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避免写过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更加简洁明了,节省写作时间。
立意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是根据所给材料 的蕴含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的 有深度的观点。
目的
立意的最终目的是协调文章的主题、结构、内 容,完成一篇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文。同时, 表达出个人的独特见解,体现出自己的写作水 平。
把握主题和立意
总结以上步骤中得出的观点,确定文章 的主题和立意,并开始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简洁明了
不要过多的赘述,突出重点, 抓住评分要点,言简意赅,确 保条理清晰。
举例说明
很多时候,举例能够更好的说 明一个观点,同时也表现出了 写作者的丰富知识和写作技巧。
积累素材
多读各种文章,涉猎广泛,逐 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写作 能力。
总结和要点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材料作文的瑰宝。 立意需要通过理解材料,解读材料,分析材料,总结材料和把握主题和立意五个步骤来完成。 材料作文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举例说明和积累素材等写作技巧。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审题,明确立意方向,避免偏离主题。 最后,材料作文的成功需要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材料作文的五个步骤
1
解读材料
2
对于材料中的重点概念、理论和观点等,
进行解读和理解,逐渐清晰立意。
3
总结材料
4
对材料中的信息和观点进行归纳、概括,
为立意奠定基础。
5
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确定主旨和重点,理解材料 所表达的信息和意图。
分析材料
对于材料中的问题、矛盾和争议等,进 行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深度的观点。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
不管 是事 例 类 、寓 意类 还是 情 景类 材料 作
文 ,题 目所 供 的材料 必 须使 用 ,一般 模 式为 : 首 段概 述 ,点 化材料 ,鲜 明地 亮 出观点 ;而 后
承 上启 下 ,由点 及 面 ,正 反 结合 ,举 例 论证 ;
把 坚实 的大锁挂 在 大 门上 。钥匙 来 了,
根据这则材料 , 写一篇不少于 80字的文章。 0 注意 :①不 要脱 离材料 的含 意作文 。② 立 意 自定 。③ 文体 自选 。④ 题 目 自拟 。⑤ 书 写规
个 老 太 太 坐在 马路 边 望 着 不远 处 的 一
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堵 高墙 ,觉得 它马上 就会倒 塌 ,见有人从 墙边
过 ,并没有遇 到危 险 。第四天 ,老 太太 自己也 觉得没有 什 么事 ,便从 墙 下走 。这 时 ,墙轰 然
倒 塌,把老太太压在 下面。
要 求 :联 系生 活实 际 , 自定立 意 , 自选 文 体 , 自拟标题 ,不 要套 作 ,不得 抄袭 ,不 少于
看 是 否合 适 。
“ 认清 自己 ” , “ 知 己知 彼 ” ,这 就 偏题 要
了。
( ) 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求本质法 二 由
从材料中的结果或现象 ,推求出现这种结果
的原因或这种现象背后 的实质 。如下面的材料 : 1 .阅读下面 的文字 ,根 据要求作文。
一
一
面不大的镜 子,竟然吸 引了众 多的顾客 !
