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创新设计):第4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2.高气压(反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垂直气流辐合上升辐散下沉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的判断(1)左右手法则(2)根据风向判断(如下图)第一步: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或反气旋——图示风向由中心向外吹→反气旋。
第二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南半球。
(3)根据天气判断①一般与气旋对应的天气为阴天、降水,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台风、龙卷风等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
②与反气旋对应的天气为晴朗,可能是干热,也有可能是干冷。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4分)[关键信息点拨]从气压场来看,图中中心位置有低压中心,西北方向还有一个冷高压。
冷高压一般是东移南下,与气旋之间的等压线密集区域应该存在一条向南移动的冷锋。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展示]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基础梳理]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
(2)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特别提示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应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五大组成要素展开。
自然地理要素对土壤的作用成土母质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气候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生物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地形海拔高度在山区,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坡度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够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坡向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特别提示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城乡区位
课时45城乡区位1.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城镇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3)变化: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有巨大影响。
3.乡村聚落的区位因素乡村聚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
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如气候湿润温暖的平原盆地;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如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区。
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亲水型指向,多靠近水源丰富、水运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设投资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湿热,高原地区凉爽山区城市沿河谷或开阔的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运输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河口处易形成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2)经济因素因素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经济水平推进或制约城市发展资源(矿产)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或某种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受影响交通①不同时代的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不同;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城市产生影响(3)政治文化因素因素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政治、宗教、历史、军事政治中心变化会影响城市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影响城市发展;当前宗教、军事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科技与旅游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旅游成为新兴城市的区位影响因素(2021·天津地理)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4章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考点规范练14天气系统作业(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14天气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中线段MN为脊线或槽线(谷线)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1~2题。
1.若MN为海平面气压场中的槽线且M气压比N高,则()A.a区域温差大于b区域B.a区域温度高于b区域C.a区域为偏南风、阴雨天气D.a区域为偏北风、阴雨天气2.若MN为6月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西侧脊线,则我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长江流域黄梅时节家家雨B.华北平原麦收时节雨纷纷C.东北平原夏初时节处处旱D.珠江流域台风时节处处涝答案:1.D 2.B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MN为冷锋,且N更接近低气压中心,同时图中经纬网表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a区域为冷气团控制区域,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北半球冷气团由北向南运动,a 区域为偏北风。
故D正确。
第2题,若此时为6月初,则正是我国华北平原麦收季节;另外在我国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北侧为雨带分布区,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江淮地区,则雨带分布于华北平原。
故B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48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时间先后排序为()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4.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A.偏西风转偏南风B.西南风转偏北风C.西北风转西南风D.风向变化不大答案:3.C 4.D解析:第3题,由图分析可知,低气压中心L西部为冷锋,锋面向东推进,则雨带也逐渐向东移动。
根据降水区域所在经度可知,四幅图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C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甲地一直位于高气压中心东侧,低气压中心西侧,其风向变化不大,D正确。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暖锋B.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b地此时吹西南风D.PQ锋面将向南移动答案:5.A 6.C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可知,在山脉处等值线凸向北方,说明越往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因而该地位于北半球;PQ为锋面,故P处为低气压区,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因此PQ为暖锋。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4(2024海南学业诊断)现代社会长途飞行特别普遍,但是远距离飞行会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的紊乱,这样就须要确定的时间去调整生物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时差。
探讨发觉,假设你须要跨越的时区数字为N,往西飞一般须要N/2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则须要N×(2/3)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比往西飞须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调整。
据此完成1~2题。
1.某人从北京动身,前往的目的地中须要倒时差的时间最长的是( )A.莫斯科(37°E)B.新德里(77°E)C.悉尼(151°E)D.檀香山(157°W)2.许多飞行达人发觉长途飞行时选择下午或晚上到达目的地更简单倒时差,由北京飞往洛杉矶(118°W)飞行时间为13小时左右,则最适合选择的航班动身时间是( )A.7:00B.11:00C.16:00D.21:00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东三区,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间隔5个时区,须要5/2=2.5天的时间倒时差;新德里所在的是东五区,与东八区间隔3个时区,须要3/2=1.5天的时间倒时差;悉尼所在的是东十区,与东八区间隔2个时区,须要2×(2/3)≈1.3天倒时差;檀香山所在的是西十区,往东飞时与东八区间隔6个时区,须要6×(2/3)=4天倒时差,因此从北京动身前往檀香山时须要倒时差的时间最长,D正确。
第2题,由设问可知选择下午或者晚上到达目的地更简单倒时差,因此只须要计算出飞机到达洛杉矶时的当地时间就可以解答出此小问。
假如飞机在北京时间7:00动身,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到达洛杉矶时的当地时间为4:00,到达时间为凌晨,即将迎来日出,A错误;假如在北京时间11:00动身,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早上8:00,B错误;假如在北京时间16:00动身,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13:00,C错误;假如在北京时间21:00动身,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18:00,最简单倒时差,D正确。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22年1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右图),据此回答1~2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解析第1题,由于丙飞机所处纬度最低,在飞行相同距离后跨越的弧度最小,因而运动的角速度最慢。
第2题,B图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图,C、D分别为从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答案 1.C 2.A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据此回答3~4题。
