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9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2
高中地理 农业、工业 知识点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农业的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即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各农业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1)气候:a、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我国南蔗北菜等。
b、影响耕作制度,如我国东北西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地区一年三熟.(2)地形:a、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b、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布,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而有所不同。
(3)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茶树适宜酸性土壤生长。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商品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3)劳动力: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呈反比;(4)政策: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规模发展;(5)科技:科技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如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农业良种的培养,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农业运输条件、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3、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如修筑梯田、玻璃温室等;保鲜技术,冷冻船出现,使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区位条件:a、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平坦的地形,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3)特点:a、小农经营(规模小)b、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4)发展措施:扩大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大科技投入。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3)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b、便利的交通运输;c、地广人稀;d、高度发达的工业;e、先进的技术;f、商品率高;3、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广大地区;美国、阿根廷大牧场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养羊;(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3)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a、气候温暖,天然草场优良;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距海港近(布宜诺斯艾利斯),促进牧场的商品经营;(4)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高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精品PPT课件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 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实质是什么?
农业地域的形成实质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 土地的结果。
因此,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 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高中地理 一轮复 习《农 业地域 的形成 》课件 (共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东南部
气温较温和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高中地理 一轮复 习《农 业地域 的形成 》课件 (共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东南部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高中地理 一轮复 习《农 业地域 的形成 》课件 (共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限制性条件:水源不足
大分水岭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高中地理 一轮复 习《农 业地域 的形成 》课件 (共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 合理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 经济效益。
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农业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由于这里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水果、蔬菜、花卉主要在就地 消费,不能大量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发生革命 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欧洲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居民 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菜和花卉的 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成为水果、蔬 菜、花卉等时鲜业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加工酒类,产品 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 更加看好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考高中地理 一轮复 习《农 业地域 的形成 》课件 (共PPT )推荐 (最新 版本) 推荐
高考地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课件: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9讲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 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 且时有超过 37 ℃的高温); 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 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 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 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 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自我检测] 读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布:国土的________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________相结合。 (3)该国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①地势________; ②灌溉条件 好; ③气候________; ④土壤肥沃; ⑤地广人稀; ⑥________ 程度高。
(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农业生产 中亚地区发展棉花种植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种植粮食作物 限制因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气候(热量) (2)水源 气候(热量)
水源
地形市场技术Fra bibliotek气候(光照)
考向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 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可依据其 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有利影响 利于牧草生 长,对发展 畜牧业有利
不利影响 雨天多,云量大, 日照不足, 不利于 农作物的成熟 多种气象灾害影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润(冬温夏凉, 降水比较均 匀)
(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高考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材料分析题
(2)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但却不是小麦生产强省,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是我国外出流动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简析其对该省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1990年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限制农民种植小麦。21世纪初,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海水淡化产业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却未能有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2010年后,在中国光伏技术的支持下,太阳能海水淡化厂在沙特沿海蓬勃兴起,淡化海水成本大大降低,为保障其资源安全提供了新的契机。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3)借鉴之处: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商品畜牧业发展。
2.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的比较
国家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发展特点
主要物产
印度尼西亚
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小麦生长阶段
日期
返青-拔节期
拔节抽穗期
抽穗期后
(1)从气候要素的角度,简述倒春寒导致粮食减产的原因。
(2)指出河南省小麦倒春寒综合风险较高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3)从小麦生产的角度,说出防御倒春寒的主要措施。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至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下游河谷开阔,起伏和缓,海拔3000多米。这里主要种植良种青稞,使用有机肥,每年三月各乡镇组织技术人员检修、保养大量的农机具便于春耕。现在该区粮食亩产显著高于藏区均值,成为西藏的三大粮仓之一。水稻是喜光喜热喜湿农作物,有人试图在土地资源丰富的拉萨河下游种植水稻,结果失败。下图示意拉萨河流域与拉萨市位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的农业
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
我国分布:
• 在我国分布比较广 • 主要分为: ① 北方春播玉米 ②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 ③ 南方山地丘陵玉米 其中北方春播玉米、黄淮 海平原夏播玉米是中国主 要玉米区
喜温作物,耐旱、适应性强。 松辽平原,吉林省的产量居中国第一
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三江北大仓, 两江三湖居中央, 成都平原西南望, 珠江三角在南方。
谢谢大家!
