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及制约因素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经济适用有序流转的过程,是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权属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权属较为分散,土地的流转需要农民自愿同意。
但是,很多土地被转移到城市,农民无法回迁,甚至还能通过转让、抵押等方式变卖土地,导致土地流转后的土地权属问题难以解决。
二、价格上涨问题。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土地价格差距较大,加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农村土地价格上涨,许多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担心失去土地后无法维持生计。
三、劳动力稀缺问题。
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农村劳动力稀缺,在土地流转之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导致土地荒废。
四、政策缺失问题。
国家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措施尚未完善,需要有更多的支持政策,以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土地权属制度。
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条件,避免土地流转后出现土地权属纠纷。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对农村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让他们更加认可土地流转,创造更有利的经济环境。
三、优化土地流转价格。
加强土地价格的监管,防止恶意炒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价格过高导致农民无法承受,影响土地流转的进程。
四、培养农村新生力量。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增加农村的人口分布,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授权本地政府,制定具体财税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离不开土地权属制度完善、价格优化、劳动力保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只有这些因素得到充分的解决,我们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随着农村人口流出向城市的趋势加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现实中,土地流转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政策、文化和经济层面分别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政策层面1. 土地政策不够明确:因为土地流转在中国是相对新颖的事情,因此有些地区缺乏明确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流转缺乏法律保证。
应当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力度,建立更加明确规范的法律、制度和程序。
2. 土地权属仍不清晰:在一些地区,土地权属不明确,土地审核程序复杂,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应当完善土地权属确认、登记、变更和转移的制度。
3. 地税、国税政策落后:一些地方的地税、国税政策较落后,缺乏对土地流转税收的激励措施。
应当推出土地流转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刺激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文化层面1. 农村土地观念陈旧: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些农民仍然认为土地是祖传财产,不应该出售或转移。
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让农民了解到积极的土地流转可以有助于财富的创造和保值。
2. 土地流转信任缺失: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
但是,一些不良经营行为和经验教训导致交易双方对土地流转市场的信任缺失。
应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经营者的诚信度和经营水平,让土地流转市场建立起良好的信誉。
经济层面1. 土地流转成本过高:土地流转涉及到的流程繁琐,因此有一定的流转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交易费用、评估费用和流转程序的成本等。
政府应该加大扶持政策力度,推出相应的政策,降低土地流转的成本,让农民更加愿意参与土地流转。
2. 土地市场不规范:当前土地流转市场存在一些非规范行为,如“托管”、“挂名”等,导致潜在的风险和法律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应建立健全的市场约束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行为,推进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结论从政策、文化和经济层面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方面。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通过租赁、转包、流转等方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成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但与此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政策、土地产权、农民积极性等方面分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的政策偏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护和承包经营权保护,导致土地流转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不完善也限制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地方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土地流转存在较多限制和阻碍。
要加强土地政策的创新,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
土地产权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使得农民对土地的流转使用权存在顾虑,不愿意积极主动流转土地。
加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争议,导致土地流转的不稳定性。
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的界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
农民的积极性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之一。
传统习惯观念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使得部分农民存在对土地流转持观望态度,不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风险认识较为模糊,缺乏对流转市场的了解,也限制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要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市场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农民的参与意愿。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流转合同的合法有效性。
加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力度,为土地流转提供明确的产权保障。
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的限制和阻碍,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
二是健全土地产权制度。
明确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完善土地流转交易、过户和登记制度,提高土地流转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一、引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或其他土地权益在农户之间或者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进行的转让、出租、租赁等交易行为。
土地流转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等。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本文将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1. 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农村土地所有权分散,存在村集体所有、农民个人所有及国家所有等多种形式,导致土地流转交易繁琐、成本高昂。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多元化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2. 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有效的交易渠道和体系,导致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土地流转市场缺乏规范和监管,存在合同不完备、法律风险大等问题。
3. 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依赖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依赖,视土地为“父母”、“生命线”,对土地情结很深。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更愿意将土地“藏起来”,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4. 政策法律限制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律限制较多,如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承包期限、流转手续等,严重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不健全,也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5.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模式陈旧,农民缺乏规模化经营意识和能力,土地流转面临着土地整合难、规模化经营难、土地保值增值难等问题。
三、建议1. 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在土地所有权方面,应逐步推进村集体所有权与国家统一所有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体系,提高土地流转的便捷性和规模化程度。
3.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规模化经营意识和能力,引导农民逐渐形成理性的土地观念,转变土地情感依赖。
