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时、分、秒 解决问题》示范课教案_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一节课要留意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时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严重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一节课要留意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在前一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比较难,可能还不能一下掌握。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
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非智力因素的有用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一)单位换算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加减法,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解题思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知:讲解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加减法解决给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反馈。
4.总结提升: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和解题方法。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7课时估算的应用习题课件冀教版
()()() ()
(2)有3580人参加的庆祝活动现场一共有8420个座位,大 约还能坐多少人?
() () ()
()
3.先估算,再比较。 3867+1234 > 5000 8723-3123 > 5000 8008-1280 > 6000 193+2816 > 3000
易错辨析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实际的结果大。
()
(2)在估算带钱购物时,一般估多不估少。 ( )
辨析: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混淆
提升点 1 利用估算解决图文信息问题
5.
528-186≈340(瓶) 答:大约还剩340瓶。
6.李阿姨去家具商场给王小亮买学生桌椅,有以下两套 可供选择。请你帮李阿姨估算一下,哪套桌椅更便宜?
1 生活中的大数
第7课时 估算的应用
JJ 三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 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估算
1.填空。 (1)估算3125+987的结果大约是( 4000 )。 (2)估算3796-1207的结果大约是( 2600 )。
2.在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一件上衣的单价是259元,一条裤子的单价是157元。
389+187≈580(元) 428+165≈600(元) 580<600 答:第一套桌椅更便宜。
提升点 2 利用估算解决借书问题
7. 学校图书馆里大约有5000本图书,三年级同学借走 976本,二年级同学借走532本,两个年级一共借走 多少本图书?现在学校图书馆里大约还剩下多少本 图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7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10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连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0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832个糖果,先分给小红200个,又分给小刚150个,小明还剩多少个糖果?2. 引导学生用连减计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 让学生尝试用连减计算方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巩固1.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10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连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探究”环节中,教师通过出示例题和引导学生用连减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7课时解决问题(一)》,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和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例题的引导,也有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经验。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愿意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示范: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示范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7课时 合理分配方案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7课时合理分配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分配方案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分配方案的概念2. 合理分配方案的运用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分配方案的概念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出合理分配方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合理分配方案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内涵。
3. 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实例,让学生了解合理分配方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实际问题制定合理分配方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成果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配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最佳方案。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制定一个合理分配方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 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合理分配方案的概念、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合理分配方案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分配方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1生活中的大数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冀教版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本课时围绕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3道复习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单元知识,巩固教育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回顾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复习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复习热身。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兔博士要考考大家了哦,你能说说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吗?生1: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生2:我们认识了一万,知道一万有多少。
生3:我们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生4:我们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生5: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记录)2.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上来,而且整个复习的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只在一旁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练习巩固,指导复习。
1. 呈现整理与复习第1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数位表,和同桌说一说数位表中反映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表中读出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10000读作:一万,是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生2:1084读作:一千零八十四,千位上是1,表示1个一千……生3:3207由3个千,2个百,7个一组成的,读作:三千二百零七。
师: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读四位数时,要注意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和计数单位,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比一比。
60分○60秒60分○1时1分○85秒100秒○1分1时○55分100分○1时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秒1时=()分2. 120分=()时3. 1分30秒=()秒4. 1小时15分=()分5. 95秒=()分()秒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位上写()。
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
52+68=49+88=74+39=25+89=57+49=63+27=68+53=49+78=92+18=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7 6 5 9+ 2 19 +7 179 5 1 4 6四、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五、一架玩具飞机27元,一把伞18元,一辆玩具车34元(1)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多少钱?(2)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多少钱?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一、口答。
【幼儿启蒙】-小学数学三年级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第六单元百分数第7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课本第93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引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1/3。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纸飞机官网下载详细问题了解下!①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②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③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3、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么思考?二、探究1、出示例6。
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3)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4)有几种解法?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笔算乘法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能力闯关岛
3.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做彩旗,3名同学做了27面彩旗。
(1)照这样计算,5名同学可以做多少面彩旗? 27÷3=9(面) 5×9=45(面)(算式不唯一) (2)如果要做这样的72面彩旗,那么需要多少名同学? 72÷9=8(名)
能力闯关岛
4.小明生病了,医生为他开了一盒药,这些药够吃几天?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基础开心园
一、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6×4÷8=3
2×8÷4=4
9×2÷6=3
15÷5×3=9
7×3+8=29
28÷4×6=42 9÷3×8=24
18÷3+5=11
2.4个乒乓球20元,如果买7个同样的乒乓球,那么需要多少钱?
