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合集下载

无锡市水利局关于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锡水资〔2018〕69号

无锡市水利局关于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锡水资〔2018〕69号

无锡市水利局关于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锡水资〔2018〕6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2〕2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102号)、《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工作的通知》(苏水资〔2016〕47号)、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度无锡市市(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委办发〔2018〕76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5〕160号)、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关于认真贯彻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锡水资〔2017〕18号)、《省水利厅关于2018年上半年度水功能区达标整治进展情况的通报》(苏水资〔2018〕45号)、《省水利厅关于2018年7月全省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水功能区水质情况的通报》(苏水资〔2018〕48号)等要求,确保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就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思想认识水功能区治理和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是水功能区达标整治的责任主体。

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措施落实,有力有序深入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和管理工作。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132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132号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锡政办发〔2013〕132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5月25日无锡市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预案(暂行)为有效应对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发生的大气重污染现象,努力减轻污染影响,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按照最严格的准入标准、制度规定、精细管理和处罚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及《江苏省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案(暂行)》,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条件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聚集、外来沙尘入境等可能导致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时段。

二、预警范围根据地理气象条件和污染分布状况,将全市分成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三片区域进行分区预警。

综合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气象变化趋势,及时向公众提供大气污染预警信息,指导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三、预警等级依据空气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和发展态势等将预警等级划分为三级:重污染黄色(三级)、严重污染橙色(二级)、极重污染红色(一级)。

预警信号需满足相应条件,经会商及审核后进行发布。

(一)重污染黄色(三级)预警:区域内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决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达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愿景,制定本计划。

一、2023年度工作目标(一)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1. 饮用水源地锡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2. 国省考断面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到75%,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3%。

3.水功能区全区水功能区达标率指标达到国家和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目标要求。

(二)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2023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四项主要水污染物减排达到市下达的年度目标要求。

(三)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目标到2023年底,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9.8%的目标(与经开同一核算单元)。

二、主要任务(一)持续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严格环境准入政策,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依法依规、持续深入推进落后产能关停退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规范工业企业废水排放。

实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优质处理推进计划,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和优质处理。

按照省时要求,对纳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监管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与城镇污水处理厂联网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评估。

提高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开工建设新城第二水厂扩建工程等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

加快配套工业污水集中(预)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排查整治污水管网破损、混排等问题,加强园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加强重点企业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坚决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探索新污染物风险管控。

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探索开展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01•【字号】锡政办发[2009]118号•【施行日期】2009.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118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四月一日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为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确保完成国家、省和市确定的太湖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保障太湖流域无锡区域环境安全,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总则一、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是市政府设立的负责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议事和协调机构。

二、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负责全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

三、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太湖办)为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市太湖办根据市政府授权,统一履行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协调监管服务职能。

第二章成员单位职责四、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负总责。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是实施国家、省和市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

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主要入湖河道和骨干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组织实施本地区防治蓝藻水华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

五、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绩逐年进行考核,向考核对象反馈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意见;指导做好市(县)、区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绩的考核工作。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4•【字号】锡政办发[2010]98号•【施行日期】2010.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98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无锡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415号)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委发〔2009〕81号),设立市水利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指导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工作职责。

(三)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河道、湖泊管理和保护工作。

(五)加强太湖蓝藻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二、主要职责(一)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

组织起草地方性水法规和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全市水利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市内主要江河、湖泊和流域(区域)综合规划,编制水资源保护、防洪、供水、节水等专业规划;组织拟订全市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牵头组织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拟订全市节约用水政策,编制全市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所涉的水资源和防洪评价论证工作。

组织实施取水(含矿泉水、地热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指导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无锡环境评估措施

无锡环境评估措施

无锡环境评估措施介绍环境评估是指对某一地区或项目的环境状况进行系统、综合性的评价和分析,以了解环境的现状和潜在风险,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无锡作为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无锡采取了一系列环境评估措施,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 环境监测网为了全面了解无锡市环境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无锡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

该监测网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点,通过实时监测和定期数据采集,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