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念;制约因素;对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而无论何时都要保证农业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农村土地流转既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又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我国农业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行了深入思考,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我国法律虽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在立法上至今尚未形成准确的定义,学术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所谓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得以确定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及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抵押、股份合作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的行为[1-2]。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2.1 观念陈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恋土情节较重,把土地视为“命根子”,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实施“粮补”之后,这些农民宁可粗放经营或短暂抛荒,也不愿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从而制约了土地流转前进的步伐。
2.2 流转行为不规范目前,土地流转的随意性比较明显,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流转的不稳定。
根据调查,现在农户间土地流转多通过口头协议达成,既不遵守法定程序,也不履行必要的手续,因而不能用规范的书面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容易损害农民和集体的利益。
2.3 农村社会保障措施滞后由于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家务农的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保障生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
休攘
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 的制 约 因素 与破解 对策
杨 春明
( 林 省 梨树 县万 发 镇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服 务 中心 ) 吉
如何 让 农村 土地 承 包经 营权 顺 畅 、有 效 地 流 转起 来 , 现规 模化 经 营 , 实 已成 为深化 农 村土地 改 革 的主题 。
众多 的大 国 , 决不 敢 在农业 生 产上 有所 怠慢 。这是许 多
转土 地 的一般 要 向农户 支付 流转 费 , 费用额 度 大多相 但
当于或 略高 于农户 自己经营 土地 的收益 。
1 流转 承包 经营权 的意愿 不 强烈 . 4
国家 给予农 业 高额补 贴 的根本 原 因。 对从 事规 模化 经营
业 或 者公 司 。
法律对 土 地承 包经 营权 内容 的限制 , 使得 农村 土地 的经 济效用 仅 限 于农 业 性产 出 , 而不 能适 应 市场经 济 的
发 展 变化发 挥 其资 本 的功 能 , 样就 将土 地 承包经 营权 这
经 营 的梦想 , 让更 多 的农 民完成 由“ 民” “ 民 ” 农 到 市 身份
并不多见。
的流 转 主体 局 限 于农 户 或 者必 须 是 从 事农 业 生 产 的其
他 主体 范 围之 内 , 大缩 小 了土 地承包 经 营权 流转 出去 大 的可能性 。这种 对农 地 承包 经 营权权 利 内容 的限制 , 即 农地 用途 的严格 管制 , 成 了农地 承包 经 营权 内容层 面 构
为打工 者 的子 女就 地解 决上 学 问题 , 正取 消他们 的高 真 额借 读 费 。 是应 明确 和落 实 国家 的种 粮补 贴是 给予真 三 正耕 种 土地 的农 民的补贴 , 不是 给 只拥有 土地 承包 经 而
制约因素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1)现行“均田制”的农地承包方式直接制约了农地的规模流转。
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进行承包时,采取的都是以人口为基数,进行均分的方式。
“出于对公平的诉求,土地分配时还需要兼顾土地肥力与地块位置的差异,实行好坏搭配,远近搭配,这就导致了农地的零碎化,块均农地面积狭小,并且互相插花。
”〔4〕这样一块几十亩的连片土地可能由十几家或几十家分别承包。
一户农民承包几亩土地,这些土地也大多分为很多地块。
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原本就少,再这样一划分,实际上每户的土地几乎都是零散、不成片的。
这意味着,如果承包地的受让人或承租人想从事规模经营,就需要面临几十个谈判或签约对象,成本显然太高,其拟采用的流转方式也受到很大限制,这给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带来了极大不便。
(2)流转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是市场机制对主体遭遇市场风险的一种救济,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
农村土地市场必须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农民只能依附于土地,将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和水平。
(3)流转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规范的农村土地市场。
“土地市场与土地流转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土地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而健全的土地市场又能为土地流转提供规范的交易场所,使土地流转更趋合理化。
”〔5〕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多数地方没有形成土地流转和租赁市场,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传播渠道严重不畅,导致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4)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过低。
农业属弱质产业,首先面临自然风险,而目前我国农业自然风险防范机制很不健全,一旦出现自然灾害造成减产或绝产很难得到补偿。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农业同时又面临着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风险。
一般来讲,高风险总是伴随着高收益,但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却显著低于其他产业。
浅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浅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制约因素与其对策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一重要的物权变动行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制约。
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所面临的制度缺陷与现实问题,对如何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约对策Shallow theory of the rural land contracting exchange the right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abstract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f this important change, the real right of the behavior ca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discussion.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f rural economic prosperity is a very effective measures, but in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transfer process will be affected by other factors.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healthy and orderly flow, optimal alloc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s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reveals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defects and the facing problems, to how perfect our country's system of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rural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Restriction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1abstract2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特点与主要模式4(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4(二)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特点5(三)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模式5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制约因素6(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极不成熟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成熟的土地市场的支撑,健全的土地市场能为土地流转提供规的交易场所,从而促进农村土地快捷有效地流转。
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与思考
N o n g j i n g l u n t a n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土地承包经验权的流转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但是在流转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想要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要不断对其进行规模化的经营来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的步伐。
一、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因素(一)政策法律制度方面的因素。
政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不健全,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效率有待提高。
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相关的规定可以进行流转,可是其的流转的范围和流转的形式以及流转的程序、流转的价格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管理措施,并没有专门法律和规定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细化和管理,相关部门在进行处理土地流转中产生的问题和出现侵权行为的时候,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为有力的后盾。
