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中探究 在比较中鉴赏
探究·质疑·对比·运用——比喻句教学策略谈
自己心里 想 到某个 具体 的东西 ,对方 就 能准 确 无误 地 说 出 ,而 只 能说 个 大 概 ,这 才符 合 常理 。 此后 ,
我 让 学 生 再 次 仿 写 。 学 生 一 点 即通 ,纷 纷 写 出 了 自 己的 “ 童 思 ”, 如 : “ 伯 牙 鼓 琴 ,志 在 飞 雪 ,钟 子
都 有 着 丰 富 的 内容 ,值 得 细 细 品 味 。 教 学 时 ,教 师
一
定 要 引 导 学 生 深 入 文 本 ,积 极 探 寻 本 体 、 喻 体 这
对 不 同 类 事 物 的 相 似 点 或 共 同 点 ,引 导 学 生 展 开
显 ,化 抽 象 为 具 体 ,化 冗 长 为 简 洁 , “ 使语 辞 呈现
练 。 如 :针 对 “ 伯 牙 鼓 琴 , 志 在 高 山 ,钟 子 期 日 :
发 展 的过 程 。 教 师 要 让 学 生 一 边 思 考 ,一 边 在 自 己 意 识 的 深 处 找 到 那 一 部 分 已 知 的 东 西 ,把 它 作 为 理
解 新知识 的 工具 。
‘ 善 哉 , 峨 峨 兮 若 泰 山 ’一 句 ,我 设 计 了 这 样 的 句 型 : “ 伯 牙 鼓 琴 , 志 在 ‘ 善哉 , 兮 若 ,钟 子 期 日 : ’学 生 一 般 会 写 : !
要 引导 学 生擦 亮 慧 眼去 发 现语 言 文 字 表 达 的 密码 , 去 寻找 课 文 中独特 的 “ 遣 词 造 句 ” 的仿 写 点 ,调 动
学 生 原 有 的 语 言 结 构 ,与 文 本 建 立 联 系 ,诱 发 学 生
的 思 考 ,进 而 完 成 新 的 建 构 。
期日 : ‘ 善 哉 ,皑 皑 兮 若 白 雪 ! ’ “ 伯 牙 鼓 琴 ,志 在 杨 柳 ,钟 子 期 日 : ‘ 善 哉 ,依 依 兮 若 柳 絮 ! ’ “ 伯 牙 鼓 琴 ,志 在春 雨 ,钟 子 期 日 : ‘ 善 哉 ,潇 潇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②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A.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B.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C.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D.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答案】A【解析】(1)“数人”对“壮士”进行补充说明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薛显”是“又败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在中国周代有公、伯、侯、子、男五爵”爵位顺序有误应为“公、侯、伯、子、男”【答案】C【解析】(3)C项“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可知他并不是明朝建立后一直镇守北方重镇——北平【答案】(4)①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他击败俘虏他的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②顾时率领部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解析】(4)①“耀兵城下” 状语后置句在“兵”后省略了“于” 应是“于城下耀兵” “劲” 得力的“复” 再次②“帅” 通“率” 率领“引去” 退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省略了主语“顾时”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A. 上阕首句作者以祖逖自励表达立志报国的气概隐含国事堪忧的沉痛B. “依旧一新亭” 语浅而情深表达作者对东晋名士痛感国土沦丧的同情C. 上阕最后三句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锋利的宝剑状山势挺拔气冲斗牛D. 这首词抒写作者欲为国效力却终被埋没的慨叹词气雄豪情绪苍凉【答案】B【解析】(1)B项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答案】(2)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一掬钓鱼坛上泪”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解析】(2)“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思是“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本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的心情“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意思是“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其中“一掬钓鱼坛上泪”运用典故词人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泪”字直抒胸臆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 以景结情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表达出词人的年华空老而又壮志难酬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2)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3)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B.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C.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D.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答案】B【解析】“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错意在说明环境变了身份变了行为方式变了人与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故选B【答案】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豆花以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解析】【答案】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解析】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D.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1)D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2)B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五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答案】D【解析】(3)D项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答案】(4)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解析】(4)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 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再将材料二第三段“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答案】(5)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5)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六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5.(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A. 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B. 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C. 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D. 