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_数据交换技术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证(中级)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证(中级)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证(中级)第六章CH6 配置和维护网络§1 配置DHCP服务一、准备1、IP地址配置在TCP/IP的网络中,IP地址的规划与配置是一件相当重要且繁杂的工作,通常有两种方法配置网络IP地址,主要配置方法1)静态配置:配置主机以固定的IP地址,此方法通常用于小型网络环境。

2)动态获取:从DHCP服务器上动态获取IP地址,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机自动提供所有必要的配置信息,当客户机断开网络连接时,则释放IP地址,供其他工作站使用,这种方法可减轻管理员的负担。

2、DHCP服务基础1)相关概念:DHCP的全称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为网络上的计算机分配TCP/IP信息,包括IP地址、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

DHCP的前身是BOOTP(自举协议),用于帮助无盘工作站从中心服务器获得IP地址,使用BOOT ROM而不是磁盘启动并连接网络。

2)DHCP服务器环境要求A、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

B、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是静态配置的。

3)工作原理4)自动专用IP寻址(APIPA)指当DHCP客户机在尚未向DHCP服务器获得有效的IP地址前,为维持DHCP客户机之间的通信而临时分配的IP地址。

当DHCP客户机无法获得DHCP服务器的响应时,会采用保留的自动专用IP地址暂时作为自己的IP地址,同时每隔5min继续寻找DHCP服务器,以获得正确的IP地址。

自动专用IP地址的起始范围是169.254.0.1~169.254.255.2543、DHCP服务内容1)IP作用域:指分配给DHCP客户机的IP地址范围,在DHCP服务器内必须创建一个或多个作用域,当DHCP客户机租用IP地址时,DHCP服务器就从作用域内选取一个适合的、尚未分配的IP地址给客户机。

2)DHCP选项:DHCP服务器除了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配给DHCP客户机外,还可以分配一些配置选项如默认网关、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WINS服务器地址等,这样客户端无须手动设置这些信息。

ch6-part1-FX系列PLC的常用应用指令

ch6-part1-FX系列PLC的常用应用指令

MC2区 执行CJ 时,须
MC1中的MC有效
ch.6 -11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6.2.2 条件跳转
跳转指令调用的指针:P0 ~ P4095。其中P63用 于跳转到END位置,而END指令处不能标记P63。 跳转方向:
可以跳转到比跳转指令步序号小的位置,但要注意 扫描时间不能超过200ms,否则会产生看门狗定时器 出错 多个跳转指令也可以向一个地方跳转,但某个跳转 程序段所使用的指针不能再供其它跳转程序段或子程 序段所使用(即左母线左边的标号标记不能重复)
用法举例: P163图6.18
ch.6 -25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6.3.5 BCD与BIN之间的相互转换
2. BCD转换成BIN指令(FNC19 BIN):将由源[S.]所指定的
BCD数据转换成BIN数据,并将转换结果传送到由目标[D.] 所指定的元件中。
用法举例:
ch.6 -10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6.2.2 条件跳转
跳转指令(CJ)与主控指令MC的关系:
MC区外 MC区外 MC区内 MC区内
MC1区
MC区外 MC区内 MC区内 MC区外
CJ 的执行与MC 是否有效无关 执行CJ 时, 须MC有效
ch.6 -18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6.3.2 触点式比较指令
触点式比较指令(FNC224 ~ FNC246)

CH6虚拟网

CH6虚拟网

端口2 (属VLAN3)
端口7
24
VLAN3 (1,2,7) VLAN4 (4,5,6)
终端Y
计 算 机 网 络 与 应 用
第六章
交换与虚拟网
VLAN的成员变化举例
例:根据前面已调整的VLAN,将终端X从vlan3迁移到 VLAN4 VLAN设备A VLAN1 (2,3,4,8)
终端X
端口1
端口4 (属VLAN1/2/3)
终端Y
计 算 机 网 络 与 应 用
第六章
交换与虚拟网
VLAN的成员变化举例-交换机A变化
VLAN设备A 终端X
端口1
端口4 (属VLAN1/2/3)
变化后: VLAN1 (2,3,4,8) VLAN1 (2,3,4,8) VLAN2 (1,4,5,6) VLAN2 (1,4,5,6) VLAN4 (1,4) VLAN3 (1,4)
校验
帧起始
目的 源MAC 类型 MAC地址 地址
数据
校验
存储转发
7
计 算 机 网 络 与 应 用
第六章
交换与虚拟网
三、 虚拟网(VLAN)
提供物理局域网流量控制的方法 由需要交换消息的系统组成 VLAN中的流量通常不会跨越界限 VLAN具有自己独立并唯一的标识 不同的VLAN可以共用同一个物理网络 需要支持VLAN的硬件设备
第六章
交换与虚拟网
经过修改后更有效的VLAN
VLAN设备A
终端X
端口1
端口4 (属VLAN1/2/3)
VLAN1 (2,3,4,8) VLAN2 (1,4,5,6) VLAN3 (1,4)
端口3 VLAN设备B (属VLAN1/2/3) 端口12 (属VLAN3) VLAN设备C

