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②碱: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均难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可溶;
氯化物:仅氯化银难溶,其它均可溶;
碳酸盐、亚硫酸盐、硫化物:仅它们的钾、钠、铵盐可溶。
④磷酸二氢盐几乎都可溶,磷酸氢盐和磷酸的正盐则仅有钾、钠、铵可溶。
⑤碳酸盐的溶解性规律:正盐若易溶,则其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于正盐(如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正盐若难溶,则其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大于正盐(如碳酸氢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
2、气体的溶解性: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②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O2(微溶)、CO2(1:1)、Cl2(1:2)、
H2S(1:2.6)、SO2(1:40)
③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C2H2
④氯气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因此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收集氯气,也可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和族的特点元素的性质规律2、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3、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函数4、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5、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理论6、无机化合物酸碱盐配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7、主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8、过渡金属元素铬、锰、铁、铜等元素的性质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11 化学元素周期表111 周期的特点周期表中的周期是指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横行。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12 族的特点族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纵列。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价电子排布有关。
113 元素的性质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性质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一般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电离能反映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呈周期性递增;电子亲和能表示原子获得电子的倾向,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电负性用于衡量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同样具有周期性。
12 化学键12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
离子键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122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2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13 化学热力学1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为△U = Q + W,其中△U 为内能的变化,Q 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为做功。
132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而质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质量数决定了元素的同位素。
3. 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在原子内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电子遵循能级分布,并且填充规律是按照“2-8-18-32”规则进行填充。
二、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而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周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的排布规律来解释。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原子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化合物。
2.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3. 极性与非极性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种。
极性化学键是由于原子电负性差距所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非极性化学键则是由于原子电负性相等而产生的电荷分布均匀的现象。
四、晶体结构1. 晶体结构的定义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排列规律和空间结构。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晶体中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2. 晶体结构的分类晶体结构主要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共价分子晶体是由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而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
五、酸碱性质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碱的定义主要有布朗斯特德理论和劳里亚-布隆斯特德理论。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反应等方面的科学。
在化学的多个分支中,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对常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和无机物质的性质等。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知识的基础,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使得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得以展现。
根据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获得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的变化、电离能的变化以及元素化合价的规律等。
二、化学键在无机化学中,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重要概念。
根据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和共享,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电荷吸引力连接正负离子的键,共价键是共享电子对的键,而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电子云的重叠形成的。
