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月考(9月份)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
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海安期中)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它们在艺术创作中_______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______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它们并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而_______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 . 淋漓尽致白驹过隙湮没无闻B . 栩栩如生斗转星移湮没无闻C . 栩栩如生白驹过隙销声匿迹D . 淋漓尽致斗转星移销声匿迹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B . 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
C . 长江水文局最新发布的水情分析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了来水量严重偏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因素所造成的,与三峡工程蓄水无直接关系。
D . 金钱可以让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也可以让人利令智昏,走上犯罪的道路。
3. (2分)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A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12分)(2018·钦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实际上是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
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
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过日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高二9月月考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9月月考(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推荐算法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种算法,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如今推荐算法已成为网络文艺与受众传播之间的第一位“鉴赏者”,从哪些内容分发给什么样的用户这类个性化推荐问题,到一些文艺作品排行榜,都是数据分析和算法运行的结果。
算法基于对个体艺术趣味和文化身份的分析,满足个体对文艺作品娱乐消费、艺术欣赏的需要。
算法推荐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也不能无视算法对网络文艺作品的接收者造成的消极影响。
推荐算法也可能放大或掩盖某些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艺术类型或主题内容等,甚至掺杂了资本等因素,这样的推荐就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了,而可能是算法控制者所需要的。
这意味着,算法作用机制下网络文艺作品的推荐,在被读、被看、被听之前,已经被算法判断和筛选了。
换言之,算法正在更深层面隐秘地进行价值建构。
算法改变了网络文艺作品的接受模式,也在影响网络文艺作品的接受者。
通过数据计算认定用户“真实需求”,算法保障推送内容落点精准。
但是,弱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的算法,还不能“聪明”地洞察出个体深层、复杂的文化需求,长此以往推送重复内容,用户难以体验艺术作品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利于艺术对人类精神、情感的陶冶,也不利于丰富和提升人的文化生活质量。
用户享受平台个性化、高效便捷的推荐,是以放弃和出让对文艺作品的选择权为前提的,并导致用户在被动的处境中,衍生媒介使用风险。
推荐内容,极易引发用户对网络内容的过度使用。
推荐源源不断,且能持续转换为新的、有吸引力的内容,让用户欲罢不能。
很多用户在厌恶、拒绝平台推荐之后,还是会重新回到推荐模式,因为面对海量信息的铺天盖地,算法能最快捷地为用户解决选择问题。
推荐算法可能加剧用户的网络沉迷与成瘾。
同时,推荐算法对用户的划分,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很可能加大数字时代的人群分化,加宽数字鸿沟。
高二语文9月月考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9月月考答案1.B;B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A是意动C是名词作状语D是使动2. C ;C项是状语后置其他选项皆为宾语前置3.D.宰:县令4. D.A.望文生义。
芝兰玉树:芝和兰是两种香草,玉树是槐树的别名,一说用玉制成的树,“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B.“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
含褒义。
C.“叨陪鲤对”是自谦之辞,指晚辈惭愧地接受长辈的教诲,①句形容父亲,应该用“耳提面命”。
5.D.6.C.本段话题是关于如何解决景区门票价格过高的问题,关注最后一个分句7.D原文信息为:“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并非不了解。
8.B(A.原文信息为:“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
”“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
”犯了主次颠倒的错误。
.D 原文信息为:“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调和态度非极端手段。
C.原文信息为:“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并非只有这两个问题,原文中关于因果报应的观点也并不是相同的。
)9.C(A.原文信息为:“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渗入,并非主动融合;B.原文信息为:“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自我调整的是佛教而非儒、道教;D.原文信息为:“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原文并未提及“以儒家为主体”,另从历史考证,隋唐时期,儒教文化并未成为主体。
)10.C.11.C.娶公主为妻称为尚主12.D.萧嵩请求退休养老是被任命为太子太师之后的事。
13.(1)(萧嵩)与崔琳是同僚,(崔琳)没有特别重视他(没有认为他与众不同),而紫微令姚崇称许他有远大的前程,十分眷顾他。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言志” 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从《诗经》中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到屈原的“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从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到建安诗人的“梗概而多气”,从唐代诗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到宋代诗人的“以议论为诗”,可以看出,“诗言志” 传统始终贯穿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中。
“诗言志” 中的“志”,最初是指诗人的志向、抱负和情感,后来逐渐扩展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诗经》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劳动等生活场景的赞美和歌颂,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在屈原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
在汉乐府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建安诗人的作品中,“志” 表现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则表现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宋代诗人的作品中,“志” 主要表现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言志” 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其次,“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最后,“诗言志” 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为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是最能反映出当前语文考试命题方式的一种复习材料,不妨做一些语文月考试卷更好地了解语文月考考试的题型。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萨满教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
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
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
在北方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信仰对象互相服务,相互依存,可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
由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常把对神的引领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
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神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既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
所以,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
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范,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
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文含答案)