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

第1-2章-无线通信概述
6
蜂窝网络的构成(第2代)
重要名词:
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 如手机。 BS(Base Station): 基站。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 动交换中心。
7
有基础设施的集中式无线网络
蜂窝系统属于有基础设 施(如基站)的网络。 任意两个网内用户(或 者网内用户和有线网用 户)之间的通信都要通 过基站(BS)“中转”, 这一点和一般的点对点 无线通信(如,无线对 讲机)是不同的。
Networks: A Unified Approach” 《无线网络通信原理与应 用》(中译本书名)
3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
就所选教材而言,主要讲解以下各章: 第1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第3章 (蜂窝的概念)、第4章(大尺度路径损 耗)、第5章(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 第6章(移动无线电中的调制技术)、第 7章(均衡、分集和信道编码)、第9章 (无线通信多址接入技术)
11
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12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酝酿
20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贝尔实验 室提出了蜂窝的概念,即把整个覆盖范 围划分成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复用整个 频带的一部分以提高频率利用率。
模拟蜂窝系统:1979年,第一个具有大 的覆盖范围和自动交换功能的系统由爱 立信公司推出,并建立北欧移动电话系 统(NMT)。后来美国也建立了AMPS系 统。其特点是使用模拟调制,蜂窝网。
和空中通信; 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 时
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26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2)
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 数据网和多 媒体网;

第6章工业控制编程语言标准IEC61131

第6章工业控制编程语言标准IEC61131
Ch6 工业控制编程语言标准 IEC61131-3
一、IEC61131-3标准的产生与特点
1、传统PLC编程语言的不足
➢梯形图语言规范不一致 ➢程序可复用性差 ➢缺乏足够的程序封装能力 ➢不支持数据结构 ➢程序执行具有局限性 ➢难以实现选择或并行等复杂顺控操作 ➢传统的梯形图编程在算术运算处理、字符串或文 字处理等方面均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优势
➢采用现代软件模块化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编程语言支持模块化,将常用的程序功能划分 为若干单元,并加以封装,构成编程的基础。 模块化时,只设置必要的、尽可能少的输入和 输出参数,尽量减少交互作用和内部数据交换。 模块化接口之间的交互作用均采用显性定义。 将信息隐藏于模块内,对使用者来讲只需了解 该模块的外部特性(即功能、输入和输出参数), 而无需了解模块内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
2、IEC 61131-3标准的产生
1992年以后,IEC陆续颁布施行可编程序控制器国际标准 IEC 61131的各个部分。已正式颁布的有: ➢IEC 61131-1 通用信息,2003年5月出版第二版) ➢IEC 61131-2 装置要求与测试,2003年2月出版第二版) ➢IEC 61131-3 编程语言,2003年1月出版第二版) ➢IEC 61131-4 用户导则(1995) ➢IEC 61131-5 通信服务规范2000) ➢IEC 61131-7 模糊控制编程软件工具实施(2000) ➢IEC 61131-8 IEC 61131-3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2001)
2、数据类型
IEC 61131-3对数据类型进行了定义,从而防止 对数据类型的不同设置而发生出错。数据类型的标 准化是编程语言开放性的重要标准。
在IEC 61131-3中定义一般数据类型和非一般数 据类型两类。非一般数据类型又可分为基本数据类 型和衍生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有21种。

ch6 计算机网络

ch6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 综合服务和宽带化 智能化 标准化 通信的可移动性 网络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负载均衡 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通信距离进行分类 广域网(WAN)、 城域网 广域网 、 城域网(MAN)、 局域网 、 (LAN)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星型、环型、 星型、环型、总线型结构 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 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 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等
LAN( network)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百米到二十公 里之间,适用于一个建筑物(办公楼) 里之间 , 适用于一个建筑物 ( 办公楼 ) 或相 邻的大楼内, 邻的大楼内 , 属于一个部门或者单位组建的 专用网络, 如公司或高校的校园内部网络 校园内部网络。 专用网络 , 如公司或高校的 校园内部网络 。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由于通信结构的封闭性, 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由于通信结构的封闭性,一 缺点 个节点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 个节点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 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能的计算机系统 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 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 提供共享资源
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和通信规则 如TCP/IP协议 协议 规定使用什么样的格式表达、组织和传输数 格式表达 规定使用什么样的格式表达、组织和传输数 如何校验和纠正信息传输的错误, 校验和纠正信息传输的错误 据,如何校验和纠正信息传输的错误,传输 信息的时序组织与控制机制等
返回
网络软件
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和运行或者控制和 管理网络工作的计算机软件

Ch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答案

Ch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答案
能。 I/O端口的编址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二是独立编址。8088/8086系统采用I/O端口独立编 址方式。 6.2 试比较4种基本输入输出方法的特点。(不要求) 解: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4种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工作方式、中断工作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它们各自具有以下特点: (1)无条件传送方式适合与简单的、慢速的、随时处于“准备好”接收或发送数据的外部设备,数据交换与指令的 执行同步,控制方式简单。 (2)查询工作方式针对并不随时“准备好”、且满足一定状态才能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的简单外部设备,其控制方 式也比较简单,当CPU的效率比较低。 (3)中断工作方式是由外部设备作为主动的一方,在需要时向CPU提出工作请求,CPU在满足响应条件时响应该 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这种工作方式使CPU的效率提高,但控制方式相对较复杂。 (4)DMA方式适合于高速外设,是4种基本输入/输出方式中速度最高的一种。
解:16位地址信号通过译码电路与74LS244芯片连接。其连接如下图所示。
74LS244
...