监测网的建立使得无锡市环境评估具备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 企事业单位环境评估要求为了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和评估工作,无锡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企事业单位按照《环境评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环境评估。

在新建项目和重大改造项目中,企事业单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与环境相关的风险。

3. 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某一环境场所或项目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无锡市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中,采用了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评估不同区域的环境风险,避免重要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和人群造成潜在风险。

4.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无锡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生态保护区设立等手段,修复和改善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

同时,无锡市还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工作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支持。

无锡市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无锡市还鼓励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通过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和参与监督,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无锡市区洪水雨涝与水环境监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无锡市区洪水雨涝与水环境监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市政局用户


雨涝快速反应与综合应对决策

件 平
城区及管网径流演进与淹没模拟仿真

气象雨涝监控信息实时在线服务
暴雨预警及城区汇流预报


支撑软件平台


信息展示与会商平台




信息存储管理与云计算服务平台





水利专网
监测及视频采集传输网络
公共通信网





共 享
水利局与气象局专线网络(待拓展)
增刊 2014 年 12 月
水利信息化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Supp. Dec.,2014
无锡市区洪水雨涝与水环境监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周 吉 1,王银堂 2,许 钦 2,胡庆芳 2,雷四华 2
(1. 无锡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 无锡 214031;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75,201201074);水利部“948”项目(201302) 作者简介:周 吉(1983-),男,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管理、防灾减灾、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0
水利信息化
2014 (增刊)
因此,在调查剖析无锡城市洪涝、水环境成因 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学、气象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 科学相结合的途径,开发功能强大的城市洪水雨涝 及水环境监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无锡城市 洪涝、水环境治理中迫切的科技需求。无锡市作为 首批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传感网创 新示范区,构建无锡市区洪水雨涝与水环境监控调 度决策支持系统,可支持无锡市加快水利现代化建 设,为推进和全面建设水利现代化道路积累经验、 树立标杆、提供示范引领。

水质自动站的监测预警

水质自动站的监测预警
摘 要 体 的水 质 状 况 , 预警水 质异 常波动 , 无锡 市共建设 了 8 7个 水 质 自动 站 , 构
建 了水 质 自动监 测 网 络 , 实 时 监 控 无 锡 市 地 表 水 水 环 境 质 量 变 化 。通 过 京 杭 运 河 五 牧 自动 站 、 太 湖 梅 梁 湖 北 自动 站 的 预 警
v i s e d a n d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b i l i t y s h o u l d b e i mp o v e d S O t h a t a b e t t e r j o b o f wa t e r q u a l i t y a n d e a r l y wa r n i n g c o u l d b e d o n e .
实例 , 建 议 水 质 自动 站 监 测 预 警 要 重 点做 好 自动 站 监 管 、 人 员 综合 分 析 能 力 提 高 等 工 作 , 以更好地做好水质预警工作 。
关键词 : 监测 ; 预警 ; 水 质 自动 站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0 3 .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1 无锡 市水 质 自动站 的点 位设 置
1 . 1 点 位 设 置 原 则
合 影 响下 ,太 湖 贡 湖 、梅 梁 湖 蓝 藻 爆 发 ,引起 了
党 中 央 、国务 院 以及 省 市 两 级 政 府对 太 湖 流域 水 污 染 防治工 作 的高度 重 视 。2 0 0 7年 江 苏 省 委 省政 府作出了 “ 加 快 太 湖 流域 水 环 境 监 控 系 统 建 设 , 深 入推 进水 污 染 防治 工 作 ” 的重 要 指 示 ,无 锡 市 委 市政府 出台 了 “ 关 于举 全 市 之力 开 展 治理 太 湖 保 护 水 源6 6 9 9 行 动 的决定 ” 等重 要 文 件 。省 市 两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锡政发[2007]217号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锡政发[2007]217号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锡政发〔2007〕21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迅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五月二十二日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今年4月下旬以来,太湖蓝藻迅速发展,时间比过去提前一个多月,整个湖面蓝藻随南风飘移集聚到梅梁湖等岸边水域,不仅给我市沿湖旅游事业带来影响,而且给无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形象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从今年蓝藻暴发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太湖水温高于正常年份,适宜蓝藻生长,这是蓝藻提早发生的主要因素;太湖水位偏低,光照较强,促进了蓝藻生长;偏南风较多,使其他湖区的蓝藻易于向太湖北部的梅梁湖湾集聚。