的文章 。
在 审 题立 意上 ,为避 免跑 题 ,一 般采 用 整 体 立意 法 ,即概 括 出材料 的中心 作 为写 作 的中 心 。此 外还 可采 用 以下五 种 方法 :一 是有 中 心 句 的 ,可采 用 中心 句提炼 法 ,即把 此句 作为 立 意 的 中心 。二是 采 用分层 合 并法 ,把合并 后 的 中心作 为立 意 的中 心 。三 是 针对 材料 有 多个 写 作 角度 的 ,采 用多 角度立 意 法 。但是 立 意的 角 度应 是 材料 中心 的分 支 ,一 定不 能脱 离材 料 的 中心随 便立 意 。四是 由果 溯 因法 或 由现象 求本 质 法 ,从材料 中的 结果或 现 象 ,推 求出现 这 种 结果 的 原 因或这 种现 象背 后 的实 质 。五是 综合
第1讲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彭氏课件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 800 字。
这则材料可运用多向辐射法立意: (1)从探险者的角度:
(2)从蝴蝶的角度:
(3)从蜡烛之光的角度:
(4)从三者关系的角度:
彭氏课件
思维导引:这段材料的核心是探险者的举动给栖息在山洞 中的蝴蝶带来了影响,人的举动虽然微乎其微,却迫使蝴蝶 “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由此考生可联想到类似的事 情,小到个人,大到集体、社会都行:一个无意的举动给别人 带来的伤害;平静的内心世界被外界的喧闹打破;现代文明对 传统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道德冷漠对社 会良知的消极影响;金钱至上、炫富攀比、急功近利、铺张浪 费等不良风气对淳朴民风的渗透;等等。根据这些联想到的事 情,运用多向辐射法就可确定不同的立意。
彭氏课件
[即时应用5] (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 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 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 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彭氏课件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 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 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 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 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 (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准确把握诗歌材料的主旨,确定文章的立意:
彭氏课件
思维导引:这是一道哲理性很强的诗歌材料作文题,审题 时,考生要挖掘材料的内涵,抓住诗歌的意象。考生若能洞悉 材料中的“树根”与“流星”这两个意象的特质,就能领悟 出:“树根”虽然明显受制于地球的“引力”,似乎不那么 “自由”,但却能根深叶茂、充满勃勃的生机,而失去地球引 力的“流星”却飘忽不定、无所依附,进而由此及彼领悟诗歌 的主旨。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 命状态;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为了拒绝这种‘自 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它体现了 “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题 者的意图。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材料作文的含义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
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
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难点。
二、材料作文的构成考题一:当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普遍增加。
据新浪网、人民论坛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有7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绷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
某报社日前收到了“甜甜”同学的一封求助信。
信的主要内容如下:我是一名女生,小学成绩教好,活泼开朗,爱好画画。
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和加大,成绩急剧下滑。
上课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要没胡思乱想,要没打瞌睡,极少交作业。
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后来一想到要来学校上课就情绪紧张、低落,看到书本就头痛,感觉学不进去,便讨厌学习,讨厌学校的一切。
想要放弃学业,但是又害怕父母伤心,矛盾极了!甜甜感到无助和痛苦。
在学习过程中,你或你的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你又是怎样看待压力和挫折的呢?请你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作文,对甜甜进行劝解。
要求:⑴自拟题目,副标题为“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⑵请你与她真诚的交流,不要作空洞的道理,要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⑶字数不少于600字;⑷注意书信的格式,署名统一用“一个关心你的同学”,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从上面的考题可看出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要求语构成。
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应该从三个层次去把握,分别是审材料、审提示语和审要求三个层次。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7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1】秋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但是也有她独特的美。
秋姑娘挎着五彩缤纷的化妆盒,来到了田野里。
一阵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地摇动起来,跳起了金黄的波浪舞,稻穗沉沉的低下了头,正笑眯眯地对秋姑娘说:今年真是个大丰收年呀;秋姑娘来到玉米地里,她给玉米换了身金装,玉米高兴地把长长的水袖挥舞在空中,亭亭玉立迎风微笑;秋姑娘来在大豆地里,她给大豆抹上绿油油的水粉,大豆开心的笑鼓了肚子,有几粒种子扑通直蹦向泥土,在土里开始生根发芽呢;秋姑娘又来到高梁地里,高梁们马上换上火红的外套,羞答答地垂下头,那些饱满的硕果里,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来到果园,她给桔子涂上了黄澄澄的水粉,桔子便熟透了,挂在树上像一盏盏小灯笼,照着小蝴蝶回家的路;她给石榴换上红通通的纱巾,石榴兴奋地把肚子撑破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让人垂涎三尺;她给梨儿织出金黄的礼服,梨儿赶紧穿上新衣,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宝葫芦……秋姑娘来到树林,告诉树叶宝宝,你们的树妈妈要过冬了,快下来吧!树叶宝宝不肯下来,想为妈妈尽最后一份孝心,但是,他们坚持不住,仍然飘飘扬扬的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像一只只受伤的小鸟,他们盘旋着,向妈妈留下安慰的话话:明天春天,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
妈妈含着泪水,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叹着: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但愿你们过得更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美丽季节,我喜欢粉红的石榴;金黄的稻子;飘飞的叶;怒放的秋菊,我喜欢美丽的秋天,我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收获了许多许多!冬天已经过来了,我期待着明年另一个收获的季节!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2】秋天,你有着美丽的景色。
