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小鬼当家》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76ce2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a.png)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小鬼当家》第六章节“我会照顾自己”。
详细内容包括学会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刷牙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解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称谓。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关爱家庭成员,学会感恩情感。
3. 提高幼儿对家庭结构和称谓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刷牙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家庭成员,学会感恩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结构图、称谓卡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演示道具。
2. 学具:床铺、衣物、洗漱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与“小鬼当家”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家庭生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家庭结构图,引导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及称谓。
(2)演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刷牙等,让幼儿跟随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幼儿关爱家庭成员,学会感恩。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结构图2. 称谓卡片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步骤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会照顾自己。
(1)画一画自己家庭结构图,标注家庭成员称谓。
(2)写一写今天学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步骤。
答案:(1)家庭结构图及称谓(根据实际情况绘制)(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步骤:整理床铺:先铺床单,再放枕头,整理被子。
穿衣服:先穿内衣,再穿外衣,系鞋带。
洗手:打开水龙头,涂抹肥皂,搓手心、手背,冲洗干净,关闭水龙头。
刷牙:挤牙膏,用正确方法刷牙,漱口,冲洗牙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小鬼当家”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实践所学内容,提高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心家庭成员,学会感恩。
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a812ff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a.png)
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安全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1一、教学目的: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 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
(必答题)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
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A、豆腐和菠菜B、葡萄和苹果C、面包和牛奶D、馒头和豆浆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c73329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b.png)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大班教案小鬼当家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1、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
活动过程:一、观看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1、教师向幼儿介绍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小品开始:幼儿天天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
”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医生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查电表的,请你开门!”(表演暂停)2、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天天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① 来的是什么人?② 天天能开门?③ 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④ 天天该怎么做?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天天,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
二、《依依看家》。
1、师:有个叫依依的小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2、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师:小朋友,这儿有四张图片,先仔细观察一下,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断对不对,对的贴一朵小红花。
图片内容:①饿了时自己到厨房里烧东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东西。
③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做?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
陌生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班教案小鬼当家篇2设计意图: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ff1e7d1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0.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主要针对大班孩子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基本生活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自己穿衣服、整理物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2.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正确的穿衣和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物品的基本技能。
难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愿意尝试并独立完成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视频、图片、示范衣物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衣物,以及整理物品的道具(如玩具、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视频,引导孩子们进入主题,让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独立完成穿衣和整理物品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展示一些图片,向孩子们展示正确的穿衣和整理物品的方法,让他们观察并模仿。
3. 示范:老师亲自示范穿衣和整理物品的步骤,让孩子们跟随老师的动作一起做。
4. 实践:孩子们自己尝试穿衣和整理物品,老师在一旁指导,鼓励他们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小鬼当家》板书内容:1. 自己穿衣2. 整理物品3. 独立完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尝试自己穿衣和整理物品,并和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2. 答案:孩子们能够独立完成穿衣和整理物品的基本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表现,发现有些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穿衣和整理物品的能力,而有些孩子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需要,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都能逐渐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一起指导和鼓励孩子独立完成穿衣和整理物品的任务。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700d25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3.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看《小鬼当家》和有关常识讲解,引导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爱,学会敬重父母,珍惜家庭。
2.学问目标:通过观看《小鬼当家》及相关讲解,幼儿能认得到: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需相互分担;家庭需要和谐、暖和的氛围度过每一天;了解烹饪过程及相关常识。
