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十二时辰

合集下载

古时十二时辰名称与含义

古时十二时辰名称与含义

「困敦」子时(23:00-1:00)宜| 睡眠忌|熬夜子时名曰「困敦」——混沌万物之初萌,藏黄泉之下。

“子”是“兹”的意思,这时候,万物刚刚开始滋生和繁殖。

早春的午夜时分,高粱幼苗还在湿润的土地上沉睡,在芬芳的泥土中,汲取营养,滋生繁殖。

「赤奋若」丑时(1:00-3:00)宜| 熟睡忌|熬夜丑时名曰「赤奋若」——气运奋迅而起,万物无不若其性。

形容万物继续萌发,系于生长。

丑时鸡鸣时分,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高粱地里的幼苗仍在继续萌发嫩叶,逐渐成长。

「摄提格」寅时(3:00-5:00)宜| 熟睡忌|熬夜寅时名曰「摄提格」——万物承阳而起。

植物芽刚刚吐露,要吸收阳气生长,然后全部露出地面。

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此时的高粱苗在慢慢成长,逐渐茁壮,直起纤细的腰杆,等候黎明的曙光。

「单阏」卯时(5:00-7:00)宜| 清醒、排毒忌|赖床卯时名曰「单阏」——阳气推万物而起;“卯”即“茂”,茂盛的样子。

这个时候,万物生长滋生繁茂。

日出时分,迎着朝阳,高粱在田野中舒展身姿,活动筋骨,体态也更加繁茂。

「执徐」辰时(7:00-9:00)宜| 吃早餐忌|不吃早餐辰时名曰「执徐」——伏蛰之物,而敷舒出。

万物都震动而生长,草木伸舒,萌芽而出。

经过漫长的夜晚,时光来到了清晨,高粱穗含苞欲放,展露头角,生机勃勃。

「大荒落」巳时(9:00-11:00)宜| 精神饱满忌|久坐不动巳时名曰「大荒落」——万物炽盛而出,霍然落之。

万物到了这个时候,都全部长起来了,聚集在一起。

炽盛而有光泽的样子。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高粱保持着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生长,枝繁叶茂。

「敦牂」午时(11:00-13:00)宜| 午饭午睡忌|疲劳作战午时名曰「敦牂」——万物壮盛也。

万物都达到盛大壮茂,枝柯密布的状态。

此时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让人不敢直视,但这毫不影响高粱的青春追梦之旅,只管灌浆壮茂。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

古代时辰对应时间古代时辰是指古代中国在24小时制中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的时间系统。

每个时辰对应两个现代小时,从子时到亥时,依次为:1.子时:23:00 - 01:002.丑时:01:00 - 03:003.寅时:03:00 - 05:004.卯时:05:00 - 07:005.辰时:07:00 - 09:006.巳时:09:00 - 11:007.午时:11:00 - 13:008.未时:13:00 - 15:009.申时:15:00 - 17:0010.酉时:17:00 - 19:0011.戌时:19:00 - 21:0012.亥时:21:00 - 23:00古代时辰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律。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钟表和计时器,因此时辰对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古代时辰的含义和对应的时间进行详细介绍。

1. 子时(23:00 - 01:00)子时是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太阳下山后的时间。

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此时休息,并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2. 丑时(01:00 - 03:00)丑时是子时之后的时辰,也是人们夜晚睡眠的深度阶段。

在这个时辰,人们进入深度睡眠,身体开始恢复疲劳。

3. 寅时(03:00 - 05:00)寅时是天亮前的时辰,也是人们睡眠结束、新一天开始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辰,很多人会起床并进行晨练,以准备迎接一天的工作。

4. 卯时(05:00 - 07:00)卯时是早晨的时辰,也是人们开始起床并进行日常活动的时间。

在这个时辰,很多人会进行早餐并准备出门。

5. 辰时(07:00 - 09:00)辰时是上午的时辰,也是工作、学习的最佳时间段。

在这个时辰,人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适合进行各种活动和工作。

6. 巳时(09:00 - 11:00)巳时是上午的后半段时间,在这个时辰,人们通常会进行一些必要的休息,以保持精力和注意力的集中。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主要用于指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名称和顺序。

它源于天文学,将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时辰的名称和意义。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子为一天的开始,有生机、开始、新生的象征。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丑被视作稳健、耐力的代表,因此这个时辰被称为“丑”时。

