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稿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说课稿“乘除法的关系”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的“乘除法的关系”。
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在已学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
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学生能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的变换,理清楚数量间存在的关系,并进行正确计算;2 在与同学讨论、探索乘除法关系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倾听意见并能归纳意见;3 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简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除法关系的运用、0和1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乘除法关系的运用以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情境实例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想、说、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出示以下计算题:12×5=16×3=60÷12= 48÷3=60÷5= 48÷16=让学生计算这些题,并注意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回忆起有关乘除法的一些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算式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学生回答完自己的发现后,教师进行一定的归纳,引出今天的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明确学习内容,向教学目标前进。
(二)探索新知1.发现问题出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图,(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列出算式并说明问题求的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二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除的分配律说课稿 西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章的《乘法分配律》。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 + 2)×4 3×4 + 2×4②2×(11 +9) 11×2 + 9×2③20×5 + 4×5(20 + 4)×5让学生通过复习、计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铺垫。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稿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稿2.6 简便计算(二)说课设计:《运算律》说课稿(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类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自主建构新知识。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重点、难点重点: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5)教法、学法教法: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理念。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学案
第一课时《乘除法的关系》学案【学习目标】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学习重点难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新知探索】【自我检测】二、计算并验算。
35 ×28 = 864 ÷32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84 ÷()= 34 ()÷18 = 45 [()×32]÷10 = 1121620÷[()×12 ] = 27第二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1》学案【学习目标】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探索和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新知探索】【自我检测】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9×40×25 (25×115)×4 8×9×125 125×50×8×4 125×(8×40) 5×4×25×2 25×7×4×3 16×25×125 32×125 125×88 38×5×4 125×725×(19×2) 4×(25×9) 32×25 25×48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2》学案【学习目标】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它使计算变得简单。
【学习重点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运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复习引入】【新知探索】【自我检测】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0+8)×25 125×(8+80)85×(100-2)15×(40-8)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56×101 125×81 25×41 85×9845×199+45 201×38-38 48×23+48×26+51×48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学案【学习目标】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西师大版数学四下《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word教案
2019西师大版数学四下《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word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8页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内容。
【教学目标】1——表格法。
2与问题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验对本单元知识的有序整理,巩固掌握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弥补我们学习中的一些不足。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出示为学生设计好的表格。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整理方法——表格法。
请同学们看这张表格里有4栏,内容分别是……提出要求:(1)认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
(2)填完以后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内容,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
流程:A并填表。
BC全班交流时:教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整理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在展示台上出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教师:你认为他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是否全面呢?有什么修改意见吗?注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要求写出关系式;乘法运算律,最好能用字母式子来表达。
教师:通过回忆本单元知识,同学们还总结了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你们的疑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吧!三、答疑解难教师:把你在本单元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告诉大伙,我们互帮互学,好吗?四、知识巩固第38页第1~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评议时指出每个问题是复习了什么知识。
重点复习第3题,如何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五、独立练习练习八第1~4题。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做了两件事,第一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第二重点复习了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附送:2019西师大版数学四下《生活中的小数》word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乘除法的
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XXX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27页。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乘法运算律,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同时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乘法运算律,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一、整理构建知识知识网络
1、回顾乘法运算律,让学生独立完成整理纸。
2、小组内先互相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板书,
其他组补充。
3、教材第24页第3、4题告诉了我们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学生自由回答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小结:学生分享收获和疑问,认为本单元的重点是运
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二、巩固练,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判断题:13×(4+8)=13×4+13×8()
学生需要判断这个等式是否成立,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制定乡村旅游计划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理解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具体情境中,探求乘法运算中的简单规律。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
课时安排:19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探索规律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乘除法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67页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来验证除法的结果,以及用除法来验证乘法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难点是能够运用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计算器,大家需要准备好纸和笔来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那么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大家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答案。
然后,我会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我会告诉大家,乘法是重复加法,除法是重复减法。
