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医辨证治疗
崩漏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崩漏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崩漏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而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是因肾——天葵——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可导致不孕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也可参照本病辩证治疗。
【病因病机】本病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损伤的常见原因有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中医学认为,胞宫生理是亦藏亦泄,藏泄有时。
肝郁气滞,热灼津液,外感寒邪。
久居湿地,寒凝经脉,出血日久,离经之血瘀阻胞宫,气虚运血无力,手术损伤胞宫,胞脉,刮宫不净,瘀血残留等原因,都可引起冲人气血失调,胞脉瘀阻,恶血不祛,新血难以归经,子宫藏泄失度导致崩漏。
正如唐容用《血证论》所云:“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
旧血即瘀血,此血不祛,便阻化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瘀血导致出血,出血加重瘀血,血瘀既是崩漏的致病因素,又是各证型的共同病理产物。
【诊断要点】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须询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询问有无精神创伤史、孕产史,生殖器炎症和生殖器肿瘤病史,有无使用避孕药物、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
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它激素,还应询问有无内科出血病史。
2、症状: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长短不定,优势持续行经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甚或数月难净;血量时多时少,出血常发生在短期停经之后,或伴白带增多、不孕、癓瘕等证候。
亦有停闭数月又突然爆发不止或淋漓不尽;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妇科检查:应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发现子宫颈息肉、子宫肌瘤应按该病论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生;生殖器炎症者,可见炎症体征;妇科肿瘤者,可有子宫体增大,质硬或形态的改变,或附件有囊性或实性包块。
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崩漏的治崩大法和治疗原则
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崩漏的治崩大法和治疗原则“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崩漏的治崩大法和治疗原则”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此整理了“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崩漏的治崩大法和治疗原则”,详情如下:治崩大法崩漏的治疗,多根据发病的缓急和出血的新久,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和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
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
切忌不问缘由,概投寒凉或温补之剂,或专事炭涩,致犯虚虚实实之戒。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
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各有偏重,目的是使身体恢复正常。
治崩三法,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截然分开,临证中必须灵活运用。
塞流须澄源,澄源当固本,复旧要求因。
三法互为前提,相互为用,各有侧重,但均贯穿辨证求因精神。
具体论治崩漏,应当分清出血期和止血后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崩漏辨证,有虚实之异。
虚者多因脾虚、肾虚;实者多因血热、血瘀。
由于崩漏的主证是血证,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故临证时首辨出血期还是止血后。
一般而言,出血期多见标证或虚实夹杂证,血止后常显本证或虚证。
出血期,当根据血证呈现的量、色、质特点,辨其证之寒热虚实。
经血非时暴下,量多势急,继而淋沥不止,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者,多属热证;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沥难尽,色淡质稀,多属虚证;经血非时而至,时崩时闭,时出时止,时多时少,色紫黯有块者,多属血瘀证;经血暴崩不止,或久崩久漏,血色淡黯,质稀,多属寒证。
临证时须结合全身脉证和必要的检查综合分析。
崩漏的中医治疗
诊断
结合年龄和月经史,有无崩漏史。 病史:结合年龄和月经史,有无崩漏史。有 无服用避孕药和其他激素, 无服用避孕药和其他激素,有无宫内节育 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等,有无内科出血史。 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等,有无内科出血史。
出血无周期性,出血量多少不定, 症状: 出血无周期性,出血量多少不定, 出血时间超过14天以上,甚至数十天不等。 出血时间超过 天以上,甚至数十天不等。 天以上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 崩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 漏
机理一致,互相转化 机理一致 互相转化.
崩漏的特点
周期紊乱 经量多而不能自止,或淋漓半月 经量多而不能自止 或淋漓半月 以上 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妇科急症中最常见之血症 .
