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导论 第四章 成果
中西医结合导论_复习资料
《中西医结合导论》复习纲要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 42三、名词解释 6四、简答题 5第一章绪论一、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概念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性质1.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研究中西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规律学科。
2.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一门具有向导性或引导性功能的学科。
3.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4.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是一门联系哲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桥梁学科。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对象: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
2. 任务:从总体上综合研究和认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特点、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各门具体专业学科研究现状、动态、进展、思路和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研究,从总体上综合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五、学习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意义1. 学习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始终贯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讨论各种问题。
2. 学习、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会让人们明白什么叫中西医结合、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怎样中西医结合等基本知识。
3. 学习、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会帮助人们提高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必要性、规律性、普遍性、优越性、正确性和创造性等认识。
4. 为人们提供一些前人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或经验,以供借鉴,并发挥启迪、开拓思路的作用。
5. 帮助学习者坚定专业思想。
六、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概述1. 注意标志性事件: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党和政府即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2. “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的正确性体现:符合并正确反映我国国情和民情民意的正确方针;“促进中西医结合”是符合并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正确政策;“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调动了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践证明“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是正确的。
04-中西医结合医学规律-15[1]
第四章中西医结合的规律性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的任务之一是从宏观整体上研究和揭示中西医结合(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为了系统、全面认识中西医结合发展规律,理解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西医、文化、科学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本章仅通过对中西医结合产生与发展宏观规律的探讨,以帮助人们认识中西医结合的客观性、必然性等规律性,从而更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规律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
第一节规律规律是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体现于空间分布、时间过程、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巩固的联系。
《辞海》规律定义: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科学或系统论证明,不但空间、时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属性,系统也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属性,而且系统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和属性。
因此,规律就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发展过程中,自身固有的动态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客观事物或系统的本质联系或关系,是规律的核心。
认识规律,就是认识客观事物或系统的本质联系或关系。
所以,认识中西医结合宏观发展规律,主要是认识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的本质联系,特别是要认识中医与西医的本质联系和关系,还要研究和认识中西医结合与人类社会发展(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发展(中西医结合也属于文化现象)、科学发展(医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或科学范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从而认识中西医结合的发生、发展规律。
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和揭示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一、普遍性客观事物和系统都有相互联系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相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规律,如自然界(自然系统)有自然规律(也称自然法则),社会(社会系统)有社会规律,思维(思维系统)有思维规律;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系统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及运动规律,如宏观规律(整体的、一般的规律)、微观规律(部分的、特殊的规律)。
中西医结合讲座2详解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特别是对 “证”本质的实验研究深入开展, 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技术方法的 引进辨证研究,在积累大量研究 资料基础上,提出了“微观辨证” 新概念。
沈氏对论“微观辨证”之定义 为:在临床收集辨证素材过程中, 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 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 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 代谢和功能特点,更完整、更准确、 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探寻 各种证的微观检测指标,并用微观 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而且沈氏认为“虚证的本质多数是隐 潜而散在的改变,是在采用先进而敏 感的检测方法才能反映出来”。不仅 是“证”可呈现“隐潜性”,很多 “病”(指现代医学病名)也常常出 现“无症可辨”。如在普查中发现原 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 是无症状的尿检异常者(蛋白尿、血 尿),据上海报告占人群的0.79%。
