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
城市竞争力评估研究与实证分析
城市竞争力评估研究与实证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城市发展的迅猛,城市竞争力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竞争力评估研究和实证分析旨在了解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改进空间,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一、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的选择城市竞争力评估需要借助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城市在不同方面的竞争力水平。
这些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指标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指标。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的研究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竞争力水平,但各有优缺点。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多角度、全面性的评估,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城市竞争力评估的实证分析城市竞争力评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可以对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建立评估模型。
同时,需要结合定性的调研和专家意见,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和优化。
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指导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四、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路径探索通过城市竞争力评估,我们能够发现城市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路径探索。
比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优化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等。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五、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竞争中寻求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通过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从中汲取启示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避免重复和盲目发展。
六、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城市竞争力评估和实证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追踪和调整评估指标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城市竞争力评估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竞争力
4、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城市竞争 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界定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 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 利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 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 争力,创造城市价值。他的《中国24城市竞争力发展报 告》对我国24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针对有竞争力的国际城市,Kantor教授认为,一个国际 性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城市,并且是围绕 这三“C”而形成的: Concepts(新观念): Competence(实力): Connection(联系网络)。 只有具有这三个素质,一个城市才具备国际竞争力。
对照哈佛大学的Kantor教授和Porter教授指出的三个衡 量城市竞争力的指标(领导素质、信息技术及国家-民 营的合作),世界银行城市发展部主任Pellegrin认为, 缺乏竞争力的城市有如下的共同问题: (1)城市缺乏法规,或现有法规的质量低下,无法保证 投资者的信心或说服投资者继续经营; (2)与全球或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关系疏远,无法从这些 市场筹措城市建设的资金; (3)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有水准的公共服务,又未 能获得民营企业的协助,致使城市的吸引力下降。
评价竞争力的4个因素是: (1)经济结构(产业构成、生产力水平、国内外投资等 ); (2)区域禀赋(区位、基础设施、适宜性、生活商务成 本等); (3)人力资源(价值链移动的活度和范围); (4)制度环境。
2、英国Paul Cheshire (1998)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 在其边界内能够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就业。
省会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王 国梁 (9 5 ) 男 , 15 一 , 山西 曲沃人 , 山西师范大 学城市与环 境科学 学院教授 , 硕士生 导师 , 主要 从事政治地理 方 面 的研究. 安树伟 (9 9 )男 , 16一 , 山西沁县 人 , 山西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 科学学 院教授 , 博士生 导师 , 主要从 事区域经济 和 城市经济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山西师 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 0 8焦
的数 据 以及 网络上 的数据 为基 础 ( 市辖 区” 据 ) , “ 数 选择 了综合竞 争力 、 企业一 产业竞 争力 、 产要 素竞 生
争力 ( 包括资本力 、 基础设施力 、 区位力 、 人力资源力、 科技力 、 教育力 、 自然资源力和生态环境力) 城市政 、 府竞争力等 4类 3 项指标 ( 1 [ , 3 表 ) 3尝试构建新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6 用来测定中国省会城市的竞争 力. 由于有些统计数据难 以取得 , 数据分析只能以可以获得的指标数据为基础, 因此其计算结果并不能完 全反映各省会城市实际的城市竞争力 , 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强弱也没有起到预测作用.