土地产权不够明白清晰,导致农户进行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很难得到维护。
土地产权明晰不仅市场经济对其有着具体的要求,而且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的前提与基础。
而现阶段我国的现状是,一方面,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法人代表不够清楚明白,另一方面,对于土地所有权以外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规范,比如土地所有权的占有和使用以及转让等各项的权利也没有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导致农户没办法依据家庭情况与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选择,无法让农户在土地使用权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社会方面的有关因素。
现阶段,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仍然存在问题,影响着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因为现阶段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的作物的种植仍然是农民的经济来源,其也是农民的生存主要保障,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收益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很多非农收入比较高的农户也不愿放弃土地,他们大多数会进行兼业,这就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供给,造成土地的流转速度非常缓慢地进行。
(三)土地相关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
土地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负责程度也对土地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想要让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其应有的工作责任意识,就需要通过对其各个岗位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有效的细化和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不会因为职权产生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土地的有效流转,并且通过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职权和作用,对于出现相关问题进行追究时责任的划分也是非常有利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限内,由承包人将其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并获得相应收益的行为。
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流转双方往往难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评估价格,导致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发。
二、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
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无法提供准确的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和价格评估等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流转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公平、公正的交易。
三、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发。
一些地方存在私下交易、口头协议等不规范行为,导致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强行流转、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
四、农民流转意愿不强,主体地位难保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保障。
一些地方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强制流转的现象,导致农民流转意愿不强。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农民在流转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政府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价格评估等服务。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流转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联,促进信息流通和透明度。
3. 规范流转程序: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性文件,明确流转程序和要求,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从政策、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政策方面,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利用政策不完善、土地流转手续繁琐等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在法律方面,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法律实施不力也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之一。
在经济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效益不明确等也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在社会方面,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流动人口多、土地流转中的纠纷和矛盾较多等问题也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上,需要制定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政策,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管理,简化土地流转手续,提高办理效率。
在法律层面上,应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约束力和法律保护力,依法处理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在经济层面上,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土地流转的财务和税收政策,降低土地流转的经济成本。
在社会层面上,应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农民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权益的保护,加强对土地流转纠纷的调解和解决。
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需要政府、法律、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通过完善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措施,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激发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制约因素:
①制度因素: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存在模糊性和抽象性,土地流
转机制不完善,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行为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地保障土
地流转的正当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②非法收购:一些地方存在政府、企业非法收购土地的现象,使得农
民土地权益受损。
③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封建思维深深影响着财政支持,作为农村土地
流转重要资金来源的就业创业成本投入不够,给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带来障碍。
对策:
①加强政策制定和完善:建立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②加强监管和处罚: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多部门联
合监督、权威机构审核机制,及时纠正非法收购土地的行为。
③加强财政支持:加大财政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改善就业环境,降低就业成本,提高人们的就业创业意愿,促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由农民以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其他农户、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流转和合作利用的一种土地管理形式。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流转越来越成为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村土地流转在现实中遇到了许多制约因素,致使流转进展缓慢,影响了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政策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经济因素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土地大多属于集体所有制,农户对土地具有较大的情感和利益依赖,因此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较少。
农户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具备进行规模经营的条件,这也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低利贷款和担保服务,帮助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政府还可以鼓励土地流转参与者共同组建农业合作社,集中资金和技术进行规模经营。
政策因素也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土地流转手续繁琐、流转收益不稳定等问题,使得农户对土地流转持观望态度。
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界定和流转的规则也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进行。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程序和规则,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
农村传统文化对土地有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农民往往对土地产生情感依赖,不愿将土地流转给他人。
农民对新农村发展理念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也较低,缺乏对土地流转的必要认知和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和理念;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土地流转的好处和成功案例,增加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同度;建立农民参与决策的渠道,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决策,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参与度。