实验研究表明:温阳片可提高抑制 性T细胞(CD8)功能来抑制血清 免疫球蛋白E(lgE)等。因此,沈 氏提出:如果哮喘病人通过微观辨 证,是属于轻微的或潜在的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用温阳片可预防其 季节性发作,并纠正其内分泌和免 疫功能,以药测证,可认为是“隐 性肾阳虚”者;
同样,如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 水症,从微观辨证有水液积聚、 肾功能损害等,用温阳利水法可 排石利水取得满意疗效(曾治疗 该症100例,治治愈率达71%), 也可认为是属于“隐性肾阳虚” 者。于是便产生了“隐性肾阳虚 证”的微观辨证新概念。
这一新概念,是沈氏对中医关于 肾虚与衰老传统理论,进行深入 地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结果。它不 仅对中医传统理论概念“肾虚” 的本质给予深入分析的提示,发 展了中医理论,而且也丰富了现 代老年医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具 有临床实际意义。
隐潜性证
• 沈自尹等首先提出
《中西医结合导论学》试题
西固区中医院 兰州市第六期“西学中”班《中西医结合导论学》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 封 线 以 上 不 得 答 题第1页(共 3页)(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善于接受和吸收西方医学,是早期接受西医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他是( )A/ 方以智 B/汪昂 C/王宏翰 D/王学权2、一英国生理学家经过20余年的实验观察好精确计算发现了血液循环,他是( )A/培根 B/ 维萨里 C/ 洛克 D/哈维3、病后表现为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以及大便干硬,舌淡白,脉弱等症状,可称为( )A/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症 B/急性虚证 C/急瘀证 D/生理性肾虚4、主要见于气血瘀滞证。
西医常见于肝胆病、癌症、心脏病等的舌是( )A/ 淡白舌 B/ 红降舌 C/青紫舌 D/镜面舌5、脉搏节律呈一定比例的歇止,可呈二联律、三联律和五联律等。
它的产生可能是固定比例发生的期前收缩,或固定比例房室传导阻滞,或固定比例的窦性心律,其脉为( )A/ 促脉 B/ 结脉 C/ 代脉 D/涩脉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西医结合研究期间的中西医结合界主要代表人物是( ) A/蒲辅周 B/吴咸中 C/陈可冀 D/邝安堃 E/沈自尹2、下列哪些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 )A/ 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解释医学 B/以修理机器为主的治疗观C/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 D/天人合一,形与神俱E/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人类的健康与疾病3、寒冷的物理因素可使机体( )而引起疾病。
A/间接高能量 B/新陈代谢降低 C/ 生理防御功能下降D/人与空气间“渗透压”增大 E/热应激蛋白表达下降4、在血液流变性方面,不同病种的血瘀证其血液流变性改变有沟通的特征,主要是( )A/ 浓 B/黏 C/ 凝 D/聚 E/高5、急性虚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迅速虚衰的证候,表现为( )A/ 邪实未去 B/ 正气已虚 C/ 发病急 D/病情重 E/存活率低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生物医学模式2、西药中用密 封 线 以 上 不 得 答 题第2页(共 3页)3、中西医双重诊断4、阶段治疗四、是非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则打"×"。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综合运用中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疗效的稳定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西医学的理论基础,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以及西医的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包括中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较长的历史,但直到近年来才被正式提出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使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的自身调节和平衡能力,重视预防保健,而西医学注重精确的病因病机的解剖生理学机制和药理学作用,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专业治疗。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是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疾病的特点和个人的情况采用适当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如针灸配合药物治疗,中药煎煮配合西药治疗,或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配合西医的诊断技术等。
第一是综合原则。
即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既要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西医学的优势,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第二是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差异,制定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第三是针对病因治疗原则。
即根据疾病的病因,同时进行中医和西医的治疗,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第四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即强调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维护健康的重要性,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如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等。
在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医学也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中医和西医的不同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可以采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提高免疫力;在治疗高血压时,可以采用中医的针灸调理和西医的药物控制,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
治疗技术明显的物化特征
治疗技术有古朴天然的特征
中医与西医 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
西医学优势
注重微观、部分、结构、实体 医学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 念明确 诊断规范,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体系开放,与现代自然科学同步发展 其科学形式和思维方法易为现代人接受
中医与西医 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设置了“中西医结合” 学科,招收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并设置 “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1992 年 11 月 1 日发布, 1993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 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 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我国首创的一个学科
中国历届总理与中西医结合
周恩来总理:“ 中医好, 西医好, 中西医结合更好 ”;
李鹏总理:“我们的政策是中医与西医并重, 中医与西医相 结合,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朱镕基总理 :“ 大力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 温家宝总理:“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
四、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
