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版

合集下载

最新 【历史】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精品

最新 【历史】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精品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2018、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②具有明血缘的作用③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④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3.《世载堂杂忆》载:“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

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国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

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

”这说明太平天国A.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C.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4.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

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新文化运动后D.新中国成立后5.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充分,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在阶级社会无产阶级的斗争推动历史发展③先进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革命成功的关键④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6.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2018届山东省烟台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山东省烟台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A.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B.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C.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D.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结束”“维新运动早产”说明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此战争刺激清政府开始了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C项正确。

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改变落后军事观念的是洋务运动,A、D项错误;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是早期维新派,B项错误。

2.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B.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农民的游击战争仍然要和城市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说明仍然是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A中的主导不符合题意,排除;B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材料主导思想仍然是城市中心论,故D错误。

3.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 七月流血事件B. 二月革命C. 十月革命D. 五月流血周【答案】B4.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

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

【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东省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东省寿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

”这反映了A. 宗法制度崩溃B.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 官僚政治确立D. 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答案】B【解析】分封制下官员属于世袭,“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减少世袭官员”显然是对分封制下世袭制度的冲击,故B正确;宗法制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是崩溃,故A错误;官僚政治确立和君主专制制度形成是秦朝以后,故C和D错误。

2. 《管子·八观》中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这一主张意在强调A. 以民为本B. 厉行节俭C. 轻徭薄賦D. 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说明崇尚节俭,反对浪费,故B正确;民本思想、轻徭薄赋和重农抑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C 和D排除。

3. 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

这反映了秦朝A. 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 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 注重规范伦理秩序D. 始终坚持外儒内法【答案】C【解析】儒家强调伦理规范秩序,“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故C正确;秦朝是法家思想占据主导,故A和B错误;D是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特点。

4. 魏晋玄学在自然与名教(纲常礼教)的关系上,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2017.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社会思潮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B.先秦王权专制的倾向在不断加强C.神权政治式微,世俗政治不断加强 D.先秦重礼轻法中央集权逐步形成2.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

由此可知,董仲舒A.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 B.告诫统治者必须实施仁政C.宣扬了“君权神授”观念 D.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3.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手工商业者“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

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

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

或时贳民,不弃作业”。

材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单一B.城乡一体以农村经济为主导C.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经营D.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商业体系4.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

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

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

该历史现象A.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B.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C.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D.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5.殿试在唐代已有先例,但没有成为定制。

宋太祖开宝六年于讲武殿对新及第进士进行复试,“自兹殿试遂为常式”。

宋初殿试成为定制A.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B.实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有效防止了科场的徇私舞弊6.元朝行省内部实行郡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

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最新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三历史[原创]-人教版 精品

最新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三历史[原创]-人教版 精品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三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据此回答第1~2题:1.今天的北京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诸侯国的都城开始于: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2.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秦半两钱上的字体应该是:A.小篆B.隶书C.楷书D.宋体3.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人民渴望着国家的统一。

下列作品反映了人民这种向往的作品是:A.《木兰辞》B.《桃花园诗》C.《采桑度》D.《示儿》4.一个古代帝王谕旨中写道:“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企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

”以下与此相关的碑是:A B C D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

我国古代的交通对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此回答第5~6题:5.关于丝绸之路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西传B.中国与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C.佛教也传入中国D.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6.下列能说明我国古代造船业在世界上处于突出地位的有:①夏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②汉朝“水上丝绸之路”的开辟③唐朝制造的“海上霸王”④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7.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各项与南京有关的是①明朝第一个皇帝建都②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③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建立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颁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是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19世纪末获得了初步发展,其原因有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民族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最能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产主义世界体系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要求11.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突出贡献是A.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2.下列各图红军长征途中,冲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包围圈的是A图(遵义会议旧址)B图(红军渡金沙江时的皎平渡口)C图(泸定铁索桥)D图(红军走过的水草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2018年高考试卷——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2018年高考试卷——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解读版9.<2018•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b5E2RGbCAP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读: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所以C符合题意。