例如,3×4等于12,可以理解为3个4相加,也就是4加4加4;而12÷4等于3,可以理解为12减去4再减去4,剩下3。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公式和实例来说明。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第67页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和应用题。
答案我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可以对照着答案来检查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或者困难,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
大家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来加深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我会通过实例和计算来向大家展示乘法是重复加法,除法是重复减法的概念。
这一点是大家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
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公式和实例来说明。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学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学案项目2. 看算式,找关系。
分析与解答:题中4个是单数,12棵是数量,48个是总数,根据单数、数量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写出3个算式。
求总数,列式计算为( )(个);求数量,列式计算为( )(棵);求单数,列式计算为( )(个)。
3.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 )运算,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参考答案1. 48 4 122. 12×4=4848÷4=1248÷12=43. 逆除以4. ÷×除数余数5. 20 9 150 810 606. 4 27 5220 231 534 8 19 30项目温馨参考答案1. 7 12 30……21 02. 3 19……1 1……3 5 2 3……4 160 03 (13)3. 整除4. 整除5. 能整除的算式:24÷218÷336÷9120÷436÷6180÷10÷890÷56. (600-15×8)÷20=24(时)项目25×5×4=25×(5×4)=2. 例: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分析与解答:(1)先求8幢楼的总层数,再求总户数。
(2)先求每幢楼的总户数,再求8幢楼的总户数。
列式解答:( ) 列式解答:( )发现规律:两个算式计算顺序改变,但计算结果没变。
参考答案1. 80 80 500 5002. (1)6×(24×8)=1152(户)(2)6×24×8=1152(户)3.b×a4.a×(b×c)5. 28 25 4 40 25 8 146. 1140 26000 3000项目2. 一共需要多少元?分析与解答:(1)方法一先求出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共需多少元,再求总票价。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18页中的例题1、2、3以及“课堂活动”中的1、2题和练习四第一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一、教学例题一出示挂图(或小黑板),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抽生汇报、订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
问:象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任意写几个吗?小结:问: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你们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如果算是中的两个数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和他人发言,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教学例题二口述信息和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在课作本上,后可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重点选择两种解法,让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再观察这个等式两边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结合律。
完成“算一算、比一比”,感知这一特点。
引导:是否具有这种特点的两个算式都一定相等呢?请任意举例验证。
抽象概括出语言表达式。
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需要添加括号。
教学例题三出示例题三,先让声观察这3个因数的特点,判断能否进行简便计算。
让生想想可以应用什么运算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再让生独立解决在课作本上,并抽两名生板演。
生独立解决,小组交流。
自主思考后也可在小组中交流。
独立思考后可在小组中商量、归纳、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独立思考解决。
在小组中交流比较两种算式的异同和观察特点并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发现、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实质。
先观察,在思考,最后试做。
(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先商量、讨论。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有些什么收获?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中第一题,让生先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作本上。
西师版19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第一课时乘除法的关系(一)【教学内容】课本第9-11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三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玩一玩。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12×5×4=240 12×4=48 48÷4=12 48÷12=4……(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
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
通过这3个信息列出了3道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
212×4=48 48÷4=12 48÷12=4(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
(2)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说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再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做好记录)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商品总价或者分配物品的情况?”举例说明:假设你去超市购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那么你总共花费了多少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除法关系的奥秘。
(3)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数学论坛等,寻找与乘除法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4)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乘除法运算。
(5)鼓励学生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难题》等,了解乘除法知识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6)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展览或博物馆,如数学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乘除法知识的魅力。
5.数学思维:通过学习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乘除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a*b=c,则c/b=a,c/a=b。
(2)运算律:乘除法运算律是数学中的重要规律,学生需要掌握乘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例如:交换律:a*b=b*a,a/b=b/a;结合律:(a*b)*c=a*(b*c),(a/b)/c=a/(b*c);分配律:a*(b+c)=a*b+a*c,a/(b+c)=a/b+a/c。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了初步的理解。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运算律,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教学课件
01
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15×17×4
01
02
=15×4×17
=60×17 =100230
02
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0213×8×125 02 =23×(8×125) =23×1000 =2300300
03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5×32×125
=0(1 25×4)×(028×125) =100×1000
0不能做除数!!
议一议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 之间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学以致用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两人说算式。
乘法:12 ×10=120 除法: 120÷10=12 120 ÷12=10
除法:184 ÷4=46 乘法:46 ×4=184 4 ×46=184
28×7×5 36×25×7
17×5×36 99×28
第 二 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1.看算式,找关系。
比较下面的算式,你发现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4×12=48(个) 48÷12=4(个) 48÷4=12(棵)
4×12=48(个) 48 ÷12=4(个)48 ÷4=12(棵)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 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
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计算下列各题: (1)0÷4= 0÷5= 0÷134= (2)0÷0= 6÷0=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教学复习课件(第2课时)
(40+20)×14 =60×14 = 840(元)
40×14+20×14 = 560+280 =840(元)
(40+20)×14=40×14+20×14
类比乘法结合律,你能说一说这个算 式的规律吗?
(40+20)×14 =40×14 + 20×14
两如个果数用的a,和b与,一c个表数示相3个乘数,可,以乘先法把分两配
63×25+25×37 =(63+37) ×25 =100×25 =2500
67×99 =67×100- 1× = 6700- 1 =6699
67×99 =67×(100- 1) = 6700-67 =6633
随堂练习
1.在 里填适当的数。
(25+ 7)×40= ×2450+7×
40
8×(15+125) = 8× 15+ × 8 125
被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等于商 乘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返回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
除数
商
48 ÷ 4 = 12
48 ÷ 12 = 4
除数等于被除 数除以商。
返回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数 × 因数 = 积
25 ×
= 100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4.李阿姨批发3箱牛奶雪糕,如果按零售价 全卖完,可以赚多少元呢?