结合医学
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 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 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 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 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起步最早,研究最为系统、 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已发 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 医
2014-9-5中西医结合导论--概念
高
血
壓
中醫臨床證型分布
1级:多表現為肝陽上亢 、陰虚陽亢 痰浊中阻、冲任失調 2级:久病入絡-----氣虚血瘀 陰损及陽-----陰陽两虚 3级:病程日久-----陰陽两虚、脾腎两虛
常用的降血壓藥物主要有七大類: •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 • 2、鈣拮抗劑(CCB) • 3、利尿劑 • 4、β受體阻滯劑 •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 6、血管擴張劑 • 7、α1受體阻滯劑
• 糖尿病—— • 須知道糖尿病類型、血糖數值變化;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5型:成人遲髮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忌用: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美吡达
• 降血糖藥物種類、作用機理
• 冠心病——須知道冠狀動脈阻塞及血脂情況; • 痛風——須知道血液尿酸情況、肝腎功能情況; (郭永周病例) • 腦血管意外——須知道梗塞還是出血、範圍程度; • 慢性胃炎——須知道胃鏡檢查情況……
(易致乏力)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厄貝沙坦(伊泰青、安博维、利蘇) 缬沙坦(代文) 氯沙坦鉀(科素亚、海捷亚) 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 • 逐步起效,持续平稳降压 • 对心率无影响 • 水腫低于鈣拮抗剂;乏力低于β受體阻滯劑 • 咳嗽低于ACEI; 偶见血鉀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 • 对血脂、血糖无影响 (新型理想降压药)
中西医结合学科-沈自尹
• 沈自尹(1928年-),男,汉族,浙江镇海人。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广州 岭南医学院高师班学习,1953年8月返回上海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华山医院)任内科助教。 • 1955年师从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1959年师徒 共获卫生部颁发的“发扬医学遗产”金质奖章。 •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脏象研究 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医教研室主任、华山医院中 医科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委员、卫生部 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 长、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完整word版)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
附件1:《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院系部: 基础医学院教研室: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制定人: 王相东审核人:院系(部)负责人签字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年月日《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代码:111565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24 理论:24 实验(实训):见习:学分:1.5 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二、课程简介[课程知识要求]本课程设置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结合中国医学史及西医发展史,以先修课程知识为基础,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内涵及其发生、发展概况。
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课程能力要求]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中、西两种医学融合,创造医学理论新体系,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终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融汇贯通本学科的精确内涵,培养促进本学科发展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有效地指导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
[课程达成目标]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医学生在接触、学习临床课程之前,对医学科学的整体概貌和中、西医发展简史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西结合临床运用和研究的价值所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概念的含义及目的;2、熟悉中西医结合概念提出的背景;熟悉中西医结合的意义;3、了解中西医结合发展简史及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1、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一.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二.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三.中西医结合的意义第二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代表人物方以智汪昂王宏翰王学权二.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代表人物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陆渊雷三.中医医结合研究时期三个阶段中西医学界代表人物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一.创造条件时期二.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四.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发展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类型:必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专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概述(2 课时)- 介绍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 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和优势。
2.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6 课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
- 西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 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
3.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诊断方法(6 课时)-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舌诊、脉诊等。
- 西医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综合评估、优势互补等。
4.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治疗方法(6 课时)- 中医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
- 西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等。