寅时:凌晨3点至5点。

寅是传统的起始地点,象征着开端、新生和生机,因此被视为吉利的象征。

卯时:早晨5点至7点。

卯代表生命力的强壮,此时也是百花争艳的时节。

辰时:早晨7点至9点。

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象征权利、财富和神圣。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巳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蛇,意味着诱惑与智慧。

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

午为阳性,代表热情、阳光和生命力。

未时:下午1点至3点。

未代表土地和收成,也象征顺应大势和朴实无华。

申时:下午3点至5点。

申代表猴子,象征机智和灵活性。

酉时:下午5点至7点。

酉代表鸡,象征母爱和责任心。

戌时:晚上7点至9点。

戌代表狗,象征忠诚和守卫。

亥时:晚上9点至11点。

亥为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新的开始。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与时光有关的词语和文化,十二时辰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钟表和手机来进行精确的计时,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的代表,十二时辰无疑不可或缺。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十二经络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十二经络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十二经络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对应的生肖】
1、午夜23时至1时——子时:鼠。

2、凌晨1时至3时——丑时:牛。

3、凌晨3时至5时——寅时:虎。

4、清晨5时至7时——卯时:兔。

5、上午7时至9时——辰时:龙。

6、上午9时至11时——巳时:蛇。

7、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午时:马。

8、下午13时至15时——未时:羊。

9、下午15时至17时——申时:猴。

10、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酉时:鸡。

11、晚上19时至21时——戌时:狗。

12、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亥时:猪。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时辰经络对应表】。

十二时辰排序和读法

十二时辰排序和读法

十二时辰排序和读法"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一种时间计量单位,它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现代钟表上的两个小时。

在古代,人们使用时辰来表示时间,而不是以小时为单位。

十二时辰的排序和读法如下:1. 子时(23:00-01:00),子时是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它对应现代时间的夜晚11点到凌晨1点。

2. 丑时(01:00-03:00),丑时是子时之后的第二个时辰,它对应凌晨1点到3点。

3. 寅时(03:00-05:00),寅时是丑时之后的第三个时辰,它对应凌晨3点到5点。

4. 卯时(05:00-07:00),卯时是寅时之后的第四个时辰,它对应早晨5点到7点。

5. 辰时(07:00-09:00),辰时是卯时之后的第五个时辰,它对应早晨7点到9点。

6. 巳时(09:00-11:00),巳时是辰时之后的第六个时辰,它对应上午9点到11点。

7. 午时(11:00-13:00),午时是巳时之后的第七个时辰,它对应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8. 未时(13:00-15:00),未时是午时之后的第八个时辰,它对应下午1点到3点。

9. 申时(15:00-17:00),申时是未时之后的第九个时辰,它对应下午3点到5点。

10. 酉时(17:00-19:00),酉时是申时之后的第十个时辰,它对应下午5点到7点。

11. 戌时(19:00-21:00),戌时是酉时之后的第十一个时辰,它对应傍晚7点到9点。

12. 亥时(21:00-23:00),亥时是戌时之后的第十二个时辰,它对应晚上9点到11点。

以上就是十二时辰的排序和读法。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来确定时辰,这种时间表示法在中国历史上广泛应用。

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
传统中国采用24点制,又称“二十四节气”或“二十四点气”,将一天分为24小时,每一小时又称为一节,这种划分方式称为十二时辰制。

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60分钟等于3600秒,一天总共有86400秒。

一、古时十二时辰概念
古时十二时辰是指,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份,每份2小时,又称为“时辰”,每份2小时的节奏中文称作“辰”,古人用来划分和计算时间的民间习俗。

二、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时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
三、古时十二时辰的意义
古时的中国人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十二个时辰,一般来说,早上是从子时到亥时,晚上是从亥时到子时,意在表达养生之美,比如“忌子时起,宜亥时坐”,就是说夜间要做静功,避免早晨起来后太晚睡觉,希望大家能够得到良好的睡眠,从而避免失眠等疾病。

四、古时十二时辰对当今的意义
不管是十二时辰,还是24点制,都是时间的一种划分,古时十二时辰虽然不再使用,但它的价值思想却仍然存在,养生、滋润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都是古人及现今人们都关注的最主要问题,所以古时十二时辰对当今的意义仍然很重要。