1 城市竞争力的概 念及评 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1 1 认为 , o n和 hs r 19 ) d he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边界之 内能够 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的收 入 和就业 . 这就 意味 着一个 城 市 的竞 争力 是城 市之 间在 区位 以及 所 辖企 业 的优 势 和 劣 势 的相 互 比较 中体 现出的能力. 郝寿义和安虎森认为 ,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 比所具有的自 身创 造财 富和推 动地 区 、 国家 或世界 创造 更多 社会 财 富的 能力 . 市 综合竞 争 力综 合反 映 了城 市 的生产 能 城 力、 生活质量、 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对外影 响…. 倪鹏 飞认为 ,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 过程 中与其 他城 市相 比所 具有 的吸 引 、 夺 、 有 、 争 拥 控制 和 转 化资 源 , 夺 、 争 占领 和控 制 市 场 , 以创 造 价值 ,
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 背景、现状与路径——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烨 樊
莲 朱敏 芝 s( 、西安 交通 大学管理 学院 1 西安 7 ( 6 10 8 ) 70 4 10 9)
多,例如 :西咸一体化 的发展研究 ( 张立
勇 ,2 0 、海淀区城 乡基础设 施一体化 0 7) 建设 研究 ( 刘敏 , 0 0) 长三角交通基础 21 、 设施 一体 化研究 ( 王维 ,2 0 等 。 0 6) 目前现 有文献 资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方面的比较研究 尚显 稀缺 ,因此 ,笔 者通过 总结现 有文献论著 中的经典理论和 研究视角 ,运 用经济学 、社会学 以及管理 学分析方法 ,以城 市群 一体化发展为立足 点 ,从长株潭城市群 和关中城市群基础设 施建设的 比较入手 ,发现 问题和 不足 ,从 而提 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旨在为城市群研
活提 供一般条件 的公 共设施 ,是城市 赖 以
生存 和 发 展 的基 础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在
新增长理论 学派 , 他们认 为:“ 业生产率 企 的提高直接依赖 于政府公共 品的支出 ,如
劳动力教育 、研发成本 的投入 、高速公路 总 量 以及 基 础 设 施 资 本 ”(范 九 利 等 , 20 0 4 o此后 ,美 国著名的公共管理 学家 埃莉诺 ・ 奥斯特 罗姆 ( lo ・ t m ) Ei r Osr n o 通
相 关 研 究 主 要 是 采 用 实 证 分 析 和 数 学 建 模
等方式和手段 。范前进和孙 培源 ( 0 4) 20
城 群 础 施 设 市 基 设 建 的 背景 现状与 路径
基 长 潭市与 中市的较析 于株 城 群 关城 群 比分
■ 郑
等通过构建 多部 门的一般均 衡模型 ,将基 础设施 水平 引入到 区域 经济 生产过程 中 , 进而分析 了基础设施投 资变动对 于区域经
报告中的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和建议
报告中的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和建议导言:实证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实证验证,可以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列举6个实证研究结果,并针对每个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建议。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
实证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三、社会福利政策对贫困人口脱贫的实证研究结果社会福利政策对减轻贫困人口负担、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社会救助、低保政策等福利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并推动他们脱贫。
因此,政府应加强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关注贫困人口的需求,推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实证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化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减缓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
五、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结果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应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六、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理论与实践
的 特 征 和 供 给 运 营 机 制 进 行 讨
论 。
的 性 质 ;( 具 有 较 强 的 外 部 经 济 2)
效 应 ;( 3)由 于 规 模 经 济 的 原 因 , 具 有 自然 垄 断 性 。 正 是 由 于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的 这 些 特 征 决 定 了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运 营 需 要 政 府 的 介 入 以 弥 补 市 场 供 给 的 不 足 。 这
维普资讯
编 辑 : 晨 新
摘要 :在全球化 浪潮 中 ,城 市的 中心作用 日益增强 ,在未来开放 的贸易体 系里 ,世界 范围竞 技场上 的角逐将
在城市而 非国家 之间展开 。 而作 为影响城市 竞争 力的 主要因素— —基础设 施的 建设却一直 以来就 困扰着 城市的 然
一
个 综 合 系 统 , 它 具 有 以 下 几 方 大程度上具有 地方 “ 共物 品” 公
生 产 性 投 资 的 优 先 顺 序 以 及 最 佳
比 问 题 ; 微 观 上 对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面 的 特 征 : 1 其 产 品 和 服 务 在 很 ( )
发 展 的有 关 问 题 给 予 高 度 重 视 ,
设 施 滞 后 的 情 况 , 日本 政 府 加 大 了 基 础 设 施 的 投 资 力 度 ,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中 国 家 投 资 远 远 超 过 其 它 方 式 的 投 资 。 西 方 国 家 对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的 不 断 加 大 , 以 及 实 行 政 策 倾 斜 的 方 法 , 不 仅 使 得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得 到 了快 速 的 发 展 , 为 经 济起 飞 和 城 市 化进 程 的 加快 提 供 了 坚 强 有 力 的 物 质 保 障 基 础 , 而
基础设施建设辩论辩题
基础设施建设辩论辩题正方,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
因此,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修建道路、桥梁、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便利人民出行,缩短交通时间,提高交通效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同时,建设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也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修建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货物的流通,促进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建设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国家竞争力。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一个拥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国家能够更好地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反方,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
例如,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其次,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
例如,修建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另外,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造成财政压力。
例如,修建一些高投入、低回报的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财政的负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建设,从而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需要慎重对待。
第1056期+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形势
第1056期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形势来源:鮀岛新论坛作者:倪鹏飞发布时间:2005-05-26 10:37:59 编辑:点击次数:732演讲人简介倪鹏飞,男,生于196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2000年10月,被聘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项目评估专家。
2002年兼作金融学博士后。
