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形观测施工方案
地铁施工变形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施工变形监测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简介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然而地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因此对地铁施工变形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对象地铁施工变形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地面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
三、监测手段1.地表测量:通过对地表标志物进行定点测量,如测角、测距等方法,了解地表的变形情况。
2.遥感监测:利用航空摄影和遥感技术,对地铁工程周边的地形进行全方位监测。
3.地下管线探测:采用地下雷达等技术,对地下管线的情况进行探测,及时排除隐患。
四、监测频率1.实时监测: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对地面建筑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2.定期监测:除实时监测外,还需定期对地铁施工周边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五、监测报告1.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2.问题排查:如发现地面变形异常,需及时进行问题排查,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监测报告撰写:根据监测数据和问题排查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
六、应急预案1.事故处理:如发生地面建筑物坍塌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
2.紧急通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需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通报,并配合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七、总结与展望地铁施工变形监测是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监测工作,提高预警能力,才能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未来,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地铁施工变形监测工作将更加精准、高效。
以上是关于地铁施工变形监测专项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城市交通的高效便捷。
建筑物变形观测规范
建筑物变形观测规范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pecifications for Building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JGJ/T 8-97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6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通知建标[1997]308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科(84)153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主编的《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JGJ/T 8-97,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本规程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1月14日1 总则1.0.1 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1.0.3 确定测量精度所依据的变形允许值和变形测量所用仪器的检验项目、方法及维护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0.1 建筑变形测量应能确切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场地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并以此作为确定作业方法和检验成果质量的基本要求。
2.0.2 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
重大工程或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项目,尚应进行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施测方案应经实地勘选、多方案精度估算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择优选取。
2.0.3 变形测量的实施,应符合下列程序与要求∶1应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的标石标志,建立高程网或平面网,亦可建立三维网。
房屋变形监测方案
房屋变形监测方案1. 引言房屋变形监测是对建筑物结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监测房屋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变形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缮和维护,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房屋变形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安装位置的确定、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内容。
2. 监测设备的选择在选择房屋变形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测量精度房屋变形监测需要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监测。
因此,选择的监测设备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监测要求。
2.2 稳定性监测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测量性能。
这样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抗干扰能力监测设备应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地排除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排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4 可扩展性监测设备应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方便后期的升级和改造。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更多的监测节点,扩展监测范围。
根据以上因素,建议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变形监测设备。
3. 安装位置的确定安装位置的确定是房屋变形监测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可以有效地监测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3.1 主要结构节点在确定安装位置时,应优先考虑主要结构节点。
主要结构节点对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监测其变形情况可以及早发现结构问题。
3.2 典型变形部位除了主要结构节点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变形部位进行监测。
例如,柱子的倾斜、墙体的开裂等。
这些典型变形部位在房屋变形中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通过监测这些部位可以提前发现结构问题。
3.3 建筑物边缘建筑物边缘也是一个重要的监测位置。
边缘部分对于房屋的整体变形有较好的反映,监测边缘部分可以获取到全局变形情况。
4. 数据采集和分析房屋变形监测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采集监测设备获取的变形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得到房屋结构变形的具体情况。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大川屯3#特大桥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2013年06月目录一、总则 01.1、适用范围 01.2、工作依据 0二、组织管理 (1)2.1、职责分工 (1)2.2、工作程序 (1)三、通用要求 (2)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2)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5)四、专业要求 (8)4.1、梁体工程 (8)4.1.1、工程概况 (8)4.1.2、变形控制标准 (8)4.1.3、变形观测方案 (8)4.1.4、观测资料要求 (10)4.1.5、观测频次 (11)4.1.6、沉降评估 (11)4.1.7、其他 (12)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3)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变形监测工程是指为了观测和记录土地、建筑物、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工程物体在受力或受外部因素影响时产生的形变变化,及时发现并研究工程物体的形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