目前,整个太湖蓝藻已呈全湖性分布,我市贡湖、梅梁湖、竺山湖岸边集聚了大量的蓝藻。

随着今后几个月的气温升高,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有可能持续4-5个月时间。

为减弱蓝藻的生长和控制其蔓延,必须迅速建立并启动太湖蓝藻防治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体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减轻太湖蓝藻的危害程度,特制定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

一、建立工作机制成立无锡市太湖蓝藻防治应急指挥部,毛小平市长任指挥,黄继鹏、吴建选、刘鸿志副市长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农林局、卫生局、园林局、蠡湖办、市政公用事业局、物价局、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负责太湖蓝藻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太湖蓝藻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无锡缺水的原因和措施

无锡缺水的原因和措施

无锡缺水的原因和措施汇报人:2023-11-26CATALOGUE 目录•无锡缺水的原因•无锡缺水的解决措施•无锡市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无锡市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措施•无锡市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未来展望无锡缺水的原因地下水储量有限水资源流失降雨量小,地表水缺乏自然原因无锡作为工业城市,人口密集,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无锡地区的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量大,使得水资源供应更加紧张。

水资源浪费:由于管理不善和公众节水意识不强,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人口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工业发达,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无锡地区的工业发达,特别是重工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导致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水污染严重:由于废水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恶化。

无锡缺水的解决措施03实施水资源调度0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水意识02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030201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水行业加强污染源监管推进水环境监测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无锡市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1 2 3建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推广节水型器具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建立水资源信息服务平台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区域合作无锡市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建设调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建设水库和引水工程无锡市应建设更多的水库和引水工程,增加水资源的储备和供应能力,缓解区域性缺水问题。

发展雨洪利用无锡市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雨洪利用设施,将雨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减轻对常规水源的依赖。

建设调水工程,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无锡市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措施建设大型水库在太湖流域和长江沿岸,建设水闸和泵站,调节水位,保证供水稳定。

建设水闸恢复和治理河道建设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增加水源供给地下水存储建设地下水存储设施,如地下水库,以备不时之需。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无锡市的水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无锡市辖区内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定义本条例中的术语定义如下:1. 水环境:指包括水体、水质、水资源和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2. 污染源:指能造成水体污染的任何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第四条水资源合理利用1. 建立健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制度,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研究,建立水资源动态管理体系,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水资源保护区划1. 制定水资源保护区划方案,明确水资源保护区的范围。

2. 在水资源保护区内,限制高污染产业和高水耗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第六条水资源利用权1. 依法确立水资源使用权的归属,并对水资源使用权实施监督和管理。

2. 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先使用的宣传教育,提倡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七条污染物排放控制1. 实施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对涉及水污染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许可。

2.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第八条水体污染治理1. 加大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确保水体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2. 加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处理,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第九条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1. 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加强对水污染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事故对水环境的损害。

第四章水生态修复第十条保护水生态环境1. 制定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保护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环境。

2. 加强对重要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恢复和修复破坏的水生态系统。

无锡市水污染现状及水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无锡市水污染现状及水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无锡市水污染现状及水环境管理对策研究摘要:科学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无锡市自然属性、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宣传引导、重点行业整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优化。

关键词:水环境;无锡市;管理;对策分析无锡市城市化进程较快,2020年国内人均GDP排名第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活和工业排放物快速增加,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等诸多环境问题急需解决[1]。

因此,在加强水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完善水环境管理手段至关重要[2]。

本文在客观评价无锡市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在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无锡市乃至苏南地区水环境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1、无锡市概况1.1自然属性无锡市位于北纬31°07′-32°02′,东经119°33′-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的东南部。

全市总面积4627.47 km2,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 km2,占总面积的16.9%;水面面积为1342 km2,占总面积的29.0%。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常年平均气温16.2 ℃,降水量1121.7 mm,降水时间分布不均,一般都会集中5-9月。