3.在下列状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地球上的人B.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地球上的人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4.假如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解析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15°/h,假如人向西运动的速度也达到15°/h,则不会经受昼夜交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随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则为昏线。
答案 3.D 4.B读图,回答5~6题。
5.与②地相比,⑤地()。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6.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5时B.6时C.17时D.23时解析第5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第6题,③地位于赤道,日出为6时,③地经度为135°W,位于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相差17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17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
答案 5.C 6.D7.若图中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则北京时间是()。
4.4海气相互作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总计
支出数量 505
505
支出数量 72
3.海—气相互作用与热平衡
大洋环流既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又影响海洋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 在地球系统的能品输送和平衡中,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中纬度通过海—气交换,把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 更高纬度输送。
沿海地区 台风的登陆个数均会比正常年份偏少
3、拉尼娜现象
(1)、定义: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 ,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 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太平洋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增大
沃克环流增强
上升气流增 强气候更湿 润多雨甚至 引发洪灾
下沉气流增 强气候异常 干旱引发严 重的旱灾
更热
更冷
(2).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5.上图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 A.厄尔尼诺现象B.厄尔尼诺现象一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 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6.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此现象发生时,易出现( B)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 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 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 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 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 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极地东风摆动较小
2. 在海—气系统内部(B )
A. 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
B. 大气辐射和运动,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
C. 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
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3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体系架构][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基本概念]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季风环流;气候、气温、降水。
[基本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课时16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形成①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②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③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答案思考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案(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2)大气环流既包括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还包括季风环流。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气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表现为:①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具体如下:大气活动中心(在图中填出虚线处的气压带及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原因表现1月份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低气压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答案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A.①
B.②
C.③
D.④
明确 命题方向
关键信息点拨
北极星出现于正北天空,其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 当地的地理纬度 ,不发生 变化,故北 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的大小随当地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而变化;冬 至日时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角α达到 最大值,可判断甲~ 戊所代表的节气。
√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拍照时为10月份,北半球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排除B和D; 拍照时伦敦时间为10月30日8: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 的经线为150°E,故选C。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考向2 通过“四季的更替”考查“区域认知”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 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3~4题。 4.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赤道,太阳高度较大
二、四季更替及其规律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 的变化,形成四季。从天文角度看:
• 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 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 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二、四季更替及其规律
•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温年内变 化相符合,北温带的许多国家 在气候统计上把3、4、5三个 月划分为春季, 其他季节依次 类推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4.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对称分布特点: 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的夜长相等 北半球各地的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的昼长相等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62张PPT)
东北地区
西北干旱、 永久性积雪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河流
半干旱地区 和冰川融水 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和青藏地区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 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 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 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 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 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 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答案】❶碎石 ❷下渗 ❸降水 ❹地下淡水 ❺地下咸水 ❻倒灌 ❼升高 ❽大 ❾集水 (1)B (2)D
[核心归纳]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海—信陆——风热—带力—、性—西质—风差—带异—、形—极成—的 地——东季—风风—带→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 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能加大降水量。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第4讲 地球的历史含答案
★第4讲地球的历史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岩地层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②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1)概念: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古生代(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演化特点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陆上低等的植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④结束: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3.中生代(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演化特点①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②生物演化⎩⎪⎨⎪⎧动物:爬行动物盛行,后期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植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③地质矿产:也是主要的成煤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
课时26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影响内力作用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主要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使地表趋于平坦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图中a是两个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
