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尉氏新庄遗址二里头人骨种系初探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颗明珠,它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聚落农业的珍贵证据。
在这个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植物遗存,这些遗存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证据,并对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进行全面评估和回顾。
一、发现的植物遗存1. 谷物:在二里头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谷物遗存,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粟、黍、稷等。
这些谷物的发现证明了二里头人在农业方面具有高度的发展水平。
2. 蔬菜:除了谷物,二里头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蔬菜的植物遗存,如包菜、芹菜、蘑菇、藕等。
这些蔬菜的存在表明二里头人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注重主粮的种植,也重视蔬菜的栽培,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3. 果树:在二里头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果树的植物遗存,如苹果、梨、桃、橘子等。
这些果树的发现证明了二里头人早在古代就开始进行果树的栽培,并在生活中享受着水果的滋味。
二、对二里头遗址植物考古证据的评估1. 深度评估:从二里头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二里头人在农业方面的发展程度。
他们既种植了丰富的主粮作物,又重视蔬菜和果树的种植,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的认识和满足。
2. 广度评估:二里头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不仅仅是种类丰富,也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的不同方面。
谷物的种植反映了二里头人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发展水平,蔬菜和果树的种植则体现了他们对膳食多样性和生活品质的关注。
三、对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的回顾1.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作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发现,揭示了古代聚落农业的丰富内容。
这些植物考古证据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农业提供了实物依据,还为我们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提供了宝贵线索。
2. 植物考古证据的发现,使我们对汉代前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二里头人的种植体系不仅包括主粮作物,还包括蔬菜和果树的栽培,这反映了古代农业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答: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材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多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已经相当发达,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商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3.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二里头遗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了全球公认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这表明二里头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4.为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及文明形态提供了关键遗址: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为研究这一时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点,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及文明形态的关键遗址和最重要对象。
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夏王朝中晚期都城,其丰富的遗存为我们理解夏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5.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在夏商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方面,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
剖析二里头都城聚落的构成要素、整体布局及其发展过程可探索二里头国家王权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等级划分,以及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模式等,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夏朝历史研究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探索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和形态、理解夏朝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河南郑州二里头古墓群考古探秘