IOR
A 15
A 13
A 12
A 11

A 10

A9

A8
线
A2
A 14
A7
A6
A5 A4 A3
A A
01
DB
≥1 ≥1
&
D0
I0
I1 D7
. . .
E1 I7
E2
2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断点的逆过程。即CPU会自动地将堆栈内保存的断点信息弹出到IP、CS和FLAG中,保证被中断 的程序从断点处继续往下执行。 6.11 CPU满足什么条件能够响应可屏蔽中断?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
P11
4.计算机的字长是指(C) A.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B.数据总线的位数 C.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D.存储器地址的位数
P13
5.微处理器主要包含了(B)等几个功能部件 A.总线、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B.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片内总线(内部总线) C.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电路 D.运算器、移位器、数据暂存器、控制器
40.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识别(B) A.VB 语言指令 B.机器语言指令 C.汇编语言指令 D.以上都可以
41.指令系统是(B) A.所有计算机能够识别机器指令集合 B.某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指令的集合 C.所有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各种语言语句的集合 D.某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各种语句的集合
42.指令中的操作码表示的是(A) A.做什么操作 B.停止操作 C.操作结束 D.操作地址
南卷汇,难卷汇
P19
13.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方式主要有(C) A.电子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随机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 B.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方式,硬件控制方式,软机控制方式 C.应答(查询)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 控制方式,通道控制方式 D.缓冲方式,直接控制方式,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
53.判断题
1.一台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的多少和种类与其 CPU 无关 (错)
2.图灵机能够模拟计算机但计算机难以模拟图灵机
(错)
5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不注重强调程度的(D) A.结构清晰 B.可读性好 C.易于修改 D.执行效率高
55.以下活动中不属于系统性问题求解核心的活动是(D) A.需求分析 B.软件设计 C.软件测试 D.软件质量保证
59.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相比(D) A.编译型语言对程序不进行代码优化 B.编译型语言不必借助其他工具可逐条调试源代码 C.编译型语言产生的目标代码执行时不能脱离变异环境 D.编译型语言产生的目标代码执行效率高

ch6习题及答案

ch6习题及答案

习题6解答判断题:1.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两个子女结点,而对一般的树则无此限制,因此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形。

( ╳ )2.二叉树就是结点度为2的树。

( ╳ )( (哈工大2000年研究生试题)3.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当某个结点只有一棵子树时无所谓左、右子树之分。

( ╳ ) (陕西省1998年自考试题)4.当k≥1时,高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1 k个结点。

( ╳ )5.完全二叉树的某结点若无左孩子,则它必是叶结点。

(√)(中科院软件所1997年研究生试题)6.用一维数组存放二叉树时,总是以前序遍历顺序存储结点。

( ╳ )7.若有一个结点是某二叉树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则它必是该子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

( ╳ )8.存在这样的二叉树,对它采用任何次序的遍历,结果相同。

(√)(哈工大2000年研究生试题)9.中序线索二叉树的优点之一是便于在中序下查找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

(√)10.将一棵树转换成二叉树后,根结点没有左子树,( ╳ )(北邮1999年研究生试题。

)11.由树转换成二叉树,其根结点的右子树总是空的。

(√)12.前序遍历森林和前序遍历与该森林对应的二叉树其结果不同。

( ╳ )13.在叶子数目和权值相同的所有二叉树中,最优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 ╳ )14.在哈夫曼编码中,当两个字符出现的频率相同时,其编码也相同,对于这种情况应作特殊处理。

( ╳ )15.霍夫曼树一定是满二叉树。

( ╳ )16.树的度是树内各结点的度之和。

( ╳ )17.由二叉树的结点构成的集合可以是空集合。

(√)18.一棵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一定等于与其对应的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

( ╳ )选择题:19.树最适合用来表示( C )。

A.有序数据元素 B. 无序数据元素C.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 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20.如果结点A有3个兄弟,而且B是A的双亲,则B的度是( D )。

通信原理ch6_OSI模型

通信原理ch6_OSI模型
17
OSI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高层协议:负责 面向用户的信息 处理 高层与低层之间的接口, 负责将其连接起来
传输层
网络层Leabharlann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低层协议:负责底 层设备间的通信
18
OSI模型

