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学

合集下载

煤矿地质学第11章 矿井储量管理

煤矿地质学第11章 矿井储量管理

回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回采煤量(万 t)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 产量(万t/a)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影响三量合理可采期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1.矿井地质条件
2.井型和采区布置
3.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
4.机械化程度
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
(一)三量计算图 (二)三量统计 (三)三量的动态分析 1.期末三个煤量增减情况按期末完成各类 巷道所圈出的三个煤量。 2.根据生产计划说明三个煤量能否保证采 掘接替。 3.按工作面、采面、水平接替的要求,分 析三量可靠程度和分布情况。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一、储量的动用与损失
(一)煤炭产量的统计 1.生产统计 2.销售量和存煤量统计 3.采区丈量
(二)矿井储量的损失
1.损失量分类 按损失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工作面损失、 采区损失、全矿井损失。 按损失形态可分为面积损失、厚度损 失、落煤损失。 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与采煤方法 有关的损失、不正确开采的损失、落煤损 失、地质损失、永久煤柱损失、开采技术 条件达不到造成的损失。
Q 回 = LhMDK
三、三量可采期
(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开拓煤量可采3-5a以上,准备煤量 可采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4-6个月以 上。 (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公式为:
开拓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开拓煤量(万 t) 年设计生产能力或当年 计划产量(万t/a)
准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准备煤量(万 t) 平均月设计能力或当年平均 月计划产量(万t/a)
本章重点: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矿井三量管理 储量动态管理
矿井储量是指井田范围内查明的符 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 矿井储量管理工作内容有:定期进行分 煤层、分水平、分煤种及不同开采技术 条件各级储量的计算和汇总;“三量” 的划分和计算;产量测定和统计;损失 量统计及分析;储量动态分析及矿产储 量表的编制等。

煤矿地质学基本常识

煤矿地质学基本常识

煤矿地质学绪论一、煤矿地质学概述地质学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

具体地讲,它是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科学。

现今地质学又分为许多有着一定联系、而又具有各自不同特点的学科,归纳起来可分为:静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包括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

动力地质学主要是研究改变地壳地貌、地壳组成和构造变动的因素,包括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新构造运动学、地貌学和地质力学等。

历史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发展和生物演化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包括古生物学、地史学等。

矿产地质学主要研究矿产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它包括矿床学、水文地质学、矿山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

此外还有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数学地质和遥感地质。

煤矿地质煤矿地质就是利用地质基础知识,研究煤的生成、煤的赋存状态、确定煤的资源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与采煤的地质因素,达到指导采掘工程的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二、煤矿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煤矿地质学是运用地质理论,解决煤矿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它与煤矿建设、开拓、开采紧密结合,是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研究方法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来进行研究。

一方面要进行大量的直接观察和实验,获得详尽的实际资料;另一方面将获得的大量资料不断加以“归纳、分析研究、判断、推理”,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然后再将得到的理性知识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补充与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因此,地质工作者需要采取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地质工作方法。

三、煤矿地质与煤矿建井、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煤矿测量的关系煤矿地质资料是煤矿建井、地下采煤、露天采煤的设计依据。

煤矿地质工作不仅是新井建设,矿井持续生产、老矿挖潜、以及解决水、火、瓦斯、冒顶等矿井灾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指导煤矿安全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矿井地质学 第7章 矿井地质勘探

矿井地质学  第7章  矿井地质勘探
④ 独立井筒或二个井筒超过50m时,布置在井筒周围,10-25m;
⑤ 检查孔打到未来延伸水平;终孔深度内偏斜<5度;
⑥ 井筒周围25m内有施工钻孔,可以不打检查孔。
⑦ 暗立井的检查孔尽可能从井下施工。
(c) 井筒检查孔
第一节 矿井地质勘探的种类
(2) 斜井检查孔
一号斜井
检1
检2
检3
±0
-50
Control 1
(2) 图件 Control 1 ① 检查孔平面位置图(1:1000) Control 2 ② 地质剖面图(1:1000) Control 3 ③ 柱状图(1:200) Alt. Te(x3t ) 附表
① 样品分析试验成果表 ② 抽水试验曲线图表 ③ 水质分析化验成果表 ④ 瓦斯含量测试成果表及其它表格
Control 1 ② 采取岩心在巷道上部50m范围内 Control 2 ③ 主要含水层做抽水试验
④ 终孔严格封孔
Control 3
3) 提交资料
Alt. Text
① 简要文字说明
② 图件(柱状图(1:500)、预想水平地质切面(1:1000)、沿工程轴线地质剖面(1:2000)
③ 附表(煤岩测试成果表、抽水试验表)
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地质勘探
1)分层回采工作面探厚;
2)查明不稳定煤层的变薄带;
Control 1
3)查明工作面的中、小型断层。
Control 2 Control 3 Alt. Text
第一节 矿井地质勘探的种类
三、矿井补充勘探
此勘探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未来开拓区的地质构造及煤层变化情况。
Con2tro.巷l 3 道掘进过程中的生产地质勘探
Alt. Text

矿井地质学第八章 矿井储量管理

矿井地质学第八章    矿井储量管理
三、三量可采期
1.可采期的计算(新建矿井)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万吨)
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吨 / 年)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万吨) 平均月设计能力(万吨 / 月)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万吨)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产量(万吨 / 月)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一、三量管理
矿井生产的准备阶段包括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开 切工作面三个阶段,在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 阶段掘进的巷道分别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 巷道,而由这三种巷道所圈定和构成的可采储量分别 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二、三量划分和计算 1. 三量的划分
Q准-准备煤量(t); L-采区走向长度(m); h -采区倾斜长度(m);
M -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其他同上。
第二节 三量管理
3)回采煤量
Q回=LhMDK
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长度(m); h-工作面倾斜长度(m); M-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m); K-工作面回采率。
第二节 三量管理
(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当前不合理,估算基础储量高,可行性一般
第一节 矿井储量分类和特点
二、矿井储量类型与编码
3.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
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 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
(2)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由于地质原因的影响而留设 的煤柱。
(3)护巷煤柱台账。 (4)“三下”压煤量台账。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3)储量的注销 由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煤炭储量的采出,经上级批

