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魔术师_论阿加莎_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_钟羽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兼具悬疑感和推理感,擅长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
《无人生还》是她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其叙事技巧独具匠心,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这部作品的叙事技巧。
《无人生还》采用了复叙和多视角的叙事方式。
整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恶名昭著的无人居住的小岛上,无法得知实际发生的事件和真相,只能通过各个角色的回忆和描述来还原现场。
每个角色在回忆过程中逐步交代了他们与受害者的联系以及遇难的过程,每个回忆都相对独立,有时互相呈矛盾。
在人物的描述中,每个人因为个人角度和立场的不同,对同一个事件的描述不一样,使得读者难以判断谁是真正的凶手。
这种复叙和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增加了悬疑感和推理感,让读者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巧妙的伏笔和反转来增加小说的悬疑性。
每个角色的回忆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伏笔和线索,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这增加了读者的推理难度。
读者需要仔细观察每个人物的线索并加以合理的推断,以找出真相。
小说中也有许多反转的情节,例如原本认为已经死亡的角色又突然出现,原本认为是凶手的角色又被证明是无辜的,这些反转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变数,让读者始终不能确定真相,追求着最终的答案。
《无人生还》还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和推进故事情节。
通过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个角色的个性和动机,而心理描写则透露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阿加莎·克里斯蒂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内心活动来揭示每个人物的真实性格和冲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对话和心理描写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心理活动,引导读者解开谜团,逐步揭示真相。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通过复叙和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恰到好处的伏笔和反转的应用,以及丰富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成功地创造出一个充满悬疑感和推理感的故事。
从语用预设角度解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
从语用预设角度解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
熊晶晶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下)》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和《ABC谋杀案》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女王",小说中的大侦探波洛更是众所周知.该文拟从语用预设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阿加莎高超的写作手法,以及语用预设对制造悬念、烘托恐怖气氛起到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2页(P224-225)
【作者】熊晶晶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解读《阳光下的罪恶》——略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创作特点 [J], 乔辉
2.从语用预设角度解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 [J], 熊晶晶
3.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正义与法 [J], 张宁;吴立
4.《摩天大楼》与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互文性解读 [J], 鲁向黎
5.侦探小说与正义价值分析--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为例 [J], 于潞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她以其精妙的谜团、耐人寻味的剧情和深入人心的人物描写而闻名于世。
其中,她的代表作之一《无人生还》更是广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以《无人生还》为例,探讨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
首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以精心构建的谜团为核心,将读者引入复杂而扣人心弦的剧情之中。
《无人生还》讲述了一起十个人被困在一座孤岛上,但却逐一被杀的故事。
小说以每个人都是凶手的设定为基础,展开一场扣人心弦的游戏。
在小说中,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船上的一首童谣开头,巧妙地点出了结局的伏笔,为整个故事埋下了悬念。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不断猜测凶手的身份,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解谜的线索,而作者却巧妙地隐藏了真相,令读者在谜底揭晓前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期待。
这种凭借谜团构建引发的悬念和紧张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最大特色之一。
其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人物塑造也是她作品的亮点之一。
《无人生还》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身份独特、个性鲜明,令读者能够很容易地辨认出每个角色的特点。
无论是聪明机智的推理小说作家温斯顿·拉姆斯顿,还是严格正直的法官劳伦斯·范·阿德尔,或者是神秘而狡猾的维拉·克莱斯林,每个角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动机和秘密,给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和曲折。
同时,小说中角色之间的互动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另一个特色。
她善于在不同角色之间营造紧张的氛围,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揭示出更多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此外,阿加莎·克里斯蒂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分析,进一步丰富了她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无人生还》中,孤岛的设定为故事打下了独特的背景。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作品中的叙事特点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3.1 人物形象塑造 5
3.1.1 波洛侦探 5
3.1.2 马普尔小姐 5
3.2女性语言特征 6
3.3 对话 7