还带给我们香甜的果实。
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那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鼻而来。
红彤彤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儿,红扑扑的。
一串串紫的发亮像美丽的宝石的葡萄,也长成了香甜的果实。
还有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
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整理精校版)
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辅导0218 09:52::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审题立意要求“意在笔先,立在思后”。
意在笔先,就是动笔之前,根据材料指向,来确定自己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立在思后,就是结合材料所承载的内容对题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审准词语含义示例: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
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文章。
“生命的格调”,从词语结构看,题目是偏正式词组,重心在“格调”,它是文章的立足点;“生命”是修饰成分,规定着写作的范围。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格调”有两种义项: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②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判断,此题中的“格调”应取第二种义项,“生命的格调”即相当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
这样看来“生命的格调”不仅有高低雅俗之分,甚至有正确邪恶之别。
在写作时可以涉及这样一些相关概念:人生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诚实、虚伪等)、个性特点(沉静、豪放、张扬、内敛、洒脱等)、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悲观、消极等)。
应该说命题的取材的范围是宽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写作时极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偷换论题”,比如先提出“生命的格调是奉献”,接下来一直围绕“奉献”来写,而把“生命的格调”扔在一边。
第二种是“贴标签”,就是先叙述一个故事,结束时加上一句“这就是生命的格调”之类的话语,以示所谓的“扣题”。
二、善于化大为小示例: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提供的材料共两句话。
第一句是解释“见证”这个词的含义。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受到 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味
纵古观今,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伟人 的一生值得品味,让我们细细品味着他们 坎坷的一生,我们思想可以受到启迪,从 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成功道理,从中获益匪 浅。
本文的主角是猴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 讽刺,如果说要赞美它的执著,显然背离材 料的主旨;有人说人不能这样虐待动物,要 有爱心等,这显然都不是从材料的整体出发 的。这样所立的意不是偏题就是离题的。 2、重视因果分析,“紧握的拳头便缩 不出洞口”是因,“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 失措,但就是逃不掉。”是果,从而得出 “要适时放手”贪婪是要不得的“等均切合 材料的意思。 3、抓住关键语、句。往往是故事之后 的评述句,或连接话题的过渡句。如 上文 画线句
让我们细细的品味他们一生,从中去学习他 们怎样面对这样坎坷的人生,走向成功,这是非 常值我们如品茶一般来细细品味。汉代的司马迁 因为得最了汉武帝,受到宫刑凌辱,但是他并不 是由此放弃人生,化悲愤为力量,著作了《史记》 流传于世。让我们细细品味司马迁这一生,品味 着他怎样面对坎坷人生,品味他面对这挫折的不 放弃坚强意志。面对宫刑凌辱这对于一个人自尊 受到的是多大的打击,但他顶着悲痛来铸就自己 一生,这种不被命运屈服、坚定信念是值得我们 去细细品味的,学会在生活中以坚定的信念面对 挫折,迎刃而上。
失
败
两年前的中考,我的目标明确,奈何, 我距离我的目标仅差0.5分,多么无奈的失 败,成绩刚出来那几天,我不只一次责问自 己,为什么不能够多拿半分,半分不难,一 道选择题都多于。时至今日,我已渐渐淡忘 那份痛楚,但是,时不时地,我还会去回那 次失败。品位失败,我品出了人生不可或缺 的苦涩。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精选课件
10
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
百灵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 会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寓 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 正视别人的优点, 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 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有他不足
的地方。孔子年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每个普
通人当然更有其不足之处,怎么能够光看到别人的缺点,却
把自己的缺点抛之脑后呢?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把自
己背后的那个口袋挂到胸前来,自己先看个一清二楚,方有
弥补不足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
说》,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联系生活实 际,展开议论,写一 篇不少于600字的议 论文。
精选课件
7
材料字面上的含义是:大家都揭别人 的短处。———七种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 优点。对别人的优点,不是采取充分肯定、 虚心学习的态度,而是采取污蔑攻击的态 度。这种态度,于己于国都是有害的。
因此从材料中可提炼的观点、角度不 外乎“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以一眚 掩大德”、“嫉妒心”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出此之外就属跑题。
精选课件
8
要扣材料来展开论述
1.通篇不引材料。有的考生,整篇文章,没 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 呢?这样写,即使 是立论正确的文章,也 会判为不及格,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 没有再扣材料来写。 3.写到文章的最后,才点一下材料,开头和 中心部分,完全没有点材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一统天下.有人认为,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角度多多,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没有必要再苦苦地训练审题立意.