1.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②耕地环境恶化如: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酸化、盐碱化现象严重; ③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面积减少; ④灾害严重:台风、旱涝、寒潮等,农业抗灾能力差; ⑤农产品缺少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如:农药残留超标,营养成分不足,出口创汇能力差
四.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2.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加大机械化生产,提 高生产效率(农业技术) ②建立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规模效益) ③加强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 ④加大宣传和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扩大市场(品牌、市场) 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产业) ⑥优化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多种经营) 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土壤肥力,保护耕地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⑧补贴政策,限耕、休耕政策(政策)
我国分布:
中温带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宁夏平原 ④新疆和青藏高原等
• 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比较广
1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 冬小麦
冬 小 麦 : • 秋季播种,次年夏 季收获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第9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综合检测(九)(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青岛一模)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21 ℃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 000 m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
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
如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1~2题。
1.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A.山地草甸草原带B云杉林带C.高山草甸带D.高山冰雪带2.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调整B.地质灾害频发C.人类过度采挖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雪莲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21 ℃的严寒,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上等条件,并结合图可得出雪莲生长在高山草甸带。
第2题,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适合雪莲生长的种植区域减少,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答案:1.C 2.DA.水资源不足B.农业科技落后C.信息交流不便D.经济成本较高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第4题,读图可知,滴灌需要铺设各类管道和滴头、流调器等部件,农业投入成本明显较高,故此技术最适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葡萄等。
第5题,滴灌技术的经济成本较高,故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北地区很难推广该技术。
答案:3.C 4.A 5.D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6~8题。
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讲义:第19讲 必考题突破讲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含答案
第19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一直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问题。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是高考中命题的重点。
一、自然资源1.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我国能源问题的掌握和分析,应着眼于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②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④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产生的原因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②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
③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④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3)解决措施①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②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③国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
以水资源问题为例的资源问题分析1.概况(1)含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紧张的原因(1)原因:①自然原因:淡水总量有限,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②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增;水体污染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人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 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 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2.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 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多雨,生 足、夏 雨的热 气候凉爽
长季节较 季高温 带、亚 的中温带
长的平原 的平原 热带地 地区
地区
地区 区
(2)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①柑橘: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②苹果:分布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4)渔业: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 区。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 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 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水热条 件较好 的平原 地区
夏季高温 光照充 高温多
1.与一般水稻种植相比,稻田画生产( ) A.更利于缓解粮食短缺状况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加大了劳动强度 D.更利于机械化生产
解析 稻田画是农民通过种植彩色水稻而呈现的稻田 美景,该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 绘、秧苗栽植、田间管理等。稻田画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 一种形式,生产工序复杂,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 产成本,加大了劳动强度,但给农民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3.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否属于混合农业? 不属于。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只作为副业,绝 大多数规模较小,产值很小,故不属于混合农业。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考点2
返回目录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1)分析桥头富硒地瓜生长的有利气候和土壤条件。
参考答案 气候条件:地处我国热带,有利于地瓜越冬,气候温暖湿润,光 照充足。 土壤条件:火山岩风化形成的沙土,富含矿物质,尤其是微量元素——硒 ;沙土土质疏松,有利于地瓜根系下扎,吸收养分;沙土松软透气,有利于 地瓜生长。
考点2
返回目录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答案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 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 季节分配较均匀。(8分)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2 分)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3分)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 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分)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 水保土。(6分)
考点2
返回目录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情境转化 结合本案例,分析顺坡垄种植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优点:利于排水,通风条件好,采光较好。缺点:不利于水土保 持,遇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
考点2
返回目录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方法技巧 (1)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 气候、热带 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农业。 坡角<25°), 适宜发展梯田。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 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影响农作物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 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 的产量、类 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
型。 质含量高)、土壤酸碱度, 如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听课手册-详答
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基础自主梳理】1.(1)地理位置地理环境(2)气候市场(3)合理利用2.(1)东南部(2)畜牧业(3)暖湿高【考点互动探究】1.(1)D(2)A[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较好,其主要原因为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所以D正确。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柑橘适于生长在亚热带较湿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区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所以A正确。
2.(1)A(2)D(3)A[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俄罗斯中部,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的种植,故A项正确。
图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光照充足;虽然降水少,但气温低,蒸发弱,且有河流流经,故水分充足,故B、C项错误。
土壤因素不是该地区蔬菜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故D项错误。
第(2)题,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故利用温室种植蔬菜需要有充足的能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并有输油管道与城市相连,故能源供应充足。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且波动较大,因此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3.(1)D(2)D[解析]第(1)题,a地地势平坦,可发展(水稻)种植业;b地靠近公路,可以发展乳畜业,养殖奶牛;c地靠近城市,水源充足,可发展花卉业;d地位于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果业。