结 语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绪Hale Waihona Puke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是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和日本的松本清张、英国的阿瑟•柯南•道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对英国侦探小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她一生共创作8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个短篇,17部剧作,她作品的销售量在书籍发行史上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她的《捕鼠记》连续多年上演,她在英美等国连续数年都是畅销书作家的榜首,1971年,因为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被英国女王授予女爵士的称号。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 密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小说的女王
/人物志Life Style◎朱广春——侦探推理小说的女王 她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畅销的推理小说家,她是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她被《纽约时报》称为“神秘的第一夫人”,法国总统戴高乐、英国玛丽王后、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等都是她的粉丝。
她,正是国内侦探推理小说迷心中的“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
—The Queen of Detective Novels Track 4spanning half a century, she has never disappointed her readers.is thought one of her best mystery novels: A beautiful flirt, who makes as many enemies as she has suitors at a hotel resort in southern England, is found strangled to death on the beach. Detective Poirot gathers all the suspects toLife Style/人物志Jane Marple, the rural female detective, was called upon to solve this mystery.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is Christie’smost successful “the snowstorm villa model”mystery novel: On a train from Istanbul toParis, Detective Poirot must sort through 13suspects. They all had a 5)motive to kill a hatedmillionaire. Later, this novel and another classicDeath on the Nile were adapted into films, bothof which became classic detective films.Jin Yong once commented on Agatha’s works, “The writing skill is first-class. The content is realistic. The logic is smooth. And she is also good at using language to create amusement. Reading her novels, I will be involved in a battle of wits with the author until the solution is revealed, and this process is very enjoyable!The brilliance of her work lies in the clever arrangement that completely surprises people, and whenthe mystery is 6)exposed, it is also veryreasonable,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people not to be convinced.”In 1971, Agatha was made a Dame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1976, shepassed away peacefully at the age of86.Reflecting on her life, Agatha said,“I like living. I have sometimes been wildly, despairingly, acutely miserable, racked with sorrow, but through it all I still know quite certainly that just to be alive is a grand thing.”189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英国德文郡。
文学的魔术师——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
阿加 莎 ・ 克里 斯蒂( 80—17 )英 国著名女侦探小说 19 96 , 家、 剧作家 , 被誉 为“ 举世公认 的侦探小说女王” 文学魔术 、“ 师 ” … 她一生共创作 了8 。 O多部长篇小说 ,0 10多个短 篇 ,7 1 部剧 作。她的作品被译成 13种文字 , 0 在世界上 销售达 4亿
册。
以满 足 人 们 的 猎 奇 心 理 。侦 探 小 说 正 是 用 这 种 所谓 的“ 等 低
手法” 成 就了几个世纪的辉煌 。 , 阿加莎 ・ 克里斯蒂 的侦探小说正是这方面 的典 型代 表 。
她的侦探小说题材是清一色 的命案 。其基本构成要 素是 : 乡
村或别墅 、 海岛 、 火车包 厢 、 船等相对 封 闭的环 境 ; 轮 特定 的 人群一般为富翁或 中产 阶级 ; 突然发生的命案 ; 多嫌疑犯 ; 众 曲折复杂 的侦破过 程 ; 出乎意料 的结局等等 。小说 的悬念 正
罪动因 , 可能 的或者 只是洞烛 幽微 的猜测 。 ” ” 克里斯蒂小说 的开头 , 时从 人物 之 间的对话 开始 , 有 平
淡无奇 , 普通得 不能再普 通 , 以致突然出现的命案使人 震惊 。
如《 中奇案》, 事 一开始 就 以一 架航 空班 机上 的一 个 老 云 故 妇猝然死亡拉开序幕 。克里斯 蒂的大部 分小说 都是 这种 开
头 方 式 。有 时 则 渲 染 、 造 神 秘 的气 氛 , 凶 杀 案 的 出 现 预 营 为
式, 却成就 了一代侦探小说女 皇的名号 , 的是什 么?悬念 。 靠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无人生还》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于1939年出版的侦探小说,也是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富裕的美国寡妇姑娘,她邀请了几个人一起度过一个周末,在降雨中被困在一座私人岛上,然后这些人陆续死去。
小说中克里斯蒂独特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无人生还》中的叙事技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推理小说。
克里斯蒂巧妙地使用了多重叙述的手法。
小说中的叙述者是一个叫纸牌屋(庄园名)的富裕美国姑娘,她亲眼目睹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在她的叙述中,不仅描述了每个角色的举动、言辞和心理活动,还对其他角色的说话和动作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而在每个角色死去之后,故事会切换到另一个人的视角来叙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通过这种方式,克里斯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观察,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每个角色的动机,增加了推理的难度和悬念。
克里斯蒂运用了倒叙的叙事结构。
小说最开始是关于主人公姑娘邀请客人并他们一起被困在岛上的描述,然后是依次揭示每个角色的背景故事和死亡情节。