无锡多年平均水位3.06 m,历史最低水位是1.92 m,历史最高水位为4.88 m,警戒水位为3.59 m。

1.2水资源概况水是无锡最优越的自然禀赋、最鲜明的地域特征、最灵动的城市符号。

无锡市属于太湖流域,北枕长江、南濒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拥有5635条河流、35个湖泊、19座水库。

市区内湖泊总面积为399.7 km2,包括383 km2太湖水域和14处总面积为16.7 km2的湖荡水域[3]。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无锡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无锡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无锡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目录一、背景及意义 (1)二、划分原则 (1)三、划分结果 (2)四、管理要求 (3)一、背景及意义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9)25号);2020年3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要求,我市组织开展无锡全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划分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形成分区管理、分类防控体系,提出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建议,科学指导区域水土污染协同防治和风险管控工作。

二、划分原则依据《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成果编制要点(试行)》(苏环办(2021)335号)以及《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1)11 号)等文件要求,综合考虑无锡市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部门管理工作需求,按照如下原则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

1、优先保护区,主要包括:(1)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应急或备用水源地及其补给区;(2)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及周边;(3)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4)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需纳入优先保护的区域。

2、治理区,主要包括:污染地块名录中需要开展地下水治理修复的地块。

3、风险管控区,主要包括:(1)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运营、管理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以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需纳入风险管控的区域。

4、重点防控区,主要包括:治理区、优先保护区和风险管控区以外区域。

三、划分结果结合国家、省、市文件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实际需求,划分无锡市地下水优先保护区12个、治理区7个、风险管控区50个,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划为重点防控区。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16•【字号】锡政办发[2011]307号•【施行日期】2011.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30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环保局《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市环保局2011年)为切实加强我市噪声污染的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无锡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严格执行声功能区划分范围和标准,提升我市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施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为无锡市辖七区,包括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区、北塘区、崇安区和南长区,区划面积1622.65平方公里。

三、划分的主要内容本次划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共划分为5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为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该区域内及附近区域应无明显噪声源,区域界限明确。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或规划明确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被明确按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加强管理的区域;居住用地占地率大于70%的混合用地区域。

无锡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无锡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GU Z he n g — f au x i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Wu x i , J i a n g s u 2 1 4 1 2 1, C h i n a )
无 锡 市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调 查 与 评 价
顾 征 帆 ,宋 挺 ( 无锡 市环 境监 测 中心站 ,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1 )
摘 要 : 为 了解 无 锡 市 地 下 水 水 质 状 况 , 于2 0 1 0年 l 0 —1 2月 对无 锡 地 区 1 4 5 口地 下 水 井 进 行 采 样 分 析 。 以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为技术手段 , 对 不 同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和 地 下 水 类 型 的 水 污 染 物 监测 结果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结 果 表 明 , 无 锡 全 市 地 下 水 达 标 率 为
4 5 . 5 2 %, 整体水质情况处于“ 较好 ” 级别 ; N H 一N、 Mn和 F e 为无锡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 ; 无 锡 市 农 业 和 建 设 用 地 区 域 地
下 水 的污 染 程 度 整 体 要 高 于 水体 和林 地 区域 ; 承 压 层 的 地 下 水 污 染 较 为严 重 。 提 出 , 无 锡 市 管 理 部 门应 根 据 地 下 水 污 染 现 状, 对 地 下水 资源 进 行 动态 监测 ( 包 括 水 量 和水 质监 测 ) , 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 以实 现 区 域 水 资 源 的 持 续 利 用 。 关键词 : 地下水 ; 地理信息系统 ; 土地利用 ; 水质评价 ; 无 锡
Abs t r a c t:To l e a r n mo r e a b o ut t h e g r o u n d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o f Wu x i c i t y,t h e g r o u nd wa t e r f r o m 1 4 5 we l l s i n Wu x i wa s s a mp l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f r o m Oc t t o De c.2 01 0. T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a t i o n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wa t e r p o l l u t a nt s wa s a c c o mp l i s h e d