5.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实践案例(4 课时)- 分析实际病例,展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和优势。
-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2 课时)- 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 分析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和演示。
2.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验室实践和临床见习。
4. 课外阅读和研究。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 期末考试:笔试或口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主编:[作者],[出版社]出版)。
2. 相关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4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推荐下载
《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导论》任课教师:王相东职称:讲师所在系部: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教研室: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授课对象: 中西医临床医学2012级本科 2班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章节:第四章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本教材:《中西医结合导论》(戴恩来罗再琼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7月)自学资源:1、《中西医比较医学史》(李志庸主编,高等中医院校精品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陈可冀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3、《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陈士奎主编,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教学目标:1.知识内容:1).掌握: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以及病因学研究;2).熟悉: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成果的主要内容;3).了解:内外妇儿以及传染病、针刺麻醉等诸多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2.能力培养:通过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的了解,使学生了解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最新动态,增加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前沿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分类以及基本的方法。
学生特点分析:该班为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2012级本科班。
本届学生按照最新修改过的培养计划进行授课,先期已经学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中、西医学课程,于第五学期开设《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
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中西医学基本的知识基础,本课程前期也学习了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知识,第三章学习了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这一章了解在现代科研条件下,中西医结合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本班62名学生,小班授课,有助于开展讨论及与学生互动。
教学重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以及病因学研究;教学难点: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成果的主要内容为教学难点;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病因学、四诊现代研究等都耳目一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释以上中医理论的本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利用理论讲授以及举例、案例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向该学科更深入,更前沿方面的发展探索。
【中医学】中西结合导论PPT课件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辨证流程图解
四诊收集病情资料
发热重、微恶风、咽喉红 肿疼痛、鼻塞黄涕、口渴 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 微黄、脉浮数
综合、分析、概括
判断出证候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三、辨证论治
(二)症和证的概念
1.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头 痛、腹泻
2.证:即证候,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 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日本人称中医为汉医或汉方医学。1949年之 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清后民国,也用国医来 称呼。
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 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 起来的。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 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
中医学的定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 交融的传统医学
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人民的卫生保
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被誉为“国宝、国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 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目录
•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 • 第四节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的进展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一)卫生保健的起源 (二)医疗药物的起源
有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 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之说,都各有所据, 又各有所偏。医学的起源,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能解 释圆满的,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的 结果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对中西医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A:错B:对答案:B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
A:任务与目标B:形成与发展C:性质特点D:内容与范畴答案:ABCD3.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始终贯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思路为指导讨论各种问题。
()A:对B:错答案:B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是以什么为背景()。
A:所处的时代环境B:已有的研究成果C:所累积的临床经验D:科学技术答案:A5.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的任务()。