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

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

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

故选C。

p1EanqFDPw10.<2018•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解读: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

DXDiTa9E3d11.<2018•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RTCrpUDGiT表2A.2B.31C.73D.1935PCzVD7HxA答案:D解读:从时间<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193,故选D。

jLBHrnAILg12.<2018•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2018-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联考)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

所谓“投卷”,就是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

由此可见,唐代的投卷制度A.使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B.使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导致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D.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的繁荣4.(2018内蒙古中学期末考试)如下表主要反映出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5.(2018福建省南平市)明代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为“三法司”,如果在办案的过程中,刑部或大理寺错误严重,都察院有权对其进行弹劾,都御史还有提督各道、考察百官、朝会纠仪的权力。

明代都察院A.削弱相权并监督百官B.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c.具有三权制衡的特点D.保障了国家机器运转6.(原创题)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

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

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D.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7.(2018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

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

这反映了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c.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8.(2019江西省抚州市七校联考)根据1975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第22条规则,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议员投票赞成,即可实施中止辩论规则,任何人的发言均不得超过一小时。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这反映了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2.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两宋之际,故A项错误;由表格来看,产茶州数量增加,而贡茶州比例大幅度减少,说明茶叶不再是贵族专用的奢侈品,而且越来越平民化,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关区域分工,故C项错误。

3. 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

唐文宗曾说。

“去河北贼(指播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唐代朋党之争A. 导致了唐末藩镇割据B. 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C. 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D. 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成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得出出身科举的牛党战胜出身士族的李党,科举制的作用日益凸显,客观上有利于出身庶族的学子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层,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朝牛李党争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其与近代政党政治的关系,故B项错误;牛李党争发生在中央朝廷,是出身不同的官僚集团的党派斗争,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AC项错误。

4.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这反映了A. 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B. 国家经济政策发生改变C. 全球化已经影响中国D. 重农抑商观念依然强大【答案】C5. 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学年秋季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考试时间:2018.1.30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2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2.有人认为,“篆”书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属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社会发展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3.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他们主张( )A.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B.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C.否定宗法世袭制度D.导致涌现了大量人才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

这说明()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6.《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2018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纸(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天子千里,公侯百里,男五十里”,“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

这反映了当时A. 政治等级建立在土地占有的基础上B. 重农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C. 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了贵族间的矛盾D. 关注民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信息看,政治等级不同,所占有的土地多少不同,土地多少与政治等级密切相关,说明政治等级是建立在土地占有的基础上。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贵族间存在矛盾,排除C项;D项“关注民生”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应不出来,不能选择。

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A. 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B.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 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D. 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商周时期中央政府并不能向农民直接征税,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以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才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故答案为B项。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I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2、图1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3、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图中①处应填写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4、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

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6、推动下表中国际会议召开和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B.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取得成功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松动D.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7、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8、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等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相关内容。

据此,结合所学可知,比较、分析选项,可知:“有权就有一切”,即指皇权制;“蒙昧主义”,即指儒家思想(儒家封建伦理纲常),D项正确;道家思想不符合天命观,故A和B错误;三公不是专制制度,C错误。

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皇权制度2. 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A. 天子B. 卿C. 士大夫D. 诸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诸侯由诸侯的嫡长子来继承,故D项正确;A项是由周王的嫡长子继承,故排除;卿大夫是诸侯的庶子,士是卿大夫的庶子,故BC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度。

首先明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然后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出答案。

3.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 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B.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C.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 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道之大原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戒,C项能完整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图,故C项正确;董仲舒没有否定王位世袭,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吸收的是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D错误。

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真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真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考古发掘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秦帝国的刑法不下20种,“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

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朝末年,帝国政府在七十万刑徒中遴选数十万人为基本构成,再加上官府奴隶的子弟,组建了一支精锐大军,这数十万刑徒军的战力非凡,以至于被项羽集团视为纯正的秦军。