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答案】C【解析】(1)A项“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错误文章中说的是“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 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B项“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错误并非最终结果也无积极与消极之分D项“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错误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故选C【答案】C【解析】(2)C项“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3)D项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质疑的重要性【答案】(4)①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②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③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④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解析】(4)从材料一“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可总结出“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从“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可以总结出“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 从材料二中“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可总结出“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从“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可总结出“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答案】(5)①首先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这个话题提出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接着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通过举例论证强调了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③最后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解析】(5)材料一第一到三段首先从在阅读状态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写起简单论述“共鸣”与“冲突”的关系后引出了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四到五段作者举了林冲的例子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作者通过对比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的不同来论证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最后最后一段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为图1的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标题6.(2)简要评价图2的创意创意【答案】(1)【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长空利箭网遍全球【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拟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要求标题中包含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拟写标题可以从时间、地点、新闻主体、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把握有时也要考虑新闻主体的特点、属性等另外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图1下方的字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通过所给的这些文字考生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第一新闻主体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北斗” 结果是“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收官再依据“全球卫星导航”与“组网卫星” 可知新闻主体的特征是“网遍全球”或“组网全球” 明确这些信息之后考生再结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 作答此题答案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该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既点明了新闻主体“北斗” 又写出了事件的结果“收官” 还写出了新闻主体的特征“组网全球” 非常完美②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评价图标创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图标的组成内容并对内容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图标创意进行正确评价图2 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蕴含着太极阴阳鱼图形和长柄勺状的司南图形最上和最下分别标有中英文标识在深蓝色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内画有北斗七星司南图形下面有网络化地球图案明确图标的这些组成部分后考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图2的创意进行评价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因为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团团圆圆圆形更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图标中太极阴阳鱼与圆形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它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答案】(2)【示例】①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②图标中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系统志在建设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系统③图标中的北斗七星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④司南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北斗七星一起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古今结合映刻着浓重的中国色彩和民族骄傲感⑤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则形象生动体现了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解析】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质疑欣赏
质疑欣赏内容提要:“质疑”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质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一、质疑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质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识了它的重要,我便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质疑”能力的培养,具体作法有:首先,教师要做表率,要有善于提出疑问的好习惯,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次、在教师的带动下,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
最后、鼓励学生提高质疑的水平。
总之,质疑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宜忽视的环节,有效的质疑它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我们应该重视它。
“质疑”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许多教师在备课中几乎设计了各种接近完美的疑问,学生都是在按照教师的疑问进行着回答,难道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吗,还是教师没给过孩子这样的机会呢。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质疑有以下两点重要作用:一、质疑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我每天在家中给四岁的女儿讲故事时,我都愿意适时的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训练下,我的女儿也总是愿意问“为什么”。