煤矿地质学重点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学重点名词解释
24.矿井瓦斯: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包含CH4、N2、CO2、C2H6、SO2、H2S及CO等。
25.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一般厚几厘米至几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至数千米。常见于大多数沉积岩和一些火山岩中,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及其历史的重要参考面。
二、 名词解释:
1、 1、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
2、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球旋转、重力、放射性元素蜕变、地热以及结晶相变、化学性质活泼
的流体等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动力,促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
16、能利用储量:是地质储量中按照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和保护环境及符合工业指标的要求,在现有的或已掌握的先进技术条件下,可以经济合理地利用的那部分储量。
17、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中A、B、C级储量之和,可作为矿井设计和投资的依据。
18、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采用的储量。
19、设计损失量:指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或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政策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30.火成岩:主要由高温熔融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壳冷凝形成的岩石,也叫岩浆岩。
31.变质岩:先已存在的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瘦物理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而形成的新梯度或地热增温率,其定义是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
4.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的均匀固体。
5.摩氏硬度计:1滑石 2石膏---10金刚石 人们将以上10种标准硬度矿物称为摩氏硬度计。

煤矿地质学 课件

煤矿地质学 课件

三、地表面特征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km2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 亿 陆地1.495亿km2 ,占地球表面积的 陆地 亿 29.2%;海洋面积为 ;海洋面积为3.61亿km2 ,占 亿 地球表面积的70.8%。海陆面积之比为 地球表面积的 。 2.5:1。它们在地表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它们在地表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陆地多集中在北半球, 陆地多集中在北半球,占全球陆地总面积 的67.5%,而南半球仅为 ,而南半球仅为32.5%。陆地 。 上最高处----珠穆朗玛峰(8844.43m), 珠穆朗玛峰( 上最高处 珠穆朗玛峰 ), 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陆地最低点为死海,达-397m。地球最 。 低处----马利亚纳海沟 马利亚纳海沟11033m),最大 ),最大 低处 马利亚纳海沟 ), 高差为20km。 高差为 。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外圈层 根据组成外圈层物质的性质状态不同,可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 组成外圈层物质的性质状态不同 根据组成外圈层物质的性质状态不同,可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 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包围地球的大气所组成的一个圈层叫大气圈。 (一)大气圈:包围地球的大气所组成的一个圈层叫大气圈。 它是地球最外面的一个圈层,其上界可达1800km或更高的高 它是地球最外面的一个圈层, 其上界可达 1800km或更高的高 地球表面大气稠密,向外逐渐稀薄,过渡为宇宙气体。 空。地球表面大气稠密,向外逐渐稀薄,过渡为宇宙气体。 水圈: (二)水圈:地球的水圈是在原始大气圈的成分中有了大量的水蒸 汽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汽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水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集在海洋, 水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集在海洋,另一部分分布在陆 地上的河流、湖泊、孔隙和土壤中。 地上的河流、湖泊、孔隙和土壤中。大气下层和生物体内也有水 这些水分包围着地球形成连续的封闭圈 连续的封闭圈。 分。这些水分包围着地球形成连续的封闭圈。 水圈的总质量为166. 亿吨,海洋水体占水圈总水量96. 水圈的总质量为166.4亿吨,海洋水体占水圈总水量96.5%。 海洋水体中已测出近 60种元素 其主要元素成分是: 种元素, 海洋水体中已测出 近 60 种元素 , 其主要元素成分是 : O 、 H 、 Cl、 Cl、 Na、Mg、S六中元素。海洋水的平均盐度为35‰。 Na、Mg、 六中元素。海洋水的平均盐度为 ‰ 平均盐度为35

矿井地质学考试重点(含考试题)

矿井地质学考试重点(含考试题)

矿井地质工作及其意义矿井地质工作是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它贯穿于建井、开拓、掘进、回采的全过程,是在资源勘探基础上继续研究煤矿地质的实践性地质工作。

矿井地质工作的意义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2.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3.矿井地质工作的迫切性4.矿井地质工作的实践性5.矿井地质工作的先进性6.矿井地质工作的准确性7.矿井地质工作的预见性8.矿井地质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矿井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1)研究地质规律,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办法(2)做好日常生产地质工作(3)资源核实与矿井储量管理(4)水文地质研究与水害防治(5)地质灾害预测预报(6)煤矿环境地质调查(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矿并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生产地质条件(2)安全地质条件(3)井巷工程地质条件(4)煤矿环境地质(5)井巷地质编录(6)矿井地质制图(7)矿井地质勘查(8)矿井地质条件研究与评价(9)地质说明书与地质报告的编制(10)矿井资源/储量管理(11)矿井地质管理与信息系统1生产地质条件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条件,主要有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岩浆侵人体、岩溶陷落柱等。

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可分为总厚度、有益厚度、可采厚度及最低可采厚度。

总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所有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达到煤炭工业指标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

最低可采厚度——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采的最小煤层厚度。

它主要取决于煤层产状、煤质、开采方法,以及国民经济的需要程度。

按煤层厚度变化形态分类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将褶皱分为平缓褶皱(120°—180°)、开阔褶皱(70°—120°)、闭合褶皱(30°—70°)、紧闭褶皱(0°—30°)和等斜褶皱(0°)。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

矿井地质学一、绪论1、矿井地质学的概念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与地质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学科,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与采矿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经济等学科密切关联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

2、煤田与井田煤田:大面积的含煤地区叫做煤田。

数十km2~数千km2,煤田储量可以是几亿吨~几百亿吨,前者是限量煤田,后者为富量煤田。

井田:富量煤田常要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矿井开采(经济、技术上更合理),这种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煤田的一部分”,叫做井田。

3、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是指设计的矿井年产煤量,简称井型。

4、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任务:查明地质条件、提供地质资料、指导采掘生产、组织矿井勘探、进行储量管理、调查伴生矿产5、矿井地质工作的阶段1)建井地质工作2)生产地质工作6、矿井地质工作的原则(1) 矿井地质与区域地质相结合(2) 井下地质与地面地质相结合(3) 矿井地质与采掘生产相结合(4) 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7、矿井地质学是正确进行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依据,矿井地质工作是矿井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二、矿井地质勘探1、矿井地质勘探概念矿井地质勘探是继煤田普查与勘探之后,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