Application Layer Presentation Layer Session Layer Transport Layer Network Layer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11
面向连接服务
E 虚电路 A
12
面向无连接服务

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 service): 以邮政系统为模式。


每个报文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并且每一个报 文都独立于其他报文,经由系统选定的路线传 递。 正常情况下,当两个报文发往同一目的地时, 先发的先收到。但是,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出 现,而这种情况在面向连接的服务中是绝对不 可能发生的。
30

IEEE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


(二)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
(1)帧同步 (2)寻址(最近结点和下一结点地址包含在报 头和尾部中) (3)访问控制
(5)差错控制 (6)链路管理 (7)链路管理透明传输
(4) 流量控制
31
(三)网络层

网络层的特点: 负责将信息从一台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 台网络设备 决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即进行路 由选择。 设备建立一般被视为无连接 (connection-less),不需要进行连 接的建立和维护。
常见的协议:IP协议
34

完整word版,《算法导论》复习大纲DOC

完整word版,《算法导论》复习大纲DOC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提纲2014.7.51 引言(ch1)1.什么是算法及其特征算法(Algorithm)是通过一个有限的指令序列集合对特定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计算执行描述。

算法特征:(1)输入:一个算法具有零个或多个取自指定集合的输入值;(2)输出:对每一次输入,算法具有一个或多个与输入值相联系的输出值;(3)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指令步骤都是明确的;(4)有限性:对每一次输入,算法都必须在有限步骤(即有限时间)内结束;(5)正确性:对每一次输入,算法应产生出正确的输出值;(6)通用性:算法的执行过程可用于所有同类求解问题,而不仅适用于特殊输入。

2.问题实例和问题规模问题实例是指需要计算同一个结果的问题的所有输入。

问题规模是指输入实例的大小,而输入实例是指问题的具体计算例子2 算法初步(ch2)1.插入排序算法1)算法步骤:从左到右扫描数据A,扫描到一个元素,将A[j]与其左边的元素从右到左依次比较,若比之小,则将其之前元素后移,插入A【j】,直至A【j】比他前面的元素大,扫描A中的下一个元素2)伪代码:InsertSort(A){for j=2 to A.length //第一层循环{Key=A[j]i=j-1While i>0 and a[i]>key //第二层循环{A[i+1]=A[i]}i=i-1A[i+1]=key}}2.算法复杂性及其度量(1)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2)最坏、最好和平均情形复杂性;顺序情况下B(n)=O(n)、倒序情况下W(n)=O(n2)、A(n)=O(n2)<W(n)空间复杂性:需要常数个额外的临时空间存储临时数据2.插入排序的最坏、最好和平均时间最坏O(n2)、最好O(n)和平均时间O(n2),空间复杂度是O(1),稳定排序3.归并排序算法及其时间复杂性-时间Θ(n log n))1)算法步骤分解:分解待排序的n个元素的序列为各具n/2个元素的两个子序列解决:适用归并排序递归的排序2个子序列合并:从左到有遍历2个子序列,比较最前面的元素,将较小的元素移出子序列合并到上级序列的末尾,循环进行上2步,直接所有元素都被合并到上级序列,公进行r-p+1次;2)伪代码:MERGE-SORT(A,p,r){if p<rq=向下取整(p+r)/2MERGE-SORT(A,p,q);MERGE-SORT(A,q+1,r)MERGE(A,p,q,r)}MERGE(A,p,q,r){N1=q-p+1N2=r-q将A拆成长度分别为N1、n2的2个子数组L,RL,R的末尾元素的后一个元素取值无穷大,作为哨兵;i=1,j=1for k=p to rif L[i]<=R[j]A[k]=L[i]i=i+1elseA[k]=R[j]j=j+1}3函数增长率(ch3)1.渐近记号O、Ω、θ的定义及其使用1)O渐进上界:0<=f(n)<=C(g(n))当n->∞, f(n)的阶小与g(n)的阶2)Ω渐进下界:0<=C(g(n)) <=f(n)当n->∞, f(n)的阶大与g(n)的阶3)Θ渐紧界:0<=C1(g(n)) <=f(n) <=C2(g(n))当n->∞, f(n)的阶与g(n)的阶相等2.标准复杂性函数及其大小关系(1)多项式时间阶的大小O(1) < O(log n) < O(n) < O(n*log n) < O(n²) < O(n3)(2)指数时间阶的大小O(2n) <O(n!) < O(n n)3.和式界的证明方法1)数学归纳法猜测解->证明2)对象限界最大最小项限界;几何级数限界;3)和式分解简单的一分为二;更复杂的划分;积分近似;4)Knuth求和:使用数学归纳法;使用摄动法;使用递归;使用积分;使用二重求和;使用有限演算;使用母函数。