卷(文含答案)卷(文含答案)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走手音”还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绵延,深远无限。
这与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所创造出的线状音迹的表现力有着很大不同,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时间有限,强度逐渐减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
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减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激发出人们对人生的感情和其他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琴之所以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
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厚重、低沉、深邃、悠远的感受,并激发听琴者价值、意义上的感悟。
无论从琴歌、琴诗,抑或从琴曲的文学内涵来考量,古琴与文学都有着渊源。
古人喜抚琴吟唱,琴歌以诗为主体,配合琴曲。
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能叙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例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都有着深刻而动人的故事背景,反映了主人公高尚的气节、英勇的气概或内心丰富的感情。
而琴曲《潇湘水云》等,则是借景抒情,暗示南宋王朝政治飘摇,琴人满腹担忧。
艺术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渊源,从古琴艺术中,我们可以轻松领略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所在。
中国文人所崇尚的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中一一渗透。
古琴艺术写照天地万物、人生百态,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追求“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
《鼓琴训论》中说:“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这正是琴者的审美追求。
这与我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回归、人格的纯净,注重意境之美,正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所遵从的审美心理。
高二语文上册月考检测试题及答案
⾼⼆语⽂上册⽉考检测试题及答案 在适当⾼⼆语⽂⽉考考试前,适当做语⽂⽉考试题有助于同学们做语⽂知识查漏补缺。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语⽂上册⽉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上册⽉考检测试题 ⼀、本⼤题4⼩题,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完全正确的⼀项是( )(3分) A.商贾(gǔ) 沏(qì)茶模(mú)板溘(kè)然长逝 B.⼴袤(mào) 猥(wěi)亵体恤(xù) 戛(jiá)然⽽⽌ C.采撷(xié) 纤(qiān)细惩(chéng)罚鳞次栉(zhì)⽐ D.悲怆(chuàng) 筵(yán)席洗涮(shuā) 刚愎(bì)⾃⽤ 2.依次填⼊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3分) (1)红的、黄的、粉的,各⾊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眼⾥⼀亮⼀亮的,美丽的花朵了⽣活,普通的⽇⼦平添了些⾊彩、滋味和乐趣。
(2)尽管这只是⼀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敏捷,让我们对济南承办的第⼗⼀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作充满了信⼼。
(3)截⾄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遇难,4⼈失踪,及善后⼯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
A.装点演练营救 B.装饰演习营救C.装饰演练抢救D.装点演习抢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正确的⼀项是 ( )(3分)A.当年中国⾳乐家往外⾛,现在世界著名⾳乐⼤师趋之若鹜地进⼊中国。
B. 电视剧《⽔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浒》中不乏鲜明⽣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最为奇货可居。
C. 在已经⽓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不实、⾃私⾃利的⼩⼈。
D.⼀个远涉重洋、寄⾝美国、茕茕孑⽴的中国弱⼥⼦,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3分) A.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和相应的实⼒,以致难于适应市场竞争。
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答案
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C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中“就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一句偷换概念,从原文第二段各列举一位唐代诗人来说明和第一段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可看出2.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国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
”唯一这一修饰词语,与原文理解有误。
3.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D项中“缺少研究道禅一样的美学”,表述有误,原文“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家园”4.D5.D “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错,应为“位于卿之下,士之上”6.D 重点写管仲的贤能,写与鲍叔牙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7.(1)管仲被重用以后,在齐国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恒公因此成就霸业。
(被动1分,1分,任,执掌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霸,称霸1分)(2)凭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有,武装力量长强盛。
(以1分,区区1分,积聚财富翻译1分,富强使动1分,兵:军队1分)8.①枫林暗示了是秋季。
1分②孤舟、微月、枫林三个意象集中构成了一片肃杀、凄凉的意境。
2分③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愁情。
2分9.不同意。
1分此句不仅写岭色,也兼写筝声。
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
〔2分〕“干重”“万重”的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
〔分析3分〕10.(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亲贤臣远小人11.(1)A、C(2)①“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农耕的地方,这里有他辛勤的汗水,更有他自力更生的快乐,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故以“东坡”为号。
②居士,即学佛的居家之士,介乎隐士和佛徒之间。
他此时是一个被贬的人,想从宗教中寻找心灵的解脱安宁,但他选择的是参禅而不是遁人空门,而且受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他选择做隐士。
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3(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1
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9月份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说明: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个别高等院校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不仅给自己带来伤害,也给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名誉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这种学术态度着实让人担忧。
(2)当前网络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门,传播速度极快,当我们把不科学、不真实的信息随意传播出去时,就是。
(3)学术交流活动中,即使是权威专家的话,我们也要持怀疑的态度去审视,不宜,更何况学术活动本来就倡导百家争鸣。
A.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以讹传讹 B.拾人牙慧以讹传讹人云亦云C.以讹传讹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D.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以讹传讹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首届跨境电商论坛最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9月高二语文上月考试卷(含答案)长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语试卷一、基础题(21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四个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聊乘化以归尽(乘着)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B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云销雨霁(消散)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时矫首而遐观(举,抬)朝菌不知晦朔(北风)D 或命巾车(有时)命途多舛(乖违,不顺)且适南冥也(适合)2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一样的一项是()(3分)A 极娱游于暇日窜梁鸿于海曲B 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引壶觞以自酌既自以心为形役D 悟已往之不谏善万物之得时3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德合一君B.而后乃今将图南.襟三江而带五湖D.举匏樽以相属4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例句的句式一样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今安在哉?A.寓形宇内复几时B.都督阎公之雅望.彼且奚适也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1)刚刚参加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的张继科在开赛当日赶到赛场,结果1 比3 爆冷输给了小将梁靖崑。