主要致力于房地产金融、城市竞争力和企业制度和融资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和国内一些学者、官员、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的热情关注。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或价值收益的能力。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借用经济学及其以外的概念,尝试对中国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创新行为进行经典性提炼,计三十六条。
基础篇1、世界眼光指立足当地,放眼全球,把对世界潮流、国际水准、全球经验的认识,化作当地行动的准则。
上海以全球化为视角,充分考虑国际宏观背景、全球竞争环境和发展动向等因素,作出了气魄宏伟、富有远见和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
积极利用国际智力,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并实施了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城市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以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为赶超和比肩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特别是浦东的开发方面,基本实现了瞄准国际水准,创造世界一流或第一的目标。
2、经谋全局指城市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为其提供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把自身定位在国家的要求之下,服务全国、服务中央,使地方战略和国家战略激励兼容。
北京市近年竞争力快速提升。
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拥有一些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同时肩负着为中央实施国家战略提供全面服务的特殊使命。
近年来,北京“因利制权”,一方面主动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和战略安排,强化政治中心的功能,积极创造服务于中央和国家的硬设施和软环境;另一方面,利用政治中心的优势和软硬环境,大力发展与政治、科技、文化相关的高附加值产业,如现代服务、国际交往、超大型会展、高科技等。
基础设施建设辩论辩题
基础设施建设辩论辩题正方,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促进货物和人员的流通,降低交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基础设施是国家繁荣的支柱。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军事基地、防空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国家的防卫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的经济、民生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反方,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国家发展的唯一支撑。
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国家发展的唯一支撑。
首先,国家发展还需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因素的推动。
例如,政府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而且建设周期长、效益周期长,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
例如,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够实现收益,有可能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闲置。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水库蓄水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带来噪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国家发展的唯一支撑,国家发展还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持,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总结,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并非唯一支撑。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并非唯一支撑。
国家发展还需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因素的推动,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推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规划和布局,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3 6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2 1卷
的 。城市 化程度 高 的城市 ,它 的承载 能 力 和集 聚效
应 就强 ,为 企 业 、组 织 、个 人 提 供 的人 、财 、物 、
水 平 ;Y 元 ) 城市居 民消 费水平 ,用 以代 表 城市 4(
居 民生 活水平 。
信 息 、生活 、娱 乐 、休 闲等 服务 就越 全 面 ,它 的竞 争 力就 越强 ;同样 ,竞争 力 越强 的城 市 ,吸纳就 业
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 和知 识 经济 的兴起 ,衡 量
一
主要以农村城 市化 来推进 整 体城 市化 ;当城 市化 水 平超过 5%时 ,城市应转 向 “ 0 同化 ”过 程 为主 ,以 城市文明的扩散来加快城市文 明的普及率 的提高 J 。
12 城 市竞争 力的 内涵 . 国内外学者 7 1 对城 市竞 争力 的 内涵 有着 各 自 的观点 ,归纳起来 城市竞争 力 的内涵 应包 含 以下几 个方面 :( ) 参 与竞争 力 的主 体 是城 市 。 ( )城 1 2 市竞争力 是受经 济 、社会 文化 、政策 制度 等诸 多 因 素综合作 用 的 ,其 发展也是 一个 渐进 的过程 ,不 可 能一蹴 而就 。( )城 市竞 争力本质 上是 城市 在其所 3 属的 区域 内进行 资源优化 配置 的能力 ,战 略 目标是 促进 区域 和城 市 经 济 的高效 运 行 和持 续 高 速增 长 。 据 此 ,城 市竞争力 的概念 可定 义为 :在社 会 、经济
学 的 引。
采用公 式 ( ) 将 各个 指标 进 行无 量 纲化 处 理 ,现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定 Y =Y Y Y Y ,以武汉 市为例 的各项 : , 4
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力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竞争力的提升意味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而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息息相关。
一方面,优质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还是公共设施,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等,能够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完善的公共设施,如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等,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资本和创新资源,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受制于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的竞争力越强,政府就有更多的投资和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相反,竞争力较弱的城市往往面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和滞后。
这种互动关系构成了一种正向循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投资和创新,而这些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城市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优势,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与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相匹配。
不同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不同,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有所侧重。
例如,景区型城市应该注重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如旅游交通、酒店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科技创新型城市应该注重发展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园等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服务型城市应该注重发展商务会展、金融中心等服务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相一致,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促进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城市之间通过基础设施的联通,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加强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物流和商贸的发展;地铁和轻轨的建设能够方便居民的出行,促进城市的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供水、供电、通讯等基本设施,还包括其它零星的、服务于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设施建设。
