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效果初显,环湖水环境改善
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与措施
“湖泛”现象
❖ “湖泛”(亦称黑水团或污水团)是指湖泊富营养化 水体在藻类大量暴发、积聚和死亡后,在适宜的气 象、水文条件下,与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和厌氧 条件下产生生化反应,释放硫化物、甲烷和二甲基 三硫等硫醚类物质,形成褐黑色伴有恶臭的“黑水 团”,从而导致水体水质迅速恶化、生态系统受到 严重破坏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泛”的 研究很少或刚开始,像太湖这样浅水型大水面的湖 泊发生“湖泛”还仅仅是处于及时发现、跟踪监测、 积累资料和初步研究机理的阶段。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 产生的因素分析
❖ 自然因素
湖区地势平坦,地表径流缓慢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季节分配不均 湖泊淤积 地面沉降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 产生的因素分析
❖ 人为因素
湖滩围垦 人为污水排入湖泊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结论
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太湖水环境问题日趋严 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对于太湖生态环境演化的机理了解非 常不够。 正是由于基础研究的严重不足, 难以对湖泊污染 和富营养化治理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使得我国的湖泊 治理走了不少弯路。再加上国际上对大型浅水湖泊研究的整 体滞后,治理太湖成为了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100%
80%
水 质 状 况 与
河
道
60% 40% 20%
污 污染河道长度 染
0% 1983ຫໍສະໝຸດ 19921996富营养化状况
繁引泊氮活水 殖起、、动体 而藻水磷的富 引类库等影营 起及、营响养 的其海养下化 水他湾物,指 质浮等质生的 恶游缓大物是 化生流量所: 现物水进需在 象迅体入要人 。速,湖的类
3
2008年5月“湖泛”期溶解 区
氧略高,高锰酸盐指数含量 南泉 0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本文概述太湖,作为中国东部的大型淡水湖,其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探讨太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其原因,以期为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概述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情况,包括太湖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的程度以及富营养化对太湖生态系统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太湖富营养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湖泊地形等,以及人为因素如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等。
我们还将关注太湖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湖泊管理政策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太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原因,本文旨在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为太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太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共同为保护太湖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贡献力量。
二、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富营养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太湖的富营养化现状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根据最近的环境监测数据,太湖的水质指数已经连续多年超过国家标准,尤其是氮、磷等关键指标严重超标。
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不仅影响了太湖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这些藻类在死亡后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进一步恶化水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富营养化还导致太湖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失衡。
原本丰富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敏感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
富营养化还加剧了太湖的蓝藻爆发频率和强度,给周边地区的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其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的太湖治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治理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我省太湖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太湖治理目标,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现状(一)流域概况太湖流域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6895平方公里。
历来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工农业生产发达、国民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3%,GDP占全国的12%,人均GDP为全国的3.5倍。
我省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据2007年统计资料,我省太湖流域人口166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6%;GDP为12218.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7.5%,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环境现状1.污染物排放现状。
我省太湖流域2005年共排放废污水总—1 —量25.55亿立方米。
流域COD排放总量为58.60万吨/年(表1.2-1),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所占比重分别为40.2%和35.1%;氨氮年排放总量为6.42万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均在40%左右;总氮的年排放总量为9.82万吨,农业面源比重接近50%;总磷排放总量0.58万吨/年,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比重达到66%,其次为城镇生活污染源。
2.水环境现状。
(1)太湖湖体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水质为劣Ⅴ类。
东部沿岸区水质相对较好,为Ⅴ类水质,其他湖区均为劣Ⅴ类。
太湖湖体水质总氮指标为劣Ⅴ类,其次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
全湖平均为中富营养化程度,其中仅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处于轻富营养水平。
2007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总氮仍是污染最严重的指标,但是浓度相对于2005年有所降低,全湖总氮平均由3.6mg/L降低为2.6mg/L。
太湖富营养化原因与治理工程
太湖富营养化原因与治理工程——秦伯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8)郑正(主持)——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近期加盟复旦:复旦环科的大气化学方向的前沿地位是不可争议的,但在水体污染治理方面加强才能使环境排名符合复旦的地位。
(以湖泊命名的研究所仅此一所)一、太湖饮水危机供水时太湖的主要功能。
梅梁湾---贡湖水厂取水口:2007年5月爆发蓝藻水华危机。
6月1日太湖站科研人员取样,有严重的腥臭味(蓝藻的氮磷含量高达40%),6月3日已经大大好转,但仍大大劣于湾中心地带。
——太湖蓝藻年年爆发,但近期威胁到了水厂的水质。
>> 具体表现:1.中心磷、叶绿素浓度持续增高2.持续时间长3.范围扩大4.水生植物大量死亡,于是生态系统状况的恶化【多年治理依然严重显示了其困难和复杂程度】>>蓝藻爆发的原因:1.气温和水温——全球变暖2.水位——单位水体光强大3.风向——三月初至五月末,西北风,有利于藻类在取水口堆积,为水质时间创造条件。
4.湖流——湾内向湖中心,利于取水口堆积。
容易把堆积在取水口沿岸腐烂的取水口沿岸正在腐烂的蓝藻水华冲向取水口。
二、太湖富营养化的原因分析>>蓝藻水华爆发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而最主要生态学体现。
>>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中淡水湖(60%)和浅水湖泊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
目前中营养和富营养的湖泊已经达到70%——严峻。
【2008年5月27日,在太湖宜兴湖岸出现黑水团】>>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底栖动物……——湖泊中搞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小鱼动物上升,浮游动物减少,导致了藻类水华的上升原因:1.人类活动:A工业化B工业化城市扩展与城市化(早期只考虑了防洪,以建造排水系统>> 滇池污水大多来自昆明)C农业生产方式强度——高度养料D渔业发展,湖岸围垦——滩地浅水区域,原本是缓冲地带E闸、坝、环湖大堤东城,降低了河湖水量减缓熟虑改变湿地,减小自净能力。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改善水环境及防洪现状