质疑是一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学生有了质疑的习惯,他才愿意学习,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宋代学者朱熹指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显然“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
有“疑”,才能形成探索和发现目标,使之有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又迎来了新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我也要从小培养他们这种质疑的能力。
有一天在一次测试中学生出现了这样一道错题:请你写出十位上和个位上都相等,且和是10的两位数是(),其实正确答案只有55,但有学生写了46、28等。
在讲试题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为什么46、28是错的,而是把这样的权利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进行判断,很快学生便发现了,题中要求是十位上和个位上都相等,所以46、28等就不对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基于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对信息、观点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认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几种方法: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提出疑问,比较不同观点的优劣,探索其中的隐含意义等。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还要教会他们怀疑问题。
在分析文章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逐步进行论证。
通过“质疑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借鉴思考方法和策略,共同探讨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通过作品鉴赏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
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编写自己的故事情节,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等。
高中政治“疑、探、展、评、练”教学策略的运用
高中政治“疑、探、展、评、练”教学策略的运用作者:李月莲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05期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根据我校实际,我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成效显著的教学策略,即:“疑---探---展--评--练”五环节的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设计目标的有效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疑探展评练合作探究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具体操作如下:一、“疑”在課堂的开始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课堂探究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问题情境的原型应该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或有所认知的社会生活情境;若情境中能包含一个与日常知识有出入的观念,对学生而言似懂非懂,则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探究问题应满足下列条件:第一,要与探究内容相关,符合探究目标的要求;第二,问题要具有探究价值,问题难度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三,问题应该明确具体,以小见大。
二、“探”这一环节是“疑—探—展—评—练”教学模式的关键一环,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获得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所以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做到学生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独自探究是指在探究问题提出后,首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学生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独立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对于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整理出答案和解题思路;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疑惑点,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合作探究过程中,小组长要将本组的探究思路及结论进行整理,对于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生成的新问题要在展示环节提出来,全班进行讨论。
教师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控制与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思维,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三、“展”在经历过“疑”、“探”两个环节之后,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以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不断完善本组的结论,成果共享,再次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
语文阅读“质疑”四法
语文阅读“质疑”四法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也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读思结合,巧于无疑处质疑“读思结合”,顾名思义,就是边读边想。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也如此。
阅读的过程也是手、目、口、脑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
只有将读与思紧密结合,阅读时才能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
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例如《宇宙的边疆》一文为科普作品,开篇却像议论文一样引用名人名言,预习时,学生大多将其忽略,等闲视之。
不问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内中的意蕴,就不能体会其提纲挈领的作用。
“于无疑处生疑”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这样才能把书学厚,才能厚积薄发。
2 比较阅读,同异辨析中质疑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为比较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可比较的东西很多,如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同一个作家的不同的作品,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等。
十多年的母语学习,学生也积累了一些语文知识和阅读知识,但大多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课上听到的多是应和,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唱主角。
而将比较阅读引入课堂,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学会发现问题。
如在学习高中第一册新闻单元时,我将报纸上登载的《易建联期待奇才征程》(严格按标题、导语、主体、结束语写作的时事新闻)与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课外阅读)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发现,《易》文与《奥》文、《那》文行文结构不同,作者参与程度不同;而《奥》文、《那》文在标题、作者参与程度、背景材料使用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