科学、健康、全面、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可以作为一个生活、经济和文化综合体,必须建立起完备而高效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当城市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时,就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市民的生活会因各种不方便而受到限制,城市的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
相反,城市有了高效的交通系统、水电气网及通讯设施,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定会得到提升,城市在全球竞争环境中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现代化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率和安全事故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市地铁、公路、公交系统都得到快速发展,这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带来了新的动力。
例如,就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上海的公共交通出行占到了城市所有交通出行的60%以上,而上海也成为了全国首个进入"世界名城"行列的城市。
供水、供电、通讯的设施建设也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巨大。
城市供水铺设,水处理工艺,供电系统运行效率以及通信技术的进步都将直接决定着城市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通讯技术已逐渐成为城市的新标志。
高速网络、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除了这些,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完善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公园、文化设施、移动互联网等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的文化底蕴、社会和谐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这样可以为城市发展赢取更多的优质素质,提高其竞争力,在全球新兴城市中占领更为重要的地位。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像是城市的大血管和神经系统,它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对文化传承的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特征,对于城市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包括道路、交通、水源、电力、通信、建筑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投资的重要因素。
道路交通畅通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
对于居民来说,交通便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就业和学习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电力、水源和通信设施的健全也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能够满足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于城市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选择和分布。
一些具备良好基础设施的城市更容易吸引各类企业的投资和落户,从而促进了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例如,一座充电桩、高速铁路和机场便利的城市能够吸引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反,基础设施薄弱的城市可能会面临企业外流和投资不足的困境,影响城市的发展前景。
进一步地,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密切相关。
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展示其魅力和独特之处。
例如,现代化的建筑、美丽的公园和花坛、干净整洁的街道等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样的城市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旅行者,还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城市形象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的品牌建设,从而增加了城市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规划。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需要具备前瞻性的规划和决策能力,合理安排资源和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协调和管理,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促进市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积极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格局。
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竞争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功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还能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带来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城市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市政水务、道路交通、能源供应、通信网络等方面。
在现代城市中,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城市治理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城市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需求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也随之增加。
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激增,更要求城市基础设施跟上发展步伐。
例如,新兴产业对能源和通信网络的需求量巨大。
城市能否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竞争力以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例如,良好的市政水务系统可以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有效预防水灾和环境污染。
道路交通的便利性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还可以促进商品和信息的流通。
通信网络的完善不仅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的经济多元化。
三、城市基础设施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直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
例如,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物流系统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城市竞争力使用教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城市竞争力使用教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高效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每个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都需要关注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城市竞争力使用教程。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吸引力和辐射力上,而这些吸引力和辐射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例如,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物流效率和流通速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源进入城市,从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同样,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这些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得到充分保障,才能支撑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只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才能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需求。
例如,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流动性以及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道路的密度、交通枢纽的位置等。
在供水和能源方面,需要根据城市人口增长情况以及相关产业需求,科学规划供应能力和设施建设。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智能化手段。
创新和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其效率和可持续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形象。
