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5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有三节教材:、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循迹孔子故里;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有三节教材: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学生现状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

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
主题一:团结互助
1. 目标:通过学习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 团结的力量
- 互相帮助
- 合作与协作
3. 教学活动:
- 小组讨论团结互助的意义
- 情景模拟各种合作情况
-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4. 评价方式:小组讨论表现、合作活动成果评定
主题二:诚实守信
1. 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

2. 教学内容:
- 诚实的重要性
- 守信的意义
- 对诚实的认识
3. 教学活动:
- 诚实的小故事分享
- 制定守信规则并自我承诺
- 讨论如何处理诚信问题
4. 评价方式:诚实守信的案例演练、自我总结反思
主题三:友善待人
1. 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友善待人的态度。

2. 教学内容:
- 友善待人的方式
- 和谐相处的技巧
-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友善相处情境
- 同学间互相鼓励表扬
- 互动游戏锻炼交往能力
4. 评价方式:互相交流沟通的效果评估、友善待人的案例分析
以上是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具体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自我认知与评价。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美好品质。

3. 增进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1)自我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2)家庭关系:让学生分享家庭趣事,体会家庭的温暖。

(3)校园文化:讨论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4)社会交往: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1)自我认知:通过例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家庭关系: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3)校园文化:讲解校园活动策划过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4)社会交往: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1)自我认知:设计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家庭关系:编写家庭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校园文化:设计校园活动方案,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

(4)社会交往: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六、板书设计1. 自我认知:特点、优点、不足2. 家庭关系:亲情、矛盾、和谐3.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责任4. 社会交往:沟通、尊重、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是谁”为主题,写一篇自我介绍。

(2)描述一次家庭矛盾,并说明如何解决。

(3)策划一次校园活动,包括活动目的、内容、时间等。

(4)分析一个社会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答案:(1)例文:我叫小明,今年10岁,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孩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精】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精】

五上品德与社会备课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一、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教学目标l 知道人各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的长处,知道学习他人长处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l 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嫉妒等不良心理对自己成长有害处。

l 体会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可贵。

培养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能体谅他人的难处。

l 能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分享快乐,助人为乐。

教学活动设计:一我的伙伴个个棒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1.用录音形式播放或用文字形式出示故事《英子的同桌》,学生听故事后谈论如下问题(1)提问;英子为什么不愿和海燕同桌?(2)后来英子为什么还是请求和海燕同桌?(3)为什么英子一开始没有发现海燕身上的优点,是她的优点太少了吗?(引导学生明白有的美很容易被发现,而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从而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长处)2.小结:是啊,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

其实,美无处不在。

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个个棒!二、说说伙伴身上的美1.过渡: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都明白了,原来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只是有些还没有被大家发现而已。

现在,让我们把大家的优点都找出来,我们开展一个找“美”的活动。

2.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说同伴的优点。

游戏一:选一个同学击鼓,其他同学传花。

鼓响时花在谁手里谁就站起来夸夸自己欣赏的同学,同时被赞美的同学也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游戏二:老师击鼓,鼓响时花在谁手里谁就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赞扬,被表扬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开展此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关照那些平时调皮、多动、优点不明显的学生,尽可能制造机会让同学们夸夸他们)3.写一写同学的优点,仿照教科书中的范例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学生作品空白框。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是谁2. 我们和时间3. 我们的地球4. 我们的国家5. 我们的社会6. 我们的环境7. 我们的规则8. 我们的成长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我、珍惜时间、保护地球、热爱国家、融入社会、关爱环境、遵守规则、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4. 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关爱他人、融入社会的能力。

6. 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我认知、时间管理、环保意识、国家观念、社会融入、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自我、珍惜时间、保护地球、热爱国家、融入社会、关爱环境、遵守规则、健康成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我是谁”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增进彼此的了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本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例如:在“我们的地球”一课中,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时间我做主”的短文。

(2)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海报。

(3)谈谈你对我国的国家观念,不少于300字。

2. 答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在学习、生活中,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提高效率。

课余时间,我会阅读、锻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实自己。

我相信,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1课《童年不同样》,第2课《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第3课《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

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4课《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第5课《诚实守信》,第6课《合作共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快乐与烦恼并存,学会珍惜成长过程中的美好时光。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合作共享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合作共享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课程内容。

(2)教师讲解课程重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阐述。

(3)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

3. 随堂练习: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童年不同样、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诚实守信、合作共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的认识。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合作共享的。