古代十二个小时的称呼

古代十二个小时的称呼

古代十二个小时的称呼在古代,人们对时间的计量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一天被分为十二个小时,每个小时有独特的称呼。

下面将介绍古代十二个小时的称呼及其含义。

1. 子时子时是指夜晚十一点至凌晨一点的时间段。

在中国古代,子时被认为是一天的开始,也是阴阳交替的时刻。

子时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人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安静休息或做一些祈福的仪式。

2. 丑时丑时是指凌晨一点至三点的时间段。

丑时的名称来源于十二地支中的“丑”,代表着地支的第二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丑时被视为阴气最重的时段,人们相信此时鬼魂活动频繁,因此多数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深度睡眠。

3. 寅时寅时是指凌晨三点至五点的时间段。

寅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三位,寅时是阳气逐渐抬头的时刻。

在古代,人们相信寅时是最适合进行修炼和学习的时间,因为此时人体的精神状态最佳,容易保持专注。

4. 卯时卯时是指早晨五点至七点的时间段。

卯是地支的第四位,与寅时相邻。

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卯时属木,代表着生机勃勃的状态。

人们认为卯时是最适合进行晨练和锻炼身体的时间,也是精力充沛的开始之际。

5. 辰时辰时是指早晨七点至九点的时间段。

辰是地支的第五位,也是五行学说中的土。

辰时代表着阳气渐长,大地回春的时刻。

在古代,人们多数会在辰时进行一些劳动或事务,如农耕、工作等,以借助大自然的能量来完成任务。

6. 巳时巳时是指上午九点至十一点的时间段。

巳是地支的第六位,与卯时相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巳时被视为阳气最盛的时刻,人们相信此时进行一些重要的决策或商谈会更加顺利成功。

7. 午时午时是指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的时间段。

午是地支的第七位,代表着日正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午时被视为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刻,此时人们会选择午睡来保持体力和精神的平衡。

8. 未时未时是指下午一点至三点的时间段。

未是地支的第八位,与午时相邻。

在古代,未时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疲惫的时刻,人们通常会选择休息或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喝茶等。

十二时辰详解

十二时辰详解

十二时辰一、十二时辰对照表在现代生活中,时间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

比如7时叫辰初,8时叫辰正,9时叫巳初,10时叫巳正。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

俗话说“女孩难得午时贵”,意思是说午时出生的女孩是最为好命的。

又传说子时、寅时、辰时、酉时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必定人中龙凤,日后必能成大事,有成为达官贵人的好命。

晨曦破晓是什么时辰?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他并不是精确的时间名词而是一个时刻。

一般是4、5、6点钟天刚亮的样子。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

吃货的十二时辰,北京十二时辰,杭州十二时辰、晋江十二时辰,珠海十二时辰,大理十二时辰,高校十二时辰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法,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

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天文学中和医学中都有使用。

下面是“十二时辰”以及与其对应的时间:
1.子时:夜半12点至凌晨1点
2.丑时:凌晨1点至2点
3.寅时:凌晨2点至4点
4.卯时:早晨4点至6点
5.辰时:早晨6点至8点
6.巳时:上午8点至10点
7.午时: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
8.未时:中午12点至下午2点
9.申时:下午2点至4点
10.酉时:下午4点至6点
11.戌时:晚上6点至8点
12.亥时:晚上8点至10点
每个时辰的名称和时间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划分方法是相同的。

在现代,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例如春节、清明节等,仍然会使用“十二时辰”来安排活动时间。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一、子时(23:00-00:59)子时是一天之中的第一个时辰,代表着新的开始和清新的能量。

对于生于子时的人来说,他们聪明、机智且有领导才能。

然而,子时也暗示着这些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独断独行或过于冲动。

二、丑时(01:00-02:59)丑时是一个默默耕耘的时间段,它代表着努力养家糊口的人。

生于丑时的人脚踏实地,注重家庭和稳定,有坚毅的性格和强大的耐力。

然而,他们也需要警惕自己的嫉妒心和消极情绪。

三、寅时(03:00-04:59)寅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间段。

生于寅时的人热情、独立且富有冒险精神,他们具有远大的目标和积极的态度。

然而,寅时也暗示着这些人需要注意自己的急躁和过于冲动的倾向。

四、卯时(05:00-06:59)卯时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时段,代表着春天的象征。