ch6分组交换技术

ch6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原理 §6.1 分组交换原理 二、X.25协议 协议 ITU-T X.25协议是关于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 协议是关于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 网上的分组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网上的分组数据终端设备 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CDE)之间的接口标准,是分组数据网中最重要的协 之间的接口标准, 之间的接口标准 议之一,为此,有时把分组数据网简称为X.25网。 议之一,为此,有时把分组数据网简称为 网 X.25协议内容涉及物理层、链路层和分组层 层。 协议内容涉及物理层、 协议内容涉及物理层 链路层和分组层3层 1. X.25协议结构 协议结构 X.25协议为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型方式工作的终 协议为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型方式工作的终 端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接口。DTE是用户设备相 之间的接口。 端规定了 和 之间的接口 是用户设备相 当于发往网路的数据分组的信源或接收网路发来的数 据分组的信宿,实际上它可以是一台主机、 据分组的信宿,实际上它可以是一台主机、前端处理 机和智能终端; 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变换设备, 机和智能终端;DCE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变换设备,把 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变换设备 DTE定义的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 定义的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 形式,它可以是调制解调器、线路偶合器等。 形式,它可以是调制解调器、线路偶合器等。
分组交换原理 §6.1 分组交换原理 分组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的优点: 1. 向用户提供了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 向用户提供了不同速率、不同代码、 方式、 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数据终端之间能够相互通 信的灵话的通信环境。 信的灵话的通信环境。 2. 在网络轻负载情况下,信息的传输时延较小。 在网络轻负载情况下,信息的传输时延较小。 3. 实现线路动态统计复用,通信线路(包括中继线 实现线路动态统计复用,通信线路( 路和用户环路)的利用率很高, 路和用户环路)的利用率很高,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 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 4. 可靠性高。 可靠性高。 分组交换的缺点: 分组交换的缺点: 1. 由网络附加的传输信息较多,对长报文通信的 由网络附加的传输信息较多, 传输效率比较低。 传输效率比较低。 2. 技术实现复杂。 技术实现复杂。

微机原理ch6

微机原理ch6

I/O接口和总线 第六章 I/O 接口和总线主要内容: §6-1 §6-1 I/O 接口电路的设计 接口电路的设计 I/O 接口电路的设计一、I/O 接口的功能 1、采用 I/O 接口的必要性键盘通信 鼠标器 绘图仪 显示器扫描仪键盘、鼠标、扫描仪是常用的输入设备;磁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是常用的输出 设备。

这些设备统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或者是 I/O 设备。

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 信息的交换称为通信。

由于外部设备的种类繁多,它们对所传输的信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这样就给计算机与 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下: (1)速度不匹配 CPU 的速度很高,而外设速度要低的多,一个快速的设备和一个慢速的设备通信时应该 要适应慢速设备的要求,所以会降低 CPU 的工作效率。

(2)信号电平不匹配 CPU 所使用的电平标准 TTL 电平,5V 高电平表示 1,0V 低电平表示 0;而外设的电平标 准较复杂,不同的外设有不同的电平标准。

(3)信号格式不匹配 CPU 总线上传送的通常是 8、16、32 位的并行数据,而各种外设使用的信息格式各不相 同。

(4)时序不匹配 各种外设都有自己的定时和控制逻辑,与计算机 CPU 时序不一致。

因此输入输出设备不能直接与计算机的系统总线相连,必须在 CPU 与外设之间设置专门1 16线总和口接外设 打印机 磁盘页章六第 义讲》理原机微《 共页 第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I/O接口电路。

2、接口功能 接口电路是专门为解决 CPU 与外设之间不匹配而设置的电路,它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功 能: (1)设置数据缓冲器解决速度不协调问题 经常使用锁存器和缓冲器实现此功能。

(2)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 通过在接口电路中设置电平转换电路解决外设和 CPU 之间信号电平不一致的问题。

(3)设置信息转换逻辑以满足对各自格式的要求 将外设信息的格式转换成 CPU 可以接受的格式,如:通过 ADC 将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 以接受的数字量;或者通过 DAC 将计算机送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去驱动外设工作。

模电

模电
常用的镜像电流源
6.1.2 FET电流源电路 电流源电路
2. MOSFET多路电流源 多路电流源
I REF = I D0 = K n0 (VGS0 − VT0 ) 2
CH6 模拟集成电路
I D2
I D3 I D4
W2 / L2 I REF = W1 / L1
W3 / L3 I REF = W1 / L1 W4 / L4 I REF = W1 / L1
VCC − VBE − ( −VEE ) VCC + VEE ≈ Io=IC2≈IREF= R R
确定后, 就确定了, 当R确定后, IREF就确定了, IC2也就 确定后 就确定了 也就 确定了,可将IC2看作 看作IREF的镜像 ,称此图 确定了,可将 看作 的镜像 镜像电流源。 为镜像电流源。
6.1.1 BJT电流源电路 电流源电路
2. 微电流源
I O = I C2 ≈ I E2 =
CH6 模拟集成电路
VBE1 − VBE2 Re2
∆VBE = Re2
由于 ∆VBE 很小, 很小, 所以I 也很小。 所以 C2也很小。 ro≈rce2(1+ +
βRe2
rbe2 + R e2