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影响了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逐渐推进,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涉及农民利益、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
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也越发显得迫切。
面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所在,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政策支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事业的健康发展。
【背景介绍结束】1.2 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日益凸显,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困扰。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逐渐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导致了一些违法违规买卖行为的出现,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权益受损,面临着土地流转后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困境。
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民无法有效参与到土地流转市场中,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流转问题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加剧,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实际操作中,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许多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及法律并不了解,容易被不法商家或地方官员蒙蔽,造成利益受损。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土地流转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些因素制约着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土地流转的有利因素让我们先来看看土地流转的有利因素。
土地流转是指由原有农户将自己的农田出租或出售给其他农户或经济实体使用,以实现产权转移和经营权交易的一种行为。
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程度。
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农村土地流转受到农业土地政策的制约。
在我国,农业土地政策比较复杂,涉及到农业用地、集体土地、宅基地、耕地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政策规定对土地流转的主体、规模、用途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自由度和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受到农户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制约。
部分农户无法理性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对于自己的土地产权不愿意放权,对于流转经营存在风险顾虑,导致了土地流转的障碍。
土地流转受到土地信息不对称的制约。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交易双方在流转合同签订、流转价格确定等方面存在争议和矛盾,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土地流转受到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导致了流转交易的不规范和效率偏低。
三、建议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我们有必要从政策、意识、信息和市场化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农业土地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相关政策。
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范围和流转条件,促进土地流转的合法有序进行。
在农户意识方面,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农户理性看待土地流转,树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接受度和积极性。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
浅析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建议作者:吕鹏飞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年第03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户依法对其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
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务经济及经商人员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这一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影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约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
正确认识沈丘县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1.受自然经济的影响。
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几千年的自然经济遗留影响,而且土地赋予农民更多的保障功能,再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大多数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流转心存疑虑,当其外出打工或无力耕种时,往往选择私下协商代耕,临时性转包,有的甚至干脆撂荒,这些都不利于土地的流转。
2.土地流转中不能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
现有的农业法等法律政策规定,土地流转要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然而,由于农户在农村权力架构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之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没有得到体现。
以及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仍有一些村组干部对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法规领会不够,为解决人地矛盾,搞“几年一调”,土地打乱重分,给土地流转造成了困难和障碍,近几年农村上访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的焦点,这些都不利于土地的流转。
3.个别乡(镇)和村组干部对流转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民自己之间的事,无须政府插手,而且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矛盾多、难度大,没有直接经济收入,有为难、怕难情绪。
有的抱应付态度,导致乡村干部沉不下去,责任不到位,工作难落实。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定义及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重要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和转移,即由原承包人将土地的经营权转交给他人进行耕种和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背景在于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逐渐脱离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政策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规模化经营主体,以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其次,政府通过减少流转土地的手续费和税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土地资源的禀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资源的禀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农民更愿意流转土地经营权,以期通过规模经营获得更大的收益。
同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影响着土地流转的程度,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流转程度可能更高。
四.经济收益的影响经济收益是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动力。
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民可以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收益。
此外,在流转过程中,农民可以转变为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收入。
经济收益的提高是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原因。
五.农民个人意愿的影响农民个人意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和家庭因素会影响农民是否选择流转土地经营权。
另一方面,农民个人对于自己土地的情感、土地流转对于农户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意愿。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由于流转土地经营权需通过协议、合同等方式,涉及到合同的履行、农民权益的保护等问题,需要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农民对于流转的经营主体的信任程度,以及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也对流转决策产生影响。
土地流转的主要阻碍以及对策
土地流转的主要阻碍以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地区的土地由原有的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转租、承包、租借、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土地流转可以帮助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需要制定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阻碍1. 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完善,虽然有土地承包法和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文件,但在实践中尚不能完全支持土地流转的便捷进行。