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河南郑州二里头古墓群考古探秘河南郑州二里头古墓群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这个古墓群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距离郑州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二里头古墓群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古墓群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当时,一位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葬着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随后对古墓群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
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二里头古墓群被确认为商代晚期的遗址,距今已有约3800年的历史。
古墓群内共有约200座墓葬,其中包括大型墓葬、小型墓葬和祭祀坑等。
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为研究商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里头古墓群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墓群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等文物,展示了商代晚期的高度文明和工艺水平。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被称为“二里头大盂”的青铜器,它是中国青铜器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这件青铜器高约133厘米,重约875公斤,造型庄重大气,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除了青铜器和玉器,二里头古墓群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商代晚期的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还为研究商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例如,古墓群中出土的陶器中有许多是用来盛放粮食和酒水的,这说明当时的商代社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生产和物质文明水平。
二里头古墓群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世界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为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河南郑州二里头古墓群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1.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发掘历史是怎样的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
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
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
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范围为东西约2公里,南北1.5公里。
包含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
此遗址的兴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文化时期,考古界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
从196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考古人员建立了一至四期文化框架序列,揭示了1号、2号宫殿基址,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清理了不同等级的墓葬,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考古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性发掘,其中包括铸铜作坊遗址;发现了多处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自2001年起,工作队对宫殿区进行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数座;对宫殿区及其附近的道路进行了追探,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路;2003年春季,对已发现的道路进行了解剖发掘,并发现了宫城城墙;2004年,又在宫城以南发现了另一堵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墙以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
2011年,经过考古人员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又有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名词解释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位于河南省新郑市二里头村的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中国夏代文化的发源地。
该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遗址。
一、夏代文化夏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传说时期,据说该时期的统治者为夏禹。
夏代文化是指夏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显示了夏代文化的特征,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夏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二、青铜器青铜器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青铜器是指使用青铜合金制作的各种器具,如盆、爵、斝等。