材料反映了()A . 秦帝国法律残酷、暴虐,加剧了阶级矛盾B . 秦帝国法律细密,既管得宽又管得严C . 秦帝国是犯罪成本极高而立功效益极大的社会D . 秦法使秦国持续奋发并稳定强大2. 茶叶生产在唐代获得迅速发展。

翻检《全唐诗》可知道,唐诗所涉茶产地6道、27州,其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浮梁位于今江西东北)对以上材料的推测可以得知()①唐代茶产地集中于南方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相对安定②唐代茶叶的兴起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③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商品化④唐茶叶经济的兴起促进了唐代运输业的发展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3. “富民”阶层,是中唐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他们是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

在拥有经济力量之后,富民努力通过读书应举,谋取政治权力,出现了“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

由此可知()A . 儒家思想的影响束缚了富民阶层的发展B . 新经济因素产生推动了富民阶层的崛起C . 科举选官制推动了富民阶层的发展D . 富民阶层的发展推动传统抑商政策改变4. 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据材料可知()A . 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 . 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C . 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 . 学者主张从根本推翻宗法专制制度5. 1905年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中国史书之叙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

最新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套

最新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套

最新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套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

这反映了A. 华夏正统的意识B. 家国同构的理念C. 王权独尊的观念D. 国家统一的趋势【答案】A【解析】材料“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华夏正统的意识,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家国同构的理念,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王权独尊的观念,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诸侯数目减少归于统一的信息,排除D。

2. 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

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A. 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 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C. 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中“约法三章”是要争取民心,而“律九章”是要巩固统治,这反映了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故选B;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并非法家治国,排除AC;由“律九章”来看,并非无为而治,排除D。

3. 唐代财赋之事,开元之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之后,权移他官。

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1.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B. 铁农具已在农业产生中占主导地位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D.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2. 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说明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3. 右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拓片,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

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4.《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

”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

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 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5.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6.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

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

这说明宋代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7.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8.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

山东卷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卷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M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5E2RGbCAP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9.B 【解读】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

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p1EanqFDPw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0.C 【解读】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

故本题答案为C。

DXDiTa9E3d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1.A 【解读】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B,因为义和团运动不排斥清政府;“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的思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C,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破坏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排除C、D,而B不符合题意,故A项为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山东省寿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官僚政治确立D.君主专制制度形成2.《管子·八观》中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这一主张意在强调A.以民为本B.厉行节俭C.轻徭薄賦D.重农抑商3.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

这反映了秦朝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注重规范伦理秩序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4.魏晋玄学在自然与名教(纲常礼教) 的关系上,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这反映了玄学A.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尊崇个性自由反对等级秩序C.为理学兴起奠定理论基础D.是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5.韩愈《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作者旨在A.倡导工商皆本B.维护等级秩序C.主张民本主义D.抨击君主专制6.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

这次考试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B.影响了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走向C.体现了北宋重文的基本国策D.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现实7.朱元璋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这主要说明朱元璋A.强化专制皇权B.实行轻罪重刑C.注重整顿吏治D.强调以法治国8.明代官方的茶马互市很兴盛,梭布、绸缎等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内容,绝大部分来自江南,而西北地区的各类毛皮、药材等产品大量输入江南。

这说明明代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D.专业化市镇的兴起9.1892年,薛福成在他的日记里,比较了近代中西工业发展差距甚远的原因,提出“如有能制造新奇便用之物,给予凭单,优予赏赐,独准利息若千年,不准他人仿制”的见解。

这一见解旨在说明A.中西方工业发展差距明显B.利用专利保护促进工业发展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D.通过政府奖励推动技术进步10.张謇在大生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上说:“謇愚不自量,念普鲁士之报法,毕士马克(俾斯麦) 归功于教育,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籍。

”这表明张謇主张A.重视发展实业B.优先兴办教育C.学习西方制度D.抵制外资侵略11.《新青年》在创刊号《社告》第一条即明言:“国势凌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