′ (参考射极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Ro) 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 的变化远小于IREF的变化,电 的变化, 当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IC2的变化远小于 的变化远小于 的变化 源电压波动对IC2影响不大 故:此电流源有很高的恒定性。 影响不大,故 此电流源有很高的恒定性。 源电压波动对 影响不大
镜像电流源电路适用于较大工作电流( 镜像电流源电路适用于较大工作电流(毫安数 的场合。 的值(例如微安级)。 量级)的场合。若需减少Ic2的值(例如微安级)。 必须要求R的值很大 这在集成电路中很难实现。 的值很大, 必须要求 的值很大,这在集成电路中很难实现。 因此,需要研究改进型的电流源。 因此,需要研究改进型的电流源。

专用通信-ch6-7vgcs

专用通信-ch6-7vgcs

低延迟与高带宽
通过优化数据处理和传 输机制,降低延迟、提 高带宽利用率,满足用 户对实时通信和高数据 传输速率的需求。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和 隐私保护能力,采用先 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协 议,确保用户数据的安 全性和隐私权益。
谢谢
THANKS
视频会议
CH6-7VGCS系统支持视频会议功能,实现远程视频实时传输和控制, 提高会议效率和协作效果。
统一管理
CH6-7VGCS系统支持统一管理功能,对系统内的硬件设备、软件系 统、网络架构等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CH6-7VGCS系统的优势与特点
高可靠性
CH6-7VGCS系统采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具备强大的容错和故障恢复能力,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信道编码与调制原理
1 2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增加 冗余信息对原始信号进行编码,以抵抗信道中的 噪声和干扰。
调制方式
CH6-7VGCS系统采用多种调制方式,如QPSK、 QAM、FSK等,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和信道条件。
3
调制过程
调制过程是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频带信号的过程, 通过调制技术将信息嵌入到载波信号中,以便于 传输和接收。
特点
专用通信具有专属性、安全性、保密 性、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 通信安全、可靠、保密等方面的特殊 需求。
专用通信的应用场景
政府机构
用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内部通信,保障政府 工作的正常运转。
军队系统
用于军事通信,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
企业集团
用于企业内部的通信,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 管理水平。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第六章 IO接口和总线

第六章 IO接口和总线

8086在最小模式下,对I/O进行读操作期间,其有
效控制信号为
。 A
A.RD#低电平,WR#三态,M/IO#低电平 B. RD#三态, WR#低电平, M/IO#高电平 C. RD#低电平, WR#三态, M/IO#高电平
D. RD#三态, WR#低电平, M/IO#低电平
7
习题 CH6 I/O接口
9
习题 CH6 I/O接口
1)这是一个什么接口电路图?
答:查询式输入接口电路图
2)写出下列芯片的名称或功能(锁存、缓冲):
U1:锁存器 答: 1—RD# 3—A15~A0
U2:缓冲器(或三态门) 2—M/IO# 4—RD#
3) 电路图中的1、2、3、4、应接到何处?写出符号
10
习题 CH6 I/O接口
1)这是一个什么接口电路图?
答:查询式输入接口电路图
2)写出下列芯片的名称或功能(锁存、缓冲):
U1:锁存器 答: 1—RD# 3—A15~A0
U2:缓冲器(或三态 电路图中的1、2、3、4、应接到何处?写出符号
11
习题 CH6 I/O接口
1)这是一个什么接口电路图?

程序控制方式 中断方式、 DMA方式 、
三种方式。
5
习题 CH6 I/O接口
8086CPU可访问2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为I/O地
址空间,其大小为 64K 字节;另一个 为 存储器地址空间 ,其大小为 1M 字节。
设计输入/输出接口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输
入 缓冲 ;输出
锁存 。
6
习题 CH6 I/O接口
用框图表示,端口地址自己任选。)
(注:I/O接口电路不能使用可编程芯片。8086最小系统可

CH6-指针练习题及答案

CH6-指针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指针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定义int a[]={1,2,3,4,5,6},*p=a;语句printf("%d",(*++p)++);的输出结果是()。

2、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main(){ char s[]="abcdefg"; char *p;p=s; printf("ch=%c\n",*(p+5)); }3、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main(){ int a[][={1,2,3,4,5,6};for(p=&a[5];p>=a;p--) printf("%d",*P);printf("\n"); }4、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main(){ int a[12]={1,2,3,4,5,6,7,8,9,10,11,12},*p[4],i;for(i=0;i<4;i++)p[i]=&a[i*3];printf("%d\n",p[3][2]);}5、设包含如下程序的文件名为myprog.c,编译后键入命令:myprog one two three,则执行结果是()。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i;for(i=1;i<argc;i++)printf("%s%c",argv[i],(i<argc-1)?":');}6、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char s[80],*sp="HELLO!";sp=strcpy(s,sp); s[0]='h'; puts(s);7、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char *s1="AbcdEf",*s2="aB";s1++; t=(strcmp(s1,s2)>0); printf("%d\n",t);8、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char str[]="abc\0def\0ghi"; char *p=str; printf("%s",p+5)9、若有以下定义和语句:int a[4]={0,1,2,3},*p; p=&a[1]; 则++(*p)的值是()。