浅谈质疑、探究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质疑、探究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福建省长汀县中复中学谢天亮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它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的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实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性学习恰好给予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发现问题的习惯,弘扬了自由探索的精神,给语文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正如教育家施瓦布所说:“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投入到质疑、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笔者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在调查研究,并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较长时间地进行质疑、探究法在教学中的实践,有了一定的体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下面就此作个总结,并与同仁商榷。
一、创造条件,提供自主探究、质疑的氛围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使学生通过认识人类已有文化,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是有对人类认识的重复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此过程中贯彻尝试创新,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结论性教学为“教师设疑、激疑、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探究式教学。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
叶圣陶曾言:“学习是学生自已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已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
”我们必须相信学生,乐于为学生提供“探究”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指导。
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学生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质疑、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1、质疑、探究是个体人深化学、用语文知识的关键所在,也是课改必须面对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从一个人获取知识,促进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高度来看,探究与质疑的关系是主铺的关系,我们在教学研究和实施过程必须处理好这一关系。
巧思质疑促理解 对比阅读悟品质
巧思质疑促理解对比阅读悟品质作者:周佳来源:《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10期单元语文要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准确书写“术、斗”等10个生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3.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联系生活经验、关注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品析词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联系生活经验、关注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品析词句,感受白求恩的品质,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流程:一、课题激趣,问题引入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两幅图片。
(出示手术台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手术台。
师:有谁知道手术台是做什么用的?生:手术台是用来为病人做手术的。
师:是的,这是一个挽救病人,救死扶伤的地方。
(板书:手术台。
)师:再来看看这幅图片(出示阵地图片),这是什么地方?生:这是战场。
师:是的,这是军人战斗的地方。
(板书:阵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叫做“手术台就是阵地”。
(板书:就是。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这个手术台在哪里?生2:手术台是谁的阵地?生3: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师梳理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带着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生读文。
)师:刚刚你们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大家?生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这个手术台在哪里”,这个手术台在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中,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
生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手术台是谁的阵地”,这个手术台是白求恩的阵地。
生3:我知道了,白求恩在小庙里的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作者看到眼前这温情的一幕,深深地感动并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内心 炽热的情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探究一:这里由荷叶想到对母爱的赞美,其实在前文早就潜藏伏笔, 你发现了吗?请找出这一细节,品读赏析。
画面三:“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 的雨点,打击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 想。”
这是一幅“雨打红莲”图。这幅画中,描写了大雨来临前以及风雨中红莲的 情态,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再坚强的身躯也经不起这样被大雨肆 意地蹂躏啊,更何况是一株娇艳绽放的莲花。在这样的无遮蔽的天空下,连我 也“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株美丽的红莲,独自经 历着自然风雨的打击和考验,心中之前是不适意,如今更是百感交集却无计可 施,让作者的心绪久久不得安宁。
画面四:“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 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这是一幅“荷叶护莲图”。这是全篇最动人心扉的画面。正当作者一筹莫展, 为风雨中的那朵遭受打击的红莲的命运而担忧焦心时,回头却看到“红莲旁边 的一个大荷叶”,这时似乎感受到什么,“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 面”,此处动态的描写,大为细腻而传神。尽管雨点还是在无情地打着,但是 “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看到红莲得到了 庇护,作者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huā ruì dǎo
nì mù yù
做题技巧如何通过探究和质疑提高探索能力
做题技巧如何通过探究和质疑提高探索能力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面临着大量的考试和测试。
做题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探究和质疑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提高做题技巧。
一、探索的重要性探索是指主动地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将知识点讲解完毕后由学生做题,学生只需要掌握答题技巧即可。