这些青铜器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显示了当时人们的高度冶炼技术和精湛的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对后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陶器陶器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器是通过在高温下烧制粘土而成的,它们包括陶壶、陶罐、陶盆等。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学会利用工具和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玉器玉器是指用玉石制作的各种器物,如玉璜、玉佩、玉珮等。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中,也发现了不少精美的玉器。
玉器在古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贵族和权贵的象征,同时也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二里头的玉器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玉石的崇拜和使用,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
五、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形式。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部落或氏族为基础的。
人们组成大家庭或氏族的群体,通过共同的血缘关系和部落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社会制度为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许多其他古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六、宗教信仰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还包括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物品。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每个区域的文物有什么不同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每个区域的文物有什么不同本文导读: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
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
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
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
对于一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核心文化来说,从带有这种文化特质的代表性器物的分布上,是可以约略窥探这一文化的影响范围的。
打个比方,使用筷子的地方势必属于中华文化圈。
就二里头来说,青铜礼器和陶礼器就是它的“筷子”。
青铜礼器的制造和使用基本上集中于王都,有很强的独占性,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青铜之外,二里头典型陶器中有一部分不同于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礼器,包括爵、觚(gū)、盉(hé)等,也是社会和政治象征性的器物,在某些礼仪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以由统治者赐予的形式从王朝扩散到各地。
陶礼器随之成为二里头国家疆域的“定位器”。
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以偃师为大致中心,北至山西省临汾—晋城一线,向西延伸至陕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往东至少到达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而陶礼器,也几乎遍及这个文化分布圈。
这个范围可能就是二里头王朝秩序架构的中心区,也就是直接疆域。
但二里头作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除了直接控制的地盘,它还间接控制着大片土地。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属性
第六节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属性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的翟镇乡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北许村一带,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5公里,东北6公里便是著名的偃师商城。
二里头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以二里头村南为中心,南起四角楼南古伊洛河北岸,往北至少到达洛河河道,东过圪垱头村,西到北许村。
东西最长约2.4公里,南北最宽1.9平方公里。
分12个考古发掘区,分别用罗马数字排序。
其中宫殿区位于V区铸铜遗址主要位于IV区。
(一)布局二里头遗址布局图作为大型聚落,二里头遗址经过精心规划,布局严谨,遗址范围内虽然不见大型城墙,但规划设计有宫殿宗庙区与宫城、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祭祀区,设置有道路网。
其中遗址中部为宫室区,遗址南部为作坊区,遗址北部为祭祀区。
一般居住活动主要位于西部。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偏东,围绕宫殿区筑有宫城墙,已发掘10余处宫殿基址,以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宫殿基址为代表。
这些夯土建筑大都结构复杂、布局规整,且集中分布于宫城内的东西两个区域。
二里头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其中一号宫殿基址位于宫城内西南部,由主殿、回廊、南门塾、侧门、庭院构成封闭的四合院式建筑。
总面积达9585平方米,是二里头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
其余夯土基址中有4座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4座在150到500平方米之间。
这些宫殿建筑的性质和功能推测可能与朝堂、宗庙有关。
二里头遗址宫城西南角宫城呈长方形,沿四周大路内侧修筑。
东墙378米,西墙359米,南墙295米,北墙292米,总面积10.8万平方米。
墙宽2米,东墙有门道2个。
宫城墙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一直延续到四期晚期甚至更晚。
二里头遗址作坊围垣西北角作坊区在一直范围内发现有铸铜、制陶、制骨、制玉、制绿松石饰品的作坊遗存。
二里头宫城之南发现有围垣作坊区,设置铸铜作坊、绿松石作坊各1处。