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改善水环境及防洪现状通过对太湖流域水环境及防洪现状分析总结,根据治理规划要求,对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布局和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其在太湖及长江水体交换,水环境治理及防洪中发挥显著作用。
标签:新沟河工程;水环境治理;防洪现状;水体沟通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集中,涉及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流域面积3.69万K㎡。
太湖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位于流域中心,是流域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洪涝水调蓄中心,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1、太湖流域水环境及防洪现状1.1 流域河湖水污染严重,常年水质型缺水,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剧增,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导致太湖水质逐年恶化,湖体呈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量及污染物来量主要来自上游的直武地区,直湖港、武进港、雅浦港是直武地区的主要入湖河道,入湖污染负荷已远超过梅梁湖的纳污能力;梅梁湖、竺山湖等又为袋状湖湾,水体较为封闭,与大太湖的水体交换性差,换水周期更长,致使该湖区成为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爆发最严重的湖区,是太湖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湖区之一。
在区域污染源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治理的情况下,为改善太湖水环境,对入湖河道实施控制,但也造成直湖港、武进港地区正常南排入湖出路受阻,控污的同时也需要妥善解决其排水出路。
梅梁湖、贡湖和西部沿岸带等湖区蓝藻暴发频繁,给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和周边地区供水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004年为改善梅梁湖水环境,503/s出水泵站投入使用,但由于梅梁湖水体容量大、出水泵站位置偏于贡湖一侧等,难以更全面地改善梅梁湖水环境。
同时实施的引江济太工程,引水入湖的骨干通道仅有望虞河一条,引水规模不足,仅形成望虞河-贡湖-西太湖-太浦河局部湖体循环,收益湖区基本局限在贡湖、西太湖东岸等地区,太湖上游湖区缺乏引排水通道,尚未形成长江与太湖的有效互动,无法全面实现以清释污,提高水环境容量,抑制蓝藻暴发的目标。
水利工程有序引排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作用初步研究
提高前提下 ,平枯 水期 ,利用 望虞河 、新 孟河 引
水 ,通 过太 浦河 向下游 地 区供水 ,可有效 促进 太湖
与河 网水 体 流动 ,改善 太 湖水质 。在 望虞 河引 长江
・
9 ・
战 略规 划
水利 规划 与设 计
2 1 年 第 4期 01
水 入 太湖水 量 增至 3 亿 m。 9 ,新 孟河 引江 入太 湖水
国内外 学者研 究 认为 调水 是缓 解水 质性 缺水 、改 善
水环 境 的有 效措 施 ,国 内有关 学者 针对 太湖 流域 地
区 特 点 ,研 究 提 出 上 海 市 、江 阴 市 等 地 区 引 清 调 水
的地 区 之 一 。2 0 08年 太 湖 流 域 总 人 口 达 50 0 7万
业 、生活 污水排 放量 持续 增长 ,而 污水处 理 相对滞
后 ,大量废 污水 未 经处理 直接 排入 河 网湖泊 ,加 上
流域水 体 流速缓 慢 , 自净 能力 低 ,流域 呈现 常年 水 质型 缺水 ,流域 水 污染 问题 日益 突出 。流域 现状 点
水 利工 程有 序 引排方 案及 建议 意见 ,对流 域水 资源 调 度管 理具 有重 要 意义 。
度降 低 6 6 ~1 . 、7 3 ~1 . 、6 2 ~ . 48 . 53 . 9 9 、7 9 ~ 1 . % 。 . . 18
浓 度 降低 2 . ~3 . ,NH3 N 降低 4 . 42 69 一 47
~
加 上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以及 航 运 、养 殖 等产 生 的 污 染 ,流 域 水 污 染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同 时 ,太 湖 流 域 平 原 河 网 ,河 道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篇一: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案例: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XX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
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XX种,已有记录的约900 种。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XX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 。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O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 月16 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 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 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勺水华中含有大量MC 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勺重要诱因。
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勺生活和社会勺和谐稳定。
1、太湖蓝藻爆发勺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 , 其中只有约1/3 勺湖泊是淡水湖泊, 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1. 太湖湖体水质
2012 年,太湖湖体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II 类、总磷为Ⅳ类、总氮为劣Ⅴ类,浓度较2005 年分别下降了18%、71%、9% 和17%。
除总氮外,其它
三项指标均达到《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表1-4太湖主要水质指标年均浓度单位:毫克/升
2、太湖水体营养状态
2012 年太湖已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平均营养指数为56.5,较2007 年下降5.8,富营养化程度明显好转,中、重度富营养发生频次减少22.7%。
近五年湖体单位藻类密度下降了26%,竺山湖、西部沿岸区蓝藻密度相对较高,东部沿岸
区、东太湖较藻类种群组成主要为蓝藻、绿藻、硅藻和隐藻,全年蓝藻均为优势种。
2012 年太湖蓝藻水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多发区域仍为梅梁湖、竺山
湖、湖心区、西部沿岸区和贡湖。
太湖大部分湖区蓝藻水华以颗粒状为主,夏秋
季节部分湖区出现带状蓝藻水华。
表1-52007~2012 年太湖富营养化指数变化情况统计
3、河网水质
—
—
入
湖
河
表1-6 环湖河流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入湖浓度
质。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1、基本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
2007年5月底暴发了太湖水危机,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太湖治理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12年4月,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技术编制形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
治理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市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164.13亿元,治理期限为2013-2020年。
2、主要问题(1)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因素依然复杂引起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
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加大防控难度。
湖体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必然有所增加,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太湖生态系统退化,由草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小,自净能力降低,恢复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2)农业面源已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相对较少,且已安排的项目完成率较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建设和运行管护中亟待解决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
(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实施污染物减排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用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偏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尖锐。
关于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分析