三、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通常可以观察到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指示剂可以用于判断酸碱中和的程度,常见的指示剂包括酚酞、甲基橙和溴酚蓝等。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称红ox反,是无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指物质中发生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电子的失去被称为氧化,而电子的获得则被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获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也是许多能量转化过程的基础,如电池和燃烧等。
五、无机物质的性质无机物质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熔点、沸点和硬度等,而化学性质则涉及其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的能力。
无机物质的酸碱性质、溶解性和晶体结构都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质。
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各种现象和反应。
同时,无机化学还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和应用。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能层(主量子数 n)从内到外分别为 K、L、M、N 等,每个能层又分为不同的能级(亚层),如 s、p、d、f 等。
原子轨道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s 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哑铃形。
电子填充轨道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化合价、电负性、第一电离能等。
三、化学键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通常在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的参数包括键长、键能和键角,它们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稳定性。
四、分子结构分子的空间结构可以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和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
VSEPR 理论认为,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和稳定性,会发生轨道杂化。
常见的杂化类型有 sp、sp²、sp³等。
分子间存在着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一般较弱。
氢键比范德华力强,会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性质。
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2.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电子- 原子序数、同位素- 电子排布规律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还原-氧化反应5.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周期与族的划分- 元素周期律2. 主族元素-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硼族元素- 碳族元素- 氮族元素- 氧族元素- 卤素- 稀有气体3. 过渡金属- d区元素的特性- 金属的活性与金属活动性序列- 配合物4. 非金属元素- 氢、氧、氮的特性- 非金属的氧化物、酸、碱5.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 - 酸碱盐、基本盐、酸性盐- 矿物与矿石三、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2.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3. 酸碱平衡- 酸碱指示剂- pH值- 缓冲溶液4.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Ksp)- 沉淀的形成与溶解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四、热化学与电化学1. 热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与焓变2. 电化学基础-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电池- 伏打电堆与电化学系列3. 电化学平衡- 标准电极电势- Nernst方程五、无机化学实验1. 常见无机化学实验操作 - 溶液的配制- 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2. 安全与环保-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废料的处理六、无机化学的应用1. 材料科学- 金属与合金- 陶瓷与玻璃2. 环境科学- 水处理- 空气污染控制3. 生物无机化学- 酶的金属辅因子- 微量元素与健康本总结涵盖了高中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无机化学公式总结
无机化学公式总结1. 离子式无机化学研究中,离子式是一种简洁而重要的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的方法。
离子式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它们通过电荷的吸引作用结合在一起。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离子及其化学式:•氢离子:H⁺•氧离子:O²⁻•水合离子:[M(H₂O)n]^m⁺(M为金属离子,n为水和离子结合的个数,m为电荷)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及反应方程式如下:•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醋酸:CH₃CO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铵:NH₄OH酸碱反应的一般化学方程式如下:酸 + 碱→ 盐 + 水例如:HCl + NaOH → NaCl + H₂O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中重要且常见的反应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化学式:•氧化反应:2Na + Cl₂ → 2NaCl•还原反应:PbO₂ + 4H⁺ + SO₃²⁻ → Pb²⁺ + H₂O + SO₄²⁻4.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配体形成配位键而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位化合物及其化学式:•菌胺:[Cu(NH₃)₄]²⁺铁氰化物:[Fe(CN)₆]⁴⁻硝酸铜:[Cu(NO₃)₄]²⁻配位化合物的常见表示法是使用配位数表示。
5. 晶体结构无机化合物中的晶体结构对于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行为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晶体结构:•立方晶系:–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矩阵晶系:–简单六方晶格–单斜晶格6. 氢键氢键是无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相互作用力。
氢键是通过氢原子与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氢键:•水中氢键:H₂O···H₂O•醇中氢键:R-O-H···H-O-R•酮中氢键:R₂C=O···H₂C=O-R₂7. 晶体生长晶体生长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编号。
而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基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的,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
2.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或转移,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内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