其实不然,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因此,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1主旨提炼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2关键词句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示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3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示例: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4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示例: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5细节切入法示例: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6倾向揣摩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示例: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分析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7多向发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示例: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然而薛潭“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8最佳立意法从材料内容讲,不同的人、事、物就有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人、事也有多个立意角度.从立意方法讲,可以正向(顺向)立意、反向(逆向)立意、类比立意.在众多的立意角度中,只能选一个角度立意.当然要选“最佳”立意.何谓“最佳”立意呢?从命题者角度看,能对接命题者命题所依据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和特点的,就是最佳立意;能重视思辨法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例如2021年福建卷作文题,如果使用了“抓关键句法”,抓住诗末句“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普通,不够出彩.考生如能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这正是命题者想要考查的思辨能力,因而,这才是最佳立意.从材料本身看,能体现核心语意,从主要对象角度切入的立意是最佳立意,而边缘立意则是最差立意,甚至偏题立意.9求同存异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或组合型材料题型.“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示例:①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②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10互补完善法示例: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三步:提出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中心论点-角度)
典题引路: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 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是在《金瓶梅》里,都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的西门庆, 眼下却成了“红人”。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 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 成为一大看点。
关键句就是首尾句。
首句:“苏东坡非常重视民间智慧,善于从调查研究中发现解决问 题的办法”。 尾句“苏东坡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由此彻底解决了西湖水体淤 积的难题。”
命题人感情倾词句有:“非常重视”“善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深受百姓拥戴”“非常焦急”“赶 紧”“于是”“整治一新”“并未安心”“再次”“请教破解之道”“高兴 地采纳”“彻底解决”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0 0 字。
审材料 作文提供的材料共有三段话,第1 段和2 、3 段为总分关系。 第1 段,总说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视民间智慧,善于从调查
三、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整体把握: 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限制的范围,审题
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 抓住关键: 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标记,这些关键
词句往往是立意的角度。
审题立意的步骤:(从材料入手)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① 在 美 国 阿拉 斯 加 一 个 自然 保 护 区 ,人 们 为 了保 护 鹿 而 把狼消灭 了。②鹿没有 了天敌 , 日无忧无虑地饱 食于林中。 终 ③ 十几年后 , 鹿群 由4 0 只发展到4 0 0 但它们体态蠢笨 , 00 0 0 只, 没 有 了 昔 日的灵 秀 。 植 物也 因鹿 群 迅 速 繁殖 和 践 踏 而 凋 零 。 ④ ⑤ 鹿 由于缺乏充分 的食 物及 安逸少动所带来 的体质衰弱而大 批 死 亡 。⑥ 人 们 只好 把 狼再 请 回来 , 又 四 散 奔 逃 , 恢 复 了 鹿 但
蓬勃生机。
以 它 们微 小 的却 不 停 止 的攻 击 , 渐 摧 毁 了大 树 的 内在 力 量 。 渐
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 此材料叙述 的对象有两个 : 大树 和甲虫 。依据句③ 中“ 然 而它顽强地生 长成 为一棵大树” 和句⑤两个关键性语句 , 可推
断 出材 料 叙述 的 主要 对 象 是 大树 。 经4 0 , 受 1 次 闪 电 、 历 0年 遭 4 无 数 次 山崩 和 风 雨 摧 残 却 顽 强 成 长 为 大 树 的 “ ” 竟 然 毁 在 它 , 群 人 类 可 以 用 两个 手 指捏 死 的 甲虫 面前 ,这 不 能 不 引 起 我 们 的深 思 : 里 之 堤 . 于蚁 穴 。 因此 我 们 不 能 忽 视 微 小 的错 千 溃 误 , 防微 杜 渐 。这 就 是材 料 的主 要 倾 向 和 立 意 。 要 三、 从分 析 原 因 入 手 。 任 何 一 个 材 料 都 要 交 代 事情 的结 果 ,如 果 我 们 抓 住 这 个 结 果 , 由果 寻 因 , 常可 分 析 出 材 料 的 主 旨 , 而 正 确 把 握 并 常 从 立 意 典 型例 子 : 阅读 下 面 的材 料 , 自拟 题 目 , 写一 篇 不 少 于8 0 0 字 的 议论 文 。 古 代有 一 个 渔 翁 ,一 天 在 井 里 网捞 了两 条 大 鲤 鱼 ,第 二 天 , 井 里 捞 到 了 三 条鲤 鱼 , 三 天 , 仅捞 到 了几 只 虾米 , 在 第 仅 第 四天 、 五 天 … … 什 么都 没 捞 到 , 是 为 什 么 呢 ? 第 这 看 到 这篇 材 料 , 乎 不 好 人 手 . 我 们 试 着 问一 下 后 来 似 但 捞 不 到 鱼 原 因 , 过 分 析 , 因为 空 间不 宽 , 域 狭 窄 , 鱼 不 经 是 水 藏 多 , 里 捞 鱼 。 考 到 这 里 , 旨就 不 难 得 出来 了 , 广 阔 的 空 井 思 主 到 间去 , 方有 丰 硕 的收 获 。 个 材 料 . 从 不 同 的角 度 去 分 析 , 可 能会 提 炼 出几 个 若 很 论 点 , 必 须选 择 基 本论 点或 立 意 去写 。 因为 这个 基 本 论 点 或 但 立 意 最 能全 面概 括 或体 现 整 个材 料 的主 旨或倾 向 , 们 只 有抓 我 住 它 们 , 是 找 到 了 最佳 角度 , 能切 合 题 意 , 致 偏 离 主 旨。 才 才 不 四 、 作者 情 感 倾 向 入 手 。 从 有些材料 , 过读句子和一些词语 , 通 不难 发 现 作 者 的感 情 倾 向 , 住 了感 情 倾 向 , 不 会 立 意 偏 颇 了 。 抓 就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30张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 理素质。
七、互补完善法
材料 •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 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 方向。”
讲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 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 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 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 而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 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 的人生之路。
