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同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构成“大窝凼”特殊地貌的岩石类型()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1.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石柱和山峰的天然博物馆,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说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2.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3.运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实例 “千湖之 国”芬兰 黄土高原、 新 月形沙丘 长江中下游 平原、 黄河三 角洲 沙滩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读某旅行社制作的几幅宣传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 ,b.楼兰古城 ,c.“天山一号”冰川 ,d.西北 “魔鬼城” ,e.“鱼米之乡” ,f.“黄土高坡”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阅读下面“小岩浆旅行记”的童话故事,使用地理术语 来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它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 它们得到批准,一起到地面旅行,它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 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 的伙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向低处流,忽然发现自己不能再 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 不过你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1)为什么同伴说亮亮已经不再是岩浆了?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的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儿 和流水向前奔走。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忽然发现一 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晶晶。亮亮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来 到地表的?”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7-2018年地理必修1练习: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2017-2018年地理必修1练习: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教材第70页活动
(1)公元79年到公元15世纪间,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过程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横纹雕刻看不见了。

(2)公元15世纪到公元18世纪间,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过程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

(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垂直运动往往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

2.教材第72页活动
(1)照片中的地貌景观从左向右,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堆积的结果。

(2)这些地貌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西北沙漠地区、山区河流出山口等地。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
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第1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

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答案:1.B 2.A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3~4题。

甲乙
丙丁
3.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乙和丁
4.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分别是()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风力堆积D.流水侵蚀风力搬运
解析:甲是火山爆发,属内力作用,乙类似黄土高原的外貌是流水侵蚀作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目标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了解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①2016年1月秘鲁南部乌维纳斯火山喷发②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③黄果树瀑布形成④黄土高原的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A2.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A.目前变质作用强烈B.曾经地势低洼C.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D.冰川广布答案:B解析:石灰岩是湖海中沉积的碳酸钙。

甲图所示的“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用翡翠雕刻而成。

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屋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

乙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

读图完成3~4题。

甲图乙图3.翡翠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4.在乙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D 4.B解析:由图中各物质的相互关系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C为岩浆、D为沉积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高温变熔、④为冷却凝固。

第3题,由题意可知,翡翠形成于低温、极高压条件下,且岩石进行重新结晶,成分发生改变,属于变质岩。

第4题,翡翠的形成需要的是变质作用(②)。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内力作用当地时间2016年1月27日日本中部的御岳山突然喷发。

据此回答1~2题。

1.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中的()A.地壳水平运动B.地壳垂直运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答案:C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岩浆活动。

2.日本御岳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答案:D解析: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每年 以2—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
3、海陆变迁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只有8844.43米,这是 什么原因呢?
“东方金字塔”
风化作用 风力侵蚀作用
瀑布 流水侵蚀作用
峡谷
黄土高原的沟壑
喀斯特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
冲积平原 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
海水堆积作用
风力堆积作用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能量来自地球

主要是: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

主要是: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 势。一般地说,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反战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 地表形态的力量》
视频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
力量
地壳深处 高温、高压
想一想:结合三种表现形式影响地表的条件,哪一种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喜马拉雅山的这样诞生
喜马拉雅山 东 非 裂 谷 带
练习: 请根据下面地理信息,分析判断地壳运动的方向。
1、美洲大陆和欧洲、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每年 加宽65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D.外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中都有迅速激烈的,也都有极其缓慢的。

2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运动形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垂直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的形成。

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读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强烈的变质作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4图乙中构造形成景观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张裂后经沉积3题,图甲所示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

第4题,由图乙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4.A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在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6乙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B.内、外力共同作用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甲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与“U”型谷;乙是流水侵蚀下切与地壳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丁是黄河壶口瀑布,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6.B7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岩浆、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④和⑤D.①和⑥,那么图中⑤应为岩浆,其指向的④和⑥就应分别为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均为岩浆岩);各种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均会发生变质作用,那么有多个箭头指向的③应为变质岩,①是沉积物,②是沉积岩。

8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变质作用②侵蚀作用③内力作用④外力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A ,B ,C ,D ,E 。