正常月经 月经先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经后期 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 经期延长
3 止血药选择
血止血----地榆 凉 血止血 地榆 茜根 侧柏叶 大小蓟 仙鹤草 温经止血----艾叶 温经止血 艾叶 炮姜 鹿角霜 破故纸 赤石脂 收敛止血----煅龙牡 收敛止血 煅龙牡 海螵蛸 珍珠母 棕炭 荆 芥炭 祛瘀止血----炒蒲黄 祛瘀止血 炒蒲黄 三七 益母草 血余炭 益气止血----人参 益气止血 人参 党参 黄芪 养血止血----阿胶 养血止血 阿胶 鹿胶 养阴止血----龟胶 养阴止血 龟胶 旱莲草
促黄体汤: 促黄体汤: 肾阳虚型: 菟丝子、 熟地、 当归、 山药、 肾阳虚型 : 菟丝子 、 熟地 、 当归 、 山药 、 阿胶、龟板、续断、 阿胶、龟板、续断、首乌 肾阴虚型: 菟丝子、 熟地、 肉苁蓉、 山药、 肾阴虚型 : 菟丝子 、 熟地 、 肉苁蓉 、 山药 、 旱莲草、女贞子、首乌、龟板、杞子、 旱莲草、女贞子、首乌、龟板、杞子、丹皮
名老中医治崩漏案例
名老中医治崩漏案例
患者李女士,女,40岁,因为多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状,前往中医诊所求治。
病情表现:月经不调,经期长达10天,量较少,质稀,色淡,腰酸腹痛,小腹胀痛。
辨证分析:肝气郁结,脾虚湿滞。
治疗方案:疏肝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香附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炙甘草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服药一剂后,月经量明显增多,颜色由淡变鲜红,经期逐步缩短至5天,疼痛明显减轻。
连续服药一个月后,经期正常,腰酸胀痛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医生总结:中医治疗崩漏,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本病属于肝气郁结、脾虚湿滞,治疗从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入手,选用香附、柴胡、川芎、白芍、丹参、茯苓、白术、山药和炙甘草等中草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药物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简介
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崩漏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崩漏症的特征
崩漏症是指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过多或过少出血的病症。
崩漏
症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痛经等。
中医辨证治疗法门
中医认为崩漏症是由于阴虚、阳亢、气滞等病理变化引起的,
因此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
1. 阴虚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者,可选择具有滋阴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当归、白芍等。
2. 阳亢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色红、质厚者,可选择具有清热降阳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黄莲、知母、玄参等。
3. 气滞治疗:对于崩漏症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可选择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中药包括川芎、香附、桃仁等。
饮食调理
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合理调节饮食也非常重要。
建议遵循
以下原则:
- 补充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 调节气血: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血作用的食材,如猪肝、红糖、黑豆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酒精等,可加重病情。
总结
崩漏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法门包括辨证施治和饮食调理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辨证类型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并注意合理调节饮食,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崩漏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ICD编码:N93.8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罗元恺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妇科学》第六版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三版。
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证、血瘀证、实热证、虚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使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生殖器官炎症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患者,以及宫内节育器引起者,不进入本路径。
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妇科检查。
(2)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常规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肾阴虚:滋水益肾,止血调经。
(2)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3)脾虚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中医妇科崩漏病历模板
中医妇科崩漏病历模板中医妇科崩漏病历模板引言: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和疾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崩漏病是指女性月经异常的一类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中医妇科对崩漏病的认识、病历模板以及对该疾病的治疗观点与理解。