(2)近日一段廊坊固安老人孤身骑三轮车寻找走失儿子,历经千辛万苦的视频,让很多网友为母爱的伟大而感动。
(3)民警找到对况熟悉的守林人卓金龙,警民联手在深中近7 公里,耗时近6小时,终于找到了6 名驴友。
A 跋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B 跋涉水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披荆斩棘D 风尘仆仆跋涉水风餐露宿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北京地铁新版手机客户端将更新上线,新版手机客户端将为乘客提供线路换乘及票价查询、周边地标查询、运营故障信息推送等功能。
B 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色。
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大爱奉献”。
D 日前,由长春市爱心联盟申报的“残疾人云之网络好人商城”公益项目成功进入全国“青年恒好”十强。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的色彩的。
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尤其值得深思。
①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求索。
③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
④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
⑤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
⑥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
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③②⑤④①.③②⑥①⑤④D.④⑥③②①⑤二、古代诗阅读(38分)(一)言阅读(19分)王复,字初阳,固安人。
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
声容宏伟,善敷奏。
擢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
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
进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
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
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
”遂止。
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
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致敌每深入。
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
”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
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
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
”奏上,皆从之。
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
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
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
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
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
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
帝皆不许。
中官领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
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
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
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
今不宜创此制。
”乃止命建塔。
复好古嗜学,守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
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
不许。
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
久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通政参议擢:被提升B从子锡请袭百户袭:继承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属:聚集D复好古嗜学,守廉约守:遵守9.对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B.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D.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10.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
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
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
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
后,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
11.把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
(分)(2)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楚江怀古(其一)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
此诗为其南渡湘江洞庭时作。
12.简析此诗颔联在写景上的特点。
(分)13.概括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加以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8分)14.(1)王勃《滕王阁序》中与庾信的《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2)陶渊明《归去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本阅读(2分)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⑴-⑷题。
爱书之人范用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
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条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
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创刊号的第一篇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
此激起巨大波澜。
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
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
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
“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
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
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
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革”的反思。
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
这其实并非易事。
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
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
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
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摘》。
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
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
“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
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
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
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
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
”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
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
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
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
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