对于流转土地的登记、审批、纠纷处理等环节存在不便之处,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规范发展。
2. 土地流转的风险由于流转土地最终权属没有转移,只是租赁使用,因此流转方和承包方之间存在不确定性。
承包方盲目流转土地,可能面临天灾、人祸、市场变化等风险,一旦出现不可预测的损失,可能会导致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降低。
3. 土地价值评估难题乡村土地多为承包地,普遍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象,由于在流转市场上卖过高的土地转让价格,或低于市场价租用土地,土地流转的签约双方都面临风险。
4. 农民身份与土地流转由于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设定,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并不完全明晰,土地流转需以农民作为主体。
但是农民工变多数成了流动人口,农村留守老人,年轻人外出做工,而留在农村的只剩下小农及无产者。
即使他们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但是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是一大难点。
5. 土地利益分配土地流转可能会带来土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对于土地流转同样有着期望和要求,希望在土地流转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土地流转的经营主体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6. 土地环境保护问题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由于流转方可能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往往不够重视,可能会带来环境问题。
二、对策应当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明确土地流转中各类主体的权责与义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登记、审批、纠纷处理等流程,保障土地流转的合法权益。
土地流转的主要阻碍以及对策
土地流转的主要阻碍以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按照特定的合同条款或协议,经过价值评估后,在出租、出让、承包等方式下,使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或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活动。
然而,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仍面临着一些主要的阻碍,如何克服这些阻碍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求。
1.土地利益分配模式不成熟。
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分配,如土地价值评估、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利益分配模式。
造成了土地流转过程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2.地方政府限制。
地方政府还没有足够的意识,认为土地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该保护并集中使用,致使土地流转过程不仅受到政府限制,还受到官僚习气的打击。
3.土地交易成本高。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缺少足够的市场化经验,需要在交易过程中承担较高的成本,如土地调查、评估、交易手续、土地征收等等。
这些费用极大地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二、对策1.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各地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土地经纪人、农业合作社等机构介入土地流转活动,为农民提供专业服务,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减少交易成本,并保证土地价值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为了创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需要完善土地流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必要情况下可以成立土地交易信息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渠道。
3.改革土地利益分配制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同时加速构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土地利益分配机制,基本实现土地价值的匹配,避免因土地流转而导致的分配不合理问题。
4.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
为了推动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应该明确“服务”这一主旨,从“小政府”转变为“服务”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的流转,按照规定开展土地流转活动。
总之,加强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阻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可以使农村土地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进而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及制约因素郭超利 [摘要]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是平衡权利公平、社会保障和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关系,推进农业向现代转型的有效途径。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制度改革要从农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和土地流转管制等方面深入。
[关键词]土地流转 社会保障 效率[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0)—03—0025(03) [作者]郭超利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自我国推进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支撑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农村、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我国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应对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这一转变的必要手段。
在新的形势下,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经营制,适时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当前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不但是生产效率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保障、权利公平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使得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运行是建立在效率和公平目标权衡、自身及相关要素市场或政府职能缺失或不完善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将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作用和制约来分析我国土地流转市场。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效率、权利公平和社会保障权衡1.土地均等分配和行政性调整:权利公平和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我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在村或生产组范围内按人头均分土地承包权的。
为了维护在人口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农户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在农村社会保障和保险缺失时的社会保障功能(龚启圣,1994;董晓媛,1996),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性调整成为土地资源在不同农户之间转移的主要方式。
〔1〕土地的频繁调整造成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对农户长期投资土地的积极性有影响,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但是,实际上在一轮承包期和二轮承包期,农村土地的行政调整是经常发生的。
〔2〕〔3〕农业部1993年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2年全国共有473.3万承包农户转包、转让农地1161万亩,分别占承包土地农户总数的2.3%和承包地总面积的2.9%。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发流转是效率诉求,而土地调整是权利和保障的诉求。
这一方面说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说明了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平等分配作为选择的目标,也表明了土地对农户来讲是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和外出务工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手段。
土地调整是以行政手段进行的,必然会伴随着效率的损失、高调整成本以及损害一部分农户利益。
〔4〕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保证农户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农户在自愿、有偿、依法的条件下通过权利的转让来配置土地资源,这样就可以在权利公平、社会保障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户禀赋分化、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农业生产市场化的要求,是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的要求。
(1)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和城市就业,导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非农化趋势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户资源禀赋分化趋势明显。
作为稀缺的生产性要素,农地资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取决于农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农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后者主要取决于对农地资源的配置制度,合理有效的配置制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流向边际产出相对较高的生产者,土地资源在不同的生产者之间的自由流动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