二里头遗址陶范、铜矿石铸铜作坊位于遗址南部,距离宫城南垣200多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
二里头文化专题教育课件
六、有关东下冯(类型)文化
1.发觉与命名
– 1959 山西夏县
2.分布与年代
– 霍山以南旳汾河下游、浍河、涑水河流域, 主要涉及了临汾与运城盆地
– BC1900—BC1523年
N
东下冯文化相对位置图
3.文化特征
①褐陶所占百分比较高,仅次于灰陶。
②自早到晚均以绳纹为主,篮纹、方格纹极少。
(2)早期以篮纹或细绳纹为主,另外还有 某些方格纹。晚期以中粗绳纹为主,极少 见篮纹和方格纹;
(3)早期折沿小平底器物较常见,晚期卷 沿圜底器很流行;
经典器物分期演变图
夹砂中口深腹罐由折 沿、矮鼓腹、平底发 展到卷沿、瘦高腹、 圜底;
圆腹罐由高领瘦腹到 矮领圆腹,花边口沿 作风由多渐少;
盆形鼎有深腹到浅腹;
5.邹衡:《有关探讨夏文化旳条件问题》,《华夏 文明》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复习题
1.简述二里头文化旳分布与年代。 2.简述二里头文化旳主要特征。 3.从谱系角度分析二里头文化是怎样形 成旳。 4.怎样认识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旳关系。
雕花漆器残片
玉器
玉器以兵形玉器为主
“合诸候于涂山,执玉帛 者万国”
玉器种类:
– 工具
斧、铲、多孔梯形刀
– 仪仗器
戈、钺、戚、矛、箭头
– 礼器
牙璋、圭、琮
– 饰玉
柄形饰、锥形饰、镯、坠
四、二里头文化旳源流 及其与其他文化旳关系
二里头文化谱系分析
二里头文化 (陶器群)
王湾三期文化
《考古记》“一升 曰爵,二升曰觚, 三升曰觯,四升曰 角,五升曰散。”
河南博物院藏“父乙”角
青铜牌饰
(2)流行浅窖穴,平面形状多样。 (3)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无 腰坑。 (4)在大型遗址中出现了密集旳夯土 基址。
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二里头遗址,那可是考古学界的一颗超级明星啊!你要是对考古有点兴趣,就不能不知道这个地方。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就像在历史的长河里突然找到了一把神秘的钥匙。
这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王朝的大门。
以前啊,我们对夏朝的了解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夏朝就像是一个隐藏在传说中的神秘王国,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可具体啥样呢?谁也说不太清楚。
二里头遗址一出现,嘿,就像是一道光照了进来。
我们开始看到夏朝可能的样子了,那些建筑遗迹、陶器碎片、青铜器啥的,就像是从历史深处伸出来的一只只小手,在向我们打招呼,说:“嗨,来看看我们古老的世界吧。
”这遗址里发现的那些建筑布局,可不得了啊。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建筑布局就是骨架了。
二里头的建筑布局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很厉害的规划能力。
你看那宫殿遗址,规模宏大,肯定是当时权力的中心。
这就好比在一群小房子中间突然出现了一座豪华的大宫殿,周围的小房子都得围着它转。
这说明了啥?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等级制度,就像一群小动物里有个头领一样。
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的社会里肯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是思想观念。
再说那些青铜器,那可真是二里头遗址的宝贝啊。
青铜器在那个时候就像是高科技产品一样。
它们制作精美,造型独特。
你想啊,在那个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得多不容易啊。
这就好比让你用石头和树枝去造一辆汽车一样困难。
这些青铜器的发现,让我们知道当时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而且啊,青铜器在古代可不仅仅是生活用品或者装饰品,它们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谁家里要是有几件青铜器,那肯定是个厉害的人物,就像现在谁要是开着豪车,戴着名表,那肯定是个有身份的人一样。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陶器也很有趣。
陶器就像是古代人的生活日记,上面的纹路、形状都透露着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那些陶器的形状各种各样,有装水的,有装粮食的,还有一些可能是用来祭祀的。
二里头文化考古的实质
二里头文化考古的实质
二里头,一个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耀眼的名字。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先民所创造。
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
这处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遗址不断带给考古人惊喜。
有学者认为,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论,二里头文化就是重瓣花朵的花心。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以及一件长70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曾长期主持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认为,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据考古研究,早在夏代,二里头文化已影响长江以南乃至长三角地区。
二里头文化以偃师为大致中心,北至山西省临汾—晋城一线,向西延伸至陕西
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往东至少到达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从考古学层面上说,二里头文化南传,终结了南方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本地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模式,开启了宏观上伴随中原地区文化变迁节奏而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二里头文化南传给业已衰落的南方地区文化强烈的外部刺激,促使南方各地域文化以新的面貌复兴。
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一般有什么治疗造句
