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金融中介体系【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金融中介体系
1.“金融中介”所指的范围有大有小,通常使用的口径有几个?
答:“金融中介”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林林总总,统称为金融中介,也常常统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

(1)联合国统计署的分类
①按经济活动类型分类,把现今世界上的经济活动分成17个大类。

金融中介,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的内容是:
a.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活动。

货币中介:中央银行的活动;其他货币中介,主要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性质的活动;
其他金融中介:金融租赁活动;其他提供信用的活动,主要指类如农业信贷、进出口信贷、消费信贷等专业信贷的活动。

b.保险和养老基金——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

包括:生命保险活动、养老基金活动、非生命保险活动。

c.辅助金融中介的活动。

金融市场组织,如证券交易所的活动;
证券交易活动,这包括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之类的活动;
与金融中介有关的其他辅助活动。

②按中心产品的分类,共分9大类。

金融产品属于服务性质的产品。

“金融中介、保险及辅助服务”包括的内容是:
a.金融中介服务——不包括投资银行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

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款贷款服务、中间业务的服务、金融租赁,等等。

b.投资银行服务。

包括:投资银行服务、证券买卖服务、证券承销、包销服务,等等。

c.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

包括:生命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服务、非生命保险服务,等等。

d.再保险服务。

e.金融中介辅助服务。

与投资银行有关的服务,如合并与收购服务、公司理财和风险投资服务;
经纪服务、证券交易的处理和结算服务;
金融资产管理、信托、委托服务;
与金融市场有关的营运服务和管理服务;
f.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服务,等等。

(2)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按机构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

具体划分是:中央银行;其他存款公司;不是通过吸纳存款的方式而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获取金融资产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消费信贷公司等;金融辅助机构,如证券经纪人、贷款经纪人、债券发行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以及经营各种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的公司等;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2.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类有种种标准。

对它们进行分类为什么很不容易?
答:金融中介包括的范围极广。

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
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与它们并存的另一大类是各种保险事业;从事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活动的,在金融中介系统中也都是重要环节。

在当前世界市场经济生活中,所有的金融中介构成一个极其庞大、极其多样性的大系统。

要想明确哪些产业应该划入金融中介的领域,以及在这一领域内如何有条理地分门别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联合国统计署统计分类处把金融中介按照经济活动类型、中心产品分别进行了分类,国民核算体系SNA也对金融业进行了按机构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满足统计需要的分类是极其精细的。

这些种种分类只不过是提供从不同视角观察一个复杂大系统所形成的不同的分类和描述,并希望从中给出一个轮廓印象。

因此在种种教材和著述中,对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介绍不尽相同是完全不足为怪的。

3.试分门别类说明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并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它们的共同之处有哪些方面?主要差异可归结为几点?
答:(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格局将持续向现代化的方向演进。

具体构成是: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
其他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
投资银行、券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华夏、国泰君安、海通、南方;
农村信用合作社: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共20438家;
城市信用合作社: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48家;
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
财务公司:华能集团财务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财务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财务公司等;
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等;
小额贷款公司:2007年末,我国共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试点,到2011年12月末,小额贷款公司迅速扩展至4282家;
汽车金融公司:截至2011年末,我国共成立了汽车金融公司13家;
货币经纪公司:截至2011年末,银监会批准开业的货币经纪公司有4家;
邮政储蓄机构:邮政储蓄银行;
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
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
汇金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等。

(2)我国与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②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③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④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3)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②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即使是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是以国有产权为主体;
③中国商业银行总数不多,规范的专业银行也少,即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
④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突出,但政策性金融业务(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⑤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都在向混业制全能银行方向发展;
⑥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
⑦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
⑧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中国金融法律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

4.比较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上金融中介的异同,试分析这两种金融中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答:(1)直接金融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行股票债券等凭证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

在此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因此被称为直接金融。

它可以节约中介成本,获得长期稳定资金,同时在法人治理上发挥作用。

但是门槛较高,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间接金融指资金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或投资到银行等中介机构,再由这些机构以贷款或直接投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单位的一种融资形式。

它可以动员零星存款,减少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实现期限转化,同时通过资产多元化降低风险,但对中介机构更为依赖。

(2)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两个领域内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在资金运动中的地位不同。

直接融资机构只是协助地位,而资金流通的双方是实际供求者。

间接融资机构处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双重地位,把资金流通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都处于主体地位。

②承担风险不同。

直接融资机构不承担风险,全部风险由资金供求单位承担。

间接融资机构由于处于法律合同主体的地位,要承担所有投资风险,但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进行分散。

③职能不同。

直接融资机构在投资运作中主要行使设计投融资方案、咨询和管理,代理投资等职能,并不作为主体进行投资。

而间接融资机构则作为投资主体直接行使投资职能。

④资金运用利润分配不同。

直接融资机构的投资收益是事前固定的,可以是一个固定数额,也可以是一个比例,而受益的剩余部分归投资者所有。

相反,间接融资机构则占有了大部分投资利润,只需支付给资金供给者一个固定数额。

(3)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有数量较多的证券公司,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华夏、国泰君安、海通、南方,投资基金也发展迅速。

在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银行,如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较多的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