另外,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力、电力、通信等各个方面,它们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城市内外的联系。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运输效率。
同时,地铁和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完善,可以减缓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例如,上海的地铁系统发达,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居民的出行需求,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水力和电力是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
水力资源是城市生态保护和洪水防范的重要基础。
城市的供电系统对于工业和生活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也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例如,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北京等城市,为城市的供热和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
通信设施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资源竞争转变为人才和创新的竞争。
一个完善的通信网络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的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还将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金的筹措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往往城市财政无法独立承担这一巨大的开支。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和协调。
不同部门和不同项目之间往往存在着协调不足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协调机构的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1.城市竞争力概念框架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
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
所有影响城市价值体系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综合即是城市竞争力。
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变动表现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及变动。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
概括地表示: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包括城市劳动者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未来潜力。
资本力包括资本的存量、可得的便利性和金融控制力。
科技力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的存量,也包括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
城市结构有广泛的含义,结构力这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等。
环境力指城市环境状况,如气候条件、环境质量、风景名胜等。
区位力这里是指城市综合区位力,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区位、科技、政治区位等。
聚集力指城市的人口、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企业、产业的群集状况和能力。
秩序力指城市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安全性和社会治安状况等。
制度力是城市、城市企业以及城市所在的国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制度等。
文化力是城市所特有的市民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城市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
管理力包括城市、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关系2600字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关系2600字城市基础建设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为更好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6个指标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衡量指标,选用4个指标衡量城市竞争力状况,针对两组指标采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基础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并且典型相关系数为正。
典型相关分析城市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引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竞争力作为目前学术界的热门议题,成为近年来城市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指: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工程性基础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者之和,它们是城市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需的各类设备的总称;而城市竞争力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该指标通常会受到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介绍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借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降维思想,对两组变量分别提取主成分,并且要求两组变量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最大,而同一组内提取到的各个主成分互不相关,使用从两组变量分别提取的主成分的相关性来描述两组变量整体的线性相关关系[1]。
设随机向量■,■,则x,y的协方差矩阵为:为了研究两组变量X,Y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考虑它的线性组合:典型相关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两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综合变量U1和V1(分别为两个变量组中各变量的线性组合),利用这两个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质就是在两组随机变量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用这些指标的相关关系来表示原来的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
1.城市竞争力概念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
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
所有影响城市价值体系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综合即是城市竞争力。
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变动表现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及变动。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
概括地表示:
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
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包括城市劳动者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未来潜力。
资本力包括资本的存量、可得的便利性和金融控制力。
科技力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的存量,也包括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
城市结构有广泛的含义,结构力这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等。
环境力指城市环境状况,如气候条件、环境质量、风景名胜等。
区位力这里是指城市综合区位力,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区位、科技、政治区位等。
聚集力指城市的人口、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企业、产业的群集状况和能力。
秩序力指城市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安全性和社会治安状况等。
制度力是城市、城市企业以及城市所在的国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制度等。
文化力是城市所特有的市民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城市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
管理力包括城市、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开放力包括城市内部各要素、城市与区域内外(包括国内外)联系的程度。
2.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基础结构系统,是指城市可利用的各种设施及质量,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住房储备,文、卫、科教机构和设施等。