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
一般有什么治疗造句
我想你是想了解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一般有什么陪葬品,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一些信息:
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是二里头文化的重要遗存之一,其陪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在这些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石器等。
其中,青铜器是最重要的陪葬品之一,常被用来代表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青铜器包括爵、斝、盉、鼎、簋等礼器,以及戈、矛、戟、刀等兵器。
玉器也是二里头遗址中型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主要包括璧、环、琮、圭、璋等。
这些玉器通常被制作成精美的装饰品或礼器,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
此外,陶器、骨器、石器等也是二里头遗址中型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
这些器物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对于研究二里头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的陪葬品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二里头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一般有什么治疗造句
二里头遗址中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一般有什么治疗造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二里头遗址的贵族聚居区
2.中型墓葬的特点
3.中型墓葬中的治疗造句实例
正文
二里头遗址是我国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其中的贵族聚居区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在这个区域中,中型墓葬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墓葬形式。
这些墓葬的特点在于,它们通常被用于埋葬贵族阶层的人物,因此,其随葬品丰富,且墓葬结构严谨。
在对二里头遗址中型墓葬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在这些墓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治疗造句。
这些治疗造句主要用于描述墓主生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其疾病的治疗过程。
它们通常以古代汉字的形式刻在墓葬的墙壁或随葬品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例如,在一座中型墓葬中,学者们发现了这样一段治疗造句:“病者头疼,予以药石治疗,疼痛减轻。
”这段文字清晰地描述了墓主生前曾经患有头疼,并通过药物和石针等治疗方法缓解了疼痛。
这种治疗造句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贵族的生活状态,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医疗技术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总之,在二里头遗址的贵族聚居区,中型墓葬是一种重要的墓葬形式。
第1页共1页。
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试掘简报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82-85页
主题词: 二里头;龙山文化;遗址;河南;文化堆积;洛达庙;地理环境;商文化;房基;文化层
摘要: <正> 二里头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偏南9公里处,洛河从村北流过,遗址在村南(关于此遗址的地理环境及有关文献记载可参看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遗址面积颇大,东西约2公里,南北近1.5公里。
整个遗址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寨后村和辛庄等五个自然村。
这次试掘是在二里头南边的圪垱头一带,清理出房基1座、灰坑38个、墓葬12座,所获遗物十分丰富。
现将这次试掘的重要发现加以介绍。
二里头遗址制骨遗存的考察_陈国梁_李志鹏
渠
铸铜作坊
洛 河
故 道
Ⅰ区 前李
工具类器物。 马萧林认为,判断制
图一 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示意图 (据《二里头》(叁)图11-2-2-1改绘)
· 60(总 540)·
本文暂称其为1号制骨作坊(以下简称1号作 坊);另一处位于二里头遗址北部的祭祀区 附近,即前述1983~1986年第Ⅵ发掘区,本文 暂称为2号制骨作坊(以下简称2号作坊)。 而历年零散发现的制骨遗存,构成作坊的产业 链条尚有空缺,暂称之为骨器加工点。这样 的地点共发现5处,分别位于宫殿区东部、南 部和西部的第Ⅲ、Ⅳ、Ⅷ区(图一)。
该区域还发现灰坑60余座,多数位于房 址的西部,相对集中,大体呈环状分布(见 图二)。灰坑形状不一,包括方形、不规则 的圆形或椭圆形,填土内除了常见陶器碎片 外,还有骨料、骨器、卜骨、砺石等。灰坑 的功能既不单一,也不尽相同,根据所出遗 物推测,可能包括骨料坑、水井和卜骨埋藏 坑等(表一)。
根据制骨遗存的分布范围推测,1号作 坊规模应该不大,约500~600平方米(见图 二)。
另一处为1983~1986 年发掘的第Ⅵ区。发掘者 认为,1983年清理的骨料 坑“可能与制骨作坊有 关”[7],1985年发现的骨
二里头
图例
贵族墓葬 制陶作坊
骨器加工点 制骨作坊
城墙、道路
0
300米
料坑和半成品骨器“再一
次证明附近有制骨作坊遗 址”[8],1986年发现的骨料 坑和烧土面“很有可能与制 骨作坊遗址有关”[9]。该区 域是较早确认存在制骨作坊 的区域。
的发现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1999~2006 域,遗迹和遗物所显示的生产链条完整,
年的发掘中,Ⅴ区发现的骨料也较为集中, 可以确认为制骨作坊。一处位于二里头遗址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二里头遗址的发掘.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寻找夏文化用考古的方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提供材料历史比较探究问题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发现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