变形监测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2. 工程范围变形监测工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土建结构的变形监测、地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地表沉降监测、边坡和河岸的变形监测、管线和电缆的变形监测等。
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变形监测工程的范围进行具体确定,并组织相应的监测方案和工艺设计。
3. 工程方法变形监测工程的方法通常包括传统的地面测量和现代化的无人机、激光雷达、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手段。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进行相应的监测点设置和数据采集。
传统地面测量主要包括水准测量、测角测量、距离测量等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高新技术手段的场合。
无人机、激光雷达等现代化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多角度的监测,并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
4. 监测点设置在进行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监测点。
监测点应当尽可能覆盖整个工程范围,并且应当考虑到监测点的密度和分布,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设置监测点时,需要考虑到监测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撑和固定工程。
5.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点的设置,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工作。
数据采集工作应当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正、去噪、验证等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数据分析则包括对数据的整合、趋势分析、异常点识别等工作,以保证对工程变形情况的准确掌握。
6. 施工组织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组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c.测点的布设不宜过多,但要保证观测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要测点的布 设应能控制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
d.各个不同的监测方案,需要进行方案的比较和验证工作,使监测工作做 到技术上有保证,经济上可行,实施时安全,数据上可靠,特别要强调 的是应避免“唯武器论”,单方面追求高精度、自动化、多参数,脱离工 程实际需要的监测方案。
15天。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变形部位和测点布置原则:
1.在满足监测目的前提下,测点数量和布置必须是充分的、足够的; 同时测点宜少不宜多,不能盲目设置测点。
2.测点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以便于分析和计算。主要测点的布设 应能反映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
3~5
-
3 邻近建(构)筑物 最大沉 10~60 -
-
-
降
差异沉 降
2/10 0.1H/10 00 00
注:1. H-为建(构)筑物承重结构高度。 2. 第3项累计值取最大沉降和差 异沉降两者的小值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7 变形网设计
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原则:
1.变形监测网应为独立控制网。 2.变形监测控制点埋设的位置最好能选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
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2. 工作基点 • 现场设置可以直接观测变形点并且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即工作基点。 • 工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可
采用钢管标。 • 对通视条件较好的小型工作,可不设工作基点。 • 在基准点上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工作基点要求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嘿,小伙伴,今天我要跟你聊聊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课题——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别看这名字有点长,其实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监控建筑物变形的技术活儿。
下面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带你领略一下这个方案的精彩之处。
咱们得知道,建筑物变形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却是建筑安全的大敌。
所以,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就成了咱们这个方案的核心任务。
一、方案背景话说这事儿起源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安全问题。
尤其是那些大型、超高层的建筑物,一旦出现变形,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咱们这个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为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监测目的1.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结构安全、稳定。
2.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的变形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3.为建筑物的维护、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1.全站仪测量法:这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测量,从而得到建筑物变形数据的方法。
优点是精度高,但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2.光学测量法:通过光学仪器对建筑物进行拍照,然后分析照片中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精度相对较低。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扫描,得到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进而分析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成本较高,设备要求较高。
4.雷达监测法:通过雷达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优点是实时性强,但精度相对较低。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全站仪测量法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辅以光学测量法进行验证。
四、监测步骤1.建立监测点:在建筑物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用于采集变形数据。
2.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对监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建筑物的三维坐标。
3.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4.变形分析:根据变形数据,分析建筑物的变形趋势,为处理变形问题提供依据。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后续的建筑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观测内容: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竖向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掌握建筑物竖向的沉降情况。
2. 建筑物的水平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掌握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