3.本领目标:培育幼儿珍惜环境,乐于劳动,敬重父母的本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认得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学会相互分担。
2.引导幼儿学会敬重父母和珍惜家庭。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观看《小鬼当家》片段,引导幼儿认得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并带领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分工。
2.老师通过演示教授烹饪技巧和相关常识。
3.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模拟烹饪活动,激励幼儿相互协作、相互帮忙,培育团队意识和实践本领。
4.结合幼儿生活实际,介绍家务劳动学问,让幼儿认得到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要相互分担,同时培育幼儿酷爱劳动、敬重父母的习惯。
四、教学流程设计1.热身环节老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大家每天在家里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家庭成员的分工。
2.观看《小鬼当家》片段老师带领幼儿观看《小鬼当家》片段,让幼儿认得到故事中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分工。
同时,老师进行相关的剧情讲解和演示。
3.烹饪活动(1)老师先对食材进行简单讲解,让幼儿认得不同食材的特点和作用。
(2)老师进行烹饪演示,同时共享相关常识和技巧。
(3)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模拟烹饪活动。
(4)老师引导幼儿反思、总结。
4.家务劳动学问讲解(1)老师介绍家务劳动的内涵和家庭成员的分工,让幼儿认得到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要相互分担。
(2)老师讲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和培育幼儿珍惜环境、敬重父母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1.教育引导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订立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进展特点。
2.教育引导需要重视实践与体验,将相关学问与幼儿实际生活结合,通过模拟、游戏等方式进行教育,培育幼儿的实践本领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33e05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c.png)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主题式课程》第四单元“家庭小主人”,主要围绕“小鬼当家”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中的基本物品和家务劳动,学习简单的家务技能,培养自主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
涉及章节为第5章“我是家务小能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基本物品和家务劳动,提高对家庭环境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在家庭中能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务,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家务技能,如整理床铺、摆放餐具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在家庭中能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场景图、家务劳动图片、小鬼当家动画片、示范用的小床、餐具等。
2. 学具:小床、餐具、衣物、书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小鬼当家动画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画片中的小鬼是如何帮助家人做家务的?引导幼儿关注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展示家庭场景图,让幼儿认识家庭中的基本物品和家务劳动。
(2)讲解简单的家务技能,如整理床铺、摆放餐具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整理床铺为例,现场演示并讲解步骤,引导幼儿跟着一起做。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项家务劳动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场景图2. 家务劳动图片3. 简单家务技能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助家人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如整理床铺、摆放餐具等。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家长评价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家务劳动,并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0篇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9a6f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4.png)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0篇小鬼当家大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遵守游戏规则,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
让幼儿去超市自主购物,并讨论购物的心情,所购商品的用途、价格等。
2、向父母调查了解一个月家庭各类经费的开支状况(下发调查表)。
3、纸币若干、购物篮若干只,超市场景布置,商品上贴有价格标签。
银行、医院区角设置。
三、活动过程: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当家"的游戏开始。
由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为一户家庭(爸爸、妈妈、孩子),佩带胸卡标志,编号为"1号家庭""2号家庭"……2、小鬼当家活动一:到银行领工资。
师:(将日历翻到1月1日)小鬼正式当家作主了。
今天是1月1日,是发工资的日子。
每家的爸爸或妈妈去银行取这个月的工资。
每户家庭领取工资10元。
3、小鬼当家活动二:缴水电费。
师:(将日历翻到5日)今天服务公司的人要来收水电费,我们得准备好钱付上个月的水电费。
服务公司的职员(老师扮演),将各家水电费情况通报,根据通报金额挨家收取水电费。
每家将缴清水电费的标记贴在统计表上。
引导讨论:①为什么各家水电费不一样?②平时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用电,可以少付水电费?③如果没钱交水电费,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4、小鬼当家活动三:去超市购物。
师:(将日历翻到10日)从发工资到今天已过了10天。
最近家里的一些物品不够用了,要去超市购买。
每个家庭成员商量一下,想想家里最需要什么?每人还缺少些什么?然后去超市买最需要的商品。
购物后讨论:各家都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教师根据各家代表的回答将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类列表统计,比较各家消费情况。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ff4a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e.png)
《小鬼当家》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单元“家庭与社区”,具体章节为《小鬼当家》。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基本职责和简单家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日常行为,提高幼儿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基本职责,学会做简单的家务。
2.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懂得在家庭中分担家务。
3. 提高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能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日常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家庭职责,学会独立完成简单家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家庭职责卡片、家务道具、白板、白板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家庭职责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职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家庭职责卡片,讲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如爸爸负责修理家具,妈妈负责做饭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家庭成员完成相应家务,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4. 主题活动(10分钟)1)让幼儿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征和日常行为,锻炼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小鬼当家”游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
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家庭职责和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家庭职责:爸爸、妈妈、我爸爸:修理家具、换灯泡妈妈:做饭、洗衣我:整理玩具、帮忙拿东西2. 家庭成员特征和日常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我的家庭成员,并描述他们的特征和日常行为。