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
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
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
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
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
它从材料和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
大型墓尚未发现。中型墓多发现于二里头遗址,至少发现有20多座,墓主人社会地位较高,当属于贵族阶层。小型墓在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渑池郑窑、荥阳西史村、陕县七里铺、巩义稍柴、登封王城岗、郑州洛达庙、夏县东下冯等多处遗址发现,墓主人当属于一般的平民阶层。
(四)埋葬制度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区,一般与居住区无严格的区分,墓葬多分布于居住区和日常活动区内。独立于居住区、单独的位于野外的墓葬区目前尚未发现。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虽然较为零散,多数墓葬是分区、分片的,每个片区墓葬没有定数,少则二三座,多则十几座。
墓葬一般是东西向排列成行,墓穴为南北向。每行墓葬死者的头向一致,排列整齐。相邻墓葬的间距一般只有几十厘米,死者头向有的向南,方向160至180度之间;有的向北,方向350至360度之间。已发现墓葬墓圹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不见墓道。另见有一定数量的乱葬墓。
此外,还有一些祭祀坑以及无墓圹的人骨架,葬式凌乱,一般无随葬品。其中,祭祀坑中死者有的是手脚捆着,也有首身分离,这些显然属于非正常埋葬。其性质应为人殉、人祭之牺牲或乱葬墓,墓主人社会地位低,当属奴隶或战俘阶层。
(一)大型墓
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基址北部“大墓”
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确凿无疑的大型墓。20世纪80年代曾在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基址北部发掘一座所谓的“大墓”,长5.35米,宽4.25米,深6.1米,面积超过20平方米。填土经层层夯打,发现残漆匣和狗骨架。近年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认为其非大墓,应为“带有夯土井坑的水井”遗存。铜 Nhomakorabea玉柄形饰
2002年春,在二里头遗址三号宫殿基址院内发现一座贵族墓02ⅤM3。时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墓口长2.24米,宽1.1米,面积2.464平方米,墓底散见朱砂。墓主人是成年男性,葬式是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东。出土随葬品丰富,包括铜器、玉器、绿松石器、白陶器、漆器和海贝。该墓出土一件大型绿松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特征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特征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探索中最值得关注的考古学文化,是夏商文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一)发现与分布二里头文化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二里头遗址不是发现最早的遗址,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之前,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一批同类遗址,且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方法命名多个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现最早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是玉村遗址。
1953年4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韩维周等人对河南登封玉村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发现了上层韩维周(东周文化)、下层文化两种文化遗存。
对下层文化遗存发掘者已认识到其为一种独特的考古学文化,是与郑州二里冈、安阳殷墟文化性质不同的“文化系统”。
1954年秋,考古工作者发现郑州西南郊洛达庙遗址,1956年至1958年对该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者认识到此类遗存的独特性,遂命名为“洛达庙类型文化”或“洛达庙类型”。
1958年,发掘洛阳涧河东岸的东干沟遗址,发掘者将有关文化命名为“东干沟文化”。
在此前后,考古工作者还在郑州上街、偃师灰嘴、陕县七里铺、巩义稍柴等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徐旭生1959年,徐旭生先生到豫西地区进行“夏墟”调查,从禹州、登封一路来到了偃师二里头遗址,采集到诸多遗物。
认为其与郑州洛达庙、洛阳东干沟的遗物类似,且认识到该遗址在当时“乃一大都会也”。
当年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分别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二里头遗址范围最大,堆积最厚,文化遗物和遗迹也丰富,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故从1962年始,学界把这一类型的文化遗存统称为“二里头文化”,并沿用至今。
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西部,东至今豫东,南至信阳、南阳与湖北交界地带,北达沁河及晋南,西抵关中盆地东部和商洛地区。
受二里头文化影响的区域很大,范围涉及安徽西部、湖北北部以及江浙、四川盆地等地。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