水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水环境监测预警方案

水环境监测预警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应对饮用水源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避免或减轻水源地遭受污染而影响饮用水水质,提高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种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以及市外波及影响到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1)平战结合,预防为主。

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源的监控管理,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体系,使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积极做好应对水危机的思想、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2)统一目标,协同作战。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上下一致、主从清晰、指导有力、配合密切的应急处置机制。

(3)专家指导,科学处置。

采取先进的环境监测、预测和应急处置技术和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监测监察等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最大程度削除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2.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市性的水环境监测预警领导机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环保局、水利局、卫生局、市政公用事业局、气象局、市政公用事业产业集团等有关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

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综合协调机构,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专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各自部门数据及资料的汇总、分析,会商和确定预警级别并及时上报预警信息。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08修订)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08修订)

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08修订)【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批准部门】8;810;81001;【批准日期】2008.09.28【发布部门】无锡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8.09.28【实施日期】2008.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修订,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8年9月28日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9月22日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制定1994年12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根据1997年5月28日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8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2008年8月29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2008年9月2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江、河、湖、荡、氿、水库、湿地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水环境保护。

第三条水环境保护坚持科学规划、全面保护、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有偿使用水环境资源,恢复和优化水生态功能,促进水环境的全面改善。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其主要负责人对实现水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负主要责任。

《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3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职责分工 (2)第三章资产管理 (2)第四章站点变动 (3)第五章运行维护 (3)第六章数据管理与周报上报 (3)第七章质量管理 (4)第八章设备维修 (4)第九章责任追究 (5)第十章附则 (5)附件1 管理职责分工规定 (5)附件2 周报上报制度 (7)附件3 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13)附件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15)附件5 水站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 (18)附件6 运行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21)附件7 资产管理 (23)附件8 省控自动站大修经费使用和管理规定 (25)附件9 运行考核与奖惩办法 (2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江苏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水站)的管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及时准确地发布水质自动监测周报,更好地为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作服务,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水站的职责分工、资产管理、站点变动、运行维护、数据管理与上报、质量管理、维护维修、责任追究、运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省控水站和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站的运行管理。

国控水站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如有与国家有关管理办法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办法为准。

地方建设水站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水站的业务管理工作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由地方监测站(以下简称托管站)负责,故障维修和风险保障委托社会专业机构负责。

各有关省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县级站负责协助省中心对辖区内的水站进行管理。

第三章资产管理第五条水站资产管理:水站建设完成后,仪器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产权划归地方局所有,由地方局负责管理。

仪器设备按统一要求建档,省中心备案。

第六条水站的运行维护采取自愿托管的原则,由省中心委托,按年度签署委托协议,水站原则上委托省辖市级站管理。

无锡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无锡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无锡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工作原则1.4 适用范围1.5 事件分级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2.2 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2.3 市(县)、区人民政府职责2.4 专家组职责3 应急准备3.1 预案准备3.2 值守准备3.3 联动机制3.4 应急救援队伍3.5 科技准备3.6 物资装备准备3.7 应急资金准备3.8 安全防护4 监测预警4.1 监测监控4.2 预警信息4.3 预警措施4.4 预警支持系统5 应急响应与处置5.1 信息报送5.2 先期处置5.3 分级响应5.4 应急监测5.5 污染处置5.6 应急终止6 善后处置与恢复6.1 善后处置6.2 调查评估7 应急保障7.1 经费保障7.2 应急队伍保障7.3 通信保障7.4 安全防护与生活保障8 宣传教育、培训与演练8.1 宣传教育8.2 培训8.3 演练9 附则9.1 责任与奖惩9.2 预案管理与更新9.3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做好全市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和处置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强化、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和意识,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体系,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的环境安全。

(2)统一领导,属地为主。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联防联控和快速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应对饮用水源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避免或减轻水源地遭受污染而影响饮用水水质,提高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处臵各种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以及市外波及影响到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臵。

1.4 工作原则(1)平战结合,预防为主。

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源的监控管理,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体系,使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积极做好应对水危机的思想、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2)统一目标,协同作战。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上下一致、主从清晰、指导有力、配合密切的应急处臵机制。