30×3×3-60×3 =270-180 =90
课堂小结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探索规律)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7.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是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例如,a(b + c) = ab + ac。
8. 除法分配律的应用是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除,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的倒数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例如,a ÷ (b + c) = a ÷ b + a ÷ c。
8. 请解释除法分配律的应用,并给出一个例子。
9. 请解释乘法的结合律,并给出一个例子。
10. 请解释除法的结合律,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
1. 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a(b + c) = ab + ac,它表示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2.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的例子:计算 12(x + y) 的值,可以先计算 12x 和 12y,然后将结果相加,即 12x + 12y = 144x + 144y。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律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律的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律的应用。
《乘法运算律》 说课稿
《乘法运算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法运算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乘法运算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运算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律不仅有助于学生简化乘法运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后续学习小数、分数的运算以及代数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从而发现乘法运算律的规律。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运算律的思想,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然而,乘法运算律的形式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感知和理解,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能够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究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体会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
永嘉县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除的分配律说课稿西师大版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章的《乘法分配律》。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 + 2)×4 3×4 + 2×4②2×(11 +9) 11×2 + 9×2③20×5 + 4×5(20 + 4)×5让学生通过复习、计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铺垫。
安康市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除的分配律说课稿西师大版5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章的《乘法分配律》。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 + 2)×4 3×4 + 2×4②2×(11 +9) 11×2 + 9×2③20×5 + 4×5(20 + 4)×5让学生通过复习、计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铺垫。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使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关系2. 乘法运算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乘法运算律。
2.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新知(1)乘除法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如:\( 6 \times 3 = 18 \),\( 18 \div 6 = 3 \),\( 18 \div 3 = 6 \)。
(2)乘法运算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乘法运算律,如:\( a \times b = b \times a \),\( 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 \)。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乘除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乘除法的关系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乘法运算律\( a \times b = b \times a \)\( 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说课稿2.6 简便计算(二)说课设计:《运算律》说课稿(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类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自主建构新知识。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重点、难点重点: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5)教法、学法教法: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6)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1)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3)谈话:如果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 × 5 + 45 × 5 和(32 + 45 )×5。
(4)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
先组织学生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两个等式,并比较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 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引导: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中写有算式的纸条,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哪些不能?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你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学生举例并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符合乘法分配律和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五组算式,引导学生在小组辨析与争论中,进一步形成清晰的表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既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3. 揭示规律。
(1)提问: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2)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小结:a加b的和乘c,与a乘c的积加b乘c的积的和是相等的。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板书:(a + b)× c = a × c + b ×c]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4.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
这就是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1.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①(32+25)×4 = □×4+□×4②(64+12)×3 = □×□+□×□③25×(4+9)= □×□+□×□④75×64 = □×□+□×□【设计意图:前面三题,学生很快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地填数。
由于第④题是开放的,有的把75写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将64拆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数。
】2.选择。
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25×(4×8)相等的算式是()。
①25×4+25×8;②25×4×25×8;③25×4×8【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四)回顾再现,升华新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畅谈学习收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将所学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和巩固。
】四、提纲挈领——说板书运算律---乘法分配律(65 + 45)× 5 = 65 ×5+45×5(32 + 45 )×5=32 × 5 + 45 ×5(a + b)× c = a ×c + b ×c【设计意图:良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缩影。
本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展示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教学脉络,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
】2.10 整理与复习(一)说课设计:《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兴文县古宋二校:丁富强(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4页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次课是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小结,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2)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达到复习提高的目的。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字母表示公式,能够在看到一个算式找到它与运算定律的联系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及理解力,同时提高学生解答简便运算题的能力。
为学生以后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能将公式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重点、难点重点:复习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确定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法、学法教法: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诱导学生思考、比较、归纳,鼓励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我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6)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前让学生出口算题,让全班同学做。
(教师出题):4×25,8×125,8×25,4+25。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利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题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本课的复习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索,整理归纳让学生先回顾、梳理、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讨论交流本单元自已学到了那些知识。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
(出示为每组设计好的表格)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内容。
(老师提示:不要求全面,不是把全部内容都要写一来,整理出一个内容也可以,但要举出例子,我们全班同学的结论汇聚到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教师巡视。
并进行引导。
小组1:总结出: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师:谁还有补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并补充: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让学生完成教材24页第1、2题。
问:谁能说说你的答案?并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强调:找准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乘除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让学生边总结边练习。
小组2:乘法的交换律(a×b =b×a,或者a×b×c =a×c×b)并让学生把自己举的例子展示给大家看看?师:谁还有补充?让学生再次交流。
小组3:乘法的结合律:(a×b)×c =a×(b×c)也让学生把自己举的例子展示给大家看看?师:谁还有补充?(可让学生用文字再描述一次)小组4:乘法的分配律:(a +b)×c=a×c +b×ca×c +b×c =(a +b)×c还可以推广到:(a -b)×c =a×c - b×c;a×c -b×c =(a -b)×c让学生把自己举的例子展示给大家看看?老师引导并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自己在做题时应该怎样做:教师提示,让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