(1)先算买一个乒乓球多少钱。
算式:20÷4=5(元)
12×3÷6=6(天)(算式不唯一)
四、我会做。 3×8÷4=6(间)(算式不唯一)
拓展训练营
(2)再算买7个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算式:5×7=)
二、我会连。
能力闯关岛
能力闯关岛
三、我会解答。 1.一本故事书小刚4天看了24页,一个星期(7天)正好看完。
24÷4×7=6×7=42(页)(算式不唯一) 这本故事书一共有42页 2.手工课上,同学们分组活动,15名同学坐满3张手工桌。照这样计 算,正好坐满7张手工桌时,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上手工课? 15÷3×7=35(名)(算式不唯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7课时 解决估算问题
(3)买5个排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4×5=170(元)200-170=30(元) 答:应找回30元。 (选题源于教材P73第6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 题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
1.填一填。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8千米,5小时大约能行驶多少
千米? 想:78接近80,把78看作( 8)0,( 8)0×5=( 40)0,
提升点 2 采用估小的方法解决问题
6.一套《福尔摩斯探案集》72元,小博士书店要 购进7套,490元够吗?560元够吗? 70×7=490 (元) 72>70 72×7>490 80×7=560(元) 72<80 72×7<560 答:490元不够,560元够。
提升点 3 灵活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方法) 7.摘苹果。
80×8=640(千克) 答:今天大约摘了640千克苹果
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 ×69≈240 7 3×0 8≈5600
(答案不唯一)
2.直接写得数。 78×3≈ 240 109×5≈ 550 604×7≈ 4200 532×2≈ 1060 390×6≈ 2400 798×4≈ 3200 396×9≈ 3600 128×6≈ 780
3.在 里填上“>”“<”或“=”。
33×3 9>0
55×2 100>
92×9 <900
389×5 200<0
921×6 5>500
712×4 > 2800
易错辨析 4.估算:496×7
496×7≈3500 辨析:进行估算时,不能用“=”连接算是,而
应该用“≈”连接。
提升点 1 采用估大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7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 张大爷要围一块长方形地,长35米、宽18米。
这块地一边靠墙,另外三边围篱笆,下面哪种围法用的篱笆少一些?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
2.比一比,拼一拼。
(1)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图形,拼一拼。
(2)拼成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怎样拼周长最大?
3. 如图,四个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参考答案
1. 第一种:35+18×2=71(米)第二种:35×2+18=88(米)
71<88
答:第一种围法用的篱笆少,至少要用71米篱笆。
2.(1)(答案不唯一)
(2)(6+1)×2=14(厘米)(3+2)×2=1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14厘米或10厘米,6个正方形排成1行周长最大。
3. (10-4)÷2=3(厘米) 10-3=7(厘米)
答: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长是7厘米。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万以内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八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研究惯,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步骤:一、复铺垫1、口算上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留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研究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几何种?爬行类动物有几何种?请求他们一共有几何种应该怎么列算式?上册教案word(2)板书:271+122(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讨计算办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查指点,然后板书:2 7 1+ 1 2 2()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几何种怎么列算式?(2)板书:271+31(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 7 1+ 3 1()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一)复习旧知,巩固吨的认识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举手抢答)
1.填出合适的单位
约重200()约重3()
2.计算
8吨=()千克 2吨-900千克=()千克
3000千克=()吨 6吨-1吨=()千克
3.判断对错
①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②一个篮球约重340吨。
()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又对又快,表现非常优秀,老师很满意,
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满意!
师:努力之后有收获是欣喜的!今天还有更复杂的题目,同学
们想挑战吗?
生:想!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师: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
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要一起学习一种既神奇又普通
的方法,就是列表法,想掌握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同学可要认真
学啦!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因势利导抛
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把
学生身边的问题数学化,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
(一)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主题图)
例9 下面两辆车可以用来运煤。
如果每次运煤的车都能装满,
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36吨煤?
1.提问:
①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哪些?
2.讨论:求怎样派车恰好把36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8吨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7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共17张PPT)
付钱方案
5元
①
6张
②
5张
③
4张
④
5张
⑤
4张
2元
面值数
0张
30元 √
3张
31元
5张
30元 √
4张
33元
6张
32元
三、反馈测评,巩固新知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付钱方案①和③都可以 恰好把钱付完。
检验一下,看第①、③ 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用 完30元钱。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5位同学去遗爱湖骑自行车。
1、如果都租2人车,至少需要租几辆? 2、还可以怎样租车?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一)阅读与理解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 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怎样派车能恰你好知把道8了吨哪煤些运信完息??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3吨
0次 1次 2次 2次 3次
运煤吨数
8吨 √ 9吨 10吨 8吨 √ 9吨
三、反馈测评,巩固新知
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 的方案都列出来。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我如我用果还只5可元用以的5这5元张样的,想面2…值元…,的正3张好。付6张。
④
2条
4条 2×6+4×4=28人 2×10+4×8=52元
⑤
1条 6条 6+6×4=30人
10+6×8=58元
⑥
0条 7条 4×7=28人
7×8=56元
答:方案②最省钱。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7课时 解决估算问题(授课课件)
售票员 1000 元现金,估一估,德老师买的是哪一
种票?实际花了多少钱?