③图中d是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大裂谷。
特别提醒板块判断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位于欧亚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4.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概念: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
(2)火山喷发的类型: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类型形成的地貌实例裂隙式喷发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中心式喷发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山、长白山主峰没有破坏的火山口积水成湖长白山天池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升形成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3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的组成(1)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组成。
(2)自然地理要素:在以地球内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①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3.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①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改变了某种要素,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环境。
②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③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1.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我国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生长在阳坡,冷杉生长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水文→生物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由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理,完整呈现因果关系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4部分第11章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学案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日本1.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 ,25°N ~45°N 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 太平洋,西临B 日本海。
以G 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 北海道岛、D 本州岛、E 四国岛、F 九州岛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3.气候(1)⎩⎨⎧温带季风气候—C 岛和D 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D 岛南部,E 岛和F 岛(2)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主要分布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五大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海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特别提醒]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
(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
下面景观图中的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
从1971年开始,这里就成了观雪胜地。
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
下图为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A.11月~12月B.3月~4月C.7月~8月D.10月~11月3.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A.地震灾害B.洪涝灾害C.春旱冻害D.沙尘灾害1.B2.B3.B[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冬季风在经过日本海时会携带大量水汽,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处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大量降雪;图中的②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图示“雪墙公路”景观应位于图中的②地。
第2题,“雪墙公路”主要来自冬季降雪的积累,而3月~4月气温开始回升,积雪还未大面积消融,因此会吸引大量游客,B对;7月~8月的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积雪几乎全部消融,不可能再吸引游客;10月~12月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并没有大量的降雪进行积累,形成雪墙。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第十八章第三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湘教版)(43张PPT)
主要战略
基本内容
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
优化资源开发的海洋经济战 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
略
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
量效益型转变
一是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妥善解决 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
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 治战略
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主要战略
基本内容
为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必须建设强大的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命题探究] 中国科学家在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中发现东南太 平洋有大面积富稀土沉积。下图为太平洋富稀土沉积调查区位置和洋底 年龄(单位:100万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太平洋富稀土沉积调查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及其地形特点。 (2) 列举该海域的主要海洋资源。 (3) 若开发利用该海域稀土资源,指出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
利用权利
内水、领海
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
□17 __专__属__管__辖__权____
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 不享有□18 __完__全__排__他____的主权,只享有某些
陆架
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3)我国海洋国土资源。 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总长约万千米的大陆岸线 和总长约万千米的海岛岸线,11 000多个海岛等。
二、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形式及意义 (1)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拓展生产和生
活空间,缓解□10 __土__地__资__源__紧__张__的局面。
(2)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第四部分地图
第二节 地图(第1课时)
第一页,共23页。
考点预览 考点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考点二:比例尺的扩大与缩小(suōxiǎo)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高度的判读 考点四:等高线地形图坡向和坡度的判读 考点五: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类型的判读 考点六: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考点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A
B
0 1000km
0 100km
两图图幅相等(xiāngděng),哪幅地图的比图例B 尺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图范A 围大?— —哪幅地图的图内B 容详细——
第六页,共23页。
甲、乙两图分别为印度和
意大利的地理简图,两国中面
积较大的是
,
判读(pàn dú)依据是
。
第七页,共23页。
经纬网地图中,根据经纬度跨度比较(bǐjiào)大小
zhōnɡ)的位置是 A. 回到M点
C(
)
B. 在M点的正南方向
C. M点的东方
D. 在M点的正西方向
第十八页,共23页。
读某半球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huídá
(2)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 以1 1 10千米(qiān mǐ) /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 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 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
第二页,共23页。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数字式:1:100000、1/100000 文字式:十万分之一
图上1厘米(lí mǐ)表示实地距离1千 米
线段式:
第三页,共23页。
例: 图幅相同(xiānɡ tónɡ)的两幅地图,
一幅是师大附中学校的平面图,一幅是湖 南地图,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 地图表达的内容更详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海水的运动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受图示洋流影响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明确 命题方向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波浪”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为“南太平洋部分海域1月、7月平均浪高(单位:m)分布图”,浪高≥2.5 m
为大浪。完成1~2题。 1.图示海域浪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纬度呈负相关
√B.冬季浪高大于夏季
C.西部高于东部 D.低纬度大浪频率高
明确 命题方向
明确 命题方向
第2题,渔场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海域, 图中甲海域是寒暖流分离处,不会形成大型渔场, A错误; 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 的作用,加之乙群岛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形成荒漠景观,B正确; 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对该地区有增温作用,C错误; 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且地热资源的形成与洋 流无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