环工10-2班詹雪 101324221关于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分析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 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亦是整个太湖流域水调节与水生态系统的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流域需水量将持续增长, 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恶化, 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相当突出。
十一五规划以来, 提出了很多治理太湖水质污染的理论与方法( 包括引江济太工程、细菌改善局部水域水质技术等) , 太湖水质整体得到了一些改善。
2011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为Ⅳ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其中,西部沿岸区为Ⅴ类水质,五里湖、梅梁湖、东部沿岸区和湖心区均为Ⅳ类水质。
湖体总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营养状态无明显变化。
其中,五里湖、梅梁湖、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西部沿岸区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87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5.6%、56.3%和8.1%。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0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太湖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8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3.0%、33.0%、12.0%和12.0%。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石油类。
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2009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太湖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88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0%、11.4%和19.3%。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2008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
湖体21个国控监测点位中,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4.3%、23.8%和61.9%。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8•【字号】浙政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8〕68号)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后,国务院两次在无锡召开座谈会,对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并把这项工作作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应急防范,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5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今年的蓝藻应对应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通过省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较好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较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监测监控和执法能力有所加强。
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近年来,太湖全湖营养盐浓度长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南太湖每年的蓝藻水华暴发期有所提前,持续时间拉长,面积和程度加大,而且呈现常态化趋势。
特别是湖州地区近岸水域及环湖河流,由于受风向、太湖环流、太湖水位抬高造成顶托倒灌等影响,蓝藻水华暴发的严重性和饮用水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太湖流域ꎻ 蓝藻ꎻ 水环境ꎻ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2469(2021)02 ̄0004 ̄03
障了治理成效 [1] ꎮ 太湖流域经过十二年的综合治
1 研究背景
理ꎬ 已取得显著成效ꎬ 但与治理目标相比ꎬ 仍有一
河( 湖) 污染物总量远超太湖纳污能力ꎬ 是太湖水
质难以达到治理目标的根本原因ꎮ
蓝藻水华与湖泊总磷循环之间存在反馈机制ꎬ
即水体中总磷升高有利于蓝藻生长ꎬ 同时蓝藻水华
也能加快湖体磷循环ꎬ 使得水体总磷浓度进一步升
高ꎬ 两者相互促进ꎬ 导致恶性循环
体水质的影响有限ꎮ
3 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尚未全面稳定达标
其中ꎬ 氨氮、 总氮已达到« 总体方案» 确定的 2020
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ꎬ 水资源短缺、 水生态
标 12% 、 74% ꎮ 与 2007 年相比ꎬ 高锰酸盐指数下
环境仍然存在水质不达标、 生态风险高等问题ꎮ
[4]
湖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氮等主要水质指标持续
带、 长三角一体化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ꎬ 水利支
摘要: 经过多年治理ꎬ 太湖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ꎬ 但由于入河湖氮磷营养负荷仍远超河湖纳污能力ꎬ 加之气象
因素等多重影响ꎬ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风险仍然较高ꎬ 流域水环境面临形势依然严峻ꎮ 文章阐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
现状ꎬ 分析了水环境治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ꎬ 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ꎬ 以期为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ꎬ 行政区划分
定差距ꎬ 在治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和新
属江苏、 浙江、 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ꎬ 是我国最具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1、基本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
2007年5月底暴发了太湖水危机,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太湖治理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12年4月,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技术编制形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
治理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市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164.13亿元,治理期限为2013-2020年。
2、主要问题(1)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因素依然复杂引起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
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加大防控难度。
湖体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必然有所增加,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太湖生态系统退化,由草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小,自净能力降低,恢复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2)农业面源已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相对较少,且已安排的项目完成率较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建设和运行管护中亟待解决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
