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上册语文(人教版)石钟山记夯实基础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导语】《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一.教学要点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二.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作品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石钟山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

2. 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领会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石钟山记》全文阅读、理解与翻译。

2. 文学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内涵。

3. 拓展阅读:相关苏轼的作品,了解其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初步理解文意。

3.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苏轼的思想观点。

4. 小组分享,总结讨论成果,进行汇报演示。

5.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点拨关键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课文难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

3. 演示法:小组汇报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作业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形成性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演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终结性评价1.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石钟山记》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含《石钟山记》全文及注释。

4.2 拓展阅读材料:苏轼其他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

4.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分配1. 课文朗读与翻译:2课时2. 文学分析:2课时3. 拓展阅读与讨论:2课时4. 教学评价:1课时5.2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阅读拓展材料,深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石钟山记》二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

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

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课文分析:1 文章内容结构: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这种议论,确定能给人以启发。

2 文章特色:《石钟山记》贵在由名质实,实地考察,表明了苏轼不泥古而崇实的精神。

文章不虚耗笔墨,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结合记叙,即事明理,深入浅出地议论,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至于写景,作者又紧紧抓住景物的特色,作气氛的点染,写出自己的感受,如写暮夜乘舟探绝壁一段,绘形绘声,情景事例,描写十分细腻、真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高二语文上20 石钟山记2课件人教

高二语文上20 石钟山记2课件人教
而况石乎!
• 李勃之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
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察 疑(上)
赴任、送子,见石钟山。 莫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 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 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视觉)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 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可解笑于 山谷中者,或曰此鹳 鹤也。(听觉)
词的使动用法.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石钟 山 记
苏轼
石钟山,在现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 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 误的,正确的说法是:“该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 钟名。”现在认为得名的原因是它既有钟“形”,又有钟“声”
以前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作者的做法 本文的中心思想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 眉山人。他与他的 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并称“三苏”。

《石钟山记》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石钟山记》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石钟山记》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躬行践履:亲自实行、亲自去做。

2.不知深浅: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

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3.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4.声如洪钟:洪钟,大钟。

形容说话、唱歌底气足,声音洪亮。

5.余韵悠悠: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传留的韵致、气韵。

6.自以为是:指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

7.森然耸立:繁密高高地直立。

8.森然可怖:形容阴沉可怕。

9.涵澹澎湃:形容水波动荡,波浪冲击。

10.主观臆断:指自我意识方面的凭臆测来评定。

11.风平浪静:没有风浪。

比喻平安无事。

12.簪笔磬折:古代插笔备礼,像磬一样弯着腰作揖,以示恭敬。

13.遗音余韵: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

形容作品美妙。

14.锵金铿玉: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15.迤逦不绝:迤逦,曲折连绵。

形容曲曲折折,连绵不断。

16.所在皆是:到处都是。

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17.鄙俚浅陋: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

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二、文化常识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

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

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共3篇《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1《石钟山记》(详案)《石钟山记》是一部以林语堂的个人经历为主线,记录了他在寻访母亲故乡——福建南靖石钟山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游记。

本文旨在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有效地教授这部经典游记。

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钟山记》的文学价值及作者林语堂的生平背景和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性认知,从自然山水中领略诗意、意境和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激发学生对福建文化和传统养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1.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林语堂的生平背景、主要作品及其贡献。

2.阅读理解首先,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述《石钟山记》的内容和主旨,以推测游记文本结构。

其次,引领学生逐段理解文本,关注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林语堂的语言风格。

鼓励学生阅读、分析、解释、评价并拓展文本潜在意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3.文学鉴赏通过教师演示+课堂互动的方式,分析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和象征性语言的作用及情感效果,并探究它们在文本中的功能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理论,对《石钟山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文化探讨学生应该了解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探讨《石钟山记》中所涉及的福建文化和福建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林语堂的影响。