第(2)题,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故a地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4.D[解析]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
该农业牧草与作物轮作,种植小麦与饲养羊在生产上有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作为饲料饲养羊。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地理环境第二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答案] (2)D
(1)季风水田农业 (3)C
商品谷物农业
(4)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②地形平坦开 阔;③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地 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技先进。
[一站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二)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解析 ] 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俯视图, 确定图中四个地区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并据此判断四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对应的农 作物类型。图中有赤道、北回归线、极圈三条纬线;图中相邻经线相差 20° ,由图中 0° 、180° 可推知其他各经线,从而确定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① 在东南亚地区; ②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③ 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央 大平原地区;④在我国东北地区。第 (1)题,①②两地分别为东南亚的热 带雨林气候和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为典型的季风水田农 业,③④均为商品谷物农业。第 (2)题,① 地为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区;② 地可能有水稻、甘蔗;③地可能为小麦、玉米;④ 地可能为春小 麦,故 D 项正确。第 (3)题,③为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以家 庭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④为中国三江平原,为商品谷 物农业,以国营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所以相 似之处为 C 项。 第 (4)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应从自然条件 (气 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人口密度、机械化 水平、科技水平等 )两大方面分析。
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 借鉴 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 之处 高综合效益
由典例学方法
[ 典例 ]
(2013· 江苏高考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综合分析1.主要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易混辨析 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区别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2.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方法技巧 判断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
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农业生产特色: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优势因素或制约因素: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
再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水源也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拓展土地价格和土地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乳肉、禽蛋、蔬菜、花卉等生产多分布于地价较高的城市郊区,粮食、水果等生产多分布于地价较低的地区。
单位面积产值较低的农业适宜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如畜牧业。
人均土地面积影响农业的生产规模,如东南亚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易错易混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辨析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④吐鲁番种植葡萄 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 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⑥D .②⑤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需求 D .政策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①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②④的影响因素是气候,③的影响因素是土壤,⑤的影响因素是市场。
第2题,最终决定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是市场需求。
(2018·大连期中)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②水热组合好③有灌溉水源④土壤肥沃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4.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①交通不便②劳动力价格低③政策扶持力度小④科技水平低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新疆与澳大利亚的棉花都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光照充足,且有丰富灌溉水源的地方。
第4题,澳大利亚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的交通条件较差,科技水平较低。
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于2015年4月20日~5月30日在山东寿光隆重开幕。
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
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又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
在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集聚,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技术的逐渐引进,使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
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1)寿光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2)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日本、韩国,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3)请列举寿光蔬菜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至少2点)答案(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土层深厚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
(2)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培育新品种;禁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等。
考向一农业的区位条件(2017·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2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
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第2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植物生长受尼罗河水位高低影响很大,因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植物生长期在11月到次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是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符合。
3.(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
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上图中信息并说明。
答案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解析结合材料中咖啡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见题知本溯源归法考向二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4~5题。
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 4.D 5.A解析第4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对花卉、蔬菜的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故选D。
第5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故选A。
见题知本溯源归法考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拓展延伸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特点:将牲畜饲养和谷物种植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山东省在全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结合当地自然地域特点、社会、经济特征形成了一些品牌性质的农业地域,如: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章丘大葱等。
有关农业地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形成的农业生产类型B.在同一类型的农业地域内,各方面特征完全相同C.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D.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混合农业答案 C解析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下面图甲为“澳大利亚某河流沿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农事安排图”。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上面图示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以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恰好是交替进行的,这样对于农民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农民对农场的土地利用,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1)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简述该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的主要优点。
(3)从图甲可以看出,①地区和②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不合理的是________地区。
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砍伐、________,由此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草场退化等。
答案(1)混合农业(2)①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②过度放牧水土流失考向一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B .乳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 .价格低廉B .减耗保鲜C .绿色优质D .品种丰富 答案 1.D 2.C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考向二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2017·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