然而,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只能帮助学生记住一时的知识,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而通过探索,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掌握做题技巧。
二、探索的方法1. 提出问题在进行做题探索时,关键是学会提出问题。
学生们可以将题目拆解成不同的个体,针对每个个体提出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理清题目的要点,以便更好地解答。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提出进一步深入的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
2. 查找答案做题探索的关键也在于学生如何查找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参考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
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辨别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从而确保所获取的答案是正确可靠的。
3. 实践运用仅仅掌握了相关知识还不足以提高做题技巧,学生还应该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指对知识的思考、怀疑和审视。
在学生进行做题探索的过程中,质疑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质疑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究问题。
通过质疑,学生可以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进行有效的探究和质疑1. 设定学习目标在进行做题探索和质疑之前,学生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和进行质疑。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有效进行探究和质疑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文教学中让“质疑”大放异彩
语⽂教学中让“质疑”⼤放异彩2019-05-25摘要:善于提出问题往往⽐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语⽂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的质疑精神有着⾮常重要的意义,⾸先要为学⽣创设⼀种敢于质疑的氛围,另外要培养学⽣的质疑精神,在具体的语⽂实践中教师要⿎励学⽣质疑,培养学⽣善于争论,⼤胆提倡创新关键字:质疑语⽂教学能⼒提升古⼈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思源于疑”,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学习、思考、质疑之间的关系: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疑是探究的根本,是思维活动的源头,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究活动,没有探究活动,就没有创新发明。
⽽我们⽼师的教学活动是要让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带着着疑问进⾏探究,在“质疑—探究”这⼀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
⼤多年的语⽂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质疑精神在语⽂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
学⽣会质疑,让许多语⽂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解。
培养学⽣的质疑精神教师必须从学⽣的⾓度弄清质疑答疑的意义和内涵,质疑才显得有意义。
⼀、创设质疑的氛围俗话说“学贵有疑”,⼩疑则⼩进,⼤疑则⼤进。
有疑问是孩⼦真正⾛进⽂本的⼀种体现。
这要求教师要为他们创设⼀种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平等的师⽣关系,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
也许他们的问题很幼稚,也许他们的问题很肤浅,也许他们的问题有偏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或多或少⼀定有收获。
那么⾯对林林总总的问题,教师不是把它们束之⾼阁⽽要及时梳理、归纳、总结。
不要让孩⼦们的问题⽩题,不要让孩⼦们的热情消退。
⼆、语⽂课质疑能⼒的培养所有的⼈不是⽣⽽知之⽽是学⽽知之,各项能⼒的形成都必须有⼀定的过程,所以学⽣提问题的能⼒要靠教师的培养。
的确如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直⿎励学⽣独⽴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发表⾃⼰的看法。
但是,并不是每个学⽣从⼀开始就会提问题,也并不是每个学⽣都能提出有⽔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的培养了。
加强对比教学提高阅读鉴赏力
加强对比教学提高阅读鉴赏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加强阅读的对比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力的最有效方法。
何谓“比较”?何谓“对比阅读”?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原则,最重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
”比较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篇或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基本要领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求异,在阅读比较中加以鉴别,在比较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力。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让学生在相同主题不同课文的“同中求异”比较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力。
在人教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体裁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课文,如果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就能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这类课文的能力。
再如《春》、《背影》等作品都出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之手。
这是两篇不同主题的文章,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便能使学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我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异中求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主题讲究一个“美”字,一个“真”字:春的美景,父亲的美好心灵;对春真切的爱,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观察角度讲究一个“独”字,一个“细”字:角度独辟蹊径——“背影”;观察细致——春草、春雨……乃至“春早人勤”。
结构讲究一个“缜”字,一个“眼”字:构思缜密——盼春、绘春、赞春,以背影结构全文;抓住“春”眼,写春的各种特征,抓住“背影”这一文眼,四次点到背影。
描写讲究一个“法”字,一个“画”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春,运用描写等表现方法写背影,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鉴赏效果。
三、让学生在不同作家的同体裁课文的“求同求异”比较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力。
谈质疑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doc
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性要求。
学生的认识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但通过教师的教学,认识才能转变为学生掌握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知识。
《乌鸦喝水》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带着学生上了一节小小的自然常识实践课,在这节课上,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ﻭﻪﻭ1.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以按材料、大小、外形、瓶口、用途等找瓶子之间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区分能力。