这些化学键形成了物质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类型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3. 反应平衡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常包括物质的生成和消耗。
化学反应通过反应方程式进行描述,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速率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参数。
4. 配位化学与过渡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指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基与配位子形成配合物。
配位化学研究了配位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配位物的稳定性、配位数、立体化学等是配位化学的重要内容。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1. 主族元素化合物主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ⅢA、ⅣA、ⅤA、ⅥA和ⅦA族元素,它们可形成氧化物、氢化物、卤化物等化合物。
主族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如ⅢA族元素具有氧化性,ⅣA族元素具有还原性等。
2.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导电性和晶体结构。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与其离子的大小、电荷和架构有关。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使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它们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者。
4. 配合物化学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体与配位子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无机化学知识点高三
无机化学知识点高三无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化学反应。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学生必备的无机化学知识点。
一、离子化合物1. 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概念-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
- 负离子是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荷。
2.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点- 阴离子具有较多的电子,通常是非金属原子或化合物团。
- 阳离子具有较少的电子,通常是金属原子。
3.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金属离子位于前面,非金属离子位于后面。
- 阳离子不改变名称,阴离子要更换尾音。
二、化学方程式和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写在方程式的左侧和右侧,用箭头(→)连接。
2. 化学反应的类型(1) 单一替代反应:A + BC → AB + C(2) 双替代反应:AB + CD → AD + CB(3) 氧化还原反应:A + B → A+ + B-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氧化态增大。
- 还原反应:物质获得电子,氧化态减小。
三、酸碱中和反应1. 一元酸和一元碱的特点- 一元酸是能够释放出一个H+离子的物质。
- 一元碱是能够释放出一个OH-离子的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3.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稀释关系- 浓溶液的酸碱浓度高,稀溶液的酸碱浓度低。
- 可以通过加水来稀释浓溶液。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和还原的概念-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
- 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 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别的物质的物质,自己则还原。
- 还原剂是指能够还原别的物质的物质,自己则氧化。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态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五、离子反应1. 沉淀反应-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合成等方面。
下面将简单介绍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组成化合物。
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类。
二、原子和分子1.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不同的元素。
三、周期表1. 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和副族两大类。
主族元素的电子在最外层的层数为1、2或3层,副族元素的电子在最外层的层数为4、5、6或7层。
四、化学键1. 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2.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形成的化学键,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形成。
3. 共价键是由具有电子互相共享的两个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
4.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互相形成的化学键。
五、无机化合物1. 无机化合物不能包含碳-碳键或碳-氢键,并且通常可以在高温下离解成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2. 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不同类型。
以上是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进一步了解无机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无机物的性质与反应无机物的性质和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将简要介绍无机物的性质和反应。
一、酸碱性质1. 酸是一种质子(即氢离子)的供体,可以将质子转移给其他物质。
2. 碱是一种质子的受体,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酸和碱的反应称为酸碱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水。
4. pH值是反映溶液中酸碱程度的指标,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整理版]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整理版]《无机化学》各章小结第一章绪论平衡理论 :四大平衡理论部分原子结构1(无机化学结构理论:,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元素化合物2(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焓变,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态古代化学3(化学发展史: 近代化学现代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Δc(A)υ=Δt2( 质量作用定律元反应 aA + Bb Yy + Zzabυ = k c (A) c (B)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 浓度, 催化剂, 其它.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加速反应的进行;温度降低又会减慢反应的进行。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如相接触面等。