一、概述崩漏病是指女性月经过多或过少,既可有周期规则,也可无明显周期,或并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其发病和病因主要与气血失调、脾肾虚弱、湿热内蕴等有关。
二、病历模板基于中医妇科对崩漏病的评估、辨证论治和医疗记录,以下是一份常用的中医妇科崩漏病历模板:1. 个人信息:- 尊称:- 芳龄:- 性别:- 职业:- 通信方式:- 就诊日期:2. 主诉:- 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3. 现病史:- 患病时间: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 月经史:开始时间、周期、经量、颜色、质地等。
- 其他病史:与病情相关的其他疾病、手术史等。
4. 既往史:- 过去是否有类似症状及病史。
- 过去是否曾接受过相关治疗。
5. 个人史:-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妇科卫生等。
6. 体格检查:- 包括面色、舌质、脉搏、腹部触诊等信息。
7. 辩证分型:-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分型。
8. 治疗原则:- 根据辩证分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9. 处方:- 中药方剂:根据患者辨证分型和治疗原则,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 饮食调节:根据中医营养学原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节建议。
10. 随访:- 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随访结果。
三、治疗观点与理解中医妇科对于崩漏病的治疗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妇女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调理气血,可以达到调节月经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补气养血,调理气血失调情况。
2. 补益脾肾:脾肾功能对于月经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崩漏病时,常常重视调理脾肾功能,以强化身体的健康基础。
崩漏怎么治疗
崩漏怎么治疗
一、概述
崩漏是中医理论上的叫法,西医中常将其与女性生殖器炎症、子宫出血、内分泌失调联系在一起。
崩漏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且是一种重病急病。
临床表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血量较大较急,所以被称为“崩”;另一种是出血量较小较缓,所以叫“漏”。
此病可在月经初潮至绝经的任一时间段发生,是令广大女性最为头疼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
二、步骤/方法:
1、崩漏的治疗方式是根据其发病情况来制定的,因此,首要之务便是要将经血止住。
可用一些止血药物,如孕酮类药物、雌性激素抑制剂等,另外可用止血敏、维生素K等药性较缓的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
2、经量得到控制以后,便能够继续去调理经期,以恢复正常。
一般调理经期可根据个人情况来服用避孕药进行控制。
若病情非常严重的话,最好采用人工模拟经期的方式进行治疗,即联合应用雌、孕激素。
3、最后为女性朋友们介绍一种辅助疗法——食疗。
崩漏的主要后果就是造成女性贫血、体虚、心神不安等症状,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补血益气、凝神静气的食物,如乌鸡汤、黑芝麻等,都可起到一定作用。
三、注意事项:
值得引起广大女性朋友们注意的是,崩漏极易复发,出血持续不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要及时入院治疗,治愈后仍需要调理身体,以防止复发。
崩漏
第八节崩漏[概述]一.定义: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
其势如“山之崩”。
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者叫“漏”。
如“屋之漏”。
若月经系正常按期而至,但阴道下血逾期不净,则属漏下范畴。
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
而且在疾病发展过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程中常相互转化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渐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
《诸病源候论》:“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漏下候与崩中候》)目前对“崩漏”的病名概念认识尚不一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①传统认识认为,凡阴道下血症,血势如崩似漏的,皆属崩漏范畴。
如四版、六版本科教材,四版教材指出:“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并指出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有症状,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官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属于崩漏范畴。
”②认为崩漏是专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把崩漏限定为功能失调性疾病范围。
如五版教材及教参、七版教材。
(一般传统中医大多持第一种观点,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人员大多持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各有所据(第一种观点依据《诸病源候论》的论述:“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
第二种观点则据《景岳全书》“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一种观点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则用是药,不管是西医什么病引起来的,但不利于对崩漏进行规范性研究。
第二种观点有利于对崩漏进行规范性研究,但有时与临床实际相脱节。
二.相关的西医疾病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三.历史沿革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所谓阴虚即肾阴亏虚,阳搏是指相火偏盛,阴虚火旺,损伤冲任,冲任不固而发为崩漏)。