3. 地基的垂直位移:通过测量地基的垂直位移,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地基承载力的变化: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推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仪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将建筑物各个基准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与其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各部位的平面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地基的垂直位移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地基的变形情况;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仪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测量,利用测量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本次观测将按照以下频次和时间进行: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两小时;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三小时;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每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四小时。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篇一: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一、工程概况:***大学***校区教三楼位于校道南侧,东临山丘,南临图书馆,西临教四楼,北面三栋广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基为粘性土地基。
由**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第三分公司施工,*****公司监理,工程竣工日期为二0XX 年六月。
二、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XX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XX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4、****大学***校区教三栋1:500平面图5、教三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三、沉降观测方案(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1)、观测精度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3.0±≤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0±≤mm ,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0.1±≤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1≤mm 。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观测的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视距差:≤1.0m;视距累积差≤3.0m;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
观测时一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
(2)观测时间、次数观测周期每月一次,每期观测时间三个小时,总共进行6期观测。
首次观测时间为20XX年12月7日。
首次观测时,应观测多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二)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各拐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案1. 背景介绍基坑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在地下建造高层建筑或者地下结构,需要在地面上开挖较深的坑,并按照设计图纸对坑下进行倒土处理,同时基坑周边的建筑、道路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避免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需要进行变形监测。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是指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和地下室施工等过程中,从土壤内部和地面上一定深度位置等环境中,连续或定期监测基坑四周变形情况,以获取变形数据,从而判断基坑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地选择监测点位,对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提前发现潜在危险,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
2. 变形监测方案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测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从而保障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
变形监测的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位、监测频率和监测报告。
2.1 监测内容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基坑倒土变形监测等内容。
通过监测这些内容,可以全面掌握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提前发现潜在危险,保障施工的安全。
2.2 监测方法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GPS定位法、倾斜仪法、水准仪法、测斜仪法、位移传感器法等。
通过这些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测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从而保障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2.3 监测点位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点位主要包括:地表监测点位、地下水位监测点位、支护结构监测点位、周边建筑物监测点位、倒土监测点位等。
通过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可以全面掌握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提前发现潜在危险,保障施工的安全。
2.4 监测频率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包括:连续监测、定期监测。
通过连续或者定期监测,可以不断地获取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数据,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保障施工的安全。
2.5 监测报告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报告是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并提供有效的监测报告。
某建筑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范本
建设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单位:地址:区翠峰商业街电话:0604×604传真:003日期:2009年月日*****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总规划用地****㎡,拟建总建筑面积为****㎡,建筑边线长约****m。
建***幢建筑物,****结构,对差异沉降敏感,属乙级高层建筑。
地面标高变化在1879.50-1880.40m,大致为北较高、南较低。
场地内无软弱土层及软弱下卧层分布,无土洞、滑坡等。
一级基坑,采用喷锚及基坑土钉支护,开挖深度4.5米。
施工周期45天,预计观测时间35天。
二、观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期间和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随着取土的深入和主体结构荷载的增加,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道路动载的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范围,甚至会引起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工程水平位移和沉降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变形观测内容及方法1、周边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2、基坑边壁顶部水平位移观测:视准线法,采用(徕卡PC1102)全站仪进行观测,共设有****个观测点。
3、基坑边壁顶部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4、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到主体工程封顶至使用阶段的变形观测: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垂直度观测:*****测量法,采用电子经伟仪进行观测。
共设有****个观测点。