2. 答案:(1)示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如学会骑自行车、交到好朋友等。

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发生矛盾等。

我认为,成长就是不断面对这些快乐与烦恼,从中学会成长和进步。

(2)示例:尊重他人:我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插队。

诚实守信:我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不撒谎,不作弊。

合作共享:我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作业,共同分担任务,分享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活动主题一:我们共同进步我的伙伴个个棒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研究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研究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重点: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研究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难点: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卡片若干,学生优点调查表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想一想,议一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XXX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吗?2、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课文中海燕和XXX的故事,烁烁XXX为何改变了甩开XXX的想法。

XXX发现了海燕的仁慈、勇敢、乐于助人等优点,明白了: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3、小结,引出主题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需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二、化主题,指导行为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游戏方法:(1)选一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安先后顺序传花,鼓声XXX未传出的同学站到讲台,再请被赞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老师击鼓,鼓声停花未传出的同学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照顾平时优点不明显的学生)2、互相交流在我们的研究生活中,有的是和伙伴朝夕相处,有的是短期相处,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你会主动而真诚地赞美对方吗?三、总结全文,进行延伸1、总结:每小我都有本人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研究别人的长处,才能共同进步。

2、建议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登记表,随时记录伙伴的长处和优点,并选择不同的赞扬方式告诉对方,注意赞扬后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

3、向学生展示优点调查表,并告诉他们,老师也会把你们的优点、长处记录下来。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精选2篇〔一〕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随着时代的开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品德和社会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局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进步他们的人格修养,使他们可以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友善诚信的品德理念,具备自律、自信、自强的品质。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品德教育通过以身作那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因此,需对学生进展多方面的培养。

比方说,在行为举止方面,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秩序、保护环境和同学;在情感交往方面,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关心别人、待人宽容;在性格品质方面,培养学生有坚强意志,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重视生活理论教学和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当今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

社会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思维,增强社会理论才能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小学五年级上册社会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世界等。

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社会理论活动、讲座、阅读等方式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改造社会。

小学五年级上册社会教育的教学目的是要扩大学生的社会视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让学生理解国家和世界的各种事情和开展状况,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课程内容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从而让学生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小学五年级上册社会教育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文化殿堂, 感受____年代的长征精神, 认识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进步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爱国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奉献。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品德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进一步注重个人价值、家庭福祉、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发展。

2.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礼仪和社会交际技巧,以及对生命、大自然等方面的认识。

3.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促进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思考及应对策略能力的提高。

2.社会目标1.为学生打通知识壁垒,扩宽学生的认识领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呈现丰富多样的社会现象和首要社会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社会思考能力。

3.针对学生的权益保护、社会服务、行为准则等,帮助学生树立方法和规则意识,锻炼学生积极参与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1.品德重点1.让学生主动思考重要的品德与生活知识,培养其对生活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培养,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优良的品德素养。

3.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珍惜本身,关心他人和社会。

2.社会重点1.以比较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多样性。

2.解析社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影响社会的重要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影响社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思考、行为以及使用的工具等能影响自身和社会。

三、教学内容1.品德内容(1)生活行为与优良品德1.生活自理能力培养2.使用文化用品与文明礼仪3.教育乐颜、讲信誉、团队精神、志善行(2)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1.培养良好的价值和意识形态2.学习生命的奥秘与珍惜生命3.学习关心别人,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2.社会内容(1)社会问题1.环境保护意识2.消费者权益保护3.其他社会公众利益问题(2)当代社会1.当代社会现象和发展2.社会生产力集中与分散3.讲述信息社会与未来社会(3)地理和文化1.现代文明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的对比和评价2.各种文化与社会问题3.城市、农村的现代化和区域差异四、教学方法1.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第一学期计划及教案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第一学期计划及教案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第一学期计划及教案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进度(四)教学措施科教版五年级一期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我们共同进步(一)我的伙伴个个棒(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二)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他人优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

(三)难点:学习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

(四)教学方法:谈论法、合作学习(五)课前准备:击鼓传花道具、学生优点是调查示范表(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想一想,议一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吗?2、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课文中海燕和英子的故事,烁烁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英子发现了海燕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等优点,明白了: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3、小结,引出主题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二、化主题,指导行为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游戏方法:(1)选一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安先后顺序传花,鼓声婷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到讲台,再请被赞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老师击鼓,鼓声停花未传出的同学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照顾平时优点不明显的学生)2、互相交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的是和伙伴朝夕相处,有的是短期相处,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你会主动而真诚地赞美对方吗?三、总结全文,进行延伸1、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共同进步。

2、建议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登记表,随时记录伙伴的长处和优点,并选择不同的赞扬方式告诉对方,注意赞扬后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