2、矿井地质勘探主要任务(1)在新井开凿之前,为了满足井筒、井底车场、硐室和主要运输大巷设计与施工的需要,查明井巷所在位置的岩层、煤层、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

(2)在新水平或新开拓区设计之前,为了满足开拓设计的需要,查明设计区内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其它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以提高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

(3)在矿井开采的整个过程中,为了解决采区准备、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中经常出现的局部性地质问题。

此外,残采区找煤和某些专门工程钻孔和施工,也由矿井地质部门组织实施。

3、矿井地质勘探分类建井地质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矿井生产勘探4、矿井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目前,矿井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钻探、巷探和物探。

矿井地质基础知识

矿井地质基础知识

矿井地质基础知识一、地壳与地质作用㈠地壳及岩石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都在地壳的表层进行。

煤正是埋藏在地壳的表层。

组成地壳的是岩石,岩石是由一些矿物颗粒组成。

矿物是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地质作用下自然形成的产物,每一种矿物均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因此,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不均匀的,同一种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按生成的方式,岩石可以分三大类:1. 岩浆岩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它是由岩浆冷凝而成。

地壳深处压力和温度都很高,各种物质熔化成岩浆。

当这种高温高压的岩浆沿着地壳裂缝移动到表层或喷出地面时,便冷凝成岩浆岩。

如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最常见的岩浆岩。

2. 沉积岩地表原有岩石经风化、剥蚀成碎屑,并经流水的搬运,在湖泊、沼泽地带沉积下来,这些沉积物经过压紧、胶结等作用形成沉积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各种岩石,在地下深处受到重力、地壳运动或岩浆侵入的高温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改变了原来的成分和性质而变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煤属沉积岩类。

在煤矿中遇到的主要是沉积岩,有些煤矿有岩浆岩侵入现象。

㈡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促使地壳发生运动和变化的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很激烈、明显,例如地震和火山爆发;而更多的地质作用则进行得很缓慢,需经历若干万年、亿年才显现出变化的结果根据引起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将地质作用分为两大类: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本身内部的内力地质作用,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的外力地质作用,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1. 外力地质作用它主要由于太阳辐射能引起。

地表岩石经过长期风吹雨打、日晒和温度变化、生物活动等,逐渐被破坏剥离或分解,通称为风化剥蚀;风化剥蚀的产物,随风流或水流搬运,当到低洼开阔的地方风流或水流减缓、搬运作用减弱时,剥蚀产物则沉积下来,即所谓的沉积作用。