一期分布范围小,主要局限在伊洛颍汝河流域;二期以后范围扩大至郑州地区、晋南地区;三期分布范围最大,包括今河南大部、晋南、陕西东部;至第四期范围略有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尉氏新庄遗址二里头人骨种系初探作者:孙蕾,张小虎,朱泓来源:《文物春秋》 2017年第5期新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门楼任乡新庄村东北,是一处以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的古文化遗址,现存面积约8万平方米。
2013年8月—11月,为了配合新郑机场—(周口市)西华县的高速公路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抢救性发掘了尉氏新庄遗址。
本次发掘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路基范围内,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已发现包括二里头文化、汉代以及明清等时期文化遗存,包括灰坑60多个,墓葬3座,水井5座,陶窑3座,出土了陶器、铜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大量的遗物。
其中,二里头文化是本次发掘的最重要收获,目前已发现灰坑十余个,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以及骨、蚌器等文化遗物。
尉氏新庄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豫东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同时也为研究这一时期夏文化与先商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本文对新庄遗址二里头文化的两个灰坑KWXH35和KWXH54出土的2例成年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颅骨的观察与测量依据《人体测量手册》[1]和《人体测量方法》[2]的相关论述,现将尉氏新庄出土的两例成年颅骨的主要形态观察与测量特征记述如下(具体颅骨测量值参看文末附表)。
KWH35.1(男,60岁以上):颅骨保存完整(图一)。
主要形态特征:颅骨顶面外轮廓为椭圆形,眉弓发育显著,眉弓范围未延伸至眶上缘中点,眉间突度中等,前额倾斜度中等,额中缝不完全存在。
矢状缝结构:前囟段为深波型,顶孔段愈合,顶段和后段为锯齿型;并有长方形的眶形,稍显的鼻根区凹陷,中等的鼻前棘和犬齿窝,梨形的梨状孔和鼻前沟型的梨状孔下缘;腭形为抛物线形,腭圆枕为嵴状,乳突中等,枕外隆突显著,顶孔为2孔,翼区为顶蝶型;下颌圆枕较弱,下颌角区外翻,颏型为方形。
测量特征反映出的颅面部形态是:颅长宽指数的中颅型、长高指数的高颅型和宽高指数的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并有狭鼻型、低眶型、阔腭型、额宽指数的狭额型和面突指数的正颌型;总面角为平颌型,齿槽面角为特突颌型,垂直颅面指数和鼻根指数分别表现为中等和很突的特征。
KWH54(男,20~25岁):颅骨保存较为完整。
主要形态特征:中等的眉弓突度,未延伸至眶上缘中点的眉弓范围,中等的眉间突度和倾斜的前额,额中缝不存在。
矢状缝结构:前囟段和顶孔段为微波型,顶段和后段为锯齿型。
斜方形的眶形,明显的鼻根区凹陷,中等的鼻前棘,梨形的梨状孔,中等的犬齿窝,梨状孔下缘为钝型,腭形为抛物线形,腭圆枕为嵴状,并有较小的乳突,中等的枕外隆突,明显的下颌圆枕,下颌角区外翻,颏型为方形。
测量特征反映出的颅面部形态是:中颌型的面突指数,中上面型的上面指数,并有较突的鼻根指数和较小的鼻颧角,以及中鼻型、低眶型和狭腭型。
从以上个体的颅骨特征看,尉氏新庄组颅骨总的形态特征是:椭圆形的颅形,颅长宽指数的中颅型,颅长高指数的高颅型和颅宽高指数的狭颅型;中等偏斜的前额,狭额型;较突的鼻根指数,低眶型的眶型,梨形的梨状孔,狭鼻型结合中鼻型;抛物线形的腭形,阔腭型结合狭腭型;中等的犬齿窝,并有平颌型的总面角和特突颌型的齿槽面角以及较小的鼻颧角。
这些形态特征和亚洲蒙古人种普遍的形态特征较吻合。
二、人种类型的比较与分析(一)与亚洲各近代组的比较为了进一步考察尉氏新庄二里头人骨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个地区人群在种族类型上的渊源关系,现选择华南组、华北组、朝鲜组、蒙古组、通古斯组、爱斯基摩勒俄康组和楚克奇(河滨)组等7个近代颅骨组进行比较,参加对比的项目和对比组详见表一。
表二是尉氏新庄组与各近代颅骨组之间的欧氏距离系数值。
可知,与尉氏新庄组在颅骨外貌形态上距离最近的是华北组、朝鲜组和华南组,相对较近的是爱斯基摩勒俄康组和楚克奇(河滨)组,而与蒙古组和通古斯组最为疏远。
根据表二的欧式距离系数值,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制出聚类图(图二),清晰地反映了尉氏新庄组与各近代颅骨组之间的关系。
在刻度小于25的范围内,8个颅骨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聚类群:第一聚类群基本代表了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北亚类型和东亚类型群体,第二聚类群代表了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
在刻度处于10—15的范围内,第一聚类群分为两个小的聚类群,爱斯基摩勒俄康组和楚克奇(河滨)组属于东北亚蒙古人种的小聚类,华北组、华南组和朝鲜组属于东亚蒙古人种的小聚类,尉氏新庄组也处于该聚类中,与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
(二)与各相关古代组的比较为了考察尉氏新庄组的种族归属、来源及其种系流向,现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其存在一定联系的13个先秦颅骨组,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比较尉氏新庄组与对比组之间的亲疏关系。
这13个先秦颅骨组分别是柳湾合并组[5]、李家山组[6]、游邀组[7]、瓦窑沟组[8]、殷墟中小墓②组[9]、夏家店上层合并组[10]、蔚县合并组[11]、殷墟中小墓③组[9]、西北冈祭祀坑Ⅰ组[9]、甑皮岩组[12]、昙石山组[13]、新店子组[14]和阳畔组[14](表三)。
表四是尉氏新庄组与其他先秦颅骨组之间的欧氏距离系数值。
与尉氏新庄组在颅骨的形态特征上最为相近的是瓦窑沟组和游邀组,其次是柳湾合并组、李家山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相对较近的是蔚县合并组和夏家店上层合并组,最为疏远的是阳畔组和新店子组。
根据表四做包括尉氏新庄组在内的14个先秦颅骨组欧式距离的聚类分析,绘出聚类图(图三),显示出了尉氏新庄组居民与我国境内先秦时期不同体质特征居民的异同点。
在刻度小于25的范围内,14个颅骨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群,新店子组和阳畔组为第一大类群,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的古代居民,一般具有特圆颅型、偏低的正颅型结合阔颅型等特点。