而小说的结局部分,克里斯蒂利用了回顾过去的方式,通过一个角色的独白来逐一点出每个角色的死因与真相。
这种倒叙的叙事结构在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的也给予读者更多的空间来猜测和推理真相,让故事变得更加扣人心弦。
克里斯蒂运用了信息屏蔽的技巧。
在小说中,克里斯蒂故意隐瞒了一些关键的信息,通过这种手法来误导读者的推理,使得读者难以轻易猜透真相。
在《无人生还》中,克里斯蒂刻意遗漏了凶手的一个重要的线索,同时还暗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以便让读者产生错觉。
这种信息屏蔽的技巧巧妙地在小说中营造了悬疑的氛围,也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和可推理性。
克里斯蒂通过人物描写和对话来推动故事发展。
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的举止言辞和相互间的互动也为故事增添了趣味和推理的线索。
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简介
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简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1976),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简介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侦探小说女作家,她在侦探小说界里的贡献一点也不亚于柯南道尔,她的作品受欢迎程度只低于莎士比亚的著作和圣经。
189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降生于英国德文郡。
在她的家中,父亲是英籍美国人,母亲是地道的英国人,她还有一个姐姐和哥哥。
从童年时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就接受了来自母亲的在文学上的教育。
她的母亲原先打算让阿加莎在8岁之后再接受教育,但是后来阿加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5岁时就能够阅读文章。
由此可见,阿加莎在文学上的天赋是很高的。
在1896年,阿加莎跟随家人搬到了法国西部。
在这里,阿加莎开始学习法语和社交。
后来,她们回到了英国,而他们的父亲身患重病,最终在1901年死于肺炎。
在那之后,姐姐出嫁,哥哥从军,家中只剩下阿加莎与母亲两人。
也是从这时起,她的母亲和姐姐开始重视她的教育。
在1912年,她遇到了自己的爱人阿奇博尔德少尉,两人陷入热恋,并且因为一战的爆发而迅速成婚。
婚后,阿奇博尔德赶赴战场,阿加莎开始成为医院的志愿者。
也就是在医院的这一段经历,为她后来写侦探小说打下了基础。
后来战后两人的感情逐渐变得不睦,最终因为男方的出轨,两人分手。
在1930年,她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马克斯成为了她的丈夫。
两人婚后虽然经历了二战,但是感情一直很好。
马克斯一直守在阿加莎的身旁,直到她死去。
阿加莎克里斯蒂代表作有哪些被中国人评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的作家。
在她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能有一个女性将侦探推理小说写得这么吸引人,但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做到了。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众多作品中,最为出名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本书时讲述侦探赫丘里波洛称作东方快车赶往伦敦。
论爱伦·坡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的空间叙事魅力
坡与 阿加 莎 ・ 克 里斯 蒂成 为人 围作 品最多 的两 位
作家。在众多作家 中, 他们 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手法 最 为读 者 推崇 , 尤其 在 空 间叙 事 方 面独树 一 帜 。 埃 德加 ・ 爱 伦 ・坡 ( E d g a r A l l a n P o e ) , 1 9世 纪
代 兴起 的结 构 主义文 学分 析思 潮对 叙事 学研 究影 响
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 , 其 中上榜作 品大多都是上
世纪 5 O年代 以前 的作 品 。令 人 印象深 刻 的是 , 爱 伦
・
巨大 , 使得文 学作 品 中出现 的新 现象被人们 忽视。 但 正 如恩格 斯 所 说 , “ 一 切 存 在 的基 本 形 式 是 空 间
毅( 1 9 8 3一) , 男, 山西太原人 , 助教 , 研究方 向为外 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
2 7
一
文 中率 先提 出 了小 说 空 间形 式 理 论 J , 开 创 了文
步映射 出传 统 与 现 代 的 联 系 。 _ 6 袁 小 华 以霍 桑 《 红
学研 究 中的一 个新 范式 。他 详细 阐述 了文 学作 品 中 空 间的叙 事功 能 , 以 及叙 事 作 品 中 多条 线 索 相 互 交 织 而形 成 的 空 间 形 式 问 题 。 加 布 里 尔 ・佐 伦 在
字》 小说的叙事结构 为切入点 , 分析《 红字》 小说 中
和时 间 , 时 间 以外 的存在 和空 间 以外 的存在 , 同样 是 非 常 荒诞 的 事 情 。 ” [ 1 ] 5 6 - 5 7 在小说 中, 情 节 的 发 展 都 是 以时间作 为 载体 的 。在 某些 叙 事 过 程 中 , 空 间 可 以和 时间一 样 , 甚至 可 以超越 时 间 、 成 为叙事 的载 体 甚 至是 主 体 。 罗曼 ・英 伽 登 认 为 , “ 文 学 作 品 实 际 上 拥有 ‘ 两个 维 度 ’ : 在一 个 维 度 中所 有 层 次 的总 体
论阿加莎_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_以_无人生还_为例_宋玲玲
欢。但由于侦探小说的通俗属性,阿加莎一直没有受到文学界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其代表作《无人生还》为
例,从人物、故事结构、场景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开放的书写空间及戏剧性的叙事特质,以佐证
其创作的卓越性及超越性。
关键词: 阿加莎·克里斯蒂; 人物; 故事; 场景
中图分类号: I561. 45
更深刻的是,在作品结尾处,作者借凶手的自述 既揭开了案件的谜底,又塑造了具有双重性格的沃
收稿日期: 2011 - 12 - 29 作者简介: 宋玲玲( 1973 - ) ,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5·
尔格雷夫形象。于是在凶手“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意 识到自己的个性是个矛盾集合体。首先,我具有充 满浪漫情调的幻 想 …… 除 了 浪 漫 的 幻 想,我 还 有 其 他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只要看见死亡或者亲手造 成死亡,我肯定会像虐杀狂那样高兴……但是,我也 同时 具 备 与 之 矛 盾 的 性 格 特 征———强 烈 的 正 义 感”[2]( P242) 的自述中,人们不难发现,这种看似戏剧 化的凶手正是现实生活中强烈主张正义,却无法申 张正义之人的极端代表。虽然最终他借谋杀实现绝 对公平正义 有 待 商 榷,但 是 由 他 引 发 的“正 义 难 以 申张”问题 却 深 入 人 心,促 使 人 们 重 新 审 视 伦 理 与 法律的融合统一。
二、开放的空间———故事异质化 芥川龙之介曾说: “我不认为没有像样‘故事’ 的小说 是 最 佳 作 品。所 以,我 不 主 张 写 没 有 像 样 ‘故事’的小说。首先,我的小说大抵有‘故事’。没 有素描,绘画就无从成立。与此完全相同,小说建立 在‘故事’的基础之上。”[3]多丽丝 · 莱辛也认为: “讲故事的人,梦的制造者,神话的制造者( 那是我 们的凤凰) 代表了我们最好的一面,代表我们最富 有 创 造 性 的 一 面。”[4] 由 此 可 见 故 事 之 于 小 说 的 重 要性。作为一种以故事性见长的小说体裁,侦探小 说对于故事性的要求更加严格。作为侦探小说的集 大成者,阿加莎无疑参透了这一点,于是读者得以在 她的小说中收获异质的故事,畅享填补空白的阅读 快感。 这种故事的异质性首先表现在层出不穷的悬念 和铺垫上。先是 8 位客人和 2 位仆人收到的字迹潦 草、内容大体相同、署名难辨的邀请信。然后,在布 洛尔前往海岛时又遭遇了一系列的悬念: 预言“最 后审判日近在眼前”的老人; 别墅客房里关于十个 小兵人的童谣; 餐桌上摆放的十个小瓷人; 客人第一 天晚上用餐时的罪行指控录音; 布伦特朗读的圣经 文段。悬念的纷至沓来使故事变得生动曲折,作品 的可读性被强化,读者的主动参与性被最大程度激 发,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触推测谁是凶手。更 重要的是,这些悬念的设置还突显着人物性格、预示 着凶手的意图、变幻着叙述节奏。如 8 位客人收到 的虽然都是内容大致相同的邀请信,但是信件语气 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如给沃尔格雷夫的信件是以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叙事技巧作者:潘小玉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01期摘要: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罪案小说女王”。