沉积物在低洼地带一层层的堆积,越来越厚,下面的沉积物被上面的压紧,进而胶结成一个整体岩层,就是沉积岩。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地球(de)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和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2、矿井水(de)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窑水.3、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4、煤矿储量中(de)“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5、地质年代表,中生代包括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古生代包括晚古生代和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早古生代包括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二名词解释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上移动,下盘相对向下移动.低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de)温度,以°C/100m表示.含水层:地下岩层空隙中,储存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水,称含水层(带).隔水层:由不透水岩石构成(de)岩层,具有阻隔地下水(de)性能.煤炭储量:赋存在地下具有工业价值(de)、可供开采利用(de)煤炭数量.三、简答题1、矿物岩石节理,解理,裂隙,断裂(de)区别答: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de)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de)性质不同矿物解理(de)方向数目和解理(de)完全程度不同,因此,解理是鉴定矿物(de)重要依据.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层(de)强度极限时,岩层(de)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岩层(de)一定部位和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岩层断裂面两侧(de)岩块无显着位移(de)称为节理又称裂隙;有显着位移(de)称为断层.他们统称为断裂构造.2. 地层接触关系(de)几种特征答: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有3种.1.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两者连续沉积,没有时间间段.2.平行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但不是连续沉积,有沉积间断.3.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两者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化石变化明显,具有明显凸凹不平剥蚀面.3. 地质年代(de)划分及对比方法答通过地层对比可更好(de)了解和掌握地层(de)分布规律为找矿打下基础.方法有:根据岩层(de)生成顺序划分和对比;根据岩层(de)岩性特征划分和对比;根据岩层中赋存(de)古生物化石划分和对比;根据地层之间(de)接触关系划分和对比;利用放射性同为素测定地质年代.4.井下煤层厚度(de)变化原因以及对生产(de)影响答:引起煤厚变化(de)地质因素: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de)沉积物覆盖之前,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de)煤层形态和厚度(de)变化.其原因有以下3种:1.地壳不均衡沉降2.沉积环境及沼泽基地不平3.同生冲蚀.后生变化是指泥炭层被形成煤层顶板岩层(de)沉积物覆盖后,以致煤层和含煤岩系形成后,由于各种地质作用(de)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de)变化.其原因有3种:1.后生冲蚀2.构造变动引起煤厚变化3.岩浆侵入引起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de)影响: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回采计划,造成采掘工作被动3.巷道掘进率增高,回采率降低4.降低矿区或采区(de)服务年限.1, 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它是指深度每下降100M,温度升高(de)度数,以C/100M表示.平均地温梯度不超过3度/100M(de)地区为地温正常区.一个地温梯度只适应于一定深度(20---30KM)2, 地球(de)圈层构造:是指地球可大体分成几个连续(de),由不同成分和物理状态(de)物质构成(de)同心圈层.它反映了地球(de)组成物质在空间(de)分布和彼此间(de)关系,表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大气层,水圈,地壳,地幔,地核)3, 地质作用分两大类:一类是由地球内部(de)能(内能)所产生(de)地质内营力(地质内动力)引起(de),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另一类是由地球外部(de)能(外能)所产生地质外营力(地质外动力引起,)外力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凡是由自然动力所引起(de)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de)各种自然作用.4, 岩浆:是地下深处上来(de),富含挥发分(de)高温高压粘稠(de)硅酸盐熔融体(650-1400℃).侵入作用:岩浆沿着一定(de)通道上升运移,并不是都能达到地表,而是在地壳中于不同(de)深度发生一系列(de)物理化学变化,从而使岩浆逐渐冷凝结晶,进而转化为固体状态(de)岩浆岩,这个活动过程就称为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岩浆沿地壳薄弱处溢出或喷出地表(de)作5,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下,由一种元素或由一种以上元素化合在一起形成(de)具有一定化学成,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de)自然物质.它们是由化学元素在地壳存在(de)形式,也是组成岩石和矿石(de)物质基础.6, 石英:晶体呈六方柱无色,含气泡呈乳白色,含杂质时可为紫色,烟黑透明至半透明;正长石:K[ALSI3O8]晶体厚板状或短柱状,呈肉红色或淡黄色,玻璃光泽,半透明;7,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构造(de)集合体.是构成岩石圈(de)基本物质.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又分为):以SIO2为分类指标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它是由侵入地壳内(de)岩浆及喷出地表(de)熔浆冷凝后形成(de)岩石.8, 沉积岩;是先期开成(de)各种岩石(de)风化和剥蚀产物,火山喷发(de)固体碎屑物质及生物(de)遗体和碎片,在原地或经搬运后沉积下来,通过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de)岩石,是外力地质作用(de)产物.(层理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分布在地壳表层.构造:是各个组成部分(de)空间分布及它们之间(de)相互排列关系所反映出(de)岩石综合特征.沉积岩(de)典型构造是层理;其次还有层面构造,结核等.(依据成因,成分,结构分类)9, 岩层(de)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10, 褶曲要素:(核),褶曲(de)中心:(翼),核部两侧(de)岩层;(翼角):两翼岩层(de)倾角:(转折端):褶曲从一翼转到另一翼(de)过渡部分;(顶和槽):(轴面);(轴和轴迹);(枢纽)11, 断层构造:断裂两侧(de)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并且发生明显(de)相对位移(de)断裂构造称断层构造12, 节理:称为裂隙,是指破裂面两侧岩石块未发生显着位移(de)断裂构造.其断裂面称为节理面.节理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次生节理).力学性质分:(张节理,剪节理)节理(de)产状分类:(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交节理)13,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de)地应力作用于岩层,当应力超过岩层(de)强度极限时,岩层便发生断裂,并发生明显相对位移.14, 断层要素:A 断层面B断层线C断盘D交面线E真断距落差.15, 断层(de)野外判识:(1)断层面特征——擦痕、阶步(2)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角砾岩 (3)牵引构造(4)地层(de)重复与缺失(5)构造中断(6)地貌特征16, 断层类型(de)确定:确定断层(de)类型,主要是指确定以两盘相对位移方向为基础(de)断层分类.可根据下列两点:一,根据断层两盘岩层(de)新老关系确定,二,根据断层两侧褶曲核部(de)宽窄变化确定.17, 构造学方法:主要是依据地层之间(de)接触关系研究地史.关系分三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18, 以煤为研究对象(de)科学,称为煤田地质学.形成条件:一,植物条件,二,自然地理条件,三,气候条件,四,地壳运动条件;工业分析指标:1水分(游离水,化合水,结晶水.主要测游离水含量)2灰分(燃烧后(de)残渣)3挥发性(900度下加热7分钟发生有机物和矿物(de)分解,分解出来(de)气态物质)4固定碳(FC可燃物代号).煤变质因素:温度,压力,时间.19, 宏观煤岩成分:煤(de)宏观煤岩成分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区别和辨认(de)组成煤(de)基本单元,它们与组成岩石(de)矿物相当.腐杆煤(de)宏观煤岩万分包括镱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20, 宏观煤岩(de)类型:以光泽强度,成分比例和组合情况.1光亮型煤,2半光亮型煤3半暗淡型煤4暗淡型煤;21, 煤层(de)结构:煤层中含有其它岩石夹层(称为夹石层,夹矸层或矸石层)(de)情况.分为不含量夹石层(de)简单结构,含有夹石层(de)复杂结构.22.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原因:答:引起煤厚变化(de)地质因素: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de)沉积物覆盖之前,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de)煤层形态和厚度(de)变化.其原因有以下3种:1.地壳不均衡沉降2.沉积环境及沼泽基地不平3.同生冲蚀.后生变化是指泥炭层被形成煤层顶板岩层(de)沉积物覆盖后,以致煤层和含煤岩系形成后,由于各种地质作用(de)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de)变化.其原因有3种:1.后生冲蚀2.构造变动引起煤厚变化3.岩浆侵入引起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de)影响: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回采计划,造成采掘工作被动3.巷道掘进率增高,回采率降低4.降低矿区或采区(de)服务年限. 23.含煤岩系(de)概念:含煤岩系又称含量煤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含量煤地层或煤系等.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 (de)具有成因联系且连续沉积(de)一套含量有煤层(de)沉积岩系.特征是含有煤层.24,煤田(de)划分:由于成煤条件(de)差异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聚煤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发育(de)不平衡,从而出面成煤(de)分区现象.地质条件,成煤时代,含量煤岩系和聚煤作用,以及地理位置,分六区:(华北石炭二又叠纪聚煤区,2华南二叠聚煤区3东北侏罗纪聚煤区4西北侏罗纪聚煤区5西藏滇西中生代及后三纪聚煤区6台湾第三纪聚煤区)25,矿井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窑水26,勘探手段: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四种. 27,井下判断断层存在和寻找断失翼煤层(de)方法:1煤,岩层(de)层位对比分析法2断层面构造特征法3经验类推法4作图分析法5生产勘探法. 28煤炭储量分类: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设计损失量.就是煤矿中说(de)三量.29,地球(de)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和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矿井地质学第四章 井巷工程地质

矿井地质学第四章 井巷工程地质
Control 1 Control 2 Control 3 Alt. Text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目的:解决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
井巷地质简述
煤矿工程事故49%以上与工程地质问题有关。 工程地质问题: (1) 边坡滑动
Control 1
(2) 地基沉陷 Control 2 (3) 岩体移动 Control 3
Alt. Text
(4) 井巷开裂、变形 (5) 片帮、冒顶、膨胀
星蓝海学习网
井巷地质简述
Control 1 Control 2 Control 3 Alt. Text
星蓝海学习网
井巷地质简述
Control 1 Control 2 Control 3 Alt. Text
星蓝海学习网
井巷地质简述
构造破碎强裂的 厚层岩体
散体结构 断层破碎带、风 化破碎带
结构形式 结构面发育 工程地质评价 情况
块状
节理
强度高、变形均、 稳定、良好条件
一般不支护
板状、楔 层理、节理 层越厚、越稳定,