生于卯时的人通常外向、乐观和有创造力,他们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他们也需要注意对权威的敏感和过于自负。

五、辰时(07:00-08:59)辰时是一个蓄势待发的时间段,代表着中午时分。

生于辰时的人经常具有坚韧和目标导向的特质,他们富有活力、有耐心并且勤劳。

然而,他们也需要避免过度控制和固执己见。

六、巳时(09:00-10:59)巳时是一个活力四溢的时间段,代表着太阳的高升。

生于巳时的人通常热情、有干劲和有创业精神,他们勇敢且乐于冒险。

然而,他们也需要警惕自己的冲动和急躁倾向。

七、午时(11:00-12:59)午时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时间段,代表着太阳处于高位置。

生于午时的人通常积极、积极进取且抱有自信,他们有执行力和领导能力。

然而,他们也需要避免过度自负和缺乏耐心。

八、未时(13:00-14:59)未时是一个勤奋和务实的时间段,代表着下午的收获。

生于未时的人通常忠诚、可靠且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崇尚和平并具有丰富的智慧。

然而,他们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悲观倾向和对事实的过度追求。

九、申时(15:00-16:59)申时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时间段,代表着日落和夜幕降临。

十二时辰的基础知识

十二时辰的基础知识

十二时辰的基础知识“十二时辰”大家都知道,是指一天中将 24 小时平分为十二等份的时间单位,每个时辰约为两小时,这是我国古代时间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十二时辰”的基础知识。

一、“十二时辰”的来历“十二时辰”来源于我国古代时间观念,是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方式之一,起源可追溯至汉代。

当时的“十二时辰”是用来计算较长时间段的,比如:一个昼夜之间划分为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三个时辰之后,人们就休息一下,以调整身心,成为了古代考试和日常生活的标准时间单位。

二、“十二时辰”的概念和计算“十二时辰”是将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平均分成十二部分,每个时辰约为两个小时。

具体来说,晚一点辰是从夕末(即傍晚时分)到子时(晚上 11 点),再到丑时(凌晨 1 点),中午时分为午时(中午 12 点),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三、“十二时辰”对应的地支和五行每个时辰都对应一个地支和五行,它们分别是:1. 子时:子、水。

2. 丑时:丑、土。

3. 寅时:寅、木。

4. 卯时:卯、木。

5. 辰时:辰、土。

6. 巳时:巳、火。

7. 午时:午、火。

8. 未时:未、土。

9. 申时:申、金。

10. 酉时:酉、金。

11. 戌时:戌、土。

12. 亥时:亥、水。

四、“十二时辰”应用与意义1. 生肖命理学: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相应的地支,与生肖命理学中的地支相对应,用于预测运势,指导科学指导生活。

2. 饮食养生:每个时辰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可以指导饮食养生,调整体质,保持健康。

3. 旅行规划:旅游行程的规划也可以根据“十二时辰”来安排,选择不同的时段去不同的景点,体验不同的风情和文化。

总之,“十二时辰”的基础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它可以涵盖各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调整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

读懂十二时辰,你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读懂十二时辰,你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读懂十二时辰,你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

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十二时辰是中国先民们的大智慧,如今虽然人们习惯于二十四小时制,但也别忘了这些中国传统的优美时辰。

了解了这些时辰,可以在床榻边跟孩子一起欣赏时间,告诉他在哪一个美妙的时辰出生,或者读一两首古诗,感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珍贵。

子时23:00-1:00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

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夜半,宜睡眠,忌熬夜,此时,人们应该注意:“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

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

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

”(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

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

不要胡思乱想,这御气调神的法宝。

)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

所以,这时不要熬夜。

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的张继那样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1:00-3:00丑时,又称鸡鸣、荒鸡。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如果此时失眠,可以:“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

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十二时辰表是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制度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和使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也为古代农业生产、政治、军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本文旨在从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十二时辰表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揭示其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

一、历史背景十二时辰表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礼》和《尚书》中。

据史书记载,周朝时期已经有了“时矩”的概念,用来测定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时矩逐渐演变为“时圭”,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漏壶”。

汉代科学家张衡在《海仪》中首次提出了“十二时辰”理论,并做出了一些令人惊叹的成就。

唐代科学家僧一行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对十二时辰表做出了更系统的描述和记录,成为后世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时辰构成十二时辰是指在一天时间中,按照地球自转的规律,将24小时均分为12个时辰。