在非均匀系统中进行的反应,如固体和液体,固体和气体或液体和气体的反应等,除了上述的几种因素外,还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的大小和接触机会有关。
超声波、紫外线、激光和高能射线等会对某些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4. 化学反应理论: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碰撞理论有两个要点:恰当取向,足够的能量。
过渡态理论主要应用于有机化学。
5. 化学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1)平衡常数为一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度。
对同类反应而言,K值越大,反应朝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2)书写和应用平衡常数须注意以下几点a. 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必须是在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应的值。
生成物为分子项,反应物为分母项,式中各物质浓度或分压的指数,就是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
气体只可以用分压表示,而不能用浓度表示,这与气体规定的标准状态有关。
b.平衡常数表达式必须与计量方程式相对应,同一化学反应以不同计量方程式表示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其数值也不同。
c.反应式中若有纯故态、纯液态,他们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必列出。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碳化合物及其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
大一学习无机化学,是为了打下化学基础知识,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是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手写总结:一、元素与原子结构在无机化学中,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元素又由原子组成。
原子由核和电子构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环绕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就是其原子序数或电子数,而中子数可以通过原子的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得到。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命名1. 电子共享键: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如氢键、氧键。
2. 电子转移键: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如氯离子Cl-、钠离子Na+。
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常见的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依次命名阳离子和阴离子,共价化合物要根据化学式的元素种类和个数命名。
三、化学反应与平衡1. 化学反应类型:(1)加热反应:反应物通过加热产生产物,如燃烧反应。
(2)置换反应:反应中两种离子相互置换位置,如单质与化合物反应。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产物的种类和个数。
对于平衡状态下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例来写出化学计量关系式。
四、周期表与化学周期律周期表是由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周期表上横向的周期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
五、溶液和溶剂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常见的溶液类型有:固体溶解于液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和液体溶解于液体。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性,其中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被称为“万能溶剂”。
六、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1. 酸碱反应:酸是能释放H+离子(质子)的物质,碱是能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中的离子相互交换位置,生成盐和水。
专升本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概念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不包含碳-氢键的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结构和反应。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广泛应用于材料、药物、冶金、生物化学等领域。
无机化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离子、价态等。
1. 元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按照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根据元素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3. 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化学物质,它是通过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在一个化合物中可以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
4. 价态元素的价态是指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时所对应的电荷数。
元素的价态与元素的所在族别和周期性有关。
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是无机化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它包括晶体结构、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等方面的内容。
1. 晶体结构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为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的结构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排列而成的,共价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金属晶体是由金属离子通过金属键和电子云相互连接而成的。
2. 溶解性无机化合物的溶解性是指它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溶解的程度。
能在水中溶解的无机化合物包括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
3. 酸碱性无机化合物的酸碱性是指它在水中可以发生酸碱反应的性质。
酸碱性取决于化合物本身的性质,并且也受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4. 氧化性无机化合物的氧化性是指它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能力。
氧化性是无机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的重要性质。
三、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是无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化学合成、催化、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1. 化学合成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无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直接合成、间接合成、水热合成等方法。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概述: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和电子的性质。