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真正属于城市的不可移动要素。
设施力是一定的基础设施所形成影响城市产业价值形成的力量。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城市的产品成本和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城市总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中,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
技术性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
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城市产业收益回报率,塑造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将影响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
二、中国24城市竞争力的计量和分析
检验和分析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说,首先要设计表现它们的指标体系,选取样本城市,运用有关方法采集和处理样本指标数据,应用有关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样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
1.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标设计
(1)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根据理论框架,本文选取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城市综合竞
争力的四个关键性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指标体系。
①市场占有率。
它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最直接表现。
对于城市而言,市场占有率反映一个城市域外产品需求的大小,反映其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
②gdp的增长率。
城市竞争是贸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
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
gdp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
③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城市技术水平和各种经济效益,即城市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它从质量上反映城市竞争力,它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
④居民人均收入。
即居民收入的综合性上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
它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能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
它也是一个反映水平的指标。
(2)城市设施竞争力指标体系。
①基本基础设施。
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城市能源、交通、道路、住房等八项具体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的水平;对外基础设施综合指标。
由城市货运量和客运量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状况,这是一个主客观综合指标。
②技术基础设施。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反映城市基本技术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交通、通讯、信息设施的综合指数,由先进交通设施指标港口个数、机场等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个数、光缆线路数加权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
③社会基础设施。
文化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公共藏书量、文化馆、影剧院指标加权综合构成。
反映城市的文化设施状况。
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卫生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医院个数、万人医院床位数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设施力指标从基本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三方面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状况和技术状况。
2.样本城市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样本城市的选取。
本文根据有基本统计数据和有代表性两个原则,选取了24个样本城市。
这些城市一般都有城市统计年鉴或城市年鉴,它们同时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从规模上看,它们之中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
从地区分布上看,它们之中有:西部城市,中部城市,东部城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又有珠江三角洲城市,闽浙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环渤海湾地区城市等。
(2)指标数据的处理。
由于城市竞争力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因此,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所有指标数据都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的计量
数量统计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原来是用于处理多维随机变量在线性变换下其分量相关问题的,它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集中原来随机变量主要信息的、相互无关的主成份。
它可以用来计算多变量样本的相对数值,即构造样本的指数。
利用主成份原理编程,输入标准化的数据,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的得分和排序,如表1、表2。
利用主成份分析构建的竞争力指数有一部分为负值,这里的负值并不代表其竞争力的真实含义,而是说明该城市在被选城市的所有城市中的相对地位,即是处在平均水平之下的。
表1 城市综合竞争力及表现要素得分和排序表
附图
数据来源:指标数据由1997-1999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委专业年鉴的有关数据拟合而成。
从表1第一列可见,在24个样本城市的得分中,上海得分最高,为1.47。
24个样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1到24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厦门、无锡、天津、大连、杭州、南京、珠海、东莞、青岛、武汉、温州、福州、重庆、苏州、成都、宁波、石家庄、西安、哈尔滨、南昌。
从区域整体的角度上大致地看,从强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闽江流域、环渤海地区、我国中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
前十强的城市都在东部地区,在前十名左右的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的几个中等城市,东莞、温州等城市的竞争力竟在武汉、重庆之上。
表2 24城市设施力及构成要素得分及排序
附图
数据来源:指标数据由1997-1999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委专业年鉴的有关数据拟合而成。
表2第一列给出样本城市设施竞争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即设施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设施力排在前4名的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其中深圳最好,因为深圳的基础技术水平比较高。
北京因缺乏水路设施排名大受影响,排名靠后的城市为石家庄、西安、南昌、哈尔滨。
表明这些中西部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总体上看,沿海地区的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西部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小城市好。
三、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检验
1.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力关系假说验证的方法和程序
模糊曲线分析法是由世界著名的实验室诺斯—阿拉姆斯实验室适应系统应用中心金融分析小组最新开发的非常有价值的统计方法。
它主要是用来压缩输入数据的维度,发展影响产出变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它通过求相关度、贡献弹性,根据样本点拟合样本曲线,最后选取出影响变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使用这一方法不仅能初步检验城市竞争力的有关影响因素的假说,实证分析城市竞争力的问题,而且能通过对现有变量及指标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竞争力提供条件。
根据模糊曲线的原理,编制计算程序在sps软件上操作,输入城市竞争力总力、分力指数,输入标准化后的相关要素指标数据进行计算。
分别得出包括资本力在内的城市竞争各分力及各要素指标对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城市竞争力各分力间的相关矩阵、二元相关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