要求支护
碎块状、片 层理、节理、 整体强度低、软结

断层、层间 构面发育、稳定性
错动

碎块状
节理密集、 易受地下水影响 断层发育 稳定性差
Control 2
Control 3
Alt. Text
泊松比μ是横向应变:纵向应变
E
h v
星蓝海学习网
第一节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二、岩体的结构特性
1.岩体结构:结构面和结构体大小、形状和组合方式
(1)沉积结构面:层面、层理面、假整合面、局部冲蚀面、成

煤矿地质学

煤矿地质学

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和古腾堡面,并以此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0.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与固结作用。

21.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依据矿物的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其中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解理/断口、光泽、硬度等。

22.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等四种基本类型。

其中,花岗岩属于酸性岩大类,玄武岩属于基性岩大类。

23.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条件。

24.宏观煤岩组分包括丝炭、镜煤、亮煤和暗煤。

25.煤厚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其中原生变化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泥潭沼泽古地形影响、河流同生冲蚀和海水同生冲蚀四种原因。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地形地质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没岩层对比图、地质剖面图。

27.石榴子石属于变质矿物28.中生代可以划分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9.组成砂岩的主要碎屑组分是石英、长石、岩屑。

30.潜水应属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31.工业储量指A+B+C级储量。

32.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的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找煤。

33.褶曲弯曲度最大的点连成枢纽。

34.地形地质图上地层界线基本平直不受地层影响的岩层属直立岩层。

35.在垂直断面走向的剖面上,同一岩层面与断面交点的高程差称为落差断距。

36.煤及油页岩在分类上属于沉积岩的内源沉积岩大类。

37.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

38.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粒度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标准分别是大于2mm、2—0.05mm、0.05—0.005mm、小于0.005mm。

矿井地质学

矿井地质学

矿井地质学一、名词解释:1.煤炭地质勘查:是对煤矿进行调查研究,获取地质信息的过程。

查明煤炭矿产资源、煤炭储量和生产所需的其他基本地质信息的过程。

2、勘查技术手段:是指为完成勘查任务所采用的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3.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方法,如波速、波衰减和波形,以及界面反射和折射,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从而研究地层埋深、结构形式和岩性组成的地球物理方法。

4、含煤率:是指勘探区内见可采煤厚的钻孔数与见煤层位的钻孔数的比值,或者沿走向或倾向巷道内可采煤体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与巷道的总长度(总面积或总体积)的比值。

5.瓦斯地质学:以瓦斯为地质体,运用地质方法研究瓦斯在煤体中的形成、运移、赋存和分布规律,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的科学。

6、岩溶塌陷: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塌陷现象。

7.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随着井巷工程和矿山勘探的不断揭露,矿井地质学家可以观察和描述煤系地层中的许多地质现象,并用文字和图表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这些原始地质现象,这被称为矿山原始地质记录。

2、填空:1、矿井地质编录的要求:经常、及时;真实、准确、全面;认真详细;系统统一;重点突出;宏观观测与微观观测相结合2.煤炭地质勘探通常经历立项、资料收集、设计编制与审查、勘探施工和“三方(勘探施工、资料分析研究、设计调整与修改)”、地质编录、综合研究、地质报告编制与审查等工作程序和方法,地质报告的打印等。

3、煤炭地质勘查根据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和与煤矿设计、建设及开采的关系,一般可分为资源勘查和开发勘探两大阶段。

4.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有:1)影响井田的划分,2)影响井田的开发模式,3)影响矿区和工作面的布置,4)影响安全生产,5)增加煤炭损失量,6)增加巷道掘进量,7)影响煤矿的综合经济效益,5。

根据温度条件,上地壳可分为三个区域。

1)变温区2)恒温区3)加温区6、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常呈一定厚度的接触带,接触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l)急变接触2)渐变接触3)混合接触7.矿山地质条件和名称由四个带脚注的罗马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代表矿山地质条件的类别;第二个数字(与第一个数字之间用水平条隔开)表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具有最高复杂性的地质因素代码(a、B和C)用作脚注,表示断层(a)、褶皱(B)和岩浆侵入对煤层(C)的影响。

煤矿地质学总结

煤矿地质学总结

煤矿地质学总结煤矿地质学是研究煤矿地质问题的科学,它主要包括煤层地质、矿山地质、矿井地质、勘探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对于煤矿的开发利用、煤矿灾害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地质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首先,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煤炭及其赋存环境。

煤炭是一种由植物残体经过生物、物化作用形成的一种燃料。

煤炭赋存于地壳中的煤矿中,其成因与赋存环境直接相关。

煤矿地质学主要研究煤层的形成、演化、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类型煤层的特征、成因等。

其次,煤矿地质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矿山地质和矿井地质。

矿山地质主要研究矿山的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为矿山的选址、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矿井地质是指研究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主要包括矿井构造、矿井岩层、矿井水文地质等。

矿井地质的研究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勘探地质是煤矿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成矿规律等。

勘探地质旨在确定煤层的位置、厚度、品质等,并通过勘探方法进行筛选,为煤炭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煤矿地质学还关注地质灾害问题。

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如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管柱、顶板和底板等问题,都需要通过煤矿地质学的研究来解决。

地质灾害的研究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煤矿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等。

实地考察是煤矿地质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勘察煤矿地质条件来了解其地质特征。

地质勘探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探测和研究,通过测量、采样、分析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下煤炭资源的勘探。

地球化学分析是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煤炭的品质和成分。

总之,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煤层地质、矿山地质、矿井地质、勘探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

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持。

矿井地质学复习提纲

矿井地质学复习提纲

矿井地质学复习绪论1、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查明地质条件、提供地质数据、指导采掘生产、组织矿井勘探、进行储量管理、调查半生矿产第一章 采前地质评价1、煤层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煤层可采性指标:反映煤层可采性的一项指标 nn`Km =n :参与评定的见煤点的总数(要求:分布均一、有代表性);n`:其中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煤层厚度的见煤点树。

煤厚变异系数:反映煤层厚度相对变化大小的指标。

M s r = s :煤厚标准差 ∑=--=n1i 2)M Mi 1n 1s ( Mi :每个煤厚点的实测厚度 M :煤厚平均值 n :参与煤厚评定的点数 2、煤层稳定性的评定原则和煤层稳定性分类薄煤层以Km 为主要指标、r 为辅助指标。