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组成、周期和族的特点。
二、化学键和化合价
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2. 化合价:原子的单、双、三、四价以及过渡元素的化合价。
三、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
1. 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
2. 晶格常数:晶体的晶胞、晶格常数和晶面的表示方法。
四、溶液与溶解度
1.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 溶解度: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的关系。
五、配位化合物
1. 配位数和配位键的概念。
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六、酸碱理论
1.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七、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状态。
2. 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八、电化学
1. 电解和电解质的概念。
2. 电池的构成和电动势的计算。
以上是大学无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课程资料。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学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以下是对大学无机化学的知识点的总结:一、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可以根据周期表的特点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2. 元素的原子结构: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元素的原子结构基础上的,其中包括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结构和性质。
3. 电子排布和价电子:电子排布是指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方式,而价电子是指原子中最外层电子。
4. 化学键: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5. 晶体结构:晶体是有规则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固体,晶体结构研究的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结构性质。
6. 配位化学: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键的形成和配合物的性质、结构等。
7. 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是指质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的转移,这两种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重要反应类型。
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 离子晶体和离子半径: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离子半径大小对于晶格稳定性和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2.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配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谱学和X 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配合物的性质受中心离子、配体和配位数等因素的影响。
3. 水合物和络合物:水合物是指溶液中的有水合离子,而络合物是指配合物中配体和中心离子形成了配位键。
4.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是用来解释配合物的配位键形成和分子的形状等问题的理论。
5. 同核多中心键和金属簇化合物:同核多中心键是指多个中心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簇化合物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小团簇。
三、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机理:1. 合成方法和反应条件: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溶液法、固相反应法、气相反应法等,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PH值等。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的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无机化合物和元素,包括无机离子和分子,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转化。
二、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其中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导电性和磁性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性、酸碱性、配位性、络合性、稳定性和反应性等。
三、元素的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关于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的一种规律性描述。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顺序排列,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种。
四、离子的成因和性质离子是指带电粒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的成因包括电离和化学反应,其性质包括稳定性、配位性、络合性和反应性等。
五、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化学价值,用于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以及共价、离子价和均相中心价等不同类型。
六、物质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由于元素间或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七、无机酸及其盐类无机酸是指含氢阳离子的化合物,可被水质子化产生溶液中的酸性。
无机酸的盐类包括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
八、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研究金属离子被围绕和结合在一起的配位体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学科。
配位化学的核心概念是配位化合物和配合物,包括配位数、配位键和配位体等内容。
九、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元素氧化和还原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和电荷的变化。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单质的氧化反应、非金属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
十、无机材料化学无机材料化学是研究无机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质的学科,包括无机材料的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和性能调控等方面。