广西崩漏病(异常子宫出血)中西医诊疗方案(试行)
独参汤或西洋参I。g水煎服。 .温阳止崩。 厥脱之征,中西医结合抢救,中药可用参附汤或六味回阳汤煎服,或可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滴。 .滋阴固气止崩。 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ml静脉滴注。 .祛瘀止血。 用于下血夹有瘀血者,可用三七粉3~6g温开水冲服或云南白药胶囊或宫血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 服。 .针灸疗法。 艾灸百会,针刺大墩(双)、隐白(双)、断红穴。 .西药或手术止血。 抗休克或激素止血。病情严重者行诊刮术。 .辅助治疗。 补液支持;补充铁剂、叶酸或输血纠正贫血;出血严重可补充凝血因子矫正凝血功能;出血时间长,贫血严重 ,抵抗力差或有合并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肾阳虚证。 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 薄白,脉沉细。 .肾气虚证。 经血非时而下,量少淋漓或量多,经色淡黯,质清稀;伴面色晦暗,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夜尿频数;舌淡暗 ,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虚热证。 经血非时而下,量少淋漓,血色鲜红而质稠;心烦潮热,小便黄少,或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1)止血。
①一般止血药:氨甲环酸、卡络磺钠、酚磺乙胺等。
②孕激素:
.“子宫内膜脱落法”或“药物性刮宫”:适用于血红蛋白水平>80g∕L,生命征稳定的患者。地屈孕酮片I。mg,口服, 每日2次,共10日;黄体酮注射液20〜4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3〜5Ho
11∙“内膜萎缩法”:使用高效合成孕激素,不适用于青春期患者,烘诺酮:5mg,口服,。8h,血止后每隔3日减1/3 量,直至维持量2.5〜5.0mg∕d,血止后21日停药;或用左烘诺孕酮L5〜2.25mg∕d,口服,血止后按同样原则减量。
中医治疗崩漏的案例
中医治疗崩漏的案例中医治疗崩漏的案例:案例一:女性患者,35岁,经期不调,每次月经量过多,持续时间长达10天,伴有腰腹疼痛和乏力感。
中医诊断为崩漏症,属于肾虚血瘀型。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连续服用3个月后,月经恢复规律,量减少,疼痛明显减轻。
案例二:女性患者,42岁,经期不调已有一年,每次月经周期不固定,有时提前,有时延后,经量不稳定,时多时少,伴有疲倦无力和腹胀症状。
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型崩漏。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舒肝理气的中药方剂,同时结合针灸疗法。
经过2个月的治疗,月经周期逐渐稳定,经量逐渐增加,疲倦无力和腹胀症状也明显缓解。
案例三:女性患者,28岁,经期不调已有半年,每次月经周期长达40天以上,经量少而稀,经期间断,伴有腹痛和头晕症状。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崩漏。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补气活血的中药方剂,同时结合拔罐疗法。
经过3个月的治疗,月经周期逐渐缩短至30天左右,经量增加,腹痛和头晕症状也明显好转。
案例四:女性患者,38岁,经期不调已有两年,每次月经周期不固定,经量多而长,甚至达到15天以上,伴有腹部胀痛和情绪波动。
中医诊断为肾阳虚型崩漏。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温补肾阳的中药方剂,同时结合艾灸疗法。
经过4个月的治疗,月经周期逐渐稳定在28天左右,经量减少,腹部胀痛和情绪波动明显减轻。
案例五:女性患者,30岁,经期不调已有半年,每次月经周期不固定,经量少而稀,经期提前,伴有腹胀和口干咽燥症状。
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型崩漏。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滋阴养血的中药方剂,同时结合推拿按摩疗法。
经过3个月的治疗,月经周期逐渐稳定在30-35天左右,经量增加,腹胀和口干咽燥症状也明显缓解。
案例六:女性患者,33岁,经期不调已有一年,每次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长,经期间断,伴有腰酸背痛和失眠症状。
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型崩漏。
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包括补肝肾的中药方剂,同时结合太极拳锻炼。
崩漏(中医妇科学)
【辨证论治】
崩漏的辨证要点是根据出血量、色、质的变 化,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年龄等辨其寒热 虚实。一般而言,崩漏虚证多而实证少,因 热者多而寒者少,热证之中以虚热多见。青 春期多属肾气不足,生育期多见肝郁血热, 绝经过渡期多因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
崩漏
卢老师
【学习目标】
1.掌握崩漏的定义、诊断、各型的辨证要点及治法 方药。
2.熟悉崩漏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3.了解崩漏的急症处理及预防与调摄。
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沥不尽者,称为“崩漏”。 出血量多势急者,称为“崩”或“崩中”; 出血量少势缓者,称“漏”或“漏下”。二 者的出血量和病势缓急虽然不同,但病机一 致,且可相互转化,故临床常统称为“崩 漏”。
治法: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加海螺虫肖、升麻。
人参黄注白术当归熟地黄黑姜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摄血固冲;熟地黄滋 阴养血;当归与黄芪、熟地黄相配补血和血;黑姜温中 止血。加海螺虫削攵涩止血;升麻升阳摄血。
若出血量多,则去当归,重用参荘以增强补气摄血之力, 并酌加山茱萸、燃龙骨、爛牡蛎以收涩止血;若量少淋 沥,日久不绝,酌加益母草、茜草、三七等以化瘀止血。
2.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初盛及围绝经期肾气渐衰,或多产房劳 损伤肾气,肾气虚则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致崩 漏;或素体阴虚,多产房劳耗伤肾阴,阴虚生内热,虚火扰动冲 任,迫血妄行,以致崩漏;或素体阳虚,肾阳受损,命门火衰, 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可致崩漏。
3.血热