5.写作指导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指导。

通过示范、批改、讨论等形式,指导学生撰写出自己的文章或小论文,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游记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文化背景,并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实际情境,进行适当的批判、探讨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整合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读、写、说、思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中,活动和讨论是比较重要的方法,提供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场所,使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石钟山记》复习课课件(共19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石钟山记》复习课课件(共19张PPT).ppt
⑧《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的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 鸣,这句话就是“__古___之__人__不__余___欺__也!”
⑨《石钟山记》中,苏轼亲自探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由此引发他的感慨, 不禁发问:“_____事__不__目__见__耳,闻_____而__臆__断__其__有,无_____可_?乎” ⑩《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盖__叹__郦__元__之__简___, _而__笑__李__渤__之__陋__也__”。
【kōng】硿焉( 硿硿)地。响
5.有大石当中流(挡在水流)中,可央坐百人,空中(
中)间而是多空窍(的 ),与风水
相吞窟吐窿
6.余是以( 因此)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简,略而笑李渤之陋( )知也识。浅薄
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南声函胡(
通“)含糊”
二、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空中而多窍 此世所丰富了苏轼的内心世界。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
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王国维
石钟山记
游因——质疑 郦说 ——人常疑之 议论为主

李说 —— 余尤疑之 提出问题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游历——察疑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大石侧立 叙议结合 栖鹘惊飞 解决问题
【答案】C。 ①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④写绝壁下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⑥写绝壁 下“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这与石钟山命名无关。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尤疑之”中的“余”是第一人称代词,类似的还有“吾”“我 ”“予”等;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若”“乃”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 南飞》)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字含意相同。 D.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 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石钟山记(教案)-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

石钟山记(教案)-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 (10分)(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徵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1)减泉,减价出售;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

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石钟山记》新人教版

高二语文《伶官传序》《石钟山记》新人教版

《伶官传序》《石钟山记》一周强化一、一周内容概述《伶官传序》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叙述、抒情、议论自然结合,明白晓畅,深入浅出。

《石钟山记》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说理的游记文章,语言明快犀利,说理透辟。

《石钟山记》朗读二、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一)、探讨文章主旨《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先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二)、把握主要内容1、《伶官传序》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一段:提出盛衰在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评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第四段:再评庄宗盛衰,提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讽刺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2、《石钟山记》第一段:写石钟山得名缘由中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及其可疑之处。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待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

接着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

并由此导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一层: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写访问寺僧。

第三层: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第三段: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第二层:从两方面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最新-高二上册语文(人教版)道士塔夯实基础 精品

最新-高二上册语文(人教版)道士塔夯实基础 精品

夯实基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坍圮.()凛冽.()倒溯.()遗.赠()官邸.()蹊跷.()歆.羡()婀娜.()窗明几.净()风餐露.宿()像模.像样()【答案】pǐ liè sù wèi dǐ qiāo xīn nuó jī lù mú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解析】本题考查一般实词的辨析与使用能力。

“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

“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适用对象是人。

“品位”,名词。

“品味”动词,品尝。

“赞扬”指称赞表扬,多用于表扬的场合。

“赞叹”指称赞,重在赞美。

【答案】B3.解释下列词语。

坍圮:对牛弹琴:官邸:风餐露宿:布施:品位:【答案】坍圮:毁坏,倒塌。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官邸: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

品位:文学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句是()A.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莫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晚餐》。

B.道士想起了自己一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C.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

D.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有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

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一、教学目标1.理解《石钟山记》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领悟作者通过游历石钟山所抒发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2.文章中哲理的领悟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苏轼作品,如《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注意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如总分总、前后呼应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做好课堂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文言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断句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哲理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人生哲理,联系实际生活。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美学价值。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的美学价值,如山水风光、人物形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欣赏文章中的美学元素。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评价文章。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绘制一张关于《石钟山记》的山水画,并附上简要解析。