无机材料常用于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大学学习资料—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共30页
、配合物的化学式:配合物的化学式中首先应先列出配位个体中形成体的元素符号,在列出阴离子和中性分子配体,,将整个配离子或分子的化学式括在方括号中。
配合物的命名:命名时,不同配体之间用·隔开。
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后缀以“合”、某些难容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N、氢原子各种状态的径向分布函数图中锋数等于主量子数与角量子数之差,即第四节:多电子原子结构1、由Pauling近似能级图发现:角量子数相同的能级的能量高低由主量子数决定,主量子数越大能量越高;主量子数相同,能级能量随角量子数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当主量子数与角量子数均不同时,有时出现能级交错现象。
S区元素:包括第一,第二主族,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s轨道上,价电子排布为9、在Puling电负性标度中金属元素电负性一般在2.0以下,非金属元素一般在2.0以上。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ϕ是能量低于原子轨道的成键分子轨道,是原子轨道同号重叠(波函数相加)形成的,1电子出现在核间区域的概率密度大,对两个核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形成的键强度大。
⑵在分子轨道理论中,分子中全部电子属于分子所有,电子进入成键分子轨道是系统能量降低,对成键有贡献,电子进入反键分子轨道使系统能量升高,对成键起削弱或抵消作用。
总之,成键分子轨道中电子多,分子稳定,反键分子轨道中电子多,分子不稳定。
分子的稳定性通过键级来描述,键级越大,分子越稳定。
分子轨道理论把分子中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差值的一半定义为键级,即键级= ﹝成键轨道中电子数-反键轨道中电子数﹞。
电子轨道排布式又称电子构型(见课本P284)关于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对称性C C旋转轴(简称轴)表示某分子或离子旋转360°可有2次“重现”。
值和符号均未改变,如下图所示:δψ这种对称称为对称。
若取x轴为旋转轴,旋转180°后,在同一平面上。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①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来溶液是Ag(NH3)2Cl;后者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
生成淡黄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者是S2O32-②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由于转化成为BaSO4而不能观察到沉淀的溶解。
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颜色是黄色。
③能够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和铅、银、铜、汞的盐溶液反应。
:④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CO2和Ca(OH)2;Al3+和氢氧化钠;AlO2-和盐酸;,氨水和硝酸银。
2、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AlCl3和NaOH,NaAlO2和盐酸;AgNO3和氨水;FeCl3和Na2S;H3PO4和Ca(OH)2反应。
3、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清:;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KAl(SO4)2与NaOH溶液:;4、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这三种都可以与少量硝酸反应产生沉淀)、饱和碳酸钠溶液。
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5、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HNO3的分解:;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C与浓H2SO4加热时反应:;6、型的反应:7、两种单质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e与O2、Fe与S、Cu与O28、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是: S、N元素H2S+SO2——; NH3+NO——;NH3+NO2——;9、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是:N元素NH3+HNO3——;10、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的反应:Mg3N2+H2O——; CaC2+H2O——;Na2S2O3+H2SO4——; Ba(OH)2+(NH4)2SO4——;Al3+、Fe3+-——S2-、CO32-、HCO3-间的双水解反应:Al3++S2-—— ; Al3++HCO3-——;Fe3++CO32―——;11、常见的置换反应:(1)金属置换金属: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铝热反应:;(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卤素间的置换:;氟气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硅与碳的反应:;硫化氢与氯气反应:;(3)金属置换非金属: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4)非金属置换金属: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碳与氧化铁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总结在学习方法上要求: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1 基础知识,例如元素名称,符号,周期表,重要的方程式,重要单质的制备、性质及用途,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及用途;例如:重要的氧化剂:KMnO4、K2Cr2O7、PbO2、H2O2、Cl2、NaClO、KClO3等还原剂:SnCl2、H2C2O4、Na2SO3、H2S、KI、沉淀剂:C2O42-、CrO42-、S2-、CO32-、OH-配合剂:NH3、H2O 、CN-、SCN-、S2O32-显色剂等;2、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如:化学键理论:①VBT:经典的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理论、②CFT:③MOT:原子结构理论酸碱理论氧化还原理论3、各种概念的具体定义,来源,使用范围;各种定律、定理、规则及使用条件等;例如:PV=nRT 使用条件为高温低压;配合物的定义、K稳的定义等。
镧系收缩、4、一些伟大科学家的重要贡献;例如:1893年瑞士年仅26岁的化学家维尔纳(Wrener,A)提出PV=nRT 使用条件为高温低压理论,成为化学的奠基人。
Pauling阿累尼乌斯(Arrhenius,S.)5、一些科学方法,例如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四种)、测定原子量的方法;使自己在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方法上得到提高。
特别是实验方法,动手操作能力上得到提高。
6、掌握学习方法。
例如:演绎法,归纳法。
按照自己的习惯,建立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要系统总结所学过的知识1、整个无机化学:一个气体定律(四个定律)两个基础知识(热力学、动力学)三个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合平衡)及各种元素的性质。
2、有关某一方面的知识例如酸碱理论:水离子论、质子论、溶剂体系论,电子论、软硬酸碱论,软硬酸碱规则。
无氧酸的强度规则,含氧酸的ROH规则,Pauling规则、非羟基氧规则等。
酸强度大小的一些变化规律:同周期、同族、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酸、同一元素的单酸和聚合酸等。
3、理论部分(上册)四条线:①原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单质→化合物的性质②溶液→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平衡③理想气体方程式→化学平衡→氧化还原PV=nRT 分压定律ΔG = -nεF④热力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平衡→配合平衡E= E0 + 0.059/n lg[氧]/[还]既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但也不能牵强附会。