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

”这说明《新青年》A.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B.旨在宣传西方近代民主思想C.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修身治学D.重视思想启蒙谋求救亡图存12.1932 年1月9 日,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决议:“过去正确的不占取大城市的策略,现在是不同了。

要利用目前顺利的政治与军事的条件,占取一二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这一决议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形势B.要求战略转移以反对日本侵华C.指出了农村革命道路不足D.反映了革命道路探索的曲折性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广泛以两党平等的“国共合作”“民族统一战线”相号召,并大力进行宣传。

国民党对此不能容忍,一些强硬分子公开声称:“今天国民党以外的一切党深,都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

这表明A.国共合作缺乏政治基础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C.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政D.国共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14.《共同纲领》第31条规定,“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第34条规定,“应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

据此可知《共同纲领》A.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C.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D.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15.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论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十大关系。

这A.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B.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D.有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经齐建设16.下图为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出国访问专机飞行航线示意图。

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已经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C.粉碎了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D.开始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17.“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

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A.是少数人的民主B.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C.缺乏自由平等精神D.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18.伊拉斯谟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欧洲的社会改革应以希腊、罗马为榜样。

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进步主要障碍是愚昧,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启蒙”。

这实质上反映了他A.推崇古典主义B.倡导人文主义C.反对教会统治D.崇尚理性主义19.盂德斯鸠指出:“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强迫任何人不去做法律允许他做的事。

”据此可知,他强调A.人民主权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D.法律至上20.蒸汽动力在古埃及已得到应用,但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这说明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是A.技术的传承B.经验的积累C.社会的需求D.科学的发展21.19世纪末美国由于铁路重复铺设过多,互相竞争导致运价下跌等因素,全国1/4 以上的铁路宣告破产,纽约金融界乘机大肆兼并,到20世纪初,4个大集团掌握了全国铁路总收入的85%。

这反映了A.技术改造推动旧工业部门的发展B.自由放任不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C.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产生D.国家调节经济避免了生产盲目性22.1921年,列宁认为“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必然产生出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1923年,列宁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这表明A.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完成B.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C.新经济政策内容不断调整完善D.合作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3.1954年,日本《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70年代,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厚生省、大藏省、劳动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和辅导就业。

材料体现了日本A.为摆脱滞胀状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B.因为财政困境将养老问题推向社会C.成立专门机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D.逐渐改革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政策24. 1969年11月,尼克松提出“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国内安全问题”。

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人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

这表明A.日本的崛起影响美国亚洲战略B.美国逐渐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C.尼克松主张实行对外战略收缩D.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25.1984年,美国青年约翰逊在一次抗议中焚烧了美国国旗,被达拉斯地方法院据德州州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德州法院判决约翰逊言行受宪法保护,且德州州法违究,随后受到最高法院支持;但国会指出约翰逊言行违反《国旗保护法》;最后,最高法院指出《国旗保护法》无效。

这一诉讼案A.反映了州权主义占据上风B.体现国会可借助立法干预司法C.推动美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D.表明最高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这两套网络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效的管理。

到了唐代,虽然颇多内乱外患,但基本上,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效率。

宋代的制度,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宋代中央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各个地方人治为政,但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

明、清两代,中央权力强大,而在意识形态固定以后,文官体系已不再能作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二从理论上说,国王对贵族有管辖权,因为国王是土地分封终极的来源;可是由于每一个封建主只效忠给他土地的人,也就是他的直接封主,所以他可以不听国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话;他可以拿起武器和国王打仗,或者和其他任何人打仗。

因此西欧的中世纪乱成一团,封建主之间不断打仗——虽说按现在的标准看那些只是武斗,而不是战争。

然而,正因为如此,西欧的封建社会其实是一个“分”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合”的社会,它没有集中的权力,社会极其混乱。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8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的社会形势,并分析其原因。

(5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下,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蒸汽机应运而生。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