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庐山的云雾_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3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3庐山的云雾

1庐山的云雾2 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①这句话介绍了庐山的什么特点?]3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②“摸到”强调了什么?]4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5[④这句话有什么作用?]6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7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⑤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8幕。

[⑥这句话用了哪几个比喻?有什么作用?]段导读: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1 ☜2①这句话介绍了庐山的地形和地貌,并用“变幻无常的云雾”和“神秘的色彩”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引出下文。

3②“摸到”一词强调云雾之低。

4③“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

5 ④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67 ⑤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笼罩在山头和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的姿态。

8⑥这句话把山谷的云雾比喻成大海,把遮挡山峰的云雾比喻成巨大的天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云雾在山谷中、山峰间的不同姿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⑦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⑦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9河;[⑧从“刚刚、转眼间、变成”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什么?]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⑨这句话是从哪两方面写云雾的?]10段导读: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展开丰富的联想,形象地描写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讲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三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

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

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3.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扩展阅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庐山风景)教师相机介绍:庐山位于我国____(省、市、区、县)的____(省、市、区、县),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而到了庐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雾。

(板书课题)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二)整体感知,理解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这课的生字新词,争取把它们都读对,争取把每一句话都能读通顺。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同学。

2.课件出示词语,先自由读,再开火读词语。

重点指导学习以下几个字:(1)弥漫:注意这个字的声母是“m”。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通用16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通用16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通用16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篇1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三、教学准备:投影、录音(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①第一节:这小节有好几个,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②第二节:绒帽(rong)缠绕(chan rao)系ji系鞋带xi关系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篇一《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中的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两个特点,第二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写法,先概括介绍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接着进行具体描述。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流连往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文有以下四个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执教第一课时时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初步感受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组庐山风光的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秀丽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然后,让学生猜猜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在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生字词。

3、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

这是让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学学会部分生字词,总体感知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时,先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出示所有的生字词,开火车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他读懂的生字词的意思,没说准确的就做个记号,待会儿再解决;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庐山云雾的特点,并告诉他们: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说它变幻无常。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使学生明白庐山的美丽风景和云雾的形成原理,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神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庐山的云雾》2.语言表达:介绍庐山的云海与云雾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庐山的云海与云雾,培养学生的美感和环保意识难点:学生对云海与云雾的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表达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庐山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庐山的美丽风景,增强学生对庐山风景的兴趣。

之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庐山上有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图画或说话的方式回答。

2.阅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和听读《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庐山云雾的词语,并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

3.讲解课文(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庐山的云海和云雾的形成原理,并给学生展示云的种类及其形态。

学生还可以观察教师的实验,了解云的凝结过程。

4.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庐山的云海和云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学生应该就如何保护环境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明白身为公民应该对环境尽好自己的责任。

5.创作(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种云的形态进行模仿,模仿比赛的模式。

教师可以组织该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利用课本上给予学生的线索进行进行创作。

6.总结(5分钟)教师让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之时,提醒学生庐山的云海和云雾与世界的云雾存在科学上的联系。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如何保护环境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程教学,学生对庐山的云海和云雾有了深度了解,也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 能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内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2. 能够默读和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语言和结构特点。

3. 能够运用课堂所学表达方式,通过互动说话达到诗歌的交流与分享。

4. 能够创造性地发挥意象,书写自己感受的诗句,理解诗歌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庐山的云雾》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境。

3.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表现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讲述和问答的形式,引入庐山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感体验用双重重心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感性体验和认知思考中理解诗歌。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动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4. 反思总结通过课堂表达和比较的形式,帮助学生反思和总结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可应用性。

四、教学流程1. 课前导入(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庐山的云雾”,并向学生简要介绍庐山的位置和特征。

然后通过提问方式,问学生他们对庐山的印象是什么,如何描述庐山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情感体验(15分钟)老师先宣布本节课学习的是一首诗歌《庐山的云雾》。

然后,老师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所传达出的韵律美和情感内涵。

接着,老师让学生听一段柔和的音乐,放松身心,开放感官。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听和感受过程中的情感和感觉变化,如获得了哪些体验、感受别人和自己的兴趣和感情等,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歌。

3. 合作学习(2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运用归纳总结和情境化的讲解,共同探究诗歌的内容、意境和主旨,分析诗歌的基本语言和结构特点。