2. 答案示例:画一画:爸爸、妈妈、我描述:爸爸很高,喜欢穿蓝色衣服,每天下班后会陪我玩;妈妈长发飘飘,喜欢穿裙子,每天早上会给我做好吃的早餐;我短发,喜欢穿粉色衣服,每天都会帮忙整理玩具。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5c2a2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是生活小主人》,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鬼当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如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等。
2.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3. 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自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故事书、玩具等。
2. 学具:小床、衣物、洗漱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鬼当家”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如何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等生活自理方法。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随堂练习,让幼儿独立完成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等任务。
4. 互相帮助与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结合作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小鬼当家》2. 重点内容:(1)整理床铺(2)穿衣服(3)洗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生活小主人请幼儿回家后,尝试自己整理床铺、穿衣服、洗手等,并让家长拍照记录。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以照片形式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生活自理比赛,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
(2)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自主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角色扮演游戏的设置与引导。
4.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操性和家长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e914a08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2.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一、教学内容《小鬼当家》是社会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家庭生活展开。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我爱我家》,具体内容包括家庭角色认知、家庭责任意识培养以及家庭规则遵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意识,学会关爱家人,懂得分担家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角色认知、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家庭规则遵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生活场景图片、家务劳动图片、家庭规则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家庭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以及之间的关系。
(2)教师讲解家庭责任意识,让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分担家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生活场景,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家庭成员角色卡片。
(2)幼儿根据角色卡片,进行家庭角色扮演,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讨论如何在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家庭做贡献。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角色认知2. 家庭责任意识培养3. 家庭规则遵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角色请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角色,并描述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
答案示例:我是家庭中的哥哥,我负责帮妈妈照顾弟弟,还帮忙做家务。
2. 作业题目:我家的家庭规则请幼儿列举出自己家的家庭规则,并说明如何遵守。
答案示例:我家的家庭规则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我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实际操作,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大班上册社会领域《小鬼当家》(三篇)
![幼儿园大班上册社会领域《小鬼当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8a47a2910ef12d2af9e760.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上册社会领域《小鬼当家》(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上册社会领域《小鬼当家》一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鬼当家二幼儿园大班社会《手的秘密》三幼儿园大班上册社会领域《小鬼当家》一活动内容:1、通过调查、实践,初步树立幼儿健康的消费观念,感受爸爸妈妈当家的不易,懂得要节约用钱。
2、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习合作和记录。
活动重点、难点:培养幼儿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活动准备:儿童活动的小超市以及儿童教材的钱币。
活动过程:一、幼儿介绍自己家里的消费情况小朋友,昨天老师让小朋友调查了家里的消费情况,你们知道家里的什么地方都需要钱?现在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家里的消费情况。
(幼儿自由汇报)师小结:原来家里花钱的地方还真不少,家里的这么多的地方要用钱,他们当家容易吗?那你们想不想当家?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当家。
我们今天当家的游戏就是去儿童超市购物。
你们去过超市吗?那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二、活动(游戏)1、每三个小朋友为一组,先去中国儿童银行领取十元的活动经费,再一起去超市购物。
2、小朋友去购物时怎样才能顺利地完成这次购物,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幼儿自由讨论后汇报)(1)尊重每个小朋友,学会合作,人人参与购物。
(2)合理消费,不能超支。
(3)在超市购物时不能大声吵闹,吵到别的客人就不好了。
(4)挑选商品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的商品要放回原处。
三、认真听超市工作人员的温馨提示1、进行温馨提示。
2、你听到了什么?说说看。
四、幼儿合作去购物(师参与指导)五、评价好了,现在小朋友都完成了这次超市购物的任务,说说你在购物时都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六、延伸今天回家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超市购物,体验当家的不易。
活动反思:这节活动课目的是培养幼儿合理的消费观念,但活动时孩子们却只是购物,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否有钱的事,看来这样的社会实践还要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多锻炼。
最成功地是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活动,积极性很高,相信在实践中多锻炼,孩子一定会养成合理消费的观念。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鬼当家》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30ce35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鬼当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相关词汇进行表达和描述。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小鬼当家》的学习,培养合作与承担责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故事书《小鬼当家》。
2.学生练习册和书写工具。
3.社会角色卡片(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
4.学生课前布置的家庭成员照片。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家庭成员词汇,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并通过图片进行复习。
第二步:情境引入(10分钟)1.通过展示学生课前布置的家庭成员照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2.教师向学生提问,询问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
第三步:故事讲解(20分钟)1.教师以故事书《小鬼当家》为例,向学生展示故事中的家庭成员角色和责任。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故事中家庭成员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1.教师将社会角色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扮演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