实热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燥热之品,或情志内伤,郁久化 火,或感受热邪,热邪内盛,伤及冲任,迫血妄行,以致崩漏。 虚热多因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房劳伤阴,阴虚生内热,热 伤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崩漏。
月经崩漏的症状 可从中医学上进行辨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月经崩漏的症状可从中医学上进行辨别
导语:在女性经期,其出现月经崩漏的表现,是需要多加重视的,当然,对于月经崩漏的症状,也应多多了解。
那么,月经崩漏有何症状呢? 1 肾阴虚证
在女性经期,其出现月经崩漏的表现,是需要多加重视的,当然,对于月经崩漏的症状,也应多多了解。
那么,月经崩漏有何症状呢?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
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代表方: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党参、黄芪、阿胶。
常用药:熟地黄、肉苁蓉、覆盆子、当归、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艾叶。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崩漏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概述崩漏是由于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的月经病。
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
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
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之妇科血崩证。
历代医家认识并论治崩漏源远流长,并逐步明确了崩漏在月经病范畴。
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
可发生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
西医血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属于崩漏范围。
二、诊断(一)中医分型辨证(参考《中医妇科学》第七版教材. 主编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中医诊断]1.病史:注意月经史、精神创伤史、孕产史,询问有无生殖器炎症和生殖器肿瘤病逝,有无使用避孕药物、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
2.症状:月经的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休;或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或伴白带增多、不孕等症候。
3.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现;生殖器炎症者,可有炎症体征;妇科肿瘤者,可有子宫体增大,质硬或形态的改变,或附件有囊性或实性包块。
[辨证分析]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引起冲任损伤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证候分型](中医病名诊断参考《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辨证分型根据临床症状并参考《中医妇科学》第七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下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色淡胖,边有齿,苔白,脉沉弱。
2、肾虚证:(1)肾气虚证: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淋,由淋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
色淡黯,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虚型
【证见】
经乱无期,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如崩,或崩与漏交替出现。经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多,心烦多梦,面部黯斑,眼眶黯;或先天发育不良。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肾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合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崩漏的主证是出血,故辨证时当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参合舌脉及证候,辨其虚、实、寒、热。一般而言,崩漏虚证多而实证少,热证多而寒证少。然而,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崩与漏亦不相同,久崩多虚,久漏多瘀。此外崩漏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亦是辨证的重要参考。如青春期崩漏,多肾虚或血热;育龄期崩漏,多肝郁或血热,更年期崩漏,则多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生育期及更年期崩漏,又多挟血瘀。
处方: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乌贼骨20克,茜草根15克,三七末3克(冲服),鹿衔草15克,马鞭草15克,益母草30克,党参30克,香附子10克。水煎服。
血瘀致崩漏者,临床并非少见。必须通因通用化瘀止血。如血瘀偏寒者,可选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以温经化瘀止血,收效甚佳。长期崩漏不止者,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必须配以化瘀止血之品。
【方药】
1、主方,保阴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生、熟地黄各15克,白芍20克,山药30克,川续断15克,黄芩15克,黄柏10克,甘草9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地榆30克,麦冬15克,水煎服。
血热致崩漏虚热多,实热较少。加属实热,可去川续断、熟地黄。女贞子,加焦山栀15克、生藕节30克、贯众20克,以清热凉血止血。热邪伤阴耗气,失血亦伤阴伤气,故宜适量配以养阴益气之生脉散,以清热凉血,益气养阴。青春期崩漏患者,常见血热致崩,虚热、实热均有。临床还有郁热或湿热之邪,导致血海不宁,崩漏不止者,当随证加减。