要求每组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初步成果,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4. 反思总结(10分钟)老师请学生就课前导入、情感体验和合作学习等环节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学习中所收获的收获和感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庐山的云雾》的基本内容;2.理解《庐山的云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庐山的云雾所代表的自然环境;2.掌握原文的基本意思;3.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理解《庐山的云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培养学生自然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庐山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庐山是一个山脉的名字。

2.教师问学生们知道庐山有什么特点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庐山的特点是著名的云雾景观。

步骤二:朗读原文1.教师把原文的第一段作为例子进行朗读,并让学生跟读;2.教师提示学生要注意诊断每个字的发音和语调。

步骤三: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原文的基本意思;2.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观所代表的自然环境;3.帮助学生体验课文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步骤四: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口号:“保护自然,珍惜生命”;2.让学生搜集与庐山自然环境有关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所代表的意义;3.让学生总结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

步骤五:总结归纳1.教师概括整个课文的内容,强调庐山云雾景观所代表的自然环境;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信息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1.通过朗读原文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意思,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2.分组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提高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3.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色,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庐山风景名胜和文化内涵;•学会用适当的语调、声音朗读课文及课文中重点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通过阅读理解的技巧,培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朗读语音语调和表演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风景和文化的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祖国自然风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名胜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文中的一些重点和生字词汇;•教学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色,并透过景色认识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和要点;•学生在自然的语音和语调上面对文本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庐山的云雾》;•PPT 或投影仪。

•演讲稿。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内容•课文标题:庐山的云雾。

•课文类型:记叙文。

2. 教学流程Step 1复习(5分钟)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肯定学生的表现和进展。

Step 2地理:了解庐山(10分钟)通过让学生看庐山的图片或者幻灯片,了解庐山的地理和地理特色。

Step 3正文:朗读并分析课文(35分钟)让学生读一遍课文,根据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生硬、不自然等),辅导学生注意语音、音调、语言等因素,使其在表达课文时更加自然和生动。

教师要注重对生词的解释,注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同学们可以结合PPT学习及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来辅助理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课文:•词汇:对难懂的生字词多加解释,建议通过幻灯片或者流利地朗读来实现;•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读懂文章、了解文章构思、以及分析课文结构;•内容:介绍文章相关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4总结(10分钟)询问学生对于庐山云雾的印象,可以促使学生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其深入理解和掌握进行巩固和拓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篇一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 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 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前置学习活动:1. 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 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

(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2. 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1. 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四蹄生风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云遮雾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2.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五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庐山的云雾》。

2.能理解课文大意,熟练运用生字词。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庐山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准确朗读认读生字词。

3.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通过描述表达出庐山的美景。

教学准备1.课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展示图片:庐山图片、云雾图片。

3.课件: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展示庐山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这是哪里?它的美在哪里?”2.引导学生表达对庐山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课文理解1.教师读出课文,让学生跟读。

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名字是《庐山的云雾》。

2.给学生阅读课文,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懂的地方。

解释词义或者解释句子的含义,确保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大意。

3.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课文中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参考图片理解课文。

第三步: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读出课文的美妙之处。

2.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准确度。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四步:巩固1.教师总结课文,让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图片等,让学生进行配对、辨音、辨形、辨义练习。

3.让学生自己描述庐山的云雾、美景等,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观点。

第五步:作业布置1.让学生课外观察庐山的图片,自己写一篇关于庐山的文章。

2.教师布置朗读课文的家庭作业。

3.学生自我检测,检测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引导、朗读比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表达观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但有些学生在写文章时表达不够准确,下节课需要对可观察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持。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苏教版第一篇: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苏教版【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美文,这篇课文与《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共同组成了“祖国山河赞”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祖国瑰丽山河之美,从而使学生从心底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庐山的云雾》一文更是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奇丽丰富的想象、层次分明的结构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庐山云雾美景图。

在作者生动形象的文笔之下,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在我们眼前展露无遗。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很适合学生诵读积累,而其特点鲜明的叙述方式更是值得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习揣摩学习。

首先,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第一自然段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则表达了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其次,在具体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时,作者在总分式的语段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巧妙运用多处比喻,先概括写云雾的特点,再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庐山云雾的特点更显形象、鲜明,这两段正是本文的重点语段,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情感体验、仿写训练的重要内容。