具体布置位置详附图:《*****变形观测点位布置图》,侧向位移观测点宜布置在冠梁(基坑边壁顶部)上,可采用铆钉枪射入铝钉,亦可钻孔埋设膨胀螺栓或用环氧树脂粘标志。
基坑变形监测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工程概述1二.作业目的1三.作业依据及规范2四.工作内容2五.基坑及周边监测方案25.1 基准点的布设25.2护坡桩顶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埋设25。
3护坡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埋设35.4 变形监测点保护及意外情况处理45.5 基准点、监测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55.6 观测设备和人员投入55。
7 观测周期65。
8 成果处理6六.提交成果资料66.1 提交阶段成果76。
2 提交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7七.补充说明7八.质量保证措施8九.附件8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受..。
..的委托,。
.。
拟承担。
.。
.变形监测任务。
本项目位于。
....。
基坑深16-18米,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60米。
开挖深度较大,周边不明管线复杂,采用—2米以下桩锚支护(2道锚杆),-2米以上组合柱砖墙支护形式。
二.作业目的本工程基坑挖掘较深,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监测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基坑工程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重要道路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为避免基坑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本身的危害,采用先进、可靠的仪器及有效的监测方法,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控,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工程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所需的数据,从而使工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作业依据及规范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
四.工作内容1、测定护坡桩顶部水平位移,周边道路的沉降量、计算沉降差及沉降速率。
变形观测观测方案
“崇州市怡心花园保障性住房”变形观测技术方案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2011年12月目录一、公司简介 (3)二、公司资质 (5)三、本工程投入的仪器设备 (9)四、本工程投入技术人员情况 (10)五、沉降观测质量保证措施 (10)六、监测方案 (14)附件:1、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2、基准点、观测点示意图一、公司简介成都西南冶金测量工程公司始建于1988年初,系国有专业测量公司,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拼搏,企业在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司现有职工79名,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3名;助理工程师30名。
公司下属生产机构有:4个直属测量队,1个GPS工作站。
并设有:办公室、总工办、质管部、资料室、财务部等管理部门。
现为乙级测绘资格持证单位.一、现有主要测绘仪器设备1、拥有各类全站仪14台;2、各类进口及国产红外测距仪10台;3、J1级经纬仪1台,J2级经纬仪10台;4、S1级水准仪1台,S3级水准仪4台;5、大平板仪22台;6、台式及便携式微机20台;7、数字化仪1台套;8、自动绘图仪1台套;9、南方CASS 3。
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10、清华山维商品化测绘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NASEW》11、美国TRIMBLE 4000SSE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3台套。
二、近几年来独立完成的主要测绘项目1、梁平—万县高速公路1:500带状地形测量;2、重庆上桥—界石段1:500带状地形测量;3、成都市1:500基本地形图测量;4、富顺县1:1000地形测量;5、自贡市岷江引水项目1:2000带状地形测量;6、射洪县1:500地籍测量;7、上海长宁区(80km2)地下管线探测GPS控制测量;8、广惠高速公路B标段GPS控制测量;9、西藏莽措湖农业开发项目测绘工程;10、射洪县柳树镇(13km2)1:500地形测量;三、已完成的和正在监测的沉降观测工程项目一览表二、公司资质1、资质证书2、营业执照3、组织机构代码4、税务登记证三、本工程投入的仪器设备1、沉降观测采用经年审合格的日本拓普康电子水准仪DL-101C,(仪器标称精度:每公里中误差1mm,)配合数码尺施测,外业所有限差均由数字式水准仪内部设置并由水准仪进行自动控制,如观测数据超出作业限差规定将由仪器自动对该站超限数据删除,并当场对该站数据进行返工重测,内业台式PC计算机平差计算、绘图。
JGJ8_2017年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方案
3. 1. 1 下列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 加层、扩建建筑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
4 受邻近施工影晌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晌的建筑。
5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
6 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7 体型狭长且地基土变化明显的建筑。
3. 1. 2 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宜进行场地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和斜坡位移观测。
2 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对一级基坑,应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3 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进行倾斜观测。
4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5 建筑施工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3. 1. 3 建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2 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及高耸构筑物,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
3 对超高层建筑,应进行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4 对市政桥梁、博览(展览)馆及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建筑,6 应进行挠度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5 对隧道、涵洞等,应进行收敛变形观测。
6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7 当建筑运营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时,应进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8 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异型建筑以及地下公共设施、涵洞、桥隧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宜进行结构健康监测。
9 建筑运营管理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建筑变形测量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变形预警值。
3 开挖面或周边出现塌陷、滑坡。
4 建筑本身或其周边环境出现异常。
5 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3.2.2 中选择适宜的观测精度等级。
7 3.2.2 建筑变形测量的等级、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沉降监测点位移监视~点等级测站高差中误差坐标中误差主要适用范围 (mm) (mm)特等 0.05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变形测量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一等 O. 15 1. 0 重要的古建筑、历史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耍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等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重要场地的边坡监视~ ;重要的基坑二等 0.5 3.0 监测;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的变形测量;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等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一般场地的边坡监视IJ; -般的基坑三等 1. 5 10.0 监测;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 一般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测量;日照变形测量;风振变形测量等四等 3. 0 20.0 精度要求低的变形测量注: 1 沉降监测点 lJ!~站高差中误差:对水准测量,为其lJ!~站高差中误差;对静力水准测量、三角离程测量,为相邻沉降监测点间等价的高差中误差; 2 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指的是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差中误差、建筑上某点相对于其底部对应点的水平位移分量中误差等。