每个时辰对应两个现代小时,东方划分为一日的周期,每个时辰长度相等,各为两个现代小时。

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三、科技含义十二时辰表的产生和应用,涉及到当时的天文和数学技术。

古代科学家通过观察月亮运行的轨迹和地球自转的规律,推算出了十二时辰表。

这需要先对日子划分为24小时,然后再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学科,也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文化意义十二时辰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把握,而这种认知和把握也反过来塑造了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例如,尊重时间、注重效率、追求规律等,都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五、社会作用在古代农业生产、政治和军事方面,十二时辰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政务和军事指挥等等,都需要精确测量和把握时间。

十二时辰表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时间计算和参考标准,也促进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最新版】目录1.子时:23:00-01:002.丑时:01:00-03:003.寅时:03:00-05:004.卯时:05:00-07:005.辰时:07:00-09:006.巳时:09:00-11:007.午时:11:00-13:008.未时:13:00-15:009.申时:15:00-17:0010.酉时:17:00-19:0011.戌时:19:00-21:0012.亥时:21:00-23:00正文在我国传统的时间计算方式中,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细分为八刻,总共九十六刻。

每个时辰八刻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各个时辰八刻的详解。

1.子时:23:00-01:00,子时为一天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循环的起点。

在这个时辰,人们应该进入梦乡,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2.丑时:01:00-03:00,丑时是肝脏的修复时间,也是睡眠的黄金时段。

此时,人们应该保持在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肝脏的排毒和修复。

3.寅时:03:00-05:00,寅时是肺脏的运行时间,此时人体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早起的人可以在这个时段进行一些轻缓的运动,如晨练等。

4.卯时:05:00-07:00,卯时是大肠的运行时间,此时人体开始排泄废物。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排便,以保持肠道的畅通。

5.辰时:07:00-09:00,辰时是胃的运行时间,此时人体开始进食,吸收和消化食物。

早餐的选择应该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6.巳时:09:00-11:00,巳时是脾的运行时间,此时人体气血充足,精力旺盛。

这是工作和学习的最佳时段。

7.午时:11:00-13:00,午时是心脏的运行时间,也是人体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

午休对于恢复精力、保持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8.未时:13:00-15:00,未时是小肠的运行时间,此时人体开始吸收和消化食物。

饮食的选择应该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十二时辰名词解释

十二时辰名词解释

十二时辰名词解释一、十二时辰的概念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它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二、十二时辰的名称及对应时间(以子时为起始)1. 子时- 时间:23时 - 1时。

- 解释:此时夜色最深,万籁俱寂,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

子时也是老鼠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所以子时又称为鼠时。

在古代,子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2. 丑时- 时间:1时 - 3时。

- 解释:丑时又称鸡鸣,因为这个时候鸡开始打鸣。

此时,牛正在反刍,所以丑时也与牛相关。

这一时段处于深夜,人们大多处于熟睡之中,而动物们也在按照自己的节律活动。

3. 寅时- 时间:3时 - 5时。

- 解释:寅时称平旦,天开始蒙蒙亮,太阳即将升起。

此时老虎开始活动,寻找猎物,所以寅时与虎联系在一起。

古代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逐渐从睡梦中苏醒,准备新一天的劳作。

4. 卯时- 时间:5时 - 7时。

- 解释:卯时叫日出,太阳已经升起,破晓时分。

兔子出窝开始觅食,所以卯时被称为兔时。

这个时候,人们大多起床,开始一天的活动,如耕种、做买卖等。

5. 辰时- 时间:7时 - 9时。

- 解释:辰时称食时,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

此时,传说中的龙行雨施,所以辰时与龙有关。

在辰时,人们开始忙碌地准备食物、进食,为上午的活动补充能量。

6. 巳时- 时间:9时 - 11时。

- 解释:巳时为隅中,临近中午。

蛇在这个时候开始出洞活动,所以巳时被称为蛇时。

此时阳光充足,人们开始进行各种事务,如手工艺制作、集市交易等。

7. 午时- 时间:11时 - 13时。

- 解释:午时是日中,太阳位于天空正中,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马在这个时候最为活跃,所以午时又称为马时。

