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易损斑块
IVUS,VH-IVUS, OCT,NIR, DCT,64SCT,PET-CT, CAMRI
临床指标
● 左室射血分数
● LVEF≤35%:高危人群的临界阈值 ● 可独立预测SCD发生 ● 是心衰患者SCD重要危险因素 ● 测量简便,易于推广 ● 识别SCD的敏感性有限
心电图指标
● QRS时限 ● QRS≥120ms:与心衰全因死亡率增高
● 心脏有结构异常:
● CAD+ACS ● DCM ● HCM ● ARVC ● 炎症性疾病 ● 浸润性疾病
LVEF↓ HF VA MVA
诱因
● 情绪异常 ● 电解质紊乱:低K,低Mg ● 过劳 ● 饱餐 ● 气候突变
● 药物副作用:拟交感药,抗心律失常药, 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洋地黄,抗精神病药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MVA )
或具潜在危险的室律不齐
● 心脏停搏
● 心电机械分离
病理特点
● 无结构性心脏病:>10%—15% ● 冠造 < 50%狭窄:>50% ● 无AMI:>70% ● AMI非斑块破裂:>20%—30% ● 蚀损斑块:20%(女性,年轻)
CAD AMI UAP DCM HF LVEF↓
SCD发病机制
黑三角
内环境不稳定
自主神经 电解质
↙↗↖↘ 心肌缺血 TWV HRT
←→ 心脏基质
心电易损
{ 三种因素
可独立预测 可联合预测
Tp-c+J MVA QRS>150 LBBB
可互相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
● 无结构性心脏病
病理学、毒理学检查阴性 诊断:分子解剖学基因诊断 ● 原发性心电疾病(Brugadas, LQTs, PCCD, IVF, SQTs, NCPVD, SUNDS(SADS) ● 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 ● 右室流出道室速(ROVT)
有关 ● 运动后5分钟内出现VPB:与死亡风险有关 ● 这些新型指标尚不足以指导分层
● T波电交替(TWA)
有研究显示:TWA是SCD危险因素, 有助于危险分层
对临床实践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TWA联合其他预测指标价值可能更大
●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 研究显示:BRS下降与MVA密切相关 在LVEF基础上:提供额外危险分层信息,
和SCD独立相关,但无RCT证实
● 暂不推荐作为SCD危险分层指标
● QT间期与QT离散度 ● QT对SCD预测尚无定论 ● QTc与预后并无关联 ● 不宜应用QT,QTc作为SCD危险分层指标
● 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 ● 可识别心梗后危险人群: ● 阳性预测率7-40%,阴性预测率95% ● 该指标可识别SCD低危人群 ● 不推荐常规应用识别SCD高危人群
SCD策略
筛选,监测,优化治疗心血管易损病人 (一年内SCD风险≥5%)
一级预防:SCD高危病人
二级预防:SCD复苏病人

正常人群 疾病人群 高危人群 心脏骤停
猝死
SCD 1.5级预防
在一级预防适应证基础上:
增加4大高危因素之一
● EF<30% ● 频发室早 ● 非持续性室速 ● 晕厥或晕厥前兆
是总死亡率预测因素 仅为非心律失常性死亡预测因素
● 心率震荡(HRT)
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是一项较有潜力的危险分层指标 尚需进一步明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运动试验和功能状态
● 运动耐力和心功能分级 ● 心衰加重:总死亡率增高,但死于MVT下降
● 用于危险分层的价值尚待明确
● 心率恢复 ● 运动后1分钟内心率恢复≤12次/分:与总死亡率下降
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ppt)
(优选)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
心脏性猝死(SCD)
● 占全因死亡15%
● 占心血管死亡:64%
● 心律失常引起: 88% 室性心动过速 62% 尖端扭转性室速 13% 心动过缓 17% 原发性室颤 8%
● 全球每年300万例
● 中国每年54.4万例(41.8/10万)
● 首发存活率:5%—10%
→ 发现潜在高风险患者,尽早置入ICD, 提高SCD防治有效性
风险预测:猝死危险分层
● 现有评价方法:敏感性,特异性欠佳
● 目前尚无精确,可靠的评价指标
● 建议多项指标综合评价:
{ 心电生理指标:心肌易损 检验指标:血液易损 不稳定斑块:斑块易损
● LVEF<30%-35%:唯一公认预测SCD指标
SCD临床流行病学
● CAD:20%-25%猝死为首发表现 ACS+EF↓:35%-50% AMI;30%--50%(2年内)
● HF:30%--60%(Ⅱ-Ⅲ级60%) ● LVEF<30%:30%(3年内) ● DCM;50% ● HCM;常为首发症状 ● 原发性心电疾病;死亡主要原因常为首发症状
● 短期心律变异性(HRV) ● HRV减少:MVA和SCD风险增加 ● 目前关于短期HRV异常和SCD关联性数据有限 ● 暂不推荐使用
动态心电图指标
● VPB和NSVT
心梗后心功能不全: VPB,NSVT于SCD有关
LVEF≤35%:需要记录动态心电图
LVEF≥40-50%:动态心电图不能获益
● 长期心率变异性(HRV)
● 电生理指标
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 早博后窦性频率震荡(HRT) 恶性早期复极化:缺血性J波(高大,不光滑)
ST段(水平或下移) 心衰患者QRS>130-150ms或LBBB 其他指标:DC, QT动态性,QTcd,
HRV,心室晚电位, EPS
● 检验指标(易损血液)
BNP,NT-proBNP, hs-CRP,NEFA, CD40L, PAI-1,D-2B PAPP-A,TpP,Lp-PLA2,
临床特点
● >90%;无先兆或前驱症状 ● 75%:院外发生 ● >95%:1H内死亡 ● CPR成功:<5% ●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心血管病:>25%-40%
心血管易损病人独特本质 (Vulnerable Patient)
心电机制
● 室颤:85%--90%,部分曾有无脉室速
有血动力学障碍VT/VF
有助于冠心病SCD危险分层 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临床价值
SCD流行病学新特征
● 1/3高危人群:
5%-10%心律失常危险标志
7%-15%血流动力学危险标志
<20%AMI或UAP
→ 医学有预警可能
● 1/3低危人群:
有某些与心脏无关的临床疾病
→ 但属低危,或无特异性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