上学期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上学期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学期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品德教育:1)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2)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和礼貌待人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

2.社会教育:1)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剧、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模仿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品德教育:1)道德教育: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礼仪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学习社交礼仪和礼貌待人的技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践。

3)公民教育: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2.社会教育:1)社会生活: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并组织学生撰写社会报道和发表观点。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卫生院、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定期考试:通过定期的笔试和口试,检测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

2.实践评估: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家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的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彩纸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学校或家乡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故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它们对你成长有哪些影响?请介绍一种你喜欢的传统节日或民间艺术,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实践体验。

2023年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篇)

2023年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篇)

2023年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安排篇1一、学生状况简析。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终归年龄小,自控实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

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好,诱导学生主动主动探求学问的欲望。

全年级共有147名学生,分为2个教学班级。

全部来自农村或者是场镇。

学生学习爱好不很高,基础学问不扎实。

学生对品德的学问知道了解得比较少。

因此对本校五年级年级学生进行品德教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1、知道一些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并赞美他们。

2、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议。

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听从集体,少数听从多数。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和父母、老师的教化和培育。

能孝敬父母、敬重老师。

4、懂得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是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要从小勤奋学习,酷爱科学。

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5、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爱护的,小学生要学法遵守法律。

6、懂得社会财宝、华蜜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建,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7、乐意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育正值的爱好爱好。

8、知道要敬重他人,敬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同学间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9、懂得为人要诚恳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10、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仔细负责地去完成。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化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意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主动的情感体验参加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驾驭、深化道德相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石亭中心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班学生共33人,这是个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

2024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的情感态度;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知,了解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

教学内容:一、《我的好习惯》本单元主要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行为举止展开。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好习惯以及好习惯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1. 好习惯的形成及作用;2. 学习如何形成好习惯;3. 学习如何践行好习惯。

二、《尊重他人》本单元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展开。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的具体方式。

1. 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价值;2.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言行;3. 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环保行动》本单元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展开。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如何通过行动来保护环境。

1. 环保的意义和价值;2. 学习如何进行环保行动;3. 学习如何传播环保知识。

四、《社会运作》本单元主要围绕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和人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展开。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规律。

1. 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2. 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作用;3. 学习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视频观看: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和分析现实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运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评价方式:1. 日常观察: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社会认知水平。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材分析: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我们的民主生活”和“我爱祖国山和水”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对祖国山河了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五、教学措施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积极转变观念(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全册教课设计(含全册教课反省)《道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广博》单元备课本单元的总目标:1、在指引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认识他人的优点,学会赏识他人,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共同进步的目标。

2、鼓舞学生凡事能替他人着想,能谅解他人的难处。

3、让学生学会辨明是非,分清美丑,自尊自爱,有惭愧感,从而反省和规自己的言行,爱惜自己的名誉,做一个自尊并且尊敬他人的人。

本单元所表现的课程标准的容与要求:1、知道人各有千秋,要扬长避短,学会赏识和尊敬他人,对人宽容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惭愧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活动建议1、在教课中注意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生活经验相联系,同时注意指引经过观察和案例解析,学习反省自己的言行。

2、可以经过改编、续编故事、谈论等形式展开活动。

3、选择情形表演、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课。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我们共同进步》2-3 课时《将心比心心更宽》2-3 课时《尊敬是最好的礼物》2-3 课时《快乐其实很简单》3-4 课时.第一课《我们共同进步》第一课时我的伙伴个个棒9.6总1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千秋,并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指引学生赏识他人优点的同时,培育团结友善的感情。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寻他人的优点,学习真挚地赏识、赞叹他人。

活动过程一、激趣引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获过奖呀?谁愿意把你的奖状拿上来展现一下?(学生登台展现。

)看到这些奖状,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对,我们应当为这些同学喝彩、叫好。

那我们其余的同学呢?他们的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生思虑,并回答)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各有千秋,我们的伙伴个个棒。

二、走进“故事屋”1、读读海燕和英子的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的感觉。

2、全班谈论:谈谈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3、你从这个故事中,理解了什么?小结: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专心去领会,其实,美无处不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一班的孩子聪明活泼,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

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6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

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

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在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多学科背景的人文学习领域,进行体验和探究性学习。

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

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
3、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的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获得走向他人心灵的通道,经验他人的经验,体验他人的体验,提高移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并要体现新课改理念,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

5、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6、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7、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学检测与评价
1、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尝试和研究。

力求使评价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适合学生。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3、根据“课后练习与评价”册,信息收集、社会实践、期末考查、学生课堂常规,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