2、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 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 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 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 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 “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 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 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 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 讲析
• 《引狼逐鹿》:1、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 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 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 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2、从鹿和周围自然生 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 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 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 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提炼中心法(主旨领悟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 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 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 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来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最新版)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材料作文的审题 • 材料作文的立意 •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 材料作文的实例分析
01 引言
什么是材料作文
01
材料作文是一种基于给定材料进 行写作的作文类型,通常包括文 字、图表、图片等形式。
02
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理解材料的 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立意 ,并展开论述或描述。
提炼主题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 炼出主题或中心思想。
确定立意
根据提炼出的主题或中心 思想,确定文章的主旨或 观点。
审题的方法
抓关词句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这些词句往往能直接揭示 材料的中心。
由果溯因
分析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 结果,追溯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确定立意。
把握情感倾向
注意材料中的情感倾向, 是褒是贬,是肯定还是否 定,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对材料的意义进行分析,挖掘 其深层含义。
确定立意角度
根据中心思想和意义,选择合 适的角度进行立意。
立意的方法
由果溯因法
从材料中的结果出发,追溯其 原因,从而确定立意。
提炼中心法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以 此为基础进行立意。
多角度分析法
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从中 选择最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立意 。
对比分析法
将相似或相对的材料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
而确定立意。
04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写作前的准备
审题
素材准备
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主题和要求,明 确写作方向。
搜集相关素材,包括事实、数据、名 言等,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立意
根据材料提炼出中心思想,确定文章 的主旨和观点。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经常作文写跑题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篇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审题提示】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摘要」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紧紧抓住材料本身。
单则材料、多则材料,它们审题立意的角度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审题方法注意事项: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力求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相对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而言,材料材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那么材料作文该怎样审题立意呢?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从抓关键词、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开头、结尾、对话),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如: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抓住“爱坐前排”、“成功”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2.多角度分析。
一般来说,材料的各个意义点,是蕴含在材料所涉及的人和事上的,因而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和事入手,问个“为什么”,提炼出多个观点。
如: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3种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3种方法材料作文一直是中学生们最为头疼的考试之一。
在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精准,结构是否完整。
下面笔者将介绍13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中学生朋友有所帮助。
一、精读题目,理解考点材料作文的题目通常会在文章末尾给出,我们要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论点,从而明确文章的考点。
二、仔细阅读提示材料作文通常会有一定的提示,我们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提示,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和论述方向。
三、抓住关键词在材料中,有一些关键词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因为它们涉及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诸如“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等等。