(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缓的原因。

青藏高原: 。

大兴安岭: 。

④③②或⑤①⑤或②(2)流水堆积(3)地壳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地表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能力提升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形成可能与岩石的性质、干燥多风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①为喀斯特地下地貌,由流水溶蚀和沉积作用形成;②为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层;③为风蚀蘑菇;④为火山喷发。

第1题,断层和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第2题,风蚀蘑菇是在气候干旱、多大风的条件下形成的,风速越大,侵蚀力越强,也可能是在岩层上硬下软,下部容易遭受侵蚀的条件下形成的。

2.C读“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海浪侵蚀D.风化作用4导致沿岸许多石柱折断倒伏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海浪侵蚀D.风化作用3题,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是地下岩浆受到压力之后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

第4题,由图可知,玄武岩石柱群位于沿海地区,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石柱折断倒伏的现象。

4.C读下面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第5~6题。

5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河漫滩平原C.冲积扇D.沙丘6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图甲为冲积扇。

图乙为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

6.B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8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7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1978年水深2米的位置距离监测起始点越来越远,说明近岸海域水深越来越浅,海底泥沙淤积;1978年后,水深2米的位置距离监测起始点总体趋势越来越近,说明近岸海域水深越来越深,海底处于侵蚀状态,故 D为正确选项。

第8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2—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距离监测起始点总体越来越近,说明近岸海域水深越来越深,海底处于侵蚀状态。

若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则径流量、含沙量增大,海底处于淤积状态,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导致径流量增加,故A、D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则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故C错误;而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则导致入海泥沙减少,近岸海域海底呈侵蚀状态,故B正确。

8.B地质剖面图是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砂岩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10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火山喷发作用B.地层沉陷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9题,砂岩属于沉积岩。

第10题,该处地下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10.D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 )A.岩浆岩→岩浆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D.变质岩→岩浆岩12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B.沉积岩→重熔再生→变质岩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固→侵入岩D.出露地表的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11题,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能由变质岩直接形成。

第12题,A项中“侵入作用”应为“变质作用”,B项中“重熔再生”应为“变质作用”,C项中“侵入岩”应为“喷出岩”。

12.D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下图,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从蒙古高原等地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

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等地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则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

第14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14.B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岩浆B.b—岩浆岩C.c—岩浆D.d—变质岩16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代表变质作用B.页岩、石灰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②或①阶段C.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带地区③活动强烈D.④代表冷凝作用15题,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岩浆只有一个箭头指出,岩浆岩只有一个箭头指入。

从图中可以看出d为岩浆,b为岩浆岩,a和c都有可能是沉积岩或变质岩,这样只有B项正确。

第16题,①②有可能是外力作用或者变质作用;③是岩浆活动,而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裂谷带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火山活动等;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故D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16.D17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因作用强烈而形成的。

(2)图中E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的和作用形成的。

(3)图中B为岩浆侵入岩石圈而形成的花岗岩,在B岩体周围有可能形成岩,B、C、D 所代表的三种岩石,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和。

西北内陆风力侵蚀(2)搬运堆积(3)变质D、C、B(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

A:,E:,G: 风化作用,L:,F:,S:固结成岩作用,W: ,M: 。

(2)读图比较喷出型岩浆岩与侵入型岩浆岩的异同。

(3)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学完该部分内容后,计划进行一次考察活动,调查当地岩石圈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若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拟定活动的主题。

搬运作用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 变质作用堆积作用侵蚀作用重熔再生作用(2)共同点:两者都是由岩浆直接冷凝而形成的。

不同点: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地面上冷凝而形成的岩石;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尚未到达地面就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喷出型岩浆岩多具有气孔构造,比重较小;侵入型岩浆岩结晶良好,比重较大。

(3)例如,岩石圈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烧制水泥、石灰的石料以及大多数矿产来自岩石圈;岩石圈对生活的影响——建筑、修路等所用的石料也来自岩石圈;岩石圈对旅游业的影响——多姿多彩的岩石圈还形成了多种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