(3)专家指导,科学处臵。

采取先进的环境监测、预测和应急处臵技术和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监测监察等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最大程度削除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2.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市性的水环境监测预警领导机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环保局、水利局、卫生局、市政公用事业局、气象局、市政公用事业产业集团等有关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

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综合协调机构,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专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各自部门数据及资料的汇总、分析,会商和确定预警级别并及时上报预警信息。

办公地点设在市环保局内,由市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立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专家组,由市政府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为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的顾问班子,专家小组按需要由领导小组召集开展工作。

2.2 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部门职责: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领导全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监测工作,按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组织市环保、水利、市政公用事业、气象、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有以下职责:市环保局负责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规划建设现代化的预警监控体系,科学设臵湖面藻类观测和水质监测点位,制定《太湖水质监测预警实施方案》,组织监测分析无锡地表水水质情况、藻类分布及其生长繁殖情况和水污染事故,在藻类盛发季节特别加大对水源地及周边水质和藻类的监测力度;市水利局负责监测分析太湖及周边水域(河流)的水位变化及调水引流、关闸等情况,负责打捞藻类集聚区内的蓝藻,做好观测记录、打捞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负责全市自来水生产供应能力调度和出厂水水质监管,做好实时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卫生局负责监管自来水出厂水水质,监测管网末梢水水质状况及水污染造成水质卫生安全事故的调查,做好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气象局负责提供气候变化资料、气象预测资料及即时的卫星遥感资料,并对可能的气象灾害提出预警,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林局负责配合市水利局打捞蓝藻及打捞后蓝藻的处臵,对处臵去向资料做好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园林局做好沿岸藻类巡查观测,做好实时观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负责监测分析市区自来水厂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及自来水生产供应能力,做好实时观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阴市负责张家港河等调水通道望虞河西岸支流的水质监测监管,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宜兴市负责殷村港、大浦港等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监测监管,负责太湖西部沿岸区水面藻类巡查观测,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每日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锡山区负责九里河等调水通道望虞河西岸支流的水质监测监管,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惠山区负责直湖港等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监测监管,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滨湖区负责小溪港等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监测监管和沿岸藻类巡查观测,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区负责大溪港等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监测监管和沿岸藻类巡查观测,做好监测记录和数据汇总,并及时报送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专家组的职责主要是:制定应急等级的判别指标及判别标准,为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水质监测最新发展趋势的跟踪等方面提供意见和建议,为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

3.预警等级划分无锡市水环境预警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Ⅳ)四级。

事件分级规定参见《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针对我市太湖水质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补充以下说明:3.1特别重大(I级)除《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预警级别为特别重大:1、源水水质:藻类密度高于15000万个/升或氨氮高于4毫克/升或溶解氧低于1毫克/升并造成严重的饮用水水源污染;2、出厂水水质:异味的强度等级达到“明显”级别;或者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3、末梢水水质:水厂所供应末梢水异味强度等级达到“明显”的超过30%或强度等级达到“弱”的超过60%;或者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超过10%;3.2重大(II级)除《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预警级别为重大:1、源水水质:藻类密度10000-15000万个/升或氨氮3-4毫克/升或溶解氧1-2毫克/升;2、出厂水水质:异味的强度等级达到“弱”;或者混浊度超过3NTU;或者耗氧量超过5mg/L;或者检出总大肠菌群;3、末梢水水质:水厂所供应末梢水异味强度等级达到“弱”的超过30%或强度等级达到“微弱”的超过60%;或者水厂所供应末梢水混浊度超过3NTU的超过30%,或者耗氧量超过5mg/L超过30%;或者总大肠菌群检出率超过10%;3.3较大(III级)除《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较大环境污染事件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预警级别为较大:1、源水水质:藻类密度5000-10000万个/升或氨氮2-3毫克/升或溶解氧2-3毫克/升;2、出厂水水质:异味的强度等级达到“微弱”;或者混浊度1-3NTU;或者耗氧量3-5mg/L;或者消毒剂常规指标低于余量限值;3、末梢水水质:水厂所供应末梢水异味的强度等级达到“微弱”的超过30%;或者混浊度超过1 NTU的超过30%;或者耗氧量超过3mg/L的超过30%;或者消毒剂常规指标低于余量限值超过30%;3.4一般(Ⅳ)级达不到上述标准的视为一般级别。