她的小说充满了奇妙的构思、精妙的人设和独特的背景,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技巧更是为读者所津津乐道。
她原创的叙事技巧包括限制读者的视野,运用故事的凶手是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叙事方法,还有留白设疑的叙述手段。
与此同时,她还是将“暴风雪山庄”模式发扬光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不仅增加了传统推理小说的趣味性,也突破了经典推理小说的叙事手法。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悬念;叙事技巧;影响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1-0083-04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英国的阿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日本的松本清张三人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开创了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
阿加莎·克里斯蒂之所以作为侦探小说界的标志性人物一直为后世所瞻仰,除了倚仗其离奇诡异的情节构思,更源于她独特的叙事技巧。
叙事即对故事的描述,小说是作者讲给读者的故事,叙事则可视为小说生成的过程。
小说内容与形式的一切成分方面都与叙事密切相关,如何叙事自然是小说优劣的关键,而侦探小说的叙事对比一般的叙事文本来说更为复杂,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叙事严谨,结构新奇,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叙事结构上环环相扣,最终结果往往人们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一、留白设疑与连环阴谋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八个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猎奇;丢下一个命归西,八个只剩七。
……一个印地安小男孩,归去来兮只一人;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1]。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无人生还》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推理小说,通过精妙的叙事技巧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谋杀案。
以下是对该小说叙事技巧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生还》采用了多视角的叙事方式。
故事围绕一个酒店中的十个陌生人展开,每一章节都由不同的角色来讲述,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一个角色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悬疑和紧张感。
这种多视角叙事使得读者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推理,加深了读者的参与感。
小说运用了独白的叙述手法。
每当一个人被谋杀后,他们的独白会在下一章中出现,揭示了谋杀案中的一些线索。
通过这种方式,小说不仅给予了受害者一种独立的声音,也让读者对受害者的了解更为深入,加深了读者的同情和怀疑。
独白中的一些细节也往往是解谜的重要线索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这种手法,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迷局,让读者与主人公一同去解开谜团。
小说还采用了对话和心理描写的方式。
对话是展现人物性格和揭示线索的重要手段,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矛盾和秘密。
心理描写则能够准确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描写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动机和心态,进而推断出凶手的真相。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话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也更能够体验到推理的乐趣。
小说还运用了后记的形式。
在小说的后记中,作者通过侦探唐-梅茵的口吻,将整个案件的经过和解决办法一一揭示。
这种形式的叙事在推理小说中比较常见,它可以将细节和线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读者一次次地带来惊喜和回忆。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运用了多视角叙事、独白、对话、心理描写和后记等多种叙事技巧。
这些技巧巧妙地展现了谋杀案的复杂性和推理的乐趣,引导读者参与一起解开谜团。
这些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无人生还》成为一部经典的推理小说,也为阿加莎·克里斯蒂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无人生还》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推理小说之一。
该小说以其紧凑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精妙的叙事技巧而著称。
在这部小说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无人生还》中的叙事技巧。
小说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
整个故事围绕着一场刺杀的案件展开,涉及到许多人物和事件。
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些人物的性格、关系和动机,阿加莎•克里斯蒂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通过交替叙述不同角色的经历和视角来逐渐揭示案件的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性,又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更容易产生共鸣。
小说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
在《无人生还》中,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产生了紧张的氛围,这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叙事手法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话、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等手法,作者巧妙地展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每个人物的立场和动机,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小说的叙事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
阿加莎•克里斯蒂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复杂的情节和人物,通过简练的叙述和生动的语言,将故事中的悬念和情节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更容易陷入故事的情节,产生紧张感和情感共鸣。