A:提高对中西医结合规律性、普遍性、正确性和创造性等的认识B:概括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质和总体发展规律C:研究和揭示中西医结合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D:引导和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思想的建设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形式是中西医兼容、补充、渗透、融合。
()A:对B:错答案:A2.中西医结合学科形成的主要标志()。
A:具有独立的执业资格和专业职称B:建立了大规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基地和科研基地C:设置为一级学科,招收中西医研究生D:形成了成熟独立的学术团体答案:ABD3.《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观点是()。
A:重中崇古,取长补短B:但求概率中医C: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D:相济为用答案:A4.198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三支力量“的提出,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医学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A:对B:错答案:A5.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学意义包括()。
A: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需要B:中西医结合是一项伟大而持久的科学实践C: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D:中西医结合是人民卫生的需要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在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下,对于疾病的治疗,只依靠祈求神灵的巫术。
()A:错B:对答案:A2.古希腊医学用“四元素(木、水、火、土)论“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组成人体主要成分的液体也分为四种(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当四种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处于健康状态,失去平衡则发生疾病。
中西医结合学导论
中西医结合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19世纪末,中国医学家开始尝试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发展:20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支持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 突破: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 推广:20世纪80年代,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学 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 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本
中西医结合 教育:研究 如何将中西 医结合教育 融入医学教 育体系,培 养具有中西 医结合知识 和技能的医 学人才。
中西医结合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中西 医结合学在国际 上的传播和影响
合作研究:与其 他国家在医学领 域的合作研究项 目
国际会议:参加 国际医学会议, 分享中西医结合 学的研究成果
章节副标题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中医 学的基本理论框 架,用于解释人 体生理、病理和 治疗
脏腑经络:中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用于解释人 体生理、病理和 治疗
气血津液:中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用于解释人 体生理、病理和 治疗
辨证论治:中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用于指导临 床治疗
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
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学的临床实践方法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 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注重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进行综 合治疗。
同病异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异病同治:对于不同的疾病,如果病机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疗效果。
理论和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中医基础 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 学、方剂学、针灸学、推 拿学等,以及西医基础理 论、西医诊断学、药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 (一)舌诊 2、病理舌象 • 白苔-厚白苔则因丝状乳头角化凸起增多,分化增 多,见于传染病早期、消化系统病
• 黄苔-炎症发热、严重营养不良 • 黑苔-其与真菌、细菌的繁殖有关急性化脓性感染 和癌症晚期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3
• 2、阴阳消长的临床研究 • 人体的生理功能的生物节律与阴阳消长变化多有相似之处 关系 • 3、阴阳学说的多学科研究 • 有分子生物学、数学、稳态学、生态学,还设计系统自组 织理论等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 (一)阴阳学说 1、五行与系统论 五行学说的实质是所研究的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对其各 组成部分,按功能特性及相互关系分为五个小系统,各小 系统之间通过生克胜复维持整体的动态平衡与协调。 • 2、五行与控制论 • 控制论的同构理论与五行的取象比类的归类相似,五行的 生克制化维持平衡稳定也是控制论的内稳定器模型。 • • • •
•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 (二)脉诊 • 1、脉象形成机制
• • • •
• 脉象与心血管功能、与生物力学、与器官共振
2、常见脉象生理病理基础 数脉和迟脉-心率变化-受神经体液等调节-交感与迷走神经 结脉和代脉-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兴奋性、传导过程异常 浮、沉脉-血管舒缩变化产生买为深浅感觉,外周血管扩张 、血流阻力;血管充盈不足血流缓慢等 • 洪、细脉-脉压差、心肌收缩力过强过弱外周阻力过大过小 • 弦脉和紧脉-交感神经兴奋或某些体液因素使血管壁紧张度 升高可能形成弦紧脉
5
• • • •
3、五行生克关系与激素调节 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控制机制,阐明五行学说。 4、五行学说与生态学 生态学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互助互利的共生和互相 抑制的动态循环平衡,此与五行生科规律一致。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一)心 • 1、心主血脉 多从心气虚证进行研究:心气虚证存在心脏 舒缩功能减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性升高,但其敏感性下降,且迷走神经受损)。分子基因 水平的病理生理基础与β1受体、ET/NOS基因表达有关。还 有脉图监测、微量元素、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 2、心主神志 有研究发现,心脏能制造ANF激素,并借此 传递信息,甚至与脑沟通。心脏移植后几乎改变了一个人 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而失去大脑皮质的人还有意识存在。 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可以出现精神障碍等。
• 二、内科疾病 • 呼吸:COPD,如哮喘、肺心病等
• COPD:西药优势抗菌解痉机械通气;中药化痰、抗病毒缓 解症状增强免疫减少发作,且有多种方法综合 • 心脑血管: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老年血管性痴呆
25