变形监测方案
陕西宾馆扩建工程19#楼基坑监测方案陕西宾馆扩建工程19#楼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
建筑主体为1幢地上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5米。
基础埋深7.00m。
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差异沉降很敏感,建筑物基础类型为桩筏、独立承台。
基坑开挖东西长143米,南北约55米,开挖平均深度为6.55米(基坑底标高为405.58米)。
根据有关规定应定为二级基坑。
基坑东临院内人造园林;南边约4米有动力站一层设备房;西边距基坑约20米有陕西宾馆12号楼以及裙房,距基坑最近35米有宾馆人工湖(湖水标高408.130米);北边目前没有建筑物,基坑距用院外道路为25米。
根据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基坑开挖时不考虑降水,施工时只考虑排除地表水和雨水。
由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以及支护结构本身的允许变形对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确保周围建筑物以及基坑本身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施工和设计,并在基坑开挖施工完成基坑回填、降水停止之前监控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必须对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以期得到同步数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监测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基坑支护方案》、《勘察报告》、《设计要求》等监测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坑支护结构本身的变形,另外一部分为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
一、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沉降监测根据陕西宾馆19#楼基坑支护施工图中的要求,基坑侧壁顶部水平位移累计位移桩支护超过20mm,土钉支护超过25mm时应及时报警的要求,按照40%监控值作为测量误差的极限值,按照2倍中误差估计极限值,监测点的点位测量中误差应小于4mm。
当采用徕卡TCR702全站仪,变形点采用固定测量标志时,根据该基坑具体情况,经估算顾及起算点误差和对点误差后监测点测量误差为:3.7mm,满足监测要求。
根据《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西北地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以及我们所掌握的大量的建筑物变形资料,为能准确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一般要求测量误差小于允许变形量的。
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案
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案建筑物倾斜观测是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进行观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和倾斜情况,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是一份关于建筑物倾斜观测的方案。
一、观测目的建筑物倾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二、观测内容1. 地基沉降观测:通过对地基的沉降情况进行观测,了解地基的稳定性。
2.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通过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进行观测,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3. 结构变形观测: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三、观测方法1. 定点观测法:选取建筑物不同部位进行固定观测点的设置,通过定期对这些观测点的测量,了解建筑物的倾斜情况。
2. 摄影测量法:通过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建筑物的倾斜照片,通过对照片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建筑物的倾斜情况。
3. 激光扫描法:通过激光技术测量建筑物表面的变形情况,了解建筑物的倾斜情况。
4. 传感器监测法:在建筑物中安装倾斜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的监测和数据采集,了解建筑物的倾斜情况。
四、观测频率1. 地基沉降观测: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2.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每个月进行一次观测。
3. 结构变形观测: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五、观测报告1. 观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对观测所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观测数据库。
2. 观测数据的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关的结论。
3. 观测报告的撰写:编写观测报告,对观测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提出建议和措施。
六、观测装备1. 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仪器、摄影测量仪器、激光扫描仪等。
2. 传感器:包括倾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3. 观测设备:包括固定观测点、地基沉降观测点等。
七、观测人员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熟悉观测方法和工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和经验。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和日常巡查方案
基坑变形观测方案和日常巡查方案
1. 监测点设置,在基坑周边和内部设置监测点,以监测基坑周
边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监测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基坑的深度、土质情况、支护结构类型等因素。
2. 监测参数,监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地表沉降、支护结构位移、周边建筑物变形等。
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通过测量仪器、全站仪、
倾斜仪等设备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
3. 监测频率,根据基坑施工阶段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监测频率,一般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测。
4. 监测记录和分析,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基坑变形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
接下来是日常巡查方案:
1. 巡查内容,日常巡查内容包括基坑周边的支护结构、土体稳
定情况、降水排水情况、施工现场秩序等。
2. 巡查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和地质条件,确定日常巡查的频率,一般包括每日巡查和每周定期巡查。
3. 巡查记录和处理,及时记录巡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 巡查人员,确定巡查人员及其职责,确保巡查工作的及时性
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坑变形观测方案和日常巡查方案是基坑施工安全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
地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基坑开挖施工中变形观测