小说通过情节的反转和伏笔的设置增加了叙事的紧张感和悬念性。
通过情节的反转和伏笔的设置,作者巧妙地引导读者的思维,让读者更容易迷失在故事的情节之中,产生紧张感和好奇心,这也正是《无人生还》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叙事技巧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还使得故事更具有可读性和再读性。
《无人生还》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塑造、简练的叙述语言和反转的情节设计而成为一部经典的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巧妙运用各种叙事技巧,使得《无人生还》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读者。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她以其精妙的情节和出色的叙事技巧而闻名于世。
《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史上最佳推理小说之一”。
本文将围绕《无人生还》这部推理小说,探讨克里斯蒂在叙事方面的技巧,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杰作。
克里斯蒂善于运用多线叙事结构。
在《无人生还》中,她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交替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通过不同人物的观察和经历,逐步揭示故事的真相。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复杂性,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推测和猜测,增加了悬念和趣味性。
克里斯蒂善于运用反转叙事法。
在《无人生还》中,她设置了多个反转点,将读者一次次引入误区,最后将真相揭露。
在小岛上的十个人物被杀害,而杀手的身份始终是个谜。
克里斯蒂通过不断的反转和转折,将读者引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解释,迷惑了读者的判断,直至最后的真相揭露。
这种反转叙事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也使故事更富有趣味。
其三,克里斯蒂善于运用伏笔和暗示。
在《无人生还》中,克里斯蒂通过设置精心设计的伏笔和暗示,早早埋下了解谜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又与故事的真相密切相关。
在小岛上的每个客人被杀害后,都会出现一个瓷质的印有唐诗的小雕像,这成为了故事的一大线索。
通过这些伏笔和暗示,读者可以在故事发展中不断地猜测和推理,并最终追溯到真相的端倪。
克里斯蒂善于运用人物心理和行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无人生还》中,克里斯蒂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的描写,成功地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让人物之间的交往和矛盾更加真实和引人注目。
这些丰富的人物心理和行为描写,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也增加了读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和兴趣,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包括多线叙事结构、反转叙事法、伏笔和暗示,以及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塑造。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她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推理小说的经典之作。
而《无人生还》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其叙事技巧更是为后人所称道。
本文将探讨《无人生还》中的叙事技巧,以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如何利用这些技巧来构建一个扣人心弦的推理小说。
一、叙事结构的巧妙安排《无人生还》的叙事结构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事件的发展。
这种多角度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同时也增加了悬念和推理的难度。
通过不同人物的描述和回忆,读者可以逐渐拼凑出整个故事的脉络,从而更深入地参与到解谜的过程中。
二、人物心理的描绘与刻画阿加莎·克里斯蒂擅长通过人物的心理描绘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这一点在《无人生还》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反映在他们对事件的态度和反应上。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绘,阿加莎·克里斯蒂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使得读者在推理和猜测人物之间的关系时倍感挑战和乐趣。
三、伏笔与反转的运用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反转的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通过在前文中埋下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然后再在后续情节中进行反转和解释,引导读者不断思考、猜测和推理,最终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种伏笔与反转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复杂度,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惊喜和兴奋。
四、线索的分发和隐藏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巧妙地分发了许多线索,并且巧妙地将一些重要线索隐藏在看似平常的细节中。
她也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暗示一些潜在的线索,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观察、分析和推理。
这种线索的分发和隐藏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谜团和悬念,使得读者在解开谜团时更加充满挑战和乐趣。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推理小说,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巧妙的叙事技巧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令人紧张和扣人心弦的故事。
阿加莎·克里斯蒂运用多重角度的叙事手法。
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密闭的小岛展开,岛上聚集了十个完全陌生的人并被困在一个豪华别墅里。
这些人接连遭到神秘杀害,没有明显的线索和嫌疑人。
小说通过几个主要角色的透视来进行叙述,给读者呈现了多个角度和视角。
这种多重角度的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悬疑和紧张的气氛,还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阿加莎·克里斯蒂善于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整个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话,人物之间的猜测、猜疑和争论不断,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对话也经常间接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和细节,这对于读者解开谜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加莎·克里斯蒂使用了一种特别的叙述技巧,即展现秘密。