【教什么——教学内容】1.掌握本文10个生字,将生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

2.掌握文中生字词,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意,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悟具体感知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5.指导学生在诵读感悟的过程中及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6.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指导其将学习所得及时加以运用,尝试用同样的叙述方式完成对某一景物的描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及其云雾的特点,感受山水之美;2.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语言之美;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2.绘制庐山的画面;3.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之美;4.听课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5.分组朗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理解庐山的云雾和山水之美;2.感受诗歌之美,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3.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语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2.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庐山的美景,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特点,让学生对庐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一遍遍地练习,做到流利自然。

绘制庐山的画面(15分钟)让学生用彩笔或水彩画,画出课文中庐山的云雾和山水。

此环节可以在课前布置,让学生提前准备。

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20分钟)教师讲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如隐喻、拟人、比喻等,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此环节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拟人手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听课文朗读(10分钟)教师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并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分组朗读(20分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每个字的发音和语调,以达到流畅自然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表情和态度,让学生在朗读中发掘语言之美。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庐山和诗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2.完成庐山画面的涂色;3.自己朗读课文,在语调和节奏方面进行练习。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庐山的特点和诗歌的表达方式;2.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学生是否能够在朗读课文时表现出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2.学会运用语言描绘庐山云雾;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2.使用形象丰富的语言描绘云雾。

三、教学难点使用形象丰富的语言描绘云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庐山的云雾》;2.教具:黑板、粉笔、录音机(播放自然声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询问学生们是否去过庐山,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们进入本课主题。

2. 学习课文(20分钟)第一遍: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只听;第二遍: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第三遍:学生自己读课文,逐段讨论庐山的云雾特点。

3. 讲解要点(15分钟)1.分享观察庐山云雾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2.分析课文中用到的形容词和动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3.认真回答学生关于庐山云雾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自由写庐山云雾的描写,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象。

5. 课堂展示(10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班里进行评选,鼓励优秀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所在地的云雾,写一篇自己家乡云雾的描写,要求运用课上学到的描写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深入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观察,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并学会使用形象丰富的语言描绘云雾。

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一、背景介绍《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景象,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神秘美妙。

此教材适用于三年级学生,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听、读教材,了解庐山的风景及云雾的形成过程。

(2)掌握词汇:庐山、奇观、云雾、浓稠、缭绕、山顶、瑰丽。

(3)理解文章描述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秘美妙,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朗读、表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联想、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了解中国优秀的风景名胜区,培养爱国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体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

(2)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美好联想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爱心、敬畏之情。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描写技巧,学会把观察事物化为语言的表达。

(2)感受自然美景的神奇、神秘、壮观之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自然界的规律和缘由。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预习导入:导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之情,引导学生预习文本。

(2)课文朗读: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然后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在课文中做词汇的解释。

(3)课文理解:教师解释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子,并根据课文内容提问,让学生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神奇景象,理解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慨和思考。

(4)表演、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或小组讨论,自由发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兴趣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教学方法(1)听读结合:让学生通过听教师朗读或录音听,跟读课文,提高听说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题西林壁》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

(指名背)2、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庐山)3、你对庐山了解些什么呢?(指名说,师适时表扬)4、师总结引出课题:小朋友知道得还真不少,是啊(边出示文字和图片边说),庐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最神奇的要数――(生接)庐山的云雾(板书完课题)。

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 5过渡:这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特点吧。

1、自读课文,找特点。

2、交流。

1)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你从课文的哪一个地方知道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庐山的云雾的千姿百态?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A、学生读后交流。

B、像白色绒帽的云雾在哪儿?(师画)老师画得怎么样?C、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么特别的云雾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读,男生读)---------------------------------------------------------------范文最新推荐------------------------------------------------------D、这云雾还有什么姿态啊?学生找出来,议一议,请同学们上黑板画一画,评一评,指导朗读。

E、师:这云雾啊,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姿态,发挥你的想象,想想这云雾还会有什么样子呢?(学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具体)F、师总结:这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的云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流连忘返”“云遮雾罩”“瞬息万变”等词语,并能用“流连忘返”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体会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并能仿写一处景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中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庐山云雾的手法以及好词佳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
突显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不知道庐山呢?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山势雄伟,山体多峭壁悬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丽景色。

播放庐山风景的图片。

2.谁来说说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了庐山的云雾,引出课题。


3.没错咱们发现了庐山的云和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庐山的云雾》。

(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基础。

1.要求学生自由出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以小组的形式解决读音问题,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带音生字: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