在古代,午时也是斩首行刑的时间,因为古人认为阳气盛可以压制阴气。

8. 未时- 时间:13时 - 15时。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

每个时辰八刻详解(最新版)目录1.子时:23:00-1:002.丑时:1:00-3:003.寅时:3:00-5:004.卯时:5:00-7:005.辰时:7:00-9:006.巳时:9:00-11:007.午时:11:00-13:008.未时:13:00-15:009.申时:15:00-17:0010.酉时:17:00-19:0011.戌时:19:00-21:0012.亥时:21:00-23:00正文在我国古代,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又被细分为八刻,总共有 24*8=192 个刻度。

每个时辰八刻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细划分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1.子时:23:00-1:00,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循环的开始,象征着生命的诞生。

在这个时辰,人们应该进入梦乡,恢复精力,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2.丑时:1:00-3:00,丑时是黎明的前奏,象征着希望的来临。

在这个时辰,牛开始出动,耕地劳作,人们也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3.寅时:3:00-5:00,寅时是早晨的开始,象征着阳光的升起。

在这个时辰,老虎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4.卯时:5:00-7:00,卯时是早晨的高峰,象征着太阳的升起。

在这个时辰,兔子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5.辰时:7:00-9:00,辰时是早晨的尾声,象征着太阳的完全升起。

在这个时辰,龙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6.巳时:9:00-11:00,巳时是上午的高峰,象征着太阳的辉煌。

在这个时辰,蛇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7.午时:11:00-13:00,午时是中午,象征着太阳的巅峰。

在这个时辰,马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吃午饭,休息一下。

8.未时:13:00-15:00,未时是下午的开始,象征着太阳的西沉。

在这个时辰,羊开始活动,人们也应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9.申时:15:00-17:00,申时是下午的高峰,象征着太阳的再次辉煌。

古代十二时辰知识

古代十二时辰知识

古代十二时辰知识一、子时(23时至01时)子时指的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也被认为是阴气最重的时候。

在古代,人们认为子时是灵魂活动最频繁的时刻,因此有些传统文化中,孕妇和体弱多病的人会避免在子时出门。

二、丑时(01时至03时)丑时指的是凌晨1点至3点,也被称为鸡鸣之时。

此时夜幕开始降临,鸟类开始鸣叫,因此被认为是大自然的苏醒时刻。

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们通常会进行深度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修复。

三、寅时(03时至05时)寅时指的是凌晨3点至5点,也被称为寅卯之时。

此时是早晨的开始,也是日出之前的一段时间。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起床活动,进行晨练或晨读等。

四、卯时(05时至07时)卯时指的是凌晨5点至7点,也被称为日出之时。

此时太阳初升,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开始逐渐苏醒。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起床工作或进行晨练等。

五、辰时(07时至09时)辰时指的是早上7点至9点,也被称为朝食之时。

此时人们开始吃早餐,工作和学习也逐渐进入高峰期。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朝会或商议国事等。

六、巳时(09时至11时)巳时指的是上午9点至11点,也被称为隅中之时。

此时太阳高照,气温升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稍作休息或处理一些轻松的工作。

七、午时(11时至13时)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至1点,也被称为日中之时。

此时太阳达到最高点,气温也最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达到最低点。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吃午饭并休息一段时间。

八、未时(13时至15时)未时指的是下午1点至3点,也被称为日昳之时。

此时太阳开始落山,气温逐渐降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逐渐提高。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继续工作或进行学习等。

九、申时(15时至17时)申时指的是下午3点至5点,也被称为晡食之时。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气温进一步降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也接近尾声。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或进行社交活动等。

读懂了十二时辰,你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读懂了十二时辰,你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读懂了⼗⼆时⾠,你就懂了中国⼈的⼀天⽇出⽽作,⽇⼊⽽息,顺天时⽽为,接地⽓⽽活。

这是古⼈的⼤智慧,将⼀天分为⼗⼆时⾠。

⼦、丑、寅、卯⾠、巳、午、未……它是古⼈根据太阳出没的规律,天⾊的变化及⽇常活动,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时⾠,早在西周就开始使⽤,⼀个时⾠刚好是今天的两个⼩时。

古⼈还为⼗⼆时⾠取了别致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出,晡時、⽇⼊、⿈昏、⼈定,读来便⼝齿⽣⾹……⼗⼆时⾠的名字,描绘了起居作息的道理,古⼈⽤他们的智慧指引我们要过好每⼀个当下。