其余12组颅骨组属于第二大类群,并在刻度处于10—20的范围时分为四小类:小聚类1,甑皮岩组和昙石山组代表了广义的“古越人”种系特征的先秦古华南类型居民,具有长颅型、低面、阔鼻、低眶和突颌的特征;小聚类2,殷墟中小墓③组和西北冈祭祀坑Ⅰ组代表中等高的颅型结合长颅、阔面,扁平面部,后斜额部,略高鼻根以及狭鼻型的东北亚类型人群,属于先秦时期的古东北类型居民;柳湾合并组和李家山组属于古西北类型居民,归于小聚类3;尉氏新庄组处于游邀组、瓦窑沟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的古中原类型聚类以及夏家店上层合并组和蔚县合并组的古华北类型聚类组成的小聚类4中。
这也许体现了尉氏新庄组一方面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土著古中原类型居民,另一方面也与内蒙古中南部到晋北、冀北一带长城沿线的土著古华北类型居民存在若干相似之处。
利用表三中颅长、颅宽、颅高、眶高、鼻宽、总面角、颅指数、颅长高指数、颅宽高指数、垂直颅面指数、眶指数、鼻指数和额宽指数等13项绝对值、角度和指数项目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出前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表五)。
由表五可知,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54%。
第一主成分(PC1)的贡献率为50.78%,而第二主成分(PC2)和第三主成分(PC3)则分别可以解释20.50%和13.26%的方差。
第一主成分最大载荷的原变量有颅长、颅宽、颅高、颅指数、颅宽高指数和额宽指数等,主要体现颅骨在颅型的宽和高及面部宽度等方面的特征。
第二主成分最大载荷的原变量有鼻宽和颅长高指数等,代表颅型的长高和鼻部宽度等特征。
第三主成分最大载荷原变量有眶宽、总面角和垂直颅面指数等,代表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突出程度和眶部的形态特征。
图四是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的分布构成绘出的三维散点图。
从散点图上看,14组人群可分为4个空间分布集团,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大致相同。
尉氏新庄组处于图中最大空间分布集团中的边缘地带,与柳湾合并组、李家山组和蔚县合并组存在最为接近的距离,与瓦窑沟组和游邀组也相对较近。
古中原类型的尉氏新庄组除了与古华北类型居民颅骨存在若干相似性外,与古西北类型居民颅骨在颅指数、额宽指数和面部于水平方向的突出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
三、结论尉氏新庄组二里头文化居民的人骨标本是我国中原地区尤其是豫东地区二里头文化重要的古代人骨资料,为探讨夏人和商人的来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人类学依据。
尉氏新庄组二里头文化居民颅骨的形态学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颅长宽指数的中颅型、长高指数的高颅型和宽高指数的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前额中等偏斜,属狭额型;鼻颧角较小,狭鼻型结合中鼻型,阔腭型结合狭腭型,并有低眶型,平颌型的总面角和特突颌型的齿槽面角。
这些形态特征与亚洲蒙古人种普遍的形态特征较吻合,并更多地接近东亚蒙古人种的类型。
与亚洲各个近代颅骨组比较,尉氏新庄组与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朝鲜组和华南组在颅骨外貌形态上最为接近,而与北亚蒙古人种的蒙古组和通古斯组最为疏远。
与我国先秦时期不同体质特征的人群比较,在颅骨的形态特征上尉氏新庄组与古中原类型的瓦窑沟组和游邀组最为相近,其次是古西北类型的柳湾合并组和李家山组,相对较近的是古华北类型的蔚县合并组和夏家店上层合并组,最为疏远的则是古蒙古高原类型的阳畔组和新店子组。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尉氏新庄组一方面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土著古中原类型居民,另一方面也与内蒙古中南部到晋北、冀北一带长城沿线的土著古华北类型居民和我国西北地区的土著古西北类型居民即西北羌系民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不能排除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作为古中原类型的尉氏新庄组居民与北方和西北方不同体质类型人群发生联系并受其影响的可能。
————————[1]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4—56.[2]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1—101.[3]朱泓,张全超.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人骨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7,26 (2):97—106.[4]张全超,胡延春,朱泓. 磴口县纳林套海汉墓人骨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136—142.[5]潘其风,韩康信.柳湾墓地的人骨研究[M]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61—303.[6]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 1993 (3):381,390.[7]朱泓.忻州遗址夏代居民的人类学特征[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等.忻州游邀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8—214.[8]陈靓.瓦窑沟青铜时代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0(1):32—43.[9]韩康信,潘其风.安阳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头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0—81.[10]朱泓.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J].文物季刊,1998(1):57.[11]张家口考古队.蔚县夏家店下层文化颅骨的人种学研究[J].北方文物,1987(1).[12]张银运,王令红,董兴仁.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类头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1):4—13.[13]韩康信,张振标,曾凡.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J].考古学报,1976(1):121—129.[14]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1—115.〔责任编辑:成彩虹〕。