中厚及中厚以上煤层以r 为主要指标、Km 为辅助指标。

可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3、三种断层破坏指数及其计算公式。

1)断层条数指数:n\s n :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 :统计单元的面积。

2)断层长度指数:slK n1i i1∑==l i 统计单元内某断层的长度;n :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 :统计单元的面积。

3)断层强度指数:sHl P n1i ii ∑==H i :该断层的断距;l i 统计单元内某断层的长度;n :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 :统计单元的面积。

4、根据走向巷道和倾向巷道的长度及揭露的断层条数,求回采工作面断层长度指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slK n1i i1∑==试中∑=n1i il:统计单元内断层长度之和 (m ) ;s :统计单元的 面积 km 2 (106m ) 定义:巷道断层条数指数K 2=n/l n :巷道揭露的断层条数;l :巷道长度 km (103m )K 2走:走向巷道断层条数指数 条/kmK 2倾:倾向巷道断层条数指数 条/km2K :巷道平均断层条数指数 条/km2K =2K K 22+ 例:某工作面走向巷道长度1000m ,揭露2条断层;倾向巷道长度500m ,揭露断层5条。

煤矿地质学第8章 矿井地质工作

煤矿地质学第8章 矿井地质工作
1、陷落柱出现预兆
1)产状变化:塌陷牵引作用所致。 2)裂隙增多:裂隙走向平行柱面切线方向,裂隙 面向陷落柱中心倾斜。 3)小断层增多:多为向陷落柱中心倾斜的正断层 。 4)煤质氧化:光泽变暗,水分增多,强度降低。 5)涌水量增大:陷落柱穿过含水层起了通道作用 。
50°
3)陷落柱高度
根据地质条件不同,一般为几十米~二百米,

有高达数百米,直至地表。
4)陷落柱中心轴
柱体各平面中心点的连线——中心轴线;
中心轴线多数不是直立的;
星蓝海学习网
2.陷落柱出露
1)地表出露特征
(1)盆状凹陷:被第四系覆盖; (2)丘状凸起:上覆 路两侧; (4)特殊地貌上的形态(黄土覆盖 区):蜂窝状圆形陷坑、弧形裂缝、滑坡等。
2、探测岩浆侵入体
(1)巷探、钻探 (2)编制侵入体平面图、剖面图 (3) 采取煤样,了解煤变质规律 (4)利用地震、钻探资料研究侵入体分布规律
3、对岩浆侵入体资料的综合研究
综合各种资料,提出侵入体分布图、煤层煤质预测图
星蓝海学习网
(三)岩浆侵入煤层的处理
岩墙: 视岩墙规模大小而决定是否重开切眼还是分采
2.褶曲的观测 (1)巷道描述:褶曲轴位置、方向、产状,并 绘制平面图式剖面图。 (2)两翼产状:褶曲宽度和幅度、延展变化。 (3)褶曲与断层、节理、煤厚变化的关系。
星蓝海学习网
三)褶曲的处理
1.大型褶曲 (1) 以轴线作为井田边界。 (2)井田内背斜轴作总回风巷,向斜轴作运输大巷。 (3)向斜轴部煤层厚度大,顶板压力大,不宜布置 井筒,背斜轴部要注意瓦斯突出的预防。 2.中型褶曲 (1)轴线作为采区中心的上山或下山(平缓褶曲), 或采区边界(紧闭)。 (2)平缓褶曲可将工作面直接推进过轴部。 3.小型褶曲 (1)煤层变化大时,需重开切眼生产 (2)采面运输巷道取直(60米内无大弯)。

矿井地质学第五章 地质编录

矿井地质学第五章    地质编录
地质编录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广义地说从收 集原始资料到提交最终地质成果,都属于地质编录。
第五章 地质编录
第一节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第三节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第四节 原始地质资料整理
第一节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
一、地质编录的内容
1.文字 2.图表资料 3.实物资料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4)岩层厚度的确定
M Lcos
M为岩(煤)层厚度; L为对应岩(煤)层钻探伪厚度(岩心孔段长度或钻孔所见该层厚度); θ为岩心倾角。
(1)垂直钻孔中岩(煤)层厚度。 (2)垂直岩层走向钻孔中岩(煤)层厚度 (3)孔斜沿岩层倾向方向相反时。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二、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钻探工程地质编录是指根据钻孔中取出的岩心、煤心等实 物资料和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对钻孔中各种地质 现象的地质编录。岩心的地质编录主要包括: 1. 岩心的分层、鉴定和描述
长度、岩性、结构和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性。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2. 换层深度的计算
换层深度是岩、煤分层底界面在钻孔中的深度。可根据岩 、煤心采取率,回次钻探深度及岩、煤心磨损与回次残留岩 心等情况计算而来。
第二节 勘探工程地质编录
5)孔斜的计算与投影
a. 进行钻孔测斜,计算钻孔的顶角 b. 计算钻孔的倾斜投影
6)钻孔简易水文地质数据观测与终孔工作
a. 观测含水层出水量 b. 含水层位置及厚度 c. 含水层的性质
第三节 井巷地质编录
记录和描绘井下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称为井巷工程地质编录。
一、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式及其选定依据 二、井巷编录步骤与方法 三、竖井地质编录 四、石门地质编录 五、顺层井巷地质编录 六、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

