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物理九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其中沪科知识点在教育界有着较好的口碑。
本文将以沪科标准为基础,详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
1. 物理量与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的一门学科。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用物理量来描述和衡量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为了统一衡量标准,我们引入了单位的概念。
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包括米、千克、秒等。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与加速度是物体运动中的关键概念。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可以用公式v = s / t表示,其中v表示速度,s 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而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公式a = (v2 - v1) / t表示,其中a表示加速度,v2和v1分别表示末速度和初速度,t表示时间。
3. 力和牛顿定律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公式F = ma表示,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而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等性和反向性。
4. 压力和密度压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对其单位面积的作用,可以用公式P =F / A表示,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可以用公式ρ = m / V表示,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5. 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可以用公式W = F · s表示,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
能是物体进行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
动能可以用公式E = 1/2·m·v^2表示,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势能可以用公式E = m·g·h表示,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6. 电路与电阻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可以用公式I = Q / t表示,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t表示时间。
沪科物理知识点九年级
沪科物理知识点九年级一、力学1. 物体受力与力的性质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净力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与不平衡力3. 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和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力的单位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风车原理5. 重力与万有引力质量、重力和引力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落体运动行星运动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路径光的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2. 理想平面镜镜面的特性光的反射规律镜中像的特点和位置3. 理想凸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光的折射规律透镜中像的特点和位置4.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光的三原色光的衍射和干涉5.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基本现象光电效应的应用和意义光电管和光电池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度量热平衡和传热热量的传递方式2. 热量的性质热的膨胀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热量与物质的状态变化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关系3. 热功与功率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和功率热机的分类和应用4. 内能与热量变化内能和热量的关系物质的相变和热量变化热容和比热容5. 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的基本规律热辐射和黑体辐射温室效应和能源利用问题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基本性质带电物体间的电相互作用电场的概念和特点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欧姆定律原子的电荷和电子的运动电阻的性质和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4. 线性电路电流的分布和电流的平行规律电压的分配和电压的串联规律等效电阻和电源的内阻5. 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特点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应用和电磁场的能量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电子结构量子理论和波粒二象性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2. 核物理原子核的结构和基本粒子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核能与核聚变3. 重力与电磁力万有引力和库伦定律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比较基本粒子的电荷和质量4. 辐射与辐射防护电磁波的特性和分类辐射的产生和传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和时空的扭曲质量增加和时间膨胀的效应以上是九年级沪科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在受力后产生的形变恢复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5. 功和机械能:-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6.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间能量传递的量度。
-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推动电流流动的力。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属性。
8. 电路的组成和规律:- 串联电路: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 并联电路:电阻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9.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是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教材,全册共有多个章节,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内容。
具体的章节和内容如下:
第一章动力学
1.1 运动的描写
1.2 速度与加速度
1.3 牛顿第一定律
1.4 牛顿第二定律
1.5 力和合力
1.6 牛顿第三定律
1.7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1 原子的发现
2.2 原子的性质
2.3 原子核
2.4 原子核的结构
2.5 电子的结构和分布
第三章热学
3.1 热传导
3.2 传热方式的比较
3.3 热传导的应用
3.4 火的温暖是怎样产生的
3.5 冷热源产生的热
3.6 热与机械能的转化
3.7 热与化学能的转化
第四章电学
4.1 电流的组成
4.2 电荷的守恒性与电流的连续性4.3 电路
4.4 导体的性质
4.5 电阻的性质
4.6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4.7 简单电路的分析
4.8 电功与电能
第五章电磁感应
5.1 磁场的产生与性质
5.2 电流的磁场
5.3 线圈中的电流的磁场
5.4 磁感应强度
5.5 安培力的机制
5.6 感应电动势
第六章光学
6.1 光的直线传播
6.2 光的反射
6.3 镜面成像
6.4 光的折射
6.5 透明介质中光线的传播
6.6 透镜成像
以上是《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大致章节和内容。
具体的教材可以通过购买或在学校借阅图书馆中查阅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学期知识点汇总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绝不能读作“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基础知识:涵盖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物质与能量、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力学:重点介绍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运动学问题和实验探究。
热学:介绍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等概念,以及热传递和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光学:涵盖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成像等光学基础知识,以及光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学: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磁场等,以及电磁感应、交流电和电磁波等内容。
实验技能:强调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实验技能的培养。
综合应用: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物理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 阐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的核心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学业要求,更是为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身边的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运动等,还能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物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概括全书内容全书内容围绕九年级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展开,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力学部分介绍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等。
热学部分讲解了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以及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光学部分重点介绍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如透镜和显微镜的原理。
声学部分则讲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1℃ 1℃ 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到达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沪科版_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沪科版_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
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2. 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对物体内能的理解
焦耳定律及应用知识点
1. 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Q=l2Rt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耳适用于任何电路。
2. 电热的计算式
Q热=Pt=l2Rt,串、并联电路中放出的总热晕Q付、=01+0沪...+On。
(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时计算电热可利用下面的公式:
u
Q茶=W=切百R'r-—-t R
(2)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不再等于导体产生的热量,而是大千这个热量,故计算电热只能用公式0=12Rt。
3. 电热功率的计算
p热=12R,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功率跟导体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一学习资料
.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与凝固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化是吸热过程。
如冰化成水3.晶体熔化:A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B 特点:(1)吸收热量(2)温度不变。
C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铁水变成铁棒5.晶体凝固:A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B特点:①放出热量;②温度不变。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min min min min晶体熔化晶体凝固非晶体熔化非晶体凝固三.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医用酒精消毒时感到手凉)(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是沪科版的物理教材,下面是该教材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定义、物理量和单位、观察和实验、测量误差等。
2.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3. 力的作用:力的概念、力的效果、力的计量及其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合力,力的测量等。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5. 动能和功: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
6. 动量和碰撞: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碰撞的类型和性质等。
7. 弹性力和弹簧:弹性力的概念和特点,胡克定律,弹簧的应用等。
8. 波的性质和传播: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概念,波的传播特点,波的分类,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
9. 声的特点和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性质和特点,声的传播速度等。
10. 光的特点和传播:光的产生和传播,光的特点和性质,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和反射等。
11. 弧形线的物理:圆周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相关概念,离心力和向心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供参考。
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章节来具体学习和了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场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到达熔点〔2〕继续吸热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外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外表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2〕沸腾:①定义:液体部和外表同时进展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十二章能与热机一、温度与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4. 物体的能〔1〕物体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涵盖了以下知识点(根据沪科版教材):
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纯物质与混合物
- 分子与原子的结构
- 原子核与电子的结构
-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 金属、非金属与半金属的性质
2. 机械与能量
- 力的作用及力的类型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物体的运动和力学常识
-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 功和功率的概念
- 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3. 镜子与光学
- 光传播的直线性和透明性
-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 变焦镜的调节和使用
-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
4. 电与电路
- 电流和电量的概念
- 静电与导电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开关与灯泡的使用
- 电阻与电功率的计算
- 电阻和电导的关系
5. 核能与核物理
- 放射性与核变反应
- 能量守恒定律与质能转化
-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半衰期
- 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6. 运动与控制
- 机械工作的标准单位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类型
- 运动仿生学的概念
- 信息的传输与控制
这些知识点是根据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内容总结而来,可能与其他教材有所不同。
建议以自己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为准,具体参考教材的章节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