WLAN介绍

WLAN介绍

三层部署
RFS7000(AC) ( )
IP城域网 城域网
OLT ONU
热点1 热点
OLT ONU
热点2 热点
OLT ONU
热点n 热点
热点汇聚交换机
热点汇聚交换机
热点汇聚交换机
10.23.0.1/24
AP1 AP1 AP1 AP n AP n
AP n
• AP需要IP地址,IP地址可以使用公网地址,也可以使用私网IP地址。
WLAN简介 简介
2011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技术?
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 建的局域网,虽不采用缆线,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无线 数据通信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及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 环境互为备份。这种无线建网与高速网络接入技术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关题
2.4GHz中的干扰 中的干扰
蓝牙 HomeRF 微波炉 无绳电话
5GHz中的干扰 中的干扰
无绳电话
WLAN中的一些概念
AP -Access Point 能无缝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设备 AC-access control 接入控制器,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设备,负责将来自不同AP的数据进行汇聚并接入 Internet,同时完成AP设备的配置管理和无线用户的认证、管理,以及带宽、访问、切换、 安全等控制功能。 SSID – Service Set ID标志无线局域网身份的一个字符串,加入到这个无线局域网的设备都 必须有相同的SSID,也称ESSID,大小写敏感 PoE——Power over Ethernet 以太网输电,就是在以太网电缆线上传输电力的一种技术 “胖”AP- - 其学名应该称之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与瘦AP不同,除无线接入功能外,一般具备 WAN、LAN两个接口,多支持DHCP服务器、DNS和MAC地址克隆,以及VPN接入、防 火墙等安全功能。 “瘦”AP- - 此无线设备的传输机制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在无线局域网中不停地接收和传送 数据,对比胖AP,少了很多功能,瘦AP的设置与管理一般通过上级的AC来完成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 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在系统WLAN中,每个热点分配一个VLAN ID或几 个热点共用一个VLAN ID,大型热点根据AP数量分配多个VLAN ID,方便管理不通的设 备。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CH6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修订】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CH6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修订】