ﻭ2.比一比、猜一猜,哪个瓶子装得水多。
通过观察三个形状不同,里面装有同样高的水的瓶子,猜测哪个瓶里的水多,然后,想办法验证猜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ﻪﻭﻪ3.猜一猜,瓶子里至少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瓶里的水。
想办法验证猜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
ﻪﻭ4.活动最后,要求学生发现:瓶内至少要有多少水,添加固体后,水能升到瓶口,使乌鸦喝到水?不同形状的瓶子,水的高度相同,哪种投入的固体最少乌鸦就能喝到水?通过观察瓶子的相同和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瓶子里的水的多少的实验,解决乌鸦喝水问题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的概括能力。
ﻪﻭ当学生再回到《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生动的课堂上,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应该不仅仅是”它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了。
让学生亲历参与,从实践中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包括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课下自己亲自参加的各种文娱、公益活动等。
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带动整个教学的圆满完成。
ﻭ二、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质疑ﻭﻭﻪ三、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质疑、解疑的乐趣ﻪﻪﻭ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克服胆怯、惧怕心理。
情境,比较,质疑
情境,比较,质疑发表时间:2011-08-04T11:27:25.68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42期供稿作者:张健洪[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师的“授”和学生的“学”构成一个整体,其中选用的教学方法很关键。
——谈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三种方法广东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张健洪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师的“授”和学生的“学”构成一个整体,其中选用的教学方法很关键。
我们看到现在的语文课堂,由“自主、合作、探究”走向了“放羊式”,当发现效果不佳时,又理直气壮的走回到“满堂灌”,教学方法用之不当,学生不但“学”得有限,而且影响了思维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总结,我认为不管在哪种理念、哪种模式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情境”“比较”“质疑”的方法,能够在传授语文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这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在情境中启智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个诗意美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达到“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教学情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因而,教师应根据语文的特点,设置情境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切的情感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理解课文。
学生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意境中领悟课文语言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就达到了情境教学的目的。
现在有不少学生感觉学语文索然无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站在门外学——知其大概而不能品其味。
教师只管讲解课文内容,没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去创设获取知识的氛围,学生当然是不能入门的。
要想使学生学语文能做到食之甘美,品其精华,就要做到师生共入情境,共被文章所感染,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文章内涵的境界。
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以声动情,以音动心要创设文章的意境,教师要具有驾驭教学语言的技能。
语言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起到“以情感人”“以情悟文”的作用。
浅谈质疑探究与中考现代文阅读
浅谈质疑探究与中考现代文阅读汉川一中骆小斌在中考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求得确切的答案是读懂文章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质疑探究,就是在阅读文章时边读边提出疑问,也就是一边读一边问一些“为什么”,以便在通读或进一步阅读中更有针对性地探讨,从而达到读懂读透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
质疑探究的方面不一而足,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有疑问,就可以质疑,这是一种较为全面地探知文章内容、立意、结构、描写乃至写作技法的基本阅读方法,因而,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适用于内容复杂、言辞深刻的篇章。
运用这种阅读,首先要学会质疑。
因为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真正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
下面,笔者试就质疑探究的几个方面与方家作一下探讨。
一是文章的题目。
看题目质疑,也是阅读的第一步。
比如,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看这个题目,就可以质疑: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阿长与《山海经》必然有着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很可能是文章的重点。
那么,二者有何关系?以这样的关系作为文章的标题,要表达一个怎样的意思呢?略读课文可以得出答案:阿长为“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得到的《山海经》,作者回忆往事以表露自己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
二是看似离题的内容。
《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种种“缺点”的描述,这些好象不利于表达对长妈妈的敬意与怀念,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呢?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关于写作技法的问题。
其实作者这样写是基于真实,没有拔高人物,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感。
三是文中的关键性词、句、段。
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对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作用的分析、对精彩片段的深入挖掘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在文章的作用等,也是质疑的“点”。
像朱自清《背影》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几句朴实的话语,就需要细细品味。
四是人物不同寻常的表现、心理上的重大变化、事件发展的转折点等。