(1)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有出血倾向的病者,应及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为崩漏。
(2)崩漏患者,应节制房事。
(3)饮食清淡为宜,避食辛热助阳或过于寒凉之品。
(4)暴怒伤肝,,悲哀太过,五志过极化火,均足以导致崩漏,故宜调和情志,乐观随和。
血瘀型
【证见】
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暴下不止,继而淋漓不断;经色紫黑有块。伴见下腹痛胀不适,或痛则下血有块,块出痛减。舌质紫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方药】
1、主方: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乌贼骨一芦茹丸(《黄帝内经》)加味
六味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滋阴固气汤(《罗元恺论医集·崩漏》)
处方:菟丝子,山萸肉,党参,北黄芪,白术,炙甘草,阿胶,鹿角霜,何首乌,白芍,川续断。水煎服,每日1剂。
(2)固肾摄血汤(陈慧珍《广西中医药》1989.3)
处方:地黄、枸杞子、山药各12克,蒲黄炭、山萸肉各10克,菟丝子20克,川续断、党参、北黄芪各15克,海螵蛸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1、崩漏的临床主证是阴道出血。其特点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以此为诊断依据。表现为月经不按周期而妄行,出血量多,势急症重如山之崩,或淋漓累月如屋之漏;或崩中漏下交替,也可崩闭交替,伴见经色、经质的异常。
2、妇科检查,排除因子宫肌瘤,妊娠期出血、产褥期出血以及炎症所引起的如崩似漏的妇科血证。必要时借助B超或尿妊娠试验,以明确诊断。
3、单方验方
(1)益气固冲止崩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黄芪30克,白术、醋柴胡、陈皮炭、仙鹤草、甘草各10克,党参、芥穗炭、当归、炒川续断各15克,升麻4克。水煎服。
(2)独参汤:红参10~15克,炖服,每日1次。
血热型
【证见】
脾虚型
【证见】
经血非时妄行,崩中与漏下交替反复,经色淡而质稀,可有血块。面色晄白,气短神疲,甚则两目昏花,面浮肢肿,四肢不温,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脉细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法】
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药】
1、主方:固本止崩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
处方:党参35克,炒白术20克,北黄芪30克,熟地黄20克,炮姜10克,当归12克,炙甘草9克,鹿衔草15克,马鞭草15克,何首乌20克,桑寄生20克,川续断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归脾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实验室检查血分析,以了解贫血程度和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病。必要时,还可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
4、可借助功血的诊断方法。如子宫内膜活体检查多数为增生过长,基础体温呈单相型,内分泌测定为无排卵改变等,可以更明确诊断为崩漏。
崩漏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虚(肾虚、脾虚)热、瘀邪损伤冲任,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血非时妄行。由于崩漏失血耗气,病程日久,导致气血、阴阳俱虚。又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血。故本病的发生常互为因果,气血同病,多脏受累,虚实错杂。
崩漏
【疾病科属】
妇科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崩与漏虽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现,互相转化,故概称崩漏。
西医所称的功能不良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可分无排卵与有排卵两型。其中无排卵功血,其临床表现与崩漏相同者,归本病论治。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20克,鹿胶、龟胶各15克(烊化),党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水煎服。
如阴虚火旺,去枸杞子、党参,加太子参30克、白芍20克。兼有小腹痛,经血有块者,去二胶,加失笑散。
2、中成药
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治则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青春期崩漏止血后调周期,重在治肾;生育期止血调周期、促排
卵,重在治肝肾;更年期止血善后,重
在脾肾。对于更年期崩漏,尤须重视诊刮宫内膜病理检查,排除宫内膜癌。
(3)艾灸隐白、大敦(双侧)20分钟。
2、饮食疗法
(1)血热者:取
鲜藕适量榨汁饮。
(2)肾虚者:猪腰2个,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同煮,饮汤吃肉。
3、预防调护
2、中成药
益母草流浸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三七末3~5克,开水冲服,每日2~3次。
(2)化瘀理冲汤(张达旭《中医妇科验方选》)
处方:蒲黄炭15克,川军炭6克,花蕊石10克,三七10克,茜草根10克,血余炭6克,每日1剂,水煎服。
若属寒凝血瘀者,去川军炭,加炮姜、艾炭、肉桂。若兼气滞者,加白芍、橘核。若腹内有包块,或疼痛较剧者,可加三棱、莪术。
1、针灸治疗
(1)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处。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具有减少血流的作用。
(2)取神阙、隐白穴,艾灸20分钟,血量可减少。
经血非时妄行,时崩时漏,淋漓不止,经色鲜红或深
红,质稠或夹小血块。面赤唇红,口干渴,头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夜睡不宁,
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崩漏的治疗,须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一般多采用补气摄血或回阳救逆。也有滋阴固气止血法,常用独参汤、参附汤或生脉散,以塞流止崩;严重者须输血急救。澄源,用于出血缓减后,即正本清源,辩证论治,是治崩漏的重要阶段。复旧,用于止血后调经治本,恢复月经周期,调经促排卵或善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