四、明确立意方向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立意方向,即确定写作的目的、态度和观点,以保证文章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五、注重论证材料作文需要注重论证,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解读、比较和评价,并且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来进行论证,以体现出个性化的观点。
六、突出重点在材料作文中,重点不一定在文章的核心论点,有时候还会在一些细节上,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重点,以便更好地达到写作的目的。
七、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所用语言的表达是否准确、简洁、生动,是否符合文章的主题和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八、注重结构材料作文需要有良好的结构,每一段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句,每一个要点都要有清晰的论证,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九、恰当运用材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所给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进行论证,并且要注意材料的引用和解释。
十、依据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依据事实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保证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十一、注重个性化在材料作文中,我们要注重个性化,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说法,而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十种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十种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最新版)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抓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 (1)牧羊人——乌鸦:“忘了自己叫什么”
①盲目模仿 ③一味好高骛远 ②缺乏自知之明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
(2)孩子——乌鸦:“它也很可爱”
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 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 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 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 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材料】 (1)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 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 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 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 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 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 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 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 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 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②多角度原则
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 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
③明限制原则
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 确定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 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 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 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 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 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审题立意: • 1、前面的两种教育是理想的、理性的,给 人的感受是真善美的;社会教育是感性的、 现实的,给人的感受是残酷的 • 2、前两种教育与后者的背道而驰,不仅体 现在方式上,还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 • 3、强调社会教育的实践性 • 4、辩证看待后者的“背道而驰”,正确利 用社会教育的反面作用 • 5、将三种教育合流从教育目的来讲,三者 是辩证统一的,三者追求的目标一致,形成 整体向上的教育合力
• 教师教育: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 •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付出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桃花源式的精神境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 伤心处” • 《装在套子里的人》——理性地看待社会上各种各样的“ 套子” • 《边城》——引人向善,向美等等 • 社会教育:奖惩严厉,人情冷漠,献血爱心,公交车为老 人让座等等,有正面,也有负面。。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 ,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 种教育完全背道而弛”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 跟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 ,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 种教育完全背道而弛”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 根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 ,写一篇作文。
(三)、论据(据——论据充分) 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 由和依据。 ( 1 )理论论据:包括名言警句、诗句、 成语及俗语。 ( 2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 据。 论据来源:语文书、敢、坚强、孝敬等等;
(四)、论证: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 在这则作文中,重点运用对比论证。
本周作文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人的脸不但 可以洗,可以刮,也可以争,可以留 ,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第一要义, 有时甚至可以拼死拼命而为之。” 请以“面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作文。
(二)问题立意 1、偷换概念 用“实践”“放弃”等其 他概念偷换了话题,不谈教育(抓不住材 料中的关键词,而与之相关的近义词或者 延伸意义后的词频繁出现) 2、材料关照不全 A、没采用对比讲,只 讲其中某一种教育,体现不出“背道而 驰”。 B、全文根本不谈教育,只是说社 会和想象的不一样,单纯说自己受到了哪 些伤害,对社会感到失望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