最新-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精品

最新-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精品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三册第五单元《石钟山记》二. 学习目的1. 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 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

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三. 学习方法1. 学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才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以议展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四. 作者简介苏轼(118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

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

嘉佑二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苏洵、苏轼、苏辙,时称“三苏”。

人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词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有诗文集《东坡七集》等。

五. 题目提要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

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石钟山记》贵在由名质实,实地考察,表明了苏轼不泥古而崇实的精神。

文章不虚耗笔墨,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结合记叙,即事明理,深入浅出地议论,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高二语文课件-(人教版)《石钟山记》3 精品

高二语文课件-(人教版)《石钟山记》3 精品

品味、探讨 1.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 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由课文题注可知,其实苏轼关于石 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 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石钟山,在现在江西湖 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 二山。 明清时有人认为苏 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 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 确的说法是:“该全山 皆空,如钟覆地,故得 钟名。”现在认为得名 的原因是它既有钟形, 又有钟“声”。
鼓 如钟鼓不绝 微风鼓浪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令赵王鼓瑟
特殊句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通假字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2、至莫夜月明:莫=暮,晚 上. 3、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自读、研讨 1.文中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 心思想? 2.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 无,可乎? 2、郦 元--言之不详(叹) 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下(惜)
渔工水师--知而不能言 陋者(李渤)-- 考击以求(笑)
课文结构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提出问题)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看法---因声命名
(解决问题)
方法---实地考察
游感——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 (句 2、完成练习册
词类活用: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而此独以钟名 3、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4、大石侧立千尺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6、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2、自以为得其实
一词多义:

崆崆焉 微波入焉

至莫夜月明 故莫能知

是说也,人常疑之 所在皆是也 觉今是而昨非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推荐下载】高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石钟山记》

【推荐下载】高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石钟山记》

[键入文字]
高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准备了高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
 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
 3、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
 4、腾: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5、是:所在皆是也(这样)
 6、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
 7、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任,就职)
 8、因:因得现所谓石钟者(因而)
 9、其、焉、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其中的;同然,
1。

2024年度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2024年度高中语文《石钟山记》

苏轼生平与成就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丰富,以豪放派为主,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对后世影响深远。

该文记述了苏轼夜游石钟山的经过,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钟山的奇特景观和神秘氛围,体现了苏轼散文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游记散文,写于他被贬官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石钟山记》创作背景01020304北宋时期(960-1127),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文学领域,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杰出的文学家。

同时,北宋时期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在社会文化方面,北宋时期市民文化兴起,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此外,北宋时期还出现了活字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发明,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时代背景:北宋社会文化风貌03文章以作者游览石钟山的行程为主线,通过描绘沿途所见所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游览场景。

以游记形式展开文章在记叙游览过程的同时,穿插了对石钟山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入议论,使全文内容丰富、层次鲜明。

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苏轼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不刻意追求辞藻华丽,使得文章读起来自然流畅,更易于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语言简练、质朴自然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描绘手法及意境营造多种感官体验01苏轼在描绘石钟山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等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动静结合02文章既描绘了静态的山石、林木、建筑之美,也展现了动态的水流、风声、鸟鸣之韵,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意境。

高二语文上册石钟山记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高二语文上册石钟山记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石钟山记》详案无福生教学目的:一、学习和借鉴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二、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临、扣、向、鸣、鼓、殆、发)和文言虚词(莫、何)等。

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初步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律。

三、学习本文借记游说理的方法。

教学步骤:(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安排课时,以下只列出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详介已在讲宋词时说过,此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皆北宋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而以苏轼成就最高。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无论诗、词、散文都有极高成就,此外其书法、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1079年,苏因写诗讽刺新法而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史,史称“乌台诗案”,这是宋神宗元丰二年之事。

元丰七年又迁为汝州团练副史。

本文即自黄州赴汝州途中,顺道游览石钟山时写的。

三、关于石钟山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

经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口的,叫上钟山;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