普通列车 特快列车 动车组列车
每张价格 189元 215元
339元
当堂练习
200× 5=1000(元) 189× 5<1000ຫໍສະໝຸດ 215× 5>1000
339× 5>1000
189× 5=945(元)
答: 德老师买的是普通列车票, 实际花了 945 元。
课堂总结
估算的策略:
(1)把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2)估算存在误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大”还是 “估小”。 (3)原式与估算结果用“≈”连接。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4、6题。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29×8=232(元) 2 9
× 78 232
29乘8的结果是232,232元<250元, 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探索新知
植物园门票每人8元。三(1)班有29人去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方法二:估算 把29看成30 29×8≈240(元) 30
29和8相乘的结果就一定小于240, 所以带250元够了。
探索新知
对比:两种方法哪种更好、更简便? 为什么可以进行估算解决?
把29看作30之后,因数变大了,积就变大了, 积变大之后都足够,说明原来更够。
探索新知
1.买 9 张成人票,200 元够吗?
方法一: 直接算。 19×9= __1_7_1__(元)
171
探索新知 方法二: 估算。 ①往大估:19×9 ≈ __1_8_0___(元) ② 20×9=180,19×9 < 200,所以 200元( 够 )。
(填“够”或“不够”) ③如果成人票 20 元一张,只需要 180元, 所以 9 人买 19 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800元买门票够吗?
92 × 8 ≈ 800(元)
接近100
92<100,92×8<800 答:带800元买门票够了。
做一做
(教材P70)
陈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 能装6千克,32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32×6 ≈ 180(千克)
…
接近30
32>30,32×6>180 答:32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
把59、63、62、57、58、62、58都看作60。 60×8=480(千克)
答: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480千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 境的需要
往大估 往小估
分析与解答
29 × 8 = 232(元)
先直接计算买门 票需要多少元, 再和250比较。
232<250 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所求问题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所需条件 三(1)班有29人参观,门票每人8元。
29 × 8 ≈ 240(元)
… …
你能用估一 估的方法得 出结果吗?
接近30 约等号
30×8=240 29×8<240 所以250元钱够了。
所求问题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所需条件 三(1)班有29人参观,门票每人8元。
回顾与反思 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 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
92 × 8 ≈ 720(元)
接近90
92>90,92×8>720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教学课件-同步解析与测评 学考练 数学 三年级上册32
新知识·自主预习
新课堂·能力提升
新空间·拓展探究 -计算,这辆卡车5趟能运多少吨化肥? 18÷3×5=30(吨) (2)照这样计算,如果运42吨化肥,那么一共需要运多少趟? 42÷(18÷3)=7(趟) 2.有5只猴子摘了35个桃,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3只猴子,一共可以 摘多少个桃? 35÷5=7(个) 7×(5+3)=56(个)
新知识·自主预习
新课堂·能力提升
新空间·拓展探究 -4-
三、我会做。 张叔叔6小时加工了30个零件。如果每小时多加工2个零件,那么他 再加工3小时就能完成任务。张叔叔一共需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30÷6=5(个) 5+2=7(个) 7×3=21(个) 21+30=51(个)
第7课时 解决问题(一)
新知识·自主预习
新课堂·能力提升
新空间·拓展探究 -2-
一、我会想,我会做。 1.小芳买了3本笔记本共用了15元。如果买5本同样的笔记本,那么 需要多少钱? 画图分析:图略 (1)先算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算式:15÷3=5(元) (2)再算买5本同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算式:5×5=25(元) 列综合算式解答:15÷3×5=5×5=25(元) 2.李师傅4小时加工了36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加工54个零件需 要多少小时? 54÷(36÷4)=6(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导入时以创设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进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我们可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加深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印象。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比较、讨论多种计算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多看、多听、多交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这样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计算准确值,这就为我们计算节省了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一、激趣导入。
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互动环节: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70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1)
29×8≈30×8=240(元)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估算方法:先把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的结果要用约等号连接。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解决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吗?妈妈在超市买了4本单价为19元的书。你认为妈妈带多少钱合适?(估算结果为80元)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