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变形观测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轻轨、高层建筑、市政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将产生众多的较深基坑,这些基坑的开挖施工,使基坑周围的水土内部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土体发生微小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所以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要对周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达到预警作用,确保安全生产。
一、产生变形的原因及种类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周围建构筑物基础的地质构造不均匀,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同,大气温度变化,土基的塑性变形,地下水位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开挖的深度作用,都会导致建构筑物发生沉降、水平位移及裂缝等变形现象。
为了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
二、变形观测方法的选择我们知道变形观测,其目的是查明建筑物随时间变化的微小量,因此对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变形观测方法的确定,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满足精度要求,其次是最大限度利用本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最后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
三、沉降观测沉降变形观测一般多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为此须先建立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控制网。
具体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外围布设一条闭合水准环形路线。
再由水准环中的固定点去测定各观测点的高程,这样每隔一定周期进行一次精密水准测量,将测量的成果用严密平差方法求出各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1、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①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3个,高程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设置。
②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它可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方。
③高程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也可选在基础深且稳定的建筑上。
2、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标石、标志的选型及埋设应满足下列规定:高程基准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原状土层中,可根据点位所在处的不同地质条件,选埋基岩水准基点标石、混泥土基本水准标石。
变形监测方案
绿园污水处理厂顶管施工基坑监测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二0一五年七月目录1.项目概述 (2)1.1概况 (2)1.2监测项目 (2)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 (2)2.1监测原则及目的 (2)2.2技术规程 (2)3.监测实施程序 (3)4.监测实施 (3)4.1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 (3)4.1.1水准控制网的设置 (3)4.1.2监测点的埋设原则 (5)4.1.3监测点的安设方法 (5)4.1.4监测方法及精度控制 (6)4.1.5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 (7)4.2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7)4.2.1水位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7)4.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布设原则 (8)4.2.3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原则 (8)4.2.4水平位移测点的埋设技术要求 (8)4.2.5观测技术方法及精度控制 (9)4.2.6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概述 (12)4.3基坑自身监测频率 (13)5报警的处理方法 (14)5.1报警值的设定 (15)5.2报警的处理办法 (15)6实施组织计划 (14)7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表 (15)8人员组织实施 (16).项目概述1.1概况受0000000厂委托,00000000承担绿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基坑沉降变形观测工程,管道位于:东湖大街、滏阳路、朝阳大街、长安路、和平路、等路段,管线总长度约12263米,共计92个深基坑,我公司在基坑开挖至回填土完成期间,对基坑坡顶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监测。
1.2监测项目本方案监测项目有: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2.1监测原则及目的在施工方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前提下,我方监测在对施工方监测进行校核的基础上,独立地进行监测。
我方遵照委托方提出的要求,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基坑支护进行高精度监测,并从岩土工程专业的角度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向业主提供监测变形的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提供建议,为施工安全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12节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我院变形监测作业方法,提供成果资料的格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我院承接的所有构筑物如房屋、地下室、道路、桥梁等变形测量工作;3 职责本作业指导书由生产管理室负责业务下达,由分队负责具体作业实施和作业过程检查,质检办负责审核,总工办负责审定,本作业指导书最终解释权归总工办;4 措施与方法接收任务4.1.1由院生产管理室将任务下达到作业队、室,并开具测绘项目生产过程管理表;由业务承接人员在测绘项目生产过程管理表上简要写出项目的技术要求;4.1.2作业队、室接收任务后,应按照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生产准备4.2.1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好人员,并进行分工,安排工作实施计划;4.2.2项目负责人应就技术设计书中的技术要求及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文件;4.2.3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有关资料如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变形监测的相关仪器等,并按JGJ/T-97国家建筑变形测量规程,CJJB8-99城市测量规范对仪器设备进行常规检定即水准仪的I角检验、全站仪的2C差检验、测斜仪正反读数稳定性检查、准直仪的I角检验;生产作业变形测量是对工程构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形变进行监视测量,我院目前主要承担构构物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地下室基坑开挖安全监测,以及地形沉降等变形测量工作;以下主要就变形测量的主要作业环节制定作业技术要求,本作业技术要求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规定应依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有关条款执行;4.3.1监测前准备工作4.3.1.1工地现场踏勘;4.3.1.2埋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4.3.1.3确定基准点稳定性监测和变形观测方案,沉降观测应在现场选定观测线路并做好标记;4.3.1.4绘制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点位布置图,观测线路图;4.3.1.5编写技术设计书;a观测周期小于五次或工程产值小于1万元的小型项目可以不编写技术设计书,但应编写技术说明;院管工程技术设计书由生产部门编写,质检办审核,总工办审定;b技术设计书要根据测量合同编写,主要内容应包括基准点的设置方案、观测方法与可靠性分析,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案与施测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精度等级,数据处理方法和各项限;c 观测周期可根据差指标,拟上交成果目录等;技术设计完成后应交由总工室审核甲方要求或根据预估的变形速率和测量精度来确定;按预估变化率和测量精度等级确定变形观测周期时,可按T>2M/V 计算T :变形观测周期,M :变形量观测中误差,V :预估的变形速率;d 观测精度等级可根据甲方要求或根据所监测工程的重要性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由M=S/20M :变形观测点观测中误差,S :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计算变形观测点测量中误差,再根据观测方案和观测线路,按Ф=M/Q 221Q 为最弱观测点权倒数,Ф为单位权观测中误差,计算单位权观测中误差,现根据建筑变形规程表2.0.5套用相应的测量精度等级;4.3.2 基准点设置与可靠性分析4.3.2.1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每个测区至少应设置三个基准点,三个基准点间应单独布设水准线路构成监测网,观测精度应较变形观测精度高一个级别,若条件许可,应尽量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测站可以同时观测到的位置直接测定高差,通过计算高差观测不符值或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按M=][41nN ∆∆±N:测段数,△:高差不符值,n 各测段平均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测定中误差,若相邻两周期基准点间差变化量大于n 22Mn 为测站数,可以认为基准点不稳定,应重新设置基准点;4.3.2.2 位移监测位移监测基准点也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重点工程以及测区面积较大时,应布设独立的基准点稳定性监测网;观测精度应较变形测量精度高一个等级;小型工程可不布设独立的基准点稳定性监测网,但每测区至少应设置三个以上基准点和检核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观测精度也应较变形观测精度高一个等级;根据:M=KV/m K=)1(10253-n n V:各方向观测值与其均值之差,M:方向数,n:测回数计算n 个测回角度观测中误差;根据MD=]2[n∆∆± n:测距边数,△往返测较差或测回间较差计算测距中误差;若两周期基准点与检核点间角度或距离变化量大于22倍的M 或MD,可以认为基准点不稳定,应采取措施重新设置基准点;4.3.2.3 基准点联测每观测两次基准点联测一次,若观测时发现监测点有异常,应及时联测基准点;观测时间超过一年的变形监测工程,变形观测点应与城市等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精度不应低于基准点检测精度;其他变形监测工程若条件许可,也应尽量与城市控制点联测;作业实施依据变形监测作业实施应严格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表2.0.5中的等级和精度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实施;观测成果的验算4.5.1沉降观测成果验算4.5.1.1根据水准网环线闭合差按MW =][1nWWN±N:水准环数,n和环平均站数,W:水准环线闭合差计算的每站高差测量定中误差不得大于所选定测量等级的精度要求;4.5.1.2根据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按M△=][41nN∆∆±N:为测段数,n为各测段平均测站数,△为测段高差不符值,计算的每站高差测定中误差不得大于所选定的测量等级的精度要求;4.5.1.3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或闭合线距闭合差均不应超过±2MO MO为所选用等级的每站高差测定中误差,n为测站数;4.5.2位移观测成果验算根据平差结果计算的变形观测点位测定中误差或根据角度和边长观测不符值按变形测量规范7.2.2-1、、、、、、式计算角度和边长测定中误差,再根据边长和角度测定中误差计算变形观测点点位测定中误差,计算的点位测定中误差不得大于选定的变形测量等级所规定的观测点点位测定中误差;成果资料4.6.1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成果资料主要指建构物沉降观测资料,其他如基坑回弹观测,建筑场地观测等成果提交详见变形测量规范5.2.8、、条;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4.6.1.1设计书或技术说明;4.6.1.2沉降观测成果表每期观测提供;4.6.1.3沉降观测点点位与沉降量展开图每期观测提供;4.6.1.4基准点检测及稳定性分析报告每期观测提供;4.6.1.5沉降观测成果验算报告每期观测提供;4.6.1.6沉降观测点、基准点点位分布图以1:500地形图作基础图,每期观测提供;4.6.1.7水准线路图;4.6.1.8观测手簿;4.6.1.9技术总结与成果分析报告;4.6.1.10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甲方;4.6.2位移观测位移观测成果资料主要指建构物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等成果资料,其他如挠度、风振、滑坡等观测资料提交详见变形测量规范;4.6.2.1构筑物位移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a技术设计书或技术说明;b水平位移观测点,基准点点位布置图以1:500地形图作基础图,每期观测结束后均应提供;c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报告;d观测成果表包括位移量、位移方向、观测时间、累计位移量,每期观测提供;e移矢量图每期观测后提供;f观测成果验算报告;g技术总结及成果分析资料;4.6.2.2建筑物裂缝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以下资料:a倾斜观测点点位布置图;b观测成果表包括观测时间、水平位移分量、倾斜量和倾斜方向;c倾斜量矢量图;d观测手簿;e主体倾斜曲线;f测量说明与观测成果分析;4.6.2.3建筑物地下室基坑开挖安全监测:a技术设计书;b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变形观测点、测斜管点位布置图以1:500地形图为基础图,每期观测均应提供;c基坑周边建筑及地面沉降观测点,基准点布置图以1:500地形图为基础图,每期观测均应提供;d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报告每期观测均应提供;e外业观测手簿;f基坑土体侧向位移图每期观测应提供;g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成果表每期观测提供;h技术总结与观测成果分析;过程检查整个作业过程由作业队、室检查人员必须按照变形测量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检查无误且在成果资料的相应栏目内签名后方可提交下道工序上交部门质检;否则应提出返工意见,检查结果填写在项目跟踪单上的相应栏目内作为质量评定记录予以保留;踪单上的相应栏目内作为质量评定记录予以保留;最终检查最终检查由院质检办负责实施,检查人员必须按照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对数据记录、计算100%的内业检查;外业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无误且在成果资料的相应栏目内签名后方可提交;否则应提出返工意见;检查结果填写在项目跟踪单上的相应栏目内作为质量评定记录予以保留,必要时还需编写产品质量检查报告;后附范例一、闽江二桥桥面沉降监测至1、概述福州市六一路闽江二桥于1969年12月5日正式开工,1970年6月20日建成,1970年6月30日通车;在福州市鳌峰大桥建成1993年前的23年间一直是福州市区唯一能通行重载的跨闽江桥梁;1994年随着过江交通量剧增,福州市政府投资5800万元对旧桥进行了加宽;加宽后的桥面宽度由原来的18米改为米,净宽为14米机动车道+2×米非机动车道;该桥全长米;旧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加宽部分为钢梁 ,两者等高;桥跨布置均为:+5×50++米;该桥荷载等级为汽车-26级设计,为1967年版旧标准,拖车-100级检算;桥上设计车速50KM/H,人行道人群设计荷载4KN/M2 ;该桥经过近30年运营,发现六个水中承台均有不同程度的侵蚀现象,其混凝土有剥落破损、孔洞和露筋等问题;为了确保闽江二桥的正常运营及交通安全,我院受福州市政府及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委托,从2001年5月至2003年2月对闽江二桥桥面进行沉降监测每天上午6点至7点监测一次,共计进行了1122次观测;2、监测方案设计水准点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点的基准点;建筑物沉降均根据它来确定,因此它的构造和埋设要保证稳定与可靠,在二桥桥南桥北附近稳固、不受影响的位置埋设两个沉降观测基准点M、N 两点;每次观测联测M、N两点,另外又在桥南选定一个固定点A点,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沉降观测点沉降点的数量和位置全面反映大桥沉降情况,它与大桥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有关;应市城乡建设总公司要求,经协商大桥桥面共布32个沉降监测点,监测点布置在桥墩位处桥面上,每个桥墩面上布置四点,桥北与江滨路交界起点处布设四点;曲线图观测值曲线图如图一:图1累计下沉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如图二:图2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每个月份的观测成果,呈现在一定区间内的上下波动曲线;从图二中可以看出:累计沉降量曲线走势带有一定规律性,即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十五的沉降变化幅度最大;闽江二桥变形监测,为在此期间二桥的安全营运、福州市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技术人员在此期间,风雨无阻、没有节假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二、马尾青洲大桥施工变形监测2002、04、17至10、271、工地位置与监测目的马尾青洲大桥北起马尾开发区南至长乐,是罗长高速公路跨闽江的特大双塔叠合梁斜拉桥;为保证安全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反馈信息,我院受香港建设公司委托对青洲大桥最后施工阶段进行监测;2、监测项目1桥面线形标高测量2主桥钢架偏离轴线测量3换索附近桥面垂直变形监测4沥青施工标高控制测量5主塔偏位监测3、监测方案设计桥面线形标高测量、沉降监测、沥青施工标高控制测量1基准点为了确保各次测量基准点的稳定、可靠,在2、3主塔上不受工地影响的位置各埋设一个基准点点位和高程均由