煤矿地质学——矿井地质制图

煤矿地质学——矿井地质制图
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是反映某一煤层空间形态特 征的图件,又称煤层构造平面图,也有叫煤层 图。
一、生产矿井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方法简述
生产矿井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是以分煤 层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具体编制方法可参 考如下步骤:
(一)整理和填绘实际资料
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首先要把编图资料进行整理,把各种 实际材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底图上。
第二节 水平切面图
编制水平切面图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 (1) 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 (2)根据地质剖面图编制; (3)根据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编制。 一、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水平切面图 二、根据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三、根据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第三节 煤层地板等高线图
1、煤层地板高程的换算和填绘;
2、钻孔资料的投绘;
3、井下产状和构造的填绘;
4、煤厚资料的填绘;
(二)绘制煤层地板等高线
1、插如法:
2、剖面法:
(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按坐标绘出剖面线,并注明其编号。
(2)根据实际资料修改或重新编制矿井地质剖面图。对于被 剖面切线过的钻孔、主要巷道位置、巷顶标高以及巷道在煤系中 所处的层位,剖面中构造线的位置等均应进一步校核。
矿井综合地质图件的种类,各矿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各 矿具体地质情况和生产上的需要来确定。一般矿井经常 使用的综合地质图件有下列几种:
井田地形地质图(基岩地形地质图)
煤系综合柱状图
煤、岩层对比图
矿井地质剖面图
开采水平切面地质图(水平切面图)
煤层地板(或顶板)等高线图
煤层立面投影图(立面图)
储量计算图
第九章 矿井地质制图
通过井下地质编录和井田地质勘探工作,收集到大 量的原始地质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只反映某一巷道局 部的个别的地质现象,不能反映地质现象的总体情况、 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因而它还不能满祝煤矿生产的需 要。要全面的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还必须将丰富的地质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编制各种 综合地质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条件,主要有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等。

2、煤层厚度指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总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所有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达到煤炭工业指标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

最低可采厚度: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采的最小煤层厚度。

3、煤层厚度变化原因:分为原生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指泥炭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之前,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包括:①、地壳不均衡沉降:含煤岩系形成过程中,聚煤坳陷基底沉降速度往往不平衡,这种差异可导致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且通常引起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分带性。

②、沉积环境及沼泽基底不平:常导致煤层加厚、变薄或者尖灭。

表现为:顶平底不平、煤层厚度变化急剧且不规则等等。

③、同生冲蚀:指在泥潭堆积过程中,煤层顶板沉积物行成之前,河流、海水对泥炭层的冲刷剥蚀。

冲蚀面积一般不大,深度也不大。

在冲蚀带的附近,煤的灰分增高,光泽暗淡,质量较差。

后生变化指泥炭层被新的沉积物覆盖以后,由于河流冲蚀、构造变动、岩浆侵入等后期地质作用所引起的煤层形态和煤层厚度的变化。

①、后生冲蚀:指泥炭层被顶板沉积物覆盖后,以至煤层、含煤岩系形成后,所遭受的河流冲刷剥蚀作用。

冲蚀范围较广,同时破坏煤层的顶板,在冲蚀带附近煤光泽暗淡,灰分增高,后生裂隙发育。

②、构造变动: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塑性流动和变形,致使煤层产生局部加厚、变薄及尖灭等。

③、岩浆侵入:岩浆侵入煤层,使煤层形态和厚度发生很大变化,煤层原始结构、煤质遭到破坏,甚至大片煤层被吞蚀或变成天然焦。

在煤系中常存在呈串珠状、扁豆状和其他不规则状的不规则岩浆侵入体,对煤层的整体性有较大破坏,使煤层形态、厚度和结构产生极不规则的变化。

4、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①、煤层采掘部署:开采厚煤层的矿井,若煤层局部地段出现底凸变薄或河流冲蚀现象,就会影响回采分层数、采高地确定和分成巷道的布置。

②、影响回采计划:煤层厚度变化大,经勘探或采掘巷道圈定的煤层厚度和煤炭储量就不可靠,就会导致回采计划不落实,采掘工作被动,甚至造成采掘平衡失调。

③、影响巷道掘进率、煤炭采出率:煤层厚度变化大得矿井,为了探测煤厚,需布置一些专门探巷,因而增加了巷道掘进率。

④影响矿井或采区的服务年限:当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层变薄至不可采的地段大面积出现时,可造成煤炭储量减少,因而降低了矿井或采区的服务年限。

5、矿井地质构造类型①、大型构造:指整个煤产地的骨干构造。

它决定着井田的划分和总体构造轮廓。

勘探阶段以查明,不是矿井地质研究的重点。

②、中型构造:分布在井田范围内,影响水平、采区划分和巷道布置的次一级构造。

勘探阶段尚未查明,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研究重点。

③、小型构造:规模很小。

在一条巷道或一个工作面内就能看清全貌的更次一级的构造。

其密集发育时,对生产影响很大。

6、褶曲对煤矿生产的影响①、影响井筒位置的选择:为减少保安煤柱的损失,井筒往往布置在向斜翼部的煤系基底内。

因增加了每个开采水平的主要石门的掘金长度,从而增加了石门的掘金费用和石门内的运输费用。

②、影响巷道和工作面布置:由于褶皱构造使煤层起伏不平,影响主要大巷的布置,并给掘进造成困难;同时,对采区的布置和采煤方法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③、影响煤层开采:受强烈侧压力作用形成的褶曲,其翼部的煤层常被挤压变薄,甚至失去开采价值;而背斜轴部和向斜槽部的煤层又往往增厚,因而增加了开采的困难。

④、影响安全生产:褶曲构造的轴部,尤其是向斜轴部,煤层顶板压力较大,再加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往往是发生瓦斯突出的危险区。

7、褶曲的处理一、大型褶曲的处理:1)大型褶曲的轴线,多作为井田边界,其两翼分别由两个井田开采。

2)大型褶曲包括在井田之内,在开拓部署时,常常把总回风巷布置在背斜轴附近,将总运输巷布置在向斜轴部附近。

二、中型褶曲的处理:1)褶曲轴作为采区的中心,以褶曲轴作为采区的中心布置采区上山或下山,既便利于运输和减少丢煤,又能节省巷道。

2)褶曲轴线作为采区边界,当紧闭褶曲轴部的次一级褶曲和断裂发育时,往往以褶曲轴线作为采区的分界线。

3)工作面直接推过褶曲轴,当褶曲较宽缓时,采区工作面直接推过褶曲轴的处理方法。

三、小型褶曲的处理:1)重新开掘切眼,小型褶曲使煤层厚度产生变化,造成工作面无法推过,需重新开掘切眼。

2)进行巷道改造,小型褶曲使煤层产状变化,造成煤巷弯弯曲曲而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需进行巷道改造取值工作。

8、井下判断断层存在和寻找断失翼煤层的方法1)煤、岩层层位对比分析法:根据所揭露断层两盘相接触的岩、煤层层位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断层面的产状,判断断层的性质和地层断距;当煤系地层的对比标志明显时,利用综合柱状图,可对所遇断层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2)断层面构造特征法:利用断层形成工程中在两侧产生的牵引褶曲、平行小断层、羽状断裂,以及断层擦痕和断层角砾岩等来判断断层性质和推断断失煤层方向。