每年4-9月期间为一般(Ⅳ)级预警级别。

4.监测体系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网络详见图二。

4.1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测,监测内容有水源地水质、周围水域水质、上游来水水质、水源地附近污染源排污情况等,根据预警级别、地理位臵和水文条件不同,具体安排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

4.1.1水质监测点:⑴湖体水质常规监测点位:根据预警级别(藻类数量,温度、风向、水质、水文、污染事故)、气象特点、地理位臵和水文条件,设臵四个级别的水质监测点位。

见表1和图4。

表1 太湖水质监测点位分级表(2)主要入湖河道监测断面表2 主要入湖河道监测点位表(3)调水通道监测在引江济太和梅梁湖调水期间,对梁溪河、京杭运河、望虞河及其西岸主要支流水质进行跟踪监测。

(4)水质自动监测点位:水质自动监测点位分为梅梁湖及贡湖周边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自动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点和梅梁湖湖体水质自动监测点三类。

见下表3。

表3 水质自动监测点位表*表示已纳入省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站点4.1.2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1)湖体水质监测项目和频次:a、水质常规监测项目:溶解氧、水温、pH值、电导率、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藻类总密度;同时巡视周边水域的水色、污染范围、藻类聚集情况和其他异常情况。

当特殊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的特点,选测特定项目进行监测。

b、水质常规监测频次:根据事件级别确定监测频次,见表4。

表4 水质常规监测频次(2)入湖河流监测项目和频次:监测项目见表2,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月监测一次,如发生预警时,相关区域入湖河流进行加密监测。

(3)调水通道监测项目和频次:监测项目溶解氧、水温、pH 值、流向、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原则上监测频次为每周监测一次,如发生预警时,相关区域入湖河流进行加密监测。

(4)自动监测项目和频次:自动监测项目见表3,根据自动监测仪器的实际状况确定。

4.2其他各部门的监测工作为全面监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情况,无锡市突发供水危机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需进行以下监测工作:公用事业局、公用事业产业集团: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和部分湖面观测点的藻类观测工作。

水利局:水位(包括湖体、无锡上游来水、市区河流、下游出水);河流闸门分布以及开关闸详细信息;调水的详细信息;防汛的详细信息。

卫生局: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工作。

气象局:现状气象数据以及可能的气象灾害。

4.3藻类巡视观测太湖无锡水域藻类爆发情况下沿湖各地区、部门进行藻类巡视观测。

表5 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巡视观测点位分布一览表注:XS为水面巡视点。

观测项目和频次:(1)观测项目:记录观测点周边水域的风向、水色、污染面积、藻类聚集情况。

(2)观测频次:根据事件发生级别确定观测频次,见表6。

表6 藻类观测频次图4 水质监测预警点位图JC-1JC-2JC-3JC-4JC-5JC-19JC6JC-7JC-8JC-9JC-11JC-10JC-18JC-17JC-15JC-12JC-13JC-14宜兴沿岸区JC-16ZC-1ZC-2ZC-5ZC-6ZC-13ZC-14ZC-15ZC-17ZC-18ZC-19ZC-20 ZC-21ZC-22ZC-23ZC-3ZC-4ZC-7JC-8ZC-9ZC-10ZC-11ZC-12JC-16ZC-24ZC-26ZC-25宜兴沿岸区图5 自动监测点位图图6 藻类巡视观测点位图 GC-1GC-3GC-4GC-5GC-6GC-7GC-8GC-9GC-10GC-11GC-12GC-13 XS-3XS-5 宜兴沿岸区GC-15GC-2GC-14XS-1 XS-2 XS-4 XS-65.应急响应当无锡市区可能发生水环境事件时,无锡市水环境监测预警预案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