2.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对话,模拟家庭生活场景。
3.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对话,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和观察。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责任和合作的意义。
3.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关系的看法。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鼓励学生在家中学会承担责任和发挥自己的作用。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真实情境的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大班社会教案 小鬼当家 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小鬼当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bb8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6.png)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目标:通过“小鬼当家”这个故事,培养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小鬼当家》绘本或故事内容PPT2. 大班幼儿的座位布置3. 动作示范相关素材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们打招呼,引入今天的课程。
2. 提问:你们在家会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吗?请举手回答。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准备一个幼儿熟悉的故事《小鬼当家》,或者使用PPT展示故事的内容。
2. 跟幼儿们一起欣赏故事,并引导他们理解主要情节和故事背后的含义。
三、情境体验(15分钟)1. 角色扮演:将课堂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爸爸、妈妈、孩子等。
请幼儿们按照剧本进行表演,模拟小鬼当家中的情节。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和交流:小鬼当家中,孩子们是否遇到了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们的合作精神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影响?四、课后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小组任务卡,任务包括具体要求和时间限制,例如:“清理教室内的玩具并归还到指定位置,用时10分钟”。
2. 每个小组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鼓励幼儿们团队合作,分工合作,积极完成任务。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提问:你们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2. 合理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完成任务的体会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六、延伸活动(10分钟)1. 辅助活动:创设一个小超市角色扮演场景,在场景中模拟购物、收银等过程,让幼儿们体验自己购买物品并互相帮助完成交易。
2. 分角色进行练习,例如:有的角色扮演顾客,有的角色扮演售货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强调主要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幼儿们将在课堂中学到的技能和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鬼当家》的故事教学,大班幼儿可以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理解和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5aa78c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4.png)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名称:小鬼当家教学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如自我照顾、清洁卫生等。
2. 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如礼貌待人、合作分享等。
3.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家庭生活的责任和乐趣。
教学准备:1. 教师预先准备好“家庭”场景,包括卧室、厨房、客厅等。
2.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筷、扫帚、毛巾等。
3. 设计好各种生活情境,如做饭、打扫房间、接待客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主题,讲述一个小孩子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故事。
引发孩子们对“小鬼当家”的兴趣和期待。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各种生活场景和任务,并演示如何完成这些任务。
例如,如何正确地扫地、擦桌子、洗碗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生活场景。
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模拟完成各项任务。
四、交流分享(10分钟)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小鬼当家”的意义和价值。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尝试、多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同时,也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度,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以上就是关于“小鬼当家”这个主题的大班社会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ac3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4.png)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学会生活》,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鬼当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安全用电、防火、防骗等。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家务的能力,如整理床铺、扫地、洗碗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学会为家人分担家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家庭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学会独立完成简单家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扫把、拖把、碗筷、洗洁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家庭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2. 新课导入(1)通过PPT展示家庭生活基本常识,引导学生学习。
(2)讲解家庭安全、防火、防骗等知识。
(3)示范简单家务如整理床铺、扫地、洗碗等,让学生跟随学习。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防火、防骗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生活基本常识安全用电防火防骗2. 独立完成简单家务整理床铺扫地洗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家庭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会一项家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家庭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电器使用、防火、防骗等。
(2)学会的家务:如整理床铺、扫地、洗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生活常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的生活技能实践与记录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庭活动开展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8f67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d.png)
2024年大班社会《小鬼当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学会承担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玩具、图书、生活用品等。
2.环境准备:布置活动场地,划分不同区域,如:生活区、学习区、游戏区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介绍活动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小鬼当家’,看看谁最能干!”2.活动展开(1)生活区A.教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如:碗、勺、毛巾等,引导幼儿认识这些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B.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这些生活用品,如:如何摆放碗勺,如何擦桌子等。
C.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教师给予指导。
(2)学习区A.教师出示一些图书,引导幼儿认识书名、作者等。