消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制酸、控制HP感染
2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
• (一)阴阳学说 • 1、人体阴阳物质基础研究 一是细胞内功能调节的阴阳学说: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 (cAMP/cGMP);四种碱基中心法则相互配对;结构基因 与调控基因等 二是从人体系统的动态变化中阐述阴阳学说:各系统、器 官,甚至细胞、分子等各层次均保持对立统一的平衡规律 。
24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 一、传染病 • (一)青蒿素治疗疟疾:复方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速
效高效无抗药性不良反应少疗程短和价格低的抗疟新药。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配合中药减轻炎症提 高和稳定血氧饱和度;减轻乏力气短等症状减少激素抗病 毒药使用等。世界死亡率9.64%,我国6.53%
12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 四)肝 与心理应激和自主神经 肝实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肝虚证-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
• 1、肝主疏泄
•
•
经胆汁排泄 氧化、还原、结合、分解; 库普弗细胞吞食异物和制造 2、肝藏血-肝为贮血器官之一:25% 、55%, 部分抗体
度适合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功能失调
• 暑热-高能态、病原微生物
• 2、戾气 • 与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的病原微生物致病特征相似
18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五、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的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 • (二)内伤病因的研究 • 1、七情内伤:70%与心理有关-致病机制与物质基础是
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体统作用改变
与解毒功能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慢性肝病-
1000~2000ml • 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铜、锌、铁、镁”微 量元素是肝为“罢极之本”的物质基础。
1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五)肾:涉及水液代谢、免疫、泌尿、生殖、生长发育
、骨的生长功能 • 1、肾藏精:中医“肾”的功能包涵了现代内分泌系统的功 能——与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与自主神经功能;肾阴肾 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2、肾主水:通过肾小球滤过功能、无溶质水清除、血浆胶 体渗透压相对恒定及肾血流量等环节实现。 • 3、肾主纳气:
8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二)肺 n 1、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 肺气与肺功能: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减低 肺气与免疫功能:肺免疫功能,肺气虚证患者 免疫功能紊乱;基因研究示,免疫异常,易患外感 。 n 2、肺朝百脉 指肺对血液循环、血脉运动以及血流状态的调 节作用:肺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影响血管运动
舌微循环正常 菌状乳头比例-菌状乳头较多 舌上皮各层细胞厚度-较薄 血循环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 舌粘膜上皮细胞正常生长分化 桥粒结构对舌上皮细胞脱落的影响 膜被颗粒内含物对上皮细胞粘合作用 口腔局部环境-中性环境是正常薄白苔的必要条件
• 薄白苔
21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 • • • • • •
谢紊乱-炎症渗出变质增生等,从六个方面的研究 脂质代谢-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 血液浓稠、粘滞; 微循环障碍; 自由基损伤; 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活跃; 糖代谢异常、能量转化水平偏低等 2、瘀血:血液流变性皆呈:浓、黏、凝、聚状态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一)舌诊 1、正常舌象 • 淡红舌
肺
肺泡气入血液循环入
通过肺呼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肾
14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五)肾:
• 4、开窍于耳:内耳生物电变化、肾病听力障碍、补肾改善 耳功能 • 5、主骨生髓: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改善人体造血功能、 补肾改善脑功能 • 6、其华在发:微量元素反映生长发育以及衰老水平 • 7、在志为恐:恐吓伤肾-性腺轴的结构功能变化 • 8、肾应冬: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 松果体密切相关,内涵之一是肾的生殖功能在冬季减弱。
17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五、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的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
• • • • • (一)外感病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1、六淫 (1)气象病理-气温气压湿度气流四个因素:寒热燥湿风; 还包括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和机体反应在内 (2)临床与实验:
• 风-散热、气溶胶;寒-新陈代谢减低,防御功能下降; • 燥-间接高能态,渗透压大,呼吸道粘膜破损感染;湿-功能低下,湿
7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一)心 • 3、在体合脉,开窍于舌 认为脉象是心血管功能的外部表现,相当于心脏功能由前 负荷、后负荷、收缩力以及心率等因素,心房肽(ANP) 的作用。桡动脉血管的径向运动、轴心位移与心动周期具 有一致性。 据胚胎发育全息理论指出,在原始心管和口腔黏膜直接 存在明显的空间上的邻近。心与舌形态结构上的一致性, 舌色不同,心血管功能亦有相应变化等。 • 4、心与小肠相表里 胃肠激素对心血管具有重要作用 • 5、心在液为汗 ANP对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有重要作用。
10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三)脾
•
1、脾主运化
粉酶活性减低等
(1)脾与消化吸收:脾虚者——胃的改变、主细胞酶原颗粒少、唾液淀 (2)脾与机能代谢:乳酸代谢异常是脾气虚证的病理指标之一 (3)脾与自主神经:脾虚证交感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 (4)脾与内分泌:脑肠肽-食欲中枢紊乱是小儿厌食症发生发展 的重要环节 (5)脾与黏膜防御功能:脾胃与胃粘膜防御功能的关系涉及多 种防御因子。
• (三)气与物理量能信息流
气 分化
• 细胞、机体新陈代谢
物理量信息流
• (四)气与免疫功能 • 气虚证免疫功能低下,补气中药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 (五)气与神经系统
气
• 气与自主神经的信息传导很相似
16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四、经络功能、实质的多方位研究正在继续
•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 经络系统是不依赖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 • (二)循经感传与内脏及器官效应:气至病所——痛阈提 高 • 与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神经及特殊感官均有相关性 • (三)经络实质研究-功能是联络、调节和反应通络 • 1、与神经-体液:分布区域和反应效应的同一性 • 2、与血管-淋巴管:分布的相关性、微循环生理功能以及病 理及其逆转原理相似 • 3、与针感组织接收信号而传播相似
11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 三) 脾 • 2、脾统血:脾虚模型见有心血管组织细胞线粒体空泡样 变心肌糖原、脂类、酯酶活性下降,血小板功能不良等
• 3、脾在液为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