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

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

《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

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

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原因。

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的探讨从文中可见,郦道元、李渤、苏轼三人解释石钟山的命名尽管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与声音有关。

后来明清时有人实地考察了石钟山,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清人郭庆藩有探讨说此山应具钟形钟声则得名,提出了与苏不同的看法。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人教版 教案

某某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高伦强教学目标:(一)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特殊文言句式(二)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某某精神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融进作文片段写作教学重点:领悟文中包含的哲理意蕴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的记游散文风格多样,形式各异。

我们刚刚学过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它形似游记散文,但落脚于议论。

它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苏轼的《石钟山记》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被称为古典记游散文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请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一,弄清楚石钟山的地理位置三、学生朗读第一段,注意读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的句子有何特点?其他要讨论的文言语法现象。

问:用原文语句回答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幻灯打出质疑水搏论扣石论)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

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目睹了石钟山什么样的景象?,亲耳聆听了什么样的声音?朗读第二段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注意“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特点(解疑)五、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作者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一个什么道理?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

(评疑)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

大师质疑的精神和亲身实践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选择性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石钟山记[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是”“适”“识”三字及次常用字“始”。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一、基础夯实 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 ) 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 ,北音清越..( ) ,桴.( ) 止响腾.( ) ,余韵..( ) 徐歇..( ) 。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答案①虽( 即使 ) ①访( 寻求,探寻 ) ①函胡( 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①清越( 清脆悠扬 ) ①桴( 鼓槌 ) ①腾( 传播 )①余韵( 余音 ) ①徐歇( 慢慢消失)(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 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 ) 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 ) 心动..( )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②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①赴( 赴任,就职 ) ①因( 于是 ) ①固( 本来 ) ①方( 正 ) ①心动( 内心惊恐 ) ①罅( 裂缝 )(第3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钟磬.(qìng) 彭蠡.
(1ǐ) 聆.听(1íng) 鄱.
阳湖(bó) B .无射.(shè) 莫.
夜(mò) 桴.止响腾(fú) 铿.
然(kēng) C .窾.坎镗鎝(ku ǎn) 涵.
淡(hán) 石穴罅.(xià) 噌.
吰(zhēng) D .栖鹘.(hú) 磔磔..
(zh é) 鹳.鹤(guàn) 汝识.
之乎(zhì) 【解析】本题考查了地名、难读字、古今异读和通假字的字音。

A 项中的“鄱”应读作“pó”。

B 项中的“射”应读作“yì”。

C 项中的“噌”应读作“chēng”。

【答案】D
2.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是 ( ) 下临.深潭:对着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鸣叫,发出声音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去,到 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先前 扣.
而聆之:敲击 余尤.
疑之:依然 如乐作.焉:响起、演奏 乃以斧斤考.
击而求之:考察、考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义。

A 中的“鸣”意义为“使……鸣”。

C 中的“尤”意义为“尤其”。

D 中的“考”意义为“敲打”。

【答案】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舟已行矣,而.
剑不行。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渔工水师虽.
知而不能言。

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B 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A 项前一句中的“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后一句中的“焉”,兼词,于此。

C 项前一句中的“虽”,连词,表示让步,译为“即使”。

后一句中的“虽”,连词,表示让步,译为“虽然”。

D 项前一句中的“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

后一句中的“盖”,发语词,有“大概”的意思。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答案】B
4.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异义词。

D中的“其实”在文中应是“它的实际情况”,与现代汉语的“其实”不同。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人皆得以隶.使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

A、C、D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鸣”意思是“使……发声”,动词使动用法。

【答案】B
6.翻译下列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解析】(1)考查的是定语后置句的翻译。

(2)注意兼词“焉”的用法。

(3)考查的是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4)考查的是名词作状语现象和反问句的翻译。

【答案】(1)敲击发响的石头,到处都是。

(2)微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

(3)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4)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们有无,可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