B C
b c
五、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足
• (1)为了隔离故障,重合器和分段器要进行多次分合操 作,切断故障的时间较长,且对设备及负荷造成一定的冲 击。当采用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隔离开环运 行的环状网的故障区段时,要使联络开关另一侧的健全区 段所有的开关都分一次闸,造成供电短时中断,更加扩大 了事故的影响范围。 • (2)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仅在线路发生故障时 发挥作用,而不能在远方通过遥控完成正常的倒闸操作。 • (3)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能实时监视线路的 负荷。 • (4)当故障区段隔离后,在恢复健全区段供电,进行配 电网络重构时,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郭谋发
• 6.1 馈线自动化模式 • 6.2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 – – – – – – – –
第6章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6.2.1 重合器的分类和功能 6.2.2 分段器的分类和功能 6.2.3 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6.2.5 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 6.2.6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6.3.1 系统概述 6.3.2 馈线故障区段定位算法简介 6.3.3 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6.3.4 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1. 电压-时间型分段器
• 对于辐射状馈线,将分段器的故障检测装 置设置为第一套功能。当分段器的故障检 测装置监测到分段器电源侧得电后起动X计 时器,在经过X时限规定的时间后,令分段 器合闸; • 同时起动Y计时器,若在计满Y时限规定的 时间以内,该分段器又失压,则该分段器 分闸并闭锁在分闸状态,待下一次再得电 也不再自动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电路交换机按照电路接续方式的不同,有 空分交换机和时分交换机。
• 1. 空分交换机
• 空分电路交换是采用所谓空间交换。在空 分交换机中,电路中的每条路径在空间上 和其他路径区分开,这项技术原来是设计 使用在模拟网络中,但是目前它被同时使 用在模拟和数字网络中。
• 这是一项古老而成熟的技术。在发展过程 中出现了许多设计方案,如纵横制交换机 和多级交换机。
图6.2所示为电路交换网络的例子。
6.1.2 电路交换机
• 电路交换机是实现电路交换的主要设备, 它由交换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
• 交换电路的作用是完成相应电路的连接, 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建立一条传输 通路;
• 控制部分的主要功用是根据主叫用户的选 线信号来控制交换电路完成接续。
• (1)纵横制交换机
• 纵横制交换机是由矩阵开关组成,在矩阵 的每一个交叉点上都有一个电子开关,一 个n个输入和m个输出的矩阵开关如图6.3所 示。
• 使用纵横制连接n个输入和m个输出需要n × m个纵横交叉点。
• (2)多级交换机
• 把多个纵横制交换机串联起来组合成若干个级联 的多级交换机。
• 多级交换机的结构设计
1)在多级交换中,终端设备先连接到交换 机中,然后将这个交换机的输出再连接到其他交 换机的输入端,最后一级的输出端用来连接终端。
2)多级交换机的设计取决于级联的数目和 在每个级联所需要(或想要)的交换机数量。通常 中间级联的交换机数目比第一级和最后一级少。
多级交换机设计规则
只有电路建立阶段延迟和数据传输阶段线路的传 播延迟,因此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短,实时传输 性能比较好。 • ②信息传输效率较高。这是因为交换机对用 户的数据信息不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所以交 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对用户的数据信 息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 • ③对用户提供“透明”传输通路。这是因为 传输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故网 络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 建立一条专用的传输通道,(物理通道又可 以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复用技 术)。
• 进行数据通信。
6.1 电路交换方式
• 6.1.1 电路交换原理 • 6.1.2 电路交换机 • 6.1.3 电路交换机特性分析
6.1.1 电路交换原理
• 1. 电路建立阶段 • 2. 数据传送阶段 • 3. 电路拆除阶段
• (2)分类 • 时―空―时(TST) • 时―空―空―时(TSST) • 空―时―时―空(STTS) • 或其他组合。
• (3)简单的TST交换机
• 这个交换机由两个时间级和一个空间级组成,并 有12个输入和12个输出。在此系统中,它将输入 划分为三个组(每四个输入一组),同时将它们引 入到3个时分交换电路中。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平均 时延只有使用一个时分交换电路来处理所有12个 输入的三分之一。
的链路(网状拓扑结构),或者在一个中心 设备和每个其他设备之间设置一条点到点 的链路(星型拓扑结构)。(成本高,线路利 用率低 )
• 方案二
将各个用户终端通过一个具有交换功 能的网络连接起来,使得接入该网络的两 个用户终端由网络来实现必需的交换操作。
原理图
• 优缺点
• 线路利用率高
• 有时延
• 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还可能出 现由于争用线路而引起的“阻塞”和“拥 挤”现象。
• 2. 时分交换机
• 时分电路交换采用的是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即在一条公用通信线路上,多个终端在l帧 的时间内,分别占用一定的时隙,用户信 号的传输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但只要满 足取样定理要求,就可进行正常通信。
(1)两种实现方法
图6.5 两种时分复用技术
• 说明: (1)图a按顺序交换,实现容易。 (2)图b插入一个时间片交换(TSI)设备。 TSI根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改变了传送数据的顺序。如 图所示,输入顺序是1、2、3、4,经过TSI
后的 输出顺序为3、4、1、2。因而, 使数据达到了交换的目的。
(2)TSI的工作原理
它由若干个随机存储器RAM和交换开关组成。 RAM的大小和单个输入端每个时间片输入数 据的大小相等。而RAM的数量等于交换系统 输入通道的数量。RAM按照收到的顺序填满 各自的存储空间(由顺序控制开关控制)。 然后,再按照选择控制开关控制的顺序输 出。
• 输入级 (1)交换机数×交换机输入端数=n (2)输入交换机输出端=中间交换机数
• 输出级 (1)交换机数×交换机输出端数=m (2)输出交换机输入端=中间交换机数
• 中间级 (1)数量<输入交换机数(或输出交换机数) (2)输入端数=输入交换机数 (3)输出端数=输出交换机数
• 例:设计一个32 ×32的多级交换机。
常用交换方法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数据报 • 分组交换
虚电路 帧中继
• 高速分组交换 ATM
第6章 数据交换技术
• 6.1 电路交换方式 • 6.2 报文交换方式 • 6.3 分组交换方式 • 6.4 帧中继 • 6.5 ATM技术
6.1 电路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也称为 线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
• 最后一级是第一级的镜像。中间级是一个空分 交换机(纵横开关),它将TSI组连接在一起,允许 所有可能的从输入到输出的连接方式(如连接第一 组的输入3到第二组的输出7)。
• (3)简单的TST交换机
6.1.3 电路交换机特性分析
• (1)电路交换的优点 • ①信息传输延迟时间短。数据交换过程中,
3. 时分和空分混合交换机
(1)问题的提出
空分交换的优点是实时性。它的缺点是当用户数量多 时需要的纵横交叉点太多。
时分交换的优点不需要任何纵横交叉点。它的缺点是 处理每个连接时会引入时延。而且每个时间片的数据都必 须先存放在RAM中,然后在取出和处理。
因此,人们又提出一种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方案,这就是时 分和空分混合交换机。该交换机的特点是把时分交换技术 和空分交换技术结合起来。这种技术的交换机在物理上 (纵横交叉点的数目)和时间上(时延)都是最优化的。
第6章 数据交换技术
• 1.定义
直接进入目录
• 数据交换技术是实现远距离多节点数据通 信必须依靠的技术。
• 在通信网中,当有多个用户之间进行通信 时,就要考虑如何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一 对一的通信成为可能。这种技术可把数据 信号从一个节点传向另一个节点,直至到 达目的地。

2.解决方案
• 方案一 在每对设备之间安装一条点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