例如既要善于从结构理论上推导物质的性质,但最终应尊重实验事实。
下册(物质部分)一、酸碱理论1.非含氧酸分子型氢化物)的酸性变化规律B2H6CH4NH3H2O HFSiH4PH3H2S HClGeH4AsH3 H2Se HBr( SbH3) H2Te H I (最强的无氧酸)①从左到右,酸性增加。
从上到下,酸性增加。
具体用Ka或pKa测定。
解释:H—X的电离难易估计,与H+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有关,密度越小,对H+引力越小,酸性越强。
②利用电离过程的自由焓变推算。
(下册p 621)③根据热力学循环推算。
(下册p 622.)2.含氧酸的酸性强弱①ROH规则(下册p 624)碱式电离酸式电离离子势φ= 阳离子电荷/阳离子半径=Z/rφ>10时ROH显酸性, 7< φ <10时ROH显两性,φ <7ROH显碱性。
②Pauling 规则:(下册p 628~629)多元含氧酸的逐级电离常数之比约为10-5,含氧酸的K1与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如下的关系:K1≈105N-7,即pKa≈7-5N 非羟基氧原子数N:N=3极强,N=2强酸,N=1弱酸,N=0很弱的酸。
特殊的酸:H3PO4H3PO3H3PO2H3BO3契劳尼斯(Cheronis,N,D.)建议:强酸Ka≥1 弱酸Ka=10-7~1很弱的酸=10-4~10-7③同一周期最高氧化数的含氧酸,从左到右酸性增加:H4SiO4H3PO4H2SO4HClO4④同族(氧化数相同)从上到下,酸性减小(有例外),⑤同元素的不同氧化数的含氧酸,高价>低价HNO3>HNO2⑥同元素的聚合酸酸性>单酸酸性。
H2Cr2O7 > H2CrO43.含氧酸的结构:(下册p 628~629)第二周期:平面Δ的多第三周期:四面体的多高碘酸H5IO6:八面体结构高碲酸H6TeO6:八面体结构。
4.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二、热稳定性许多盐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由于盐的种类不同,分解产物的类型、分解反应的难易有很大差别。
为了深入地了解盐类热分解的本质,掌握热分解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释反应结果和完成一些无机合成反应,有必要对热分解的问题作一系统的讨论。
无机盐按组成划分可分为含氧酸盐(如:硝酸盐,硫酸盐、高锰酸盐等)和非含氧酸盐(如碱金属卤化物、硫化物等)两大类。
它们热分解的情况虽有不同,但本质上是类似的,因此,这里只讨论含氧酸盐的热分解问题。
1、无机含氧酸盐热分解的类型和规律①含水盐的脱水反应许多含有结晶水的含氧酸盐受热以后比较容易失水或首先熔化在各自的结晶水中,进一步加热会逐步脱水,最后变成无水盐,这是由含水盐制备无水盐的一般通用的方法。
例如:CuSO4•5H2O —→CuSO4•H2O —→CuSO4Na2CO3•10H2O —→Na2CO3•7H2O —→Na2CO3•H2O —→Na2CO3Na2B4O7•10H2O —→溶于结晶水中—→Na2B4O7哪些含氧酸盐的结晶水合物受热能发生脱水反应,以及脱水反应进行的难易等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可归纳成以下几点经验规律:(a) 难挥发性含氧酸盐的水合物受热后一般总是脱水成无水盐,或者先溶化在自身的结晶水中随后再变成无水盐,如MgSO4•7H2O,Zn3(PO4)2·4H2O,Na2SiO3·9H2O加热后都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无水盐。
(b) 碱金属和其它金属性较强的金属(如Ca,Sr,Ba和稀土元素等),它们含氧酸盐的水合物(其中包括易挥发性含氧酸的盐在内)受热后也总是脱水变成无水盐。
例如:Ca(NO3)2·4H2O —→溶于结晶水中—→Ca(NO3)2La(NO3)3·6H2O —→La(NO3)3·H2O —→La(NO3)3(c) 阴离子相同金属离子不同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含氧酸盐,其脱水温度在同族内通常随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递减,如:Ca(NO3)3·4H2O,Sr(NO3)2·4H2O 和Ba(NO3)2·4H2O等盐转变为无水盐的温度分别为405K,373K和室温。
再如:BeSO4•4H2O,MgSO4·7H2O和CaSO4·2H2O等盐转变为无水盐的温度分别为523K,511K和436K。
此外,金属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含氧酸盐其脱水温度,‘通常随阴离子的电荷增高递增,如:NaH2PO4·2H2O,Na2HPO4·12H2O和Na3PO4·12H2O等含水盐转变为无水盐的温度依次为:373K,453K和大于473K。
2、含水盐的水解反应有些含氧酸盐的水合物受热后并不能直接获得无水盐,它们常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式盐甚至变成氢氧化物,如:Mg(NO3)2•6H2O —→Mg(NO3)2•2H2O —→Mg(OH)NO3Fe(NO3)3•9H2O —→溶于结晶水中—→ Fe(OH)3由易挥发性含氧酸组成的含氧酸盐(如:硝酸盐,碳酸盐等)其水合物受热后,往往会发生水解反应,因此得不到相应的无水盐。
例如:将镁和铜的硫酸盐水合物用加热脱水的方法都可以得到无水盐,但是它们的硝酸盐水合物受热后因失去易挥发的HNO3而发生水解反应,从而只能得到碱式盐。
同样MgCO3·5H2O 加热后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式盐MgCO3•Mg(OH)2。
但是并不是所有硝酸盐、碳酸盐水合物受热后都发生水解反应。
通常只有半径较小,电荷较高的金属离子(如:Be2+,Mg2+,A13+,Fe3+等)的硝酸盐,碳酸盐受热时发生水解反应,而且金属离子的电场越强其水解反应也越容易进行。
3、分解成氧化物或碱和酸的反应我们知道含氧酸盐可以被看作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或碱和酸相互作用的产物。
这种反应通常都是放热的,因此,将无水的含氧酸盐加热可以得到相应的氧化物或碱和酸,例如:CaCO3 —→CaO + CO2↑CuSO4—→CuO +SO3↑(NH4)2SO4—→NH3↑+NH4HSO4这种热分解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没有电子的转移,只是分解成原始组成氧化物或酸和碱。
在无水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这种反应的特点,下边的反应也可属于这一类:Na2S2O7—→Na2SO4 + SO3↑发生这种类型反应的规律是:(a) 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具有单一氧化态金属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等,通常都是按这种类型发生热分解反应。
(b) 由于B2O3和SiO2的沸点极高,难以气化,所以硼酸盐和硅酸盐受热后几乎都不发生这种类型的热分解反应。
(c) 阴离子相同的含氧酸盐,其分解温度,在同一族中随金属离子半径的增高递增;同时也按着过渡金属<碱土金属<碱金属的顺序,它们含氧酸盐的分解温度递增(表14-20)。
表14-20 若干含氧酸盐的热分解温度和ΔH(武汉大学无机p710)阳离子相同的含氧酸盐,其分解温度通常总是硫酸盐高于碳酸盐(表14-20)。
4、缩聚反应许多无水的酸式含氧酸盐受热后,阴离子可能缩合失水进一步又聚合成多酸离子。
例如:2NaHSO4—→Na2S2O7(焦硫酸钠)Na2HPO4•l2H2O—→溶于结晶水中—→Na2HPO4—→Na2P2O7 (焦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NaH2PO4受热失水后虽然不生成焦磷酸钠,但是由于受热条件不同也极易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不同的聚合物,如:NaH2PO4—→(NaPO3)2—→(NaPO3)3—→(NaPO3)3二聚体三聚体多聚体Mg(NH4)PO4受热分解成Mg2P2O7的反应,也可看成是首先失去易挥发的NH3生成MgHPO4,随后MgHPO4失水聚合成Mg2P2O7的过程。
从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多元含氧酸的酸式盐受热分解时,通常总是生成多酸盐。
如果酸式盐中只含有一个OH基,则该酸式盐的热解产物为焦某酸盐。
但是有些多元酸(多是弱酸)的正盐受热时也可能发生聚合,如:Ca3(PO4)2—→CaO + Ca2P2O7应当指出有些含氧酸很不稳定,它们的酸式盐受热时由于分解而不能形成多酸盐,如:Ca(HCO3)2—→CaCO3 + CO2 + H2O影响缩聚反应的因素主要决定含氧酸中阴离子的种类,许多实验事实表明,缩聚反应的难易按硅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的顺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