(1)全班开火车朗读生字,集体纠正。

(2)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

(3)去音读字。

(4)完成课后题第2题描红。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庐山、瀑布、笼罩、似乎、系在、变幻无常、千姿百态、
一泻千里、流连忘返
(1)以多种形式读词语(开火车读、分组读、同桌互读、齐读)
(2)以小组形式讨论“变幻莫测、瞬息万变、一泻千里、流连忘返”等词语。

教师听取汇报并纠错。

变幻莫测: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学习多音字:系:xì(关系)jì(系鞋带、系在)似:sì(似乎)shì(似的)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4)强调形近字:姿(姿势)资(资产)泻(一泻千里)泄(发泄)
姿:跟动作、造型有关。

资:跟钱有关。

泻:表示很快地流;腹泻。

泄:指液体或气体排出;表示发泄;指泄露和发泄。

(5)用“流连忘返”造句,指名造句,教师进行纠错。

注意提示学生根据原文句式进行造句,例:巍峨秀丽的华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咱们一起掌握了基础知识,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整篇课文为我们都介绍了什么。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课文中每一段都写了什
么?
2.指名概括课文每一自然段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第二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第三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感慨庐山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3.播放庐山云雾的视频感受庐山云雾美景。

4.观看视频后试着说几个有关云雾的四字成语。

浮云蔽日、如坐云雾、云雾迷蒙、过往云烟、云蒸霞蔚、行云流水、彤云密布……四、精读感悟
过渡:同学们对本篇课文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就走进庐山,仔细的看看庐山的云雾究竟有哪些特点,它们又有多么奇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庐山上都有什么?走在庐山上有什么感觉。

用“____”在文中标记出来。

庐山上有:高峰、幽谷、瀑布、溪流、云雾。

走在庐山上的感觉: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进行描写的?(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像这种围绕一句话进行描写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之为什么?(总-分的构段方式)
3.在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发现,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当中的哪个词语进行概括。

(千姿百态)这个特点在原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指名用原文进行回答。

“千姿百态”在文中具体描写为: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4.这段的描写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庐山云雾的?(出示课件,提示顺序)
由上到下,按照山顶—山腰—山谷的顺序来写的。

5.在这个自然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雾比作了什么呢?(出示课件挖词填空)
比作了白色绒帽、玉带、大海、巨大的天幕
出示课件体会“千姿百态”。

6.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描写的?(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这种构段方式叫做?(总-分的构段方式)这一段主要表现的是庐山云雾什么样的特点?(瞬息万变)在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的呢?指名回答。

“瞬息万变”在文中具体描写为: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7.如何理解“瞬息万变”呢?出示课件,挖词填空。

感受“瞬息万变”。

突出“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变成了”这几个词语。

8.总结出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变万化、瞬息万变。

出示课件
8.这一段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把云雾比喻成了青烟、银河、白马、冰山。


9.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第四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他的作用是什么呢?
总结全文,表达出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知识
1.同学们,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第三课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要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行提高,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运用二、三自然段这种总-分构段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仿照二三自然段,描写一处景物。

(课件出示段落句式5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可以描写黄河:
黄河奔腾千姿百态。

眼前的黄河水,就像是万马奔腾;那些流进弯道的黄河水,又像是缠绵的溪流。

黄河水汹涌起来,它是一只野兽;黄河水安静下来,它又是慈祥的母亲。

黄河之水瞬息万变。

流过的河水,刚刚还是一汪清泉,转眼间就变成了欢快的小鹿;明明是奔腾的野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咆哮的雄狮……
2.过渡: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了庐山的云雾,又描写了许多景物。

可是,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啊远远不止这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我们壮丽的祖国山河中还有哪些秀丽的景色呢?
出示祖国美好风景的图片,带领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同学们这样美丽的风景我们爱不爱?这样秀丽的景色我们喜不喜欢?那么这些风景都在哪里呢?没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正是这种骄傲让我们成为了炎黄子孙,让我们以是一名中国人为荣,让
我们可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有多少收获呢?
(1)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2)领略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课堂练习
1.按原文填空。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瞬息万变)
(2)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流连忘返)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白色绒帽、玉带、大海、巨大的天幕
3.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刚刚、转眼间、还没等、变成了
【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文章,文中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整体描述生动形象,将庐山云雾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将这种手法教授给学生,更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作文的基础,基本功一定要打牢,争取将课文中出现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另外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

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