B.教师示范如何翻书、阅读,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图书,爱护图书。
C.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图书阅读,教师给予指导。
(3)游戏区A.教师出示一些玩具,引导幼儿认识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B.教师示范如何合作玩游戏,如:传玩具、搭积木等。
C.鼓励幼儿自己选择玩具,与同伴合作游戏,教师给予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学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等。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小鬼当家”的意义。
4.活动延伸(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尝试“小鬼当家”,如:帮忙做家务、整理房间等。
(2)教师鼓励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共同体验“小鬼当家”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3.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应关注家长的反应,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等。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f84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5.png)
大班社会教案小鬼当家教案教案修正: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案选自大班社会领域,主题为“小鬼当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家庭生活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2. 学会简单的家庭劳动技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整理物品、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家庭生活图片、视频、模拟家庭环境等。
2. 学具:幼儿自带的衣物、鞋子等生活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通过模拟家庭环境,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和角色。
2. 讲解家庭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如:衣服的叠放、鞋子的摆放、桌子的清洁等。
3. 观看家庭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5. 实际操作:让幼儿用自己的衣物、鞋子等进行整理、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
6. 展示成果: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家庭生活:衣物整理、卫生打扫、家庭成员责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助父母承担一项家庭劳动,如:洗碗、扫地等。
2. 答案:幼儿完成作业后,家长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家庭劳动的认知仍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引导。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家庭劳动场所,如:厨房、卫生间等,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同时,开展家庭劳动主题的活动,如家庭劳动比赛、家庭劳动心得分享等,激发幼儿的家庭劳动兴趣。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789e4e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3.png)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一、前言小鬼当家是一部充满教育意义的影片,在大班社会课教学中应用,可以让孩子们在情感、思维、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体验、认知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小鬼当家的观影体验,了解了家庭、友情、责任等概念。
2.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文字表述、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孩子们通过感受影片中的情节、人物,增强自我认知、情感认同和情感调控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影分析,认知家庭和责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深度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1.师生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帮妈妈干过哪些家务活。
2.引入影片《小鬼当家》,让孩子们用好奇心去关注影片。
第二步:展开1.播放《小鬼当家》。
2.观影完成后,回答以下问题:•觉得这部电影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情节?•家庭在整个电影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影片中的责任,是谁承担的?3.进行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归纳总结答题。
第三步:拓展1.教师引导,让孩子们总结影片里提到过哪些家务?2.教师讲解电影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孩子成长的促进作用。
3.让孩子从影片中的人物角色中发现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做出归纳总结。
第四步:结论1.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一下课程内容,强调家庭、友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表述、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技能要点。
2.鼓励孩子们回家帮妈妈做家务,并表现出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负责人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影片《小鬼当家》•家庭、友情和责任•表述、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六、教具准备1.电影《小鬼当家》2.答题卡和笔3.板章、彩色笔七、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观影、发言、讨论和思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情感评价,为孩子发展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和谐和快乐的课堂氛围。
八、结语通过这样的影片观赏与课堂互动的新授课方式来学习大家庭、友情、责任,不仅能让孩子们普及知识,更能引导孩子向正能量发展,生活更加美好、有价值,为儿童成长之路注入进一步的助推力。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https://img.taocdn.com/s3/m/879c5c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6.png)
大班社会课教案《小鬼当家》【教案主题】:小鬼当家【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电影《小鬼当家》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景;2. 通过观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探讨家庭责任和爱的主题。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影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他们对电影的理解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责任和爱的问题。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的家庭问题,引起他们对家庭责任和爱的思考;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庭问题和责任的看法。
【教学准备】:1. 视频设备和音响设备;2. 电影《小鬼当家》;3. 课堂演讲的准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电影《小鬼当家》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小鬼当家》的故事,有没有听说过或者看过。
二、观影(60分钟)1. 播放电影《小鬼当家》;2. 学生观看电影并做观影笔记,内容包括主要角色、故事情节、家庭问题等。
三、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的观影笔记,分析电影中的家庭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主人公在电影中是如何解决家庭问题的?b) 学生觉得主人公的家庭关系有哪些问题?c) 学生认为家庭责任和爱的重要性是什么?四、小组演讲(30分钟)1. 小组间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演讲;2. 演讲内容包括电影中的家庭问题以及自己对家庭责任和爱的看法;3.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五、总结(10分钟)1. 总结电影中的家庭问题和主人公的解决方法;2. 强调家庭责任和爱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家庭关系。
【教学延伸】:1. 给学生让步,让他们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电影中的家庭问题;2. 分析学生的观影笔记,找出其中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谈论家庭责任和爱的话题;4. 分析其他电影中的家庭问题,进行比较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