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秘密,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逐渐揭开了角色们的秘密,同时也随着谜题的解开而逐渐了解到真相。
这种逐步展示秘密的手法让读者一直保持着对故事进展的好奇心和紧张感。
阿加莎·克里斯蒂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小说中有一个角色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心理活动。
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情感共鸣,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到他的恐惧和困惑。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巧妙运用了多重角度的叙事手法、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展现秘密和第一人称叙事等技巧,使得小说充满了悬疑和紧张的氛围,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随着推理的展开一同解谜。
这些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无人生还》成为了一部非常成功的推理小说。
侦探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侦探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王小倩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841年,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发表了《莫格街谋杀案》,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也创造了侦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
侦探小说自诞生以来就以其情节的离奇曲折和推理的缜密受到大众的喜爱,一直以备受瞩目的角色活跃在文学领域。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侦探小说在英美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家便是享誉全球的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其作品销量超过4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可谓侦探小说的集大成者。
因此对于侦探小说研究而言,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作品价值,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都是最合适的范例。
阿加莎·克里斯蒂首创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是继爱伦·坡开创的一系列侦探小说模式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小说总是局限于一个有限的空间,一节车厢、一次聚会、一个庄园都可以作为案件展开的场所,情节纷繁复杂却不会令人生厌。
人们暂时无法离开这个封闭的空间,并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与外界联络,与此同时,谋杀也发生在这个封闭环境中,凶手、受害人和侦探同处一室,侦探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侦查推理。
暴风雪山庄模式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为典型代表,因其经典性一直广泛沿用在后世各种侦探小说中。
从叙事角度来看,这种模式蕴含着鲜明的空间性特色。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实际上拥有'两个维度’:在一个维度中所有层次的总体贮存同时展开,在第二个维度中各部分相继展开。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叙事学的研究往往更偏向于对时间的关注而忽略了空间问题。
194年,约瑟夫·弗兰克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结合具体作品明确提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问题,认为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并置”手段打破叙事时间顺序,使文学作品取得空间艺术的效果。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戏剧化特征——以《罗杰疑案》为例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戏剧化特征——以《罗杰疑案》为例摘要:英国的著名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
她一生笔耕不辍,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原因不仅在于侦探过程本身疑云密布、奇事跌出,使读者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更在于其作品本身具有的戏剧性清晰地展现了角色波动多变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人性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本文以诞生于1926年的成名作《罗杰疑案》为例,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戏剧化特征及其成因做出分析,以期寻求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独特的写作艺术及其作品魅力。
关键词:戏剧化特征;阿加莎·克里斯蒂;罗杰疑案《罗杰疑案》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金斯艾伯特的村子,弗拉尔斯太太的死亡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故事本身具有极强的悬疑性,在小说的一开始就借第一人称谢泼德医生为读者提供了谋杀证据和一系列的调查,接下来,作者以侦探波洛先生的角度向读者提供新的线索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读者跟随侦探的思路与其一起探案并时刻关注事件的进展。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当中,情节的叙述与展开平淡无奇,但却总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作者会安排很多陷阱和假象,使调查陷入僵局,在设疑的过程当中,她会充分利用各种冲突,如受害者和嫌疑人之问的冲突,各种调查方法之间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伴随着故事发展,制造出乎意料的结局,为读者带来神秘感。
本文戏剧化特征分析将通过对故事情节、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及故事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戏剧化的成因,增进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创作独特性的理解。
一、《罗杰疑案》戏剧化特征分析戏剧化特征,顾名思义,就是将戏剧的变现手法融入小说艺术中。
那么何为戏剧性?戏剧性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戏剧性”的概念随着文学的进程不断发展,它既是戏剧理论家的总结,也是所处时代的文学现象的一面镜子。
第二,戏剧性逐渐从戏剧内部抽身出来,扩展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学评论术语。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
论阿加莎推理小说《无人生还》的叙事技巧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被誉为“推理小说皇后”,其代表作品《无人生还》堪称是推理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叙事技巧在文学界广受好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运用的叙事技巧,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的叙事技巧之一就是她善于运用多角度叙事。