2018年,新的⼀年,愿你戒掉不好的⽣活习惯,爱惜⾃⼰的⾝体。

过好每⼀天,就是过好⼀⽣。

夜半(⼦时)23:00-1:00夜半,⼜名⼦夜、中夜,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意为孕育。

它是天⿊⾄天亮的中间时段,也是⼀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刻。

夜半之时,⽼⿏最活跃,⼈体⽓⾎最虚,所以最忌熬夜。

“夜半”常⽤于诗词,“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问⿁神。

”鸡鸣(丑时)1:00-3:00鸡鸣⽽⾷,唯命是听。

从字⾯上来看,“鸡鸣”是“鸡叫”的意思。

但它在⼗⼆时⾠中却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时段,此时⼈正在熟睡中,唯有肝脏在为⾝体排毒。

鸡被古⼈褒称作“知时畜也”。

《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

”鸡鸣洛城⾥,禁门平旦开。

平旦(寅时)3:00-5:00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段时间称“平旦”,它是夜与⽇的交替之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虎在此时最猛,但⼈体⾎压却处于⼀天的最低值。

因此要⼩⼼谨慎,好好休息。

“⽇出有曜,羔裘如濡。

”⽇出(卯时)5:00-7:00⽇出,⼜名⽇始、破晓、旭⽇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此时,旭⽇东升,光耀⼤地,给⼈以勃勃⽣机之感。

⽇出⽽作,⽇⼊⽽息,所以按照古⼈的作息此时就该起床了。

这也是清肠胃、排毒素的最佳时间。

⾷时(⾠时)7:00-9:00⾷时,当然就是吃早饭的时间,也是神话中群龙⾏⾬时。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子时23:00-1:00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

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夜半,宜睡眠,忌熬夜,此时,人们应该注意:“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

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

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

”(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

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

不要胡思乱想,这御气调神的法宝。

)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

所以,这时不要熬夜。

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的张继那样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1:00-3:00丑时,又称鸡鸣、荒鸡。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如果此时失眠,可以:“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

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

清五脏火,少息。

”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

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

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

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

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击打后脑勺24次。

再左右耸身,像开弓一样拉伸双臂,49遍。

两腿伸缩49遍;最后,叩齿49次,用意念将唾液送下丹田,分三口咽下。

如此可清除五脏之火,让生发精气的肾脏得以休养。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子时,夜里11点~1点,胆经当令,即值班。

子时是一阳出生,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有时晚上八九点开始犯睏,到十一点反而清醒了。

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左肝右肺肝气是主升的,头疼很多时候是肝阳上亢,是收敛的功能即降出问题了。

左边主生发,所以左肝。

右边主降,肺气主降,所以是右肺。

在道教养生里边,也认为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才是最难的一件事。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经脉为什么从肺经开始。

黄帝内经经脉篇里,就是以肺经开头。

顺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春节在寅月。

夜里3点~5点醒来最不好。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

早晨5~7点,人排便是很正常的现象。

早晨天亮了叫天门开,相对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指定是魄门,即肛门。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前面一条很重要的经脉,阳明胃经。

痤疮一般长在脸颊和额头上,这是胃经的病,由于胃寒造成的。

通常是喝冷饮的人。

人体有自保功能,拱出热来攻这个寒,攻胃寒形成胃的燥火,更干渴,喝更多的冷饮,恶性循环,燥火显在脸上,形成痤疮。

夏天应喝温水,越喝温水越解渴,越喝凉水越不解渴。

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

脾和肺同属太阴,都具有分配的功能。

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脾主管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十二时辰,你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

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

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

所以,这时不要熬夜。

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的张继那样,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平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

平旦,熬过了黑暗,终于要迎来晨光,这天蒙蒙亮的时刻,属于所有坚持着、饱含希望的人,正如陆游诗里那样:
《晨起》
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

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

《日出东南隅行》
唐·李白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

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三修诗三首》
唐·皮日休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隅中,又名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

这会儿,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

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

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

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

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

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

《徐步》
唐·白居易
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

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

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

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

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

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

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于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

《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最早使用“黄昏”的是屈原。

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

说起黄昏,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欧阳修的那句“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

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

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

《夜深行》
唐·白居易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