甲方提供;2观测点各个项目的测量均按照香港建设总公司要求,在桥面上部设观测标;主桥钢架偏离轴线测量在2、3主塔的中心设站,定出主桥的中心线,再定出主桥上每个钢架的中心,每个钢架的中心到主桥的中心线距离,即为该钢架偏离主桥中心的距离;主塔偏位监测1基准点大桥施工控制网点DQ13和DQ15由甲方提供;2观测点大桥主塔顶端中心点标志为塔顶西北角3观测方法在基准点DQ13和DQ15上设站交会出主塔顶端中心点标志为塔顶西北角坐标4、监测内容桥面线形标高测量桥面观测点由甲方布设提供,施工过程中观测点变动,各观测点的引测杆高由甲方提供;4月17日为换索前测量,5月30日为换索后测量,10月24日为沥青施工完后测量;主桥钢架偏离轴线测量在2、3主塔的中心设站,定出主桥的中心线,再定出主桥上每个钢架的中心,每个钢架的中心到主桥的中心线距离,即为该钢架偏离主桥中心的距离;测量情况详见成果表;换索附近桥面沉降观测换索前后监测两次,监测情况详见施工安全监测报表;沥青施工标高控制测量定出主桥的中心线;测出四个里程K9+102、K9+144、K10+252、K10+304;在这四个里程横断面上各定出四点,共十六个观测点;由基准点引测这十六个观测点高程,各点高程值和点位略图详见报表;主塔偏位监测在基准点DQ13和DQ15上设站交会出主塔顶标志点标志为塔顶西北角坐标分别为2X=米,Y=米、3X=米,Y=米,与其理论坐标2X=米,Y=米、3X=米,Y=米进行比较,得出2、3分别往北方向、南方向偏了厘米、厘米详见略图;另注:2、3标志点的理论坐标由香港建设公司提供;福州市勘测院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三、福清新世纪国际商厦基坑变形监测1、工地概况与监测目的••••福清新世纪国际商厦位于福清市一拂路与田乾路交叉口西北角,紧邻工地西侧的是房管局宿舍楼共八层,北侧毗邻城关幼儿园教学大楼;基坑支护采用喷锚网与前置木桩,高压旋喷桩联合支护,地下室层数为一层,原有场地标高约为至+1.40m基坑底面开挖至-5.30m,实际挖深约为5.20m至6.70m;在深基坑开挖期间,由于基坑内土方开挖,工地四周的土体势必往基坑方向倾斜,直接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为科学准确地确定周边建筑物、挡土结构、周围土体变形情况,确保周边住户和基坑施工的安全并提供及时、可靠的反馈信息,我院受福清新世纪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从2001年02月09日至对福清新世纪国际商厦基坑施工期间进行安全监测;2、监测项目基坑工地西侧、西北侧建筑物和地面沉降观测基坑工地东北侧建筑物沉降观测喷锚网挡土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观测七二十一支护体变形测斜四、宁德国税培训大厦主楼、裙楼施工变形监测1、工地概况与监测目的宁德国税培训大楼位于古西路和104国道交叉口西南角,主楼十七层、裙楼五层,属框架结构;紧邻工地西侧的是三幢国税局宿舍楼每幢均为七层楼;西侧基坑支护采用锚杆喷锚网支护,东、南、北侧采用土钉墙围护,地下室层数为一层,基坑底面开挖至±下米;在深基坑开挖期间,由于基坑内土方开挖,工地四周的土体势必往基坑方向倾斜,直接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为科学准确地确定周边建筑物、挡土结构、周围土体变形情况,确保周边住户和基坑施工的安全并提供及时、可靠的反馈信息,我院受宁德国税局委托,自2001年08月27日至2003年10月,对国税培训大楼在基坑施工期间进行安全监测;2、监测项目基坑工地西侧建筑物和地面沉降观测基坑挡土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工地西侧三幢房子倾斜观测西侧支护体变形测斜主楼、裙楼施工沉降监测主楼电梯井道垂直度检测五、福州中城广场基坑开挖安全监测1、工地位置与监测目的福州中城广场工地位于八一七中路东侧,紧邻工地南侧的是省工会宿舍楼共六层、省电子大楼共八层和省电子大楼招待所共八层,北向靠近工地的是尚友礼堂;地下室三层、两道支撑,开挖深度达十二米,在深基坑开挖施工期间,由于基坑内土方开挖,工地四周的围护桩势必往基坑方向位移,直接影响四幢楼和围护桩的安全,为科学准确地确定四幢楼和工地四周围护桩倾斜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提供及时可靠的反馈信息,我院受福建中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对四幢楼、工地四周围护桩和围护圈梁进行安全变形监测;2、监测项目省工会宿舍楼沉降观测尚友礼堂沉降观测省电子大楼沉降监测省电子大楼招待所沉降监测省工会宿舍楼倾斜监测省电子大楼倾斜监测电子大楼招待所倾斜监测围护桩的内部测斜圈梁围护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围护桩圈梁沉降观测3、监测方案设计沉降监测1基准点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点的基准;建筑物沉降均根据它来确定,因此它的构造和埋设必须保证稳定、可靠及长期保存;为此,•在工地附近稳固且不受工地施工影响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基准点A、B、C省工会宿舍楼附近和D、E、F尚友礼堂附近;采用独立高程系,首次观测对各基准点进行联测,并计算出各基准点高程;在往后的观测中,定期联测基准点,检验其稳定性;2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全面反应楼房沉降情况,它与楼房基础形式、地质条件和工地施工进度等因素有关;用钻孔把螺丝固定在楼房墙上相应位置作观测点用;•倾斜监测方法1省工会楼倾斜监测由于受周围场地限制,在如附图三所示的固定点M、N设站,瞄准目标G、H,用视准轴法进行投影量取;从第二十二次观测时,采用交会坐标法;观测结果见倾斜量观测表;2省电子大楼倾斜监测由于受周围场地限制,在如附图五所示的固定点M0、N0设站,瞄准目标GO、H0,用视准轴法进行投影量取;从第七次观测时,采用交会坐标法;倾斜监测观测结果见倾斜量观测表;3省电子大楼招待所倾斜监测采用交会坐标法,如附图七所示;倾斜监测监测结果见倾斜量观测表;围护桩的内部测斜在围护桩四周适当的位置埋设八根测斜管如附图所示,应用航天工业部测斜仪CX3,根据基坑开挖进度,及时监测;测斜时每隔米测一个数据,每次观测数据都相对首次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圈梁围护的顶部水平位移在远离工地稳固地方布设四个基准点JD、JD2、JD3、JD4并相互联测,采用独立坐标系统;为了作业方便,在工地周围合适地方布设四个工作基点,分别是、;工作基点与基准点联测,以检核工作基点稳定性;在圈梁四周布设八个观测点如附图所示;在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小角观测法来观测各个相应的观测点平面变化情况,同时辅以坐标法,以便在工作基点发生变化时做出相应的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变形观测施工方案
建筑变形观测施工方案
引言:
建筑变形观测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结构变形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定量化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针对建筑变形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 安排变形监测团队:选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变形监测团队,负责监测设备的搭建和数据处理分析。
2. 确定观测目标和位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类型,确定变形观测的目标和位置。
通常观测的目标包括整体变形、局部变形等。
3. 选择观测方法和设备:根据观测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设备,如测斜仪、全站仪、测量罗盘等。
二、安装观测设备
1. 测斜仪的安装:测斜仪适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变形。
安装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固定好设备,并进行仪器调试和标定。
2. 全站仪的安装:全站仪适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变形。
安装时需要选择适宜的位置,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并进行校正和校准。
3. 测量罗盘的安装:测量罗盘适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方位和旋转变形。
安装时需要选择稳定的基准点,正确设置罗盘位置,并进行罗盘的调零和校准。
三、观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1. 数据采集:根据事先制定的监测计划,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要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可以采用现场悬挂标志板、人工标定、重复观测等方法进行校正和验证。
2. 数据处理:通过建立观测数据的数据库,并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观测结果,制作变形曲线图和变形速率图,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物的变形趋势。
四、变形预警和控制
1. 变形预测: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变形预测。
根据预警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2. 变形控制: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物进行及时调整和控制。
对于发现的异常变形,应立即采取补充支撑、加固处理等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结论:
建筑变形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安装观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变形预警和控制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