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
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
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3.推测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藏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高三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素养检测(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历史
课时素养检测(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历史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 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 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总体上看,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是()①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②在海岸线的东侧,震中离海岸线越远,震源越深③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④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到海岸线距离与震源深度关系不明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3.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①太平洋西部岛弧②北美大陆西海岸③北美大陆东海岸④南美大陆东海岸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C2.D3.A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到,0为海岸线,在海岸线的西侧,震中离海岸越远,震源越深,而在海岸线的东侧,震源深度在100 km以内。
第2题,图示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大陆板块海拔高,大洋板块海拔低,故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所以,海岸线西侧震源深,东侧则浅一些。
第3题,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地震活动只能分布在大洋板块的周围,而全球六大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完整的大洋板块,①②分布在太平洋周围,符合题意;③④位于大西洋西岸,为大陆板块的生长边界。
如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①——地壳B.②——岩石圈C.③——地幔D.④——软流层5.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4.A5.C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图示①位于地表,平均厚度33 km,判断为地壳;②位于地壳以下,到2 900 km范围内,为地幔;③位于2 900 km~5 000 km范围,为外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地市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201X·广东佛山质检)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解析: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答案:C2.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解析: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2%和30%,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答案:B(201X·天津河西调研)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3~4题。
3.按城市发展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c—d—b B.a—d—b—cC.c—d—b—a D.d—b—c—a4.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解析:随着城市化的进行,郊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进入城市化后期,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降低,人口向郊区甚至农村移动。
城市的商业中心多位于市中心及交通干线两侧,城区边缘很少分布。
答案:3.A 4.C(201X·珠海模拟)下图是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约为() A.2亿B.2.8亿C.3.8亿D.4.7亿解析:读图可知,该国1990年乡村人口约为8.5亿,城市化水平约为25%,根据\f(总人口-乡村人口,总人口)=25%可计算出城市人口约为2.8亿。
答案:B6.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快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解析:1961到1976年间,乡村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虽然城市化水平下降了,但城市人口仍然在增加,A错误;1976年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大于乡村人口增长速度,C错误;1990年后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错误。
答案:B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实现节能减排。
读下列图表,回答7~8题。
四城市出行方式比较不同交通方式能耗比较单位:MJ/(人·km)7.四个城市中,交通能耗最低的是()A.伦敦B.香港C.东京D.上海解析: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能耗值,结合四城市不同出行方式的比重,可知轨道交通占较大比例的东京交通能耗最低,更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答案:C8.上海交通节能减排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轨道交通②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③发展公共汽车交通④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相比较而言,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交通能耗较低,应重点发展。
答案:B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读右图,回答9~11题。
9.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解析: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所以促使其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
答案:B10.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解析: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应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D11.新形势下,我国相继设立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主要目的是()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②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③破解城乡统筹难题④促进东部实现新跨越⑤支持东北振兴战略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解析:我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统筹难题,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
答案:A(201X·湖南十二校联考)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①图中甲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13.②图反映了该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①图中甲地出现地价次高峰,说明甲地位于城市环路与主干道路交会处,因交通通达度提高,地价升高。
②图中城市用地规模在城乡过渡带快速增长,是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属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答案:12.A13.C(201X·山东济宁调研)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能正确反映Ⅱ阶段该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15.Ⅱ阶段城市最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与周边地区温差变小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解析:市中心为商业区,居民数较少,且昼夜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Ⅱ阶段城市实现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工业区充分考虑了主导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不会使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答案:14.A15.C二、综合题16.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双选)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得出。
第(2)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化的质在提高,第(3)(4)题,材料二中的图甲充分反映出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国家不同年份比较,人均GDP上升,则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同国家相同年份比较则显示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图乙则反映出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都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但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同,同一时间段内变化幅度也不同。
答案:(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BC(3)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17.【PK重点线】(2008·山东文综卷)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图甲图乙(1)读图甲、图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第(1)题,图甲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和东、中、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图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等级的变化,据图总结出城市化的特点即可。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
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
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