(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实施污染物减排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用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偏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尖锐。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第一节 太湖流域概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2)第二节 水环境状况 (5)一、污染源现状 (5)二、水质状况 (11)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 (18)一、事件发生过程 (18)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 (19)第四节 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20)一、治污措施及成效 (20)二、主要经验 (27)三、主要问题和教训 (29)第五节 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31)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31)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2)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 (32)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33)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4)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4)一、指导思想 (34)二、基本原则 (34)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 (36)第三节 总体目标 (37)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38)二、近期目标 (38)三、远期目标 (39)第三章 保障饮用水安全 (40)第一节 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 (40)一、水源地建设 (40)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41)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41)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 (41)第二节 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 (41)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 (42)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 (42)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 (43)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 (43)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 (43)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44)第四章 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 (45)第一节 污染物总量控制 (45)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46)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 (47)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48)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 (49)第二节 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49)一、调整产业结构 (49)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52)三、优化城乡布局 (53)第三节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54)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 (54)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55)第四节 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 (55)一、城镇污水处理 (55)二、城乡垃圾处理 (56)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57)第五节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57)一、绿色农业工程 (58)二、畜禽养殖 (58)三、水产养殖 (58)第六节 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 (59)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 (59)二、岸线治理 (60)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 (60)四、科学清淤 (60)第七节 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60)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 (61)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 (61)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61)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 (62)一、倡导农业节水 (62)二、推进工业节水 (62)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63)第九节 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 (63)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3)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 (64)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65)第十节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65)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66)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 (66)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66)第十一节 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 (66)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 (67)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 (68)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 (68)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 (68)五、完善执法体系 (69)第五章 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 (70)第一节 饮用水安全项目 (70)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 (70)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71)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 (71)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 (72)第二节 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72)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 (72)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73)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 (74)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 (74)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 (75)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75)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 (75)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 (75)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76)一、种植业治理项目 (76)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 (77)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 (78)四、乡村清洁工程 (79)第五节 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80)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 (80)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 (80)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 (81)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 (81)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 (81)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82)第六节 生态修复项目 (82)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 (82)二、生态保护带建设 (84)三、水体生态修复 (85)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86)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86)第七节 河网综合整治 (86)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 (86)二、河网清淤 (87)三、船舶污染控制 (88)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89)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 (89)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 (89)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 (89)第九节 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89)一、国家级站网建设 (90)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90)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92)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 (92)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 (93)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 (93)第十节 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93)第六章 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 (96)第一节 饮用水安全项目 (96)第二节 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97)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 (97)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 (97)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 (98)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98)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98)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99)一、种植业治理项目 (99)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 (99)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 (100)四、乡村清洁工程 (100)第五节 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100)第六节 生态修复项目 (101)一、湿地保护与修复 (101)二、生态林建设 (101)三、湖泊清淤 (101)第七节 河网综合整治项目 (101)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101)第七章 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 (102)第一节 投资编制依据 (102)第二节 总投资 (103)一、总投资及构成 (103)二、筹资渠道 (103)第三节 重点治理区投资 (107)第四节 一般治理区投资 (109)第五节 治理项目用地 (111)第八章 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112)第一节 环境效果分析 (112)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112)二、污染物量削减 (112)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 (114)第二节 投资效果分析 (115)一、饮用水安全项目 (115)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 (116)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 (116)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116)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 (117)六、生态修复项目 (117)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 (117)八、节水减污项目 (117)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117)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118)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 (118)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118)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 (118)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19)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9)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 (119)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20)第九章 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 (121)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121)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 (124)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 (124)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 (125)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127)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 (128)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 (128)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 (129)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130)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 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013年修编)
一、总体安排 -------------------------------------------------------48
I
二、饮用水安全保障项目 ---------------------------------------------48 三、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49 四、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 -----------------------------------------50 五、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51 六、生态修复项目 ---------------------------------------------------52 七、引排工程 -------------------------------------------------------53 八、河道(网)综合整治工程 -----------------------------------------54 九、节水减排项目 ---------------------------------------------------54 十、资源化利用项目 -------------------------------------------------55 十一、监测预警项目 -------------------------------------------------55 十二、科技攻关项目 -------------------------------------------------56
太湖练习题
太湖练习题一、选择题1. 太湖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江苏B. 浙江C. 安徽D. 上海2. 太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哪个湖泊?A. 鄱阳湖B. 洞庭湖C. 长江D. 黄河3. 太湖的主要水源是哪个河流?A. 长江B. 淮河C. 洪泽湖D. 钱塘江4. 太湖流域的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高原气候5. 太湖流域的主要农业作物是?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高粱二、填空题1. 太湖位于______省,是______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2. 太湖的面积约为______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______米。
3. 太湖流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四季分明。
4. 太湖流域的主要渔业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太湖流域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旅游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1.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2. 太湖流域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3. 太湖流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太湖流域的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5. 太湖流域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简答题1. 简述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简述太湖流域的农业发展情况。
3. 简述太湖流域的渔业发展情况。
4. 简述太湖流域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5. 简述太湖流域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五、名词解释1. 太湖流域2. 淀泊平原3. 淡水渔业4. 湖泊生态系统5. 太湖水污染六、论述题1. 论述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论述太湖流域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3. 论述太湖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4. 论述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5. 论述太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七、计算题1. 若太湖流域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求其年径流量。
2. 假设太湖流域某地区渔业产量为5000吨,求其人均渔业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