比如,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都德《最后一课》)孔乙己的脸上为什么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鲁迅《孔乙己》)为什么母亲突然改变主意要走小路?(莫怀戚《散步》)这些都是从文章的关键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质疑教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质疑教学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课程改革目标、教学过程和教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大力倡导学习方式的改革,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的确,好奇质疑是孩子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过程中得到的,可见质疑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尝试质疑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据笔者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质疑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本身对质疑教学理解不够深入,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教师有心理障碍,不敢不愿设置质疑环节;学生不敢、不善质疑;学生质疑了,教师跟着学生的问题跑,教材最终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课堂闹哄哄,却不着边际,没有很好地解决教学内容等。
为此,笔者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以引起教师们对质疑教学的再反思。
二、几点思考:(一)转变教师观念是开展质疑教学的前提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对此,教师务必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观念。
其实,质疑教学对我们的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在课堂上实施质疑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他们主动探求未知领域,自主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并获得新知识的兴趣,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同时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提高;有利于师生间感情的交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愣在那里,可见这是大部分同学的疑问,对此我马上对同学说,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同学举手要求发言,钱易开同学说,“亡,百姓苦”,是因为国家灭亡了,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当然是百姓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质疑中探究在比较中鉴赏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是人教版教材的保留课文,该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引用大量诗句,以其形象而优美的语言精辟地阐述了诗歌语言的精妙,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我每次讲这节课总觉得意犹未尽……
又上这节课了。
我带领学生鉴赏完这篇文章,进入自由质疑阶段。
可班上的气氛有点沉闷。
于是,我借机说出了久存于心的疑惑:“老师读此文时,一直有个不成熟的想法,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解析。
我认为林庚先生关于‘落叶’与‘落木’关系的推论有些绝对。
”“咦!大学者的推论还有错!”学生们颇有点惊诧的味道。
我接着说:“你们看第三段这样写,‘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时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这就有些绝对了,因为古人也有用‘落叶’写出优美诗句的。
”“那就快请老师让我们看看,一起‘疑义相与析’吧!”学生们急不可待地说。
于是,我在大屏幕上投示了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开始认真品味这首诗。
良久,我开口道:“同样是落叶,杜甫的《登高》用了‘落木’,而贾岛的诗用了‘落叶’,你们认为这里用‘落木’好还是用‘落叶’好?请大家畅所欲言。
”
“我认为用‘落木’好,杜甫善于锤炼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的创造应该继承。
”一生说。
“不能因为是杜甫用了‘落木’就说别人用‘落叶’不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关键还得看语境用哪个最适宜。
”我及时跟上。
“我也认为这里应该用‘落木’,因为依据林先生文章,‘木’可以表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让我们感知深秋季节树木疏朗的特点。
”另一生立即补充。
“我觉得这里还是用‘落叶’好。
首先,前面一句有’秋风生渭水’,说明这里的‘秋风’刚刚从渭水上刮起来,与下句的‘落叶’正相配;其次,因为‘木’字还含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与‘满长安’根本不协调。
而‘落叶满长安’,则描画了在秋风的吹拂下,落叶像疲倦的蝴蝶离枝纷飞,铺满了长安城。
这就形象地描绘了深秋季节的萧瑟凄清。
”班上的一诗词爱好者分析得头头是道,激起了班上一片掌声,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
“说得真好!”我由衷地称赞,“可是,林庚先生说,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教室里又是一片安静。
大家一边翻书一边思索:是啊,杜甫为什么舍弃《湘夫人》中优美的“木叶”形象而要冒险创造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形象呢?他不怕死扣字眼人的批评吗?”
“同学们可以翻到48页,”我再次打破沉寂道,“林先生说,‘木叶’与‘落木’又还有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形象,这正是《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老师,我懂了,”一个顿悟的学生急不可待地站起来说,“‘落木’比‘木叶’还显得空阔苍凉。
杜甫的《登高》正是写深秋季节三峡一带风急天高的,所以他创造性地选用了‘落木’,写出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殊景象,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抱负远大的诗人对国难深重、老病飘零现状的无边的悲凉,令人久久回味。
”他的精彩分析再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我说:“这样说来,杜甫用‘落木’真是天才的创造,而贾岛的‘落叶’也同样精彩。
然则,林先生说‘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不是显得有点绝对了吗?”于是,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
这时,答案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师生通过质疑探究、比较鉴别,真正领悟了诗歌语言的精妙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发展了思维。
课后,不少同学交来了随笔。
请看一同学的片段——小析“落木”与“落叶”
“落木”与“落叶”虽只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却不相同。
“落木”,无边的萧瑟带着空旷席卷而来,留下充塞天地的落寞。
“落叶”,打着旋儿并着不舍依依而去,只留下不尽的思念、飘零。
前者不断地随风呼啸而去,伴随着一去不返的奔腾江水;后者重在抒情,用绝美的画面,勾勒别后的思念。
“落木”悲凉,“落叶”热闹,却透
着一份无奈。
“落木”有着不同流俗的傲骨,却早早退出了现实生活与语言运用;而“落叶”诉不尽的情怀,让古今敏感的文人编织成一篇篇优美的诗文。
“落木”伴着的是孤独的诗人,“落叶”却守着多情的种子。
二者本是同根,却有着不一样的境遇。
只因为木的刚直,叶的柔美。
【教学反思】
上课时,如何处理对名家文章的疑惑?面对《说“木叶》这样精微的文章,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真正领略作者的深意?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鉴赏文章与拓展迁移的关系?这三个问
题是我这节课侧重考虑的目标。
这节课,我就带着自己读《说“木叶“》时的疑惑,引进贾岛的名作《忆江上吴处士》,与杜甫《登高》中的名句加以比较,与林庚先生的分析相互印证。
课堂上生生、师生思维碰撞,生成了许多精彩的观点。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上,师生合作,有效地答成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享受着质疑、探究过程的愉悦,享受着思考的快乐。
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