小说中,通过多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读者可以透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了解事件的发展和真相的揭示,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还可以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克里斯蒂将故事中的线索与疑点巧妙地交错在一起,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怀疑心理,有效地营造了一种紧张悬疑的氛围。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运用了另一种叙事技巧,即将时间线索交错叠加。
小说中,事件的发展并不是按照时间线索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而是通过交错叠加的方式,将不同时段的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挑战,需要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地对时间和情节进行推理和联想。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而且增加了读者对情节的好奇和猜测,也使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运用了叙事的误导和转折。
小说中,通过一系列的红鲱鱼和干扰性线索,克里斯蒂在叙事中不断设下各种陷阱,瞒天过海,将读者引入一个个谜团中,使得读者经常陷入误区,不得其解。
而当真相揭晓时,又往往是令人大吃一惊的反转和转折,让读者感到措手不及。
这种误导和转折的叙事技巧,不仅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也展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推理小说领域的非凡功力。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包括多角度叙事、时间线索交错叠加、叙事的误导和转折以及插叙等,通过这些叙事方式,她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层层展开,疑点和线索层层交织,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读者难以自拔。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叙事形式的开题报告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叙事形式的开题报告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公认为是侦探小说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她的
小说叙事技巧精湛,广泛采用单一的叙事人或多人叙事的形式。
她最著
名的作品包括“谋杀在东方快车上”、“蒙小姐失踪案”以及“罗杰疑案”等。
首先,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小说中广泛使用单一叙事人的形式,
这种形式非常适合让读者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蒙小
姐失踪案”中,小说的叙事者是赫丽德·克莱德,一个年轻的女性,她深
入调查蒙小姐失踪的案件,与她的父亲和一位侦探一起工作,最终解决
了这个复杂的谋杀案。
在这个故事中,赫丽德克莱德作为单一的叙事者,在诉说整个案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增加了小说的
情感感染力和可信度。
其次,阿加莎·克里斯蒂还经常采用多人叙事的方法。
在“罗杰疑案”中,故事主要有四个叙事者:赖特博士、夏洛克·荷姆斯医生、伊甸·菲利普斯、成吉思汗·罗杰斯(其中有一个假的名字)。
这种多人叙事的方法
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整个故事,并产生更多的怀疑和猜想。
它
还可以使故事更加吸引人,读者可以从每个参与者的角度感受这个故事
的经历和感情。
总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叙事形式,使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们的情感和思想。
阿加莎·克里斯蒂凭
借她优秀的叙事技巧和谋杀案情节的扣人心弦,被视为侦探小说类别中
最重要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June 2012收稿日期:2012-03-10作者简介:钟羽(1979-),女,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的魔术师———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钟羽(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黑龙江鹤岗154107)关键词:侦探小说;悬念;对话摘要:克里斯蒂开创了古典式侦探小说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独特叙事模式有两个要点,一是在故事情节中一直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可谓悬念迭起。
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2)03-0128-03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文学魔术师”。
[1]她一生共创作了8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个短篇,17部剧作。
她的作品被译成103种文字,在世界上销售达4亿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西方古典推理式侦探小说的代表人物。
如果说柯南道尔开创了古典式侦探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克里斯蒂则开创了古典式侦探小说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一、迷一样的悬念:故事情节的绝妙构思古典侦探小说具有固定的创作模式,一个完整的探案故事一般要包括:侦探出场、案件经过介绍、案情侦查与推理、破获案件、解释破案过程、结局六个要素。
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其丰富的小说创作繁荣并固定了这一创作模式。
从表面看,克里斯蒂讲故事的形式朴素而平实,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讲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命案,某大侦探受命调查,最终真相大白,这是最常见的讲故事方式。
这样简单的讲故事方式,却成就了一代侦探小说女皇的名号,靠的是什么?悬念。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
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2]通常来说,设置悬疑,制造悬念,只是小说创作的一个常见的手法,这种手法由于经常在通俗小说中使用,而被一些“高雅作家”斥为低等形式。
其实,作为通俗文学的侦探小说,其主要目的是为有闲阶级提供消遣。
正因为如此,侦探小说需要紧紧抓住人类追问、好奇的天性,通过层层设置谜团,吸引读者的注意,最后在出人意料中完成故事,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侦探小说正是用这种所谓的“低等手法”,成就了几个世纪的辉煌。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她的侦探小说题材是清一色的命案。
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乡村或别墅、海岛、火车包厢、轮船等相对封闭的环境;特定的人群一般为富翁或中产阶级;突然发生的命案;众多嫌疑犯;曲折复杂的侦破过程;出乎意料的结局等等。
小说的悬念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上设置的,这其实是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因为“只有在这样充满了神秘压抑古怪甚至迷茫气息的地方,作者才能借助侦破者那无所不察的预感和训练有素的心理推导能力去拷问现场每个人的犯罪动因,可能的或者只是洞烛幽微的猜测。