3)经验类推法: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井田内断层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按其规律来判断新揭露断层的性质和寻找断失翼煤层。

适用于开采时间长,资料丰富的矿井。

4)作图分析法:将新揭露的断层填绘到剖面图等图上,与统一煤层的邻近巷道或已查明的断层进行联系对比来判断。

5)生产勘探法:如果遇到断层,通过观测和综合分析,仍不能确定断层性质或已确定断层性质,但断距无法确定时,需用生产勘探的方法来解决,其手段是巷探、钻探、物探。

9、岩浆侵入体的产状1)岩墙:矿井中所见的岩墙,为与围岩层理斜交或近于垂直的切穿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的墙状侵入体。

常成组出现,彼此大致平行,并与主断裂线的走向一致。

2)岩床:为与围岩层理大致平行,呈顺煤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似层状侵入体。

3)不规则侵入体:多发育在岩床等大型侵入体的边缘,剖面上呈串珠状、扁豆状指状和其他不规则状。

10、岩浆侵入体对煤层的影响岩浆侵入体对煤层的破坏程度,主要决定于岩浆的成分和侵入体的大小、产状,以及侵入体所处位置及其距煤层的远近等。

1)岩浆侵入体产状不同,对煤层影响不同。

岩墙切割煤层对煤层厚度的影响较小,只是造成岩墙两侧的煤变质程度增高。

岩床沿煤层侵入,对煤层影响范围较大。

2)岩浆侵入的位置不同,对煤质的影响程度不同。

煤层变质带的变质程度与距侵入体的距离有关,一般是煤层距侵入体近者变质深,远者较浅。

3)侵入体的大小、厚度直接影响煤的变质程度。

侵入体愈大,热量愈高,煤层的变质程度愈高,影响范围也愈大。

4)侵入体的性质不同,对煤层的影响不同。

由于中性和基性岩浆黏度小,易流动,所以中性岩、基性岩的分布面积较大,对煤层破坏也较严重。

11、采掘过程中对岩浆侵入体的处理1)对岩墙的处理:a、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岩墙一般可按原设计直接穿过。

b、岩墙沿煤层的倾向或斜交方向分布时,工作面回采至岩墙时,要重开切眼继续回采。

c、岩墙沿煤层走向分布且延伸较长时,可以岩墙为界限将工作面分为上、下两段,采用2个小采面进行回采。

2)对岩床和不规则侵入体的处理:对于岩床,要求先用探巷和钻孔圈定分布范围,然后决定回采方案。

对煤层破坏不严重的串珠状侵入体,回采工作面可直接推过,但要增加采面工作面处理侵入体的工序;若侵入体分布区大,残留煤层很薄,只能作为不可采区处理。

第二章1、矿井常见灾害事故有:水害、顶板事故、瓦斯事故、煤层自燃火灾、煤层爆炸、地热热害等。

第四章1、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噪声、生态破坏、地表沉陷和矿井热害等污染日益严重。

2、矿区环境污染的类型1)、化学污染。

指化学毒物对环境的污染。

它的种类多,数量大,毒性强。

主要有:重金属与类重金属无机毒物、非金属无机毒物、易分解有机毒物和难分解有机毒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生物污染:指病源微生物(病菌、寄生虫、病毒)对环境的污染。

3)、物理污染:指噪声和各种辐射对环境的污染。

3、煤矿地面塌陷的危害煤矿地面塌陷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大多数只限于局部地区,但它具有突发性、渐变性和滞后性等特点。

A、破坏耕地: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地面塌陷对耕地的破坏不断加剧。

同时,矿山开采塌陷还导致土壤退化、耕作条件恶化。

B、对塌陷区水环境的影响:地面塌陷会极大的改变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塌陷区水环境构成破坏或导致灾害事故发生。

C、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地面塌陷或沉陷可导致地面建筑物基础开裂、倒塌,甚至整体陷落。

D、对交通设施的破坏:地面塌陷会破坏交通设施,使之开裂或起伏不平而导致事故发生。

第五章1、巷道展开图的编录①、两壁一顶展开图:即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

相当于人从巷道外侧观察的结果。

②、两壁一底展开图:即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

这种方式,由于巷底往往被掩盖,地质情况不易观测,因此,巷底地质界线的连接主要靠两壁来推测。

③、迎头两壁展开图;2、一、工程代号:ZK钻孔、TC探槽、BT剥土、SJ竖井、QJ浅井、YM沿脉、CM穿脉、PD平硐、CK采坑、PX平巷。

二、勘察线号:以勘探阶段最密的间隔编号,用2位数字,中央为00号,图左和下位奇数,图右和上方为偶数,向外顺序编号。

三、编号方法:工程代号+勘察线号+工程序号。

(6位数)第六章A、矿区必备的综合性图包括: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矿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矿区煤岩层地层对比图、矿区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矿井主要地质剖面图、矿区或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及矿区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B、矿井必备的综合性地质图包括:矿井煤系地层柱状图、矿井煤层对比图、矿井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矿井地质剖面图及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C、矿井必备的日常生产用图有: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和采区地质剖面图第七章矿井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一般原则:先物探后钻探、先井下后地面、先钻探后巷探。

A、钻探:是矿井地质主要的勘查技术手段。

按钻探工程场所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地面钻探和井下钻探。

地面钻探主要用于矿井资源勘查、补充勘查和专门工程勘查。

井下钻探主要用于矿井生产勘查,是在井下采掘地段探查各种局部地质变化常用的技术手段。

B、巷探:是矿井地质常用的勘查技术手段。

凡无钻探条件或钻探达不到预期地质效果,且生产需要提前掘进巷道时,则可布置巷探。

种类有:平行巷道超前掘进、阶段石门超前控制、延长顺层煤巷和布置短探巷、穿层掘进专门探巷、调整采面巷道施工顺序和布置处理巷道。

C、物探:矿井物探具有简便、快捷、经济和有效的特点,在探测工作面内和巷道前方的小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变化、采空区及地下岩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九章:地质说明书,分为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