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状况发生分化主要来自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导致的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户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结果是农户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农户收入差距拉大;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化;以及非农业资产的不断积累。
这些因素使土地交易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发生在农户之间,也可以是以农户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合作组织之间。
自农村改革以来,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和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来看,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例持续增加,已经代替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得自非农业的收入增长速度也高于得自农业的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长与非农就业和特别是工资性收入高低密切相关。
无论是农村总体收入差距、区域间收入差距、还是区域内收入差距,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乡镇企业和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非农就业的机会。
农村流出的大都在体力、健康、教育、培训上具有优势的劳动力,相比之下,在农村常年经营土地的人口在体力和教育上处于劣势,这些农业生产者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经营比较收益低下、农户收入渠道扩展和非农收入比重提高的情况下,农业经营在很多农户看来成为一种生活保障的手段和收入的补充。
因而在农村,除了一些从事农业适度规模产业化经营的农户以外,其他以自有承包地经营的农户,只是将土地经营作为最基本生活保障的手段,而不是作为提高收入的手段。
农村家庭分化为纯农户,兼业农户;兼业农户又可分为第一类兼业农户(家庭农业收入高于兼业收入的农户),第二类兼业农户(兼业收入高于家庭农业收入的农户)。
目前,农业的日常活动生产都是没有机会外出务工的妇女或年龄大的劳力,而主要劳力只是在农忙时间帮农。
相当多的农户以农业成为辅助性的生产活动而不是主业。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的土地撂荒现象说明了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我国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出现了问题。
这是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的形势下遇到的一个难题,即在农户收入多元化,且农业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农户对农业投入积极性降低,农业生产处于徘徊态势,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障碍。
(2)土地经营的细碎化,不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的发挥,导致农业经营成本高、收益低、竞争力弱。
家庭经营也不一定与农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相矛盾(林毅夫,1991;韩俊,陈锡文,1998;刘凤芹,2006)。
舒尔茨(1964)指出,农场规模的大小不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的改造,会导致农场规模的变化,但是规模的变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源泉。
因为传统农业的改造需要引入一种以上的新要素,改造的关键问题不是规模问题而是要素均衡问题。
〔5〕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我国,狭小的经营规模必然会使得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机械技术革新的相对成本过高,严重影响农业技术革新。
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苏旭霞、王秀清,2002,万广华、程恩江,1996)。
这是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技术进步缓慢和农业竞争力弱、农业劳动力,生产力低和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在总量上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农业劳动的生产率却相对提高慢,也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存在隐形失业的情况、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的问题。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建立在正确的认识之上:¹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者在经济技术约束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通过行政或其他强制性的手段形成的。
º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但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承受能力的问题。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不解决农民向非农业的转移就业问题,片面强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会使相当多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陷入困境。
〔6〕发展规模经营,要把功夫放在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促进城镇化上,消除具有制度性歧视的二元体制和制度、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稳定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创造条件。
»农业的规模经营决不仅仅意味着只是集中土地,土地集中经营与社会化的生产服务体系是分不开的。
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也包括指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加工、农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和规模化程度,这些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因为规模效益、不可分性和公共性可以服务于规模较小的土地经营单位。
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进行适当的经济和社会管制。
主要是保证农户的权利、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经营主体进入管制。
土地经营主体的管制尤其重要,在目前情况下要限制资本的大规模进入。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健全我国农场要素市场体系的环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市场是农户合理有效配置其资源的、进行自主经营和决策的必要前提,也是在我国农村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必然要求。
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完全,但是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的现实下,受限制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会进一步阻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阻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程度的提高。
二、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的因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的因素既有政策和制度因素,也有经济发展因素,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改革应消除以下的制约因素。
1.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农工的失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完善或缺失农地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在我国农村,土地还有着维护社会公平及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时承担着基本生活保障功能。
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流出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的占近24%,属于农村劳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但总体素质仍然偏低,多数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就业不稳定,这部分人群大都会在失去体力优势时返回农村,在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没建立的情况下,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还承担着养老保险的职能。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大障碍是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尚未建立,缺失或不健全的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使转移出去的非农劳动力的失业和养老保障还要依赖土地。
2.相关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或缺失农业生产除了土地之外,还需要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有效率的农业生产就是实现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要素之间的合理配比既有技术上的约束又有经济上的限制。
包括土地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基础在不同的生产这之间进行流动,不但能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在既定禀赋和既定技术条件下的合理配置,而且也是促进再生产性要素积累,改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增长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于产品市场的改革,要素市场缺失或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
其他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或缺失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发达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如果要创造一个活跃而有效率的土地租赁市场,其他要素市场的改革与农地制度改革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