”[3]克里斯蒂小说的开头,有时从人物之间的对话开始,平淡无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以致突然出现的命案使人震惊。
如《云中奇案》,故事一开始就以一架航空班机上的一个老妇猝然死亡拉开序幕。
克里斯蒂的大部分小说都是这种开头方式。
有时则渲染、营造神秘的气氛,为凶杀案的出现预设氛围,在充分渲染后才出现命案。
如《尼罗河上的惨案》。
全书共31章,在第13章里才出现百万富翁林内特小姐被谋杀的场面。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全书共36章,第11章才出现露丝被害场面。
小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铺垫悬念,烘托气氛。
无论是哪种开头方式,命案出现后,常常紧接着出现多次谋杀场面,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小说情节展开后,更是悬念迭起,一个命案接着一个命案,在狭小的令人窒息的有限空间,及闭着眼睛就能数过来的人物中发生,令人喘不过气来。
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调查与推理之后,最后由侦探公布案情真相,这一真相绝对出人意料,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因此,作家王安忆曾说:“我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感受相当单纯,那就是”享受。
“你可以放弃意义的追寻,径直进入故事。
她不会让你失望,一定会有神秘的死亡发生,然后,悬疑一定有答案。
”[4]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就发生在尼罗河上的游船中,在这艘游船中,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船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心怀不轨,各自都对百万富翁林内特小姐怀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安情绪。
接着命案出现,林内特小姐被杀了。
大侦探波洛随即展开了调查,接下来情节的发展很有趣,波洛侦探几乎把每个人都怀疑了一遍,这是一种制造悬念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可能,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杀人凶手。
正在大家人心惶惶、猜测谁是凶手的时候,新的谋杀又出现了,林内特小姐的女仆成为了第二个受害者。
而就在奥特勃恩太太声称她看到了凶手,并且就要说出凶手的名字的时候,她被人从窗外开枪射杀了。
这一连串的命案使得整个故事高潮迭起,一波三折。
最后,由波洛揭开了真相:林内特小姐的死都是因为“钱”惹的祸,作为一个年轻貌美而又傲慢无礼的百万富翁,注定会为此而引来灾祸。
《牌中牌》的开头从伦敦首富夏塔纳先生邀请大名鼎鼎的私家侦探波洛参加他的家庭晚宴写起,同时接受邀请的还有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奥利弗太太、警察局惠勒探长、长期从事政府秘密工作的休斯上校、罗伯茨医生、劳莱默夫人、梅杰·德斯帕德少校、安妮·梅雷迪思小姐等8个人。
宴会结束后,8名客人分两桌打起了桥牌,夏塔纳先生则坐到壁炉前的一把高靠背椅上手里端着酒杯,稍事休息。
午夜时分,局牌将散,男主人被发现歪靠在椅子上已经死亡,一把镶着宝石的尖刀直插心脏。
紧接着,侦探波洛圈定了4个嫌疑人,即另外一桌打牌的4个人,在圈定的4个嫌疑人中,最后所有嫌疑都指向了劳莱默夫人,她本人也承认了杀人事实。
但最终波洛确认,她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罗伯茨医生。
《悬崖山庄疑案》中,尼克小姐聘任侦探波洛作为自己的保护人。
之后命案发生,尼克小姐的表姐被人杀害。
波洛根据经过缜密侦查,根据案发时间以及现场情况,初步确定了九名嫌疑人。
后来,又出现了到了第十个嫌疑人上———一个外来的闯入者。
正当大家以为他就是凶手时,波洛宣布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却是第十一个嫌疑人企图谋取表妹财产以拯救家业的尼克小姐本人。
除此以外,克里斯蒂总是将故事引向一个团圆的结局:凶手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
如《古墓之谜》里阴险的雷德纳博士;《葬礼之后》的女伴吉尔克里斯特小姐;《哑证人》里的塔尼奥斯夫人;而《云中奇案》中纯真的格雷小姐,则在波洛的撮合下,与前途远大的让·杜邦考古学者开始了交往。
二、充满玄机的谈话:人物对话的巧妙运用熟悉克里斯蒂小说的人都知道,她的小说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是对话,她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交谈,更确切地说,她是通过谈话创作小说。
克里斯蒂在其自传中曾谈到,在写作前,她先会布置好情节,然后在脑中反复排演对话,直到每一句话都显得自然而贴切。
因此,与其说她是写出小说,不如说是谈出小说更为确切。
事实上,对话在克里斯蒂的小说里具有多种功能,必不可少。
1.揭示与隐藏信息对话的第一个作用是揭示主要信息并隐藏其他信息。
由于对话的随意性,这种揭示方式使用起来很方便,无论何时作者想要揭示什么,他(或她)就可以开始一段对话。
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大侦探波洛和他的朋友有一段对话:“你还记不记得读过有关阿姆斯特朗家的小女孩文章吗?他就是杀害小黛西·阿姆斯特朗的那个人———凯赛梯。
”“现在我想起来了。
一桩震惊世界的事件———虽然细节我想不起来了。
”“阿姆斯特朗上校是英国人———一位十字勋章的获得者。
他是半个美国人,因为他的母亲是华尔街百万富翁韦·克·范德霍德的女儿。
他自己娶了琳达·阿登的女儿为妻。
琳达·阿登是她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美国悲剧演员。
他们住在美国,有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他们宠如掌上明珠。
在她三岁那年,她突然被拐骗走了。
拐骗者需要一大笔几乎无法办到的钱,作为放回她的赎金。
我不想拿这件事已后的全部错综复杂的细节,来让你听得发腻。
我要讲的主要是,在交付了二十万美元这一大笔赎金后,竟然发现了女孩的尸体,她死去已有两个多星期了。
公众的义愤达到了爆炸点。
接下去还有更糟糕的事。
当时,阿姆斯特朗夫人正怀着另一个孩子。
在受了一刺激之后,她早产了,生下一个死胎儿,自己也死去。
而她的悲伤过度的丈夫也开枪自杀了。
”[5]这段对话中,波洛向他的朋友鲍克讲述了阿姆斯特朗拐骗案的经过,包括谋杀的起因以及罪犯的身份。
在这段谈话中,波洛遵守了最大限度合作的原则,既忠实回答了朋友的问题,又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信息,这些信息使读者也使鲍克对此案有更多了解。
然而,在这段对话中,波洛对阿姆斯特朗家庭的了解也是有限的,从他的谈话中读者无法得知谁与阿姆斯特朗的案子有关,案件的关键部分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因此,这段对话,既揭示了有关信息,同时又隐藏了其他信息,达到了揭示案件相关背景的作用。
2.故意误导读者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出现的一些线索。
表面上看与案情有关,有助于揭示真相,但实际上只是一种误导,这种误导更增加了案件的复杂性,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还是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洛无意中听到一天中阿巴思诺特上校和德贝汉小姐的三段对话。
第一段对话是在早餐时:“你好,德贝汉小姐。
”“早上好,阿巴思诺特上校。
”上校站着,一只手放在她对面地椅子上。
“有妨碍么?”“当然没有。
请坐。
”“谢谢,你知道,吃早餐通常不闲聊。
”“我本来就不想闲聊。
不过我并不会咬人。
”上校坐了下来。
“来人哪,”他用命令的口气叫道。
他要了鸡蛋和咖啡。
第二段对话发生在下午:波洛注意到,上校陪着她回到她的包房。
后来,列车穿行在陶鲁斯山脉的动人景色之中。
当他们正并排站在过道里,朝西里辛山口眺望时,姑娘突然发出一声叹息。
波洛正站在他们的旁边,并且听到了她的低语:“多美啊!我希望──我希望──”“什么?”921第3期文学的魔术师“我真希望我能尽情地欣赏一番!”阿巴思诺特没有回答。
他颌部的那条方形线,似乎更加严峻,更加冷酷一点了。
“我多么渴望你能摆脱这一切啊!”他说。
“嘘,别响!嘘!”“噢!没关系!”他有几分生气地朝波洛的方向瞪了一眼。
接着继续说:“可是我不喜欢你做家庭教师的主意──一切都得听从那些专横的母亲,还有她们那些讨厌的小鬼。
”她笑了起来,声音中带有一种无拘无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